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中醫治療癲癇病有什麼好的方法嗎
癲癇病一定要早治療,這樣才能抓住治療的最佳時間,也能讓患者朋友減輕痛苦,這對患者來說也是有幫助的,癲癇病的治療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但是治療不可以盲目的進行,需要選對方法,要針對患者的病情,不可以自己隨便的治療,否則治療的效果也不會很好的。下面給大家簡單的講講嬰兒癲癇病常用的治療方法。
1、中葯治療:治療癲癇建議你用傳統中葯天麻,琥珀,羚羊角,麝香,柴胡,桂枝,石菖蒲,青陽參,白僵蠶,鉤藤,羊癇草,珍珠母,鐵膽粉,龍戟草,甘草治療,這些中葯具有扶正祛邪,安神鎮靜,活血化淤,祛濕化痰,醒腦開竅、健脾補氣、填精益髓等功效,從根本上調理臟腑機能,是治療癲癇病這一頑症的最佳治療方案。
2、中醫治療癲癇的方法很多,有中葯、針灸、埋線、電針等,但治療癲癇的效果還不能完全肯定,目前中葯治療嬰兒癲癇是首選的,效果也是特別好的,但是嬰兒癲癇病在選擇中葯時不要盲目選擇,因為中葯的葯物類型特別多,人們對於中葯的知識了解地非常少,所以不要私自換葯,給孩子帶來更大的傷害。
3、飲食治療:主要指生酮飲食療法。這種治療方法是通過選用含脂肪比例高,蛋白質和碳水化合物比例低的飲食配方,使體內產生酮體,以模擬身體對飢餓的反應,來進行羊角風治療。對葯物難以控制的羊角風,可考慮試行生酮飲食治療,家屬必須嚴格在有條件的羊角風專業醫院,並嚴格執行飲食方案進行羊角風治療。
治療嬰兒癲癇費用沒有一個具體的數目,應該要根據患者的病情不同,選擇的治療方案不同還有醫院的收費不同有所區別,患者不要一直考慮治療的費用問題,應該及時的就診,這樣才能取得良好的治療效果,縮短治療的療程,自然治療的費用也就會比較的少了。治療嬰兒癲癇建議去專業正規的醫院就診,因為這類醫院對於癲癇的研究比較深入透徹,治療的理念先進專業,醫生和護士的專業水平,治療經驗都比較豐富,醫院的收費也是規范合理的。
嬰兒癲癇給小孩的身體帶來了非常不利的影響,治療一定要專業及時,避免因為治療不及時,或者治療不正規耽擱了病情給患者的身體帶來了負面影響。治療嬰兒癲癇常見也是主要的治療方案就是通過葯物治療,嬰兒癲癇患者選擇葯物的時候一定要綜合考慮患者的身體狀況,選葯時應注意盡量選擇對認知功能、記憶力、注意力無影響的葯物,以對患者的影響小,治療的效果好為主要的原則。如果採用葯物治療治療的效果不好的情況下,可以通過手術治療或者神經調控治療。
Ⅱ 中醫都有哪些葯方可以治癲癇
(一)口服中葯 中葯葯方較多。其中以礞石滾痰散最為有名,效果較佳。 配伍:青礞石、海浮石、沉香、人參等 服用方法:口服。 療效:適合治療外傷、腦傷、腦膜炎及兒童癲癇,局限性為對開顱手術引發的癲癇效果不佳。 評價:治療176例各類癲癇,其中康復151例,康復標准為停葯後3年未發作。 (二)體針 ①取穴 主穴:大椎、腰奇、水溝、後溪。 配穴:百會、陶道、鳩尾、內關、神門、豐隆、筋縮、太沖。 ②治法 以主穴為主,據症情酌取配穴2~3穴,大椎穴以26號針,上斜30度角進針1.5寸左右,當病人有觸電感,即退出幾分留針。腰奇亦須深刺、重刺(針深1.0~1.2寸)。主穴留針15分鍾,配穴一般不留針。大椎、腰奇去針後可加拔火罐。每日1次或隔日1次。 ③療效評價 療效標准:1、顯效:針刺後半年以上未發作或發作明顯減少(減少75%以上),發作持續時間明顯縮短;2、有效:針刺後發作減少(減少25%以上),發作持續時間縮短;3、無效:治療前後變化不大,或一度好轉,後又恢復至治療前狀態。 以上法治療149例。總有效率65%~88.9%[6,7]。 (三)穴位注射 ①取穴 主穴:分2組。1、間使、外關;2、神門、後溪。 配穴:分2組,與上對應。1、鳩尾、百會、章門、本神、大陵;2、魚際、陽溪、三陰交、足三里、豐隆。 ②治法 葯液:05%普魯卡因生理鹽水溶液、維生素B1注射液(含量100毫克/2毫升),任取一種。 每次選一組穴(主穴均取,配穴取1~2穴)。以5號齒科針頭深刺得氣或出現感傳後,推入葯液。普魯卡因每穴注入5毫升(間使、足三里須10毫升),維生素B1每穴0.3~0.5毫升。每日一組,交替輪用,10次1療程。 ③療效評價 治療145例,有效率為82.1%[8]。 (四)頭針 ①取穴 主穴:額中線、頂中線、頂旁1線、病灶相應區、癲癇區。 配穴:情感區、感覺區、胸腔區、枕上正中線。 病灶相應區位置:須依照腦電圖表現,確定其病灶部位,在相應的頭皮區域取穴,主額、頂、枕、顳等區。 情感區位置:在運動區前,距該區4.5厘米的平行線上。 癲癇區位置:風池向內1寸再向上1寸,在斜方肌盡頭處。 ②治法 主穴每次只取一區,根據症狀(如精神運動性癲癇加情感區,肢體感覺異常加感覺區等)或療效情況酌配配穴1~2穴。以26號或28號毫針,進針達到所需深度(長度),快速大幅度捻轉1分鍾,頻率200次/分鍾以上,留針30分鍾,每隔10分鍾以同法運針1次。亦可接通G6805電針儀,密波脈沖頻率50~240次/分鍾,輸出量以患者能耐受的強度為宜,時間15~120分鍾。 ③療效評價 共觀察228例,有效率在67.71~100%之間。其中98例曾作1~6年隨訪,結果顯效65例(66.3%),有效23例(23.5%),總有效率89.8%[9~12,16]。 (五)拔罐 ①取穴 主穴:會陽、長強。 ②治法 先將被褥分層疊成斜梯形,囑患者伏卧其上,頭胸部降低,臀部墊高,並使兩股略分開,暴露 會陽及長強。先在該穴區進行嚴密消毒。術者一手之中指置患者督脈上,食指與無名指置於兩側之膀胱經,自大椎與大杼穴至長強與白環俞穴處,從上而下推按三遍。然後取三棱針對准會陽(雙側)、長強,迅速點刺,深約0.3厘米。立即用抽氣罐吸拔。留罐3分鍾後起罐。接著再重復上法推按、拔罐。如此反覆進行3~5遍。吸拔物為血液和淡黃色粘液,一般開始時其量較多,拔2~3次後逐漸減少,以粘液出盡為止。每周治療二次,癲癇發作頻繁者,可隔日一次。10次為一療程,間隔5天,再行第二療程。若作鞏固治療,可每周一次,不計療程。治療前長期服用抗癲癇葯者,可囑其逐漸減量。 (六)芒針 ①取穴 主穴:神道透腰陽關、神道透大椎、腰奇透腰陽關。 配穴:額三針、晝發加申脈,夜發加照海,體虛加是三里,關元,失眠加神門、三陽交;痰多加豐隆、膻中。 ②治法 主穴及配穴之額三針一般均選,余穴據症而加。背穴用0.6~1.5尺芒針進行透刺。額三針取雙側眉沖沿膀胱經透刺2針,以此連線的等邊三角形另一頂點處沿督脈經透刺,余穴按常規刺法。針刺得氣後,背部穴位以中等頻率捻轉1分鍾,平補平瀉法。其餘穴位按證候用補法或瀉法,留針30分鍾。每日1次(如每周發作>3次者,每日2次),15天為一療程,療程間隔3~5天。 ③療效評價 共治70例,結果治癒19例,顯效22例,有效24例,無效5例,總有效率為92.9%[17]。 (七)穴位敷貼 ①取穴 主穴:大椎、腰俞。 ②治法 敷葯制備:活斑蝥搗碎備用,白礬和麝香另研備用。 先在選好穴位消毒後,用消毒瓷片劃破所選穴位皮膚,輕微出血,在出血處拔火罐,約1~2個小時。取下火罐,將斑蝥、白礬和麝香自下而上依次敷於出血處,最後用風濕膏固定,保留3天,每周貼葯1次,每4次為一療程。
Ⅲ 如何配合中葯治療癲癇類疾病
癲癇病中葯治療方法,癲癇即俗稱的羊角風或羊癲風,癲癇發作會導致患者記憶力下降,有的還會造成智力低下,患者需要依據患者診斷的病因選擇合適本人方計劃,患者不只僅需求選擇合適本人葯物和飲食的醫治,還需關注生涯中細節患者需求注重,利用中葯可以醫治癲癇。
方l:白礬蟬衣散治癲癇
配方:雄黃20克,白礬l2克,蟬衣30克,蜈蚣20條。
制用法:將上葯共研細末,成人每次2克,日服2次,開水送服。兒童每次l克,或酌情加減。服葯後如有大便稀,或吐痰涎,為正常情況,不需停葯。
功效:清熱化痰,祛風利竅,清心鎮驚,安神止癇。用治癇病。
方2:生石決明治癲癇
配方:生石決明12克,天麻6克,蜈蚣2條,廣鬱金1O克,南紅花5克,菖蒲6克,僵蠶6克,膽草5克,神曲1O克,桑枝1O克,全蠍3克,硃砂(分沖)1.2克。
制用法:水煎服,每日l劑。
功效:清肝熄風,開竅醒神,鎮痙止搐。用治驚癇、羊癇。
方3:鉤藤全蠍黃芩治癲癇
配方:鉤藤50克,羚羊角15克,全蠍l5克,琥珀25克,硃砂15克,石決明50克,珍珠母15克,冰片10克,牛黃5克,菖蒲10克,枳實50克,膽星25克,天竺黃25克,黃芩60克,梔子25克。
制用法:共研細面,每服2克,日服3次,飯前溫水送服。
