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疑及或診為本病,即應住院監護治療。治療的目的是減低心肌收縮力、減慢左室收縮速度(dv/dt)和外周動脈壓。治療目標是使收縮壓控制在13.3~16.0kPa(100~120mmHg),心率60~75次/min。這樣能有效地穩定或中止主動脈夾層的繼續分離,使症狀緩解,疼痛消失
(一)治療
主動脈夾層的治療,主要是防止主動脈夾層的擴展,因為其致命的並發症並非是夾層擴展本身,而是夾層擴展所造成的後果。對任何懷疑或確診為主動脈夾層的患者,應立即採取適當的治療,可使住院總死亡率降至30%以下,未經治療的主動脈夾層的長期生存率很低。20世紀80年代初,Wheat總結了以前的經驗,提出了普遍接受的「標准」治療方案,即葯物治療或伴同外科手術治療。近些年來,無論是葯物治療還是手術治療均有了很大的進展。
內科葯物治療主要側重兩個方面:①降低收縮壓;②降低左室射血速度(dp/dt)。據認為後者是作用於主動脈壁形成主動脈夾層並使其擴展的重要因素。起初,內科葯物治療只用於病情嚴重難以耐受外科手術的病人,而今,內科治療對所有主動脈夾層病人在影像學檢查明確診斷之前是早期治療的基礎,也可以作為部分病人的長期治療手段。
1.早期急症治療所有高度懷疑主動脈夾層的病人均應立即收入急症監護病房,監測血壓、心率、中心靜脈壓、尿量,必要時還需監測肺小動脈楔嵌壓和心輸出量。早期治療的目的是減輕疼痛,及時把收縮壓降至100~110mmHg或降至能足夠維持諸如心、腦、腎等重要器官灌注量的低水平。同時,無論是否有收縮期高血壓或疼痛均應給予β-阻滯葯,使心率控制在60~75bpm,以減低動脈dp/dt,如此就能有效地穩定或中止主動脈夾層的繼續擴展。為此,20世紀70年代曾用過胍乙啶、利舍平等,20世紀80年代初曾普遍用樟磺咪芬(阿方那特),但這些葯副作用大,易產生耐葯性。
近年來,國外普遍認為普萘洛爾(心得安)靜脈間歇給葯與硝普鈉靜脈聯合使用是較理想的方案,前者降低dp/dt,後者降低血壓。硝普鈉可50~100mg加入5%葡萄糖500ml,開始以20μg/min速度滴注,根據血壓反應調整劑量,最大劑量可達800μg/min,一般使用時間不超過48h,大劑量或長期使用可致惡心、煩躁、嗜睡、低血壓和氰化物樣或硫氰酸鹽樣毒性作用。普萘洛爾(心得安)首次最大劑量不應超過0.15mg/kg(也有建議用靜脈給予0.5mg的試驗劑量),每4~6小時應靜脈再次給予普萘洛爾(心得安),以維持適當的β-阻滯葯效果,通常較首次用量稍低,即2~6mg。在慢性穩定的主動脈夾層患者,可口服普萘洛爾(心得安)每6小時10~20mg.其禁忌證是心動過緩、傳導阻滯、心力衰竭或哮喘。其他β-阻滯葯也同樣有效,尤其是那些選擇性作用於心臟的葯物,如阿替洛爾(氨醯心安,Atenolol)和美托洛爾(美多心安,Metoprolol)等。上述方案的缺點是,需要連續血壓監測,還需要輸液泵調節用葯等,更不利於運送病人。
1987年,Grubb等提出用拉貝洛爾(柳氨苄心定,Labetalol)治療急性主動脈夾層,並取得成功。近年來,在國內也普遍開展應用。該葯是有α-阻滯作用的β-阻滯葯,也可以降低dp/dt和血壓。初始劑量柳氨苄心定注射液25~50mg加10%葡萄糖20ml,於5~10min內緩慢推注,如降壓效果不理想,可於15min後重復一次,直至產生理想的降壓效果,總劑量不應超過200mg。一般推注後5min,即可出現最大作用,約維持6h;也可以200mg加入5%~10%葡萄糖注射液或生理鹽水250ml,以1~4mg/min速度靜脈滴注維持,直至取得較好療效後停止滴注,而後可改用口服維持。拉貝洛爾(柳氨苄心定)片起始劑量為100mg,2~3次/d,最大劑量可增至l200mg/d。
