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內側副韌帶和前交叉韌帶斷裂手術後多少天作康復段練怎樣鍛煉
這是我們科手術後建議的康復計劃:
一、 術後第一天:主要以減輕疼痛和腫脹為主。
1、 將患肢抬高,但不要過伸,一減輕腫脹。
2、 如果喲右疼痛,可以採用冷敷,口服或肌注止痛劑等止痛。
3、 進行股四頭肌等長收縮訓練,促進血液循環,減輕腫脹。
二、 術後第二天至第二周:減輕疼痛、促進傷口癒合、使關節活動度達到0-----90度判鍵。
1、 石膏後托或下肢肢具固定,在下地行走以及睡覺期間要佩帶。
2、 進行CPM訓練,膝關節活動度為:0---90度。
3、 進行股四頭肌有限收縮訓練,小腿肌肉訓練(屈伸踝關節及足趾,每天500次)。
4、 可扶拐部分負重行走,距離補要太遠,活動不宜過多,避免上下樓梯。
三、 術後第二周至第四周,關節活動度達到0-----120度,進行肌肉功能鍛煉。
1、 去石膏後托,改用膝固定支具保護(最好示可活動支具),支具需佩帶5---6個月。在行走以及睡覺時應佩帶。
2、 繼續CPM訓練,三周達到120度,第四周後大到135度。
3、 進行股四頭肌功能鍛煉,在 床邊使關節逐漸從90度伸直,並使大腿抬離床面,然後停留10分鍾每日500次。
4、 必要時進行髕骨活動度(由外向內推動髕骨)。
四、 術後第四周至第六周:關節活動度達到0-----135度,加強肌肉功能鍛煉。
1、 可以去拐行走,側身上樓梯,手需扶梯。
2、 進行CPM訓練,關節活動度達到0---135度。
3、 繼續進行(三)中的肌肉功能鍛煉,方法雹沖猜相同。
五、 術後第六周至12周:在此期間,重建的韌帶會有一個溶解鬆弛階段,應避免過多的上下樓。禁止做負重下蹲練習,從座位上起立時應扶物減負,不宜爬山行走,前三個月避免過伸關節。
六、 術後三個月後:仍以下肢肌肉鍛煉為主。可做一般日常活動,利用非負重健身器械進行鍛煉,液可以進行游泳。
七、 術後六個月:可以進行慢跑訓練。
八、 術後9---12個月:以根據康復情況參加較為劇烈的體育比賽。
九、 出院後需要定期回醫院復查,:原則上前四周內每周回醫院復查一次,術後三個月、6個月、9個月、12個月均需拍片復查。
注以上僅為一般的 康復原則,未必適合每個手術患者,應根據具體的情況採取不同的 看富計劃,實現計劃的源型個體化,因此應遵循醫師的具體建議,不可盲目按照此計劃。
祝早日康復!!!
股四頭肌是大腿前側的肌肉。這塊肌肉還是很重要的。想要練出好看的大腿線條,股四頭肌一定要鍛煉到可以為止。讓我們看一看。
3.用力向上推大腿,回到預備動作。
二、仰卧抬腿
動作要領:
1.坐在抬腿器上,臀部靠在斜倚墊上,雙腳分開與肩同寬,放在腳踏台上。抓住把手,從鞋跟上松開安全螺栓。你的膝關節應該在運動開始時稍微彎曲。
2.吸氣,慢慢降低負荷,直到膝關節成90度。停一會兒,然後通過腳跟把重量向上推回到初始位置,向上推過動作中點時開始呼氣。
三、啞鈴深蹲
動作要領:
1.雙腿分開與肩同寬,雙手握住啞鈴自然下垂,挺直背部,收緊腹部。
2.屈膝下蹲。動作和赤手蹲差不多,只是你手裡拿著啞鈴,掛在身體兩側。蹲到最大時,停5秒鍾。
3.用力向上推大腿,回到預備動作。
股四頭肌是大腿前側還是後側?
前側
股四頭肌是人體的大腿肌肉,位於大腿肌肉的前方。要想讓大腿變得強壯,首先要做的就是開發股四頭肌,因為股四頭肌是人體最大最有力的肌肉之一。
股四頭肌怎麼練好?
