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腹股溝疝怎麼治療
腹股溝疝氣的治療目前方法比較多,但是總的分為兩大塊,一種是開放手術,一種是腔鏡手術,腔鏡手術是微創手術的一部分。開放手術手術方法也很多,結合病人的年齡、病人的身體狀況、病人疝氣的發生嚴重程度,在開放這一塊也有很多種手術方式,比如小兒疝氣做單純疝囊高位結扎就可以。對於成人疝氣,要通過補片修補,幫助病人強化後壁,完善後邊缺損的加強,這個時候方法有很多種,醫生要結合病人情況,結合醫生自己所掌握的手術方法,選擇比較適合病人的方法。腹股溝疝還有一種方法是這兩年做的比較多的腔鏡疝,腔鏡疝修補應該優點也比較多:1、創傷很小,打幾個洞就可以完成手術;2、腔鏡疝不需要在腹股溝區做切口,也是通過肚臍打切口,對於腹壁美觀度要求比較高的患者,這個是比較適合;3、創傷也比較小,病人恢復起來更快一些,腹股溝區的手術以後疼痛也很輕,這也是我目前所主張的主流的手術方式。
② 腹股溝斜疝怎麼治
建議:你好,所述情況是寶寶患有腹股溝疝氣。建議在方便的情況下帶寶寶到當地三甲醫院檢查確診後,請專家給寶寶配置一個疝氣帶,先行保守治療。嬰兒疝氣在一周歲半以前有自行恢復的可能。如果到時沒能恢復,在兩周歲左右行手術治療是手術的最佳時間。祝寶寶早日健康!
③ 疝氣怎樣治療
疝氣在醫學上的定義是正常組織或臟器通過潛在的腔隙,由原來的部位移位到其他的部位。實際上,老百姓所說的疝氣主要是腹股溝疝。疝氣發病以兒童和老年人多見,兒童疝氣在一歲以內是有可能自愈的,但一歲以後的疝氣就不可能自愈了,應該手術治療。所有成年人疝氣都需要及時手術。
疝氣手術怎樣做才好呢? 隨著腹腔鏡技術的發展,近兩年應用腹腔鏡技術診斷治療疝氣,顯示了創傷小、診斷明確、修補徹底和恢復快的優點,是現代疝氣治療的最佳選擇。
腹腔鏡從腹腔內可以輕松、全面地查看雙側腹股溝,能夠及時發現平時因沒有發作而被遺漏的對側隱匿性疝氣(大約20%左右),這樣一次手術就能同時解決雙側疝氣,避免了傳統手術方法第一次術後1~2年因對側疝氣再次開刀的痛苦。
兒童疝氣只需要在肚子上開1~2個指頭大小的孔,術後一天就能下地活動、辦理出院。對於成年人疝氣也只需要在腹壁上開3個小孔,病人術後2天一般就能出院,平均5天後即可恢復日常活動。加上腹腔鏡技術可以一次性修補斜疝、直疝和股疝區,因此腹腔鏡與其他開刀方法相比,修補更為徹底,達到了「一次手術享用終身」。對於傳統疝修補術後疝氣復發的患者腹腔鏡更是個福音,因為腹腔鏡避開了以往手術區域,化解了復發疝再手術困難的問題。
自療注意事項:(1)早期治療。(2)積極治療影響本病發生的其他疾病,如慢性咳嗽、前列腺肥大、慢性便秘等。自治療法1.成葯自療法(1)疝氣內消丸,每日2次,每次服9克。(2)桔核丸,每日2次,每次服9克。(3)補中益氣丸,每日3次,每次9克。2.驗方自療法(1)小茴香10克、荔枝核10克、桔核6克、吳茱萸6克、木香3克、用水煎服,每日1劑。(2)向日葵1棵,水煎後紅糖沖服。(3)烏葯、升麻各10克,用水煎服,每日1劑。用於疝氣腫痛。(4)杉樹球8個,用水煎服,每日1劑。3.