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念佛如何念
大安法師開示念佛方法
念佛以往生凈土為旨歸,亦以對治煩惱,盪滌妄想雜念為下手功夫。佛以六根為六賊,賊眾則難一網就擒。娑婆眾生,耳根最利,意根功德最全。故應在制服耳意二根上下功夫。先利用耳根聽佛聲,攝住意根作觀想,緊緊制服,其他諸根自然臣服。所謂一根既返源,六根咸解脫。古往今來諸多凈宗祖師大德在精修凈業中積累了諸多的方法,以作末法行人的軌范,略作介紹。
l.十念法
每日清晨服飾已後,面西正立,合掌,連聲稱阿彌陀佛,盡一氣為一念。如是十氣,名為十念。但隨氣長短,不限佛數,唯長唯久,氣極為度。其佛聲不高不低,不緩不急,調停得中,如此十氣,連續不斷,意在令心不散,專精為功故,名為十念者,顯是借氣束心。心自不散,但須隨氣長短,不可強使多念,強則傷氣,只可十念,不可二十三十,多亦傷氣。如加早晚十念,或早午晚三次亦可。如家有凈室或佛堂,仍須對佛像焚香禮拜,立念跪念均可。
十念法是慈雲懺主依據阿彌陀佛第十八願的意趣,為忙碌事務者所立。實為無論僧俗閑忙均可奉持之法。楚石禪師晨朝十念,終身不缺;幽溪大師奉為日課,至老不休。古昆法師亦虔持此法。此法能令心一處,一心念佛,決定往生,念數雖少,功德頗深。
❷ 繞佛念佛的正確方法
1、繞佛跟徑行念佛一樣,就是走動著念佛,簡單說就是在一個房間或大廳繞著四周、按固定的腳步節奏邊走邊念佛,念佛時盡量專心,不要東張西望。
2、念佛建議常念六字「南無阿彌陀佛」。(為什麼建議念六字?請關注「學佛有問必答」發送【四字六字】閱讀更詳細答案)
3、腳步節奏一般有四步六字,或兩步六字:
四步六字:念「南無」的時候先邁左腳,念「阿彌」的時候邁右腳,念「陀佛」的時候再邁左腳,"佛"字念完後,再邁右腳,這樣正好四步六字一句佛號。
兩步六字:念「南無」的時候先邁左腳,然後念「阿彌」,到「陀佛」的時候再邁右腳,這樣正好兩步六字一句佛號。南無阿彌陀佛。
4、方向是怎樣? 一般是右繞(向右拐),也就是順時針方向(把種表放平了看)。
5、沒那麼大空間怎麼繞?繞佛跟空間沒有關系,就算是一字型的走廊,你總要轉彎回頭,右轉回來就是。
6、手怎麼放?自己在家念佛的話,前面三聲或十聲雙手合掌放於胸前,然後放下來兩手相疊(掌心向上,拇指相對)自然放在腹部以下位置,這樣就比較自然輕松。
7、一般出聲念,有聲音比較能攝心,聽自己念佛的聲音。(可用十念記數法攝心,請關注「學佛有問必答」發送【十念記數法】閱讀更詳細答案)
8、時間可以自己定,比如每次30分鍾。
❸ 怎樣正確的念佛
阿彌陀佛!
印光大師開示2個層面「持名念佛」
【南無阿彌陀佛】佛號方法:
1、【十念法】——念佛計數
至於念佛,心難歸一。當攝心切念,自能歸一。攝心之法,莫先於至誠懇切。心不至誠,欲攝莫由。
既至誠已,猶未純一,當攝耳諦聽。無論出聲默念,皆須念從心起,聲從口出,音從耳入。(默念雖不動口,然意地之中,亦仍有口念之相。)心口念得清清楚楚,耳根聽得清清楚楚,如是攝心,妄念自息矣!
