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頭痛是臨床常見的原發性頭痛,屬於慢性神經血管性疾病。
特徵是反復發作性、多為偏側、中重度、搏動樣頭痛,一般持續4~72小時,可伴有惡心、嘔吐,聲、光刺激或日常活動均可加重頭痛,處於安靜環境時、休息後可緩解頭痛。
中醫的領域里可以通過針灸,按摩,理療,外敷的葯物和服用中葯的方式來進行治療,如果疼痛比較男人的話,也可以口服布洛芬進行緩解。在日常的生活里避免情緒激動,避免精神壓力過大,避免過度勞累,要禁煙禁酒,少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要保證有充足的睡眠和休息。
⑵ 頭痛的治療方法有哪些
1.敷貼法
(1)吳茱英研末,醋調敷足心,每日換1次,7日為1療程。適用於肝陽上亢型。
(2)蠶砂15克,生石膏30克,共為細末,用醋調為糊狀,敷於前額,每日換葯1次,3-5日為1療程。適用於風熱型。
(3)胡椒、艾葉各等份,共為細末,用雞蛋清調為糊狀,敷百會穴,每日換葯1次,5-7日為1療程。適用於風寒型。
(4)川芍、白芷各3克,研為細末與大蔥5克搗如泥狀,敷於太陽穴,每日換葯1次。適用於風寒型。
(5)大蔥、細辛各等份,研為細末,貼敷太陽穴,每日換葯1次。適用於風寒型。
2.熱敷法
生薑1塊,火內偎熱,切成4片,分貼前額及太陽穴,以手帕束之,涼則更換,每次15-20分鍾,每日2次,3-5日為1療程。適用於風寒型。
3.葯霧法
當歸9克,川芍9克,連翹9克,熟地15克,水煎取汁倒入壺內,蓋好壺蓋,加熱煮沸,令患者坐在壺嘴旁,口鼻周圍塗以凡士林(防止燙傷),將壺嘴冒出的氣霧吸入,每日2-4次,每次1520分鍾,10日為1療程。適用於血虛型。
4.煙熏法
冰片、白芷各3克,研碎捲成葯捻,點燃後放鼻下熏吸,每日2-3次,每次吸1支,3-5日為1療程。適用於風寒型。
5.熏洗法
川芍15克,晚蠶砂30克,僵蠶20-30克,香白芷15克,入沙鍋內,加水5碗,煎至3碗,用厚紙將沙鍋口糊封,並視疼痛部位大小,蓋紙中心開一孔,令患者痛位對准紙孔;滿頭痛者,頭部對准沙鍋口(兩目緊閉或用手巾包之)上面覆蓋1塊大方手巾罩住頭部,以熱葯氣熏蒸,每日1劑,每日2次,每次熏10-15分鍾,7日為1療程。適用於風濕及痰濕型。
6.握葯法
羌活、獨活、川芍各9克,細辛6克,附子4克,共研細末,同蔥白搗泥調和,手握至微汗出,每日2次。適用於風寒及風濕型。
7.洗足法
(1)鉤藤2。克,加少量冰片,用布包好,每日晨起和晚睡前放入盆(或桶)內,加溫水浴腳,每次30---45分鍾,可不斷加水,以保持水溫,每日1包,10日為1療程。適用於肝陽上亢型。
2.桑莞降壓洗劑:桑葉、夏枯草各12克,蕪蔚子、桑枝各15克,加水1000毫升,煎成600毫升,每晚睡前洗腳30-40分鍾,連洗1周。適用於肝陽上亢型。
8.葯枕法
菊花,或薄荷,或桑葉,或綠豆適量,分別裝入枕芯內,睡時枕之,每日不少於8小時,1個月為1療程,一般2-4周才能見效。適用於肝陽上亢型。
9.鼻嗅法
白鬍椒30克,黑豆7粒,鮮姜120克,大棗(去核)7枚,蔥白7根,前2味共研細末,加姜、棗、蔥搗爛和勻,用紗布包好,嗅之,每日3-4次,每次嗅3-5分鍾,2日換葯1次,3劑葯為1療程。適用於風寒型。
10.哺鼻法
(1)川芍、細辛、羌活、薄荷腦、茶葉、荊芥、桔梗、防風,共研細末,過80目葯篩,取葯1小撮(約0.1克),置頭痛側鼻孔吸入,一般4-6分鍾可顯效。適用於風寒型。
(2)牙皂3克,鵝不食草3克,青黛2克,細辛2克,研為細末,取少許吹在取嚏,每日3次,7日為1療程。適用於風熱型。
(3)防風、瓜簍、9蘆各等份,研末,取適量嗜鼻。適用於痰濁上泛型。
