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陳式太極拳推手的方法
太極拳是東方體育文化的一塊瑰寶,是中華武苑中的一枝奇葩異卉。歷經數百年傳承,代代有名家,而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當代太極拳的發展壯舉主要是在陳式太極拳枝幹上綻放的朵朵花蕾。下面是我為專門您整理好的:陳式太極拳推手的方法。
陳式太極拳推手的方法
什麼是太極拳推手的方法
?就是把太極拳內粘,游,連,隨,騰,閃,折,空,棚,捋,擠,按,活,這十三式的精華摘要出來,用棚,捋,擠,按的方法,採取太極拳的實用,二人對推,推得不償失時間久了,得到裡面的奧妙,就能起到保衛打仗的作用。推手的姿勢有五種不同的方法:
陳式太極拳推手第一種姿勢叫挽花,
可以單手挽也可以雙手挽,就是甲乙兩人對立,兩腳不動,甲與乙兩腳套在一起,互相用滑空之法,對挽連綿不斷.彼此用牽牛之法,將腳跟牽動.有功夫時,讓你有牛大之力也牽不動,腳蹋地絲毫不動.兩手如稱桿之靈,用纏絲勁,如蠶作繭,絲頭不斷,完全是用巧之法.推得功夫成熟時,特殊表現:未會牽牛意如何,兩手猶如用絲籮,年年祈與人間巧,不到人間巧更多.
陳式太極拳推手第二種姿勢叫推手,
甲乙兩人對立,彼此兩腳不動,甲用雙手按乙胳膊,乙用棚法將甲滑空,.乙再用兩手按甲胳膊,甲用棚法將乙滑空。可以推得很長時間,啥時沒有力氣,啥時停下來,這個推手的方法完全殺走法,也就是滑空之法,兩人推得功夫純熟時,,推得身上比冰凌還滑,胳膊如棉花裹鐵。兩個人的內勁接連得如膠似漆,粘沾不散,這個功夫推的只有半個圈,只有一個按,一個棚,沒有捋和擠。推得長久時特點表現:滑如冰凌,粘如膠,軟如棉花,硬似鐵。
陳式太極拳推手第三種姿勢叫擠。
就是甲乙兩人交手,甲的左腿進入乙的右腿裡面,彼此都是弓步法,甲用雙手按住乙的胳膊(這叫按),乙用滑空法走出去,用兩手捋住甲的右胳膊(這叫捋法)往左引,甲用右肩靠住乙的胸往外擠(這就是擠)有打乙的背折靠的方法,乙將甲的來勁滑空,用兩手按住甲的胳膊,甲用滑空法走出去,捋住乙的胳膊,乙用棚勁(這就是棚)棚住甲兩手,右腿後退一步。內臟有右肋靠的方法。甲左腿往前一步蹋到乙的右腿裡面,乙用雙手捋住甲的左胳膊,甲用左肩靠住乙的胸,有打乙的背折靠的方法。乙用滑空之法走出,捋住甲的左胳膊。甲棚住乙的兩手,用左腿往後退一步,內臟有打左肋靠之法。乙用右腿往前進一步,如此兩個人一來一往對推,不間斷,這樣推法就成圓圈了,棚捋擠按也都用上了,十三式的精華也都會在其中。推成之後,離開推手就可以得到技擊的作用。這樣推成功後的特點表現是:棚捋擠按須認真,上下相隨人難進,任他巨力來打我,牽動四兩撥千斤。
陳式太極拳推手第四種方法叫捋。
就是甲乙兩個人把棚捋擠按四種方法套在一起,,手法與第三種的推法一樣,與第三種推法不同的是;甲乙二人的前腿肚都要鋪地,在地上盤旋,使襠內都有彈簧力,這個推法完全是叫下盤穩固腿上有力,這就是長興公說的:培其根則枝葉自茂,潤其源則流脈自長。這個方法就是培根潤源的方法。這個方法推成功之後,特點表現為:兩腿仆地猶頑石,下盤穩固定根基,襠內自有彈簧力,靈機一動鳥難飛。
陳式太極拳推手第五種姿勢叫花步。
就是甲乙二人的手法和步法與第三種相同,二人推過三四個回合之後,彼此都變了方法。就是舍己從人,隨機應變,人不知我,我獨知人的方法。兩個人的方法沒有一定,彼此或用墊步,或用偷步,或用橫步,或用躍步,靈活運用。步為周身之樞紐,靈與不靈在於步,活與不活在於步,有時該進兩步的進兩步,該進三步的進三步,彼此兩手套在一起。或用肘,或用靠,乘虛而入,乘空而擊。甲攻乙,乙用滑空之法將甲的來勁滑空(引空),乙用攻法攻甲,甲用滑空之法將乙的來勁引空。甲乙彼此圍攻之勢互不相讓,就是棋逢對手,將遇良才,強中還有強中手,能人背後有英雄。這個推手之後特點表現為:二人推手如圍棋,一來一往見高低,圍到山窮水盡處,陡然一勢判雄雌。以上五種推手法成熟之後,在技擊中就會起到很大的作用。