飲食自療法(1)羊睾丸、雞蛋各4個,水煮後吃蛋喝湯,每日1劑,連服數日。用於本病氣虛者。(2)補骨脂50克,鹽炒研末,加入黑芝麻25克,每次服9克,每日2次。(3)全蠍一個研末,裝入雞蛋孔內蒸熟食之。(4)豬肉120克、梧桐樹根,八月瓜根、蒼耳子各10克。燉服,每日1次。(5)蒜頭皮20克,熬水,每日服用數次。蒜頭皮即粘貼蒜肉之衣,約1000克的蒜頭,可剝皮20克。本方適用於小兒疝氣者。(6)大蔥、紫蘇各適量,石灰袋1個,大蔥、紫蘇加水煮開後,待溫熱時浸坐15-20分鍾,然後以石灰袋置於患處入睡。本方對於疝氣脹痛有一定效果,一般應用15-30分鍾,然後以石灰袋置於患處入睡。本方對於疝氣脹痛有一定效果,一般應用15-30分鍾即愈。(7)生薑15克、當歸15克、羊肉100克,同煮熟,吃肉飲湯,每日1次。本方用治寒疝,具有補血活血、解氣止痛,溫暖下元之功效。(8)紅皮蒜2隻、柑核50克、金橘2個、白糖50克,蒜去皮,同其他三味用水2碗,煮成1碗,頓服。本方用治疝氣疼痛異常,具有消腫、止痛之功效。(9)鮮生薑適量,洗凈,搗爛絞取其汁,去渣,將汁貯於碗內,陰囊浸入薑汁內片刻即成。本方用治疝氣,具有解肌散寒之功效。(10)蔥衣(系蔥白的外衣)90克,稍加水煮,1次吃完,連服7次。本方用治疝氣,具有解肌散寒之功效。4.外治自療法(1)吳萸、川楝子、小茴香各10克,烘乾研末,醋調成膏,紗布包裹,敷神闕、氣海、中極穴。(2)肉桂10克、研末醋調,紗布包後敷臍部。(3)蓖麻仁7粒研碎,麵粉適量,水調成膏,敷健側湧泉貼在右側腰部,右側疼痛貼在左側腰部。5.其他自療法(1)熏葯:燈籠草30克,煎湯熏洗,每日1-2次。(2)葯墊法:川椒30克、小茴香30克、灶心土500克。將川椒、小茴香研為細末,灶心土打碎,三味和勻,棉布包裹,製成坐墊,坐其上。避免誤診、避免過分勞累、不要長久站立。主要還是要在臨床醫生的指導下進行治療。
④ 疝氣有什麼能治好的辦法
等問題由有來醫生簽約專家中國人民解放軍火箭軍總醫院普通外科毛海峰為您解答。治療疝氣最好,最有效的辦法是手術治療,因為手術可以達到根治極少有復發的情況,額,疝氣分為很多種,最常見的是服務區的疝氣腹溝區又迤斜疝最常見的對單冊也可為雙側。還有一些其他常見的,單茹,切口疝,呃,扇骨扇,他們的主要原因是局部扶壁缺損或者是術後癒合不良,那麼腹腔的內容物,字元比較薄弱處,突出,內容物,通常是,場館,網膜或者其他臟器組織,在釜壁上形成一個,會,有時候難以還納,那麼還有的方法是,手法復位,當,疝氣,形成梗阻時通常難以通過手法復位,另外還有,保守治療,如佩戴,單大,那麼這種情況,疝氣的復發率較高,所以通常,還是。建議手術治療,在樹區也就是復辟缺損處放置一個軟組織的卜片,然後進行一個無張力的縫合術後癒合良好手術,並發症,也小。
⑤ 疝氣如何治療
疝或叫赫爾尼亞,是指腹部的內臟從自然孔道或損傷後的破裂孔脫到皮下、肌間和其他解剖腔的一種常見病,如豬的臍疝和陰囊疝等。
疝可分為先天性疝和後天性疝兩類。先天性疝多發生於幼畜,如臍孔、腹股溝環等的擴大等。後天性疝則可見於各種年齡的豬,如機械性外傷、小母豬閹刻不當等原因引起。
