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治療方法 > 拍打身體最佳方法

拍打身體最佳方法

發布時間:2024-05-22 21:59:49

Ⅰ 拍打鍛煉有怎樣的方法

我國古代醫學家在實踐中創造出一套拍打健身法。它有強筋壯骨、活動關節、促進血液循環、增強內臟功能和代謝的積極作用,對中老年人尤為適用。這種健身方法通常是用自己的手掌或握拳拍打全身。拍打後會感到全身輕松、動作敏捷、頭腦清醒、精神愉快,這種辦法靈活、機動,既經濟又能收到實效。配合其他鍛煉方法,調節飲食,即可延壽強身。

當然並不是隨便的拍打,而是需要有一定的方法。

(1)拍打運動先輕後重,先慢後快,剛柔相濟,快慢適中,不要用力過猛。

(2)姿勢要正確。開始時兩腿自然分開,頸直挺胸。拍打時全身要放鬆自然,不要緊張,呼吸平穩,排除雜念。

(3)拍打運動前要適當做些准備活動,運動時根據季節情況選擇適宜的服裝,飯前飯後要適當掌握用力程度。

(4)拍打時間以15~30分鍾為好,有病痛的部位可多拍一會兒,強度以個人感覺舒服為宜。拍打運動最好在晨起後進行,一般每天1~2次即可。

Ⅱ 拍打具體方法詳解

  (1)起勢,雙腳自然站立,與肩同寬,膝蓋微屈,雙手下垂,送胯放鬆,閉目養神,以下每節拍打時皆如是開始,以調息身心。

  (2)先拍頭部前額到百會穴直至頭後頸處風府穴,其次拍頭部兩側,從頭部前額兩側拍打至頭後風池穴,採用從上至下順拍方法,也可採用按摩擦頭部的方法,頭部拍打因人而異,頭部拍打時宜口目合閉。

   (3)拍打頸部後側,頸部兩側。可由上而下順拍也可由上面下,然後由下面上反復進行拍打。最後左右手掌輪流拍打大稚

   (4)拍打背部。先拍背部兩側,用掌背或掌心拍打肩背部至臀部,可順拍也可上下反復拍打;再用掌背或掌心拍背部中央即督脈,由背部正中身柱、神道(成以手能盡量拍到處為好)拍打至長強穴或骨處,可順拍亦可上下反復拍打。

    (5)拍打兩側胳肢窩及兩脅內側。先拍打兩側胳肢窩,手臂抬起高舉,用另一手掌拍打,拍打兩脅時,由腋下拍打至側胯部,再由側胯部拍打至腋下,可順推亦可上下反復拍打;心臟、肺、乳腺患者尤其要多拍此處;兩肋中間有「胸腺」穴位,拍打按摩可起到安撫心臟的作用。

   (6)拍打胸腹部。手掌先輕拍胸腹部兩側,由兩側鎖骨處拍打至兩大腿根部、可順拍亦可上下反復拍打;再拍胸部中央即任脈(宜輕拍),從頸下天突穴拍打至腹下曲骨穴,可順拍亦可上下反復拍打;胸腹有心肺、任脈、足陽明胃經、足少陰腎經、足太陰脾經、足厥陰肝經等經絡。

    (7)拍打肩部和手臂。先拍打肩部四周,然後拍打手臂、左臂內側沿著左部、手臂、肘部、手腕、手心,再翻轉手臂,拍打左臂外側沿著手背、手腕、手臂、部、回到肩部。總之,雙臂的內外側前部、內外側後部以及內外側中部進行輪流拍打、手臂拍打,經絡循行是先陰經後陽經。手上有6條經絡,心包經、肺經、心經、大腸經、小腸經、三焦經。

   (8)拍打尾椎骨、臀部和腿部。先用掌背拍打尾椎骨,再用掌背拍打臀部然後用掌心拍打雙腿,沿著腿部、膝蓋外側、腳踝部;之後再拍打雙腿內側,從腳部拍起雙腿內側,膝蓋內側,以及膝蓋後的窩,總之,兩腿的外內側前部、兩腿的後內側後部以及兩腿的外內側中部,進行輪流拍打,腿部拍打,經絡循行是先陽經後陰經。臀部腿上有膀胱經、肝、膽、脾、胃、腎經6條經絡。

    (9)摩擦腰腎、脘腹部。雙手又腰,拇指在前,4指在後,先摩擦腰腎,摩擦到尾部位(長強穴)。再回頭重搓,然後仍以雙手叉腰,但拇指在後,4指在前,再摩擦脘腹部,也可從腰部帶脈處向下斜推搓至下腹曲骨處,經常摩擦腰腎可補腎壯腰和加固元氣,還可以防治腰酸,摩擦脘腹可促進消化、防止積食和便秘。

   (10)拍打命門、腎俞穴。以雙手掌心或雙拳拳眼輪流拍打或敲打命門;腎俞穴拍打由雙手掌心輪流拍打左右腎俞穴,或雙手半握拳,以拳背輪流拍打。

   (11)雙拳按摩腰眼或瞬間強腎法。雙手輕握拳,用拳眼或拳背緊貼腰部旋轉按揉腰眼(位於背部第3腰椎棘突左右各開3~4寸的凹陷處),而瞬間強腎法則是,雙手握拳,拳心虛空,貼在腎俞位置,利用膝關節的上下抖動進行反復摩擦,雙拳不動,雙腳隨著身體抖動輕微起踮,感覺到腰部輕微發熱為止這種運動被譽為中醫里的金匱腎氣丸,有溫補腎陽的功效,是最有效的補腎方法。對腎虛、慢性腰脊勞損、腰椎間盤突出的病人非常實用。對過度疲勞、精神不好、睡眠不足的人效果良好。不僅能緩解疲勞,還能在短時間內補足腎氣。

     瞬間強腎法也可在最後全身上下抖動時,結合運動,因為其方法原理都一樣,抖動時或兩臂下垂,或雙手握拳貼在腎俞位置,交叉輪流進行亦可。

    (12)全身上下抖動放鬆。身體站立、自然、放鬆,兩臂下垂,兩腿略寬於肩,身體隨兩腿一直一曲有節奏地上下顫抖,速度根據個人身體狀況而定,幅度要感覺到胸肌震顫起來為標准,腳跟挨地離地均可;時間可長可短。

    (13)「哈」氣,身體站立,雙手放鬆自然下垂,雙腳腳跟抬起(盡量拾高),兩肩聳緊,吸氣,發出「哈」的一聲,同時腳跟落地。並要有彈動,急吸快呼,放鬆全身。注意腳跟落地時,膝蓋要稍微彎曲,自然勁會內收,用巧勁,以免用蠻勁腳跟著地,震動對後腦不利。

   (14)收勢,最後將雙掌由背後經體側向上經頭頂,然後雙掌心朝下,緩緩按於腹前,稍停,意想全身氣血歸向丹田,雙手自然回歸體側緩緩收勢結束。

當然,這並不是嚴格規定了人們拍打的位置,人們可以隨意拍打全身任何部位,哪裡有病灶就拍哪裡,渾身無處不是穴。比如各類痛症可拍打病灶處,癢症患者除拍打患處,還可拍血海、風市、曲池等穴位;各類婦科病(如子宮肌瘤、卵巢囊腫、痛經等)男科病(如前列腺類疾病、陽痿、早泄等、腎虛、更年期綜合征、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腎病、肝病患者,可沿大腿內側一直拍到大腿根部,並可重點拍打大腿根,再拍小腹、腰腹部。減肥者可拍打腰腹等肥處有奇效,如果配合拉筋療效更佳。

