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壓耳小妙招
通常講的耳壓其實應該叫「鼓室壓」,即中耳腔的壓力,如果鼓室壓升高一般為咽鼓管堵塞所致,表現為耳悶、耳閉,或伴有聽力減退。你可以做一下捏鼻鼓氣的動作,如果正常,則咽鼓管通,如果不正常則咽鼓管不通,繼續做直至通為止,或去醫院進一步治療。土辦法:試下閉著嘴打哈欠的感覺,動下顎應該是動舌根的部位。平時坐著站著趴著躺著沒事時都可以練習,不用非到水裡不可。治療:主要是鼻咽管的構造問題,有的人比較粗,先天好平衡。耳朵嗡嗡響,去醫院用一根針刺了鼻咽管的開口處,好像漏氣一樣,壓力就釋放掉了,很痛了一下。
❷ 耳穴貼壓療法有哪些注意事項
耳朵不是一個孤立的器官,它和臟腑有著密切的關系。耳穴在耳部的分布有一定規律,與身體各部相應的穴位在耳郭的分布像一個倒置的胎兒。當人體的內臟或軀體發病時,往往在耳郭的相應部位出現壓痛點、變色等反應,醫學上就根據耳穴與臟腑相對應的特性,進行針對治療。
耳穴貼壓療法,簡稱耳壓法,是指在耳穴表面用膠布固定用某些葯物種子進行貼壓的一種方法。此法簡便易行,花費少,且無毒副作用,故是臨床上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常用的葯物種子有:王不留行子、綠豆、萊菔子等。膠布用醫用膠布。
耳壓法使用時應注意以下事項:
按壓耳穴應有一定的刺激量才能見效,在不損傷皮膚的前提下用力要適量,兩耳交替輪流按壓。穴區皮膚損傷者忌用此法。
每次貼壓耳穴選取穴位3~5個則可,不宜過多。
貼壓期間避免耳郭被水浸濕,以防膠布脫落。對於膠布過敏者,不宜使用本療法。
以下介紹幾種腸胃病常見病症的耳穴療法:
(1)急性胃炎
[主穴]取脾、胃。
[配穴]肝、交感、神門、內分泌等穴位。
[做法]每次選2~3穴,分別貼壓王不留行子各一粒,以重手法每日按壓10次,每次15下,5日為1療程。
(2)胃、十二指腸潰瘍
[主穴]脾、胃。
[配穴]十二指腸、肝、交感、內分泌、神門、皮質下、耳失等穴位。
[做法]每次選4~5穴,分別貼壓王不留行子各一粒,每日按壓10次,每次15下,6日為1療程。
(3)胃下垂
[主穴]脾、胃、下垂點。
[配穴]內分泌、腹、膈、三焦、胰等穴位。
[做法]每次選4~5穴,分別貼壓王不留行子各一粒,每日按壓10次,每次20下,15日為1療程。
(4)上消化道出血
[主穴]肝、胃、賁門、腎上腺。
[配穴]交感、脾、神門、皮質下等穴位。
[做法]患者取坐位,醫者先用探棒在選穴區內尋找壓痛敏感點3~5個,將穴位處用75%酒精消毒,然後把王不留行子或半個綠豆置於5毫米左右的膠布上,對准所選穴位的敏感點,固定好膠布,按壓3分鍾,間歇5分鍾後,再按壓2分鍾。按壓時力量由輕漸重,以局部感到酸麻疼痛為好。5天為1療程。也可用拇指指端直接按揉所選穴位敏感點,使局部感到疼痛酸脹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