導航:首頁 > 治療方法 > 寒濕腿痛治療方法

寒濕腿痛治療方法

發布時間:2024-06-17 04:40:21

怎麼去寒濕,生活中應該注意些什麼

祛寒濕的方法

· 血足是祛寒濕的根本

只有身體內血液充足,腎氣就足,就能保證血液循環的通暢,全身就會感到溫暖舒適。寒濕在充足的血液、流動暢快的血流面前是無立足之地的。沒有了寒濕,就不會出現這疼那疼,也就不會長斑、長痘、長癬。

· 運動後全身感到溫暖

經常運動、經常體力勞動及做家務的人,會感到體內的熱量大。這是因為運動生熱,起到了驅散寒濕的作用。但是,如果只是注重運動而體內的血液不足,運動後就會疲乏,抵抗力下降,寒濕會乘虛而入,身體仍會虛弱多病。

· 適當出汗是祛寒的最好方法

適當出汗可以祛寒。不管是運動後出汗,吃了溫熱食物而出汗,還是泡腳後微微發汗,都可以達到祛寒的效果。

· 飲食祛寒

常吃辛辣、溫熱的食物可以祛寒。由於地理氣候的不同,各地區都有適合當地的祛寒飲食習慣。如北方喜歡吃蔥、姜、蒜、辣椒、牛肉、羊肉這些溫熱、高熱量的食物排寒;四川人喜歡麻辣;貴州人喜歡酸辣;湖南人喜歡炸辣;還有的人喜歡喝祛寒的葯酒等。雖然各有不同,作用都是祛寒、祛濕、保暖。

· 熱療祛寒

熱療祛寒是自古人們就使用的古樸、自然、有效的祛寒方法之一。有的用熱水袋,或加熱後的沙、石、鹽、石蠟熱敷;有的用艾條熏疼痛的部位,或在疼痛的部位或穴位貼上薑片或蒜片等再用艾熏;有的用祛寒的中葯液煮水泡、熏等;有的用各種理療儀照射祛寒;有的用刮痧、火罐等祛寒。可以說在醫院、民間都有不少祛寒的方法,這些方法在一定程度上都能緩解和治療因寒濕引發的各類疾病。

· 自製外用祛寒葯酒

取花椒50克,放入250毫升白酒(55度)中浸泡。整粒的花椒要浸泡一周後再使用,如果把花椒放入粉碎機里打成粉狀,泡1~2天就可以用了。(花椒要到超市買質量好一些的,不要買路邊小攤位上出售的花椒粉,以防假冒偽劣,影響療效。)

花椒性溫,溫中散寒能除六腑寒冷,並能通血脈、調關節、暖腰膝。用花椒酒擦在疼痛的部位,上下來回搓,搓熱後可以直接用青艾條熏,也可以焐上熱水袋,注意不要燙傷,可隔著衣服焐,這種方法對治療腰痛﹑膝關節腫痛﹑肩周炎等效果不錯。

· 自做祛寒棉墊

民間有一種偏方:在夏季的伏天,將生薑擠榨成汁,取棉花放在其中浸泡,稍稍擠壓一下,不要擰,直接到太陽下晾曬,曬干為止。然後用布將棉花包好,縫成小棉墊。到了冬季,哪個部位疼痛,就將小布墊縫在貼身衣服裡面相應疼痛的部位,一直穿在身上,一般使用半個月後,再換一個新的。使用的時候,如果在這個薑汁棉花墊的外面再焐上熱水袋,效果就更好了。(註:小棉墊不一定要在夏天做,其實冬天也一樣可以。)

生薑性溫,有溫經散寒、溫胃止嘔等作用。這種方法除了能治療頸、肩、腰、腿等部位疼痛,還可以治療老年人冬季最易犯的老慢支﹑哮喘。老慢支、哮喘有可能是腎虛、腎寒造成,患有老慢支及哮喘的老人,背及腰部一定要注意保暖。可以將薑汁墊放在背後及腰部,再放上熱水袋焐,還可以給熱水袋做個袋子,背在背上或系在腰上更方便。

· 快速祛寒濕法

這是我用得最多的,祛寒濕最快的方法,只限成人使用。

方法如下:

1、將生薑切成薄片,上鍋蒸熱、蒸軟後待用。

2、夏季用6~8根青艾條(冬天用8~10根),到文具商店買一個大夾子,夾住艾條,或用膠帶將艾條捆成一排,點燃。

3、將蒸好的薑片貼在後背上。點燃成排艾條,保持離薑片半寸到一寸的距離,上下慢慢移動。通常熏30~40分鍾。當感到疼痛時可試著離遠一些。在初熏時,有的人會感到很明顯的燙、痛,那是因為經絡不通,大量的熱不能很快散掉,如果背後的經絡是暢通的,即便整排艾條離後背很近也很少感到痛,只會有溫暖舒適的感覺。熏完後拿掉薑片,如果是薑片下的皮膚上是濕的,而且生薑片也是濕的,就說明身體內的寒濕重。而身體內寒濕少的人,在用大量的青艾條熏烤幾十分鍾後,生薑片應該是乾脆的,皮膚上也是乾爽的。

4、在小腹及肚臍的周圍都貼上薑片,上下熏20~30分鍾。

5、在雙小腿的外側、內側,從腳踝至膝部上下、來回各熏10~20下。

6、在雙手臂外側,外關穴的上下來回熏20~30下。

一般經過一個小時左右的全身艾熏後,因為艾灸的溫熱使血液循環加快,患者會感到全身溫暖、舒適、放鬆,臉上及手上因寒濕重、經絡淤堵造成的暗灰色都會有所減退,臉色變得明快、光澤一些。

全身熏艾條的方法活血明顯,身體內血少的人熏後會出現胸悶、心慌、頭暈等不適。所以,年紀大的以及有嚴重疾病的人都不適宜熏,特別是不能熏背部及腿,要熏只能熏小腹至肚臍。身體虛弱的人每次熏的時間都要減少。用做保健只能一個月熏一次,冬季是收藏的季節,最好不做全身的艾熏,只做腹部的艾熏為好。因使用的艾條多,煙大,最好在廚房的抽油煙機旁邊治療,這樣可以將煙及時抽走。

為什麼身體內寒涼,卻感到燥熱

每個人都有「上火」的經歷,比如夏天天氣炎熱引起身體燥熱,吃了上火的食物後口舌生瘡、大便干結,還有肝火旺的人脾氣急躁、內熱大,久病之人「陰虛火旺」等。

中醫將「火」分為實火和虛火,實火的治療是用清熱、降火的瀉法,虛火則是用補法。

只要是實火,現在中醫最常用的各種清熱、解毒、降火的葯和西醫的消炎葯都是對症的,連吃三天肯定降火。但是現在單純有實火的人已是越來越少了,多數都是虛火。

《黃帝內經》里說:「今夫熱病者,皆傷寒之類也……人之傷於寒也,則為病熱。」這里指出了寒為熱病之因。若寒邪過盛,身體內表現出的就是熱症、熱病,也就是說虛火實際上是由寒引起的。

為什麼寒重反而會引起「火」呢?前面介紹過,身體內的寒重造成的直接後果就是傷腎,引起腎陽不足、腎氣虛,造成各臟器功能下降,血液虧虛。腎在中醫的五行中屬水,水是灌溉、滋潤全身的,當人體內這個水不足時,就如大地缺水一樣,身體會乾燥。臟器也是一樣,每個臟器都需要工作、運動,這種運動如果缺少了水的滋潤,就易摩擦生熱。最典型的是肝臟,肝臟屬木,最需要水的澆灌,而一旦缺水,肝燥、肝火就非常明顯。如果給肝臟足夠的水,讓肝臟始終保持濕潤的狀態,它就不可能乾燥,就不會有火。

還有頭面部也是最容易上火的部位。因為腎主骨髓、主腦,腎陽不足、腎氣虛時髓海就空虛,遠端的頭部首先出現缺血,也就是「缺水」了,自然反應的就是乾燥的症狀,如眼睛干澀、口乾、舌燥、咽干、咽痛等。再加上口腔、咽喉、鼻腔、耳朵又是暴露在空氣中的器官,較容易受細菌的感染,當頸部及頭面部的血液供應減少後,這里的免疫功能就下降,會出現各種不適,這樣患鼻炎、咽炎、牙周炎、扁桃體炎、中耳炎的概率就會增加。又由於沒有充足的血液供應,各種炎症很難治癒,就會反反復復發作,成為各種長期不愈的慢性病,如慢性鼻炎、慢性咽炎、慢性牙周炎、慢性中耳炎等。

