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治療方法 > 桃梅扦插的正確方法

桃梅扦插的正確方法

發布時間:2023-08-18 12:39:51

Ⅰ 桃梅的種植方法

桃梅就是一種果梅

果梅生產技術規程

1 范圍
本標准規定了果梅嫁接苗培育、建園及定植、栽培管理、主要病蟲害防治以及果實採收的要求。
本標准適用於廣東省果梅生產區。
2 規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條款通過本標準的引用而成為本標準的條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隨後所有的修改單(不包括勘誤的內容)或修訂版均不適用於本標准,然而,鼓勵根據本標准達成協議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適用於本標准。
GB 4285 農葯安全使用標准
GB/T 8321 (所有部分)農葯合理使用准則
NY/T 394 綠色食品 肥料使用准則
GB/T 18407.2 農產品安全質量 無公害水果產地環境要求
GB/T 18406.2 農產品安全質量 無公害水果安全要求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公告 第199號(2002年5月24日)
3 嫁接苗的培育
3.1 苗圃地選擇
選擇地勢平緩、光照充足、排灌良好、土層深厚、有機質豐富、pH值5.5~6.5,離開生產性梅園1 km以上的沙質壤土耕地作為苗圃地。
3.2 砧木苗培育
3.2.1 砧木苗種類選擇
宜採用梅的實生苗作砧木,不宜採用桃或李作砧木。
3.2.2 種子的選擇及處理
選擇青竹梅、黃梅、紅面珠墩、火梅等來源清楚、不混雜的種子,充分成熟後採收。將果實堆漚5 d~7 d,堆漚高度不宜超過30 cm,果肉腐爛後將種子清洗干凈,在通風處涼干。涼乾的種子在室內陰涼乾燥處用干凈河沙層積處理,保持河沙始終潤濕,層積的高度宜在40 cm以內,經常檢查水分,防止過分乾燥或發熱。種子播種前層積處理的時間不少於90 d~100 d。
種子在層積處理前,宜用70%甲基托布津500倍液消毒20 min。
3.2.3 苗圃地准備
深翻土壤,施足基肥,精細整地;起畦,畦面寬100 cm~120 cm,畦高20 cm~25 cm,畦溝寬40 cm~45 cm,畦面平整。
3.2.4 播種時間及方法
經層積處理的種子於11月下旬~12月上旬播種,種子均勻撒播於畦面上,用木板輕壓,使種子入土,蓋3 cm厚的細河沙,再覆蓋稻草和塑料薄膜。發芽後揭去薄膜和分多次抽疏稻草。
3.2.5 分床及分床後管理
苗高達到6cm~8cm時分床,按株距12cm~15cm,行距23cm~25cm移植,並淋足定根水,保持畦面濕潤,直至成活。
砧木苗期要防止積水,薄施肥水,除草鬆土,遇旱灌水,防止立枯病等病蟲害,剪除苗干30 cm以下的分枝,使基部平滑利於嫁接。
3.3 嫁接
3.3.1 接穗採集
