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外勞宮的准確位置圖 外勞宮的作用
1外勞宮位於掌背側,與內勞宮相輪碰對,第二,三掌骨之間,掌指關節後0.5寸(指寸)。
2
外勞宮具有溫陽散寒,健脾養胃,升陽舉陷,發汗解表的作用。主治外感風寒,臟腑積寒,腹脹,腹痛,腹瀉,腸鳴,脫肛,遺尿,疝氣,咳嗽痰多,痢疾等病症。
3
用揉法,稱揉外勞宮,用掐法,稱掐外勞宮;掐3-5次,揉100-500次,揉時要用力,力度以患兒不感到疼痛為宜。
4
1.揉外勞宮性溫,為溫陽散寒,升虧耐陽舉陷的要穴,主要用於一切寒證,不論外感風寒,鼻塞流涕以及臟腑積寒,完骨不化,腸鳴腹瀉臘空談,寒痢腹痛,疝氣等症。
2.臨床多配合補脾經,補腎經,推三關,揉丹田等 治療脫肛,遺尿等症。
3.本穴還可以緩解消化不良的症狀。
❷ 有什麼方法可以補腎嘛,運動啊,飲食啊,習慣啊,小妙招啊,土方子都行
一 外勞宮補腎法
每天晚上躺在床上,用自己的雙手貼在自己的腰上半個小時,3-5天後你會感到自己的身體變得靈活自如,這樣身體會產生熱覺,5到10分鍾熱感會傳遍全身,之後全身都會感覺很放鬆。
二 搓腰眼
搓腰根可以疏通我們的經脈,增強我們的腎功能,一般搓個36次
三 小指頭提水法
手指頭有許多神經末梢,聯結五臟六腑,例如右小指頭通腎,主宰生長、發育、生殖、強壯,開竅於二耳與二陰;左小指頭通膀胱,是人體主持水液的代謝,它通肺、通胃、通腎。常練小指頭提水法可以強腎。日本有些人長期用此法強腎後,70多歲還能生育。
四 按摩太溪穴(位於足內側,內踝後方,內踝尖與跟腱之間的凹陷處)
用對側手的拇指按揉,也可以使用按摩棒或光滑的木棒按揉,注意力量柔和,以感覺酸脹為度,不可力量過大以免傷及皮膚。對於腎炎病人,按揉後可使高血壓有一定程度的降低,尿蛋白明顯減少。按摩雖然有很好的效果,但是仍然需要配合葯物治療。
五 念「吹、呵、噓、唿、唏、斯」增強腎心肝脾三焦肺的功能
發「吹」音:「吹」與腎相應,腎屬水,故有滋養腎水的功效;心臟對應的是「呵」音,肝臟對應的是「噓」的音,脾對應的是「唿」音,三焦對應的是「唏」的音;肺對應的是「斯」的音。
反復做6—9遍,發音的時間長一些,次數多一些。
六 仙人揉腹
雙手重疊,順時針繞肚臍揉腹,以通為主,可促進胃腸氣通暢,逆時針繞肚臍揉腹,則以補為主,可起到健脾作用,便秘患者,多順時針揉,脾虛者,則加逆時針揉,每次300~500下,每天1~2次。
七 手推至尾閭部
兩手掌相搓至熱,緊按於腰眼處片刻再向下重推至尾閭部,反復50~100遍,每日1~2次;腰為腎之府,此方法主要在腰部操作,操作時以循腰部的膀胱經為主,有些方法是不可改變方向的,例如:「……向下重推至尾閭部」,就只能往下,不可逆行。其實這是一個局部保健的方法,不必分陰虛陽虛。如果用於治病,則還需要辨證,以證組方配穴施法,並必須知經絡穴位補瀉等方能收功效。
八 腳心按摩法
中醫認為,湧泉穴直通腎經,腳心的腳泉穴法是濁氣下降的地方。經常按摩湧泉穴,可益精補腎,強身健康,防止早衰,並能舒肝明目,促進睡眠,對腎虧引起的眩暈、失眠、耳鳴、咯血、鼻塞、頭痛等有一定的療效。腳心按摩的方法是:每日臨睡前用溫水泡腳,再用手互相擦熱後,用左手心按摩右腳心,右手心按摩左腳心,每次100下以上,以搓熱雙腳為宜。
九、十種天然的補腎聖品。
干貝滋陰補腎。
又稱江珧柱。性平,味甘咸,能補腎滋陰,故腎陰虛者宜常食之。
黑米明目護腎。
具有滋陰補腎、健脾暖肝、補益脾胃、益氣活血、養肝明目等療效。經常食用黑米,有利於防治頭昏、目眩、貧血、白發、眼疾、腰膝酸軟、肺燥咳嗽、大便秘結、小便不利、腎虛水腫、食慾不振、脾胃虛弱等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