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治療方法 > 抄聖教序正確方法

抄聖教序正確方法

發布時間:2023-07-20 15:06:04

怎麼才能練一手好字有什麼方法

想寫一手好字方法無窮,其中要求整體看起來整齊,間隔均勻合理,大小合適以及字體規范,略帶有一點個性就可以了。

列舉幾種個人比較常用的:

1:模仿,只有模仿的好了,寫出帶有個性的字體也會保持模仿時應有的整齊,規范,就算字不怎麼好看,但整體看起來也不會差,

A,可以用以前用過的課本,報紙...有字體的紙張里的字體,這樣會讓你寫出來的字工整,規范,和正確;

B,書店常買的練字手冊,可以練楷書,讓你的字體變得有整齊;

C,練字板,網上書店都可以買,用刻好的字體,規范你寫字的習慣;

D,剛開始練字要慢,做到心靜,做到比劃達到每一處,練好後再來談談個性吧,那就是隨性而為。

Ⅱ 王羲之聖教序譯文

譯文:

聽說天地有形狀,所以顯露在外、覆蓋並且承載著一切有生命的東西;因為四季沒有形狀,所以深藏著嚴寒酷熱來化育萬物。因此觀察體驗天地的變化,即使是平凡而愚蠢的人也能知道它的一些徵兆;要通曉明白陰陽變化,即使是賢能而有智慧的人也極少有研究透它的變化規律的。但是天地包容著陰陽變化而容易懂的原因,是因為天地有形狀;陰陽變化在天地之間而難研究透的原因,是因為陰陽變化是沒有形狀的。

所以天地的形象顯露在外並能得到驗證,即使愚蠢的人也會明白;而陰陽的變化隱藏了起來沒有人能看得見,即使是聰明人仍會迷惑不解。

況且佛道推崇虛空,它駕乘著隱秘來操縱著超脫一切的境界,也主張廣泛救濟眾多生靈,用佛教的理論來治理天下。佛法一旦施發神威就沒有上限,剋制神奇的力量也沒有下限。佛道從大處說它遍布宇宙,從小處說又能收攏一絲一毫。

因為佛道主張不生不滅,超脫一切,所以雖歷經久遠而永不衰落。它有時隱藏,有時顯露,以多種多樣的形式傳送著無數的幸福直到如今。佛道中寓含的神妙的道理和高深的玄機,即使遵循它也沒有誰知道它的邊際的;佛法的流傳,深邃而靜遠,即使推崇它也沒有誰探究出它的根源。

所以眾多平凡而無知的人,以及那些平庸淺陋之輩,面對佛教高深的旨意,能沒有疑惑不解嗎?

然而佛教是在西土產生並興起的。流傳到大唐漢地就象明亮的美夢一樣,照耀著大唐而流傳著慈愛。很早很早以前天地初開的時候,語言還沒有傳播,教化還沒有形成,當今人們敬慕德行也懂得遵循禮儀。

在漫長的等待中,人類由渾沌昏暗回歸到今天正本清原的時候,世道更替,法度發生了變化。早先佛祖那光輝的容顏被一種顏色所遮蔽,佛光照耀不到三千大世界之上;今朝它美好的形象才得以展開,我們似乎看到了空中端坐著佛像,甚至連它身上的三十二個顯著特徵都清晰可見。

於是精妙的語言廣為流傳,才得以從生死的苦難中去拯救萬物。於是先輩說的有道理的話得以長久地傳播,也才能在廣闊的大地上引導眾生度過苦難。但是在歷史的長河中真的正教很難廣泛流傳,各種教派不能把真教的意旨精華統一歸屬到一起;而邪僻的不正當的學問卻容易使人依從,於是邪正之間就在教義上交錯雜亂。

所以空宗派和有宗派有了各自的觀點;有時沿襲著舊俗便產生了爭執。於是,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的學說,就暫時沿著時間的流逝而在或興或衰中交替流傳。

有個叫玄奘的法師,是法門的領袖人物。他從小就很聰明,心懷忠誠,早就能明白「三空」的教義;長大後他的神情、性格又和佛教的要求很是投合,他總是堅持包括「四忍」境界的佛門修行。即使是松林澗的清風、湖水中的朗月,也比不上他的清麗華美;即使是仙飲的晨露、明亮的珍珠,豈能和他的明朗潤澤相比?