功效:清熱滌痰,平肝止痙。用治肝風痰熱所致的癲癇。
飲食療法
方1:竹瀝粥淡竹瀝30克,地龍2克,大米lOO克。乾地龍焙乾研細末,大米煮粥。粥熟後調入竹瀝、地龍末,分l~2次食完。可減少發作次數。
方2:枸杞燉羊腦枸杞30克,羊腦1個,油鹽適量,枸杞、羊腦放燉盅內,加水適量,隔火燉,油鹽調味。可滋陰補腦、減少發作。
Ⅳ 治療癲癇病的中葯方
中醫葯治療癲癇的方子有:
1、此方具有去肝火、開竅提神、止痛此搐等功效,在治療癲癇疾病引起的身體抽搐等症狀具有較好的效果。其配方如下:生石決明、天麻、蜈蚣、廣鬱金、南紅花、菖蒲、僵蠶、膽草、神曲、桑枝、全蠍。
2、此方具有理氣、活血的作用,對於臟腑氣調不順、陰陽失衡可以起到調節作用,是治療癲癇疾病的驗證方。其配方如下:鉤藤、羚羊角、菖蒲、枳實全蠍、珍珠母、冰片、牛黃、天竺、黃芩、琥珀、硃砂、石決明、梔子。
3、此方對於體虛體弱導致的血液運行不暢等症狀具有較好的治療作用,它對於加速腦部的供血量具有較好的效果,可以有效的改善癲癇的症狀,其配方如下:雄黃、白礬、蟬衣、蜈蚣、熟附子、川貝母、硃砂、吳茱萸、山葯、青黛。
以上內容就是為大家介紹的幾種可以治療癲癇疾病的中葯方,希望這些葯方對於患者的疾病治療有所幫助,中醫在治療疾病時非常重視辯證用葯,這樣可以提高患者用葯的依從性,在治療疾病時可以達到更好的效果,由於每個患者的病情、身體狀況等都不太一樣,其用葯也是有一定差別的,希望患者一定要去正規專業的中醫院,在醫生的指導之下選擇正確的葯物治療。
Ⅳ 癲癇病的中醫治療辦法有哪些
癲癇病患者要冷靜,不能因為癲癇病而亂了心神,癲癇病要做到的就是要先找到一個專業治療癲癇病的醫院,但是在選擇醫院的時候,癲癇病患者不能盲目的選擇,而是要先對於這些醫院的情況有一個大概的了解。
Ⅵ 中醫治療癲癇葯方 癲癇病治療方法
癲癇 (epilepsy)即俗稱的“羊角風”或“羊癲風”,是 大腦 神經 元突發性異常放電,導致短暫的大腦功能障礙的一種慢性 疾病 。 中醫 治療癲癇葯方有哪些呢?下面是我整理中醫治療癲癇葯方的資料,歡迎閱讀。
中醫治療癲癇葯方
人參羚羊角治癲癇
【功能主治】平肝,豁痰,醒脾。主治癲癇。
【 偏方 組成】人參5克,羚羊角1克(均包),柴胡、鬱金、鉤藤、天蘭黃、半夏、雲摯、白芍、白術各15克,丹參、菖蒲、膽南星、天麻、當歸各10克。
【用法用量】每日1劑,水煎取液300毫升,分3次口服,2個月為1療程。
【加減】驚癇者,加琥珀、全蠍、硃砂;食痛者,加積殼、焦山楂、川楝子;痰痛者,加膽南星、半夏;風癇者,鉤藤加量,加天麻、僵蠶。
【病例驗證】用本方治療患者62例,其中臨床治癒48例,顯效10例,有效3例,無效1例,總有效率為98.4%。
沉香神曲餅治癲癇
【功能主治】主治癲癇。
【偏方組成】上沉香、膽南星、海浮石、青藤石、密陀僧各9克,神曲60克,法半夏15克,黑白丑(生炒)各22.5克。
【用法用量】將上葯共研為細末,兌入細白面500克,加水適量,和成面塊,烙成焦餅(可加少量糖或芝麻)10個。成人每晨空腹吃1個。小兒酌減。
【病例驗證】用上葯治療癲癇患者16例,其中,痊癒11例;無效3例。未隨訪2例。最少服1劑,最多服3劑。16例中,少數病例服3~5個餅後出現惡心、厭食或大便稀的現象,酌減服用量後症狀即可消失。
葛根鬱金治癲癇
【功能主治】主治情志刺激、 腦膜炎 後遺症、先天遺傳引起的癲癇。
【偏方組成】葛根、鬱金、木香、香附、丹參、膽南星各30克,白鬍椒、白礬、皂角仁(炒研)、硃砂各15克。
【用法用量】上葯研末和勻為散,裝瓶備用。7歲以下每服1.5克,7歲以上每服3克,16歲以上每服7克,均早、晚各服一次。30天為一療程,一般兩個療程即可。服完一個療程後,灶缺沖停葯10天,再進行第二療程。
【宜忌】7歲以下不用白鬍椒。服葯期忌情志刺激、濃茶、煙酒、咖啡、白蘿卜、茄子、生冷寒涼諸品。
【病例驗證】馬某,女,14 歲。7歲時患過腦膜炎,愈後面白無華,獃痴,右手臂感覺麻木;經常無定時抽搐,發作時卒然昏倒,兩目上視,頭向後仰,口噤咬牙流涎,怪叫,喉有痰聲,四肢抽搐,腓腸肌痙攣。發作過後,神志漸醒,然後昏睡, 頭暈 乏力。不思食,身體消瘦,唇紅,舌淡無苔,脈沉細數。1年前在白天患病,現在每入睡隱殲則四肢抽搐、咀嚼、腓腸肌痙攣、哭叫。在某醫院診為癲癇。曾用中西葯無效,試用本方,每服4克,每天2次。服用2料葯後腿已不抽搐,余症較前減輕。共服6料諸症消失,癲癇未再發作,智力如常人,飲食大增,臉色紅潤,體重增加,身體復康。
