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醫怎麼治療疾病
一、內治法:也就是葯物治療:是中醫體系中最主要的組成部分之一,用葯是否准確直接關繫到患者的疾病能否有所好轉,所以,在用葯以前必須根據患者的臨床症狀和脈象准確判斷證型;
二、外治法:包括針灸、拔罐、按摩、耳穴壓豆、放血等。簡單的說針灸治療就是用專業的針灸針和艾條在特定的穴位上進行操作,以達到治療疾病的效果。另外,拔罐也屬於針灸推拿的一部分,但是拔罐一般在肌肉比較豐厚處進行,該方法也能和針刺結合,比如刺絡拔罐法。
2. 中醫的治療手法是什麼
一、葯物療法
指通過口服葯物,經由消化器官吸收,以達到扶正祛邪、調節機體氣血陰陽,使機體康復的治法。常用的治療方法有汗、吐、下、和、溫、清、補、消八法。口服葯物的劑型有湯劑、丸劑、散劑膏劑、丹劑、酒劑、片劑、糖漿、茶劑、沖劑等不同劑型。本法是在臨床各科應用范圍最廣的治療方法。
二、針灸療法
用針刺、艾灸的方法在人體經絡及經外腧穴施以一定的手法,以通調營衛氣血、調整經絡、臟腑功能而治療相關疾病。針刺又可分為體針、頭針、面針、眼針、耳針、足針、溫針、火針、三棱針、梅花針等多種針法;灸法可分為艾條灸、麥粒灸、疤痕灸、隔姜灸、隔蒜灸、葯餅灸等。針灸療法的應用范圍極其廣泛。
三、推拿療法
通過在人體體表一定的部位施以各種手法,或配合某些特定的肢體活動,以防治疾病的方法。可應用於各科的治療,對骨傷科疾患、小兒疾患及各種疼痛性疾病更為適宜。
四、外治療法
葯(熱)熨療法
將葯物(如葯袋、葯餅、葯膏及葯酒)經加熱後置於體表特定部位,促使腠理疏鬆、經脈調和、氣血流暢,多用於寒濕、氣血瘀滯、虛寒證候的治療的一種外治療法。
3. 中醫學中最常用的治療抑鬱症的經方
中醫學中最常用的治療抑鬱症的經方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抑鬱症已經成為了一種全球性的疾病,抑鬱症患者每年都在增加,嚴重的甚至會導致自殺,所以大家要時刻關注他們,除了西醫,在中醫方面有治療抑鬱症的偏方嗎?今天我們就來為大家介紹一下中葯治療抑鬱症,讓大家了解一下中醫學中最常用的治療抑鬱症的經方。
很多人都很相信中醫,那麼中醫對抑鬱症究竟有怎樣的研究呢?中醫有什麼方法能夠治療抑鬱症呢?
抑鬱症主要表現為顯著而持久的情緒低落,興趣減低,思維遲緩,悲觀無望,缺乏主動,自責自罪,飲食不香,睡眠障礙,多疑多慮,常伴有全身多系統的與客觀檢查不相符的多種多樣的軀體不適,嚴重者可出現自殺念頭和行為。
抑鬱症屬於中醫學「郁證的范疇。郁證是由於情志不舒、氣機郁滯所引起的,以心情抑鬱、情緒不寧、胸部滿悶,或易怒易哭等症為主要臨床表現的病證。「郁的提出源自兩千多年前的古典醫學著作——《皇帝內經》,其中對由於情志失調所引起人體臟腑、經絡、氣血津液、飲食情志的阻塞結滯等一系列變化都歸於「郁,情志因素被看作是導致人體氣機失調的重要原因,所謂「愁憂者,氣閉塞而不行。抑鬱症發病病機是氣機郁滯,而氣機郁滯中又以肝氣郁結為核心,故有「治郁先治氣,調氣要先治肝之說。中醫學五行中,肝屬木,因此《皇帝內經》中有「木郁達之的著名治法,對臨床具有很強的指導意義,後世醫家論治郁證多遵用此法。
中醫葯治療抑鬱症的特色是什麼