Ⅲ 老年人怎樣進行經絡拍打

老年人經絡拍打的具體做法

1、起勢

雙腳 自然 站立,同與肩寬,膝蓋微屈,雙手下垂,送胯放鬆,閉目養神,以下每節開始拍打時皆如是,以調息身心。

2、拍打頭部

第一步,用手掌(右手或左手)拍打頭頂百會穴,一般拍打36下左右。

第二步,用手掌(右手或左手)拍打額頭上星穴、神庭穴部位,拍打36下左右。

第三步,雙手同時拍打頭部正面,即額頭至頭頂部分,拍打36下左右。

第四步,雙手同時拍打頭部兩側,拍打36下左右。

第五步,雙手同時從頭部兩側拍打至頭後風池穴,採用從上至下順拍方法,一般拍打5遍。

第六步,用手掌(右手或左手)從頭頂拍打至頭後風府穴,採用從上至下順拍方法,一般拍打5遍。頭部拍打時宜口目合閉。

第七步,拍打和摩擦(干浴面)面部,可在拍打全部結束後進行。干浴面的方法,搓熱兩手,兩掌心緊按兩腮下部,兩手四指並攏沿鼻樑兩側向上推,經雙眼到上額時,一直推到前額,兩掌左右分開,然後順著兩側眉橫骨,掌根經太陽穴耳前向下拉,回到原位,反復一分鍾。

需注意的是,高 血壓 患者不宜拍打頭部,可用十指摩擦或掐揉的方法!第一步,雙手手指從印堂沿著額頭、百會穴摩擦至頸後的風府穴9-18遍。第二步,雙手分別從兩側的太陽穴經過頭部兩側摩擦至頸部的風池穴9-18遍。第三步,十指掐揉頭部,從印堂沿著額頭、百會穴掐揉至頸後的風府穴9-18遍。第四步,雙手分別從兩側的太陽穴經過頭部兩側掐揉至頸部的風池穴9-18遍。

3、拍打頸部

第一步,用手掌(右手或左手)拍打頸部後側,從風府穴起拍至頸後處,拍打時,頭和脖子略微前傾,便於拍打,一般拍打5遍。

第二步,用左手拍打頸部左側,從風池穴起拍至肩頸處,拍打時,頭和脖子略微向右前側傾斜,便於拍打,然後用右手拍打頸部右側,方法同上,採用由上而下順拍,一般拍打5遍。

第三步,搓摩脖子,下巴仰起,用手掌(右手或左手)從下巴抹脖子至頸項處天突穴,一般36下左右。

4、拍打大椎

用手掌(右手或左手)拍打大椎,可以單掌拍打也可以左右手輪流拍打,拍打時,頭部略微前傾低頭,便於拍打,一般拍打36下左右。

5、拍打後背、背部兩側膀胱經、背部中央督脈(華佗夾脊)

第一步,扭擺拍打後背,以腰為軸帶動兩臂,左手手掌繞至體後用掌背拍擊後背部,同時右臂繞過體前用掌心拍擊左側後背部(以手能盡量拍到處為佳)。然後再反方向左右輪換拍打。右手內旋向右下方繞至背後,屈肘用掌背拍擊後背部,左臂同時向左繞過體前用掌心拍擊右肩部,如此反復拍打,一般拍打遍數為四八拍。拍打時動作要協調,利用肩背及腰部轉動時的慣性。兩臂擺動時肩、肘、腕關節要靈活,拍打力度要適宜。拍打後背時,臂應盡量向後上屈,使自己不易接觸的背部得到拍擊鍛煉。如此不斷地扭身、擺臂,兩手交替進行拍打,拍打次數自定。

第二步,拍打背部兩側膀胱經。用右掌背或掌心拍打背部左側至臀部,以手能盡量拍到處為佳,然後用左手拍打背部右側至臀部,方法同上,可順拍亦可上下反復拍打,一般拍打5-10遍,膀胱經位於背部兩側,膀胱經上有心、肺、肝、膽、脾、胃、大小腸以及腎俞穴等。

第三步,用掌背拍打背部中央即督脈以及華佗夾脊,華佗夾脊也叫夾脊穴,自第一胸椎起至第五腰椎止,每椎棘突下旁開半寸處是穴,十二個胸椎和五個腰椎兩旁共三十四個穴。拍打背部督脈以及華佗夾脊時,由背部正中上方(以手能盡量拍到處為佳)拍打至長強穴,可順拍亦可上下反復拍打,一般拍打5-10遍。

6、拍打兩側胳肢窩和脅部

第一步,拍打左側胳肢窩,左臂上舉,用右手掌拍打左側胳肢窩,一般拍打36下左右,然後順勢拍打左側脅部,由上而下、由下而上反復拍打左側脅部,拍打脅部時,由腋下拍打至側胯部,再由側胯部拍打至腋下,一般上下來回拍打2-3遍。

第二步,用左手拍打右側胳肢窩和右側脅部,方法同第一步。心臟、肺、乳腺患者尤其要多拍此處,兩肋中間有“胸腺” 穴位 ,拍打 按摩 可起到安撫心臟的作用。

7、拍打胸腹兩側、胸腹中央任脈

第一步,雙掌同時輕拍胸腹部兩側,由兩側鎖骨處拍打至兩大腿根部,可順拍亦可上下反復拍打,一般拍打5-10遍。

第二步,拍打胸部中央即任脈(宜輕拍),從頸下天突穴拍打至腹下曲骨穴,可順拍亦可上下反復拍打,一般拍打5-10遍。胸腹有心肺、任脈、足陽明胃經、足少陰腎經、足太陰脾經、足厥陰肝經等經絡。

8、拍打肩井、肩髃、肩髎穴

第一步,先用右手掌拍打左肩井穴,然後左手掌拍打右肩井穴,一般拍打36下左右。肩井穴位於肩部中央,大椎同一水平線,是膽經上的重要穴位。

第二步,先用右手掌拍打左肩髃、肩髎穴,然後左手掌拍打右肩髃、肩髎穴,拍打時,手臂略微抬起,使肩臂頭顯得相對圓滑,便於拍打,一般拍打36下左右。當上肢向外平舉與軀干成90度角時,由於肩三角肌外側部分收縮,在肩峰上面形成兩個窩,前方一個窩的中心是肩髃,後方一個窩的中心是肩髎穴。

9、拍打肩部四周和手臂

第一步,用右手掌拍打左肩四周,然後順勢拍打左臂內側,沿著左肩、大小臂、肘部、手腕、手心。

第二步,上接第一步,翻轉手臂,拍打左臂外側,即從手背,手腕外側、大小臂外側、肘部外側,回到肩部,手臂一般來回拍打2-3遍。

第三步,左手掌拍打右肩四周,然後順勢拍打右臂,方法同上。總之,雙臂的內外側前部、內外側後部以及內外側中部,都要拍打到,拍打手臂,是先陰經後陽經,即先拍打手臂內側後拍打手臂外側。手上有六條經絡,心包經、肺經、心經、大腸經、小腸經、三焦經。

10、拍打尾椎骨、腰骶部

第一步,用雙掌掌背輪流反復拍打尾椎骨,一般拍打36下左右。

第二步,用雙掌掌背輪流拍打腰骶部(即八髎穴),一般拍打36下左右。

11、拍打臀部和腿部

第一步,用雙掌掌背或掌心輪流反復拍打臀部後側,一般拍打36下左右。

第二步,雙掌同時拍打臀部兩側以及雙腿外側,從環跳穴起拍,沿著腿部外側(包括風市穴、陽陵泉穴)、膝蓋外側至腳踝部。

第三步,拍打雙腿內側,雙腳稍稍外撇成外八字形,便於拍打,接著上面第二步從腳踝部拍起,沿著雙腿內側(包括三陰交穴、陰陵泉穴)、膝蓋內側(包括血海穴),回拍到大腿根部。