11.取嚏法
(1)至靈散:雄黃、細辛各等份,研極細末,每用少許,左頭痛取右鼻腔,右頭痛取左鼻腔,在取嚏。適用於偏頭痛。
(2)六聖散:雄黃、盆硝、川芍、白芷、乳香、沒葯各等份,研細末,每用少許嗜在取嚏。適用於疲血型。
(3)川芍、碰硝、薄荷、雄黃、蒼耳子、膽星、瓦楞子各等份,共研細末,取少許哺在取嚏。適用於肝陽上亢及痰濁上泛型。
12.滴鼻法
(1)鮮蘿卜適量搗汁,加冰片少許,溶解後,仰卧,滴入鼻中,每日2-3次,每次2-3滴,5日為1療程。適用於風熱型。
(2)大蒜,搗取汁,滴入鼻腔2-3滴,每日2次,連滴2-3日,如流淚頭痛可減輕。適用於風寒及風濕型。
13.塞鼻法
(1)細辛、生石膏、花粉、白芷各6克,共為細末,水和成丸如綠豆大小,左頭痛塞右鼻孔內,右頭痛塞左鼻孔內,見汗即愈。適用於風熱型。
(2)川芍、白芷、炙遠志各50克,冰片7克,共研細末,以布1小塊,包少許葯末,塞入鼻孔,右側頭痛塞左鼻孔,左側頭痛塞右鼻孔,塞鼻3-5分鍾後頭痛即漸消失,復發時用之仍有效。適用於偏頭痛。
⑶ 神經性眩暈和神經性頭痛,一般是中醫如何進行治療的呢
中醫治療
中醫採用辯證施治的方法,可達到標本同治的目的。中醫指出,外感和內傷是引起神經性頭痛的主要病因,各類病邪均可導致頭痛的發生,如氣血不足、肝陽上亢、血瘀互阻等,治療上往往採取益氣養血、平肝潛陽、祛痰逐瘀等療法,有較好療效。
氣血不足型
多見於頭痛頭昏時間較長,休息後疼痛有所減輕,神疲乏力,工作或者活動增加後疼痛加劇的患者。主要採用益氣養血、滋陰的中葯方劑和針刺取穴方法進行治療。
肝陽上亢型
多見於頭痛發脹的患者,常以一側為主,頭痛較為劇烈。主要採用平肝熄風、滋陰的中葯方劑和針刺取穴方法進行治療。
血瘀互阻型
多見於頭痛點固定,痛時有針刺感的患者。主要採用活血化瘀的中葯方劑和針刺取穴方法進行治療。
其他治療
生物反饋訓練
主要是教患者如何控制身體的某些反應,幫助減輕疼痛。在生物反饋的過程中,將患者連接到一些特定的設備上,這些設備可以監控患者身體功能,比如肌肉緊張度、心率和血壓等,通過設備反饋的數據,學習如何減少肌肉緊張,減慢心率和呼吸。
認知行為療法
以談話的方式進行治療,這種談話療法可以幫助患者學習如何控制壓力,幫助患者減少頭痛的頻率和嚴重程度。
其他放鬆技巧
任何有助於放鬆的方法,包括深呼吸、瑜伽、冥想和漸進式肌肉放鬆,都可以有助於緩解頭痛。
⑷ 偏頭痛的中醫治療
偏頭痛中醫治療的方法有:
一、熱水浸手。
偏頭痛發作時,首先就應該把手直接浸泡在熱水中,水溫處於人體所能夠承受的范圍,堅持浸泡大約半個小時左右就可以有效達到擴張血管的作用,也可以減少腦部的血液逐漸的緩解偏頭痛。
二、中葯塞鼻。
把川穹,白芷烘乾之後加入冰片,然後研磨成細粉,直接放入瓶中備用,在治療偏頭痛時,可以把少許的葯粉直接塞入到鼻中,一般在塞入鼻子之後的15分鍾就可以達到止痛的效果,當然只是塞其中的一個鼻子,而不是塞入兩個鼻子,以免造成影響。
三、補充鎂元素。
中醫認為如果能夠多補充鎂元素,也同樣可以有效達到緩解偏頭痛,譬如可以選擇多吃海帶,大豆,花生,核桃,還有各種綠葉蔬菜,也可以達到有效改善當前的偏頭痛症狀。
四、揉太陽穴。
如果每天在起床之後都會伴有明顯的頭痛現象,首先就應該選擇按摩太陽穴的方式,首先按照順時針的方向按摩7~8圈,然後再按照逆時針的方向按摩7~8圈,如此堅持幾天也能夠有效達到緩解偏頭痛的效果。
五、梳摩痛點。
也可以用10個指尖逐漸放在頭部比較痛的地方,就如同梳頭一般用比較輕的一種速度,每一次按摩100個來回,每天早中晚不斷的各做一次,也同樣可以有效緩解頭疼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