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拉肚子有什麼土方法調理
治療腹瀉的土方法
偏方一、蒸蘋果。在拉肚子時,別急著吃葯,蒸2個蘋果吃。把蘋果連皮洗干凈,放在碗里,上鍋隔水蒸熟,吃果肉。
偏方二、干石榴皮。15克干石榴皮煎湯,加糖服用,每日2次,長期堅持可治慢性腹瀉。
石榴皮所含根皮鹼,對傷寒桿菌、痢疾桿菌均有抑製作用。石榴皮還能使腸黏膜收斂,分泌物減少,所以能有效地治療腹瀉、痢疾等症。
偏方三、雞蛋殼。用雞蛋殼30克,陳皮、雞內金各9克,放鍋中炒黃後碾成粉末,每次取6克用溫開水送服,每天3次,連服兩天。
偏方四、麥麵粉。每次用麥麵粉半兩炒焦,加適量白糖用開水調勻,飯前服,一日二次,2-3天有特效。
偏方五、吃雞蛋。雞蛋一個,白礬面少許。將雞蛋打破油炒後加白礬面少許。一次吃完。
偏方十二、肚臍敷葯。將白鬍椒粉或雲南白葯敷於肚臍上,上面用消毒棉紗蓋住,最外面用傷濕止痛膏封住,幾小時後從臍內有水分排出,腹痛、腹瀉可痊癒。
偏方十三、洋蔥糖漿。將洋蔥100克搗爛,在溫水中浸泡2小時,取汁加糖製成洋蔥漿。用法:每天服3-4次,每次10-15毫升。此方有殺菌止痢功效,適用於腸炎、腹瀉、菌痢諸症。
偏方十四、山姜籽。取山姜籽(葯店有售)4至6粒,研碎,用米湯或開水一碗調勻,連渣一起服下,半個小時至1個小時即見效。
偏方十五、三紅。紅糖30克,紅果(山楂)30克,紅茶(亦可用花茶代)10克,共煮飲湯,分2-3次服完。
B. 腹瀉怎麼治療
(一)病因治療 不言而喻,腸道感染引起的腹瀉必需抗感染治療,以針對病原體的抗菌治療最為理想。復方新諾明、氟哌酸(諾氟沙星)、環丙氟哌酸(環丙沙星)、氟嗪酸(氧氟沙星)對菌痢,沙門菌或產毒性大腸桿菌,螺桿菌感染有效,甲硝唑對溶組織阿米巴、梨形鞭毛蟲感染有效,因此,這數種葯物常用於急性感染性腹瀉,包括預防和治療所謂旅行者腹瀉。治療乳糖不耐受症和麥膠性乳糜瀉所致的腹瀉在飲食中分別剔除乳糖或麥膠類成發。高滲性腹瀉的的治療原則是停食或停用造成高滲的食物或葯物。分泌性腹瀉易致嚴重脫水和電解質丟失,除消除病因,還應積極由口服和靜脈補充鹽類和葡萄糖溶液,糾正脫水。膽鹽重吸收障礙引起的結腸腹瀉可用消膽胺吸附膽汁酸而止瀉。治療膽汁酸缺乏所致的脂肪瀉,可用中鏈脂肪代替日常食用的長鏈脂肪,因前者不需經結合膽鹽水解和微膠粒形成等過程而直接經門靜脈系統吸收。
(二)對症治療 選擇葯物時,應避免成癮性葯物,必要時也只能短暫使用。病因治療是主要的,凡病因不明者,盡管經對症治療後症狀已有好轉,絕不可放鬆或取消應有的檢查步驟,對尚未排除惡性疾病的病例尤其如此。
1.止瀉葯 常用的有活性炭、鞣酸蛋白、次碳酸鉍、氫氧化鋁凝膠等,日服3~4次。葯效較強的復方樟腦酊(3~5ml)和可待因(0.03g),每日2~3次。因久用可成癮,故只短期適用於腹瀉過頻的病倒。復方苯乙哌酊(每片含苯乙哌啶2.5mg和阿托品0.025mg),每次1~2片,2~4/d,此葯有加強中樞抑制的作用,不宜與巴比妥類、阿片類葯物合用。氯苯哌醯胺(咯派丁胺,loperamide)的葯效較復方苯乙哌啶更強且持久,不含阿托品,較少中樞反應。初服4mg,以後調整劑量至大便次數減至1~2次/d,日量不宜超過8mg。培菲康可調節腸道功能。
2.解痙止痛劑 可選用阿托品、普魯本辛、山莨菪鹼、普魯卡因等葯。
3.鎮靜葯 可選用安定、利眠寧、苯巴比妥類葯物。
4.調節腸道植物神經紊亂葯 可選植物神調膠囊等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