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脫肛的怎麼治療常見方法偏方
在生活上脫肛給人們帶來很大的煩惱。脫肛是不少人存在的問題,怎麼治療脫肛?下面就是我給大家整理的脫肛的治療方法,希望對你有用!
脫肛的治療方法
1、中醫治療
此病多為氣虛下陷,長時間腹瀉不愈、久病卧床傷氣、大便干結,均可以出現脫肛。治以補益中氣,升提下陷。葯用。便秘加熟軍。另外可以針灸百會、長強,病久加足三里。
2、保守療法
如果脫肛繼發於便秘、腹瀉等疾病,就要積極治療這些原發病,原發病治好了,脫肛多能痊癒。治療期間不能蹲位排便,要立位、側卧位或仰卧位排便,小嬰兒可直著腿把屎把尿,大孩子可坐高盆排便,就是把便盆放在高椅子上拉屎。如能堅持1~2個月,多數脫肛可以痊癒。如改變排便方法後脫肛未愈則可行手法復位,用紗布折成厚墊,壓住肛門,用粘膏將兩臀拉緊粘牢,令小兒卧床1 ~2周,堅持卧位排便,多可痊癒。
3、手術治療
(1)線狀烙法
(2)縱切橫縫術
適用於Ⅰ度和Ⅱ度脫垂。
(3)粘膜切除縫合術
適用於肛管脫垂和直腸下部脫垂。
(4)肛管直腸縮窄術
適用於老年人和全身情況不好的不能做大手術的病人。
(5)直腸前方懸吊固定術
該方法是目前國外修復直腸脫垂的最常見的一種方法。
(6)瘢痕支持固定術
該方法適用於Ⅰ度以及Ⅱ度脫肛的患者,並且患者伴有肛門鬆弛。而如果患者如果腸炎、痢疾以及肛門直腸急性炎症的話則不適宜該方法。
(7)肛門緊縮術
適用於直腸脫垂並發肛門鬆弛和肛門失禁者,但對肛門直腸急性炎症、腸炎和腹瀉等疾病患者,不宜採用。
(8)注射法
注射療法主要是將葯物注射於直腸粘膜下層,造成瘢痕,使粘膜與肌層粘連固定;或注射到直腸周圍,便宜腸與周圍組織粘連固定,不再下脫。
治療脫肛的常用偏方
1、參麥芩連歸地湯
組成:沙參5克,麥冬12克,黃芩10克,黃連5克,當歸6克,生地15克,枳殼6克,厚朴9克,烏梅9克,白芍9克。功效:清熱涼血,利肛收斂。主治:肺熱氣虛之脫肛。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
2、收肛散
組成:五倍子9克,炒浮萍草9克,龍骨9克,木賊草9大象。功效:收澀固脫。主治:肛門直腸粘膜脫垂Ⅰ、Ⅱ度。用法:共研細末,乾擦或麻油調敷。
3、提肛湯
組成:黃芪15克,升麻5克,當歸10克,枳殼10克,炒淮山葯15克,沙參15克,麥冬10克,烏梅15克,白芍15克。功效:升陽舉陷,益氣滋陰。主治:小兒脫肛。加減:若小兒滑瀉不禁,可加煨訶子10克;炙粟殼5克,以清之;若久瀉虛寒甚者,可加良姜3克,附片5克溫補中陽。本方為自擬方,臨床運用30餘年,有效率達96%。用法:日1劑,水煎,分早、中、晚服。
4、益氣升陽湯
組成:黃芪15克,當歸10克,黨參15克,白術10克,柴胡10克,生麻10克,炙甘草10克,樗樹皮10克,陳皮10克,罌粟殼10克。功效:益氣升陽。主治:脫肛。用法:每日1劑,水煎3次分服。
5、脫肛液
組成:明礬6克,鹽酸普魯卡因2克,加水至100毫升。功效:固腸收澀。主治:直腸脫垂。用法:注射於直腸周圍或直腸粘膜層與肌層之間。
痔瘡和脫肛怎麼鑒別
痔瘡是肛門直腸底部及肛門粘膜的靜脈叢發生曲張而形成的一個或多個柔軟的靜脈團的一種慢性疾病,脫肛也是一種較為常見的肛腸疾病,很多人易將兩者混淆。
脫出:痔發展到一定程度即能脫出肛門外,痔塊由小變大,由可以自行回復變為須用手推回肛門內。
便血:特點是無痛,血色鮮紅,便時出現。出血量一般不大,便秘糞便干硬、飲酒及食刺激性食品是出血誘因。
瘙癢:痔瘡感染嵌頓可分泌粘液流出肛門外引起肛門四周瘙癢,甚至皮膚濕疹,常使病人極為難受。
疼痛:肛門沉重、疼痛,常與排便不盡感覺同時存在。痔塊脫出嵌頓,出現水腫、感染時,局部疼痛劇烈。
脫肛的常見症狀
脫肛多見於3歲以下小兒,男女發病率相等,隨著年齡增長,多可自愈,隨著醫療技術進步和生活水平的改善,其發病率有所下降。輕者排便時直腸粘膜脫出,便後可自行還納;日久逐步發展為直腸全層脫出,除大便時脫出外,甚至咳嗽、行走、下蹲也脫出,須用手推回或卧床休息後方能回納。
直腸息肉也可由肛門脫出,為較小圓形光滑之腫物,必須留意腸套疊有時也能從肛門翻出,似直腸脫垂Ⅲ度脫垂,如用手指檢查,可觸及直腸肛管與脫垂腸管間的黏膜反折,依據病史及體征不難鑒別。
