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腰椎間盤突出症手術後康復鍛煉有什麼方法
手術後第一周,可以進行四肢運動,例如屈伸收展上肢,屈伸下肢並做伸直下肢的直腿抬高運動,這樣既可避免術後長期卧床容易發生的下肢深靜脈血栓,又可以避凱喊免術後神經根的粘連,提高手術的成功率,減少術後神經根的粘連導致的下肢的不鋒孫兆適。另外,可以進銀租行左右軸位翻身側卧,避免長時間仰卧位引起切口局部缺血壞死的發生和骶尾部褥瘡的發生。如果切口有引流管,翻身時避免牽拉引流管。
手術後第二周,可以加強四肢的鍛煉,增加下肢主動直腿抬高的次數和高度。在醫生的指導下可以進行側身起床的訓練,先在床邊閉目坐立,有時會感覺頭暈,可以嘗試睜眼識物,如果感覺可以,在醫生或家人的幫助下,可以站立。如果手術僅是單純的開窗髓核切除術,在佩戴腰圍的保護下鍛煉行走。如果手術節段多、且行內固定融合術,可佩戴硬質腰圍(術後能夠持續20分鍾後取模定製腰圍)進行鍛煉。每次鍛煉的時間從5分鍾開始,循序漸進地進行,但是要避免彎腰和拾撿重物。如果生活中需要彎腰的動作。比如系鞋帶,可以採取屈膝屈髖的動作代替彎腰的動作。無論坐立或站立,要挺胸收腹避免含胸弓背的姿勢。
❷ 腰椎手術後如何護理和鍛煉
術後護理(1)術後將患者平穩地抬上床。四肢手術,取平卧位,保持脊柱平直,按時給予軸位翻身。(2)密切觀察病情變化,做好護理記錄。(3)保持引流管通暢,定時觀察和記錄引流液的色、質及量,發現異常及時報告醫生。(4)定時查看敷料,觀察有無滲血和分泌物,注意其色、質、量,及時更換,做好記錄。(5)評估傷口疼痛的性質、程度和持續時間,分析疼痛的因素,遵醫囑使用針刺或葯物,以減輕和緩解疼痛。(6)針對不同的情緒反應,鼓勵患者樹立信心,戰勝疾病。(7)根據患者手術的情況指導不同的功能鍛煉。(8)牽引、外固定手術患者,按牽引、外固定護理常規進行
1、術後一個月內,患者應該以躺為主,以坐為輔,禁止站立。
2、腰椎間盤突出術後的前幾天,翻身應由護理人員協助,不宜自行強力翻轉,以保證腰部筋膜、肌肉、韌帶及傷口癒合良好。
3、在恢復期的腰椎間盤突出患者,要逐漸加強腰背部肌肉力量的鍛煉並注意糾正不良姿勢,以防止腰椎間盤突出復發,骨質疏鬆。
4、術後,腰椎間盤突出腦力勞動者兩個月後可以工作,體力勞動者3—4個月後才能開始工作。腰椎間盤突出工作應由輕到重,工作時間由短到長,同時避免做強烈的彎腰或負重活動。
5、傷口癒合拆線後即刻洗澡。
❸ 腰椎病康復鍛煉的方法有哪些
腰椎病是我們的生活中比較常見的一種骨科疾病,對於患者而言有什麼比較好的康復鍛煉方法呢?下面是我為你推薦腰椎病康復鍛煉的方法,希望能幫到你。
腰椎病康復鍛煉的方法
1、站位,兩足分開與肩同寬,意守丹田片刻。以意引氣到雙氣勞宮穴,兩手掌握托住腰部兩側腎俞穴,向左右各晃8次。然後頭部與背部均後仰過伸,兩眼向上望天,兩手向前壓腰使腰部盡量前伸,同時吸氣,漸漸恢復站立位,再向前方做輕度屈曲活動,同時呼氣,重復9次。
2、站位,兩足並齊,以意引丹田氣至雙手勞宮穴。兩手掌推壓腎俞穴、臀部外側、臀部後側、大腿後側部、小腿後方,同時彎腰呼氣,恢復原站位姿勢,吸氣,反復8次。
3、站位,意守丹田片刻。兩腿緩緩下蹲。同時兩手握拳伸直緩緩向前抬起,下蹲時以兩膝完全屈曲為度,兩上肢高度與肩平,同時呼氣,以意引丹田氣沿督脈上行至百合穴。然後徐徐站立復原,同時吸氣,以意引氣從百會穴下降至丹田。重復9次。
4、俯卧位,兩手後伸,以腹部為支點,使上身和兩腿同時後伸抬起成反弓狀,同時呼氣。然後復原,同時呼氣。反復9次。
