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戴頸托開車算不算違法
疼是正常的,目前不要乾重活,到三個月就不會疼了,要想長好到該要兩年吧,我也是剖腹產,現在一年多了,刀口還是挺明顯的,顏色不一樣,而且還有點突出,沒法,慢慢會好的吧
㈡ 使用頸托松緊適宜,以什麼為標准
頸托的使用方法:使用頸托時頸部的松緊要合適,過松達不到保護固定頸部的作用,而過緊則影響頸部的功能。頸托分前面、後面,使用時先固定後面,再固定前面。另外,頸托為均碼,大多數患者不適應,可由醫師作適當的修剪至貼身,松緊度為佩戴頸托後頸部的施轉與肩部同步轉動為適度。
㈢ 如何正確使用頸托
圍領和頸托均可起到制動的愛護頸椎,減少神經的磨損,減輕椎間關節創傷性反應,並有利於組織水腫的消退和鞏固療效,防止復發的作用。
圍領和頸托可應用於各型頸椎病患者,對急性發作期患者,特別對頸椎間盤突出症,交感神經型及椎動脈型頸椎病的患者更為合適。圍領應用較廣,因其製作較簡單,用一般硬紙板按頸部的高度和周徑剪裁成帶狀,其外面套以針織物品,兩端按裝接成布帶即可製成。白天戴上,休息時可除去。頸托製作較復雜。一般頸椎病患者應用較少。
長期應用頸托和圍領可以引起頸背部肌肉萎縮,關節僵硬,非但無益,反而有害,所以穿著時間不可過久,且在應用期間要經常進行體育鍛煉。在症狀逐漸減輕後,要及時除去圍領及頸托,加強肌肉鍛煉。
㈣ 脊柱損傷搬運術的操作步驟
(一)脊柱損傷固定操作
1.現場評估:觀察周圍環境安全後,急救員正面走向傷者表明身份;告知傷者不要做任何動作,初步判斷傷情,簡要說明急救目的;先穩定自己再固定傷者,避免加重脊柱損傷。
2.體位:仰卧位,頭部、頸部、軀干、骨盆應以中心直線位,脊柱不能屈曲或扭轉。
3.操作方法:用脊柱板、擔架等。三人至患者同側跪下插手,同時抬高、換單腿、起立、搬運、換單腿、下跪、換雙腿同時施以平托法將患者放於硬質擔架上,禁用摟抱或一人抬頭、一人抬足的搬運方法,在傷處墊一薄枕,使此處脊柱稍向上突,然後用4條帶子把傷員固定在木板或硬質擔架上(一般用帶子固定胸與肱骨水平、前臂與腰水平、大腿水平、小腿水平,將傷員綁在硬質擔架上),使傷員不能左右轉動。如果伴有頸椎損傷,病員的搬運應注意先用頸托固定頸部,如無頸托用「頭鎖或肩鎖」手法固定頭頸部,其餘人協調一致用力將傷病員平直地抬到擔架上或木板上,然後頭部的左右兩側用軟枕或衣服等物固定。
4.監測與轉運:檢查固定帶、觀察患者生命體征、選擇合適轉運工具,保證病人安全。
(二)頸椎損傷固定操作(傷員仰卧位)
1.現場評估、判斷:現場環境安全,詢問傷員:「我是120急救醫生,請問您現在哪裡不舒服…」。傷員是高處墜落,神志清、訴頸部疼痛、下肢感覺障礙,懷疑頸椎損傷。
2.調整頸部位置 醫生按脊椎損傷處理,助手准備頸托及脊椎板(告知傷員配合)。上頭鎖,調整頭頸部:醫生與助手配合;助手食指置傷者胸骨正中指示。
3.檢查頭頸部 助手頭胸鎖固定頭頸部,醫生檢查頭枕部(頸椎形狀、壓痛)、上頭鎖。
4.上頸托 助手檢查測量傷員頸部的長度,調整所需尺寸,正確上頸托。
5.全身檢查判斷傷情(醫生或醫助)頭—頸—胸—腹—背部—外生殖器—下肢—上肢(未發現其他傷情)
6.上脊椎板 助手頭胸鎖、二助准備脊椎板及約束帶完畢),醫生頭肩鎖(肩鎖在側翻的同側)。
