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施肥方式有哪些
依據肥料施用部位的差異,主要可分為土壤施肥和根外追肥兩種方式。土壤施肥的深度和廣度,應依照根系分布及習性特點,將肥料准確施入,施入的部位應位於根系內部或邊緣,因為根系有效吸收部位大多集中於外圍。不同肥料施入土壤的深度不同,氮肥移動性強,可淺施;磷鉀肥移動性差,宜深施到根系分布區內,或與其他有機肥混合施用。氮肥多用作追肥,磷鉀肥多結合有機肥的施用,一同作為基肥施入。
主要的施肥方式有:
(1)全圃撒肥
由於花木根系多為淺根系,近地表處須根量大,加之表土層透氣性好,如果有濕度的保證,根系吸收活力較強,針對這一特性,將肥料均勻撒施,再淺鋤入土,可刺激表層根的活性,增加對養分的吸收能力。
(2)環狀施肥和帶狀施肥
由根系生物學知,根系的有效吸收部位大多位於根系外圍,由於地上地下的相關性,根系分布范圍大致可以從地上枝梢冠徑投影距離推知,在施肥時,沿投影外圍開帶狀溝或環溝,將肥料施入並掩埋即可。
(3)穴施
主要應用於花卉追肥,勞動強度小,肥料集中,肥料施在根系集中分布區內,靠擴散作用供應植株需要。
(4)施肥與灌溉結合
可與灌溉或滴灌相結合。由於水肥相濟,肥分分布均勻,及時到位,節省人工又不破壞土壤結構,是一種高效的施肥方式。
(5)根外追肥
又稱葉面追肥,養分可通過葉片表面的角質膜和氣孔滲入組織並運輸到其他器官,肥料的使用率較高,肥效快,簡單實用,而且節省肥料,尤其對土壤條件不好的花木施用更佳。但應注意根外追肥的濃度及次數不可過大過頻,以免燒苗或引起葉片變脆。
『貳』 怎麼施肥
1、基(底)肥
基肥的施用一般是結合整地進行的,底肥一般來說最好是緩慢釋放肥效的有機肥,比如說牛糞、羊糞、雞糞、牛糞、羊糞。除了能夠緩施肥,還能起到疏鬆土壤的作用,使用方法很簡單,把肥料撒在土壤上,並且翻一遍地,讓土壤跟肥料相結合就可以了。
2、種肥
種肥是在基肥不足的情況下進行補充的,但若基肥充足則可以不用施用。若需要施用種肥一般用腐熟完全的有機肥料或速效性化肥,施用量要少。各種速效性化肥、完全腐熟的有機肥(如餅肥、禽糞等)、生物肥料、微量元素肥料等均可做種肥施用。施用方法有以下三種:
(1)拌種:將一定量的肥料與一定量的種子均勻拌和,然後進行播種。
(2)浸種:用一定濃度的肥液浸泡種子,然後將種子撈出晾乾後播種。
(3)蘸秧根:將生物肥、微肥等與一定比例的有機肥調和成糊狀,蘸秧根後再移栽。
施肥技巧
一、施肥越靠近植株莖部,肥料越易被吸收
這是在農村中存在較多的現象,這種施肥方法存在較大的危害。
因為植物吸收營養成分的部分是在根毛區,植物莖及根(根毛區除外)吸收營養成分很少或不吸收,施肥時赿靠近植株莖部(幼苗期除外),肥料離植株營養吸收部位赿遠,因此赿不容易被吸收,如果施肥過多,濃度過大,則容易出現「燒苗」現象的發生。
因此,施肥時應根據植株的地上部生長情況及地下部根系生長情況確定施肥位置,確保施肥效果。
二、農作物出現缺肥現象後,再施肥
肥料施入後,在水田需要3-5天後才能被作物吸收利用,在旱地一般需要5-7天後才能被吸收利用,因此農作物出現缺肥現象後再施肥,則會造成作物缺肥時間加長,造成減產,所以,施肥工作應根據農作物需肥特性進行,水田提前5-7天施肥,旱地提前8-10天施肥。
同時,農作物的養分吸收也與光、溫、水、施肥方法(如干施、淋施、根外追肥等)有關。
光照強、溫度高、水分足則加快作物養分的吸收,相反,則吸收放緩,根外追肥因養分直接被葉片吸收,所以見效快,可遲施,但濃度要低,以防損傷葉片,淋施可使肥料直接滲入植株根部,見效較快,也可適當遲施,干施肥效慢,應早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