如或猶涌妄波,即用十念記數,則全心力量施於一聲佛號。雖欲起妄,力不暇及。此攝心念佛之究竟妙法。在昔宏凈土者,尚未談及。以人根尚利,不須如此,便能歸一故耳。(印光)以心難制伏,方識此法之妙。蓋屢試屢驗,非率爾臆說。願與天下後世鈍根者共之,令萬修萬人去耳。
【所謂十念記數者,當念佛時,從一句至十句】,須念得分明,仍須記得分明。
至十句已,又須從一句至十句念,不可二十、三十。隨念隨記,不可掐珠,唯憑心記,若十句直記為難,或分為兩氣,則從一至五,從六至十。若又費力,當從一至三,從四至六,從七至十,作三氣念。念得清楚,記得清楚,聽得清楚,妄念無處著腳,一心不亂,久當自得耳。
須知此之十念,與晨朝十念,攝妄則同,用功大異。晨朝十念,盡一口氣為一念,不論佛數多少。此以一句佛為一念。彼唯晨朝十念則可, 若二十三十,則傷氣成病。此則念一句佛,心知一句。念十句佛,心知十句。從一至十,從一至十,縱日念數萬,皆如是記。
2、【都攝六根,凈念相繼】——即 一行三昧、念佛三昧 (速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根本大法)
念佛的宗旨,是生真信(即信),發切願(即願),專持佛號(即行)。
信願行三,為念佛宗旨。
念佛用功最妙的方法,是都攝六根,凈念相繼。
都攝六根者,即是念佛之心,專注於佛名號,即攝意根;「口念得清清楚楚,即攝舌根」;「耳聽得清清楚楚,即攝耳根。」
此三根攝於佛號,則眼決不會亂視。念佛時眼宜垂簾,即放下眼皮,不可睜大。眼既攝矣,則鼻也不會亂嗅,則鼻亦攝矣。身須恭敬,則身亦攝矣。
六根既攝而不散,則心無妄念,唯佛是念,方為凈念。六根不攝,雖則念佛,心中仍然妄想相繼,則一心不亂與念佛三昧,均可漸得矣,祈注意。但祈都攝六根,凈念相繼,則業消智朗,心地開通。何愁不解經義乎哉?祈勉力。
Δ注意:
掐珠念佛,唯宜行住二時。若靜坐養神,由手動故,神不能安,久則受病。
此十念記數,行住坐卧皆無不宜。卧時只宜默念,不可出聲。若出聲,一則不恭,二則傷氣,切記切記。
❹ 打坐念佛的正確方法
1,打坐房間的光線不能太亮,否則光線刺激眼睛,無法入靜。如果白天打坐,要拉上窗簾,光線昏暗一些比較好。
(4)正確念佛的方法擴展閱讀:
1、入手下靜,先絕食腥葷香辣之物。蓋腥葷之物,味主沉濁,食之必至後天之氣粗,而難伏。香辣之物,性主輕浮,食之必至先天之氣散而不聚。要知存乎理者,禁食腥葷香辣,專持清齋素食淡飯,以除原味。不食過飽,過飽則傷神。不食過飢,過飢則傷氣。此節飲食之道,不可不知。
2、靜坐時心搖則氣散,修了一點點精氣神,不僅會從夫妻生活方面漏掉,還會從六根漏掉。眼睛看多了是一種「漏」、耳朵聽多了也是一種「漏」、嘴巴講多了更是一種「漏」!六根都會漏。為什麼強調修行人上來第一步,就要關閉六根呢? 當六根關閉以後,精氣神才會自動進入任、督二脈以及回到中脈里邊。
3、打坐時面帶微笑。
4、靜坐胡思亂想時,可以把注意力放在數呼吸,不數入息,只數出息。當你數出息的時候,你把所有的一切,連自己的生命,一切煩惱、病痛,跟著出息放出去。尤其是感冒生病,或者身體里頭生瘤、生癌,讓它一齊跟出息出去,出去就空了。這樣數息,身體馬上就輕鬆了。
在道家的《陰符經》上,有一重要口訣——「禽之制在氣」。就是說練者妄念紛紛,思想不能專一,是因為你的氣在散亂,氣亂則心亂。所以修習禪定主張先練氣,修習者用意念守住呼吸,把呼吸調順了,心自然就不會再散亂。