(1)豬臍疝臍疝是仔豬的常見病之一。腸管通過臍扎進入皮下,稱為臍疝。常見先天性臍孔閉鎖不全,加之仔豬便秘、過食、奔跑、捕捉等誘因,使腹壓增大,腸管由臍部脫入皮下。病豬的臍部突出一個似核桃、雞蛋至拳頭大的球狀腫脹,用手按壓時柔軟,無熱、無痛,容易把疝內容物(腸管)推回腹肌,當手鬆開和腹壓增高時,又可再現。仔豬在飽食或掙扎時,臍部腫脹物可增大。用聽診器可聽到腸管蠕動音。病豬精神、食慾不受影響。如不及時治療,下墜物可以逐漸增大。如果疝囊內腸管嵌閉,發生阻塞或壞死,病豬則出現不安,食慾減少或廢絕,排糞減少,脹氣,局部硬固,有疼痛,體溫升高,心跳加快等全身症狀。如不及時進行手術治療,常可引起死亡。
治療的方法有非手術療法(保守療法)和手術療法兩種,兩種方法各有優缺點,可根據病情選擇應用。
非手術療法凡是疝輪較小的幼齡豬,可在摸清和疝孔後,用95%酒精或磺液等刺激性葯物,在疝輪周圍分點注射,每點注射2~3毫升,以促進疝孔四周組織發炎而瘢痕化,使疝孔重新閉合。在農村也有採用貼膠布治療的辦法,作法是:病豬停食一頓,仰卧保定,洗凈病豬患部,剃毛後,將脫出的胸管推回腹腔,用一塊比患部稍大的膠布貼牢即可。此法不能治好時,可考慮手術療法。手術療法術前給豬停食1~2頓,仰卧保定,患都剪毛、洗凈、消毒;術部用1%普魯卡因10~20毫升作浸潤麻醉。按外科無菌操作技術切開皮膚,鈍性剝離(不要損壞疝囊),將腸管送回腹腔,多餘的囊壁及皮膚作對稱切除,撒消炎葯於腹腔內,將疝環作煙包縫合,以封閉疝輪,撒上消炎粉,最後給節縫合皮膚,外塗碘酒,如果腸管與腹壁粘連,可用外科刀小心切一小口,用手指伸入進行分離,剝離後再按前法處理及縫合。
手術後將病豬養在清潔乾燥的圈舍內,喂給易消化的稀食。並限制豬劇烈奔跑,防止腹壓過高。手術後可用綳帶包紮數日,減少污染和復發。必要時可用抗菌葯物。
(2)豬陰囊疝仔豬出生後睾丸下降到陰囊中,腹股溝管關閉。若腹股管內環過大,就可以發生疝;豬突因尖叫,追趕抓捕等,使腹壓增高,腸管從鼠蹊部進入陰囊內而引起。豬陰囊疝又稱疝氣。
發生陰囊疝時,豬的一側或兩側陰囊部膨大,皮膚緊張發亮,觸摸局部柔軟,有彈性,但多不疼痛,可以摸到疝的內容物(多為小腸),也可摸到睾丸。聽診時可聽到腸蠕動音。如將豬兩後肢提起或用手推壓時,則增大的陰囊消失,但復原後又出現。少數病豬腸管與囊壁粘連變成鉗閉性疝,此時病豬常有明顯的全身症狀。
主要採用手術療法。將豬後肢吊起,腸管自動縮回腹腔。術部剪毛、洗凈,消毒後切開陰囊,暴露鞘膜管,用手指將鞘膜腔內腸管送入腹腔,然後將鞘膜管和精索一起扭轉數圈,用縫線穿過已扭轉的鞘膜管和精索,縫在皮下環的兩側緣,結扎、切斷。切口內撒上抗菌消炎葯,結節縫合皮膚,最後用碘酊消毒。若是沒有去勢的小公豬,可切開陰囊(不要劃破睾丸),用手將睾丸往後拉,在精索部結扎兩道,然後切開摘出睾丸,外撒抗菌葯物,最後縫合皮膚,用碘酒消毒。術後豬只不宜早餵食或喂得過飽。
(一)治療
1.佩戴疝帶成人腹股溝斜疝不能自愈,且可能發生嵌頓或絞窄,故應手術治療。但遇有特殊情況不宜手術時,可暫緩。手術暫緩期間,可佩戴疝帶緊壓疝環。因長期佩戴疝帶可使疝內容物與疝囊頸粘連,易致難復性疝,故一般不予推薦。
