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寶寶4個多月了,之前因為感冒,現在嗓子里有口痰一直在那,請問有什麼辦法可以去掉么醫院有辦法么
感冒發燒: 一般都建議先物理降溫,發熱是身體自身免疫的過程,退熱貼(貝親)、貝貝降溫貼,寶寶發燒先要保護大腦; 中葯復方:羚羊角粉(退燒)、抗病毒口服液、小柴胡 西葯:小兒泰諾林(38.5度以上)、小兒新,功臣在欣(38。5度以下)、美林、注射魚腥草(39-40度)、安瑞克、先鋒五號、雙黃連、魚腥草、病毒唑 雙黃連口服液服法:1歲以下的寶寶1/3支,一天3次,1歲以上的孩子可以1/2支,一天3次,3歲以上就可以1支,一天3支。最主要還是多喝水!! 發燒38度以下,如果小孩精神好,建議不吃退燒葯,其它葯也可以不吃,只需多喝水,補充點維生素C含量多的水果,注意保暖和休息,耐心等兩天,自已會好的。 物理退燒,用解熱貼敷額頭,溫水擦身,退熱貼貼身體大動脈流過處,如果頸部兩側、枕部、大腿股溝處、太陽穴、額頭、腋下、平時退熱貼可以冰箱冷藏,效果會更好。 發熱、扁桃體炎: 小兒咽扁沖劑 小兒腹脹嘔吐怎麼辦 病毒感染:新博林、抗病毒口服液(湖北午時制葯)、利巴韋林、強生出的艾暢滴劑 重度感冒:「鴻泰牌小兒感冒顆粒」(可能中葯店要好買些),寶寶感冒較重,睡不好時,用了此葯效果顯著,真的,壇里的媽媽對此葯一致好評。上醫院,一般給配希刻勞、新 博林,如炎症較重,用西力欣靜注。 小兒鼻炎:鼻淵舒、滴寧(鼻子堵用)、沐舒坦、開瑞坦、小兒鼻塞應慎用滴鼻葯 支氣管炎:新博士小兒止咳露+消炎葯、富露施、消炎:希克勞羅力得、新博林、美力泰(小兒應用抗生素應合理,最好不要用太高檔的抗生素)!雙黃連、力欣奇、再林、阿莫 西林、新博林(輕微炎症不用抗生素,如必須用,最好先選擇頭孢類紅黴素類或大環內脂類) 中耳炎:內服阿莫仙和西刻勞(蘇州禮來葯廠),注射用西力欣 乳腺膿腫:內服西刻勞、外抹喜療妥,注射用羅氏芬 腹瀉: 蒸胡蘿卜或蘋果(帶皮)馬齒莧煮水喝(偏方) 思密達、合生元、小兒泄瀉停(胡慶余堂)、將克力沙葯丸的粉末敷在肚臍眼上、輕度腹瀉用丁桂兒臍貼配合飲食條理 腹瀉輕時先用保濟丸,再喂媽咪愛,麗珠腸樂,安奇醒脾養兒(可安神) 母乳性腹瀉(媽咪愛)效果不錯,但要注意奶溫水溫不能超過40度,會把有益菌殺死,一般35度左右 消化不良: 觀察到便便變稀:媽咪噯(防止作用還是挺有效)、珠珀猴棗散(保和堂)、化積口服液、四磨湯、一捻金膠囊、小兒化食丸、小兒消積止咳口服液、脾可欣、兒康寧 、乳酸菌素片、小兒化食丸、醒脾養兒顆粒、小兒七星茶、金雙歧、麗珠腸樂、炒過山楂乾熬汁當開水喝雞內金、武漢健民制葯的嬰兒健脾散(原名嬰兒素) 用過抗生素後會拉肚子用合生元補充腸道益生菌沒有負作用 拉肚子用王氏保赤丸有奇效 培菲康減少有益菌 便秘 :開塞露 熱痱 :施比靈洗液、爐甘石擦劑、強生熱痱粉、金銀花煮水洗澡 指甲抓傷,擦傷,碰傷,蚊蟲叮咬: 完美蘆薈膠、萬花油、好得快 日常保健:差不多半個月左右吃一次小兒七珍丹(清火、通便、鎮驚) 每月頭一周:江中健胃消食片(助消化) 每周一吃一次小兒至寶丸(同仁堂) 保嬰丹,寶寶風寒感冒效果很明顯 王氏保赤丸(感冒、震驚、積食) 猴棗散:可治感冒消化不良受驚,平時保健使用 鎮驚:珍珠粉一小瓶 