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古代人得了瘟疫 是怎麼治療的
晉朝葛洪《肘後備急方》認為「傷寒、時行、溫疫,三名同一種。……其年歲中有癘氣兼挾鬼毒相注,名為溫病。」並立「治瘴氣疫癘溫毒諸方」一章,記載了辟瘟疫葯干散、老君神明白散、度瘴散、辟溫病散等治療、預防溫疫的方劑。
唐朝孫思邈《千金要方·卷九·傷寒》立「辟溫」一章,記載治療溫疫的方劑。
宋代醫家張從正《儒門事親·卷一·立諸時氣解利禁忌式三》:指出「又如正二三月,人氣在上,瘟疫大作,必先頭痛或骨節疼,與傷寒、時氣、冒暑、風濕及中酒之人其狀皆相類。慎勿便用巴豆大毒之葯治之。……夫瘟疫在表不可下,況巴豆之丸乎。」對瘟疫的臨床表現、治療提出了自己的觀點
元朝醫家朱丹溪《丹溪心法·卷一·溫疫五》:「瘟疫眾一般病者是,又謂天行時疫。治有三法:宜補,宜散,宜降。」總結了溫疫的治療方法。
明朝醫家吳又可目睹當時疫病流行的慘狀,在前人有關論述的基礎上,對溫疫進行深入細致的觀察、探討。其所著的《溫疫論》是我國論述溫疫的專著,對溫疫進行了詳細的論述。認為「溫疫之為病,非風非寒非暑非濕,乃天地間別有一種異氣所感。」指出溫疫的致病因子是「異氣」,又稱「疫氣」、「癘氣」「戾氣」等,是對溫疫病因的創見。
吳又可在《溫疫論》中,還創制了不少獨特的、行之有效的治疫方劑。《溫疫論》是我國醫學文獻中論述急性傳染病的一部劃時代著作,至今仍可用來指導臨床,具有重要的歷史意義與現實意義。
清朝余師愚,著有《疫疹一得》。其在吳又可《溫疫論》的基礎上,認為疫疹的病因是癘氣,指出「一人得病,傳染一家,輕者十生八九,重者十存一二,合境之內,大率如斯。」並根據暑熱疫的病證特點,創立「清瘟敗毒飲」一方,以重用石膏為主,為溫疫病的辨證論治開拓了新的境地。
⑵ 溫病的病因、病機及治法
溫病的病因、病機及治法
溫病是外感性疾病。其發病原因,主要與人體防禦機能正常與否及念基外界致病因素有關。
人體的防禦機能,取決於人體的正氣,它是溫病發生與否的內在決定因素。在人體正氣充盛時,對外界致病因素有充足的抵抗力,因此,溫病就不容易發生,正如《素問遺篇·刺法論》所說:「正氣存內,邪不可干」。若人體正氣不足,或致病因素過於強盛,超過了人體的防禦能力,則易導致溫病的發生,正如《素問·評熱病論篇》所說:「邪之所湊,其氣必虛」。
溫病的發生,具有明顯的季節性,其發病與四時氣候特點密切相關。引起溫病發生的外界致病因素,一般認為有六淫、溫毒、疫癘等邪氣。
四時氣候特點雖然各不相同,六淫邪氣的性質也各自有異,但其侵犯人體,皆可從陽化熱,而導致溫病的發生。一般說來,溫病的病因可以分為五種。
1. 風熱邪氣風性主動,無處不到,四季皆有,六淫邪氣致病,往往以風邪為先導。且風為春季主氣,風邪為患多見於春季,春為四季之首,故古人稱「風為百病之長」。風邪犯人,可以從陽化熱而為風熱邪氣,亦可風與熱相合而同時致病,導致風溫病。
風為陽邪,其性開泄。感受風熱邪氣而發生溫病,往往先傷及肺衛,初起多見發熱、微惡風寒、咳嗽、脈浮數等臨床表現。風性善行數變,因此,風熱為患往往變化迅速,很容易由肺衛內陷心包,而出現神昏、痙厥等重證。
2. 暑熱邪氣暑為熱極,乃夏季之主氣,暑邪為患見於夏季,發生暑溫病。
暑為陽邪,其性開泄升散。暑熱邪氣為患,多發病急驟,初數察起即見高熱、汗出、口渴、脈洪大等熱盛證候。進而每易消耗津液,甚則損及肝血腎精,而致亡陰失水之重證。暑邪易耗氣傷津,暑熱為患又易導致氣津兩傷,甚至成虛脫重證。