(1)手術暫緩條件:①妊娠6個月以上者,因子宮常將腸襻推向上腹部,疝發生的機會較少;②身體極度衰弱或患有嚴重心血管及肝、腎等重要臟器疾病,不能耐受麻醉及手術者;③手術部位有皮膚病患者;④有明顯的疝發誘因而未能得到控制者,如前列腺肥大、肝硬化腹水、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等;⑤多種疾病活動期的患者,如糖尿病、結核病等(發生疝嵌頓或絞窄性疝必須手術治療者除外);⑥腹股溝區軟組織存有感染病灶者。
(2)疝帶禁忌證:下列情況,應視為應用疝帶的禁忌:①不可回復、嵌頓,腸梗阻和絞窄性疝是絕對禁忌;②巨大的疝或囊口甚大者;③並發有精索鞘膜積液或睾丸下降不全者,不宜用疝帶治療。
(3)疝帶使用法:疝帶必須根據病人的體態和疝囊口的大小定製。使用時,首先回納疝內容物入腹腔,將疝帽覆蓋於腹股溝管疝內環處,使腹股溝管恰好閉合,以阻止疝塊突出,然後固定腰圍。疝帶一般白天活動時佩戴,夜間除去。
2.手術治療腹股溝斜疝不能得到及時處理,腹壁缺損將逐漸加重,不但影響勞動能力,而且給日後手術治療帶來困難。
腹股溝斜疝的手術原則主要是:疝囊高位結扎及加強,修補腹股溝管壁。
(1)疝囊高位結扎術:高位結扎是指在疝囊頸部以上結扎,切除近端疝囊,遠端疝囊根據疝囊大小,可切除或留在原位。成人僅適用於斜疝絞窄發生腸壞死的病例。高位結扎的目的,在於消滅殘留的腹膜鞘突,恢復腹膜腔在腹股溝區域的正常狀態。
操作方法:切開疝囊,檢查並回納內容物,再剝離疝囊至疝囊頸,內荷包縫扎,並縫吊固定於腹肌斜肌深面。
有人行高位疝囊結扎時並不切開疝囊。Irving則採用不切除疝囊,將其內翻送入腹腔外縫合結扎的方法。Potts在結扎前捻轉疝囊以達高位結扎目的。還有報道,需切開精索內筋膜,向中樞分離達到腹膜前脂肪水平,或可確認內環和腹壁下動脈水平才達到高位結扎的目的,但要有一定的經驗和熟練程度才能做到。一般說來,不論「內荷包」、「外荷包」或其他處理方式,只要結扎線切斷後,殘端能回縮到腹橫肌深面而不再顯露於手術野即可。用結扎線穿過腹橫肌和腹內斜肌並予固定的方法不妥,這不僅日後肌纖維易撕裂,而且影響這些肌肉運動而失去部分掩閉功能。
(2)腹股溝管壁的修補:腹股溝管壁的修補實際上是利用不同的鄰近組織來加強腹股溝管前壁或後壁缺損,即腹壁薄弱處,以及縫閉腹股溝管封閉斜疝的突出通道。由於利用鄰近組織和修補方法的不同,衍生出繁多的術式,並以術式創始者的姓名而命名。臨床上常用的傳統術式有四種。
①Ferguson法:疝囊高位結扎後,在精索淺面將腹內斜肌下緣、腹橫腱膜弓和聯合腱縫合到腹股溝韌帶(圖2),以增強腹股溝管前壁,消滅上述兩者之間的薄弱區。此法適用較小和腹橫腱膜弓無明顯缺損、腹股溝管後壁尚健全的斜疝。
②Bassini法:在疝囊高位結扎後,將精索游離提起,於其深面將腹內斜肌下緣、腹橫腱膜弓和聯合腱縫合到腹股溝韌帶以增強腹股溝管後壁,精索被移位到腹內斜肌和腹外斜肌腱膜之間(圖3),適用於成人和腹股溝管後壁強度減弱較大的斜疝。判斷腹股溝管後壁、腹橫肌腱膜和腹橫筋膜的強度,可於術中用手指伸入內環到其內側的腹壁向體表方向頂出以體會其強度。該術式目前較常採用。