0.3克,1歲以內每次1/2 每個星期都吃半丸天津本地生產的「小兒至寶丸」,如果感冒就略微加大劑量 平時多喝開水,特別是早上起床要喝鹽開水,不僅能防止感冒,鹽開水能清腸胃防腸胃病,特別提醒:鹽開水不能太咸,寶寶腎臟受不了,鹽開水只能白天喝,晚上不能喝,不然 會泡腎,朝鹽晚蜜,鹽水一天一次夠了 珠珀猴棗散<保和堂>:主治感冒、消化不良、受驚 王氏保赤丸:主治輕微感冒、消化不良、舌苔厚 小兒七星茶:清熱、助消化、通便、定驚 燙傷 :京萬紅 *寶膚靈<寶樹堂>(註:2歲以上用) 消炎,治膿腫,尿布疹: 魚石脂軟膏 厭食 :同笑黃芪精 濕疹:可潤、尤卓爾、紫草油、尢卓兒、爐烤洗劑、舒膚特洗劑、艾洛松、郁美凈、鈹寶、艾洛松、俄羅納英膏 去火 :七珍丹 舌苔厚:王氏保赤丸余仁生保嬰丹始創於1879年.功能:疏風清熱、化痰定驚,用於小兒感冒、風寒、食滯化熱所致惡寒,流涕、咳嗽有痰不思飲食、夜啼易驚等。特別適用於嬰幼 兒使用。主要成份:防風、竹黃、鉤藤、全碣、蟬蛻、川貝、牛黃、珍珠、天麻等。性狀:本品為黃褐色粉末,味辛涼微苦、氣香。 小葯箱: 保嬰丹、猴棗散:可治感冒消化不良受驚,平時保健使用 小兒感冒顆粒(同仁堂):輕微感冒,流鼻涕,小兒止咳糖漿、兒童百服寧 退熱貼:貝親的,效果很不錯 兒童清肺口服液(同仁堂) 感冒:999小兒感冒葯、庫克、臣功再欣、好娃娃(保嬰丹太苦有些小傢伙S也不吃) 泰諾林滴劑:退燒(38.5以上) 腹瀉:思密達、乳酸菌素 消化葯:小兒七星茶、金雙歧、王氏保赤丸、媽咪愛 外傷:好得快噴劑 1、小兒咽扁沖劑 當寶寶發熱,並口舌生瘡、咳嗽痰黃,伴咽炎、喉炎、扁桃體炎時,表明身體有肺胃實熱,可服用小兒咽扁沖劑。 包裝:每袋為8g 用法: 1-2歲每次服用4g,每天2次 3-5歲每次服用4g,每天3次 6-14歲每次服用8g,每天2-3次 小提示:要用開水沖服 2、小兒感冒沖劑 當寶寶受了風熱,引起發熱、咳嗽、流涕、鼻塞、痰粘痰多,或流行性感冒時,可服用小兒感冒沖劑。 包裝:每袋為12g 用法: 1歲以下每次服用6g,每天2次 3歲每次服用6-12g,每天2次 4-7歲每次服用12-18g,每天2次 8-14每次服用24g,每天2次 小提示:要用開水沖服 3、清宣止咳顆粒 當寶寶發熱、並伴咳嗽、痰白而稀、鼻塞流清涕時,可服用清宣止咳顆粒。 包裝:每袋10g 用法: 1-3歲每次服用半包,每日3次 4-6歲每次服用3/4包,每日3次 7-14歲每次服用1包,每日3次 小提示:要用開水沖服 4、一捻金膠囊 當寶寶停乳、停食,或腹脹、腹痛、大便秘結時,可服用一捻金膠囊。 包裝:每粒0.3g 用法: 1歲以下每次服用1粒,每天1-2次 1-3歲每次服用2粒,每天1-2次 4-6歲每次服用3粒,每天1-2次 小提示:要用白水送服,或溶解於牛奶、果汁內服用。 5、珠珀猴棗散 當寶寶發熱、咳嗽並有痰鳴,或腹部脹氣而不思飲食,或煩躁易驚、夜寐不安時,可服用珠珀猴棗散。 包裝:每瓶0.3g 用法: 100天以內的寶寶每次服用1/3瓶,每日2-3次 1歲以下每次服用1/2瓶,每日2-3次 1-4歲每次服用1瓶,每日2-3次 5歲以上每次服用1瓶半至2瓶,每日2-3次 小提示:平時每周服用1-2次,可保平安,這種葯也可溶解於牛奶、果汁、稀飯內服用。 