應從品種純正、生長健壯、豐產穩產的良種母本樹上採集接穗。選取樹冠外圍中上部生長充實、芽眼飽滿,上部青綠,下部已木質化,沒有病蟲害和機械傷的營養枝,取其中間一段為接穗。隨采隨接或用稍擰乾的濕布包裹備用。
從外地採集接穗,以50條~100條為1扎,標記品種名稱、採集日期和採集地點後,用濕草紙包後再用塑料薄膜包紮接穗基部,上部不封口。做到快采、快包、快運、快接。
3.3.2 砧木規格
冬季嫁接的砧木莖粗在0.6cm以上,秋季嫁接的在0.5cm以上。
3.3.3 嫁接時期
冬季嫁接在12月下旬至1月上旬,秋季嫁接在9月下旬至10月上中旬。以冬季嫁接為宜。
3.3.4 嫁接方法
在離地面15 cm處將砧木上主幹的其餘部分剪去,削平斷面。冬季嫁接,用單芽切接法;秋季嫁接,用接穗留2個芽的半通頭芽切接法。砧木和接穗的切面均要平滑,形成層應互相對准密貼,用超薄薄膜條綁扎密實。
3.3.5 預留接穗
嫁接結束時預留一定數量的接穗,沙藏保存,用於補接。
3.3.6 嫁接苗管理
嫁接後20 d左右檢查並及時補接,及時抹除嫁介面以下的萌芽,加強肥水管理和病蟲害防治。苗高達50 cm~60 cm以上時,在離地面40 cm~50 cm處剪頂,促生分枝,選留3條分布均勻的側枝作主枝,其餘剪去。嫁接1年後可出圃。
3.4 苗木出圃
3.4.1 出圃時間
宜在11月落葉後至次年2月吐芽前出圃定植,也可在5月上旬春梢老熟後出圃定植。
3.4.2 起苗
提前2 d將苗地灌透水。逐行順次深掘挖起,輕敲去泥土,避免傷根。
3.4.3 嫁接苗分級
嫁接苗應主幹正直,須根多,根系完好,沒有明顯的機械傷。分級標准見表1。
表1 果梅嫁接苗分級標准
級別 主幹徑粗
(cm) 主幹高度
(cm) 全苗高度
(cm) 主枝數
(條) 主枝長度
(cm)
1級
2級 ≥1.2
0.9~1.2 40~50
40~50 80~100
80~100 3
3 ≥30
≥30
3.4.4 檢驗方法
主幹徑粗,用卡尺(精度為 0.1mm)測量嫁介面上方2 cm處直徑;主幹高度,用鋼捲尺自地面
量至第一主枝處;全苗高度,用鋼捲尺自地面量至枝梢頂端。
3.4.5 質量檢驗與檢疫
出圃前應經縣(市)以上農業(果樹)主管部門田間檢驗,以及縣以上植物檢疫部門檢疫,出具苗木質量合格證書及植物檢疫證書。
3.4.6 抽樣
採用隨機抽樣方法,總抽樣數不少於該批出圃總苗數的3%。
同級別苗木允許相鄰級別誤差率5%,但不得存在隔級誤差。
抽樣檢驗超過規定誤差時,按合格率折算該級總苗數。
3.4.7 包裝
將實生苗和弱苗剔除,按出圃規格分級。每20株紮成一小扎,根系均勻蘸上黃泥漿。每5扎捆成一把,每把用塑料袋包裝,苗頂部露於包外。每把繫上標簽,標明品種、砧木、級別、數量、出圃日期和出圃者。
3.4.8 運輸
車船裝運時,梅苗分層平放,最多隻能連續疊至5層~8層,防止壓傷和發熱。運輸過程中要防曬、防雨、防風,保持車廂內的透氣、散熱。到達目的地後即卸於陰涼處,並盡快種植。做到快裝、快運、快卸、快種。
4 果梅園建立
4.1 園地選擇
園地應選擇坡度25o以下、地勢開闊、光照充足的丘陵地、山地,地下水位1 m以下的平地、平壩地。園地應無冷空氣積聚,晚冬早春無大風害,花期、幼果期無霜凍或長時間陰雨、濃霧,遠離大氣污染源。