5、俯卧位,雙手撐床,將頭抬起,用手支撐上半身,慢慢抬起,使頭盡量後伸使胸挺起,作用的支點在腰部,同時吸氣,恢復卧位,同時呼氣。反復6次。
6、仰卧位,意守丹田片刻,然後雙手置於體側,盡量屈髖,屈膝,踝背伸,同時呼氣。然後足跟用力向斜上方蹬出,同時吸氣,丹田氣沿下肢膀胱經下行至足底。反復9次,很後引氣回丹田。
7、倒行療法2選擇一條平坦、行人少、空氣好的道路,一步一步地向後倒著行走。每次約20分鍾,每天早晚各一次。雙手掐腰眼睛向後看堅持倒行鍛煉,能使腰部肌肉的血循環加快,改善腰部肌肉的營養供應,是治療腰椎間盤突出、骨質增生引起的腰痛的有效方法。
腰椎病的自我護理方法
自我調節
某些需要長時間彎腰或長期伏案工作的人,腰椎病的壓力較一般站立時增大一倍以上,腰背痛及腰椎間盤突出症的發病率會相應提高。可以通過不斷調整坐椅和桌面的高度來改變坐姿, 堅持工間操,使疲勞的肌肉得以恢復。
避免體力勞動
體力勞動過量也會導致腰椎病的發生,腰椎病患者避免長時間彎腰和彎腰搬運重物。熨燙衣服時,提取重物時都要注意,以免導致腰椎病病情嚴重。
注意飲食
在腰椎病的自我治療中,飲食是很注意的一點,要多加重視。飲食是生命和健康的重要保證,脾為後天之本,主運化,主肌肉、四肢。飲食不節,脾胃受損,往往會影響人體氣血的生成,從而導致氣血虛弱、筋骨失養和肌肉萎縮,並可促成疾病的發生,而致腰痛病的發生。
適應運動
生命在於運動,健康在於運動,運動對腰椎病患者的病情很是有利,但是如果運動過量或是做不適當的運動都有可能誘發腰椎病症狀的惡化。腰椎病病人運動不宜過於激烈,減少下蹲,盡量躺著,不要長時間站立這樣對腰椎病人的腰壓力會比較大。
保健鍛煉方法
交叉扭腰
兩腳分開與肩同寬,腳尖向內,兩臂伸直,一手在體側,一手舉過頭,如果左手在上,先向右側後方擺,然後右手在上,向左側後方擺。腰部也隨之扭動,左右各做100次。
前挺腿
躺卧在床上,盡量屈膝,然後腳跟用力慢慢向斜上方蹬出伸直,再把伸出的腿收回成屈膝姿勢,兩腿交替做20次。
反弓式
患者仰卧,雙下肢呈屈曲狀置於床上,雙肘或雙肩及頭後部作為支點,通過挺胸及雙側骶棘肌等收縮而達到人體呈弓狀。若患者力量足夠大,雙肘和雙肩亦可離開床面,僅以雙足和頭部作支點。
腰椎病的症狀
(一)腰痛和一側下肢放射痛是該病的主要症狀。腰痛常發生於腿痛之前,也可二者同時發生;大多有外傷史,也可無明確之誘因。疼痛具有以下特點:
1、放射痛沿坐骨神經傳導,直達小腿外側、足背或足趾。如為腰3-4間隙突出,因腰4神經根受壓迫,產生向大腿前方的放射痛。
2、一切使腦脊液壓力增高的動作,如咳嗽、噴嚏和排便等,都可加重腰痛和放射痛。
3、活動時疼痛加劇,休息後減輕。卧床體位:多數患者採用側卧位,並屈曲患肢;個別嚴重病例在各種體位均疼痛,只能屈髖屈膝跪在床上以緩解症狀。合並腰椎管狹窄者,常有間歇性跛行。
(二)脊柱側彎畸形:主彎在下腰部,前屈時更為明顯。側彎的方向取決於突出髓核與神經根的關系:如突出位於神經根的前方,軀干一般向患側彎。
左:髓核突出位於神經根內前方,脊柱向患側彎,如向健側的彎則疼痛加劇。
右:髓核突出位於神經根外前方,脊柱向健側彎,如向患側的彎則疼痛加劇。
(三)脊柱活動受限:髓核突出,壓迫神經根,使腰肌呈保護性緊張,可發生於單側或雙側。由於腰肌緊張,腰椎生理性前凸消失。脊柱前屈後伸活動受限制,前屈或後伸時可出現向一側下肢的放射痛。側彎受限往往只有一側,據此可與腰椎結核或腫瘤鑒別。
(四)腰部壓痛伴放射痛:椎間盤突出部位的患側棘突旁有局限的壓痛點,並伴有向小腿或足部的放射痛,此點對診斷有重要意義。
