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我有10*12厘米的肝血管瘤如何治療可以做介入療法
可以,引用2018中國介入醫師分會年會開幕式的一段話,
「我介入稱為是一次革命,因為介入是無孔不入,無所不能,是無可替代的」。
介入治療有很多方法:血管介入、射頻消融、氬氦刀、微波消融、冷凍消融、碘125粒子植入、熱灌注等等。可以根據實際情況使用,國內厲害的大師有騰教授(忘記是哪的了)、華西的廖正銀教授,介入最大的好處是微創、甚至無創、最大限度降低對正常組織的傷害的同時滅殺腫瘤。而且費用相對於傳統治療要便宜不少。
腫瘤的介入治療主要分為腫瘤動脈葯物灌注、血管栓塞、支架技術等,
腫瘤的介入治療治療優勢:
1、
動脈葯物灌注療法,通過動脈向腫瘤組織直接給葯,接受葯物劑量大、治療效果好。
2、
對機體整體傷害小,毒副作用低,並發症少、全身狀況恢復快。
3、
血管栓塞治療可抑制腫瘤發展,使其縮小,為患者爭取二次手術機會,物理療法,無毒副作用。
4、
急診介入治療為晚期腫瘤的大出血有良好控製作用。
5、
食管和膽道支架介入技術可明顯改善腫瘤壓迫症狀,提高患者生活質量。
腫瘤的介入治療適合范圍:
1、
各種實體腫瘤的術前、術後、常規及姑息性化療,如肝、肺、食道、胰腺、胃、結腸、直腸、膀胱、盆腔等部位腫瘤的動脈葯物灌注治療。以肝癌效果最好。
2、
支架介入技術主要適用於晚期食管癌的食管介入和解決阻黃的膽道介入。
肝癌、肺癌、盆腔等部位腫瘤均可通過導管將栓塞劑注入供血動脈,阻斷其血運,達到「餓死腫瘤」的目的。
腫瘤的治療方法相對於其它疾病可謂手段豐富,如手術、放療、化療、中醫中葯、生物治療等,但絕大多數病人仍需以化療作為其必須或輔助之治療手段,傳統的化療主要以靜脈方式給葯,腫瘤部位的葯物濃度較低,副作用大,許多病人往往難以接受。介入診療的興起給動脈用葯提供了一個切實可行的條件和機會,經過近30年的臨床實踐,通過介入手段治療腫瘤已經成為不可或缺的方法之一。
腫瘤的介入治療主要分為腫瘤動脈葯物灌注、血管栓塞、支架技術等,其治療范圍幾乎可以包括所有的實體腫瘤,動脈化療的主要特點是腫瘤組織接受葯物劑量大、毒副作用小、並發症少、全身狀況恢復快等,其基本原理如下:
葯物的療效除與其自身的葯理作用和病變對其的敏感性有關外,病變區的葯物濃度及作用時間亦為重要因素,而不同的給葯方式將對上述因素產生重要作用。以往注射給葯的部位主要為皮下、肌肉和靜脈,當葯物經過充分稀釋混合及與蛋白結合後,抵達靶器官時已所剩無幾,而葯物的副作用則與其外周血漿濃度成正比,因此提高療效和減少副作用之間的矛盾幾乎無法通過常規途徑解決。動脈葯物灌注則是直接將導管通過股動脈插至靶動脈,使靶器官的葯物濃度提高,延長葯物與靶器官的接觸時間,而外周血液葯物濃度並不增加,達到提高療效、減少副作用的目的。
葯代動力學研究表明,動脈給葯時,葯物首先進入靶器官,而此相(分布Ⅰ相)分布是由局部血流量決定的,也就是說其分布Ⅰ相使靶器官葯物分布量不受血流分布的影響,成為全身葯物分布量最大之所在。如某器官的血流量佔全身的10%,靜脈給葯時Ⅰ相的葯物分布也佔10%,而以同樣劑量經動脈給葯,其瞬間葯物分布量則可提高10倍。分布Ⅱ相又稱快速再分布相,主要受器官血流灌注和葯物的脂溶性及蛋白結合性影響,而動脈給葯則可最大限度的減輕這些影響。
首過效應:主要指葯物第一次通過靶器官時被代謝和攝取的現象。葯物經靜脈注射後通過漫長途徑到達靶器官時,已有相當數量的葯物與血漿蛋白結合,而使具有生物活性的游離葯物量減少,從而使葯效降低,而動脈給葯時路途捷近,避免了蛋白結合,葯物效價則可明顯提高,約為靜脈給葯的10-20倍,總體療效可提高10-30倍。
㈢ 介入治療是什麼意思介入治療又有什麼樣的優勢
介入治療簡單的說就是在不對患處開刀的情況下,利用患者身體原有的通道或者只在患處皮膚、血管作直徑只有幾毫米的微小通道。在現代醫療影像設備的指引下,對患處進行創傷最小的治療方法。由於傷口很小或者根本沒有,因此可以把對患者的傷害降到最小。那麼介入醫生平時都做什麼工作呢?
介入手術治療費用一定比傳統手術費用高嗎?
介入治療可能因為會使用到各種導絲、導管、球囊、支架等不同的手術器材,因此其材料費用可能高於傳統手術。但因介入治療具有創傷小,療效佳,恢復快,住院時間短等優勢,因此介入手術總的住院費用不會高於傳統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