雄黃鉤藤治癲癇
【功能主治】豁痰開竅,降逆鎮痙,安神定癇。主治癲癇。
【偏方組成】明雄黃、鉤藤、制乳香各25克,琥珀、天竺黃、天麻、全蠍、膽南星、鬱金、黃連、木香各19克,荊芥穗、明礬、甘草各13克,硃砂5克,珍珠末、冰片各2克,綠豆200克。
【用法用量】上葯除雄黃、硃砂外,共研細末,制水丸如綠豆大,雄黃、硃砂研細末為衣。每天服2次,分早晚溫開水送服。成人每天4~6克,1周風 兒童 每次1~1.5克,可隨年齡、體質增減用量,均以3個扮春月為1療程。
【宜忌】服葯期間避免驚怒,禁煙酒、辛辣、葷腥食物;經服葯停止發作後,須繼續服葯100天以上,病重者1年以上方可停葯,以免復發;服葯期間避免重體力或過度 腦力 勞動,禁房事;若服葯前服用苯妥英納、魯米那等葯者,或病程長、發作劇者,可繼續與本葯同服至1個月左右,症狀明顯好轉後酌減、停葯。
【病例驗證】鄭某,男,6歲,半年前高熱抽風,經治癒。月余後突然昏倒仆地,不省人事,牙關緊閉,口吐涎沫,雙目上視,持續數分鍾後蘇醒;繼而沉睡,醒後如常。苔白膩,指紋青紫。證屬癇症。予以本方制丸100克,每天服2次,每次1克,柴胡3克水煎送下。葯後未再發作,痊癒。隨訪18年,病無復發。
癲癇疾病簡介由於異常放電的起始部位和傳遞方式的不同,癲癇發作的臨床表現復雜多樣,可表現為發作性運動、感覺、自主神經、意識及精神障礙。引起癲癇的病因多種多樣。癲癇患者經過正規的抗癲癇葯物治療,約70%的患者其發作是可以得到控制的,其中50%~60%的患者經2~5年的治療可以痊癒,患者可以和正常人一樣地工作和生活。
疾病分類
癲癇發作分類
目前普遍應用的是 國際 抗癲癇聯盟在1981年提出的癲癇發作分類方案。癲癇發作分為部分性/局灶性發作、全面性發作、不能分類的發作。2010年國際抗癲癇聯盟提出了最新的癲癇發作分類方案,新方案對癲癇發作進行了重新分類和補充。新方案雖然總結了近年癲癇學研究的進展,更為全面和完整。
部分性/局灶性發作:是指發作起始症狀及腦電圖改變提示“大腦半球某部分神經元首先被激活”的發作。包括單純部分性發作、復雜部分性發作、繼發全面性發作。
全面性發作:是指發作起始症狀及腦電圖改變提示“雙側大腦半球同時受累”的發作。包括失神、肌陣攣、強直、陣攣、強直-陣攣、失張力發作。
不能分類的發作:由於資料不充足或不完整而不能分類,或在目前分類標准中無法歸類的發作(如痙攣性發作)。
近年新確認的發作類型:包括肌陣攣失神、負性肌陣攣、眼瞼肌陣攣、痴笑發作等。
癲癇綜合征的分類
根據引起癲癇的病因不同,可以分為特發性癲癇綜合征、症狀性癲癇綜合征以及可能的症狀性癲癇綜合征。2001年國際抗癲癇聯盟提出的新方案還對一些關鍵術語進行了定義或規范,包括反射性癲癇綜合征、良性癲癇綜合征、癲癇性腦病。
特發性癲癇綜合征:除了癲癇,沒有大腦結構性損傷和其他神經系統症狀與體征的綜合征。多在青春期前起病,預後良好。
症狀性癲癇綜合征:由於各種原因造成的中樞神經系統病變或者異常,包括腦結構異常或者影響腦功能的各種因素。隨著 醫學 的進步和檢查手段的不斷發展和豐富,能夠尋找到病因的癲癇病例越來越多。
可能的症狀性癲癇綜合征或隱源性癲癇:認為是症狀性癲癇綜合征,但目前病因未明。
反射性癲癇綜合征:指幾乎所有的發作均由特定的感覺或者復雜認知活動誘發的癲癇,如閱讀性癲癇、驚嚇性癲癇、視覺反射性癲癇、熱浴性癲癇、紙牌性癲癇等。去除誘發因素,發作也消失。
良性癲癇綜合征:指易於治療或不需要治療也能完全緩解,不留後遺症的癲癇綜合征。
癲癇性腦病:指癲癇性異常本身造成的進行性腦功能障礙。其原因主要或者全部是由於癲癇發作或者發作間歇期頻繁的癲癇放電引起。大多為 新生兒 、嬰幼兒以及兒童期發病。腦電圖明顯異常,葯物治療效果差。包括West綜合症、LGS、LKS以及大田原綜合症、Dravet綜合征等。
癲癇疾病發病原因癲癇病因復雜多樣,包括遺傳因素、 腦部疾病 、全身或系統性疾病等。
遺傳因素
遺傳因素是導致癲癇尤其是特發性癲癇的重要原因。分子遺傳學研究發現,一部分遺傳性癲癇的分子機制為離子通道或相關分子的結構或功能改變。