中醫在治療抑鬱症方面有自己的獨特的優勢,它們將症與因統一起來,從多個角度去分析病變的相互關系以及症狀的特點,從整體上了解疾病的本質,從而去治療抑鬱症。
如,中醫認為肝主藏血、肝主疏泄,且「女子以肝為天,女性多憂愁善感、情志不遂,加上女性獨有的生產、流產、月經失調等,容易引起氣血、精神的匱乏,而導致腦府失養,出現情志低落、思維遲緩等抑鬱症的症狀。中醫葯依據肝臟的生理功能,結合女性的特點,總結出疏肝養血調經的治法,對治療女性抑鬱症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和實用價值;青春期與老年期是抑鬱症的高發年齡,其中青年期是從兒童向成年的過渡時期,機體發生整體調整,心理素質不穩定,加上學業、就業等方面的壓力大,易憂思過度而氣機阻滯、郁結導致抑鬱症的發生;而老年人由於年齡的關系肝腎漸虧,出現多方面生理機理衰退,「精氣奪則虛,精血不足、腦神失養,加上心理上的失落感,易形成抑鬱症。
總之,通過綜合分析,辨證論治,不但能改善抑鬱症患者的軀體症狀,而且兼顧調理患者的體質。這種治療方法較之西醫學具有突出的特色和明顯的長處。
中葯治療抑鬱症
中醫學中最常用的治療抑鬱症的經方有以下幾個方面。
1、百合地黃湯
百合、地黃。
2、四逆散
柴胡、枳實、芍葯、甘草。
3、甘麥大棗湯
甘草、小麥、大棗。
4、越鞠丸
香附、蒼術、川芎、梔子、神曲。
5、逍遙散
柴胡、芍葯、當歸、茯苓、白術、甘草、薄荷。
6、柴胡疏肝散
香附、川芎、柴胡、枳殼、陳皮、芍葯、甘草。
7、半夏厚朴湯
半夏、厚朴、茯苓、生薑、紫蘇葉。
8、小柴胡湯
柴胡、黃芩、半夏、人參、甘草、生薑、大棗。
9、丹梔逍遙散
芍葯、當歸、柴胡、茯苓、白術、甘草、山梔、牡丹皮。
10、柴胡加龍骨牡蠣湯
柴胡、黃芩、半夏、人參、生薑、桂枝、茯苓、大黃、龍骨、牡蠣、大棗。
其他常用的抗抑鬱方還有溫膽湯、解郁湯、金鈴子散、六郁湯、柴胡桂枝乾薑湯、平肝飲子、推氣散、降氣湯、烏沉湯、七氣丸、血府逐瘀湯、一貫煎、歸脾湯、平心忘憂湯等。
中醫治療強調辨證施治,臨床治療抑鬱症的辨證中需辨病位、辨病性、辨虛實互相融合,做到全面准確。郁證的發生與五臟的生理功能失調有著緊密的聯系,且五行相因,任何一臟有郁都可影響其他臟腑而致郁,一臟有郁,五臟互累,相互兼夾。最常見的如肝鬱脾虛、心脾兩虛、心肺陰虛、肝腎陰虛等。而氣郁實證多見,在臟以肝、脾、肺多見;痰郁或為實證或虛實夾雜,在臟以脾、肺多見;血瘀,多虛實夾雜,在臟以肝、腎多見;氣血兩虛,在臟以心、肝、脾多見;陰血虧虛,在臟以肝、腎多見。
中醫採取辨證施治的方法
如脾腎陽虛治宜溫補脾腎,心脾兩虛治宜健脾養心,肝虛氣滯治宜溫膽養肝等。
1、脾腎陽虛
治宜溫補脾腎,以養肝解郁為主。表現為在情感抑鬱等的症狀的基礎上,兼見嗜卧少動,驚恐多疑,自責自罪,甚或有輕生厭世的意念或行為,消瘦乏力,腹脹便溏,舌淡胖,邊有齒痕,苔白或滑,脈象沉細,或兼弦滑。
2、心脾兩虛
治宜健脾養心,以理氣解郁為主。表現為在情感抑鬱等症狀的基礎上,兼見心悸易驚,失眠健忘,自覺思維遲鈍,工作或學習效率下降,有自責自罪及疑病傾向,消極緘黑,倦怠乏力,腹脹便溏,或口乾便結,舌淡苔白,或邊有齒痕,脈象細弦或細緩。
3、肝虛氣滯
