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嬰兒斜頸怎麼辦
與你共探討,經三十多年臨床認為,嬰兒斜頸早明確診斷早按摩治療. 1.方法 揉法、拿法、牽伸法: 按摩. 2.一般每日治療1次,每次15分鍾左右。 3. 家長給患兒哺乳、懷抱及睡眠時有意使患兒頭向健側轉動以幫矯正畸形。 3. 定期到醫院復查,如需手術治療最好在8--10歲以前進行,1--3歲為手術治療的良機。若年齡大後再行手術,則頭面部和頸部畸形就很難矯正。 4.手法治療小兒肌性斜頸是通過手法操作以達到疏通經絡,運行氣血,理筋解痙,化瘀散結矯正畸形,以恢復正常的功能。手法治療,患兒痛苦小,療效高。施術時,手法要輕快柔和,輕而不浮,重而不硬,取得滿意療效的關鍵是盡早接受治療,年齡越小治療效果越好,治療越早,恢復越快,如等到腫塊機化為條索狀纖維,質地變硬,變粗,壓痛消失,治療起來就難以奏效了,病程也長,療效也差。手法治療要在有經驗醫生指導下進行。以上供你參考,祝你順利,祝天下所有斜頸患兒早日康復
B. 幼兒斜頸怎麼緩解
幼兒斜頸緩解:
適用人群:適用於出生後和不滿半周歲的嬰兒,應積極採用保守治療,以促進血腫早期吸收,防止肌纖維攣縮。
1.手法按摩:可先在醫院按摩,患者家長掌握手法操作要點後,自行在家按摩,既方便也易於堅持。方法是用手指對攣縮的胸鎖乳突肌進行柔和的捻散捋順,邊揉捻邊,每次15分鍾,每日2~3次,動作輕柔。輕度攣縮的胸鎖乳突肌可以逐漸得到舒展,頭頸姿勢恢復正常。
2.沙袋固定:讓嬰兒仰卧床上,臉向患側,枕部向健側,用沙袋(或米袋)固定,保持頭在以上體位。
3.局部按摩:塗以滑石粉,用拇指或食指在腫塊反復按摩,可活血、消腫、散結、解痙,促進腫塊吸收,達到治療目的。
4.牽拉:持續將頭牽向健側,每日30~50次左右,可分次做。做時把患兒平放於床上,父母用雙手按住其頭,將其下頜轉向患側肩部(即頸部包塊處),轉過去之後停頓1分鍾左右,讓肌肉處於拉長伸展狀態,手法要輕柔,防止用暴力。
5.體位療法:親人或者保姆要根據不同的病變位置,選擇自己在餵奶和睡覺時的位置關系。比如說孩子是右側斜頸,就要在餵奶和睡覺時把孩子放於您的左側,反之亦然。
注意事項:
(1)當與骨性斜頸、姿勢性斜頸、眼源性等斜頸相鑒別。
(2)及時發現,及時治療。一般在出生3個月以內開始治療為好。當腫塊消失後,應繼續推拿,直至頸部活動正常為止。
(3)1歲後無效,可考慮手術矯正。
(4) 斜頸患兒,還應注意檢查是否伴有其他先天畸形特別是先天性髖關節脫位(可去醫院拍雙側髖關節X線加以確診)。
(5)小兒不宜過早直抱,防止發生姿勢性斜頸。
C. 怎麼治療小兒肌性斜頸
一、臨床表現:
1、小兒出生後,頸部一側可出現腫塊,呈橢圓形或條索狀,多局限於胸鎖乳突肌的中下段,以後患側胸鎖乳突肌攣縮緊張。
2、小兒頭部向患側歪斜而顏面旋向健側,頭頸旋轉活動受限。
3、病程長者,患側顏面部發育受影響,明顯小於健側。
4、晚期可伴有代償性的胸椎側凸。
5、早期頸椎X線檢查無異常改變,晚期可出現頸椎側彎畸形。
二、推拿治療:
1、治療原則:舒筋活血,軟堅散結。
2、治療步驟
(1)按揉患側胸鎖乳突肌及腫塊:小兒側卧位或仰卧位,醫者坐於健側,按揉患側胸鎖乳突肌及游蠢腫塊處5~10分鍾。動作要輕柔。
(2)拿捏患側胸鎖乳突肌:順著胸鎖乳突肌肌肉由上而下反復捏拿3~5分鍾。用力要輕,著力要深。
(3)被動運動:配合頸部被動運動,以向健側側彎、患側旋轉為主,反復進行數次。運動要緩慢。
(4)抹患側胸鎖乳突肌:用拇指指腹著力,在患側胸鎖乳突肌處自上而下施推抹法神碧陪20次。
(5)推揉風池:用拇指羅紋面著力,推揉小兒患側風池穴1分鍾。
(6)拿肩井:用拇指與其餘四指相對用力,拿捏小兒脖子根部與肩峰連線的中央處肩井穴及周圍大筋5次。
3、療程:治療越早,效果越好。一般在小兒出生3個月以內開始按摩較慧沒好,每天按摩1次,療程較長,需3~6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