1.座椅式運動
股四頭肌我們的大腿前側有一塊很大的肌肉,想鍛煉就鍛煉腿部。而且這個動作不需要任何設備,只需要一面牆,每個人都可以在家輕松完成。我們只需要背靠牆壁,保持身體直立,然後保持上半身不動,下半身開始微微向下彎曲,直到大腿與地面平行。這時候我們這邊看起來是做了一把椅子,實際上並不一致。這個動作保持60秒左右就可以了,如果晚一點可以延長到兩分鍾左右。每天做3到4組,以獲得良好的鍛煉股四頭肌。
2.杠鈴深蹲
這個動作需要使用杠鈴,每個人都需要買一個能承受自身重量的杠鈴。大家應該都做的很形象,就是舉著杠鈴做深蹲,難度比較大。這時候我們可以把杠鈴放在大腿上,讓大腿的肌肉承受它的重量,但是要注意不要放在骨頭上,不然會傷到骨頭。一定要穿上股四頭肌,因為肌肉有彈性,可以放。這個動作一次大致可以做10到15次,每個人都需要量力而行。首先,一定要循序漸進,不要太急於求成。
3. 冉冉科普 | 前叉術後上下樓梯能力的恢復訓練
前交叉韌帶重建術後,許多叉友都會遇到讓人頭疼的問題,其中最常見的一個,就是 如何安全、無痛的上下樓梯 。
前叉術後上下樓梯的能力恢復一般在 術後三個月 內完成,冉冉運動康復最近接觸過的叉友,他們的情況有一些共性: 前叉術後8-12周之間 ,最大被動角度120度以上,走路基本正常,但上下樓梯不穩,尤其是下樓梯時還伴有膝蓋疼痛。
恢復上下樓梯的能力對於叉友們回歸家庭、回歸工作、回歸社會意義重大,同時上下樓梯功能的恢復對於下一步跑跳等運動能力的恢復也是一個很好的准備。
今天我們就給大家分享一些關於恢復正常上下樓梯能力要做的訓練,希望對叉友們有所幫助。
一、靈活度訓練
包括主動屈膝的角度,和能夠快速屈伸的能力。
1、俯卧位勾腿
俯卧位耐斗飢,大腿後側發力屈膝到最大,保持1-3s,再緩慢放下,10-15個一組,4組。
俯卧位後勾腿是在 術後早期 就可以做的一項主動屈膝角度訓練。
注意骨盆要保持穩定,不要抬起臀部用屈髖來代償;也要注意股二頭肌和半腱半膜肌的參與程度,尤其是腘繩肌(半腱肌)取腱的叉友,會因為取腱部位的疼痛不適而導致發力抑制,半腱半膜肌激活不足,股二頭肌發力過度,如果已經有這樣的情況,可以充分松解疤痕和粘連部位,再用神經肌肉電刺激進行半腱半膜肌的激活,同時配合訓練,一般都會有比較好的效果。
2、固定自行車
在 角度到達110度以上 ,就可以騎固定自行車了,騎車可以很好的鍛煉快速屈伸的能力,加上抗阻也可以一定程度上鍛煉肌力與耐力。10-20min。
3、保護狀態下深蹲
靠牆或者手拉住繩子,在 有保護的前提下 盡量下蹲到最低,保持一會兒再站起來,10個1組,做3組。
注意下蹲姿勢,不要膝內扣,在蹲到最低時可以重心偏移到到非患側,(因為目前是打開角度,所以可以重心偏移,做力量訓練時不可)另外即使在蹲到最低時也不要有有明顯的疼痛,全程式控制制痛感在2/10分以內。
4、站立位下肢聯動-屈髖屈膝腳踝背屈
彈力帶拉住傷側腳背向後,非傷側單腳站立,傷腿屈髖屈膝腳踝背屈拉彈力帶向前到最高點,再伸髖伸膝腳落在身體後放,反復,10-15個一組,3-4組。
二、力量和穩定性訓練
包括股四頭肌向心和離心力量,整體下肢穩定性。
注意所有動作都是在無痛情況下完成,有疼痛請立即調整或停止訓練。
1、股內側肌激活和訓練