③Halsted法:將精索游離提起,於其深面將腹內斜肌下緣、腹橫腱膜弓和聯合腱縫合到腹股溝韌帶上,再將腹外斜肌腱膜上下兩葉在精索的深面對合或重疊縫合,精索被移位到皮下(圖4)。與Bassini相比,此法增強了腹股溝管的後壁,但精索在皮下,可能影響其和睾丸的發育,故不適用於青少年,多用於老年人和腹壁肌肉重度薄弱的斜疝。
④McVay法:於腹股溝管後壁,在腹股溝韌帶上緣將腹橫筋膜切開,將其上切緣連同腹橫腱膜弓和聯合腱在精索後方與恥骨梳韌帶縫合(圖5),修補縫合部位深至恥骨上支,除增強腹股溝管後壁外,尚轉變了腹內壓力的傳播方向,加強了腹股溝三角和間接封閉股環。適用於巨大斜疝和直疝。
但必須注意此術式並不兼有掩閉內環的作用。內環明顯擴大者,仍應修補內環,或將腹橫筋膜上切緣縫合於股鞘前壁,縮小內環以僅能通過精索為度。此術式修補部位深,應注意避免損傷股血管。
近代以來,眾多學者對腹股溝區解剖、生理、腹股溝疝病理及發病機制進行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以Bassini、Halsted、Ferguson和McVay等為代表的傳統腹股溝疝修補術存在著許多缺陷:A.傳統的疝修補術只注意加強腹股溝管的前壁或後壁,而不包括腹橫筋膜層,特別是內環的修補(遺留下擴大的內環),即未能糾正或關閉疝發生的缺損部位。按Pascal物理學原則,在封閉窗口的缺損部,承受內容物壓力最大,故為術後復發保留了基礎;B.傳統的疝修補術,特別是McVay手術,縫合修補缺損後,往往存在較大張力,術後易使組織撕裂或因血液循環不良而影響癒合;C.傳統的疝修補術,多以腹股溝韌帶作為支點來進行修補,而該韌帶兩端跨度大,為懸索狀結構,常不能把「聯合肌腱」拉向韌帶一側,而是兩者相靠攏,象這樣有一定張力的縫合修補只能維持數月;D.腹股溝韌帶在解剖層次上實為腹外斜肌腱膜的一部分,其與腹內斜肌弓狀下緣和腹橫腱膜弓相縫合,是在缺損平面以上的兩個不同解剖層次的修補,破壞了腹股溝管的正常解剖;E.傳統的疝修補術,造成了腹內斜肌和腹橫肌弓狀緣的移位、固定,破壞了由於這些肌肉收縮時,所產生的對腹股溝管的正常生理防衛作用;F.傳統的腹股溝疝修補手術可導致股疝的發病,據Glassow(1970)報告,25%以上的股疝病人有腹股溝疝修補手術史,因為傳統腹股溝疝手術採用腹股溝韌帶修補,該韌帶被牽拉上提,其張力性縫合修補造成股環口開大,為疝的突出打開了方便之門。
目前疝修補術的觀點是:注重內環修補,強調在同一解剖層次上進行無張力的縫合,使疝的病理解剖恢復為正常解剖結構。同時,考慮到腹股溝區的生理性防衛機制,盡量恢復其正常生理機能。由於腹橫筋膜是防止疝發生的主要屏障,在疝發生後,腹橫筋膜的病理解剖變化最先出現,也最嚴重。因此,近年來,疝修補術的重點是修復破損的腹橫筋膜,恢復其解剖上的完整性和連續性。手術方式亦在傳統手術的基礎上加以改進。
(3)Shouldice法:由加拿大Shouldice及其合作者(1950~1953)創作,故又稱為加拿大疝修補術。修補要點是從內環到恥骨結節切開腹橫筋膜,將此分上下兩葉,縫合內環邊緣使之縮小後,先將下葉縫在上葉深面。再將上葉重疊於下葉淺面縫於腹股溝韌帶上,這是手術關鍵。其外面將腹橫肌、腹內斜肌弓狀緣分兩層縫合於腹股溝韌帶上,共4層縫合。