(五)直腿抬高試驗陽性:由於個人體質的差異,該試驗陽性無統一的度數標准,應注意兩側對比。患側抬腿受限,並感到向小腿或足的放射痛即為陽性。有時抬高健肢而患側腿發生麻痛,系因患側神經受牽拉引起,此點對診斷有較大價值。
(六)神經系統檢查:腰3-4突出(腰4神經根受壓)時,可有膝反射減退或消失,小腿內側感覺減退。腰4-5突出(腰5神經根受壓)時,小腿前外側足背感覺減退,伸及第2趾肌力常有減退。腰5骶1間突出(骶1神經根受壓)時,小腿外後及足外側感覺減退,第3、4、5趾肌力減退,跟腱反射減退或消失。神經壓迫症狀嚴重者患肢可有肌肉萎縮。
猜你喜歡:
1. 造成腰突的是什麼原因怎麼治療
2. 練習太極拳可以治腰椎間盤突出
3. 30歲男人腰疼的原因有哪些
4. 產後腰椎疼痛是什麼原因
❹ 腰椎病患者手術後康復時需要什麼訓練
腰椎退變性疾病,尤其是腰椎管狹窄的治療常涉及脊柱的減壓、固定、融合。隨著外科技術的進步,多數脊柱融合的患者可獲得即刻的脊柱穩定性。著使得早期開展康復訓練成為可能。
術後早期開展過剩肌和股四頭肌以及腰背肌的牽拉訓練是很重要的,這有助於防止神經根粘連和瘢痕形成。每次牽拉動作可持續30秒,重復3次,左右側分別進行。若患者耐受性良好可每2小時重復一次。
神經牽拉訓練可以仰卧位進行,將下肢伸直,慢慢抬離床面,直到大腿後部感覺到張力為止。可用手於膝下輔助抬腿,同時注意保持膝關節伸直,踝關節背屈。股四頭肌牽拉需仰卧位進行,使足跟盡可能靠近臀部。
一、術後1-9周:術後靜態穩定訓練
之所以稱之為靜態穩定訓練是因為此期的訓練只包括肢體,而應盡量避免軀干下部的旋轉或屈曲。具體內容如下:
1、骨盆傾斜訓練,俯卧位,膝關節屈曲,使腹部向脊柱傾斜。
2、相同體位,下肢交替抬起約3-4英寸,保持骨盆水平。
3、提髖,使軀干升起,自肩到髖關節保持直線,也稱搭橋訓練。
4、俯卧位,雙手背後,將頭和肩膀輕輕抬離床面1英寸,注意始終保持視線向下。
5、俯卧位,膝關節伸直,雙髖關節交替後伸,注意保持骨盆水平。
6、牽拉彈力帶,作劃船的動作,保持肩關節和胸廓固定,訓練軀幹上部的力量。
手術後的最初6周訓練的目的主要是為了提高患者的耐受能力。6周後可以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適當增加訓練量和訓練項目。動態訓練開始的具體時間要根據患者脊柱的穩定情況以及醫生的臨床經驗來決定。
二、術後6-12周:增加動態穩定性訓練
這一階段的訓練要求活動軀幹部,因此需訓練球輔助訓練。具體內容簡介如下:
1、仰卧位,膝關節屈曲,將頭和一側肩膀抬向另一側的髖關節方,通過此動作訓練腹部肌肉力量。
2、四點跪位,將一側上肢和對側下肢交替抬起,以後伸背部。
3、上肢保持固定,軀幹部後仰以牽拉阻力帶。
4、雙腳分開與肩同寬,阻力帶一端固定於地面,雙手抓住阻力帶另一端自左下向右上方向牽拉,同法訓練另一側。
使用訓練球的主要目的是控制關節活動度,而非最大限度的擴大關節活動度,這點對那些不熟悉訓練球的患者尤為重要。每次訓練強度以出現疲勞感或難以維持平衡為准。具體內容如下:
1、坐於訓練球上,交替抬起一側上肢和對側下肢。
2、坐於訓練球上,以腰部為支點移動訓練球,注意保持肩關節水平。
3、腹部卧於訓練球上,雙上肢支撐並向前移動軀干,直到訓練球移動到大腿下方,交替抬起大腿。
4、跪位腹部卧於訓練球上,利用上肢向前移動軀干,注意保持軀干平直。
5、仰卧位,將訓練球置於雙小腿下方,抬起髖部,臀部和軀干下部,使腹肌保持緊張。
三、9-12周:在輕度載荷下開始強化訓練
