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健身房肌肉鍛煉的六種方法
很多女性朋友都認為肌肉男是非常有型帥氣的,肌肉男在當今的社會也是非常收到女性的青睞的,但是不是每個男的都會有一身的肌肉的,要想擁有
很多女性朋友都認為肌肉男是非常有型帥氣的,肌肉男在當今的`社會也是非常收到女性的青睞的,但是不是每個男的都會有一身的肌肉的,要想擁有健美的肌肉,就一定要在平時多加鍛煉,其實有很多的方法都是可以幫助我們鍛煉肌肉的,很多男性會選擇去健身房進行鍛煉,那麼健身房肌肉鍛煉的方法有哪些呢?
一、動靜結合法
其方法是把動力練習和靜力練習有機的結合起來,先動後靜。即先做動力練習至極限,而後固定在需要鍛煉部位的角度上靜止用力6-8秒,可練2-4組。
例如:動靜結合的彎舉(發殿肱二頭肌)先用60-70%的重量做6-8次,而後固定肘關節使上臂和前臂的夾角成90度,堅持6-8秒,做2-4組。
二、剋制退讓結合法
用動力練習(克制性收縮)重。復5-6次,做不起來後再做2-3次退讓性工作。這樣的結合能使肌肉得到更深的刺激。
三、先衰竭法
這是目前增大肌肉圍徑的有效方法。其做法是。要想發展那塊肥肉,先選擇只發展這塊肌肉的局部肌肉練習來訓練,做6-10次直到疲勞,使其衰竭,然後在3-5秒之內跑向另器械,做一個以發展這塊肌肉為主的綜合肌肉群練習,用79%的重量做到極限,這樣交替訓練4組左右,肌肉會感受到極大的刺激。據研究,這樣能有效地刺激肌肉生長,促進其發育。舉例如下。
用先衰竭原理發達胸大肌的方法;
發達胸大肌的局部有效練習是仰卧飛鳥,而發達胸大肌等綜合肌群的練習是寬握卧推,它除了發展胸大肌外,還能發展肱三頭肌、三角肌前部和前鋸肌。如將仰卧飛鳥和卧推結合起來舉行訓練,則效果會比單純練一樣要好。
四、先疲勞再重復法
先做綜合肌肉群練習,緊接著再做局部肌肉群練習。如至少有四塊肌肉參與的卧推,主要練習部分是胸大肌,肱三頭肌在最大用力時並未最大限度地參與用力。根據先疲勞再重復的原則,首先練卧推(採用超組數法),然後,卧在板凳上持啞鈴做飛鳥練習。
五、連續減重法
開始用較重的重量做到極限(8-10次);緊接著由同伴減低重量後再做到極限(4-6次人再由同伴將重量再減小,再重復做到極限(4次左右),如此連續做3組左右,一使肌肉極度緊張,得到最大的刺激。
例如:仰卧推舉(卧推)(80千克+70千克+60千克)/(8次+4次+4次)為一大組。
又如;立姿彎舉(35千克+30千克+25千克)/(12次+6次+4次)為一大組
六、連續加重法
其方法是先用輕重量做某一動作,輕松地完成練習後,緊接著加重練習使肌肉有所感覺,再加重做練習,一直到起不來為止,這種不斷加強度、加深刺激的方法,提高了肌肉的鮮明度。
其實有很多的男性都是希望自己有一個好的身材,肌肉就是衡量男性身材是否好的一個標准,以上介紹的幾種方法,男性朋友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進行選擇,鍛煉出健美的肌肉才會更受女性朋友的歡迎,也對自己的身體十分的有利。
② 肱三頭肌肌力為0,1,2,3級,如何進行肌力訓練(體位,姿勢,訓練方法)
一、動靜結合法
其方法是把動力練習和靜力練習有機的結合起來,先動後靜。即先做動力練習至極限,而後固定在需要鍛煉部位的角度上靜止用力6-8秒,可練2-4組。