6、兒童清肺口服液 當寶寶因肺炎、支氣管炎引起面紅身熱、咳嗽氣喘、痰多稀薄並經久不愈時,可服用兒童清肺口服液。 包裝:每支10ml 用法: 1歲以下每次服用5ml,每天2次 1-3每次服用5ml,每天3次 4-6歲每次服用10ml,每天2次 7歲以下每次服用10-15ml,每天3次 小提示:溫開水送服,大一些的寶寶可直接飲服。 7、小兒化食丸 當寶寶貪食受涼後,引起肚腹脹滿,惡心嘔吐、煩躁口渴、舌苔黃厚、大便乾燥時,可服用小兒化食丸。 包裝:每丸1.5g 用法: 1歲以下每次服用1丸,每天2次 大於1歲每次服用2丸,每天2次 健康養生專業站點 小提示:要用開水溶化後服用。 8、四磨湯口服液 當寶寶因積食引起腹脹嘔吐、啼哭不安、厭食納差、大便秘結時,可服用四磨湯口服液。 包裝:每支10ml 用法: 1、重生兒每次服用3-5ml,每天3次,療程兩天 2、1歲以上每次服用5-10ml。每天3次 3、5歲以上每次服用20ml,每天2次 9、小兒消積止咳口服液 當寶寶因積食引起咳嗽、喉痰鳴、腹脹如鼓,不思飲食、口中有酸臭氣味時,可服用小兒消積止咳口服液。 包裝:每支10ml 用法: 1、小於1歲每次服用5ml,每天3次 2、1-2歲每次服用10
『貳』 中成葯怎麼服用
中成葯越來越多出現在市場上, 中成葯是以中草葯為原料,經制劑加工製成各種不同劑型的中葯製品,包括丸、散、膏、丹各種劑型。那怎麼服用呢,不妨和我一起來了解下中成葯的服用 方法 等相關知識,歡迎大家的閱讀!
中成葯的服用方法
實際上,服用中成葯時需要的“水”大致有:熱水、涼水、黃酒、米湯、姜湯、淡鹽水等,如何選用呢?現簡要說明如下。
溫水
溫水具有助陽氣、行經絡的功能,若為虛寒之症(如風寒感冒),應服溫熱之劑,此時就應用溫熱的水送服了;風寒感冒無汗時,最好用溫熱的水服葯,有助發汗,感冒自然好得快些。
涼水
涼水具有降火氣的作用。熱證採用清熱之劑,若同時用涼開水送服,則可增加清熱葯的效力。胃火盛或習慣喝涼開水的人,發燒時最好以涼開水服葯,從而解熱降溫,加速葯效。但根據水溫來服葯,也要因人而異,別“矯枉過正”,應先分清個人的體質,對於咽喉腫痛、上火發熱的人,應該服用清熱敗火的葯,如雙黃連片,盡管喝涼開水能解熱,但如果本身脾胃虛寒,反而會造成胃腸不適,影響葯效。
黃酒
黃酒性辛熱,有舒筋活絡、發散風寒等作用,可用於送服治療腰腿、肩臂的疼痛,血寒經閉及產後諸疾與跌打損傷、瘡癰初起等症的中成葯,如活絡丸、追風丸、婦女養血丸與七厘散、雲南白葯等,一般每次用溫熱的黃酒15~20毫升送服。
姜湯
姜湯具有散風寒、暖腸胃、止吐等功用。用於治療風寒感冒、兼有脾胃虛寒的中成葯,像藿香正氣片,顯然也有助於葯效的發揮。
鹽湯
鹽湯具有引葯入腎、軟堅散結、清熱涼血之效,補腎葯宜用淡鹽湯送服,如大補陰丸、六味地黃丸、七寶美髯丹、金鎖固精丸、安腎丸等。用時取食鹽2克,加溫開水半杯攪拌溶化即可。
米湯
米湯具有保護胃氣,減少苦寒葯對胃腸的刺激。故常用於補氣、健脾、利嗝、止渴、利尿及滋補性中成葯。如以小米湯送服香連丸,以大米湯送服八珍丸、十全大補丸等。有時取煮飯之湯汁,不拘濃淡及用量。
藕汁
藕汁具有清熱止血等作用。如用它送服十灰散等,效果頗佳。用時取鮮藕洗凈,切碎,加入涼開水少許搗爛,用紗布包裹擠壓取汁,每次飲半杯,約100毫升即可。
蔥白湯