第四步,拍打雙腿前面(側),此時,雙腳外八字再轉回來,接著上面第三步從大腿根拍打至腳面處,包括髀關、膝蓋前面。

第五步,拍打雙腿後面(側),接著上面第四步從腳跟部拍起回到臀部,包括承山穴、膝蓋後面的腘窩,以及大腿與臀部之間的承扶穴,總之,雙腿的外內側前部、雙腿的後內側後部以及雙腿的外內側中部,都要拍打到,腿部一般來回拍打2-3遍。拍打腿部,是先陽經後陰經,即先拍打腿部外側,後拍打腿部內側,臀部、腿部有膀胱經、肝、膽、脾、胃、腎經六條經絡。

12、摩擦腰骶部

雙手放在腰眼部位,從上向下摩擦腰腎,從腰部向下斜擦至尾閭處(長強穴),再回頭從腰部反復搓起。摩擦腰腎可 補腎 壯腰和加固元氣,還可以防治腰酸,一般36遍左右。

13、雙拳按摩腰眼

雙手輕握拳,用拳眼緊貼腰部旋轉按揉腰眼(位於背部第三椎棘突左右各開3~4寸的凹陷處),一般1分鍾或120下左右。

14、拍打命門、神闕、腎俞穴

第一步,用雙拳拳眼或雙手掌心輪流敲打或拍打命門,拍打時,身體略微前傾,便於拍打,一般拍打八十一下,所謂“九九打”,此外,也可以同時拍打命門和神闕(肚臍眼),即用雙手掌心一前一後,先左掌拍打神闕(肚臍眼),同時右掌拍打命門,然後再換方向同時輪流拍打,拍打時,腹部略微前挺,牙齒緊閉,發出“嘻”的出氣聲,請記住千萬不能憋氣!或者,也可採用自然 呼吸 法進行拍打,一般拍打36下或50下左右,注意!拍打力度、次數一定要循序漸進。

第二步,雙手半握拳以拳背或雙手掌心輪流敲打或拍打左右腎俞穴,身體略微前傾,便於拍打,右手敲打或拍打左腎俞穴,左手敲打或拍打右腎俞穴,一般為九九打,左右腎俞穴各拍打八十一下。

15、摩擦脘腹部和肝腹部(平肝順氣法)

第一步,摩擦脘腹部兩側,雙手分別從腰腹部帶脈處,沿著腹部向下斜推摩擦至下腹曲骨處,再回頭從腰部帶脈處反復搓起,一般36下左右。

第二步,摩擦脘腹部中央,雙手重疊放在心口處,向下摩擦至曲骨處,再回頭反復搓起,一般36下左右。

第三步,摩擦肝腹部(平肝順氣法),四指在前,拇指在後,雙手叉於胸乳下方,向下摩擦肝腹部(包括章門、欺門)至肚臍眼兩側天樞穴或腰部,再回頭反復搓摩,一般36下,摩擦脘腹可促進 消化 、防止積食和 便秘 。摩擦肝腹部可平肝順氣。

16、全身上下顫抖(瞬間強腎法)

全身上下顫抖,所謂百練不如一顫,基本要領,身體站立,自然、放鬆,兩臂下垂,兩腿略寬於肩,身體隨兩腿一直一曲有節奏地上下顫抖,速度根據個人身體狀況而定,幅度要感覺到胸肌震顫起來為標准,腳跟挨地離地均可,時間可長可短。

瞬間強腎法,接上式,雙手握拳,拳心虛空,貼在腎腧位置,利用膝關節的上下抖動進行反復摩擦,雙拳不動,雙腳隨著身體抖動輕微起踮,感覺到腰部輕微發熱為止。這被譽為 中醫 界的金匱腎氣丸,溫補腎陽,是最有效的補腎方法,瞬間強腎法是道家仙學泰斗胡海牙老人所獨創。

瞬間強腎法可與全身上下顫抖結合運動,因為其方法原理都一樣,全身抖動時或兩臂下垂(即標準式全身上下顫抖),或雙手握拳貼在腎腧位置(即瞬間強腎法),交叉輪流進行亦可,全身上下顫抖和瞬間強腎法加在一起一般3-5分鍾,時間長則更佳。

17、“哈”字吐氣法

身體站立,雙手放鬆自然下垂,雙腳腳尖掂起,腳跟抬起(盡量抬高),兩肩聳緊,吸氣,發出“哈”的一聲,同時腳跟落地。要有彈動,急吸快呼,放鬆全身。腳跟落地,膝蓋要稍微彎曲,勁自然內收,用巧勁,以免用蠻勁腳跟著地,震動後腦,一般“哈”3-7次。

18、收勢(捧氣灌頂法、意守丹田)

收勢包括捧氣灌頂法和意守丹田兩個步驟,首先(捧氣灌頂法),雙掌由背後經體側向上經頭頂,雙掌向斜上方,像大漏斗一樣,充分吸收宇宙和太陽的能量和光明。然後(意守丹田),雙掌心朝下緩緩按下於小腹前,稍停一會,意想全身氣血歸向丹田,雙手自然回歸體側緩緩收勢結束。

猜你感 興趣 :

1. 老年人怎樣經絡拍打養生

2. 拍打經絡穴位養生保健法

3. 拍打經絡養生法視頻

4. 經絡拍打養生的保健操

5. 中醫經絡穴位拍打養生

6. 經絡穴位養生秘訣

Ⅳ 拍打經絡養生法_經絡養生拍打的方法

經絡是中醫養生很重要的一部分,人體經絡通暢,身體就沒有病痛,日常經常拍打我們的各個經絡會有很好的養生功效,能幫助我們排毒、減肥。那麼,我們該怎麼拍打經絡呢?下面我給大家介紹拍打經絡養生法,希望對你有用!

拍打經絡養生法
1、肺經:讓你皮膚不再乾燥

從肩胛骨凹陷處連出一條直線,沿著手臂內側,到拇指內側端止,為人體肺經。

“肺主皮毛”,經常敲打肺經的同時,保證每天至少1500毫升的進水量,就能使水分通過肺經運轉到真皮層,使你的皮膚不再乾燥!

敲打肺經時,從大臂到手腕上方,可用半空拳敲打,由於手掌面積較小,從手腕到拇指內側,建議你用另一隻手的拇指按壓,以使穴位足夠受力。另外,清晨3點到5點是肺經運行時期,按理說此時敲打效果最好,如果你不願打攪自己香甜的睡眠,可將敲打肺經作為晨練第一課。

2、膽經:讓你頭發黑亮

膽經由臀部中點開始,沿大腿筆直下滑,至腳踝底端結束。

當膽汁分泌不足時,人體無法有效分解食物中的油脂,頭發會顯得油油的,在夏天尤其如此。

因此建議每天用力敲打膽經,左右各200下,提高膽汁分泌速度,讓頭發健康、黑亮。另外,敲膽經還能幫助大腿排出堆積在外側的脂肪,塑造腿部線條。

3、膀胱經:讓你記性好

膀胱經從頭頂的百會穴開始,延至後背、臀部,於腳跟止。

一般中醫認為,膀胱經真正的效力位置從腰間開始,因此你只要敲打下半身就夠了。

經常敲打膀胱經,可改善腦部供血質量,刺激腦神經細胞活性,讓你 記憶力 提高!下午15點到17點是膀胱經的運行時間,那時敲打,可有效減少“午乏”,讓你的精力格外充沛。