例如:動靜結合的彎舉(發殿肱二頭肌)先用60-70%的重量做6-8次,而後固定肘關節使上臂和前臂的夾角成90度,堅持6-8秒,做2-4組。
二、剋制退讓結合法
用動力練習(克制性收縮)重。復5-6次,做不起來後再做2-3次退讓性工作。這樣的結合能使肌肉得到更深的刺激。
三、先衰竭法
這是目前增大肌肉圍徑的有效方法。其做法是。要想發展那塊肥肉,先選擇只發展這塊肌肉的局部肌肉練習來訓練,做6-10次直到疲勞,使其衰竭,然後在3-5秒之內跑向另器械,做一個以發展這塊肌肉為主的綜合肌肉群練習,用79%的重量做到極限,這樣交替訓練4組左右,肌肉會感受到極大的刺激。據研究,這樣能有效地刺激肌肉生長,促進其發育。舉例如下。
用先衰竭原理發達胸大肌的方法;
發達胸大肌的局部有效練習是仰卧飛鳥,而發達胸大肌等綜合肌群的練習是寬握卧推,它除了發展胸大肌外,還能發展肱三頭肌、三角肌前部和前鋸肌。如將仰卧飛鳥和卧推結合起來舉行訓練,則效果會比單純練一樣要好。其方法是:運動員先用只能舉6-10次的重量做仰卧飛鳥練習,直到起不來,緊接著跑到卧推架前用事先准備好的60-70%重量做卧推,盡力舉次數,直到起不來算一組,共做4組左右,累計總運動量為8組約50次左右。
③ 動靜結合的武術技巧
動靜結合,一方面是指在練功方式上強調靜功與動功的密切結合,另一方面是指在練動功時要掌握「動中有靜」,在練靜功時要體會「靜中有動」。動,指形體外部和體內「氣息」(感覺)的運動,前者可視為「外動」,而後者可視為「內動」。靜,指形體與精神的寧靜,前者可視為「外靜」,後者可視為「內靜」。
動與靜是相對的,也是辨證的。
靜功主要是鍛煉身體內部,而沒有肢體活動、肌肉骨骼的鍛煉。動功有不少肢體活動及肌肉骨骼的鍛煉,這有利於初步疏通經絡,氣血疏通後有利於入靜。對於初練功者,肢體的動作有助於使注意力集中,通過動而達到靜是初學者常走的一條路。
靜功的靜不是絕對的靜,雖然沒有形體的動作,但氣血在大腦高度入靜狀態下按它本身的規律運行,它的種種微妙變化,都是動功所不能體會到的。沒有形體動作,更能專心一意。入靜的程度越深,機體感受能力和反映能力都更敏銳,這是更高級的氣功狀態。在這種氣功狀態下,我們對主客觀世界的認識,對人自身各種功能的開發都會有進一步的提高。 在功法的選擇上,我們認為初學者以先學動功為宜,然後再動、靜相兼,最後過渡到以靜為主。
在練功時,不論靜功、動功都要以靜為前提。練靜功時,要做到外靜內動,靜中求動;練動功時,要做到外動內靜,動中求靜。否則的話,練氣功和做廣播體操沒有什麼兩樣了。
具體來說,練功人可根據自己身體的具體情況(如年齡、性別、體質、性格、練功進度等,如是病人,還需考慮疾病的種類及病程等等),把動功與靜功有機地結合起來鍛煉。從體力來說,體力差的可以少動,體力好的多動,一般以不疲勞為度。從病情來說,病情較重、體質虛弱的可以靜功為主,配合動功;隨著病情好轉、體質增強,應逐步增加動功,達到一定層次後再以靜功為主。從時間上來說,早晨先靜後動,以便精神飽滿地投入到一天的活動中去;晚上宜先動後靜,以利於安靜地入睡。這些都要視具體情況而定,靈活運用。每個練功人都應根據反饋來的信息,及時調節,時間久了,就能慢慢體會出其中的「度」,就能游刃有餘,胸有成竹地處理練功中的動靜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