土壤應選擇土層深厚、土質疏鬆、排灌方便、有機質較豐富、pH值5.5~6.5的沙壤土、壤土。
生態適宜區的選擇參考附錄A。
4.2 園地環境
灌溉水、土壤和環境空氣的質量按 GB/T 18407.2執行。
4.3 園地規劃
梅園可分為若干個區,做好道路系統、排灌系統、防護林等水土保持基礎建設,配套糞池、綠肥基地以及倉庫、肥料等生產設施。坡度在10o以上的山坡地沿等高線修成等高梯田,5o以下緩坡地可採用等高種植。
4.4 種植
4.4.1.1 4.4.1 種植密度
平地、緩坡地以及土壤肥沃、排灌便利的園地,株行距宜4 m×5 m;山坡地及土壤較瘦瘠的園地,株行距宜3 m×5 m。也可採用前期種植3 m×5 m,後期封行後株間間伐1株,株行距成5 m×6 m的計劃密植的方法。
4.4.2 種植溝或種植穴
在梯田面中心線的內側開挖種植穴或種植溝。種植溝或種植穴的規格:面寬1 m,底寬0.8 m,深0.6 m~0.8 m。種植溝的兩端應與排水溝連通。
種植溝、種植穴應預備綠肥20 kg~30 kg/m3、雞糞或豬牛糞10 kg~15 kg、過磷酸鈣1 kg、石灰粉1 kg作為基肥。種植溝(穴)底先回填表土,後將綠肥、石灰與鬆土混合回填,再將禽畜肥、磷肥與鬆土混合回填,最後用鬆土在植穴位置上造成高出地面25 cm的土墩。植穴回填工作應在種植前1個月完成。
4.4.3 種植時間
宜在11月上旬至12月下旬定植,也可在春梢老熟後春植。
4.4.4 品種選擇
不同地區可選擇的紅梅類主栽品種有:普寧大青梅、軟枝大粒梅、白粉梅、普寧矮白梅、潮安白梅、李梅、桃梅等;青梅類品種有大核青、橫核、天水大肉梅等(品種特性見附錄B)。
4.4.5 苗木選擇及種植方法
應使用1級、2級的嫁接苗。將苗木分級別種植,有條件的可將幼苗假植成大苗後再種植。將苗木前後左右對齊放置於植穴中間,舒展其側根,將細土分層填於根部間隙,逐層輕壓實,根頸部位稍高於土面,淋足定根水,樹盤覆蓋稻草,保持土壤濕潤。
4.4.6 授粉品種配置
果梅園應配置授粉品種,可用主栽品種2個~3個互相搭配種植,相互授粉;也可選擇一個主栽品種,另在白粉梅、青竹梅、黃梅、福建白粉梅、白頭鷹大肉梅、沙梅、雙水大肉梅、青水大肉梅等品種中選擇1個~2個花期相同的品種作授粉樹,授粉樹的比例占總種植株數的20%~30%,可隔3行~4行種1行授粉樹或隔3株~4株種1株授粉樹。
5 栽培管理
5.1 土壤管理
5.1.1 土壤改良
丘陵地或山地梅園種植後第二年秋季起在原種植溝或種植穴四周向外擴穴,挖寬0.3 m,深0.4 m,長0.5 m~1 m的條狀溝,每株埋施綠肥20 kg~30 kg、腐熟畜禽糞5 kg~10 kg、石灰0.5 kg、過磷酸鈣0.5 kg,分2層~3層填埋。擴穴改土於每年10月下旬~11月下旬進行。
5.1.2 間作
定植2年內,樹盤外可間種短期作物如花生、黃豆、綠豆、赤小豆等豆科作物或葉菜類蔬菜,收獲後的莖干、葉作為壓綠改土材料,用作改良土壤。
5.1.3 土壤與雜草管理
梅園樹盤內可清耕或覆蓋,樹盤外推薦用生草法:清除深根性、惡性雜草,引入藿香薊(白花臭草)、格拉姆柱花草等用於地面生草覆蓋,定期割草覆蓋樹盤及地面。