4、胃經:讓你臉色白里透紅

胃經從鎖骨下開始,順雙乳,過腹部,到兩腿正面,止於第四腳趾趾間。 面部供血主要靠胃經,顏面的光澤程度、皮膚的彈性都與胃經供血有關。如果臉上突然起了皺紋,很可能是胃經的氣血虧虛造成。

胃經的最佳敲打時間是早7點到9點,堅持敲打,你就會發現自己的臉色白里透紅,即使熬夜,也不會顯得太憔悴。

5、大腸經:幫你排毒

大腸經從鼻翼旁的迎香穴開始,經過脖子,貫穿手臂,止於食指指尖。

經常敲打大腸經,可清腸潤胃,使你代謝通暢,有很強的排毒效果,使你皮膚滑潤、口氣清新。

大腸經的作用時間是早5點到7點,建議在早餐前敲打大腸經,以幫助身體代謝掉夜晚沉積於體內的毒素。

6、三焦經:讓你免疫力提高

三焦經起於眼角魚尾紋的生長處絲竹空穴,止於無名指之間。

中醫經絡養生學中三焦經是人體健康功能的總指揮,它能使各個臟腑順利合作,步調一致,有些中醫學家還將它等同於淋巴系統,可見其作用不一般。 經常敲打三焦經,能提高身體免疫力,不再小病連連。

三焦經的運行時間是21:00到23:00,建議你敲打前盡量少喝水,三焦經還主管水液運行,體內水液沉積太多,會讓你次日清晨感覺眼皮腫腫的。

7、心包經:讓你吃不胖

從乳頭外側一寸的天池穴開始,到中指指尖末端,為心包經。

心包經的始端在心臟外圍,中醫所說的心包就是心臟外面的一層薄膜,當外邪侵犯時,心包擋在心臟前面,起到一定保護作用。

經常敲打心包經,除了提高心臟功能,讓你的呼吸和血流更有力外,還有一定的減脂效果。

晚上19點到21點是心包經運行時間,如果你在晚飯後敲打心包經,可使血液中積存的膽固醇順暢地排出體外,加快食物脂肪在體內的代謝速度,即使吃得很多,也不用擔心發胖。

8、心經:最准確的自我體檢法

心經始於腋下,止於小拇指指尖,貫穿上臂內側。

中醫認為,心經可透露出人體最准確的健康指標,是不可不試的健康自測法。

具體 方法 很簡單:先將手向前伸直,15秒後,斜放下45°,10秒後,再把手臂垂直舉高,如果你的血液迅速下流,靜脈凸顯消失,說明你指標正常,不必為健康擔心,如果靜脈凸顯消失緩慢,說明你疲勞過度,急需減壓,建議你借機美美地睡一覺。

9、小腸經:擁有纖細手臂

小腸經由眼角內側半寸處的晴明穴開始,經由臉頰、脖子,貫穿手臂,止於小拇指指尖。

小腸的功能是消化和吸收,如果它的功能減弱,手臂就會出現鬆鬆的肉肉。要想擁有纖細手臂,就需要經常揉捏小腸經。

具體做法很簡單,把手舉起來,用手指肚捏手臂內側,以微有痛感為佳。經常這么做,小腸經附近的肌肉血流通暢,你就可以放心穿吊帶衫,展現好身材啦。
老年人拍打經絡養生的方法
1、經絡拍打一定要去正規的醫院。

2、多用實掌拍、捶打、點擊。

3、最簡單的一個拍打方式是哪裡有病拍哪條相應的經絡。例如手太陰肺經,對應的臟腑是肺部。手陽明大腸經,對應的臟腑是大腸等。當這些臟腑受到邪氣入侵時,例如出現咳嗽、有肺部疾病,或者腸胃不適時,拍打這些經絡,有助於“祛邪扶正”。

4、《黃帝內經》中提到“肺心有邪,其氣留於兩肘。肝有邪氣,其氣留於兩腋。脾有邪,其氣留於兩髀(大腿根部)。腎有邪,其氣留於兩腘(膝蓋後部)”。有心肺方面的疾病,可以拍打兩肘的肘窩。肝不好的人群,可以拍打兩側腋下。脾胃不好的人,可拍打兩側大腿根部內側。而腎不好的人群,則可以多拍打膝蓋後面的膝蓋窩。

5、如果身體臟腑存在實邪,可以拍打至起砂。而對於身體虛弱的人群,則適當拍打即可,不要求出砂,就能有保持經絡通暢的作用。

6、四肢拍打可以稍微用力,除了採用大面積實掌拍打外,還可以採用捶打或用五指尖點擊的方式,更有針對性。

7、一般一次拍打5-10分鍾即可。

8、軀乾的拍打主要作用於背部、腹部。胸前也可以拍打,但由於胸前靠近肺部,所謂“肺為嬌臟”,拍打不當很容易受傷,因此,不建議市民自己做胸前拍打。

9、由於軀干跟臟腑靠近,因此,拍打時不能太用力,防止引起內傷。

10、拍打軀幹部位時,可以用五掌緊閉,手稍微拱起來,形成虛掌拍打。背部拍打可以大面積拍打,特別是肩部、腰部肌肉酸痛的部位,循序漸進地用虛掌拍,先輕微用力再慢慢加強,拍至微熱、鬆快為佳。腹部拍打集中在肚臍周圍,對生殖系統疾病、婦科相關疾病有一定保健作用。

11、局部有傷口、感染、瘡癤,存在心律不齊等人,都不建議自行採用拍打療法。

12、不要在通風口拍打,拍打流汗後不能立即洗澡,避免受寒致病。

13、對疼痛過敏者,不宜拍打。昏迷、急性創傷、嚴重感染部位,不宜拍打。女性經期、妊娠期,不宜拍打。

14、拍打後,積滯嚴重者,可選用熱敷或葯酒輕揉,不宜用冷水。

15、同一部位如果痧未退,不要帶痧拍打,待淤滯之狀消失後再進行拍打。

16、拍打時應避風,不可用電扇或空調直吹,以免風寒之邪通過開泄的汗孔進入體內,引起新的疾病。

17、遇心慌、心悸、發燒、炎症、出血、瘡癤等病時,可暫停拍打。

18、如出現煩躁不安、面色發白、或冷汗、或脈搏過快等反應,應立即停止拍打,可平卧並喝一些溫熱的糖水或鹽水。

19、拍打前後可飲熱水,補充水分,防止頭暈疲勞,促進新陳代謝,加快代謝物排出。

20、拍打後洗浴要在3小時後並要用熱水,不可用涼水。
拍打不同部位有什麼功效
1、頭部

頭部穴位非常豐富,拍打頭部可使振動深入傳導,擴散到整個腦部,可激發腦細胞的活力,促進腦部血液循環,調節血流量,改善大腦的營養供給。起到清腦爽神、解除疲勞的作用。可治療頭痛、頭暈、耳鳴、耳聾、視力減退、失眠、健忘、面癱、中風偏癱、腦癱、脫發、感冒等許多疾病。

2、頸部

頸部是頭部與胸腹的橋梁,有六條陽經經過,是許多重要器官所在之處。拍打時應注意手法輕柔和緩。頸部施以合理的拍打,可調理氣機,舒筋活絡,滑利關節,解痙止痛。常用於治療頸椎病、落枕、頭痛、頭暈等症。搓摩脖子可防治咽喉、食管等疾病。