有些朋友會描述這樣一種感覺,可以上樓梯,但是感覺自己上樓梯的過程中就不能伸直了,這通常是因為股內側肌的力量不足,股內側肌是伸膝最後15度主要參與的肌肉,銷配術後由於疼痛腫脹等刺激,股內側肌無力很容易萎縮和激活不足,這個針對性訓練再配合神經肌肉電刺激,一般都能取得比較好的效果。
床上長坐位,腘窩下方墊一個泡沫軸10-20cm的高度,髖微外旋,使髕骨和腳尖朝外,股內側肌剛好能被充昌返分暴露出來,在腳踝上施加適當阻力,對抗阻力伸膝,到伸直位保持10s,再緩緩放下,重復,8-10個一組,4組。
2、站立位伸膝訓練
站立位,非傷側腿伸直,傷腿微屈膝,彈力繩套在腘窩處,對抗阻力伸膝同時邁步向後,膝伸膝腳落地保持3-5s,10-20次一組,3-4組。
3、螃蟹走
彈力環套在膝關節上放,屈髖屈膝微下蹲,對抗彈力環阻力膝不要內扣,同時對抗彈力環阻力側向走。
這個動作可以很好的鍛煉外展肌,有利於活動中骨盆穩定性的維持。
4、側滑步
站立位,非傷側腳下踩滑板,傷側腿下蹲同時非傷側腿把滑板向身體的側方滑出,再收回,可在能控制的范圍內蹲的盡可能低,10個一組,4組。注意傷腿保持良好下肢力線,腳趾抓地,膝關節不內扣。
5、模擬下樓梯-股四頭肌離心訓練
叉友朋友們可能有這樣的感受,上樓梯似乎沒怎麼刻意訓練就可以了,可是下樓梯很難,不敢屈膝,下樓一跳一跳的,這是因為我們股四頭肌的離心力量不夠。比較簡單的鍛煉方法是模擬下樓梯。
找到一個比較低的樓梯,最高10cm,或者直接平地練習,傷腿支撐下蹲,非傷側腿伸直膝,屈髖向前,腳後跟點地然後立刻抬起,模擬下樓梯的動作,8-15個一組,4組。
注意一開始下蹲幅度不要太低,點地後立刻起來,動作快一點,逐漸放慢動作,增加難度
4. 本人前叉韌帶斷裂,做了微創手術後,需要什麼物理治療該如何冶療與鍛煉求醫師幫幫我。
前交叉韌帶,關節鏡重建手術之後,術後的康復鍛煉非常重要。理療可以做超短波之類的熱療。鍛煉主要是恢復關節的活動度,和膝關節周圍肌肉的力量。防止股四頭肌萎縮。可以鍛煉直腿抬高。可以逐漸彎曲膝關節,你出院醫院應該給你有康復計劃,你按計劃練就行。
5. 股四頭肌等長收縮的鍛煉方法
一. 從肌肉力量的訓練方面有以下四個步驟.
1. 股四頭肌收縮情況下的非負重直腿抬高訓練:
膝關節盡量伸直,大腿前方的股四頭肌收縮, 踝關節盡量背伸, 緩慢抬起整個下肢大約15CM, 保持5秒鍾,再保持同樣姿勢,緩慢直腿放下.
2. 負重的直腿抬高訓練
一般使用2KG 的沙袋開始,將沙袋固定在踝關節,重復第1步的動作.
第1.2 步鍛煉方式我們稱為股四頭肌的等長收縮訓練.
3. 床上股四頭肌等張收縮訓練
仰卧床上, 雙膝並攏屈曲90度, 保持健膝屈曲90度, 患膝大腿與健側持平, 快速伸直膝關節保持5秒, 並緩慢放下.
4.床邊股四頭肌等張收縮訓練
坐在床邊, 雙小腿自然垂下, 雙手扶雙側大腿, 雙小腿交替快速伸直, 緩慢落下.
二. 股四頭肌等動力的力量訓練
一般需要特殊的抗阻力收縮的器具. 但家庭中簡易操作的方法之一是床邊屈膝,雙足蹬住床頭, 將雙膝伸直,身體後移, 方法之二是床邊放置一個自製的彈簧裝置(兩個木板中間夾彈簧), 雙足用力將彈簧壓縮, 然後抗阻力緩慢放開彈簧.
三. 股四頭肌靈活性的訓練
簡便易行的方法有3個, 一是原地單車訓練, 二是床上蹬車訓練, 三在健身器械中, 雙足並立站的旋轉轉盤.