采果後進行一次樹盤除草、鬆土5 cm~6 cm,生草過密的噴一次除草劑,雜草枯死後留其覆蓋地面。沖刷嚴重的梅園夏秋季應培土覆蓋裸露根群。每年11月至12月中旬前,進行一次全園人工除草或化學葯劑除草,在樹冠滴水線下按深翻改土要求,將鏟起並日曬至萎焉的青草等有機質肥埋入地下,並全園地表淺鬆土6 cm~7 cm。
5.1.4 排水和灌水
幼年梅園應保濕、防曬、護根。結果樹花蕾期、開花期、幼果膨大期遇旱應及時灌水或淋水。長時間陰雨、土壤過濕應及時排水。
5.2 施肥
5.2.1 肥料使用原則
按照 NY/T 394 綠色食品 肥料使用准則執行。
5.2.2 幼年樹施肥
每次新梢於新芽萌動及葉片轉綠期各施肥1次,以氮肥為主,配合磷、鉀、鈣、鎂肥;11月份施1次長效有機肥。幼年樹每株年施尿素0.2 kg~0.6 kg,復合肥0.5 kg~1 kg,花生麩0.5 kg~1.0 kg。
5.2.3 結果樹施肥
結果樹施肥分為花前肥、壯果健春梢肥、果後肥、壯梢保葉促花芽分化肥。
5.2.3.1花前肥
以長效有機肥為主,以株產50 kg為例,11月份上旬每株施花生麩1 kg~1.5 kg加硼砂50 g;花蕾期至開花期,適量補施1次~2次速效液肥,可每株施復合肥(N:P2 O5:K2O=15:15:15,下同)0.2 kg~0.4kg,兌水淋施。
5.2.3.2 壯果肥
以磷鉀肥為主,配合適量速效氮肥。每株施復合肥0.3 kg~0.5 kg加氯化鉀0.1 kg兌水淋施,於幼果發育期至採收前1個月分2次施下。缺硼果園每株加施硼砂50 g,2月中下旬頭場春雨後每株撒施石灰粉1 kg。
5.2.3.3 采果肥
采果前後每株埋施花生麩1 kg,或雞糞10 kg。結果多樹弱者於采果前施。采果後及時補施一次速效肥,株施復合肥0.5 kg加尿素0.5 kg加氯化鉀0.1 kg兌水淋施。果後肥在采果後一周內施完。
5.2.3.4 保葉促花芽分化肥
6~9月每月需施一次液肥,每次每株施復合肥0.1 kg~0.2 kg。
5.3 整形、修剪
5.3.1 幼年樹整形
定植成活後,在主幹上選留3條主枝,主枝留45 cm短截促吐分枝,再選留2條~3條相互錯開的斜生枝作副主枝。待至冬季留40 cm~50 cm短截促發側枝。以後繼續在副主枝及延長枝上培養側枝和結果枝組。樹冠中央中上部抽生的直立枝條和主枝、副主枝上抽生的角度不適當的側枝及影響樹形的枝條,要及時抹芽或剪除。經2年或3年養成自然開心形樹冠。
5.3.2 初結果樹修剪
初結果樹修剪重點是保留短、中果枝,疏除徒長枝。冬季對超過30 cm長的枝條短截去1/4~1/3,以促吐中、短果枝,同時疏刪部分過密、重疊、陰蔽枝,剪除枯枝、病蟲害枝。
5.3.3 成年結果樹修剪
分夏季修剪和冬季修剪。夏剪在采完果15 d內完成,及時剪除樹冠上部擾亂樹形的直立枝、徒長枝或徒長枝群,對蔭蔽的樹冠進行「開天窗」,並適當剪去部分重疊枝,使太陽光能分散照入樹冠內;封行的梅園回縮行間、株間的交叉枝,剪除內膛衰退枝、下垂枝、枯枝、病蟲害枝。冬季修剪在11月至12月中旬現蕾前進行,剪除徒長性長枝、枯枝、病蟲害枝,疏刪過份密集枝群;對超過30 cm以上的長果枝短截去1/4~1/3;根據樹勢狀況適當、均勻疏刪一定量的短、中果枝。
5.3.4 老樹、衰退樹修剪