腦部疾病
先天性腦發育異常:大腦灰質異位症、腦穿通畸形、結節性硬化、腦面血管瘤病等
顱腦 腫瘤 :原發性或轉移性腫瘤
顱內感染:各種腦炎、腦膜炎、腦膿腫、腦囊蟲病、腦弓形蟲病等
顱腦外傷:產傷、顱內血腫、腦挫裂傷及各種顱腦復合傷等
腦血管病:腦出血、蛛網膜下腔出血、腦梗死和腦動脈瘤、腦動靜脈畸形等
變性疾病:阿爾茨海默病、多發性硬化、皮克病等
全身或系統性疾病
缺氧:窒息、一氧化碳中毒、心肺復甦後等;
代謝性疾病:低 血糖 、低血鈣、苯丙酮尿症、 尿毒症 等;
內分泌 疾病:甲狀旁腺功能減退、胰島素瘤等;
心血管 疾病:阿-斯綜合征、高 血壓 腦病等;
中毒性疾病:有機磷中毒、某些重金屬中毒等;
其他:如 血液 系統疾病、 風濕 性疾病、子癇等。
癲癇病因與年齡的關系較為密切,不同的年齡組往往有不同的病因范圍(見表1)。
表1 不同的年齡組常見病因
新生兒及 嬰兒期
先天以及圍產期因素(缺氧、窒息、頭顱產傷)、遺傳代謝性疾病、皮質發育異常所致的畸形等
兒童以及青春期
特發性(與遺傳因素有關)、先天以及圍產期因素(缺氧、窒息、頭顱產傷)、中樞神經系統感染、腦發育異常等
成人期
頭顱外傷、腦腫瘤、中樞神經系統感染性因素等
老年期
腦血管意外、腦腫瘤、代謝性疾病、變 性病 等
發病機制
癲癇的發病機制非常復雜。中樞神經系統興奮與抑制間的不平衡導致癲癇發作,其主要與離子通道神經遞質及神經膠質細胞的改變有關。
離子通道功能異常
離子通道是體內可興奮性組織興奮性調節的基礎,其編碼基因突變可影響離子通道功能,從而導致某些遺傳性疾病的發生。目前認為很多人類特發性癲癇是離子通道病,即有缺陷的基因編碼有缺陷的離子通道蛋白而發病,其中鈉離子、鉀離子、鈣離子通道與癲癇相關性的研究較為明確。
神經遞質異常
癲癇性放電與神經遞質關系極為密切,正常情況下興奮性與抑制性神經遞質保持平衡狀態,神經元膜穩定。當興奮性神經遞質過多或抑制性遞質過少,都能使興奮與抑制間失衡,使膜不穩定並產生癲癇性放電。
神經膠質細胞異常
神經元微環境的電解質平衡是維持神經元正常興奮性的基礎。神經膠質細胞對維持神經元的生存環境起著重要的作用。當星形膠質細胞對谷氨酸或γ氨基丁酸的攝取能力發生改變時可導致癲癇發作。
病理生理
特發性癲癇這類患者的腦部並無可以解釋症狀的結構變化或代謝異常,其發病與遺傳因素有較密切的關系。症狀性癲癇因有各種腦部病損和代謝障礙,其腦 內存 在致癇灶。該致癇灶神經元突然高頻重復異常放電,可向周圍皮層連續傳播,直至抑製作用使發作終止,導致癲癇發作突發突止。
臨床表現
多發群體
癲癇可見於各個年齡段。兒童癲癇發病率較成人高,隨著年齡的增長,癲癇發病率有所降低。進入老年期(65歲以後)由於腦血管病、 老年痴呆 和神經系統退行性病變增多,癲癇發病率又見上升。
疾病症狀
由於異常放電的起始部位和傳遞方式的不同,癲癇發作的臨床表現復雜多樣。
全面強直-陣攣性發作:以突發意識喪失和全身強直和抽搐為特徵,典型的發作過程可分為強直期、陣攣期和發作後期。一次發作持續時間一般小於5分鍾,常伴有舌咬傷、尿失禁等,並容易造成窒息等傷害。強直-陣攣性發作可見於任何類型的癲癇和癲癇綜合征中。
失神發作:典型失神表現為突然發生,動作中止,凝視,叫之不應,可有眨眼,但基本不伴有或伴有輕微的運動症狀,結束也突然。通常持續5-20秒,罕見超過1 分鍾者。主要見於兒童失神癲癇。
強直發作:表現為發作性全身或者雙側肌肉的強烈持續的收縮,肌肉僵直,使肢體和軀體固定在一定的緊張姿勢,如軸性的軀體伸展背屈或者前屈。常持續數秒至數十秒,但是一般不超過1分鍾。強直發作多見於有彌漫性器質性腦損害的癲癇患者,一般為病情嚴重的標志,主要為兒童,如Lennox-Gastaut綜合征。
肌陣攣發作:是肌肉突發快速短促的收縮,表現為類似於軀體或者肢體電擊樣抖動,有時可連續數次,多出現於覺醒後。可為全身動作,也可以為局部的動作。肌陣攣臨床常見,但並不是所有的肌陣攣都是癲癇發作。既存在生理性肌陣攣,又存在病理性肌陣攣。同時伴EEG多棘慢波綜合的肌陣攣屬於癲癇發作,但有時腦電圖的棘慢波可能記錄不到。肌陣攣發作既可見於一些預後較好的特發性癲癇患者(如嬰兒良性肌陣攣性癲癇、少年肌陣攣性癲癇),也可見於一些預後較差的、有彌漫性腦損害的癲癇綜合征中(如早期肌陣攣性腦病、嬰兒重症肌陣攣性癲癇、Lennox-Gastaut綜合征等)。