治宜溫膽養肝,以理氣解郁為主。表現為情感抑鬱,悲觀失望,憂心忡忡,興致索然,面容愁苦,沉默寡言,其情感變化有晝夜輕的特點(如白晝抑鬱,入夜稍緩或興奮,甚或判若兩人),可伴有兩脅不適或脹滿,失眠多夢,容易疲倦,納呆少食,舌苔薄白,脈象弦細,或虛弦。
治療抑鬱症是持久戰。需溫馨和諧的家庭環境,家人朋友多積極配合,此外葯物調理不可少,中醫調養效果顯著,並對身體傷害不大,也是如此,中醫治療抑鬱症越來越被人們所接受。
中醫提醒
日常生活中,大家每天可以適當參加一些力所能及的運動,比如跳繩、散步、跑步等。其中,跳繩可以增加人體的協調性,也可以有效加強前庭功能,這些都能產生良好的心理感受,提高自信心;散步的話,可以盡量選擇在優美、安靜的環境中散步,因為這樣的環境不僅能改善心肺功能及提高攝氧,同時可使人感到愉快;跑步,因為有研究證明,人在跑步時,大腦會大量分泌內啡肽,也被稱為快樂激素或者年輕激素,它能讓人產生歡樂、愉快、滿足的感覺,可以幫助人們排遣壓力和憂郁。
結語: 以上就是為大家介紹的一些中醫治療抑鬱症的偏方,通過上文的介紹,相信大家對於中葯治療抑鬱症已經有了自己的認識,大家可以參考文章中的`方法去治療抑鬱症,讓大家知道抑鬱症中醫療法的厲害。
1.本方以小柴胡湯為基礎。小柴胡湯主治:第96條「傷寒五六日中風,往來寒熱,胸脅苦滿,默默不欲飲食,心煩喜嘔,或胸中煩而不嘔,或渴,或腹中痛,或脅下痞鞕,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熱,或咳者」,107條「胸滿煩」,正好是小柴胡的主證,故以本方為基礎。
2.本方除小柴胡湯(去炙甘草)外,尚有用大黃,另一角度可視為大柴胡湯證。第103條:「太陽病……柴胡證仍在者,先與小柴胡。嘔不止,心下急,鬱郁微煩者,為未解也,與大柴胡湯,下之則愈。」第136條:「傷寒十餘日,熱結在里,復往來寒熱者,與大柴胡湯。」可知大柴胡湯為有柴胡證又復有上證,為少陽兩解之法。
大柴胡湯「心下急」故加白芍。「熱結在里」故加枳實、大黃。而現看又非全是大柴胡湯證,屬實證之不甚者,故不用枳實,而白芍總非「胸滿」所宜(前已述及),也去之,僅剩大黃。大黃的主治證很多,其中一點「除煩熱」是本方證所側重的,抑鬱證患者,常有面部烘熱,胸中煩熱,煩的發展引申尚可為如狂、譫語等,也是大黃之適應證。《金匱要略·痰飲咳嗽病脈證治》苓甘五味加姜辛夏仁大黃湯:「若面熱如醉,此為胃熱上沖熏其面,加大黃以利之。」可作佐證。
《傷寒論》熱結膀胱、熱入血室、蓄血證等均有「發狂」「如狂」之證,陽明腑實之發狂譫語也用大黃,所以狂躁型的精神病,可考慮以活血下瘀之法。上海姜春華、徐聲漢等20世紀70年代曾把活血化瘀葯逐步篩選,精簡葯味,制訂一方「達營湯」(莪術60g、三棱60g、赤芍30g、生大黃30g),治療周期性精神病44例,有效40例(90.9%),無效4例,我用之於臨床,也頗理想,也不局限於周期性精神病。
3.茯苓、桂枝:如上所述,仲景以「悸」「驚」「氣上沖」每用苓桂劑,本證「驚」正是此意。
4.龍、牡、鉛丹的用法很明顯就是重鎮安神。仲景方中如桂枝甘草龍骨牡蠣湯、桂枝加龍牡湯、桂枝去芍加蜀漆龍牡救逆湯、風引湯等都是用作鎮驚。鉛丹有毒可改用磁石。本方也可視作乃小柴胡湯與桂枝去芍葯加蜀漆龍牡救逆湯或桂甘龍牡湯的合方。
5.本方分量僅小柴胡湯的一半,可視為病情穩定後減量以調之。