操作方法:游離並提起精索,用手指伸入內環探查腹橫筋膜薄弱程度和范圍,沿腹股溝韌帶方向從內環到恥骨結節切開腹橫筋膜,並切除其薄弱部分,游離下葉到腹股溝韌帶處,上葉到腹橫肌深面內側達腹直肌後鞘處,將健全的上下葉疊瓦式縫合,即下葉切緣從恥骨結節處連續向外縫合於上葉的深面,直到構成一個較緊的內環,以恰能通過精索為度,然後將縫線再按相反方向把上葉的切緣縫合到腹股溝韌帶上,並返回到恥骨結節處與第1針縫線的另一端打結。再將腹內斜肌下緣、腹橫腱膜弓和聯合腱縫合於腹股溝韌帶和腹外斜肌腱膜的深面,最後在精索的淺面縫合腹外斜肌腱膜。本法強調增強腹橫筋膜在疝修補術中的作用,適用於腹股溝後壁、腹橫筋膜較薄弱和內環擴大的斜疝(圖6)。
(4)Madden法:重點在於切開腹股溝管後壁後,切除腹橫筋膜薄弱部分,間斷縫合腹橫筋膜,重建內環與後壁。
(5)Panka法:強調精確地顯露與修補內環,在腹內斜肌弓狀緣深面找到腹橫肌腱膜弓,將其與髂恥束縫合,再與腹股溝韌帶縫合以加強修補。
(6)腹膜前疝修補術(repairofpreperitonealhernia):由Nyhus首先介紹,其優點是可更高位結扎疝囊,不改變或破壞腹股溝管的解剖結構及其生理掩閉機制,不需切開腹股溝管處的腹橫筋膜,即可將腹內斜肌下緣、腹橫腱膜弓和聯合腱與腹股溝韌帶或恥骨梳韌帶縫合。
操作方法:在內環口上方至恥骨結節上3~4cm處取一橫切口,內側1/3切口在腹直肌前。切開皮下組織、腹直肌前鞘、腹外斜肌、腹內斜肌和腹橫肌,向內拉開腹直肌,橫行切開腹橫筋膜進入腹膜前間隙,顯露疝囊以及恥骨梳韌帶、髂恥束、股環等。高位結扎處理疝囊後,將髂恥束與恥骨梳韌帶縫合即可閉合股環。若為腹股溝斜疝和直疝,將腹橫筋膜懸吊帶前、後兩腳縫合後,再將腹橫腱弓與髂恥束或Cooper韌帶縫合。
(7)無張力疝修補術(strainlessrepairofhernia):為了修補腹股溝區的薄弱部位,傳統的疝修補術常將不同解剖層次的肌腱膜、肌性組織或黏膜組織縫合在一起,使修補後的局部組織結構破壞,組織張力增加,組織代謝障礙,成為手術失敗或疝復發的因素之一。20世紀80年代Lichtenstein等依據腹橫筋膜缺損和破壞是導致腹股溝疝根本原因的學說,用局部植入式合成高分子網片方法代替傳統的修補,提出了無張力疝修補術的概念。經過20年余年的臨床實踐,事實證明,無張力疝修補具有不擾亂局部解剖關系、無縫合張力、創傷小、病人術後疼痛不適輕、恢復快、復發率低等優點。
①Stoppa法(腹膜前鋪網術):法國醫生Stoppa(1975)以滌綸布作為材料,將一張大的不吸收補片疊成傘狀,經內環口塞至腹膜與腹橫筋膜之間(underlay),以內環口為中心向四周展開,藉助腹腔內的壓力貼定在腹壁之上,以加強薄弱的腹橫筋膜,待纖維增生後即與組織固定。根據缺損的范圍,使補片覆蓋弓狀線以下的單側或雙側的腹膜前間隙,下面要超過恥骨肌孔,不需縫合。
因其手術切口較長,解剖分離范圍廣,又有「巨大補片加強內臟囊手術(,GPRVS)」之稱。多用於復發疝、巨大疝(包括切口疝,臍疝、造瘺口旁疝)和雙側疝。
②Lichtenstein法(平片修補術):疝囊高位游離和結扎同傳統術式,修補內環口,游離精索後將網片平整地放置於腹股溝管的後壁,網片周邊與周圍組織作連續縫合。