痙攣:指嬰兒痙攣,表現為突然、短暫的軀干肌和雙側肢體的強直性屈性或者伸性收縮,多表現為發作性點頭,偶有發作性後仰。其肌肉收縮的整個過程大約1~3秒,常成簇發作。常見於West綜合征,其他嬰兒綜合征有時也可見到。
失張力發作:是由於雙側部分或者全身肌肉張力突然喪失,導致不能維持原有的姿勢,出現猝倒、肢體下墜等表現,發作時間相對短,持續數秒至10餘秒多見,發作持續時間短者多不伴有明顯的意識障礙。失張力發作多與強直發作、非典型失神發作交替出現於有彌漫性腦損害的癲癇,如Lennox-Gastaut綜合征、Doose綜合征(肌陣攣-站立不能性癲癇)、亞急性硬化性 全腦 炎早期等。但也有某些患者僅有失張力發作,其病因不明。
單純部分性發作:發作時意識清楚,持續時間數秒至20餘秒,很少超過1分鍾。根據放電起源和累及的部位不同,單純部分性發作可表現為運動性、感覺性、自主神經性和精神性,後兩者較少單獨出現,常發展為復雜部分性發作。
復雜部分性發作:發作時伴有不同程度的意識障礙。表現為突然動作停止,兩眼發直,叫之不應,不跌倒,面色無改變。有些患者可出現自動症,為一些不自主、無意識的動作,如舔唇、咂嘴、咀嚼、吞咽、摸索、擦臉、拍手、無目的走動、自言自語等,發作過後不能回憶。其大多起源於顳葉內側或者邊緣系統,但也可起源於額葉。
繼發全面性發作:簡單或復雜部分性發作均可繼發全面性發作,最常見繼發全面性強直陣攣發作。部分性發作繼發全面性發作仍屬於部分性發作的范疇,其與全面性發作在病因、 治療方法 及預後等方面明顯不同,故兩者的鑒別在臨床上尤為重要。
疾病危害
癲癇病做為一種慢性疾病,雖然短期內對患者沒有多大的影響,但是長期頻繁的發作可導致患者的身心、智力產生嚴重影響。
1、生命的危害:癲癇患者經常會在任何時間、地點、環境下且不能自我控制地突然發作,容易出現摔傷、 燙傷 、 溺水 、交通事故等。
2、精神上的危害,癲癇患者經常被社會所歧視,在就業、婚姻、家庭生活等方面均遇到困難,患者精神壓抑,身心 健康 受到很大影響。
3、認知障礙,主要表現為患者記憶障礙、智力下降、性格改變等,最後逐漸喪失工作能力甚至生活能力。
診斷及鑒別診斷
癲癇診斷
1. 確定是否為癲癇詳細詢問患者本人及其親屬或同事等目擊者,盡可能獲取詳細而完整的發作史,是准確診斷癲癇的關鍵。腦電圖檢查是診斷癲癇發作和癲癇的最重要的手段,並且有助於癲癇發作和癲癇的分類。臨床懷疑癲癇的病例均應進行腦電圖檢查。需要注意的是,一般常規腦電圖的異常率很低,約為10~30 %。而規范化腦電圖,由於其適當延長描圖時間, 保證各種誘發試驗, 特別是睡眠誘發, 必要時加作蝶骨電極描記, 因此明顯提高了癲癇放電的檢出率,可使陽性率提高至80%左右,並使癲癇診斷的准確率明顯提高。
2.癲癇發作的類型
主要依據詳細的病史資料、規范化的腦電圖檢查,必要時行錄像腦電圖檢測等進行判斷。
3.癲癇的病因
在癲癇診斷確定之後,應設法查明病因。在病史中應詢問有無家族史、出生及生長發育情況、有無腦炎、腦膜炎、腦外傷等病史。查體中有無神經系統體征、全身性疾病等。然後選擇有關檢查,如頭顱磁共振(MRI)、CT、血糖、血鈣、腦脊液檢查等,以進一步查明病因。
鑒別診斷
臨床上存在多種多樣的發作性事件,既包括癲癇發作,也包括非癲癇發作。非癲癇發作在各年齡段都可以出現(見表2),非癲癇發作包括多種原因,其中一些是疾病狀態,如暈厥、短暫性腦缺血發作(TIA)、發作性運動誘發性運動障礙、睡眠障礙、多發性抽動症、 偏頭痛 等,另外一些是生理現象,如屏氣發作、睡眠肌陣攣、夜驚等。
鑒別診斷過程中應詳細詢問發作史,努力尋找引起發作的原因。此外,腦電圖特別是視頻腦電圖監測對於鑒別癲癇性發作與非癲癇性發作有非常重要的價值。對於診斷困難的病例,可以介紹給專科醫師。
癲癇疾病治療方法目前癲癇的治療包括葯物治療、手術治療、神經調控治療等。
葯物治療
目前國內外對於癲癇的治療主要以葯物治療為主。癲癇患者經過正規的抗癲癇葯物治療,約70%的患者其發作是可以得到控制的,其中50%~60%的患者經過2~5年的治療是可以痊癒的,患者可以和正常人一樣地工作和生活。因此,合理、正規的抗癲癇葯物治療是關鍵。