在此階段常規有氧訓練對促進融合具有重要作用。常規有氧訓練可增加血供和氧供,保持體重,減少脊柱的所承受的載荷。訓練時間可從每天幾分鍾增加到每天30分鍾,以不出現疼痛為准。推薦的有氧訓練項目包括散步、游泳、蹬車等。但不推薦跑步、跳舞和體育運動等。
因害怕融合失敗而放棄訓練的做法是完全錯誤的。盡管醫生對訓練的方法和強度有不同的觀點,但研究表明良好的術後康復訓練對提高融合率和手術效果是十分有利的。具體的訓練項目應根據患者術後的不同階段和植骨融合的情況有針對性的加以選擇。
❺ 腰椎手術康復後可以做哪些體育活動
腰椎手術後的康復非常重要:
術後早期(0-7天):
1、踝泵鍛煉:術後及早開始,一般麻醉清醒後可進行,持續到可下床活動。方法:踝關節用力緩慢地屈伸,通過關節運動,帶動肌肉收縮,通過肌肉泵的作用,促進血液循環,促進手術後炎症介質的吸收,防止深靜脈血栓危機生命。
2、 直腿抬高鍛煉:術後第一天可以開始被動抬高鍛煉,2-3天後,可進行主動抬高鍛煉(患者自己用力交替抬高下肢)。方法:下肢伸直,抬搞,雙腿交替進行,抬高30度-70度,循序漸進。每天3-4組,每組5-15個,每次維持3秒。通過下肢運動抬高,使相應神經根運動,防止其粘連,同時可以促進下肢血液循環。
3、翻身鍛煉:術後1-3天後,可進行翻身鍛煉。方法:手握床邊扶手,左右翻身。
術後一周後:
1、下床活動:患者這時可在幫助下離床,在可能的情況下,在支具或腰圍保護下早期下床活動有利於康復。下床活動的時間也要量力而為,無痛原則,循序漸進。開始可以床邊坐立、逐步下床吃飯,上廁所等。一月內仍然以卧床休息為主。
2、腰背肌鍛煉:術後1-2周開始,可以長期堅持。常用的方法有:五點支撐、三點支撐、飛燕式。每天2-3組,每組5-30個,每個堅持3秒鍾。
❻ 腰椎管狹窄手術後如何康復
在四十歲到五十歲之間的男性當中,很容易會出現腰椎管的退行性變,容易出現椎管發育狹窄、創傷等情況。多數會在腰椎的五分之四到腰骶部位可見。患者在進行手術以後,可以通過不同形式的方法來對肌肉和腰椎管進行鍛煉,例如飛燕點水式的背伸肌鍛煉。
腰椎管若受到了某種原因的壓迫或受到外力的撞擊,則很容易會出現腰椎管狹窄的情況。患者需要採用合適的方式來進行治療,避免疾病的惡化。長期不進行治療,則容易造成退行性變。那麼在進行手術以後,腰椎管狹窄症術後的康復方法有哪些?
一、腰椎管狹窄症術後的康復方法
1、飛燕點水式鍛煉
飛燕點水式的鍛煉方法就是病人呈俯卧位置,讓腹部著床,然後四肢和頭部騰空飛起,像飛燕一樣,用同拱橋式的方法來對腰椎管鍛煉,能夠讓腰椎管得到很好地拉伸,同時也能夠有效地鍛煉到腰部的肌肉,避免疾病的惡化。
2、側卧位鍛煉
側卧位的鍛煉方法也就是患者側卧在床上,然後上邊的腳慢慢地抬高,在抬高的時候盡量保持兩腿之間的角度是一個直角,然後兩腿交替進行抬高,這種方法可以對患者的外部肌肉群以及臀部肌肉得到很好地鍛煉,能夠讓腰椎管手術以後,肌肉群更好地得到恢復。
3、仰卧位拱橋式鍛煉
仰卧位的方法也就是患者在床上仰卧,然後雙腳掌和兩個肘部撐在床上進行鍛煉。小腿和床要呈現垂直用力,讓身體的其他部分離開床,像做拱橋一樣。這種鍛煉方法能夠讓患者兩側的腰部肌肉得到適當的鍛煉,同時能夠讓腰部的肌肉更加發達,可以保護脊椎在受力的時候不擠壓到腰椎間盤。
二、腰椎管狹窄的症狀
患者出現腰椎管狹窄以後,容易出現雙下肢走路困難,步態不穩當的情況,甚至會容易感覺到腿腳酸軟。另外在進行適當的休息以後,疼痛感則會得以緩解,在醫學上則被稱為是間歇性跛行。另外,一些患者會出現小便困難,步態不穩的狀況,這也有可能是腰椎管出現了問題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