3、面部

用輕柔的叩擊手法拍打面部或摩擦、干浴面部,可促進面部新陳代謝,消皺祛斑,保持顏面紅潤光澤和皮膚之彈性。還具有益神醒腦,調護五官的作用。美容護膚及治療面癱、視力減退、斜視、耳鳴耳聾、鼻炎、鼻塞、牙痛、失眠、頭痛等。

干浴面時,注意力要集中,按揉穴位要正確,手法要輕緩,覺得酸脹就對了,不要用力過大,以免擦傷皮膚,更不要按到眼球上去。如果臉上有瘡或癤子,眼睛有炎症或外傷時,應暫時停一下好了以後再做。

4、大椎

可防治感冒發燒、咳嗽氣喘、上肢麻痹、自汗、盜汗、腰腿痛、癲癇、抽搐、神志恍惚、頸椎病、背部筋膜炎、脊上韌帶炎、急慢性咽喉炎、中風、腰椎間盤突出、落枕及各種軀干四肢疼痛性疾病等。

5、腋下脅部

人體有三大保健“特區”,即背部、腋部、腹部,拍打腋部和胸腹部,可以激活該部位的神經、血管和淋巴結,促進血液循環,使全身各器官得到更多的養分和氧氣。拍打脅部可以改善內臟功能,調節內分泌系統,使脅部肌肉、骨骼堅實、有力。並對胸脅脹滿,臂不舉,腰、脅、腹疼痛,腋下腫痛等病症有防治作用。

6、脊背、膀胱經、督脈

拍打脊背和腰部具有調理五臟六腑,改善腰背肌勞損,增強脊柱功能等作用。用於治療腰背酸痛、急性腰扭傷、腰肌勞損、腰椎間盤突出等疾病,還用於機體保健和增強免疫力。拍打脊背部可通經絡、行氣血、調百脈、寬胸膈、止背痛、調腎氣、抗衰老。具有增強內臟功能,消積化瘀以及靈活關節的功能,對呼吸系統、消化系統、分泌系統以及內臟等疾患有防治作用。

7、胸部

胸部由胸廓、胸肌保護著胸腔里的心、肺等臟器。拍打胸部可促進呼吸,增強心肺功能。可治療心肺疾患、岔氣、乳腺疾患等。

現代科學研究發現,要獲得較強的免疫力,除了用一些葯物調節外,拍打和擦胸是調節胸腺素、提高免疫力的一條重要途徑。經常拍打和擦胸能使“休眠”的胸腺細胞處於活躍狀態,可增加胸腺素分泌,作用於各臟器組織,提高免疫功能,充養臟腑,對防治疾病,推遲衰老極為有益。

拍打按摩和護胸,能夠有效地激活與調節胸腺的應激系統,使體液系統產生各種激素,互助配合作用於各臟器組織,共同來提高人體的免疫功能。經常拍打或按摩胸部,對預防和治療冠心病、肺氣腫、肌肉發育不良,以及胸悶、心慌、氣急、肋痛等症有著明顯的效果,無病者也可以健身。

8、腹部

腹部為消化、泌尿、生殖器官所在之處。拍打腹部具有疏肝理氣、健脾和中、化氣利尿、培元固本等作用。可治療腹痛、瀉泄、便秘及泌尿生殖系統疾病等。

9、肩部四周和手臂

拍打手臂具有疏通氣血,滑利關節等作用,可治療肩周炎,手臂麻木、 網球 肘等疾病。

手臂內側有肺、心包經和心經三條陰經,手臂外側有大腸、三焦和小腸三條陽經。可提高免疫功能,防治心肺、胃部疾患及頭、頸、肩部疼痛和感冒。

10、尾椎

尾椎本身無穴位,不屬任何經脈,但屬全身龍骨之起始,可謂牽一發而動全身,加之其周圍穴道羅列密布,故拍打尾椎不但能起到極好的保健作用,而且可震動其附近穴位(如長強穴、腰奇穴、貧血靈穴等),從而起到通經活絡,強健機體的作用。以雙手掌背,用力輪流拍打尾椎骨上的仙骨(道家的稱呼)。尾椎末端,道家叫“尾閭”,乃是打通督脈的起點,仙骨正在其上。拍打此處可以加強督脈的氣,從而促進排便,排便亦即是排毒,對人體健康至關緊要。

11、臀部

拍打臀部可活絡臀部和膀胱經氣血,防治坐骨神經痛、股骨頭壞死以及膀胱等疾病。

12、腿部

拍打腿部可改善其肌肉的張力和韌帶的彈性,增強腿部和防治腿部衰老以及關節炎等功能,可治療下肢癱瘓,坐骨神經痛,下肢肌肉疲勞,腓腸肌痙攣,踝關節扭傷等疾病。腿部有足三陽經和足三陰經,即胃經、膀胱經、膽經、脾經、腎經、肝經,可防治腎、肝膽、胃、泌尿及生殖系統疾病、腰腿痛、坐骨神經痛等,提高免疫力和腎功能。

13、膀胱

拍打膀胱經有助於利尿,利尿也是人體排毒的重要機制。最後要拍打的是左右臀部的外側,這是足少陽膽經所經過之處,目的在促進膽汁分泌。膽汁有助於消化、排便,對健康也很重要。拍打左右臀部外側,刺激足少陽膽經,則可以讓肝膽相照,提升肝膽的消化、供血和解毒功能。足少陽膽經通暢,體內的毒素就會通過腸道及時排出。因此,足少陽膽經與足太陽膀胱經都是排毒最關鍵的經脈。

14、命門、神闕(肚臍)、腎俞穴

拍打命門穴,命門與肚臍相對應。經常拍打命門有培補命門真火,振奮人體陽氣,扶助腎陽功能,保持青春活力的功效。命門火旺,增強全身各器官組織的功能,促進機體對營養物質的吸收和水液代謝,加速血液循環,保持性機能持續有力,總之,就是打命門壯活力。此外,拍打命門,還能防治多種腰痛、遺精、遺尿、陽痿、早泄、赤白帶下等多種病患。

拍打神闕(肚臍),神闕穴在人體的肚臍眼上。神闕穴也是心腎交通的門戶,心藏神,腎藏志,都是不可小覷的五臟神。神闕穴有溫通經絡,調和氣血的功效,刺激神闕穴,可以增強人體的免疫力。

拍打腎俞穴,能激發腎氣,健腎壯陽,增強機體的免疫力、代謝力,有益健康長壽,拍打腎俞能刺激膀胱經的脈氣,對五臟六腑的功能都有振奮作用。

猜你喜歡:

1. 拍打經絡養生法

2. 拍打經絡穴位養生保健法

3. 拍打經絡養生法視頻

4. 中醫經絡養生拍打

5. 經絡拍打養生保健操

6. 中醫經絡養生

Ⅳ 拍打經絡穴位養生保健法

經絡養生 方法 有很多種,拍打養生法就是其中一種,經絡拍打養生方法方便、簡單、效果好。下面我給大家介紹拍打經絡穴位養生保健法,希望對你有用!