這五層功夫的表現就是結陰陽剛柔的變化,說陰陽就不說剛柔,陰陽就代表剛柔。說剛柔就不說陰陽,剛柔就是陰陽。純剛無柔是硬手,純柔無剛是軟手。一陰九陽跟頭棍,二陰八陽是三手,三陰七陽猶覺硬,四陰六陽類好手,唯有五陰並五陽,陰陽不偏稱妙手,妙手一運一太極,太極一運化烏有。
純剛無柔不是太極拳,是硬手。純柔無剛也不是太極拳,是軟手。炸樣都不能學推手,非得不償失練一,二年的好功夫,,練得一分柔九分剛才能學推手。怎樣知道他有一分柔九分剛的表現?一陰九陽跟頭棍,,他有一分肉九分剛與人推手就會栽給頭,沒有還手之力,這樣表現就知道他有九分剛一分柔。再練一層功夫,就會練到二分柔八分剛,怎麼知道他練到二分柔八分剛呢/二陰八陽是散手。因為他練到此與人推手時他就不會栽跟頭了。他已經有了抵抗力不從心了,二人推手也不分棚捋擠按,腿上也不分虛實,二人打起散手來了。象不會打拳人打架一樣,這就是二分柔八分剛的表現。再練一層功夫,練到三分柔七分剛,怎麼知道他有三分柔七分剛呢/因為他能破第二層的散手,有把握的把人打倒,但不是用巧打人,還是用自己的笨力打人,這就叫三陰七陽猶覺硬。再練一層功夫,練到四分柔六分剛,就是遇敵以得人為准,以不見形為妙,如有人來打時,得不準不發,得住對方的空隙時,把人打得很遠。在跟前的人看不見是怎麼打的,挨的人不知道是怎麼挨的。這就是四陰六陽類好手,遇人以得人為准,以不見形為妙的表現。再練一層功夫,練到五分柔五分剛,就可以撞著何處何處擊,我也不知玄又玄。就是練到五分柔五分剛時,,不管撞著何處來打我,,我無論何處都能見人打出,這就是唯有五陰並五陽,陰陽不偏稱妙手的表現。妙手一運一太極,就是好手打人,處處都分著剛柔的意思,就是看是至剛,其實是至柔,看是至柔,其實是至剛。用剛不可五柔,無柔則環繞不速,用柔不可無剛,無剛則摧敵不捷。全是剛柔相濟的。太極一運化烏有,就是無極生太極,太極又歸了無極的意思。
純剛無柔不是太極拳,是硬手。純柔無剛也不是太極拳,是軟手。這樣都不能學推手,非得練一,二年的好功夫,,練得一分柔九分剛才能學推手。怎樣知道他有一分柔九分剛的表現?一陰九陽跟頭棍,,他有一分肉九分剛與人推手就會栽給頭,沒有還手之力,這樣表現就知道他有九分剛一分柔。再練一層功夫,就會練到二分柔八分剛,怎麼知道他練到二分柔八分剛呢/二陰八陽是散手。因為他練到此與人推手時他就不會栽跟頭了。他已經有了抵抗力不從心了,二人推手也不分棚捋擠按,腿上也不分虛實,二人打起散手來了。象不會打拳人打架一樣,這就是二分柔八分剛的表現。再練一層功夫,練到三分柔七分剛,怎麼知道他有三分柔七分剛呢/因為他能破第二層的散手,有把握的把人打倒,但不是用巧打人,還是用自己的笨力打人,這就叫三陰七陽猶覺硬。再練一層功夫,練到四分柔六分剛,就是遇敵以得人為准,以不見形為妙,如有人來打時,得不準不發,得住對方的空隙時,把人打得很遠。在跟前的人看不見是怎麼打的,挨的人不知道是怎麼挨的。這就是四陰六陽類好手,遇人以得人為准,以不見形為妙的表現。再練一層功夫,練到五分柔五分剛,就可以撞著何處何處擊,我也不知玄又玄。就是練到五分柔五分剛時,,不管撞著何處來打我,,我無論何處都能見人打出,這就是唯有五陰並五陽,陰陽不偏稱妙手的表現。妙手一運一太極,就是好手打人,處處都分著剛柔的意思,就是看是至剛,其實是至柔,看是至柔,其實是至剛。用剛不可五柔,無柔則環繞不速,用柔不可無剛,無剛則摧敵不捷。全是剛柔相濟的。太極一運化烏有,就是無極生太極,太極又歸了無極的意思。
為什麼把推手說得這樣奧妙?
