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治理污染的措施有哪些
隨著工業化和城市化的進程,現在人們生活中的環境污染是非常嚴重的,還竟然包括了很多方面,比較明顯的就是空氣污染和水污染,這兩種污染可以讓我們受到很大的生存威脅。除了空氣污染和水污染之外,還有白色污染和噪音污染,這些污染如果不治理的話,就會影響我們生存的環境。下面我們來了解一下治理污染的措施,大家可以了解一下有哪些措施是可以治理污染的。
治理污染的措施
1、農民的環境意識較差,農村生活環境「臟亂差」現象嚴重,「柴草亂堆、污水亂流、糞土亂丟、垃圾亂倒、雜物亂放、畜禽散養」等問題普遍存在,不僅影響村容村貌,還對水源造成一定的污染。
2、垃圾成分發生了很大變化:以前農村產生的生活垃圾是可以就地化解、循環使用的,現在農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生活方式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使得塑料和電子等產品產生的難以降解的廢品佔比例越來越大。
3、農村成為城市垃圾的轉移地。由於農村天地廣闊、管理鬆散,往往成為城市轉移生活、建築垃圾、有毒有害工業、醫療衛生垃圾的選擇地。
4、制定好治理環境污染長期規劃,治理環境污染要有制度保障。廣大農村人居散漫,地域遼闊,治理環境污染不可能一蹴而就,要長抓不懈;提倡標本兼治,加強環境污染治理。堅持防治結合、標本兼治的原則,結合地方實際,加強農村環境的綜合治理。強化企業的監督檢查,鞏固達標排放成果,對重點污染企業進行嚴密監控,對新建企業實行嚴格的環評審批。整治農村河溝池塘污染,保護村莊現有水源,發揮河溝池塘的自然環境凈化能力。
5、依靠黨支部村委會,大力宣傳,廣泛發動群眾,增強廣大群眾治污自覺性,堅持疏堵結合,健全治理長效機制。完善農村環境基礎設施建設,加大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力度,清除農村衛生死角,建立長效保潔機制。
治理污染是很重要的,因為我們現在生活中有各種各樣的污染,這些污染可以分分鍾威脅到我們的生命健康,我們必須要將環境的污染治理好,這樣我們才能在一個安全健康的環境下生存。我們生活中有各種各樣的垃圾,這些垃圾對環境的影響是很大的,大部分的生活垃圾會導致環境污染,會讓我們的自然生態環境遭到破壞。為了保護我們的生存環境,我們一定要學會保護環境。
Ⅱ 環境污染的治理措施
一、保護生態環境的措施有哪些
1、實行垃圾分類袋裝化.這樣不僅能減少環衛工人的工作量,還能更好地起到廢物利用,減少污染,節約資源.
2、買菜時,少用塑料袋,盡量用竹籃子。
3、用筆盡量用可換芯的,減少圓珠筆外殼的浪費與垃圾量.
4、外出吃飯盡量不用一次性飯盒和筷子。
5、播種綠色就是播種希望,垃圾過剩與環境問題,垃圾的回收及資源化綜合利用。
二、環境保護是什麼
環境保護是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指的是人類有意識的保護自然資源並使其得到合理的利用,防止自然資源受到污染和破壞。
環境保護措施指的是工程開工前,一般由工程技術部負責編制詳細的施工區和生活區的環境保護計劃,並根據具體的施工計劃制定防止施工環境污染的措施,防止工程施工造成施工區附近地區的環境污染和破壞。
環境保護一般是指人類為解決現實或潛在的環境問題,協調人類與環境的關系,保護人類的生存環境、保障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而採取的各種行動的總稱。其方法和手段有工程技術的、行政管理的,也有經濟的、宣傳教育的等。
十八屆五中全會會議提出:加大環境治理力度,以提高環境質量為核心,實行最嚴格的環境保護制度,深入實施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實行省以下環保機構監測監察執法垂直管理制度。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自然保護區條例》