拍打經絡穴位養生法

1、拍打頭部

拍打方法:雙腳分立,與肩寬。用兩手掌心輕拍頭部,從頭頂中央開始,一手向前拍至前額,另一手向後拍至大椎穴(頸後平肩第一大椎骨)。然後,再從頭頂中央起向頭部兩側拍至太陽穴,反復9次,最後用左手掌心拍打"百會穴"81次。

功效:拍打頭部可提神醒腦,舒緩頭痛、腦脹、眩暈等,同時還可延緩中老年腦力衰退, 增強 記憶力 ;中午或晚上臨睡前拍打頭部,則可健腦,防治高血壓、腦栓塞及失眠等病症,老年人堅持拍打頭部還可防治動脈硬化、老年痴呆症等。

2、拍打頸部

拍打方法:站立或坐於椅子上,雙目平視前方,全身放鬆。然後舉起雙臂,用手掌同時拍打頸部,左手拍打左側,右手拍打右側,先從後頸開始,逐漸向上拍打,一直拍打到前額部,再從前額部向後拍打,直到後頸部。如此反復9次。

功效:防治頸椎病、落枕等,頭部不適時,拍打後立即會感到輕松,症狀可以減輕或消失。

3、拍打肩部

拍打方法:站立或正坐於椅上,用左手拍打右肩,用右手拍打左肩,每側拍打100次。可防治肩痛、肩酸、肩周炎及肺不張等。拍打雙上肢 用左手拍打右上肢,用右手拍打左上肢。拍打時要周到,上肢的四周都拍遍,一般每側拍打100~200次,

功效:可預防或緩解上肢肌肉發育不良、上肢麻木、肢端紫紺及半身不遂等。

4、拍打胸背部

拍打方法:取站立姿勢,全身自然放鬆,然後雙手半握拳。先用左手拍打右胸,再用右手拍打左胸。先由上至下,再由下至上,左右胸各拍打200次,拍打完胸部再拍打背部。手仍半握拳,然後用左手伸到頭後去拍打右背部,再用右手拍打左背部,每側各拍打100次。

功效:胸背部有豐富的胸壁神經和脊神經,支配人體運動及心肺功能。拍打胸背可刺激胸背部皮膚和皮下組織、促使體內血液循環加快,通過神經傳導,增強內分泌功能。可防治冠心病、高血壓性心臟病、風濕性心臟病、肺心病、肺氣腫及肌肉發育不良。

5、拍打腹部

拍打方法:站立,兩手自然下垂,身體先向左側旋轉擺動,兩手順勢擺動,右手掌輕拍腹部左側,左手背則輕打腰後部右側,拍打81次。身體向右側旋轉擺動,兩手也同樣順勢擺動,拍打腰側部位,拍打81次。拍打力度根據自己的承受情況而定。

功效:腹部最容易出現大肚腩,這個拍打手法對減掉大肚腩和肥腰都有作用。更佳。

6、拍打臀部

拍打方法:站立,先用雙手掌心輕拍打整個臀部9次,再用雙手空拳叩擊”環跳”穴36-81次。

功效:可強腰健腎,舒筋活絡,防治腰痛、腰椎間盤突出症及坐骨神經痛等。

7、拍打雙下肢

拍打方法:正坐在椅子上,先拍打左腿,左腳放在矮凳上,使整個下肢放鬆。用雙手從上到下、從里向外,再從下到上、從外向里,由大腿到小腿進行拍打,然後再換拍右腿。一般各拍打200次。

功效:可防治老年性下肢麻木,增強新陳代謝,對偏癱的肢體有一定治療作用。拍打雙上下肢和肩部,可以促進血液循環,解除肌肉緊張,使局部關節尤其是肩、肘、腕、指、膝等關節得到適度的放鬆。由拍打所產生的震動波和沖擊波,可傳導至肌肉的深部,從而促進血液循環、增加血管的柔韌性,有利於肌肉勞損、頸椎病、關節炎的防治。

8、拍打雙腳

拍打方法:坐姿,先用雙手掌心同時拍打雙腳內側三陰交、外側三陽交、各81次,然後拍打雙腳腳"湧泉"穴81次。

功效:可防治高血壓、偏癱、失眠及下肢麻木。

9、拍打手掌

拍打方法:手指分別相對,類似鼓掌,連續拍打6分鍾;拍手背,先左手拍右手背3分鍾,後右手拍左手背3分鍾,反復輪換做3-6次;拍打時間根據承受自定。

功效:手掌、手背分別有心經、肺經和心包經三大經絡、大腸、小腸和三焦三大經絡,拍打之可以調理五臟,增強心肺的活力和身體的免疫力,可以保證呼吸、血液、消化和排泄系統通暢。

經絡拍打注意事項

1、拍打時用力要適當。應先輕後重、先慢後快、快慢適中、不宜過猛。有病變的關節肌肉處用力可稍大些,節奏可稍快些。拍打胸腹部時動作要稍輕,不要重拍重捶,防損傷內臟。

2、拍打時全身要放鬆、自然,不要緊張,頸直胸挺,呼吸平穩,排除雜念。

3、拍打時應循序漸進,持之以恆,周到全面,不可東一下西一下地胡亂拍打。拍打最好安排在早晨起床後進行。

老年人經絡拍打養生

1、起勢

雙腳自然站立,同與肩寬,膝蓋微屈,雙手下垂,送胯放鬆,閉目養神,以下每節開始拍打時皆如是,以調息身心。

2、拍打頭部

第一步,用手掌(右手或左手)拍打頭頂百會穴,一般拍打36下左右。

第二步,用手掌(右手或左手)拍打額頭上星穴、神庭穴部位,拍打36下左右。

第三步,雙手同時拍打頭部正面,即額頭至頭頂部分,拍打36下左右。

第四步,雙手同時拍打頭部兩側,拍打36下左右。

第五步,雙手同時從頭部兩側拍打至頭後風池穴,採用從上至下順拍方法,一般拍打5遍。

第六步,用手掌(右手或左手)從頭頂拍打至頭後風府穴,採用從上至下順拍方法,一般拍打5遍。頭部拍打時宜口目合閉。

第七步,拍打和摩擦(干浴面)面部,可在拍打全部結束後進行。干浴面的方法,搓熱兩手,兩掌心緊按兩腮下部,兩手四指並攏沿鼻樑兩側向上推,經雙眼到上額時,一直推到前額,兩掌左右分開,然後順著兩側眉橫骨,掌根經太陽穴耳前向下拉,回到原位,反復一分鍾。

需注意的是,高血壓患者不宜拍打頭部,可用十指摩擦或掐揉的方法!第一步,雙手手指從印堂沿著額頭、百會穴摩擦至頸後的風府穴9-18遍。第二步,雙手分別從兩側的太陽穴經過頭部兩側摩擦至頸部的風池穴9-18遍。第三步,十指掐揉頭部,從印堂沿著額頭、百會穴掐揉至頸後的風府穴9-18遍。第四步,雙手分別從兩側的太陽穴經過頭部兩側掐揉至頸部的風池穴9-18遍。

3、拍打頸部

第一步,用手掌(右手或左手)拍打頸部後側,從風府穴起拍至頸後處,拍打時,頭和脖子略微前傾,便於拍打,一般拍打5遍。

經絡拍打養生法

第二步,用左手拍打頸部左側,從風池穴起拍至肩頸處,拍打時,頭和脖子略微向右前側傾斜,便於拍打,然後用右手拍打頸部右側,方法同上,採用由上而下順拍,一般拍打5遍。

第三步,搓摩脖子,下巴仰起,用手掌(右手或左手)從下巴抹脖子至頸項處天突穴,一般36下左右。

4、拍打大椎

用手掌(右手或左手)拍打大椎,可以單掌拍打也可以左右手輪流拍打,拍打時,頭部略微前傾低頭,便於拍打,一般拍打36下左右。

5、拍打後背、背部兩側膀胱經、背部中央督脈(華佗夾脊)