老樹、衰退樹進行更新修剪。在發春梢前,對部分大側枝分年度輪換進行重度回縮修剪,促吐壯旺營養枝和結果枝;衰退樹進行主枝更新,如果主枝下部或中部已抽生有徒長枝的,則可在粗壯徒長枝著生處之外將主枝短截,或在主枝副主枝中、下部短截,刺激潛伏芽萌發,長出徒長枝或健壯枝條,重新培養樹冠。
5.4 調節落葉,促進花芽分化
5.4.1 過早落葉及防止
紅梅類品種9月底前嚴重落葉、青梅類品種8月底前嚴重落葉的屬不正常落葉。防止不正常落葉,可在春梢期噴施0.2%磷酸二氫鉀加0.003%的核苷酸;台風暴雨過後,及時排水、扶正培土,並噴布葉面肥1次~2次。
5.4.2 過遲落葉及防止
10月底後尚未落葉的屬過遲落葉。可用40%乙烯利15 ml兌水50 kg噴樹冠,使葉片逐漸脫落;或在樹冠滴水線內外20 cm~30 cm范圍內,深鋤15 cm~20cm,鋤斷部分吸收根,促及時落葉。
5.5 保花保果
5.5.1 花期放蜂
每 hm2配置蜜蜂2群,促進授粉。
5.5.2 人工保花保果
以營養型葯劑為主,可以選用下列方法:花蕾期噴1次~2次0.0075%核苷酸;幼果期噴2次~3次葉面肥;花果量少的壯旺樹,可人工疏除部分徒長春梢,防止梢果爭奪養分,以提高坐果率。
5.5.3 防旱、防霧、防雨、防霜凍
花蕾膨大期及開花期遇乾旱,應及時灌水,空氣過於乾燥時於早晨噴清水潤濕柱頭;盛花期遇濃霧在日出前及時噴清水除霧,遇陰雨搖花振落水珠和殘花;花期、幼果期遇霜凍,預先覆蓋防寒和夜間薰煙防寒。
6 主要病蟲害防治
6.1 防治原則
應貫徹以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方針。以農業防治措施為基礎,提倡生物防治。化學防治應抓住病害初發期或害蟲低齡期用葯,減少農葯使用頻度和使用量。
6.2 農業防治措施
注重防旱、保濕、護根,增施鉀肥,防止偏施氮肥;合理整形修剪,使果園通風透光,增強樹勢,
提高對病蟲害的抵抗力。地面管理實施生草法,保護害蟲天敵,減少化學農葯的使用。
6.3 農葯的使用原則
農葯的選用應符合GB 4285 農葯安全使用標准和GB/T 8321 (所有部分)農葯合理使用准則。
禁止使用的農葯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公告 第199號(2002年5月24日)執行,並禁止使用樂果。
6.4 主要病蟲害及防治措施
主要病蟲害及其防治措施參見附錄C。
7 採收
7.1 采果工具
采果工具可選用竹籃或布袋、籮筐或泡沫箱、竹鉤、竹梯、人字梯等。竹籃和籮筐應墊以軟布或軟紙,防止碰傷果皮。
7.2 分期采果
同一果園或同一株樹,果實成熟度差異較大,宜先熟先採,分次採摘,提高果實等級、產量和質量。
7.3 減少機械傷
采果時輕采輕放,置於竹籃或布袋中,然後集中於籮筐或泡沫箱中,避免機械傷。
7.4 採收成熟度
按照加工製品的不同要求確定果實採收成熟度:
酥梅:七成熟;
梅酒:九成熟;
梅醬:九成至充分成熟;
半乾梅和鹹水梅:八成至九成成熟;
話梅:八成至九成熟。
採收後及時運送加工廠,或做好貯藏保鮮工作。
7.5 果實質量安全要求
按照 GB/T 18406.2 農產品安全質量 無公害水果安全的要求執行。