6. 關節鏡下膝蓋前叉韌帶重建術後康復如何訓練
術後護理
2.1 一般護理 術後常規應用抗生素3~5d,注意關節是否腫脹,注意包紮物松緊度,觀察引流的引流量、顏色,一般於術後24小時拔管。如果術後顏色較深、引流液較多,說明關節內有出血,此時要嚴密觀察;如果術後2~3h顏色逐漸變淡,引流量逐漸變少,說明出血已停止,可不必處理;如果仍然引流量較多,顏色未變淡,可自引流管內注入適量腎上腺素生理鹽水,局部略加壓包紮,出血會逐漸減少。
2.2 患肢體位 異體韌帶移植重建前交叉韌帶術後,常規膝後墊軟枕,保持膝屈曲15~20°。此種體位可使前交叉韌帶處於鬆弛狀態,移植後的異體韌帶處於張力最小狀態,有利於韌帶與骨接合口的癒合。不可將軟枕墊於膝後以遠小腿處,此種體位相當於膝關節的前抽屜試驗,會使交叉韌帶處於緊張狀態,不利於韌帶癒合[1]。
2.3 鎮痛和功能鍛煉 因為膝關節鏡手術本身創傷較小,故有些病人術後僅服用一般止痛葯物1~2d。或行中頻脈沖電治療,每日2次,每次20~30分鍾,來達到疏通經絡、止痛的目的。但大多數病人術後存在不同程度的膝關節疼痛,因而明顯限制了膝關節的活動,對這類病人我們常規給予自控鎮痛(PCA)方法。使病人的疼痛降至最低限度,從而可使病人較從容地達到膝關節功能鍛煉的要求。對於膝十字韌帶重建,取髕韌帶作置換物的病人,因為一端取一塊髕骨另一端取一塊脛骨為蒂,術後都有較嚴重的疼痛,這類病人是應用PCA的最佳適應症,對於其術後功能鍛煉的恢復有較大的幫助,與常規的止痛方法相比有其獨特的優越性。
2.4 康復訓練 術後向患者及家屬講明功能鍛煉的目的、方法,制定功能康復鍛煉計劃。術後24h後,即可指導病人進行股四頭肌的等長收縮鍛煉,並進行踝關節的背伸屈運動,足趾的屈伸運動,同時做好心理護理,鼓勵患者主動練習,每日鍛煉10~15次,每次5 min,以不感到疲勞和疼痛為宜。①術後第3d起,白天將患肢固定支架解除,練習股四頭肌收縮,患肢平放於床上,主動使股四頭肌完全收縮並停頓5s,然後完全放鬆,再停頓5s,這樣一收縮一放鬆過程算1次,按此方法進行。循序漸進,剛開始20次/組,20組/d,第4d起增加至30組/d,以後每3d增加10組,直至50組/d為止。如病情允許,還可以做髕骨被動活動,即一日兩次可持髕骨向左右兩側推動幾次,以防止髕骨關節粘連,囑患者座起時自己推動髕骨。利用CPM機進行膝關節活動,膝關節活動范圍在30~60°被動鍛煉,起始角度從30°開始,每天增加10°,每日2次,每次2h,每天鼓勵患者與CPM機交替進行主動功能鍛煉,每次練後局部冷敷,以減輕局部炎性反應,減輕疼痛。一般在1周內達到90°,3周內避免負重。本組有1例患者,因對疼痛較敏感,3周後屈膝達60°,給予心理疏導後,延長1周CPM機進行被動鍛煉,第4周可達90°。本組患者中行半月板部分切除、側副韌帶修復,則需支架固定6周。②進行直腿抬高訓練,2周後在保證膝關節伸直的前提下抬高下肢,維持5~10 s。再放下。10~20遍/次,4次/d,根據肌力情況逐漸增加抬起角度和和維持時間,可以在仰卧、俯卧和側卧下進行該項訓練,但應避免健側卧位的直腿抬高及髖外展,以免加劇股內、外側肌的失衡。負重訓練承擔重量是膝關節的重要功能。待腫脹消退以後就可以逐漸開始負重訓練。術後第3d即可扶雙拐下地行走,從拇趾著地開始,逐漸負重。如果不伴有半月板和關節內其他結構的損傷,對完全負重並無具體的時間要求,只要患者能夠進行負重行走,就可鼓勵其早期訓練,以盡快恢復運動。一般從3~4周開始用雙拐依據耐受情況部分負重,逐漸至完全負重,3~8周後棄拐負重步行。在患者鍛煉過程中應經常觀察、督促、檢查功能康復計劃實施情況,及時解決鍛煉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對其進步給予肯定和鼓勵,以增強其功能鍛煉的毅力和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