第四條國家採取有利於發展自然保護區的經濟、技術政策和措施,將自然保護區的發展規劃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
第五條建設和管理自然保護區,應當妥善處理與當地經濟建設和居民生產、生活的關系。
Ⅲ 治理環境污染有些什麼辦法
就城市而言,環境污染的治理有以下幾方面:
1、合理規劃, 完善城市功能。遵循生態規律, 從城市環境容量和資源保證能力出發, 制定和實施城市總體規劃, 合理確定城市規模和發展方向, 調整城市產業結構和空間布局, 逐步解決城市功能區混雜問題,加快城市環境基礎設施建設, 改善城市生態環境。
2、治理城市水污染。所有城市都要制定改善水質的計劃, 重點保護城市飲用水源。20 萬人口以上城市要建立水源地水質旬報制度, 環保重點城市要實施生活飲用水源水環境質量報告制度。採用截污、治污、清淤、保證城市河湖用水、加快水體交換、維護城市濕地等措施, 使城市地表水按功能達標。綜合運用價格、行政、科技和工程措施, 推行城市節水、污水處理及其資源化, 創建節水型城市。嚴格控制地下水開采量, 嚴禁超采地下水。
3、治理城市大氣污染。提高城市清潔能源比例, 改善能源結構, 大中城市要建設高污染燃料禁燃區, 在人口稠密的市區逐步取消直接燃用原煤。促進西氣東輸沿線城市積極利用天然氣。加快城市供熱、供氣能力建設。禁止在城市的近郊區內新建燃煤電廠和其它嚴重污染大氣環境的企業。大力發展公共交通, 鼓勵開發和使用清潔燃料車輛, 逐步提高並嚴格執行機動車污染物排放標准。大中城市以及城市群地區要綜合控制城市大氣污染物的相互影響。按照生態要求進行綠化、美化、硬化, 加強建築施工及道路運輸環境管理, 有效控制城市揚塵。建立城市空氣質量日報和重點城市空氣質量預報制度。
4、治理城市垃圾污染。加快城市生活垃圾處理及綜合利用、危險廢物安全處置等城市環保基礎設施建設。建立垃圾分類收集、儲運和處理系統, 在優先進行垃圾、固體廢物的減量化和資源化的基礎上, 推行垃圾無害化與危險廢棄物集中安全處置。建立廢舊電池回收處理體系。20 萬人口以上的城市醫療廢物必須全部實現安全處置,鼓勵醫療廢物集中處置。
5、治理城市雜訊污染。加強對建築施工、工業生產和社會生活雜訊的監督管理。限制機動車、火車市區鳴笛, 對造成敏感建築物聲環境超標的交通重負荷路段, 採取降噪措施, 控制交通雜訊污染。
6、做好重點城市環境保護工作。綜合考慮城市規模、性質、區域分布和環境狀況等因素, 把國家環境保護重點城市擴大到113 個, 加大環境綜合整治力度。繼續開展創建國家環境保護模範城市活動, 提升模範城市的可持續發展綜合能力。完善公眾、社區和媒體參與城市環境管理的機制, 建立城市環境污染應急響應系統。
Ⅳ 治理環境污染的具體措施有哪些
環境污染按環境要素可分為大氣污染、水體污染和土壤污染,在防止污染方面措施如下:
一、大氣污染在政策法規層面的建議:
(1)修訂《大氣法》:建議在立法目標、行為規范、法律實施程序、法律責任等方面做出比較明確、具體的規定,進一步豐富大氣法內容,加強其可操作性;
(2)完善環境質量標准,健全顆粒物監控體系
(3)加強執法力度,提高違法成本
(4)完善大氣污染控制的經濟政策
(5)盡快頒布《城市環境空氣質量綜合管理辦法》和《城市環境空氣質量達標規劃編制技術指南》
大氣污染在技術層面的防治措施:
(1)完善城市群區域空氣質量監測管理體系;
(2)加強顆粒物污染物(SO2、NOx、揮發性有機物等)監控系統建設:由於二次顆粒物是由氣態前體物在大氣環境中被氧化而產生的,對二次組分的控制措施也要從兩方面展開。首先是控制二次顆粒物組分的氣態前體物,其次是控製造成大氣氧化性增強的關鍵物種的排放;
(3)控制燃煤源點源和面源
(4)減緩機動車尾氣排放
(5)控制揚塵和區域生物質來源
(6)調整產業結構,減少顆粒物排放
二、水污染的治理措施:
(1)轉變觀念
加強水污染知識的宣傳 ,使人們認識到水資源是人類共有的,有充分利用水資源的權力,也有保護水資源不受污染的責任和義務。使人人都有水危機感,節約用水的責任感,保護水污染的責任感,同時打破傳統的「先污染 後治理」的觀念。各地區、各部門應該採取積極有效的措施,進行深入、廣泛、持久地宣傳教育,使預防、治理水污染深入人心。
(2)加強工業污染源防治
加強對工業企業的執法力度,改變有法不依、執法不嚴、違法不究的現象,加強對工業企業的監管,發現違法排污一定要嚴加處罰。應切實進行工業結構的調整,嚴格控制和加快淘汰或改造高消耗、高污染的企業,在行業中提倡向先進水平看齊,做到不折不扣地完成削減污染物排放總量的目標,使工業污染物的排放量在工業生產值增長的同時,污染物的排放不僅不能增長而要不斷降低。應大力推行清潔生產,從源頭削減污染。實施清潔生產可以大大提高資源利用率,減少廢物排放量,不僅可以獲得環境效益,還可以因為降低成本而獲得經濟效益。應提高工業廢水處理及利用的水平,提高處理及利用設施的運行率。要認識到工業廢水中的污染物都是流失的資源,並盡量採用有效技術回收利用,在減量化、資源化的基礎上使其無害化。
(3)加強生活污水的防治
對於生活污水防治,有效的措施是加強廢水處理廠的建設,並採取有效措施確保廢水廠的正常運行。因地制宜地選用高效、低耗、適合於我國國情的廢水處理技術,合理地規劃排水系統,特別注意採用可以回收利用能源、資源的處理技術和天然生態系統。應大力發展處理後廢水的再利用。再生的廢水可回用作工業冷卻水、農業灌溉水、市政雜用水等。廢水的再利用,既能緩解水資源短缺的矛盾,又減輕對水環境的污染。
(4)採取有效措施,防止農業面源污染
首先,要加強宣傳教育,提高全社會對農葯、化肥所造成的環境污染危害性的認識,以便進行有效的防範。其次,要加強農葯、化肥等產品生產流通的管理,確保農葯、化肥品種與質量符合國家的規定和標准,避免違禁和不合格產品用於農業生產中。同時,重視對流通市場的管理,杜絕農葯、化肥在運輸、儲存、供銷等環節上存在危害生態環境的隱患。第三加強科學技術指導,控制農葯、化肥的施用量,做到科學、合理、安全施用,是防止面源污染的有效途徑。第四,大力研究開發和施用高效、易降解的無公害和無污染的農葯、化肥。第六,大力發展生態農業[5],生態農業是實現我國農業生產,農業經濟與資源環境協調發展的成功模式。要樹立大環境生態觀念,加大農、林、牧、漁環境污染源的管理力度,控制水土、有機質流失和土壤污染,推廣高效、實用的節水灌溉技術,大
三、土壤污染的預防措施
(1)加強宣傳、監督和管理,依法預防:各部門應加強對土壤污染的監督和管理力度,同時加強宣傳,提高公眾的環保和健康意識,建立和完善土壤污染防止、控制和治理的有關法規和政策措施,嚴格執行國家有關污染物排放標准, 如農葯安全使用標准、農用灌溉水質標准、工業三廢排放標准等;
(2)加強土壤污染的調查和監測, 建立土壤污染監測、預報和評價系統: 在研究土壤背景值、通過調查摸清我國土壤污染總體狀況的基礎上,研究和建立適合我國國情的土壤質量監測、評價標准和預報系統;
(3)發展清潔生產,消除污染源:在工業方面應認真研究和大力推廣閉路循環、無毒工藝,控制「三廢」的排放。在生活污染方面加強分類回收和凈化處理。在農業生產中,加強污灌管理,嚴格執行農田灌溉水質標准;控制化肥農葯的使用,做到因土因植施肥,積極推廣應用生物防治措施,發展生物高效農葯;(4)植樹造林,保護生態環境:土壤污染是以大氣污染和水污染為媒介的二次污染為主,植樹造林一方面可凈化空氣,降低大氣污染而引起的土壤污染,另一方面還可以涵養水分、調節氣候、防止水土流失和保護土壤的自凈能力。
對於被污染的土壤或進入土壤的污染物,可採取以下措施進行綜合治理:
(1)生物修復:土壤污染物質可以通過生物降解或植物吸收而被凈化。蚯蚓就是一種能提高土壤自凈能力的環境動物, 被人們譽為「生態學的大力士」;污染嚴重的土壤還可改種非實用的吸收能力強的植物等來修復土壤;
(2)施用化學物質,降低重金屬的可溶性,減少植物的吸收;