夏季不僅氣候炎熱,且雨水較多,熱蒸濕動,濕熱彌漫空間,人身之所觸,呼吸之所受,均不離濕熱之氣,故暑邪為患,又往往挾有濕濁,每易導致濕熱病。
3. 濕熱邪氣濕為長夏之主氣。夏末秋初,雨水較多,氣候炎熱,自然界濕熱彌漫,此時人體最易感受濕熱邪氣而發生濕熱病。
濕為陰邪,熱為陽邪,濕與熱合,如油入面,熱蘊濕中,濕遏熱伏,難解難分。故濕熱病初起,往往以濕邪為患之特點更為突出,常見身熱不揚,舌苔白膩,脈濡等臨床表現。
濕性重濁黏滯,阻滯氣機,易困脾胃。因而,濕熱病過程中,多見頭身困重,神志呆滯,胸脘痞悶,納呆不飢,大便溏泄等臨床表現,且病程長而纏綿難愈。
4. 燥熱邪氣燥為秋之主氣。早秋季節,久晴無雨,驕陽曝熱,溫度較高,氣候乾燥,人體易感受燥熱邪氣而為患,是為「溫燥」,屬溫病范疇。而深秋季節,西風蕭瑟,天氣清涼,人體易感受涼燥邪氣而發病,是為「涼燥」,其證與傷寒相類,不屬溫病范疇。
燥邪易傷津液,溫燥邪仔畢謹氣傷人,多先侵襲於肺,消耗肺津,而出現口、鼻、咽喉乾燥,皮膚乾燥,乾咳無痰,小便短少,舌苔乾燥等津液損傷之臨床表現。
5. 伏寒化溫寒為冬季主氣,本非溫病的直接原因。但有些春季發生的溫病,初起並無明顯表證,而是開始即見里熱證。古代有些醫學家認為,此乃冬季感受寒邪,潛伏於體內,郁而化熱,遇春季天氣溫暖之時,伏熱外發,或為時令之邪所誘,里熱自內外發,而成溫病,此即「伏氣溫病」學說。如《素問·生氣通天論篇》所雲「冬傷於寒,春必溫病」,即指此而言。
溫病的病因雖可分為以上五種,但就其性質來講,不外溫熱邪氣和濕熱邪氣兩類。風熱、暑熱、燥熱、伏寒化溫屬於溫熱邪氣類,濕熱、暑濕屬於濕熱邪氣類。
此外,溫毒和疫癘邪氣亦可導致溫病的發生。溫毒乃溫熱毒邪,其發病和一般溫病相比,具有局部紅、腫、熱、痛之特點,並具有傳染性。然究其邪氣性質,亦多屬溫熱邪氣范疇。
疫癘之邪致病,具有強烈的傳染性,往往造成大面積流行,病情較一般溫病嚴重。然論其性質,亦不外溫熱邪氣和濕熱邪氣兩類。屬溫熱邪氣者,稱為「暑燥疫」;屬濕熱邪氣者,稱為「濕熱疫」。
古代醫學家對於溫病病因的認識,是從長期的臨床實踐中總結出來的,是對各種溫病所產生的症狀和體征進行綜合、歸納,通過分析而推求出致病因素的,這種通過分析證候來探求病因的方法,稱為「辨證求因」。從今天的水平來看,溫病是多種感染性疾病(其中包括多種傳染病)的總稱,其發病大多是由於病原微生物感染所致。由於 歷史 條件所限,古代醫學家還不可能直接觀察到病原微生物,因而,對溫病的病因,從六淫致病的角度去認識,並在此前提下,發展成為一套完整、嚴密的辨證施治體系。直到今天,它仍然有效地指導著我們的臨床實踐,是祖國醫學偉大寶庫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溫病的病機,總起來說,是致病因素侵襲人體,破壞了人體的動態平衡,導致臟腑功能障礙,氣血陰陽失調,而使人體發生病理性的改變。由於致病因素有別,人體體質有差,侵襲人體後所造成的損傷各異。根據其臨床表現,溫病又可分為多種證候,每一證候的病機,將在本書「中篇·各論」中分別詳述。
由於溫病的病因不同,所導致的臨床證候有異,在治療上也要採取相應的措施。溫病的治療,一般可分為:疏衛、清氣、通下、祛濕、和解、清營、涼血、開竅、滋陰、熄風、固脫等法。這些內容,將於「中篇·各論」中分別詳細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