Lichtenstein等(1989~1993年)對3125例成人腹股溝疝患者實施Lichtenstein手術,9年內僅有4例復發,是目前國外(小疝)使用最多的無張力疝修補術式。
③Meshplug法(網塞充填修補術):Shulman和Lichtenstein(1994)基於部分腹股溝疝疝環較小,後壁完好的特點,採用聚丙烯補片捲成「塞子」修補缺損,「塞子」邊緣與四周用不吸收縫線固定2~5針。他們主張網塞充填法適用於直徑小於3.5cm的復發性腹股斜疝和直疝。
④Rutkow法(疝環充填式無張力疝修補術):高位游離疝囊同傳統術式,顯露疝環口,如疝囊小無需結扎,如疝囊過大可距疝環4~5cm處橫斷,近端疝囊縫閉,遠端疝囊仔細止血後曠置;自疝環口反轉將疝囊回納入腹腔,疝環口放入錐型填充物(plug),並使填充物的錐底部在疝環口以下,將錐型填充物的外層葉瓣邊緣與腹橫筋膜縫合固定;游離精索,精索後平整放置成型網片(mesh),網片中留一孔讓精索通過,網片周邊與周圍組織適當縫合固定以防網片捲曲。此術式操作簡便、損傷小、並發症少、復發率低,可在局麻下完成,能早期下地,很快恢復日常活動和工作,已成為無張力疝修補的經典術式(圖7)。
⑤普理靈三合一無張力疝修補術(proleneherniasystem,PHS):普理靈三合一人工補片是一種定型產品,包括3個部分:底層片,應用腹膜前修補方法對恥骨肌孔行腹膜前修補;中間體,形似錐體的「塞子」,用來修補疝環;表層片,用於修補腹股溝管後壁。
(8)腹腔鏡腹股溝斜疝修補術():基於無張力修補術的理論依據和組織相容性良好的高分子材料網片的問世,為實施腹腔鏡疝修補術提供了必要的條件。
①疝囊頸夾閉術:經臍部腹腔鏡觀察孔窺視兩側腹股溝區疝孔。在腹股溝管外部用手指加壓,有助於疝孔定位,如有疝內容,在外部用手法復位。證實疝囊空虛後,在同側臍水平半月線處另穿刺切口,放入12mm套針和套管,由此插入訂合器。用鉗子夾住疝孔的外側端,依次每5~6mm各安上一個夾子以閉合疝孔,直至靠近精索。
②經腹腹膜前疝修補術():該術式以Stoppa開放式腹膜前修補術為基礎,手術經腹腔在腹腔鏡下剪開缺損上方的腹膜,解剖腹膜前間隙,切除疝囊後,選擇適當大小的補片覆蓋在內環口和直疝三角區,然後釘合固定補片。
此方法操作簡便,能避免開放手術引起的副損傷,恢復快,疼痛輕微,且術中可同時處理雙側疝或對側亞臨床疝,術後並發症少和復發率低,尤其適用於復雜疝和多次復發疝。並發症主要有疝囊積液、尿瀦留、腹股溝部血腫和氣腫、陰囊血腫等。
③腹腔內鋪網修補法():該法通過腹腔鏡把疝內容物還納後直接把聚丙烯補片覆蓋在缺損的腹膜內面固定。手術損傷小、操作簡單,近期療效滿意。但因補片與內臟直接接觸,可引起腸粘連甚至腸瘺。此術式一度被遺棄,現隨著防粘連補片(e-PTFE)的問世又廣泛應用。
④完全腹膜外修補法():該術式與經腹腹膜前修補法的主要區別是在腹膜外建立「氣腹」,並完成腹膜前間隙的分離操作,避免了腹腔內操作引起的各種並發症,同時還兼有腹膜前修補的優點,在臨床上的應用正逐漸增加。但對有腹部手術史的病人和多次復發疝,由於解剖瘢痕和粘連容易造成損傷,選擇完全腹膜外修補法時要特別慎重。