蔥白湯具有發散風寒、發汗解表的作用,可用於送服風寒感冒沖劑、九味羌活丸、荊防敗毒丸等。用時取新鮮蔥白2~3根切碎,煎水送服。
蘆根湯
蘆根湯以鮮者為佳,具有清熱、生津、止吐、止血作用,對外感風熱或痘疹初起等症尤為相宜。用時取蘆根10~15克,煎湯送服銀翹解毒片、大小回春丹等。
大棗湯
大棗湯具有補中益氣、補脾胃與緩和葯性等功用。可用於送服歸脾丸等,一般用大棗5~10枚加水煎湯送服。此外,用竹瀝汁送服治療風熱咳嗽的中成葯,用茶葉汁送服治療心血管疾病的中成葯也有一定的作用。送服中成葯的用水,中葯店不便保存,故需患者自備。但用量不可太小,也不宜過大,應遵照醫囑使用,才能達到增強葯物療效,減少毒副反應的功效。
中成葯使用誤區
煮沸或用沸水沖服
現實生活中,大多數中成葯均應以溫開水吞服。沸水沖服或是煮沸後服用不但不利於葯效的發揮,而且部分揮發性葯物成分也會因此喪失。另外,滋補品所含的糖酵素和不少營養素很容易在高溫下分解變質。
苦味中成葯加糖
俗話說“良葯苦口利於病”。苦味本身也有治療作用,比如有些健胃葯靠苦味來促進消化液分泌,加糖後會降低其刺激作用。同時,葯物的化學成分復雜,其中的蛋白質鞣酸可與糖起化學反應,因此加糖不但影響葯效,還可能危害健康。
盲目與西葯同服
由於中、西葯的物理、化學特性各有不同,合理同用可減少毒副作用,提高效果,但並非所有的中、西葯都能合用,有的合用可能相互干擾,降低效果,甚至發生中毒現象。因此,即使沒有葯物禁忌,也應相隔適當時間服用,以確保安全。
葯效慢不能用於急救
對於各種急性病的急救,人們往往首先想到西葯,而不是中葯。其實中葯不但可以治療急性病,而且可以用於急救。“獨參湯”、“參附湯”、“四逆湯”等都是古人用於搶救危重病人的良方。現在已根據古方製成療效更好、更迅速的中葯制劑。所以,只要用之得當,中葯也可以治療急性病。
可以長期應用
許多中葯,特別是礦石類中葯容易產生蓄積中毒等不良反應,如長期服用龍膽瀉肝丸可致腎損傷等。因此,需要長期服用中葯者,一定要在中醫的指導下進行,不可自作主張。
任意加大劑量
有的中成葯含有一定的毒性成分,服用時有嚴格的劑量限制,即使是不含毒性成分的葯品,也不可隨意過量服用。比如更衣丸,其主要成分是蘆薈和硃砂,其中硃砂為礦物類,不易消化,適量服用可鎮靜促眠,過量服用則適得其反。還有的中成葯含有西葯成分,如消渴丸中含有優降糖,大劑量服用可導致低血糖。
不辨證,隨意選葯
以感冒為例,在中醫上分風寒、風熱等不同證型,感冒清熱顆粒用於風寒感冒,雙黃連用於風熱感冒,而不是見感冒就可用感冒清熱顆粒或雙黃連;還有許多人發現自己“上火”了,就自行服用清熱解毒類中成葯,殊不知“火”亦有實火和虛火之分,還有虛實夾雜之證。如患者本身脾胃虛寒,若咽喉腫痛就自行用牛黃解毒片之類的清熱解毒葯,可能更加損傷中焦陽氣,加重脾胃虛寒。
把補益類中成葯當營養品
補益類葯物有補陽、補氣、補血、補陰之不同,分別適用於不同的人群。應用補益葯應遵循“虛則補之”的原則,要注意“防止不當補而誤補”和避免“當補而補之不當”。補氣、補陽葯多溫燥易助火生熱,補血、補陰葯易滋膩礙胃。如高血壓患者甚至健康人服用過量人參,可能出現“濫用人參綜合征”;痰濕體質者選用六味地黃丸、阿膠等來滋補身體,則可能出現腹脹等症狀。
中成葯沒有副作用