附 錄 A
(資料性附錄)
表 廣東省果梅生態區劃

表A.1廣東省果梅生態適宜區的劃分
生態區 區 劃
最適宜區 潮安、饒平、澄海、汕頭市郊區、潮陽中北部、揭東、揭西、普寧、惠來中北部、豐順中南部、陸河、陸豐中北部、海豐中北部、惠東中北部、紫金西南部、惠陽北部、博羅、增城中南部

適宜區 惠陽中南部、東莞、番禺、順德、中山、新會、斗門、珠海、大埔、蕉嶺、平遠、梅縣、興寧、五華、豐順、龍川南部、龍門南部、東源中北部、紫金中北部、南雄、韶關(盆地)、增城北部、從化、花都、廣州白雲區、高明、南海、高要、懷集、封開、德慶、鬱南、雲安、羅定、新興、鶴山、開平、恩平北部、台山北部、陽春、信宜、佛崗、清新、高要、四會、三水

次適宜區 和平、連平、樂昌、仁化、新豐、龍川北部、龍門北部、曲江、乳源、翁源、連州、連山、連南、陽山、英德
不適宜區 陽西、高州中南部、化州、茂名、電白、吳川、廉江、湛江、海康、徐聞

表A.2 廣東省果梅生態區劃指標

生態區
休眠期

10月、11月 10月~11月
的月均氣溫 的總降雨量
(℃) ( mm) 開花期

12月20日至 年極低氣溫
1月30日的旬 多年平均值
平均氣溫(℃) (℃) 果實發育期

2月~4月的
總日照時數
( h)
最適宜區
17~20.5 70~100 11~14 1~3 300以上
適宜區
17~22.5 100~130 9~11或14~15 -3~0.9或3~5 200~290
不適宜區
22.5以上 130以上 15以上 -3以下或5以上 200以下

附 錄 B
(資料性附錄)
廣東主要果梅栽培品種特性
表 B.1廣東主要果梅栽培品種特性
品種 特 性
軟枝大粒梅 屬紅梅類,果實圓形,大小整齊,平均單果重28 g,總酸量3.9%,可食率92.6%,4月中旬開始採收。適應於肥水條件較好,管理較精細的地方,用普寧矮白梅、白粉梅搭配種植,相互傳粉,坐果良好。
大青梅 屬紅梅類,果實短橢圓形,果皮光滑,平均單果重32 g,總酸量3.8%,可食率92%。4月中下旬開始採收。生長快,早結果。可與軟枝大粒梅、普寧矮白梅相互授粉。果實加工後不易裂皮,少皺縮,梅胚皮色特別好。
白粉梅 屬紅梅類, 果實圓形,大小整齊,平均單果重18.0 g,總酸量3.9%,可食率91.7%,4月中旬開始採收。該品種適應性廣,抗病性強,坐果率高,早結豐產穩產,是軟枝大粒梅、大青梅的優良授粉品種。
普寧矮白梅 屬紅梅類, 樹形矮化開張,枝條斜平生,果實酸度特別高。果實圓形,平均單果重22.4 g,總酸量6.5%,可食率89.4%,4月中旬末至下旬採收。適應性廣,抗病性強,坐果率高;速生快長,早結豐產穩產。
李梅 屬紅梅類, 樹姿開張。採收期 4月中下旬。平均單果重19.2 g。可食率92.4%,總酸量4.6%。適宜土層深厚、空氣流通、濕潤但排水良好的平緩坡地種植。以桃梅作授粉樹,坐果率高。
桃梅 屬紅梅類, 樹姿開張,枝條較疏,中、長果枝坐果良好。採收期4 月下旬至5月初。平均平均單果重23 g,可食率92.6%,總酸量4.6%。授粉樹可選李梅或白梅。有時容易發生流膠病
白梅 屬紅梅類, 樹姿開張,成熟期 4月下旬至 5月初。果皮底色淡綠白,果肩微紅。平均單果重21 g,核小,可食率93%,總酸量3.9%。適應性、抗逆性強,豐產性好;與桃梅或李梅混植授粉,豐產穩產。
橫核 屬青梅類,原產廣州蘿崗鎮,樹姿半開張,採收期4月中下旬。果短橢圓形,果肩一側聳起,果皮青綠色。依果實大小可分為大橫核、中橫核和橫核仔三個品系,平均單果重分別為32 g、22 g、12 g。大橫核果大,可食率達91%,總酸量4.6%;中橫核坐果率高,豐產性較好。可與大核青混植相互授粉,坐果良好。
大核青 屬青梅類, 樹勢壯旺,生長快速,短果枝發生率高。採收期 4月中下旬。果近圓形,果皮青綠色。平均單果重25 g,核稍大,可食率87%,總酸量4.3%,果肉脆,微帶苦味。本品種以橫核作授粉樹,表現坐果率高,豐產性強。
天水大肉梅 屬青梅類, 採收期4月下旬至5月上旬。果大,核稍大,平均單果重27.6 g,可食率87.4%,總酸量4.4%,果肉略帶苦味。短果枝多而健壯,掛果均勻;根系發達,細根及須根較多,耐肥。以橫核、大核青作授粉樹,產量較高而穩產。
白頭鷹大肉梅 屬青梅類,樹姿開張。採收期 4月下旬至 5月上中旬。 果近圓形,果實尖頂歪向一邊。平均單果重 33.6 g,可食率90.6%,總酸量4.5%。抗逆性好,著果率高,產量穩定。