所以他智慧超群,沒有牽掛,精神清透,並不顯露;他超出「六空」,不同於常人,多少年來沒有人可以和相比。他聚精會神地從內心修煉自己,常以正統佛學的衰落為悲傷;他靜心鑽研佛教,常因這精深的理論被謬傳而感慨嘆息;他想著要有條有理地分辨剖析經文,擴大佛學古代的經文典籍;取掉虛假的,保留真實的,讓後輩學者從此開始不再混淆真偽。

因此他嚮往凈土,就到西域去求學。他冒著生命危險在萬里征途上行進;他拄著拐杖獨自遠行。途中艱險無以計數,早晨的漫天飛雪,行進途中有時找不到棲身之地;傍晚的滾滾風沙,遮天蔽月難辨方向。在萬里山川之上,有著他排開險阻、撥開迷霧前進的身影;在多少個嚴寒酷暑的季節里,留下他踩霜宿雨而前進的腳印。

他憑著對佛祖的誠心,視付出的辛苦為小事,期望著自己的心願得以實現。他游遍了西域各國,歷時一十七年。他歷經了所有經過的地方,探詢追尋正教。他經雙林;到八水,體會到了佛教聖地的高貴風尚;他去鹿苑,登鷲峰,瞻仰了佛祖生活過的奇珍異途。

他在先賢聖人那裡接受了深奧的學問。對於「一乘」「五律」的佛學教說,他很快就牢記在心中,對「八藏」「三篋 」的佛學理論,他講起來就象波濤流水,滔滔不絕。

於是玄奘從所經過的大小國家中,總共搜集吸取了三藏主要著作,一共六百五十七部,翻譯成漢文後在中原傳布,從此這宏大的功業得以宣揚。慈仁的雲朵,從西地緩緩飄來,功德無量的佛法象及時雨一樣遍灑在大唐的國土上。

殘缺不全的佛教教義終於恢復完整,在苦難中生活的百姓又得到了幸福。熄滅了火屋裡燃燒的熊熊烈火,(解救眾蒼生於水深火熱之中),從此不再迷失方向;佛光普照,驅散了昏暗,照耀著眾生到達超脫生死的彼岸。因此懂得了做惡必將因果報應而墜入苦海,行善也必定會憑著佛緣而升入天堂。

為什麼會有升有墜,那就只有看人的所作所為。比如桂花生長在高高的山嶺上,天上的雨露才能夠滋潤它的花朵;蓮花出自清澈的湖水,飛揚的塵土就不會玷污它的葉子。這並不是說蓮花原本潔凈,桂花原本貞潔,的確是因為桂花所依附的條件本來就高,所以那些卑賤的東西不能傷害到它;蓮花依附的本來就很潔凈,所以那些骯臟的東西就玷污不了它。

花草樹木沒有知覺,尚且能憑借好的條件成就善事,更何況人類有血有肉有思維,卻不能憑借好的條件去尋求幸福。希望這部《大唐三藏聖教》經得以流傳廣布,象日月一樣,永放光芒;將這種福址久遠地布撒人間,與天地共存,發揚廣大。

拓展內容:

《大唐三藏聖教序》,簡稱《聖教序》,由唐太宗撰寫。最早由唐初四大書法家之一的褚遂良所書,稱為《雁塔聖教序》,後由沙門懷仁從王羲之書法中集字,刻製成碑文,稱《唐集右軍聖教序並記》,或《懷仁集王羲之書聖教序》,因碑首橫刻有七尊佛像,又名《七佛聖教序》。

集王聖教序碑刻立於唐咸亨三年(六七二),碑通高三五零、寬一零八、厚二十八厘米。碑文三十行,行八十三至八十八字不等。

王羲之(303年—361年,一作321年—379年),字逸少,漢族,東晉時期著名書法家,有「書聖」之稱。琅琊臨沂(今山東臨沂)人,後遷會稽山陰(今浙江紹興),晚年隱居剡縣金庭。