“是葯三分毒”,葯品本身是一把雙刃劍,在發揮治療作用的同時,必然存在一些不良反應,中成葯當然不例外。若使用不當,也會出現一定的毒副作用。另外,有些中成葯本身含有毒成分,如大活絡丸含草烏,補腎益腦丸、柏子養心丸含硃砂等。這些葯物一定要在中醫師或中葯師的指導下服用。
劑量隨意用
中成葯的用量應以葯物的性質、患者的病情及個體差異等諸多因素,綜合分析而定。如果不了解葯物的成分,尤其是含有毒性成分的中成葯,隨意加大劑量,不但無法達到治療目的,反而可能出現較為嚴重的不良反應。
劑型選擇不合理
中成葯劑型十分豐富,每種劑型各有自己的適用范圍,臨床需合理選擇。如丸、片劑吸收慢而作用持久,適用於輕、慢性病患者;沖劑、散劑吸收較快,適用於急性病患者;浸膏劑通常以滋補為主;注射劑因作用快、吸收迅速,適用於重症和急救或不能口服的患者。
疾病復雜時,可以聯合用葯
包括中成葯與湯葯、不同的中成葯、中成葯與西葯等。在聯合用葯時,要仔細閱讀 說明書 ,了解其成分,避免含“十八反”的中成葯聯合應用。例如消渴丸是含有西葯格列本脲的降糖中成葯,若隨意與其他降糖西葯合用,可能出現血糖過低等嚴重不良反應。
夏季不宜服湯葯
有人認為,中葯湯葯煎煮熱服在夏季使用不便,從而有夏季不宜服湯葯的說法。其實無論是從應用方便與否,還是從療效上講,湯葯在夏季都是可以應用的。古人已 總結 出許多適合夏季使用的名方,如“藿香正氣湯”、“黃連解毒湯”等。
中成葯怎麼服用相關 文章 :
1. 中成葯的服葯方法介紹
2. 補血中成葯中醫用葯
3. 服用中成葯要注意哪些方面
4. 常用補氣血的中成葯
5. 正確吃葯的方法有哪些
『叄』 寶寶乾咳的解決方法
我們都知道,對症下葯是最直接的方法。但由於咳嗽的類型分為很多種,所以,家長給寶寶選擇葯物的時候就需要小心了。治療咳嗽可是很有講究的,用葯不當也許會適得其反,甚至引發嚴重問題。治療寶寶咳嗽的葯物一般包括以下三種:鎮咳葯、祛痰葯和平喘葯。
如果寶寶是乾咳,而且痰量很少,可能是上呼吸道感染的初期症狀,這時可適量服用鎮咳葯。如果寶寶頻繁乾咳,甚至影響了睡眠,那就需要在醫生指導下服用鎮咳葯了,比如甘草合劑等。
除此之外,食療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下面為家長們介紹幾種對付寶寶乾咳有效的食物。
1、梨+冰糖+川貝
把梨靠柄部橫斷切開,挖去核後放入2-3粒冰糖,5-6粒川貝(川貝要敲碎成末),把梨放入碗里,上鍋蒸30分鍾左右即可,分兩次給寶寶吃。此方有潤肺、止咳、化痰的作用。因為現在的寶寶普遍貪涼,熱了就吹空調,一年四季都在吃寒涼的水果,所以現在患風熱咳嗽的寶寶明顯減少。
2、還可以給寶寶吃下列食物:
①柿子:性大寒,能清熱、化痰、止咳。但寶寶一次只能吃一隻,吃多了肚子會不舒服。
②西瓜:性寒,能治一切熱症。
③枇杷:性涼,能潤肺化痰止咳。適宜熱性咳嗽吐黃膿痰的寶寶吃。
④荸薺:性寒,荸薺水能化痰、清熱。取2-3隻荸薺去皮,切成薄片,放入鍋中,加一碗水,燒5分鍾即可。
⑤吃冬瓜煨湯、炒絲瓜、炒藕片、炒苦瓜等,同樣能起到消內熱、祛火、止咳的作用。
注意:辛辣、容易上火的食物禁止食用,如羊肉、狗肉、烏骨雞、魚、蝦、棗、桂圓肉、辣椒、櫻桃、蠶蛹等。
、寶寶乾咳的推拿手法需知
不少媽媽都知道,推拿可以緩解寶寶乾咳的症狀。可是,推拿不是胡亂撫摸,推拿也是有手法而言的。那麼,對付寶寶乾咳,正確的推拿手法是什麼呢?