7.整體側翻 醫生指揮,二位助手左右手交叉抱傷員的肩、髂和膝部,將傷者軸位整體側翻於側卧位,保持脊柱在同一軸線。助手檢查背部及脊柱。
8.放置脊椎板 助手拉脊椎板注意擺放在背部合適的位置。將傷者軸位放置回仰卧位 。
9.脊椎板平移(推)傷員 助手用胸鎖手法固定頭頸部,醫生用雙肩鎖,助手左右手交叉,將傷者在仰卧位平移,推至脊椎板合適位置。
10.頭部固定 一助頭胸鎖,二助准備頭部固定器,醫生上頭部固定器。
11.脊椎板約束帶固定 助手對胸部、髖關節、膝關節、踝關節的順序以約束帶固定。
12.再次檢查傷員
13.搬運傷員 醫生指揮平穩抬起傷者,足先行,術者在頭側,同時觀察頭頸部情況 。要求醫生指揮及報告:口令簡潔,整體配合:選手操作手法規范,動作交替流暢,配合默契,過程緊湊。
(三)頸椎損傷的固定與搬運操作(傷員坐位)
1.初步判斷傷情,術者行胸背鎖穩定患者,一助至患者後方,進行頭、外耳道、頸後部查體,一助行後頭鎖,術者固定患者雙肩,保持患者上身穩定,一助將患者頭部復位至正常體位。
2.術者進行頸部查體,判斷患者有無呼吸道損傷,然後放置頸托。
3.放置頸托
(1)測量傷者頸部長度:拇指與掌面垂直,其餘四指並攏並與患者額面垂直,測量下頜角至斜方肌前緣的距離;
(2)調整頸托,塑型;
(3)放置頸托時,頸托中間弧度卡於患者右肩處並略向前下傾斜,先放置頸後,再放置頸前,保證位置居中,扣上搭扣,松緊度適中。
4.頸托放置後,術者進行全身體格檢查,順序由上到下,由軀干到四肢。
5.使用解救套(短脊板)
(1)術者行胸背鎖固定患者;
(2)一助與二助放置解救套在患者背部,平滑面的一面緊貼傷者身體;
(3)把解救套的中央放在傷者的脊椎位置後,一助換頭鎖;
(4)術者和二助把胸前的活動護胸甲圍繞傷者的身軀,並向上輕微拉動貼在腋下;
(5)將肩帶和胸腹部固定帶扣好,確保活動護胸甲頂端置於患者腋下;腿部固定帶(黑色)自內而外、自下而上繞經傷者的膝間,緊貼腹股溝位置,由大腿內側穿出,拉向外扣好並收緊;
(6)術者將頸部襯墊放好並將右手於短脊板後方行胸背鎖,在頸部與解救套之間放置襯墊緊貼,確保無空隙,一助將頭部護甲整理並至於正確位置後,行後頭鎖;
(7)術者將下頜固定帶放於下頜位置並向上拉貼緊頭部活動護甲,額部固定帶放置額前後也將之向下拉貼緊頭部活動護甲,注意保持氣道通暢;
(8)從下至上拉緊各固定帶,並用三角巾寬頻將膝踝部固定;
(9)檢查所有固定帶松緊度並整理。
6.搬運
(1)移動傷者:術者與二助在兩邊各自抓住腰兩側握把處,另一手放在傷者腿下,兩人雙手互扣抓牢,將患者分兩次45°移動轉體至90°。
(2)使用長脊板:長脊板放置上車擔架與傷者背側成一直線,穩定上車擔架,一助用雙肩鎖固定頭部,術者與二助抬高下肢先將傷者軀干平放於長脊板上,逐漸移動到位,適度放鬆肩、胸、腹、腹股溝固定帶,解除膝踝三角巾,並平放在長脊板上。
(3)固定傷者:將傷者軀體和四肢固定在長脊板上,按從頭到腳順序固定,頭部固定器固定頭部,胸部固定帶交叉固定,腿部固定帶斜行固定,並固定傷者與上車擔架。術者自下而上檢查各固定帶,並判斷患者呼吸情況。
(4)急救員平穩升高上車擔架,搬運傷者,足側先行,術者在頭側,同時觀察傷者頭頸部情況。
㈤ 預防和減緩頸椎反曲的6個小妙招