當現代人不分季節大量誤吃各種寒涼的瓜果蔬菜後,當人們在夏季長期使用空調後,當女士們為了顯示身材盡量少穿衣服後,大量寒濕正悄然進入體內,自然腎火就越來越不足,虛火就越來越大。而目前普遍都採用瀉火、清火、降火的寒涼葯物進行治療,這就使得寒上加寒、虛上加虛,越治火越大。

實際上,這是沒有對症治療。可如果要去掉身體內的寒濕,要補腎,用的都是溫熱的食物。溫熱療法,這難道不是火上澆油嗎?確實,有虛火的人普遍都存在「虛不受補」,但這種補不得的狀況只是一種假象。

遇到火大的病人,如果用一般的推拿按摩方法疏通經絡後,虛火仍很大,我就讓他們用艾葉水泡腳,用大蒜敷腳心,或者吃生泥鰍降火。特別是吃幾條生泥鰍後,他們身體內的虛火很快就能全部打掉。身體內的假象去除後,呈現出來的就是一片寒涼,這時再用食療補血、補腎,怎樣吃都不會上火了。當血液很快補足,當身體不再受寒涼的侵襲後,你的腎陽之火、腎氣就都在不斷地充實。腎氣充足,血液充足,身體自然就強壯起來,各種虛火自然消退,各種慢性炎症自然很容易治癒。

身體內寒濕重還極易造成經絡不通,散熱困難,容易感到悶熱、燥熱。與老人相比,孩子的經絡通暢,散熱快,因此孩子在夏天是最不怕熱的,大熱天里照樣在太陽底下玩耍。而老人經絡不通暢,不易出汗,熱散不掉就悶在身體內,人就很難受、煩躁,只有吃了冰涼的食品才感覺體內舒暢些。當然這種經絡不通引起的身體燥熱已不止在老年人中出現了,現在的人們普遍貪涼,運動又少,自然就會造成血液流動的速度變慢、變緩,從而極易導致經絡的淤堵,經絡淤堵帶給人的就是身體出現的各種疼痛,以及皮膚上長痘、長斑。看看周圍的人,有幾個能說自己很健康,從沒有過腰酸背痛、腿痛胳膊痛的?再看看周圍人的皮膚,又有幾個色澤明亮、富有彈性、不長斑、不長痘的?這些都是和長期貪涼有關的。

吃固元膏上火了,你可以針對書上寫的看看自己是虛火還是實火,再按書上教得去做,只要上火了,就要減少固元膏服用的量,一般來說只早上吃一次,是不容易上火的,因為早上吃過後人就很快活動、工作,消耗了能量,不易上火,而晚上吃了固元膏後,身體沒有過多的活動,消耗少,接著就睡覺了,容易上火,所以容易上火的人最好早上吃固元膏,晚上不吃固元膏。吃了固元膏胃腸不舒服的人,最好是將固元膏放在稀飯裡面吃。還有容易上火、身體寒濕重、身體內有明顯關節疼痛的人,千萬不要在吃固元膏的同時吃補氣的食物,如人參、黃芪、山葯、糯米,否則更易上火,更易加重瘀堵,更易加重關節的疼痛,大家注意觀察就能體會到,到底是什麼食物更會讓身體生病。

② 止痛葯別亂用,教你巧用艾葉,專治頸椎腰腿痛

冬天到了,氣候寒涼,很多中老年朋友的老毛病:頸椎病、肩周炎、腰痛、膝關節炎,還有老寒腿都會時不時的冒出來。很多人會隨意吃點止痛葯緩解一時的疼痛。其實很多人都不知道,一吃就好的止痛片,副作用就大了去了!



濫用止痛葯的十二大危害:



超簡單的一招,專治頸肩腰腿痛使用2次,關節就不痛了!

除了止痛葯,有什麼方法可以防治頸肩腰腿痛呢?這里告訴大家一個超簡單的方法,專治頸肩腰腿痛,非常有幫助!這個方法就是艾葉和白酒調配。中醫認為,艾葉性味苦,性溫,歸肝、脾、腎經,主要有理氣血、逐寒濕、溫經止痛等功效。艾葉曬干搗碎得「艾絨」,可製成艾條供艾灸用。用艾葉搭配生薑、白酒,在防治頸肩腰腿痛方面更是有奇效!