歷任秘書郞、寧遠將軍、江州刺史,後為會稽內史,領右將軍。其書法兼善隸、草、楷、行各體,精研體勢,心摹手追,廣采眾長,備精諸體,冶於一爐,擺脫了漢魏筆風,自成一家,影響深遠。風格平和自然,筆勢委婉含蓄,遒美健秀。

李志敏評價:「王羲之的書法既表現以老莊哲學為基礎的簡淡玄遠,又表現以儒家的中庸之道為基礎的沖和。」代表作《蘭亭序》被譽為「天下第一行書」。在書法史上,他與其子王獻之合稱為「二王」。

Ⅲ 臨帖的正確的臨帖方法

書法是我國傳統文化藝術寶庫中的一顆璀璨明珠,要繼承和發揚這一古老的東方藝術,使其長盛不衰,後繼有人,就必須培養出大批的接班人。書法教育,是培養學習者審美素質的重要途徑,有其它藝術學科不能替代的作用。
臨帖是練習書法的一個重要手段,是學習書法的必由之路。通過臨帖,可以體會前人的書寫法則,漢字筆畫,學習他們的運筆方法、結構規律,從中可以體會到中華五千年古老文化的優良傳統。臨帖作為小學書法課堂教學的重要內容,其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學習者書法水平的提高。臨帖的成敗與否,也直接影響學習者學習書法的興趣和自信。學會正確的臨帖方法,將對學習者的書法水平會有很大的提高。
一、臨帖中常見的問題。
1.筆畫寫不到位,塗描結合。
臨帖是為了寫字像帖,合乎規范。但學習者一開始臨帖時,常常筆畫寫不到位而後又加以描補,時間一長就會形成靠塗描將筆畫寫到位的壞習慣。
2.動手不動腦,似臨實抄。
學習者在臨帖時,常常會出現這樣的情景:拿出字帖,一眼帶過,提筆就寫。看似不錯,實則不然,他根本沒有看清字帖中範字的點畫特徵,動手卻不動腦,這樣看似臨帖,實際上是在抄帖。
3.看一筆寫一筆,光臨不背。
學習者開始臨帖時,由於對字帖中的字不熟悉,常常是看一筆寫一筆,寫出的字往往結構鬆散,筆畫孤立,缺乏筆畫間的呼應和氣韻的上下貫通。
二、原因及對策。
1.要教會學習者邊臨帖邊體會,第一個字哪裡寫得不像,哪個部位臨得不準,第二遍加以改進。在寫字的過程中。要不斷加以分析、改進,力求字如法帖。久而久之,就能養成良好的寫字習慣,就能一筆到位,不再塗描。
2.抄帖並沒有把字帖上字的筆畫、結構學到手。要克服這個毛病,也並非難事。只要讓學習者先將字帖中要寫的字仔細地看一看,並記住筆畫和結構的主要特徵,做到「形在心中,意在筆先」,下筆臨寫時,才能心中有數,做到心手合一,達到理想的臨寫效果,也就是背臨。每寫一遍。都要與字帖對照,找出筆畫、結構好的方面和差距,下一遍臨寫時注意縮小差距。長此以往,進步會更大,抄帖的問題也會得到解決。
3.學習者多習楷書,楷書筆畫雖各自獨立,但筆畫之間,還是有聯系的。比如,一筆寫完再寫下一筆時,筆在空中有個走動的線路,同時形成下一筆逆勢,這個逆勢就是下一筆的藏鋒動作,也叫借勢落筆,可省藏鋒動作,能使筆畫自然協調。因此對字帖中較熟悉的字,可先看兩筆或三筆,連續寫兩筆或三筆,直到過渡到一次就能寫出一個完整的字來。
4.不妨教給學習者六種臨摹方法。
摹帖筆隨影走,古人怎樣寫,我們就怎樣寫,大小、長短、寬窄、粗細、方圓、斜正等都必須按帖字的要求去寫,有一定的規范和約束。要教學習者讀帖。所謂讀帖,這是書法的專門用語,即書法家在臨摹碑帖之前,或在平常工作的間隙,翻閱碑帖和泛覽墨跡,也就是仔細分析、研究、琢磨碑帖中每一個字的筆畫、結構和整幅作品的章法、氣勢及韻味,邊看邊記,時常會情不自禁地用手指畫起來,心追手摹,激動不已。