(3)增施有機肥料,改善土壤有機質和養分,增強自凈能力;
(4)調控土壤氧化還原條件,使有些重金屬轉化為難溶太沉澱物,控制起遷移和轉化;
(5)改變輪作制度,引起土壤環境條件的變化,消除有些污染物的毒害;
(6)換土和翻土,此法只適宜輕度污染的土壤和小面積的改良;
(7)實施針對性措施,對於重金屬污染土壤的治理主要通過生物修復、使用石灰、增施有機肥、灌水調節土壤E h 等措施降低或消除污染;對於有機污染的防治主要通過增施有機肥、使用微生物降解菌劑、調控土壤pH 和Eh 等措施,加速污染物的降解,從而消除污染。
Ⅳ 環境污染應該如何治理
處理方法如下:
1.工廠的污水、廢氣、廢煙、廢渣和其他有毒氣體應當過濾排放
2.外出盡量不要使用私家車,減少車輛尾氣排放造成的環境污染
3.不要使用一次性餐具來節省紙張
4.多種花草樹木,不亂砍亂伐。環境污染的分類如下:
環境污染按受環境因素影響分為:
空氣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雜訊(聲)污染、農葯污染、輻射污染和熱污染。
按屬性:
顯性污染,隱性污染。
通過人類活動:
工業環境污染、城市環境污染和農業環境污染。
根據環境污染的性質和來源:
化學污染、生物污染、物理污染(雜訊污染、放射性污染、電磁波污染等。)固體廢物污染、液體廢物污染和能源污染。
土地污染:垃圾清理已成為各大城市的重要問題。每天數千萬噸的垃圾中,有很多是無法焚燒或腐化的,比如塑料、橡膠、玻璃等等。
海洋污染:主要是油輪、油井泄漏的原油、農田使用的農葯化肥、工廠排放的污水、礦山排放的酸液;它們污染了大多數海洋湖泊。因此,不僅海洋生物受到傷害,鳥類和人類也可能因食用這些生物而中毒。
空氣污染:指空氣中污染物濃度達到或超過有害水平,導致生態系統和人類正常生存發展遭到破壞,對人類和生物造成危害。這是最直接最嚴重的。它主要來自工廠、汽車和發電廠釋放的一氧化碳和硫化氫。由於每天暴露在這些骯臟的空氣中,人們會感染呼吸道或視覺疾病。
水污染:是指由於某種物質的干預,使水體的化學、物理、生物或放射性污染特徵發生變化,影響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體健康或破壞生態環境,導致水質惡化。
雜訊污染是指產生的環境雜訊超過國家環境雜訊排放標准,干擾他人正常工作、學習和生活的現象。
輻射污染是指由於人類活動,在物質、人體、場所和環境介質的表面或內部出現超過國家標準的放射性物質或射線。
Ⅵ 河道湖泊水體污染治理的主要方法有哪些
1、減少和消除污染物排放的廢水量。首先可採用改革工藝,減少甚至不排廢水,或者降低有毒廢水的毒性。其次重復利用廢水。盡量採用重復用水及循環用水系統,使廢水排放減至最少或將生產廢水經適當處理後循環利用。如電鍍廢水閉路循環,高爐煤氣洗滌廢水經沉澱、冷卻後再用於洗滌。
第三控制廢水中污染物濃度,回收有用產品。盡量使流失在廢水中的原料和產品與水分離,就地回收,這樣既可減少上產成本,又可降低廢水濃度。第四處理好城市垃圾與工業廢渣,避免因降水或徑流的沖刷、溶解而污染水體。
2、全面規劃,合理布局,進行區域性綜合治理。第一在制定區域規劃、城市建設規劃、工業區規劃時都要考慮水體污染問題,對可能出現的水體污染,要採取預防措施。
第二對水體污染源進行全面規劃和綜合治理。第三杜絕工業廢水和城市污水任意排放,規定標准。第四同行業廢水應集中處理,以減少污染源的數目,便於管理。最後有計劃治理已被污染的水體。
3、加強監測管理,制定法律和控制標准。第一設立國家級、地方級的環境保護管理機構,執行有關環保法律和控制標准,協調和監督各部門和工廠保護環境、保護水源。第二頒布有關法規、制定保護水體、控制和管理水體污染的具體條例。
(6)污染的主要治療方法擴展閱讀
進行污水防治,根本的原則是「防」「治」「管」三者結合起來。
1、「防」
對污染源的控制,通過有效控制和預防措施,使污染源排放的污染物量削減到最小量。