猜你喜歡:
1. 提肛運動的正確方法有哪些
2. 治混合痔瘡的最佳方法是什麼
3. 脫肛的最佳治療偏方
4. 脫肛症狀
5. 老年人脫肛治療常用的偏方
㈡ 脫肛的最佳治療方法
1.保守治療:如脫肛繼發於腹瀉、便秘、膀胱結石等,這些疾病治癒後,脫肛常可自愈。排便後直腸脫出時,應即時用手法復位。
2.中醫、針灸療法:中葯以補中益氣湯為主加減。
3.注射療法。
4.手術治療。
㈢ 脫肛的最佳治療方法是什麼
中醫認為脫肛多因人體氣血不足、中氣下陷或溼熱下注、久瀉下痢,以致直腸不能收攝固澀。那麼你知道脫肛要怎麼治療才好得快嗎?下面,我來為你介紹脫肛的最佳治療方法。
脫肛的最佳治療方法
1、參麥芩連歸地湯
組成:沙參5克,麥冬12克,黃芩10克,黃孝陪睜連5克,當歸6克,生地15克,枳殼6克,厚朴9克,烏梅9克,白芍9克。功效:清熱涼血,利肛收斂。主治:肺熱氣虛之脫肛。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
2、收肛散
組成:五倍子9克,炒浮萍草9克,龍骨9克,木賊草9大象。功效:收澀固脫。主治: *** 直腸粘膜脫垂Ⅰ、Ⅱ度。用法:共研細末,乾擦或麻油調敷。
3、提肛湯
組成:黃芪15克,升麻5克,當歸10克,枳殼10克,炒淮山葯15克,沙參15克,麥冬10克,烏梅15克,白芍15克。功效:升陽舉陷,益氣滋陰。主治:小兒脫肛。加減:若小兒滑瀉不禁,可加煨訶子10克;炙粟殼5克,以清之;若久瀉虛寒甚者,可加良姜3克,附片5克溫補中陽。本方為自擬方,臨床運用30餘年,有效率達96%。用法:日1劑,水煎,分早、中、晚服。
4、益氣升陽湯
組成:黃芪15克,當亂燃歸10克,黨參15克,白術10克,柴胡10克,生麻10克,炙甘草10克,樗樹皮10克,陳皮10克,***10克。功效:益氣升陽。主治:脫肛。用法:每日1劑,水煎3次分服。
5、脫肛液
組成:明礬6克,鹽酸普魯卡因2克,加水至100毫升。功效:固腸收澀。主治:直腸脫垂。用法:注射於直腸周圍或直腸粘膜層與肌層之間。
脫肛的中葯治療方法
《諸病源候論》說:「脫肛者, *** 脫出也,多固利久腸虛冷所為。」按中醫理論,虛則補之,實則瀉之的原理,治療脫肛可以用收斂葯物治標,用補氣葯物治本。下面有三個小驗方,脫肛患者可以一試:
第一、 內服治標:枳殼10克,升麻8克,黃芪15克,白術10克日煎服,一日兩次。補氣固脫。
第二、 外巧歲擦提肛膏:石榴皮、柯子、五倍子,研粉末各取等份混合均勻。用麻油調成50%濃度的膏葯。睡覺前將葯膏塗抹於 *** 上,然後用手輕輕地將 *** 脫回,再用消毒紗布固定。一般晚上用葯效果最好,如果較為嚴重,白天也可以敷用,治療期間應避免重體力勞動。
第三、 薰洗提肛散:柯子、五倍子、椿根皮、石榴皮、枯礬各50克,水煎,待溫坐盆,先薰後洗 *** ,每次20-30分鍾,每天早,中,晚各一次。
預防脫肛的方法
1.要及時治療腸炎、腹瀉,特別是小兒尤要注意。
2.有習慣性便秘或排便困難的人,平時要多吃含纖維素多的蔬菜、水果,應治癒便秘。排便時不要用猛力,或久蹲廁所看書看報。
3.要及時治療可使腹壓增加的疾病如百日咳、肺氣腫等。
4.婦女分娩後要充分休息,產後如有會陰撕裂要及時縫合,以保持 *** 括約肌的正常功能。如有子宮脫垂及內臟下垂要及時治療。
5.每日做2次提肛運動,每次緊縮、放鬆 *** 30回,有增強 *** 括約肌功能的作用,對預防直腸脫垂有積極作用。
㈣ 老年人經常脫肛怎麼辦
對於脫肛的最佳治療方法,分為保守治療和手術治療兩種。
對於老年人在脫肛之後沒有發生水腫以及嵌頓,可以將脫出的肛門直接塞回。
如果發生水腫的現象,需要先用高錳酸鉀洗劑或生理鹽水對肛門周圍以及脫出的腫物進行清洗和消炎,或者塗抹紅黴素軟膏之後再塞回肛門之內。
對於症狀較為嚴重的脫肛現象,在將脫出的組織塞回肛門之後對直腸黏膜和直腸壁之間注射固化劑,使其發生無菌性炎性病變,最終達到使脫出的組織重新粘合到腸壁上的目的。
除這些方法之外,如果脫肛症狀較為嚴重,應該採用手術的方法進行治療。如果脫出的組織發生壞死現象,應該予以及時的切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