1、艾葉+酒:專治頸肩腰腿痛

材料:艾葉60克、生薑15克、生蔥2-3棵、燒酒適量

用法:前3味葯搗爛,用布包好。然後,將其蘸熱酒,塗擦患處。

作用:一般腰疼病患者,塗上一兩次,就不疼了,適用於因風寒濕引起的關節疼痛。艾葉,是溫性的葯,能散寒濕、理氣血,適用於寒濕腰痛;酒,有祛風除濕的功效。



2、艾葉泡腳:祛寒、除濕、通經絡

很多人知道用熱水泡腳對身體非常好,如果用艾葉泡腳,那更是勝吃補葯。

中醫認為,艾葉泡腳能夠祛寒、除濕、通經絡,對於緩解頸肩腰腿痛也非常有幫助。此外,艾葉泡腳的好處可不止緩解關節疼痛,還有下面這些,不可錯過!



祛虛火,寒火

艾葉泡腳具有祛寒火的作用,可用於治療口腔潰瘍、咽喉腫痛、牙周炎、牙齦炎、中耳炎等頭面部反復發作的這些與虛火、寒火有關的疾病。

祛實火

艾葉泡腳還有引火下行的作用,那麼這個作用對我們艾灸人特別好。更何況現在冬天天氣乾燥,你做艾灸處理不當,容易上火,這時,你泡泡腳,再搓搓腳,效果就很好。



鎮咳、祛痰,抗過敏

現代葯理研究表明,艾葉中含有的揮發油具有明顯的鎮咳、祛痰及抗過敏作用。所以艾葉煎液熏洗雙腳能止咳的原因之一,就是口鼻吸入了艾葉的揮發氣體,同時人的足底經脈富,肝、脾、腎等經絡均循布足部。用艾葉煎液熏洗雙足,循經脈入肺腎,溫驅寒邪、肺氣得宣、氣得納、咳喘得止。

治感冒

艾葉泡腳還能很好的治感冒哦。當受涼感冒、流清水鼻涕、咽喉疼痛、渾身酸疼或伴有發燒時,都可以用艾葉水泡腳,要泡到身體發汗,可以有效治療小兒感冒等症狀。

去黑眼圈

中醫認為,肝腎陰虛是導致黑眼圈的主要原因。而滋陰補腎、清降虛火是除黑眼圈最好的方法。用艾葉水泡腳能有效地去除體內虛火,起到去黑眼圈的作用。



3、艾葉泡腳做法

艾葉30~50克,加水1500毫升,煎沸後約10分鍾,將葯液倒入盆,待水溫合適即可泡腳(水溫下降可加熱水),睡前1小時泡為好,1次20~30分鍾。

功效:用艾湯泡腳,艾之溫性借水之熱氣,更有助「葯性」循經脈而行,起到清除體內虛火、祛寒逐濕及溫散瘀阻之作用。

(注意:泡腳時要忌食寒涼食物。過飢過飽、心臟病、風熱感冒者,當慎用上法 。)

閱讀全文

與寒濕腿痛治療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燕窩絲肽正確使用方法 瀏覽:306
杭州提取物分離提純解決方法 瀏覽:39
大衛x方法去哪裡下載 瀏覽:925
托盤天平秤的使用方法 瀏覽:507
牆面造型燈槽安裝方法 瀏覽:876
悅木之源活性炭面膜使用方法 瀏覽:579
背部皮膚瘙癢治療方法 瀏覽:131
微庫侖分析方法 瀏覽:548
去除電腦屏幕的方法 瀏覽:239
掛畫哪裡可以製作方法 瀏覽:800
籠養鳥新城疫的治療方法 瀏覽:761
dell導軌安裝方法 瀏覽:353
紅棗醋的食用方法 瀏覽:372
solidworks研究方法 瀏覽:916
聞香的方法有哪些 瀏覽:37
馬桶箱安裝方法視頻教程 瀏覽:260
經營計劃編制的方法主要有哪些 瀏覽:836
女神泡泡的使用方法 瀏覽:612
慢性鼻炎用什麼方法好 瀏覽:926
治療鼻息肉的手術方法 瀏覽:9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