6.柴胡加龍牡湯證尚有「小便不利」「一身盡重,不可轉側」。「小便不利」可視作小便頻急,緊張型的人往往多見。「一身盡重,不可轉側」可視為精神疲憊,反應遲鈍,甚至木僵型精神症狀。
7.四逆散也是柴胡劑。第318條:「少陰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者,四逆散主之。」本證前面已述及,其實所有症狀均是精神症狀。
名老中醫經方臨證經驗實錄——本方芍葯、甘草為芍葯甘草湯,芍葯、枳實則為枳實芍葯散,經方中芍葯是治「急痛」的要葯,凡「腳攣急」「腹中急痛」「虛勞里急」「腹滿時痛」都用芍葯。如芍葯甘草湯(四兩)、小建中湯(六兩)、桂枝加芍葯湯(三兩)均重用芍葯。小柴胡湯有胸滿,但腹痛者尚加芍葯。「婦人腹中諸疾痛,當歸芍葯散主之」,所以曰「緩急止痛」。後世痛瀉要方可治腸應激綜合征、慢性結腸炎等,深得仲景要旨(芍葯、陳皮、白術、防風)。原名「白術芍葯散」,張景岳引用劉草窗方時稱之為「治痛瀉之要方」,故有今名。芍葯尚有通便的作用,第279條:「本太陽病,醫反下之,因而腹滿時痛者,屬太陰也,桂枝加芍葯湯主之;大實痛者,桂枝加大黃湯主之。」桂枝加芍葯湯、桂枝加大黃湯之後一條,第280條:「太陰為病,脈弱,其人續自便利。設當行大黃芍葯者,宜減之,以其人胃氣弱,易動故也。」可證芍葯可通便,但要大量用。
枳實芍葯散是仲景用芍葯的另一首基礎方,治「產後腹痛、煩滿不得卧」(本方如加桔梗便是「排膿散」,故本方後曰:「並主排膿」),有理氣行滯的作用。三者與柴胡結合,即是四逆散,既有柴胡劑的作用,又有理氣行滯、緩急的作用,不失為一首好方,近人有合半夏厚朴湯稱為「八味解郁湯」,治抑鬱症、更年期綜合征等,見胸悶不舒、鬱郁不樂、食慾不振,服後普遍感到心情舒暢,飲食睡眠均有改善。
黃仕沛老先生祖輩五世業醫,其父黃繼祖為廣州市名老中醫,精於溫病。黃仕沛老先生在臨床上獨尊經方,以大劑稱著。這本《黃仕沛經方亦步亦趨錄——方證相對醫案與經方問對》收錄的就是黃仕沛老先生的方證相對醫案、經方問對及其臨床感悟——
;4. 中醫的治療手法是什麼
中醫治療的幾種常用手法
1.按法:用指、掌、肘或肢體的其他部分著力,由輕到重地逐漸用力按壓在穴位上,停留一段時間(約30秒),再由重到輕地緩緩放鬆。
2.摩法:用手掌或指腹輕放於體表治療部位,以腕部連同前臂,作緩和而有節奏的環形撫摩活動。
3.擦法:用手的不同部位著力,緊貼在皮膚上,作來回直線的摩動。
為小微企業主提供專業融資服務
廣告
為小微企業主提供專業融資服務
4.揉法:用手的不同部位,著力於一定的部位上,作圓形或螺旋形的揉動,以帶動該處的皮下組織隨手指或掌的揉動而滑動。
5.揉捏法:拇指外展,其餘四指並攏,手成鉗形,將全掌及各指緊貼於皮膚上,作環形旋轉的揉捏動作,邊揉邊捏邊作螺旋形的推進。
6.搓法:用雙手挾住被按摩的部位,相對用力,方向相反,作來回快速地搓動。
7.推法:用手或掌等部分著力於被按摩的部位上,進行單方向的直線推動。
8.刮法:拇指屈曲,用指甲(也可用硬幣、匙等代替)在病變部位作單方向的勻速刮動。
9.掐法:用拇指指端或指甲緣著力,選取一定的部位或穴位,用持續或間斷的力垂直向下按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