1、抗癲癇葯物使用指征:癲癇的診斷一旦確立,應及時應用抗癲癇葯物控制發作。但是對首次發作、發作有誘發因素或發作稀少者,可酌情考慮。
2、選擇抗癲癇葯物時總的原則:對癲癇發作及癲癇綜合征進行正確分類是合理選葯的基礎。此外還要考慮患者的年齡(兒童、成人、老年人)、性別、伴隨疾病以及抗癲癇葯物潛在的副作用可能對患者未來生活質量的影響等因素。如嬰幼兒患者不會吞服葯片,應用糖漿制劑既有利於患兒服用又方便控制劑量。兒童患者選葯時應注意盡量選擇對認知功能、 記憶力 、注意力無影響的葯物。老年人共患病多,合並 用葯 多,葯物間相互作用多,而且老年人對抗癲癇葯物更敏感,副作用更突出。因此老年癲癇患者在選用抗癲癇葯物時,必須考慮 葯物副作用 和葯物間相互作用。對於育齡期女性癲癇患者應注意抗癲癇葯對激素、性慾、女性特徵、 懷孕 、生育以及致畸性等的影響。傳統抗癲癇葯物(如苯妥英鈉、苯巴比妥)雖有一定臨床療效,但是副作用較多如齒齦增生、毛發增多、致畸率高、多動、注意力不集中等,患者不易耐受。抗癲癇新葯(如拉莫三嗪、左乙拉西坦、托吡酯、奧卡西平等)不僅臨床療效肯定,而且副作用小,患者容易耐受。
3、抗癲癇葯物治療應該盡可能採用單葯治療,直到達到有效或最大耐受量。單葯治療失敗後,可聯合用葯。盡量將作用機制不同、很少或沒有葯物間相互作用的葯物配伍使用。合理配伍用葯應當以臨床效果最好、患者經濟負擔最輕為最終目標。
4、在抗癲癇葯物治療過程中,並不推薦常規監測抗癲癇葯物的血葯濃度。只有當懷疑患者未按醫囑服葯或出現葯物毒性反應、合並使用影響葯物代謝的其他葯物以及存在特殊的臨床情況(如癲癇持續狀體、肝腎疾病、妊娠)等情況時,考慮進行血葯濃度監測。
5、抗癲癇治療需持續用葯,不應輕易停葯。目前認為,至少持續3年以上無癲癇發作時,才可考慮是否可以逐漸停葯。停葯過程中,每次只能減停一種葯物,並且需要1年左右時間逐漸停用。
癲癇的葯物治療是一個長期的實踐過程,醫生和患者以及家屬均要有充分的耐心和愛心,患者應定期復診,醫生應根據每個患者的具體情況進行個體化治療,並輔以科學的生活指導,雙方充分配合,才能取得滿意的療效。
需要注意的是,有些患者和家屬在癲癇治療方面存在一些誤區,如有病亂投醫,輕信謠傳,懼怕抗癲癇西葯“對腦子有刺激”,長期服用會“變傻”,不敢服用有效抗癲癇葯物。而盲目投醫,到處尋找“ 祖傳秘方 ”、“純 中葯 ”,輕信“包治”、“根治”的各種廣告,不僅花費了大量時間和金錢,癲癇仍然得不到有效的控制,還延誤了治療的最佳有效時機,人為使患者變成了難治性癲癇。
手術治療
經過正規抗癲癇葯物治療,仍有約20%~30%患者為葯物難治性癲癇。癲癇的 外科 手術治療為這一部分患者提供了一種新的治療手段,估計約有50%的葯物難治性癲癇患者可通過手術使發作得到控制或治癒,從一定程度上改善了難治性癲癇的預後。
手術適應症
(1)葯物難治性癲癇,影響日常工作和生活者;
(2)對於部分性癲癇,癲癇源區定位明確,病灶單一而局限;
(3)手術治療不會引起重要功能缺失。
近年來癲癇外科實踐表明,一些疾病或綜合症手術治療效果肯定,可積極爭取手術。如顳葉癲癇伴海馬硬化,若定位準確其有效率可達60%~90%。嬰幼兒或兒童的災難性癲癇如Rasmussen綜合征,其嚴重影響了大腦的發育,應積極手術,越早越好。其他如皮質發育畸形、良性低級別腫瘤、海綿狀血管瘤、動靜脈畸形、半身驚厥-偏癱-癲癇綜合征等均是手術治療較好的適應症。
嚴格掌握手術適應症是手術取得良好療效的前提。首先,患者必須是真正的葯物難治性癲癇。如果由於診斷錯誤、選葯不當或者服用所謂的“中葯”導致病情遷延不愈,而誤認為是難治性癲癇,進而手術,那是完全錯誤的。其次,有些癲癇患者誤以為癲癇是終身疾病,對抗癲癇葯的副作用過度恐懼和誇大,誤認為手術可以根治癲癇,而積極要求手術,對這部分病人,一定要慎重。第三,應該強調手術不是萬能的,並不是每一位患者手術治療後都能夠達到根除發作的目的。雖然葯物難治性癲癇的大部分通過手術可以使發作得到控制或治癒,尚有一部分難治性癲癇即使手術,效果也不理想,甚至還可能帶來一些新的問題。
術前定位