第一步,扭擺拍打後背,以腰為軸帶動兩臂,左手手掌繞至體後用掌背拍擊後背部,同時右臂繞過體前用掌心拍擊左側後背部(以手能盡量拍到處為佳)。然後再反方向左右輪換拍打。右手內旋向右下方繞至背後,屈肘用掌背拍擊後背部,左臂同時向左繞過體前用掌心拍擊右肩部,如此反復拍打,一般拍打遍數為四八拍。拍打時動作要協調,利用肩背及腰部轉動時的慣性。兩臂擺動時肩、肘、腕關節要靈活,拍打力度要適宜。拍打後背時,臂應盡量向後上屈,使自己不易接觸的背部得到拍擊鍛煉。如此不斷地扭身、擺臂,兩手交替進行拍打,拍打次數自定。

第二步,拍打背部兩側膀胱經。用右掌背或掌心拍打背部左側至臀部,以手能盡量拍到處為佳,然後用左手拍打背部右側至臀部,方法同上,可順拍亦可上下反復拍打,一般拍打5-10遍,膀胱經位於背部兩側,膀胱經上有心、肺、肝、膽、脾、胃、大小腸以及腎俞穴等。

第三步,用掌背拍打背部中央即督脈以及華佗夾脊,華佗夾脊也叫夾脊穴,自第一胸椎起至第五腰椎止,每椎棘突下旁開半寸處是穴,十二個胸椎和五個腰椎兩旁共三十四個穴。拍打背部督脈以及華佗夾脊時,由背部正中上方(以手能盡量拍到處為佳)拍打至長強穴,可順拍亦可上下反復拍打,一般拍打5-10遍。

6、拍打兩側胳肢窩和脅部

第一步,拍打左側胳肢窩,左臂上舉,用右手掌拍打左側胳肢窩,一般拍打36下左右,然後順勢拍打左側脅部,由上而下、由下而上反復拍打左側脅部,拍打脅部時,由腋下拍打至側胯部,再由側胯部拍打至腋下,一般上下來回拍打2-3遍。

第二步,用左手拍打右側胳肢窩和右側脅部,方法同第一步。心臟、肺、乳腺患者尤其要多拍此處,兩肋中間有“胸腺”穴位,拍打按摩可起到安撫心臟的作用。

7、拍打胸腹兩側、胸腹中央任脈

第一步,雙掌同時輕拍胸腹部兩側,由兩側鎖骨處拍打至兩大腿根部,可順拍亦可上下反復拍打,一般拍打5-10遍。

第二步,拍打胸部中央即任脈(宜輕拍),從頸下天突穴拍打至腹下曲骨穴,可順拍亦可上下反復拍打,一般拍打5-10遍。胸腹有心肺、任脈、足陽明胃經、足少陰腎經、足太陰脾經、足厥陰肝經等經絡。

8、拍打肩井、肩髃、肩髎穴

第一步,先用右手掌拍打左肩井穴,然後左手掌拍打右肩井穴,一般拍打36下左右。肩井穴位於肩部中央,大椎同一水平線,是膽經上的重要穴位。

第二步,先用右手掌拍打左肩髃、肩髎穴,然後左手掌拍打右肩髃、肩髎穴,拍打時,手臂略微抬起,使肩臂頭顯得相對圓滑,便於拍打,一般拍打36下左右。當上肢向外平舉與軀干成90度角時,由於肩三角肌外側部分收縮,在肩峰上面形成兩個窩,前方一個窩的中心是肩髃,後方一個窩的中心是肩髎穴。

9、拍打肩部四周和手臂

第一步,用右手掌拍打左肩四周,然後順勢拍打左臂內側,沿著左肩、大小臂、肘部、手腕、手心。

第二步,上接第一步,翻轉手臂,拍打左臂外側,即從手背,手腕外側、大小臂外側、肘部外側,回到肩部,手臂一般來回拍打2-3遍。

第三步,左手掌拍打右肩四周,然後順勢拍打右臂,方法同上。總之,雙臂的內外側前部、內外側後部以及內外側中部,都要拍打到,拍打手臂,是先陰經後陽經,即先拍打手臂內側後拍打手臂外側。手上有六條經絡,心包經、肺經、心經、大腸經、小腸經、三焦經。

10、拍打尾椎骨、腰骶部

第一步,用雙掌掌背輪流反復拍打尾椎骨,一般拍打36下左右。

第二步,用雙掌掌背輪流拍打腰骶部(即八髎穴),一般拍打36下左右。

11、拍打臀部和腿部

第一步,用雙掌掌背或掌心輪流反復拍打臀部後側,一般拍打36下左右。

第二步,雙掌同時拍打臀部兩側以及雙腿外側,從環跳穴起拍,沿著腿部外側(包括風市穴、陽陵泉穴)、膝蓋外側至腳踝部。

第三步,拍打雙腿內側,雙腳稍稍外撇成外八字形,便於拍打,接著上面第二步從腳踝部拍起,沿著雙腿內側(包括三陰交穴、陰陵泉穴)、膝蓋內側(包括血海穴),回拍到大腿根部。

第四步,拍打雙腿前面(側),此時,雙腳外八字再轉回來,接著上面第三步從大腿根拍打至腳面處,包括髀關、膝蓋前面。

第五步,拍打雙腿後面(側),接著上面第四步從腳跟部拍起回到臀部,包括承山穴、膝蓋後面的腘窩,以及大腿與臀部之間的承扶穴,總之,雙腿的外內側前部、雙腿的後內側後部以及雙腿的外內側中部,都要拍打到,腿部一般來回拍打2-3遍。拍打腿部,是先陽經後陰經,即先拍打腿部外側,後拍打腿部內側,臀部、腿部有膀胱經、肝、膽、脾、胃、腎經六條經絡。

12、摩擦腰骶部

雙手放在腰眼部位,從上向下摩擦腰腎,從腰部向下斜擦至尾閭處(長強穴),再回頭從腰部反復搓起。摩擦腰腎可補腎壯腰和加固元氣,還可以防治腰酸,一般36遍左右。

13、雙拳按摩腰眼

雙手輕握拳,用拳眼緊貼腰部旋轉按揉腰眼(位於背部第三椎棘突左右各開3~4寸的凹陷處),一般1分鍾或120下左右。

Ⅵ 拍拍八虛更健康

今天從網路整理出了道家的拍打八虛之法,分享給大家。該法簡便易行,如能長期堅持,有很好的保健作用。

先說說什麼是八虛。八虛指的是人體的八個大窩窩,即雙腋、雙肘、雙髀(胯)和雙腘。虛就是薄弱的意思,衣裳最容易沾灰的地方多在疊折處,人體的八虛就好比這些地方,五臟之邪就喜歡藏匿於八虛。

黃帝內經有雲:肺心有邪,其氣留於兩肘;肝有邪,其氣流於兩腋;脾有邪,其氣留於兩髀;腎有邪,其氣留於兩腘。凡此八虛者,皆機關之室,真氣之所過,血絡之所游,邪氣惡血固不得住留,住留則傷經絡骨節,機關不得屈伸,故拘攣也。 《靈樞•邪客篇》

這段話說明,肝有邪,聚雙腋;心肺邪,聚兩肘;脾有邪,聚兩髀;腎有邪,聚腘窩。拍打這八虛就是通過拍、敲、推、搓這幾處的經絡來趕走邪氣,平復正氣,從而調整人體氣血,增強免疫力,達到保健養身的目的。

肘窩分布著心經的少海穴,肺經的尺澤穴,心包經的曲澤穴。少海穴為手少陰心經之合穴,點按可治耳鳴手顫及精神障礙。尺澤穴為手太陰肺經之合穴,按揉有清宣肺氣、瀉火降逆的作用,對口腔異味、感冒、扁桃體發炎、咽喉腫痛、便秘、腹脹、口乾都有很好的治療效果。曲澤穴為手厥陰心包經之合穴,點按有降逆、鎮驚、泄熱、寧心的作用,對中暑、心慌氣短,以及心肌炎、急性胃腸炎等有很好的預防和治療效果。