腹腔鏡疝修補作為一種全新的術式逐漸在世界范圍內開展,此類手術給病人造成的術後不適少、疼痛輕、恢復快,可同時檢查和治療雙側腹股溝疝及股疝,對復發疝使用腔鏡下疝修補可避免原入路引起的神經損傷和缺血性睾丸炎的發生,越來越多的病人和外科醫生選擇腹腔鏡疝修補手術。
3.手術並發症除與一般外科手術帶有共性的並發症外,腹股溝疝手術後可有以下主要並發症。
(1)血腫或殘留疝囊積液:血腫多發生在疝囊大而游離時剝離面大者。如剝離限於囊頸區而原位留置疝囊體部,當可減少其發病。疝囊體原位留置而其斷口過於狹小者可能導致囊內積液。血腫和殘囊積液均可在手術後早期表現為手術區或陰囊腫塊,有可能被誤認為疝修補失誤而復發,但腫塊並不向腹內伸延而其上界是可以辨認的。血腫小者可自行吸收,大者則常需抽吸。殘囊積液鮮有自行吸收者,可試行抽吸,無效時多需手術,使積液囊敞開,便於液體被周圍組織吸收。
(2)腹股溝區灼痛:灼痛部位可涉及陰莖根部、陰囊上部(女性陰阜、大陰唇)和大腿上端內側皮膚。行走、彎腰和過伸髖部可使灼痛加重。並發灼痛的原因是髂腹股溝神經和生殖股神經生殖支受損(包括切斷、縫扎、瘢痕牽扯或壓迫等)。前者常發生於切開外斜肌腱膜和外環時,切開或縫合提睾肌筋膜時或腱膜弓與腹股溝韌帶或恥骨梳韌帶時;後者則常與提睾肌筋膜的切開或縫合有關。
(3)手術區腹肌無力:通常是髂腹下或髂腹股溝神經損傷的後果,並成為腹股溝疝手術後復發的原因之一。髂腹下神經損傷最常見於切開外斜肌腱膜後游離其內上葉時,也可發生於上提已結扎的疝囊頸殘蒂固定於腹橫肌深面時,固定用縫線扎住了位於內斜肌表面的該神經。
(4)精索損傷:剝離疝囊和為加強腹股溝管後壁而游離精索都可導致精索損傷。如果精索中所含的精索內動脈(睾丸動脈)受到損傷,將導致缺血性睾丸炎或睾丸萎縮,因與它吻合的輸精管動脈細小,不足以單獨維持睾丸的血供需要。此外,疝修補術中再建的內環和外環如過於狹小而壓迫精索血管以及游離的精索被扭曲均可導致精索血流不暢。
(5)膀胱損傷:修補術中把聯合肌腱縫至腹股溝韌帶或恥骨梳韌帶時,如進針太深,有刺入膀胱的可能。游離疝囊頸過高而超越疝門水平時,有可能損害隱於腹膜前脂肪中的膀胱。膀胱作為滑動疝的組成部分,如未被識別,也可在游離疝囊時受到損傷。膀胱損傷在其充盈時更易發生。
(6)血管損傷:腹股溝區有一些較大的血管通過,它們可因粗暴操作、縫針誤穿、縫線撕損而導致損傷,有粥樣變的血管受損機會更多。內環區的操作(緩解嵌頓、內環整復、腹橫筋膜整修等)可損傷腹壁下動脈;顯露恥骨梳韌帶和McVay式修補時可損傷股靜脈;利用腹股溝韌帶的修補術,縫合時進針過深可損傷髂外動脈或股動脈。這些血管損傷時,出血多較洶涌,壓迫止血難以奏效,需充分顯露後結扎或修補。
(7)腹腔鏡插口疝:隨著腹腔鏡疝修補成形手術的問世,近年有一些腹腔鏡進腹處腹壁疝的報道。這實際上是一種切口疝,常表現為壁間疝。因疝門不大,此疝可能嵌頓。為避免其發生,拔鏡後,其插口應縫合。
(二)預後
手術後大多愈後好,但有4%~10%的復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