精確定位致癇灶和腦功能區是手術治療 成功 的關鍵。目前國內外學者一致認為,有關致癇灶和腦功能區的術前定位應採用綜合性診斷程序為宜,最常用和較好的方法是分期綜合評估,即初期(I期)的非侵襲性檢查和Ⅱ期的侵襲性檢查。非侵襲性檢查,包括病史 收集 及神經系統檢查、視頻頭皮EEG、頭顱MRI、CT、SPECT、 PET、 MRS、 fMRI、腦磁圖和特定的神經心理學檢查等。如果通過各種非侵襲性檢查仍不能精確定位,尚需侵襲性檢查,包括顱內硬膜下條狀或網狀電極和深部電極監測及誘發電位,Wada試驗等,以進一步定位致癇灶和腦功能區。
神經調控治療
神經調控治療是一項新的神經電生理技術,在國外神經調控治療癲癇已經成為最有發展前景的治療方法。目前包括:重復經顱磁刺激術(rTMS);中樞神經系統電刺激(腦深部電刺激術、癲癇灶皮層刺激術等);周圍神經刺激術(迷走神經刺激術)。
重復經顱磁刺激(rTMS)
rTMS是應用脈沖磁場作用於大腦皮層,從而對大腦的 生物 電活動、腦血流及代謝進行調諧,從而調節腦功能狀態。低頻磁刺激治療通過降低大腦皮質的興奮狀態,降低癲癇發作的頻率,改善腦電圖異常放電,對癲癇所致的腦部損傷有修復作用,從而達到治療癲癇的目的。
rTMS對癲癇等多種慢性腦功能疾病均有較好療效,不存在葯物或手術治療對人體造成的損害,對認知功能無影響,安全高、副作用很小、治療費用低廉、患者容易接受。多療程rTMS可以明顯減少癲癇發作頻率和發作嚴重程度。因此rTMS有望成為一種潛力巨大的、獨特的治療癲癇的新手段。
rTMS優勢:調控作用具有可逆性;患者的需求不同,作用參數可調節;刺激單一作用靶點,也可能影響多個致癇灶;功能區致癇灶也可以進行神經調控治療。
哪些癲癇患者更適合rTMS治療:皮層發育不良或致癇灶位於皮層的癲癇患者其療效更好,可顯著減少患者癲癇發作次數(治療期間可減少71%發作),甚至部分患者(66%)可達到完全無發作。
rTMS的安全性:大多數患者都能夠很好地耐受,所報道的不良反應通常比較輕微短暫,如頭痛、頭暈、非特異性的不適感等。未發現關於rTMS激發癲癇持續狀態或危及生命的癲癇發作的報道。
迷走神經刺激(VNS)
Ⅶ 治療癲癇最好的方法就是中葯治療
目前治療癲癇最有效的治療方法是採用傳統中葯天麻、琥珀、羚羊角、麝香、柴胡、桂枝、石菖蒲、青陽參、白僵蠶、鉤藤、羊癇草、珍珠母、鐵膽粉、龍戟草、甘草等配合治療,見效快,療效確切,許多患者治癒後不復發。這些中葯配合使用具有扶正祛邪、安神鎮靜、活血化淤、祛濕化痰、醒腦開竅、健脾補氣、填精益髓的功效,可以從根本上調理臟腑機能,這些葯物的有效成分極易透過血腦屏障,直搗病灶核心組織,抑制腦組織細胞異常放電,迅速與神經間質受體產生競爭抑制,同時修復受損的腦神經細胞,從根本上治癒癲癇發作這一頑疾。以上葯物你可以在當地葯店買到,奇效實用且省錢方便。 同時癲癇患者一定要樹立信心,日常生活避免精神刺激,戒煙忌酒,才有利於疾病的康復。祝你早日康復!
Ⅷ 中醫治療癲癇方法有哪些
(一)定癇熄風、豁痰開竅法 此法針對本病發病的緣由主要是「風」、「痰」為患,風主動搖故抽搐,痰蒙清竅而神昏,故本法乃治療癇證之常法。 (二)瀉火通實法 癲癇屬神志疾患,火熱熾盛常是其主要誘發因素。火邪一方面煉熬津液,釀成痰熱;另二方面觸動內伏痰濁,使痰隨火升,擾亂神明,造成本病發作。臨床表現除癇症外,常見性急易怒,躁擾不寧,面紅目赤,口渴便秘,舌紅,脈弦緊等症,亟宜瀉火通實,使腑通火平,志定神寧,發作得以控制。 (三)活血化瘀法 由於癲癇的病因有一部分是由於腦外傷造成,或腦部因炎症的粘連,大腦皮層運動區產生刺激性病灶,也可由於各種原因導致腦缺血缺氧,而致發本病。現代醫學研究已知活血化瘀中制劑具有改善全身微循環、使腦局部供血得到改善、並可改變血液流變性質、減輕粘連、使皮層運動區凝滯性病理性興奮灶逐漸消除等作用,因而有利於癲癇的控制。 (四)育陰潛陽法 癲癇為肝所致,肝為剛臟,最忌剛制劑,主張「因勢利導,以柔制剛」,尤其對頑固性癲癇,宜以育陰潛陽法治療,使窒滯之機得暢,橫恣之勢得柔,以取定癲平癇之功。 (五)扶正祛邪法 本法亦無非從健脾、養心、滋肝、益腎、補氣血等方法著手,補氣健脾,則杜絕生痰之源,補益肝腎,滋水則所以涵木,以防肝氣橫逆,歷代醫家一般主張發作期著重治標為先,間隙期以治本為主,重在扶正。 沈陽93303部隊醫院
希望採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