1、用拇指推脾經、肺經各100次。
2、用拇指羅紋面在孩子掌心內八卦處,做旋轉運摩,左右手各1分鍾。
3、用中指在天突和膻中穴上,做順時針方向旋轉揉動各2分鍾。
4、用手指點揉肺穴、咳喘點、胸腔呼吸器區,每穴點揉2分鍾。
5、用拇指推大魚際區100次。
上述方法每次反復操作2遍,每日2次即可。剛開始時候媽媽要先學會大概的步驟,等到熟練以後要把握好每個穴位的位置。
注意事項
1、進行按摩前,媽媽應先將指甲修短,以免抓傷寶寶。
2、替寶寶按摩時力度要適中,不可過重,以免傷著寶寶。
3、按摩油宜選擇不易令寶寶敏感的種類。如不用按摩油,可用嬰兒潤膚露代替。
4、替寶寶按摩時宜播放一些柔和的音樂,可令寶寶更易進入松馳狀態。
5、按摩次數要根據每個寶寶的`需要而定。
6、替寶寶按摩應持之以恆才會見效。
家長們知道要怎樣預防寶寶乾咳嗎
乾咳引起的病因有很多種,然而,防治比治療更重要。那麼,從生活細節開始,家長們知道要怎樣預防寶寶乾咳嗎?
1、保持居室內空氣新鮮
污濁的空氣對呼吸道黏膜會造成不良刺激,可使呼吸道黏膜充血、水腫、分泌物增加而加重咳嗽。因此,要保持室內空氣新鮮,廚房油煙要排出,家長更不可在家吞雲吐霧過煙癮,應定時開窗換氣。趙主任說,室內新鮮的空氣也能起到消毒作用,應上下午各開一次,每次20分鍾左右即可。
2、調節室溫,及時增減衣被
適宜的溫度是25℃至28℃,稱為中性溫度。一般條件下很難保持這種溫度,但可以做到室溫不至於過高、過低。適當開關門窗,避免室內人員擁擠。許多家長認為,孩子肯定比大人怕冷,他們往往不分季節,不分室內室外,將孩子捂得過厚,包得過嚴,不讓孩子受一點寒氣,其結果是造成機體調節能力差,抵抗力低下。
3、居室保持適當濕度
環境過於乾燥,空氣濕度下降,黏膜發干、變脆,小血管可能破裂出血,纖毛運動受限,痰液不易咳出。呼吸器官有炎症時,影響更為明顯。保持室內一定濕度並不困難。氣候乾燥時,可常用濕拖把拖地,或在地上灑些水。
4、注意調節飲食
俗話說「魚生火,肉生痰,青菜豆腐保平安」。中醫認為,魚、蟹、蝦和肥肉等葷腥、油膩食物,可能助濕生痰,有的還可能引起過敏反應,加重病情。辣椒、胡椒、生薑等辛辣之品,對呼吸道有刺激作用,使咳嗽加重,要注意避免。而新鮮蔬菜如青菜、胡蘿卜、西紅柿等,可以供給多種維生素和無機鹽,有利於機體代謝功能的恢復。
5、保證充足睡眠
睡眠時,全身肌肉鬆弛,對外界刺激反應降低,心跳、呼吸、排泄等活動減少,有利於各個器官的機能恢復及疾病康復。
寶寶乾咳吃什麼葯合適呢
看著寶寶乾咳,父母難受,那麼有什麼葯物是可以治療寶寶乾咳的呢?一般情況有常用處方葯和非處方葯兩種,搭配使用效果更好。
寶寶咳嗽吃葯需在醫囑下服用
常用處方葯: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顆粒、復方氨酚烷胺顆粒、頭孢克洛顆粒、復方甘草片等
這些葯物能起到消炎的作用,見效快。但處方葯通常都具有一定的毒性及其他潛在的影響,用葯方法和時間都有特殊要求,必須在醫生指導下使用。媽媽不要自行給寶寶用處方葯物。
常用非處方葯:小兒止咳糖漿、雙黃連口服液、金銀花顆粒、咳必清片、娃娃感冒沖劑、美可糖漿、咳快好等
這些非處方葯物主要起到鎮咳作用,能有效治療寶寶乾咳,效果沒有處方葯立竿見影,但副作用小,孩子容易接受。
雖然同是針對寶寶乾咳的葯物,但葯理作用卻不盡相同,因此根據寶寶乾咳情況的不同,選葯也有所不同。不管是處方葯物還是非處方葯物,都應該在醫囑下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