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輸液的不良反應臨床表現有哪些具體的處理方法
常見的輸液反應:
一、發熱反應
二、循環負荷過重
三、靜脈炎
四、空氣栓塞
五、過敏性休克
應對輸液反應三步曲1.不要拔掉靜脈針頭,一定保留好靜脈通道,以備搶救用葯.一旦拔掉靜脈通道,當病人需搶救時再建靜脈通道費時,費事,易錯過搶救時機.2.換上一套新的輸液器管道及與原液體性質不同的液體(如原來是葡萄糖,則換成生理鹽水),可暫不加葯,待病情穩定後再決定.
採用搶救五聯方案:①吸氧;②靜注地塞米松10~15mg(小兒0.5~1mg/kg體重/次)或氫化可的松100mg(小兒5~10mg/kg體重/次);③肌注或靜注苯海拉明20~40mg(小兒0.5~1mg/kg體重/次);④肌注復方氨基比林2ml(小兒0.1ml/kg體重/次)或口服布洛芬懸液;⑤如末梢神經發涼或皮色蒼白,可肌注或靜注654-2針5mg(小兒0.1~0.5mg/kg體重/
次);如收縮壓小於90毫米汞柱,在快速補液的同時,用654-2針10~30毫克靜滴,對輸液反應療效較好.兩類葯物應慎用腎上腺素.除葯物過敏外,輸液反應時皮下注射腎上腺素應慎重,因一般的輸液反應不是速發型過敏反應,用腎上腺素違背了輸液反應的病理機制.腎上腺素是兒茶酚胺類葯物,有快速升壓效應,用於速發型過敏反應是正確的,但其升壓效應會使高血壓患者病情惡化.當然,在能判斷是速發型過敏反應時,小心使用也未嘗不可;在輸液反應合並血壓急速下降時使用也是正確的.鎮靜劑實踐證明,輸液反應經上述處理後大多患者能很快安靜下來,不再需要用鎮靜劑.如果過早,過多地使用鎮靜劑,反而會掩蓋病情變化.
希望採納
B. 輸液反應如何處理
1.發熱反應:多發生於輸液後數分鍾至1小時。患者表現為發冷、寒戰、發熱。停止輸液後數小時內可自行恢復正常。嚴重者初起寒戰,繼之高熱,並伴有頭痛、惡心、嘔吐、脈速等全身症狀。處理:(1)發熱反應輕者,應立即減慢點滴速度或停止輸液,並及時通知醫生;(2)發熱反應嚴重者,應立即停止輸液,並保留剩餘溶液和輸液器,必要時送檢驗科做細菌培養,以查找發熱反應的原因;(3)對高熱患者,應給予物理降溫,嚴密觀察生命體征的變化,必要時遵醫囑給予抗過敏葯物或激素治療。
2.循環負荷過重反應:患者突然出現呼吸困難、胸悶、咳嗽、咯粉紅色泡沫樣痰,嚴重時痰液可從口、鼻腔湧出。聽診肺部布滿濕啰音,心率快且節律不齊。處理:(1)出現上述表現,應立即停止輸液並迅速通知醫生,進行緊急處理。如果病情允許,可協助患者取端坐位,雙腿下垂,以減少下肢靜脈迴流,減輕心臟負擔;(2)給予高流量氧氣吸入,一般氧流量為6〜8L/min,以提高肺泡內壓力,減少肺泡內毛細血管滲出液的產生。同時,濕化瓶內加入20%〜30%的乙醇溶液,以減低肺泡內泡沫表面的張力,使泡沫破裂消散,改善氣體交換,減輕缺氧症狀;(3)遵醫囑給予鎮靜、平喘、強心、利尿和擴血管葯物,以穩定患者緊張情緒,擴張周圍血管,加速液體排出,減少回心血量,減輕心臟負荷;(4)必要時進行四肢輪扎。
3.靜脈炎:表現為沿靜脈走向出現條索狀紅線,局部組織發紅、腫脹、灼熱、疼痛,有時伴有畏寒、發熱等全身症狀。處理:(1)停止在此部位靜脈輸液,並將患肢抬高、制動。局部用50%硫酸鎂或95%乙醇溶液行濕熱敷,每日2次,每次20分鍾;(2)超短波理療,每日1次。
4.空氣栓塞:患者感到胸部異常不適或有胸骨後疼痛,隨即發生呼吸困難和嚴重的發紺,並伴有瀕死感。聽診心前區可聞及響亮的、持續的「水泡聲」。處理:(1)如出現上述臨床表現,應立即將患者置於左側卧位,並保持頭低足高位。該體位有助於氣體浮向右心室尖部,避免阻塞肺動脈入口。隨著心臟的舒縮,空氣被血液打成泡沫,可分次小量進入肺動脈內,最後逐漸被吸收;(2)給予高流量氧氣吸入,以提高患者的血氧濃度,糾正缺氧狀態;(3)有條件時可使用中心靜脈導管抽出空氣;(4)嚴密觀察患者病情變化,如有異常及時對症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