近幾年,又有一種新型葯物烏拉地爾(壓寧定,Urapidil)被用於治療急性主動脈夾層,它可選擇性阻滯突觸後α1受體,解除交感神經對血管的興奮,擴張血管,同時激活中樞5-羥色胺-ⅠA受體,抑制心血管運動中樞的交感反饋調節。它的作用特點是降壓的同時不引起反射性心動過速。烏拉地爾(壓寧定)注射液初始劑量為12.5~25mg加入生理鹽水或5%~10%葡萄糖注射液20ml內,5~10min靜脈注射,觀察血壓變化,5~10min後,如有必要可重復注射12.5~25mg。為維持療效或平穩降壓需要,可將烏拉地爾(壓寧定)注射液溶解在生理鹽水或葡萄糖液中以l00~400μg/min速度靜脈滴注。病情穩定後可改為口服,烏拉地爾(壓寧定)膠囊每次30~60mg,2~3次/d。
根據拉貝洛爾(柳氨苄心定)和烏拉地爾(壓寧定)兩種葯物的特性,有可能使它們成為取代普荼洛爾-硝普鈉方案的理想葯物,而且使用方便,搶救時可靜滴,病情緩解後可改為口服。
在葯物治療中,若對β-阻滯葯有禁忌者,鈣通道阻滯葯如維拉帕米、硝苯地平、非絡地平和腎素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等均可選用。
近2年,對急性主動脈夾層合並高血壓或心功能不全者選用卡托普利注射液(開富林)取得了良好的療效。其降壓作用平穩,給葯5min後,血壓即開始下降,15~30min達高峰,作用時間可長達2h以上,且無反射性心率增快作用,但對合並有腎功能不全者、孕婦、哺乳期婦女不適合應用。該葯用法為25~50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0ml中,10min靜注完畢;半小時後,若無明顯效果可重復25~50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0ml中靜注,並可稀釋後以7.5~12.5mg/h速度靜滴維持。
需要注意的是,合並有主動脈大分支阻塞的高血壓病人,降低血壓後能使缺血加重,不可採用過度降壓治療;對血壓不高的病人,也不宜降壓治療,但可使用β-阻滯葯以減低心肌收縮力。
2.內科治療內科治療的適應證主要包括三個方面:①遠端夾層而無並發症;②穩定的、孤立的弓部夾層;③穩定的慢性夾層,即發病2周以上而無並發症的夾層。
長期的內科治療目的仍在於控制血壓和減低dp/dt,收縮壓應控制在130mmHg以下,所選用的葯物,以兼備負性肌力作用和降壓作用的葯物為宜,如β-阻滯葯、鈣通道阻滯葯、腎素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等降壓葯物單用或聯合應用,臨床上也有良好的療效。3.外科治療內科治療在急性主動脈夾層的治療中佔有重要地位,但不能代替或完全代替外科手術療法。外科治療的適應證包括:①急性近端夾層。②急性遠端夾層伴有下列並發症時:重要臟器的進行性損害;夾層破裂或瀕於破裂(囊性動脈瘤的形成是破裂的徵兆);逆向擴展累及升主動脈;Marfan綜合征。③對慢性夾層只在有進行性嚴重的主動脈瓣關閉不全或夾層繼續擴大時才進行手術。
雖然對不伴有致命性並發症病人,外科手術的准確時間有些爭論,但一般認為應盡快手術,以防止夾層繼續擴展,導致更多、更嚴重的並發症發生。年齡越大、並發症越多,手術危險性亦越大。
傳統外科手術治療包括切除內膜撕裂的主動脈、消滅夾層假腔的入口、重建主動脈、置換人造血管及瓣膜等。近年來,隨著經典術式的改良、血流動力學和病因學研究的深入,腦和心肌保護的完善,以及新材料的出現,主動脈夾層手術成功率顯著提高,早、晚期並發症進一步減少。自1955年deBakey首次成功地對主動脈夾層進行外科手術治療以來,人類一直在探索更好、更完善的手術治療方法。