(1)實臨法。這是最常用的臨帖法。此法就是將範本放於眼前,用毛筆(硬筆)對照著寫,通過觀察與理解法帖來摹擬範字。開始時可看一筆寫一筆,看一字寫一字;待臨熟了,便可看幾字或幾行而寫之,這就是通常所說的對臨。待對範本中每一個字、每一行都有了精熟的記憶與理解。便可憑印象將全帖寫出來,這就是背臨。臨帖要臨到背臨的程度。
(2)指臨法。這種方法可用於不具備紙、筆的情況。如在休息時.在路途中,便可運用手指在空中或桌凳等物體上,憑對範字的記憶進行「臨習」或「創作」。就在這種獨特的書法學習中,往往能加深對執筆手感與運筆疾緩的理解與把握。這種方法不僅在當代被人採納;晉人王羲之有磨破衣服的佳話,就是在清朝時,便有鄭板橋睡覺時用妻體習字的趣史為例,廣為傳頌。
(3)心臨法。在腦海里設一張紙、一支筆來臨習範字,也是一種有趣而有效的方法。其實這種方法被每一位學書者於無形中運用。當臨習法帖時,先觀範字,加深理解,而臨習落筆之時便在腦海里有對範字「演習」或「放影」的過程,即便是瞬息即逝。這與「意在筆先」的書論不謀而合。其實,在眾多的休息、閑暇之餘,我們若能有效利用「心臨」之法-進步往往會在下一次實臨中顯露出來。
(4)意臨法。這是臨習法帖氣韻、意境的方法.被眾多書家廣為運用。臨習法書時不求一字一畫肖合形畢,但求整體氣韻生動自然。這是一種帶有創造性的臨習方法,不適於初習者運用,等學習者有一定臨寫基本功後可試用。
(5)創作臨習法。有的書本稱之為「集古字」。選取法帖中的字進行「移植創作」,或對聯,或條幅,或扇面.能「箭」臨帖與創作之「雙雕」。王羲之行書名帖《聖教序》便是由僧懷仁集王字而成。這種臨習法能有效消除臨帖乏味的,心理弊病,提高對碑帖的興趣與感知能力.是一種於習書者深為喜愛的方法。
(6)臨摹互補法。傳統的「臨摹互補法」為用毛筆(硬筆)先摹後臨的方法。現在還有一種新的「臨摹互補法」——先用硬筆勾摹出範字的「骨架」。然後再用毛筆在「骨架」上「加肉」。

閱讀全文

與抄聖教序正確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侍候別人最好的方法是什麼 瀏覽:795
育肥行情分析方法 瀏覽:130
啞臀訓練方法圖解 瀏覽:747
生殖器泡疹治療方法 瀏覽:22
熊娃娃機器人使用方法 瀏覽:7
產後阿膠粉的食用方法 瀏覽:936
腰肌強韌訓練方法 瀏覽:265
如何看懂大盤的方法 瀏覽:613
四川房產測量地下坡道計面積方法 瀏覽:830
防曬噴霧的正確使用方法 瀏覽:351
心衰的症狀和解決的方法 瀏覽:687
烙餅問題思考研究的方法 瀏覽:787
蜘蛛牌放大方法視頻 瀏覽:289
社會方法研究計劃 瀏覽:829
ac7260信號弱解決方法 瀏覽:945
淋浴簾正確安裝方法 瀏覽:675
來川學習方法如何檢查試卷 瀏覽:496
多位數豎式加法計算方法 瀏覽:895
紫花地丁草食用方法 瀏覽:684
學習數字的正確方法 瀏覽: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