早晨起床後,在肘窩處輕輕捏一捏拍一拍,找找是否有硬結或者痛點,心肺有疾病的人常常能在其肘窩部位摸到一個壓痛點,輕輕一按患者就能痛得叫起來,而正常人則沒有這種情況。如果有比較強烈的反應,就說明身體需要及時調理了,最便捷的方法就是拍打它,將痛點或者硬結拍散開,使淤邪散開,正氣自復。

夏天南方的氣候尤其容易濕熱,多拍打肘窩能夠排解濕毒。因為肺主皮毛,拍打肘窩排解濕毒,就能止癢。由於濕熱長痘痘,或皮膚到了冬天很容易癢癢的人,可以試試這個方法。

肘窩的拍打方法:右手五指並攏,掌心內收,掌背略成拱形,拍左手臂的肘橫紋處,輕輕拍打八十一下或微微發熱為止。反過來,用左手拍打右手的肘窩也是如此。力量可由輕到重。一般心肺有熱的人,拍打後就可看到肘窩局部發紅,甚至能拍出痧來,其效果與刮痧有異曲同工之妙。

兩腋主要走三條經脈:膽經、心包經和心經。如果這三條經的氣血運行受阻,就會傷害到相應的臟器。

有的人膽經出現毛病以後,會出現口苦、愛長吁短嘆的現象,嚴重的像得了心臟病,連睡覺轉個身都很難。這時摸摸腋下,就像長了一堆東西,這是膽經郁堵、生發不起來的象,可以拍打兩腋解郁。

有的人常有掌心發熱的毛病,這一般跟肺經、心包經或者心經有關。有的人手心愛出汗,也可能是心包不收斂的緣故。因為人的心包為厥陰經,是主收的,不收斂手心就會出汗。還有的人只要一緊張就愛拚命地搓手,這種下意識動作其實也是一種自救,搓手心就是在刺激心包經,以穩住心神。

人只要一生氣,經脈肯定就會堵塞。平時我們所說的「氣急攻心」,實際上是肝火滯留於兩腋,阻礙了心經氣血運行,不僅傷肝,也傷心臟。人因氣急攻心產生昏厥時可以彈撥極泉穴,極泉穴位於我們的腋下,我們平時在哄小孩兒時,用手一撓胳肢窩,孩子就會笑個不停。其實這正好刺激到了他有癢癢肉的極泉穴,動了心氣,而心主喜,所以孩子會開心地笑起來。

如何衡量是否彈撥到了極泉穴呢?當我們彈撥腋窩下的一根大筋的時候,出現無名指和小指發麻的情況,就是彈撥對了。

極泉穴具有寬胸理氣的作用,可以治療人生氣發怒後氣滯血淤、運行不暢引起的胸悶、氣短、心悸、心悲欲哭、手臂脹麻等症狀。還可以快速回陽,引血上行,使頭腦快速清醒。婦女更年期症狀也可以通過按壓極泉穴舒緩。

日常保健時,我們用不著在極泉穴那兒費那麼大力氣去彈撥,只需要輕輕地拍打即可。平時彈撥拍打兩腋下,還可以預防和緩解冠心病、心絞痛等心臟疾病,相當於我們隨身攜帶的速效救心丸。

順便插一句,膻中也是解郁的大穴。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我們被氣著了,經常會不自覺地拍打自己的胸膛,實際上這就是在拍打膻中穴化解心郁。

兩腋的拍打方法:左手上舉,右手四指並攏,虎口張開,拍打左腋窩八十一下或自然發熱為止,反之亦然。也可在左臂自然下垂時用右手四指尖抓撓腋窩處。

兩髀即兩邊腹股溝處,肝經的陰廉、胃經的氣沖、脾經的沖門等穴分布在此處。

拍打兩髀能促進所屬經絡的氣血運行,驅除病邪。簡單說拍打兩髀能健脾胃,使胖人變瘦,瘦人變胖。也能治療男科和血脈不暢導致的血瘀痰濕。

拍打兩髀還能刺激兩個對治療婦科病非常有效的穴位,氣沖穴和沖門穴。氣沖穴在人體腹股溝處,大腿根內側,具有治療月經不調、不孕、痛經、雙腳冰涼的作用,而沖門在人體腹股溝外側,有治療崩漏、帶下、婦科炎症的功效。

我們在拍打的時候不需要特別找穴位,只要拍打兩髀就可以刺激到這兩個穴位,效果非常好。

拍打兩髀的具體方法就是直立,用雙手輕輕拍打兩腹股溝八十一次,逐漸加力,直至兩髀微微發熱為止。坐姿時可以採取推壓的手法。

兩腘窩處位於膝關節後側,大腿小腿之間連接處,兩腘窩處中間點,為足太陽膀胱經的合穴——委中穴。

臨床上,委中穴常規治療腰疼、髖關節不利、腘筋攣急、下肢痿痹、半身不遂、腹痛、吐瀉、中暑、瘡癤、咽痛等。

有的中醫介紹,如遇急性腰扭傷,指尖按壓委中穴,治療效果也很理想,病痛最少減輕60%。

拍兩腘,能治療腰腿疼。經絡學里有句話「腰腿委中求」,指的就是一切腰腿疼的問題,在委中穴都可以得到解決。

另外,拍打兩腘窩不但可以治療腰背疼、腿疼及坐骨神經痛,還可以強腎,強壯先天之氣。

拍打方法:坐姿時直接用兩手心直接拍打或按揉兩腘,立姿時向前俯身,兩腿微曲,用兩手掌心拍打兩腘各八十一下,或微微發熱為止。

幾點說明:

1.八虛是冬天寒冷時人體最溫暖的地方,按照道家的觀點,常拍八虛小可防感冒,大可治疑難雜症。拍肘窩主要治肺病心臟病,拍腋窩主要治肝膽病心臟病,拍兩髀主要治婦科病,拍兩腘主要治腰腿痛。

2.拍打不拘時間次數姿態,一天可以拍打多次,一次也可以只拍打一兩處,有問題的地方可以多拍拍。可以站著拍,也可以坐著拍。出痧後不要立即受寒沾水,最好等痧退後再沾水。

3.重症或久病身體羸弱的患者,最好不要過重拍打刺激,在八虛部位輕輕推擦按揉即可,也可以起到輔助治療作用。

閱讀全文

與拍打身體最佳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安裝貨車玻璃的方法 瀏覽:92
釣箱使用方法 瀏覽:178
體育心理降低喚醒水平有哪些方法 瀏覽:794
育苗盒的使用方法 瀏覽:932
睡眠質量最佳的方法 瀏覽:124
蘋果拍照閃光燈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576
區域網電腦管理方法 瀏覽:891
如何給孩子培養好的學習方法 瀏覽:450
治療粉刺的有效方法 瀏覽:132
實驗室果蔬常用的去皮方法有哪些 瀏覽:734
怎麼找野生蜜最好方法 瀏覽:44
黑圓圈怎麼消除簡單方法 瀏覽:367
產品分析其採用的產品定位方法 瀏覽:130
不綉鋼單個鋼盆的安裝方法 瀏覽:575
科勒分體馬桶安裝方法視頻 瀏覽:430
手機技巧簡便方法 瀏覽:809
安裝工程費用動態結算方法 瀏覽:192
富貴竹養殖方法什麼時候剪根 瀏覽:257
我的世界手機命令方塊獲得方法 瀏覽:103
課程體系分析方法 瀏覽: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