1964年,Wheat等採用Bacron血管替換冠狀動脈開口以上的升主動脈瘤,曠置Valsval竇,即稱為Wheat術。但對大多數病人,尤其是Marfan綜合征均有Valsval竇受累者,採用Wheat術則存在許多不足,以致影響術後遠期效果。
1966年,Bentall和deBono首次採用帶瓣人工血管置換升主動脈和主動脈瓣以及冠狀動脈重新移植(簡稱Bentall術),被認為是對升主動脈瘤或夾層伴主動脈瓣反流的病人為首選和唯一根治的方法。但該手術仍存在許多缺陷和不足之處:①由於術野欠佳、主動脈組織脆弱和吻合時的張力,使得吻合口尤其是冠狀動脈吻合困難加大,且不易控制出血;②晚期並發症,如冠狀動脈吻合處和主動脈遠端吻合口處假性動脈瘤的形成。
為了減少Bentall術後的並發症,Cabrol於1978年和1981年描述了一種改良的方法:即用Dacron血管作為中介管(代替1976年Zubiate等用大隱靜脈作為中介管),先把兩側冠狀動脈口連通起來,再進行升主動脈、主動脈瓣置換和把中介管與升主動脈人工血管側-側吻合,並用瘤體壁包裹人工血管,在移植物外腔與右心耳之間造一1.5cm瘺,防止移植物外腔產生壓迫性血腫等,稱為Cabrol術。
1994年,Suzuki在承認Cabrol術能有效地防止滲血的同時,也指出其不足之處:①人工血管外腔和右心房之間存在左向右的分流;②血腫仍可壓迫甚至阻塞中介管和冠狀動脈,從而導致心肌缺血和室性心律失常。因此,Suzuki等設計了一種改良帶瓣人工血管移植術,並認為適合於動脈炎、Marfan綜合征和退行性病變所致的脆弱主動脈處理,在防止術後惡性出血、主動脈組織脆弱和吻合口假性動脈瘤形成方面有明顯優勢。
Robicsek和Thubrkar在此基礎上開展了主動脈成形術:包括常規置換主動脈瓣、在主動脈前壁梭形切除適當長度和大小的瘤壁以縮小主動脈直徑、Dacron血管包裹加固主動脈壁等步驟,不僅符合血流動力學的要求,手術危險性亦小,遠期隨訪結果良好。
4.隨訪近期隨訪經內科或外科治療的近端與遠端、急性和慢性夾層患者5年生存率無明顯差異,可達75%~80%。通常應對內外科治療的病人進行長期隨訪,晚期並發症包括主動脈瓣反流、復發的夾層、動脈瘤形成或破裂等。因此,控制血壓和減少dp/dt的長期葯物治療對所有經內科或外科治療的夾層患者是必不可少的。另外長期隨訪還包括反復的體格檢查,定期的胸片、CT、超聲心動圖或MRI等,避免遠期並發症的發生。
(二)預後
主動脈夾層的自然經過十分凶險,如果未能及時診斷治療,病死率極高。根據報道未及時治療的StanfordA型患者,24h內有33%的患者死亡,48h有50%的患者死亡;1周內有80%死亡;95%的患者1個月內死亡。3/4的死亡是由於剝離的夾層破入心包形成心包壓塞或縱隔、胸腔大出血。其他患者是並發急性心功能衰竭、遠端器官灌注不良、出現急性腦卒中、急性腎功能衰竭、腸壞死及肢體壞死而死亡。慢性主動脈夾層動脈瘤破裂的發生率仍然很高,5年生存率只有10%~15%。StanfordB型葯物治療1年,生存率可達70%~90%,3~5年生存率50%左右。
綜合文獻報道,急性Ⅰ、Ⅱ型夾層動脈瘤術後的3年生存率為70%~91%,10年生存率為55%~68%。Ⅲ型夾層動脈瘤術後的5年生存率為65%~85%,10年為55%~65%。作者的手術組Ⅰ、Ⅱ型主動脈夾層治療結果,平均隨訪(40.74±19.32)個月,1年、3年和8年生存率分別為92.6%,89.7%和86.8%。