拳術如戰術。練武術就得懂得什麼是技擊,如果練武術不懂得什麼叫技擊,就不成武術了。學拳人學的是技擊,如果說不到技擊,他就沒有競爭的興趣,他就會半途而廢。如果有遠方朋友來訪,也是有訪問技擊的。如果不能用技擊的方法把他打倒,不但他說你保守不傳,而且他還會看不起你,說你沒有本事。所以,練武術學技擊是很重要的。如果用技擊把學拳人打傷怎麼辦?正因為此才用這些推手的方法來傳授技擊。用推手的方法打人,把人打出一丈遠,不但不傷,而且身上也不覺得疼,這是什麼原因呢?一個人胳膊上有三節能打人,手為梢節,肘為中節,肩為根節,這三節有分平面和側面,用平面打人,把人打出一丈遠,不但不傷,而且也不知道疼。用側面打人就會把人打傷。手是梢節,掌為平面,用掌打人不疼。拳為側面,拳頭把人打倒就會把人打傷。肘為中節,肘尖為側面,肘尖四周為為平面,用肘尖四周打人,把人打倒不知道疼,用肘尖打人,把人打到就會把人打傷。肩為根節,肩尖為側面,肩尖四周為平面。用肩尖四周把人打倒也不知道疼,用肩尖打人就會把人打傷。學打拳人打他肉厚的地方,不打他們的要害,句打不傷也打不疼。如果到前方去打仗,遇交手戰打敵人時都是用側面打,而且要打他的要害。就是上打咽喉下打陰,左右兩肋並中心,上鼻下臁並封眼,腦後一擊要人魂。這樣不但可以把人打傷,而且可以致死。總之,學技擊是備而不用的方法。
與人交手時要知道規矩
拳術如戰術,與人交手時當場不讓敵,舉手不留情。
(1)立身要站巧地,就是站的地方能進能退,不要站很狹隘的地方。
(2)存心要精,不精則受愚,就是交手時不要一交手就打人,如果對方比你受高,你撲了空,你收也手不回來,這就是拳論說的:我守我疆莫失界,一失界魂飛魄散,這就是失了界了。遇人交手時必須游斗三合,知道對方的功夫如何。如果對方的功夫不勝我,就乘虛攻敵,如果對方比我手高,我就只敢守不敢攻。如果對手更高,我守也守不住,那就只好用走法走,這就是好教師不打走教師。雖然對方比我手高,我不進你身,豈奈我何?
毛主席教導我們說:兩千多年前大軍事家孫武子說,知己知彼,百戰百勝。又說,水滸傳上柴進莊上洪教頭和林沖交手,洪教頭說,來,來,來,氣勢洶洶,林沖趁洪教頭的空隙,把洪教有打倒了。
(3)發手要狠,不狠則不濟。就是與人交手時,如果不發就不發,如果能發就要把對方打倒,如果不把對方打倒,對方就不佩服,這就是發手要狠,不狠則不濟的道理。
(4)膽愈大而心愈細,膽戰心寒者則不能取勝。如黃繼光,董存瑞等同志的英雄氣概,威風凜凜,殺氣騰騰,練武術的人必須知道這些英雄事跡,必須學習這些英雄氣概,才能更好地為人民服務。
注意:推手如滑冰,完全是引勁落空的方法,千萬不能硬頂,以免失去靈活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