對工業污染源,最有效的控制方法是推行清潔生產。清潔生產是指資源能源利用量最小,污染排放量也最少的先進的生產工藝。清潔生產採用的主要技術路線有:改革原料選擇及產品設計,以無毒無害的原料和產品代替有毒有害的原料和產品;
改革生產工藝,減少對原料、水及能源的消耗;採用循環用水系統,減少廢水排放量;回收利用廢水中的有用成分,使廢水濃度降低等。清潔生產提倡對產品進行生命周期的分析及管理,而不是只強調末端處理。
對生活污染源,可以通過有效措施減少其排放量。如推廣使用節水用具,提高民眾節水意識,降低用水量,從而減少生活污水排放量。
對農業污染源,為了有效地控制面污染源,更必須從「防」做起。提倡農田的科學施肥和農葯的合理使用,可以大大減少農田中殘留的化肥和農葯,進而減少農田徑流中所含氮、磷和農葯的量。
2、「治」
通過各種措施治理污染源以及已被污染的水體,使污染源實現「達標排放」,令水體環境達到相應的水質功能。
污染源要實現「零排放」是很困難的,或者幾乎是不可能的,因此,必須對污(廢)水進行妥善的處理,確保在排入水體前達到國家或地方規定的排放標准。應十分注意工業廢水處理與城市污水處理的關系。
對於含有酸鹼、有毒有害物質、重金屬或其他特殊污染物的工業污水,一般應在廠內就地進行局部處理,使其能滿足排放至水體的標准或排放至城市下水道的水質標准。
那些在性質上與城市生活污水相近的工業污水,則可優先考慮排入城市下水道與城市污水共同處理,單獨對其設置污水處理設施不僅沒有必要,而且不經濟。城市污水收集系統和處理廠的設計,不僅應考慮水污染防治的需要,同時應考慮到緩解水資源矛盾的需要。
在水資源緊缺的地區,處理後的城市污水可以回用於農業、工業或市政,成為穩定的水資源。為了適應廢水回用的需要,其收集系統和處理廠不宜過分集中,而應與回用目標相接近。
另外,對於已經遭受污染的水體,應根據水體污染的特點積極採取物理、化學、生物工程等手段進行污染治理,使惡化的水生態系統逐步得到修復。
3、「管」
加強對污染源、水體及水處理設施的監控管理,以管促治。「管」在水污染防治中也占據十分重要的地位。科學的管理包括對污染源、水體處理設施以及污水處理廠進行經常監測和檢查,以及對水體環境質量進行定期的監測,為環境管理提供依據和信息。
Ⅶ 治理水污染的方法
治理水污染有創建填埋場;採用改革公益降低廢水毒性;循環用水等方法。
具體方案如下:
1、少量創建填埋場,讓廢水、廢氣都能夠經過處理,再排放至河流;
2、採用改革工藝,減少甚至不排廢水,或者降低有毒廢水的毒性;
3、盡量採用重復用水及循環用水系統,使廢水排放減至最少或將生產廢水經適當處理後循環利用;
4、盡量使流失在廢水中的原料和產品與水分離,既可減少上產成本,又可降低廢水濃度;
5、在制定區域規劃、城市建設規劃、工業區規劃時都要考慮水體污染問題,對可能出現的水體污染,要採取預防措施;
6、杜絕工業廢水和城市污水任意排放,規定標准;
7、同行業廢水應集中處理,以減少污染源的數目,便於管理,最後有計劃治理已被污染的水體。
水污染是由有害化學物質造成水的使用價值降低或喪失,污染環境的水。污水中的有機物被微生物分解時消耗水中的氧,影響水生生物的生命,水中溶解氧耗盡後,有機物進行厭氧分解產生硫化氫、硫醇等難聞氣體,使水質進一步惡化。全面規劃,合理布局,進行區域性綜合治理。全面規劃,合理布局,進行區域性綜合治理。用科學方法有效治理。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
第十七條 (一)國家建立、健全環境監測制度。國務院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制定監測規范,會同有關部門組織監測網路,統一規劃國家環境質量監測站(點)的設置,建立監測數據共享機制,加強對環境監測的管理。
(二)有關行業、專業等各類環境質量監測站(點)的設置應當符合法律法規規定和監測規范的要求。
(三)監測機構應當使用符合國家標準的監測設備,遵守監測規范。監測機構及其負責人對監測數據的真實性和准確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