附 錄 C
(資料性附錄)
果梅主要病蟲害及其防治
表C.1 果梅主要病蟲害及其防治
名稱 防治方法
黑星病 冬季清園剪除病枝、枯枝,地面枯枝落葉集中燒毀,減少病源。春芽萌動噴2波美度~3波美度的石硫合劑,消滅越冬病原菌。新梢期、幼果期、硬核期、果實膨大期各噴1次~2次殺菌劑,選噴5%霉能靈800倍~10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800倍液,或10%世高水分散粒劑2000倍~3000倍液。
炭疽病 結合修剪清園,剪除病枝、枯枝及僵果,並清除地面落葉,集中燒毀,減少越冬病原菌。秋末芽剛膨大時噴噴2波美度~3波美度的石硫合劑1次,或。幼果期至採收前15 d噴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或58%雷多米爾錳鋅可濕性粉劑2000倍液,共噴2次~3次。
流膠病 增施有機質肥,改良土壤;冬季淺鋤除草時撒施石灰粉、草木灰等,中和土壤酸性;花前肥和采果後肥結合施硼砂,花蕾期及幼果期各噴硼砂1次;及時刮除枝幹病部的流膠,塗石灰乳、托布津葯液,防止傷口感染。
蚜蟲 冬季修剪清園後噴10%吡松啉可濕性粉劑4000倍~5000倍液;新梢期用20%好年冬乳油2000倍液噴殺。不使用樂果,以免造成梅樹葯害。
介殼蟲 冬季落葉後清園時噴40%速撲殺乳油1000倍液,並用10%石灰乳塗刷主幹、主枝,消滅越冬成蟲和若蟲。5月上中旬采完果後及7月中旬一、二齡若蟲期用20%氰戊菊酯乳油2000倍~4000倍液噴殺。
天牛類 產卵盛期前樹干及主枝塗白防產卵;5月~7月成蟲發生期早晨及中午人工捕捉成蟲;6月~7月在產卵部位尋找蟲孔,用刀尖將皮下的卵或小幼蟲挖出,或將醮80%敵敵畏乳油10倍液的棉球塞進被害枝幹最下兩個排糞孔道里,用濕粘泥封閉孔口毒殺。
金龜子類 用黑光燈或火堆誘殺;早晨或傍晚搖樹震落成蟲集中捕殺;成蟲羽化期前,樹盤土面噴布50%辛硫磷乳油300倍液,毒殺成蟲及幼蟲;成蟲發生期於傍晚對結果樹的樹冠噴20%氰戊菊酯乳油2000倍~4000倍液;未結果的幼樹或苗圃可噴4.5%高效氯氰菊酯1500倍~2000倍液。
梅毛蟲 冬季結合清園,枝幹噴葯殺滅越冬幼蟲。春梢用20%氰戊菊酯乳油2000倍~4000倍液噴殺,6月到9月發生數量多時,用90%萬靈可濕性粉劑3000倍液噴殺。

閱讀全文

與桃梅扦插的正確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手機小型電流表的認識和使用方法 瀏覽:813
客廳收納最好方法如何 瀏覽:655
草龜怎麼煮的正確方法 瀏覽:316
當歸祛斑怎樣使用方法 瀏覽:815
除油溶液分析方法 瀏覽:757
用什麼方法彈手機電子琴 瀏覽:888
大班聲母c拼音教學方法 瀏覽:723
汽車質量鑒別有哪些方法 瀏覽:142
電腦開機密碼從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930
餐墊套裝鉤針編織方法視頻 瀏覽:152
火影忍者手游快速得忍者方法 瀏覽:950
排卵監測方法有哪些 瀏覽:743
採用專一抗體檢測的方法 瀏覽:791
狗偽狂犬病的治療方法 瀏覽:186
兒童的燒傷面積計算方法 瀏覽:331
滿堂腳手架扣件計算方法 瀏覽:694
大苗多肉的種植方法 瀏覽:983
哺乳下奶的正確方法 瀏覽:812
羽毛球穿線方法及視頻 瀏覽:971
水電開槽機的使用方法 瀏覽: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