社會上許多人練多年,還是身體經常出毛病,追其原因就是自己體內的氣息調順不好的緣故。道家還有句至理名言:「天地玄珠,萬氣本根」。從這句話中就能看出氣的重要性,任何人無論體格多健壯,體內的氣息若不調順,即是大病來臨。可以說,在身心的配合下,氣息能夠發生萬種變化。
第一種:由一數至十,再由十倒數至一,如此反復,做到呼吸時只有數字沒有其他雜念。(1、2、3......10、9、8 ......2、1......)。
第二種:由一、二......按次計數下去,數到最後,這中間並沒有雜念妄想,數字並沒有差錯,心念配合呼吸也就是初步的成功。
(1、2、3、4......99、100......1、2、3、...99、100)。
有一點必須注意:心不要跟著呼吸進到體內,也不要跟著呼吸出到體外,只應在鼻端這一帶區域覺知呼吸。
數的過程呼吸對於風大的感受分別為風→氣→息三個層次。開始時,呼吸粗,稱之為風,靜定後,呼吸較細,稱之為氣。再進一步,身心寧靜,只有感覺自己內在呼吸,卻聽不到呼吸聲音,這就是息。到了息,就不要數了,即進入隨。 靜坐數息時,呼吸自然,身體要放軟,耳朵回轉聽自己呼吸。如在鬧處修,聽不到呼吸聲,便用感覺來聽。
5、日中一食可以輔助打坐入定。過了中午陽氣下降,陰氣上升,吃了食物會使人陰氣加重,早晨是天食,中午是佛食,晚上是鬼食。過午還食會使胃和大小腸內堆積垃圾,所以,過午不食,是清腸的最好方法,因小腸和心互為表裡,腸清則心清。吃飯過飽或過了中午還吃飯,會使經脈不通,經脈不通,則身疲睏乏、心地閉塞,心地閉塞,則道業荒廢。
若5-7點吃晚飯,則使腎經不通,無法後轉上升起命門火,形成污穢之精,助長愛欲,接著7-9點使藏第八識之心包經不通,無法清除心臟周圍邪氣。久之,正居其內的心不能主神明,大腦思維被心包內之邪氣所控制,接著9-11點三焦百脈不通,11-凌晨3點膽肝負擔重,解毒換血功能下降,嚴重時影響睡眠。
到了第二天凌晨寅時,陽氣不易升起,到了卯時,腸道淤積的濁物難以排除,在體內形成毒素,進入血液和臟腑百骸,到了辰時巳時的最佳吸收營養階段不思飲食,形成惡性循環,到了午時心負擔重,陰陽相交不利。
6、打坐會走火入魔嗎?有些人怕坐禪時走火入魔,呵呵,說句實在的,一般人還沒有資格達到那個可以使你走火入魔的境界。我們最多出現幻覺使你神情恍惚(好比睡眠做夢),這些都是小兒科,不要把它當回事。
一般初學靜坐的人,往往發現自己的思慮營營,非常雜亂,甚至,比起不靜坐的時候,反而更加煩燥、不安;因而更加恐慌,認為自己不應該「靜坐」,或者加上武俠小說與民俗神話等的傳說,恐怕「靜坐」會「走火入魔」。
其實,這都是不明道理,自己頭上安頭,錯加誤會,構成心理上的陰影。說到靜坐,真是一件非常可笑的事。同時也正好暴露人類智能的大弱點。一個人的生命需要休息,這是人盡皆知的事實,也是無可否認的真理。
❺ 有哪些念佛方法
有四種,我們常用的一般是「持名念佛」,因為最容易,是適合我們這個時代眾生的根基,同時妙用不可思議。
四種念佛:
1、實相念佛:聖凡別,悟前悟後別,參究觀心念佛別,見解差別觀心別;
2、觀想念佛(繫念法門);
3、觀像念佛;
4、持名念佛。持名差別:①都攝六根,②晨朝十念,③十念計數,④隨息念佛,⑤至誠念佛。