頸椎病中醫稱為項痹病,中醫認為病因與外傷、勞損、退行性變及風、寒、濕邪侵襲有關,頸椎病不僅是中老年常見病,隨著智能手機、電腦網路大量使用,越來越多的青少年也加入了頸椎病的「大軍」。
正常人的頸椎是有一個自然向後的弧度或類似C形的生理曲度,非常類似哺乳類動物的脖頸,如果經常低頭看手機上網,並有頸部疼痛、頭暈、胳膊麻木等,照張X線片會發現頸椎曲度改變,如變直、反曲、S形變等,通俗地講就是頸椎變形僵硬了,這就是頸椎病的典型表現,令人非常痛苦。臨床上頸椎曲度異常成為該病「要害」,只要恢復生理曲度,就能緩解脖子疼痛症狀。頸椎病患者除了要及時治療外,從生物力學和康復鍛煉角度來講,預防和減緩頸椎反曲,可不妨從日常6個小招做起。
佩戴頸托 :首先,頸托的作用主要是限制頸椎活動,起到保護頸椎的作用,同時頸托的自然曲度,對改善頸椎反曲有益。頸托在網上或葯店均可購到。頸椎病患者急性期建議每天完全佩戴,先佩戴4周時間,4周後可改為間斷佩戴,每天戴幾個小時即可。一般卧床休息可以取下,起床行走或工作時都可佩戴。
頸椎牽引 :通過牽引擴大頸椎椎間隙,調整頸椎曲度,減輕神經根刺激,緩解疼痛症狀。家庭使用的充氣式牽引器,為橡膠氣囊和絨制面料製成,一般在網上或葯店購買,按照使用說明書佩戴後,通過手動充氣使頸椎上下牽引力適中為度,牽引時頭部抬起稍後仰,每天牽引1~2次,時間半小時為宜。但注意診斷脊髓型頸椎病(即雙足走路有踩棉花感者)不宜採用此法。另外,頸椎牽引還有一種更加簡易安全的自我牽引方法,即將雙手托住兩側下頜,雙肘支撐在桌面上,做向後上的牽引動作,每次牽引5~10分鍾,每天牽引3~4次。
枕頸椎枕 :一個人一生中大約三分之一的時間在睡眠中度過,選擇合適的枕頭很重要。頸椎枕有一定的保健功效,它按照人體的頸椎生理曲度而設計,可放鬆我們的肌肉,具有呵護頸椎、恢復頸椎曲度輔助作用。頸椎枕應枕在頸部,頭部後仰感覺舒適即可。選擇頸椎枕一般高度應該以一個拳頭到一個拳頭半的高度為宜,約為10~15厘米。材質以具有回彈作用的天然乳膠為原料的乳膠枕較好,此外,還可適當選用添加具有活血化瘀、祛風通絡之保健功效的中葯枕。
抱頭後伸 :低頭看手機或埋頭工作時間一長不僅頸椎肌肉韌帶勞損,酸困疼痛,頭痛眼花,還容易造成駝背。此時,就應將頭抬高片刻,挺起胸膛,雙手抱住頭枕後部努力讓頭後伸,讓頸椎向後做抗阻力運動,此動作能防止肌肉萎縮,改善頸後肌肉力量,有利於恢復頸椎生理曲度。每次做20~30個,每天做2~3次。
走路抬頭 :低頭或探頭走路、散步,都是一種不良生活習慣,它不僅引起駝背彎腰,頸部富貴包,還會引起頸椎重心前傾,加重頸椎反曲。此外,低頭行走容易思考問題,達不到散步健身放鬆身心的目的。因此,行走時上身要挺直,昂首挺胸,才能「立如松」,才有利於頸椎生理曲度自然恢復,同時抬頭也會使你忘卻一切煩惱。建議頸椎反曲者,盡量減少低頭看手機,給頸椎一個「喘息」的恢復機會。
靠牆直立 :工作生活之餘,不妨抬起頭背靠在牆邊直立5~10分鍾,雙手臂自然下垂,抬頭伸長脖頸,挺胸收腹,不時踮起腳尖,自然平靜呼吸,保持頸、胸、腰椎呈條一直線,此簡單動作常做可矯正不良低頭屈頸姿勢,對改善頸椎反曲亦頗有益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