❷ 鐢鋒э紝42宀侊紝浣撴鍙戠幇蹇冭剰涓誨姩鑴夊す灞3鍨嬶紝涓旇偩鍔熻兘涓嶅叏銆侀珮琛鍘嬶紝鏄淇濆畧榪樻槸鎵嬫湳娌葷枟銆愬績鑴忎富鍔ㄨ剦澶瑰眰3鍨
浣犲ソ錛屾垜浠鐨勭粡楠岋細濡傛灉鐥呬漢涓嶆槸鑳擱檷涓誨姩鑴夌槫錛屽緩璁鍋氫富鍔ㄨ剦澶瑰眰鑵斿唴闅旂粷鏈錛屼篃縐頒負緇忕毊涓誨姩鑴夊す灞傝嗚啘鏀鏋剁疆鍏ユ湳銆傚簲鐢ㄥ浗浜ц嗚啘鏀鏋剁殑璇濓紝浣忛櫌鎬昏垂鐢ㄧ害8涓囥傚簲鐢ㄨ繘鍙h嗚啘鏀鏋剁殑璇濓紝浣忛櫌鎬昏垂鐢ㄧ害11-12涓囥備互涓嬩俊鎮瀵逛綘搴旇ユ湁鎵甯鍔┿
瀵逛簬涓誨姩鑴夊す灞3鍨嬩富鍔ㄨ剦澶瑰眰鐨勬不鐤椾竴鐩村瓨鍦ㄨ緝澶т簤璁錛岃搗鍒濆氭暟瀛﹁呰や負鎵嬫湳娌葷枟鍒涗激澶с佸苟鍙戠梲澶氥佹諱骸鐜囬珮錛屽簲淇濆畧娌葷枟銆傞殢鐫鐩稿叧瀛︾戠殑鍙戝睍鍜屽圭柧鐥呰よ瘑鐨勪笉鏂娣卞叆錛岀幇鍦ㄥ懼悜浜庡筍tanfordB鍨嬪す灞傛偅鑰呴噰鍙栨洿縐鏋佺殑娌葷枟鎺鏂姐
涓誨姩鑴変粙鍏ユ不鐤楀壋浼ゅ皬銆佹搷浣滅畝鍗曚笖騫跺彂鐥囧皯錛屽叾濮嬩簬1991騫達紝鑷1999騫村凹綰寵礉灝旓紙Nienaber錛夊拰鎴村厠錛圖ake錛夌瓑鎶ュ憡瀵逛富鍔ㄨ剦澶瑰眰榪涜岃厰鍐呮敮鏋墮殧緇濇湳鍚庯紝璇ラ」鎶鏈鐨勫簲鐢ㄦ棩娓愬箍娉涖備嬌鐢ㄨ厰鍐呮敮鏋墮殧緇濇湳娌葷枟涓誨姩鑴夊す灞傜殑鍘熺悊鍦ㄤ簬錛屽皝闂涓誨姩鑴夎繎絝鎾曡傜殑鍐呰啘鐮村彛錛岄殧鏂涓誨姩鑴夊す灞傜湡鍋囪厰涔嬮棿鐨勮嫻佷氦閫氾紝鎵╁紶鐪熻厰錛屼績榪涘亣鑵旇鏍撳寲錛屼粠鑰岃搗鍒扮ǔ瀹氫富鍔ㄨ剦澹佺殑浣滅敤銆
鏇村氭湁鍏充富鍔ㄨ剦澶瑰眰鐨勪俊鎮鍙浠ラ槄璇諱互涓嬪弬鑰冭祫鏂欍
❸ 主動脈夾層怎麼治療
你好,主動脈夾層的治療方法詳細介紹如下:
一旦疑及或診為本病,即應住院監護治療。治療的目的是減低心肌收縮力、減慢左室收縮速度(dv/dt)和外周動脈壓。治療目標是使收縮壓控制在13.3~16.0kPa(100~120mmHg),心率60~75次/min。這樣能有效地穩定或中止主動脈夾層的繼續分離,使症狀緩解,疼痛消失。治療分為緊急治療與鞏固治療二個階段。
(一)緊急治療 ①止痛:用嗎啡與鎮靜劑。②補充血容量:有出血入心包:胸腔或主動脈破裂者輸血。③降壓:對合並有高血壓的病人,可採用普奈洛爾5mg靜脈間歇給葯與硝普鈉靜滴25~50μg/min,調節滴速,使血壓降低至臨床治療指標。血壓下降後疼痛明顯減輕或消失是夾層分離停止擴展的臨床指征。其它葯物如維拉帕米、硝苯地平、卡托普利及哌唑嗪等均可選擇。利血平0.5~2mg每4~6小時肌注也有效。此外,也可用拉貝洛爾,它具有α及β雙重阻滯作用,且可靜脈滴注或口服。需要注意的問題是:合並有主動脈大分支阻塞的高血壓病人,因降壓能使缺血加重,不可採用降壓治療。對血壓不高者,也不應用降壓葯,但可用普奈洛爾減低心肌收縮力。
(二)鞏固治療 對近端主動脈夾層、已破裂或瀕臨破裂的主動脈夾層,伴主動脈瓣關閉不全的患者應進行手術治療。對緩慢發展的及遠端主動脈夾層,可以繼續內科治療。保持收縮壓於13.3~16.0kPa(100~120mmHg),如上述葯物不滿意,可加用卡托普利25~50mg,3次/d,口服。
(三)手術治療
Stanford A 型(相當於Debakey I 型和II型)需要外科手術治療。 Debakey I型手術方式為升主動脈+主動脈弓人工血管置換術+改良支架象鼻手術。Debakey II型手術方式為升主動脈人工血管置換術。
如果合並主動脈瓣關閉不全或冠狀動脈受累,同時需做主動脈瓣置換術和Bentall's手術。
(四)介入治療
目前Stanford B 型(相當於DeBakeyIII型)的首選經皮覆膜支架置入術,必要時外科手術治療。
感覺比較全面的介紹主動脈夾層啦,希望以上答復對你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