第一種是實相念佛。實相念佛包括的范圍非常廣。許多道友以為實相念佛就是開悟的人,專門念實相叫實相念佛,其實並非這么簡單。實相念佛,首先有凡聖差別,比如說大乘登地聖者,他實相念佛,與一般凡夫有差別;其次凡夫當中如果以悟的實相來說,悟前與悟後有差別;禪宗開悟的可以說是實相念,但是沒有開悟的,也有可能修實相念佛,也可以說是參究念佛,比如說念一句「阿彌陀佛」,一邊念的時候,一邊問:「念佛是誰」?這就是參究念佛。
實相念佛裡面還有一個是觀心念佛。依天台華嚴這些圓教叫一心三觀,天台的觀心念佛,或者以中觀唯識觀心,所以觀心念佛當中又分種種宗派而不同。比如說,依空性的法門,以自續派單空,也可以結合念佛法門觀心,邊念佛邊觀原來學的單空的見解;應成派離四邊的見解,將這些見解與一句佛號結合起來;隨理唯識和隨教唯識,這是按藏傳的講法;如果按漢傳以天台華嚴圓教,或者別教通教,這三種大乘法,這些宗派的修法都不一樣,觀心的方法也不一樣。
經過這樣分析,我們就知道實相念佛的范圍極為廣泛。實相念佛也不一定就是念一句佛號,參禪也可以叫實相念佛。
第二種是觀想念佛。就像《觀經》里的雜想觀,或者以前我們介紹過的天如惟則禪師的繫念法門,這是天如禪師給他母親傳的一個法門。他母親修持名念佛,因為年紀大了,念佛容易傷氣,所以給她介紹繫念。所謂繫念,就是只要心裡不忘記,隨時掛念著西方極樂世界就可以了,忘了就提起來,忘了就提起來。就像一個孩子想他母親一樣,無論吃飯睡覺都流著眼淚想媽媽。繫念極樂世界,就可以用孩子想媽媽的方式想著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就可以了。有時候不方便出聲念,不方便持名的地方,不妨用繫念法。
觀像念佛,就是佛像放在面前,我們看清楚了,接著內心中現出佛像來,安住上在佛像上,不要忘記。觀像念佛,如果能修得好,與持名念佛結合起來,這樣念佛時,佛容易現前,容易感應。當然也要因人而異。
第四種是持名念佛。持名念佛最為穩妥,適合各種根基的絕大多數人修,不容易出現偏差。前面的這些觀想乃至觀像,像善導大師講「境細心粗」,境是非常微細的,我們眾生心很粗,神識非常粗亂,很難相應。所以,持名念佛最適合大多數人的根基。
下面就介紹持名差別。持名念佛也有種種方法,有修的差別。
第一種,都攝六根法。這是印祖經常介紹的「口念耳聽心記」。
第二種,晨朝十念法。這是慈雲遵式禪師根據第十八願設計的。本來第十八願講十念,就是念十句佛號。但是晨朝十念法里是講十口氣,一口氣能念多少句就念多少句,這樣以氣來攝心就不容易生妄想。晨朝十念法適合極忙的人,過去有些王公大臣為了百姓的事情,忙得沒時間,就用這種方法念佛。只要有真信切願,按照晨朝十念,也能往生。
第三種,十念計數法。這是印祖推崇贊嘆的方法。就是念一句心裡記一下,念兩句就記兩句。從一數到十,或者從一到五,六到十;或者三三四加在一起,開始念三句再三句再四句,這就是十念計數。與其他方法,比如數珠念佛相比,撥念珠,神容易疲勞,然而十念計數,不但不會疲勞,而且是養神的,越念精神越好,越念身體越好。因為心歸一處,不打妄想,自然而然精氣就能充足,所以就能養神。
第四種,隨息念佛法。隨息念佛就是一句「阿彌陀佛」,隨著呼吸念。首先,要會運用數息觀,熟練了之後,再配上佛號,這叫隨息念佛。特別喜歡打坐的人用隨息念佛,就非常容易配上,把念佛拿來修禪定的人,用隨息比較合適。平時走路做事情的時候,不容易隨息。關於隨息這種方法,按印光大師與諦閑大師的書信里講,要想得念佛三昧,不用隨息念佛是很困難的。得念佛三昧,本來就是一種定,所以,要想入定、入三昧,按隨息法最容易心歸一處。佛在世的時候,修行人主要就修不凈觀和數息觀這兩大甘露法門,證得阿羅漢果的非常多。
隨息念佛法有竅訣,在這里簡單介紹一下。隨息通常的原則是數出不數入,就是出氣的時候數,吸氣的時候不數,當然你要數也可以,但是如果出入息都數,就容易成病,這是一個大的原則。這里也歸納一下印光大師文鈔里的講法:入息的時候不念不數,出息的時候,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就是這樣的一種隨息。還有一種情況是念四字(四字六字隨息的方法是一致的),譬如說,你吸氣的時候念「阿彌」,出氣的時候念「陀佛」,一吸一呼正好四個字,這樣也可以。但是出入息不要同時數。這是隨息念佛的簡單方法。
第五種,至誠念佛法。當使用前面的攝心念佛不能相應的時候,自己覺得妄想紛飛時,可以發起至誠懇切心、痛哭流涕心來念佛。至誠心生起來的時候,妄想就很少,心念也就歸一了,接著就可以用都攝六根的方法念,念著念著又不相應了,再至誠懇切念。所以,幾種方法可以不停地調節。
——摘自 仁禪法師《一函遍復》探玄
❻ 幾種最有效的念佛方法
阿彌陀佛
念佛要恭敬清凈,自己聽自己念佛的聲音,可以按時間念,如1小時,幾小時,還可以按十念法念
老法師---(念佛)十念法很多,哪一種對自己有效果就學哪一種,沒有拘束。
十念,這是對於工作非常繁忙的人,他沒有時間念佛,那怎麼辦?教他十念法,這古大德教的。用十念法做為早晚定課,早晨起來洗臉漱口之後,家裡供佛像就面對佛像,家裡沒有佛像就面對西方,盡一口氣叫一念,不管這一念多少聲就算一念,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盡一口氣一念,念十口氣叫十念法。十念法很多,哪一種對自己有效果就學哪一種,沒有拘束。我過去住在新加坡也傳了一個十念法,我十念法確實只有十句,一句阿彌陀佛就是一句,十句,所以時間很短,兩分鍾就念完了,但是一天念九次,這會有效果,你不會忘記。早晨起床的時候念一次,十念,兩分鍾,不浪費你的時間;晚上睡覺之前念一次,這是早晚,每一次就二、三分鍾,你決定能找出這個時間。三餐飯吃飯之前我不念供養咒,我合掌念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念十聲阿彌陀佛,念三次,加上早晚兩次;你工作上工、放工,上工念一次才開始工作,收工之後念一次,上午兩次,下午兩次,九次,一天九次,一次都不能缺,這也叫十念。這個方法很多人學,很多人告訴我,有效果,真的不耽誤時間。 。。
我們就十句佛號,二、三分鍾就行了。重要的是什麼?是時時刻刻能提得起來,你不會忘記,真管用!臨命終時,蒙佛攝受,便生極樂,這個方法真可靠,真靠得住。為什麼?因為你熟了,你當中隔的時間不長,馬上就想起來了,把它養成一個習慣,臨命終時它就產生極大的作用。能不能往生關系在最後的一念,在斷氣之前的這個一念它是阿彌陀佛就決定得生。所以你說養成習慣多重要。我們依照這個方法修,這個方法符合阿彌陀佛的本願,第十八願「十念必生」,所以到時候佛一定來接引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