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什麼是石細胞什麼是角質和果膠
石細胞
sclereid
維管植物(蕨類植物、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體中的一種厚壁組織細胞。有各種形狀,細胞壁具次生加厚,木質化,壁上具單紋孔,主要起機械支持和保護作用。植物的根、莖、葉、果實或種子中通常都有石細胞。它們可以形成堅實、完整的一層也可以分散地成團或單個存在於其他組織中。梨果實里的硬渣,就是果肉里的一團團石細胞。蠶豆或其他豆類植物種子外面堅韌的種皮,以及桃等核果類植物堅硬的內果皮,均由石細胞組成。此外,有些植物的韌皮部和木質部維管束的周圍、皮層或髓的薄壁組織中,以及葉片或葉柄內,也多有石細胞。
根據石細高辯敬胞形狀的不同,一般可分為:短石細胞、大石細胞、灶漏骨狀石細胞、星狀石細胞和毛狀石細胞5種。石細胞可以直接從分生組織中分化,也可由薄壁組織細胞經過細胞壁加厚和木質化(硬化作用)之後形成。
角質層是皮膚的最外層,也是美容化妝品接觸最頻繁的一層,大多數的傳統美容化妝品都只停留在表皮的角質層,很少進入更里層的。角質層有12~20um(微米)的厚度,大約由15到20層的角質魚鱗片所形成。
果膠
果膠是一種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具有良好的膠凝化和乳化穩定作用,已廣泛用於食品、醫葯、日化及紡織行業。柚果皮富含果膠,其含量達6%左右,是製取果膠的理想原料。果膠分果膠液、果膠粉和低甲氧基果膠三種,其中尤以果膠粉的應用最為普遍。現介紹從柚皮中製取果膠粉和低甲氧基果膠的加工技術。
(一)果膠粉 製作工藝流程是:原料→預處理→抽提→脫色→濃縮→乾燥→成品。
1.原料及其處理 鮮果皮或乾燥保存的柚皮均可作為原料。鮮果皮應及時處理,以免原料中產生果膠酶類水解作用,使果膠產量或膠凝度下降。先將果皮攪碎至粒徑2~3mm,置於蒸汽或沸水中處理5~8min,以鈍化果膠酶活性。殺酶後的原料再在水中清泡30min,並加熱到90℃5min,壓去汁液,用清水漂洗數次,盡可能除去苦味、色素及可溶性雜質。榨出的汁液可供回收柚苷。干皮溫水浸泡復水後,採取以上同樣處理備用。
2.抽提 通常用酸法提取。將處理過的柚皮倒入夾層鍋中,加4倍水,並用工業鹽酸調ph至1.5~2.0,加熱到95℃,在不斷攪拌中保持恆溫60min。趁熱過濾得果膠萃取液。待冷卻至50℃,加入1%~2%澱粉酶以戚慎分解其中的澱粉,酶作用終了時,再加熱至80℃殺酶。然後加0.5%~2%活性炭,在80℃下攪拌20min,過濾得脫色濾液。
因柚皮中鈣、鎂等離子含量較高,這些離子對果膠有封閉作用,影響果膠轉化為水溶性果膠,同時也因皮中雜質含量高,而影響膠凝度,故酸法提取率較低,質量較差。為解決以上問題,西南農業大學食品學院(1995)對酸法提取作了改進,即在酸法基礎上,按干皮重量加入5%的732陽離子交換樹脂或按浸提液重量加入0.3%~0.4%六偏磷酸鈉,前者果膠得率可提高7.2%~8.56%,膠凝度提高30%以上,而後者得率提高25.35%~ 35.2%,其膠凝度可達180±3。
3.濃縮 採用真空濃縮法,在55~60c的條件下,將提取液的果膠含量提高到4%~6.5%後進行後續工序處理。近來作者和國內其他單位研究表明,超濾可用於果膠液濃縮,如用切割分子量為50 000u的管式聚丙烯腈膜超濾器,在溫度45℃、ph3.0、壓力0.2mpa條件下進行超濾濃縮,可將果膠濃度濃縮至4.21%,而其雜質含量和經常性生產費用分別僅為真空濃縮的1/5和1/2~1/3。
4.乾燥 常用方法為沉澱乾燥法,即用95%酒精或鋁、銅等金屬鹽類使果膠沉澱。以酒精沉澱法製取的果膠質量最佳。其方法是:在果膠濃縮液中加入重量1.5%的工業鹽酸,攪勻,再徐徐加入等量的95%酒精,邊加邊攪拌,使果膠沉澱析出。再用80%的酒精洗滌,除去醇溶性雜質。然後用95%酸性酒精洗滌2次,用螺旋壓榨機榨乾後,將果膠沉澱送入真空乾燥機在60℃下乾燥至含水量10%以下,把果膠研細,密封包裝即成果膠粉成品。用金屬鹽類沉澱果膠,其雜質含量較高,現較少採用。
目前國外果膠乾燥大多採用噴霧乾燥,即用壓力式噴霧乾燥,將濃縮液在進料溫度150~160℃,出料溫度220~230℃的條件下乾燥,連續化操作中可不斷得到粉末狀產品。西南農業大學食品學院用超濾濃縮液進行噴霧乾燥試驗,結果表明該法是完全可行的,果膠質量符合國家標准。
(二)低甲氧基果膠 製作低甲氧基果膠的方法主要有鹼法、酸法和酶法3種。現介紹鹼法和酶法兩種。
1.鹼法 把果膠濃縮液放入不銹鋼鍋中,加氫氧化銨調ph至10.5,15℃下恆溫保持3h。再加等體積的95%酒精和適量鹽酸,使ph降至5左右。攪拌後靜置1h,濾出沉澱果膠,榨乾,再分別用50%和95%酒精各洗滌1次,壓干後攤於烘盤上,在65℃真空乾燥器中烘乾,取去磨細、包裝即得成品。產率大約為果膠量的90%。
2.酶法 即用果膠脂酶脫脂提取低甲氧基果膠。廣東省果樹研究所蔡長河等(1996)成功地研製出採用酶法從柚皮中提取低脂果膠的工業化生產技術。與傳統鹼法和酸法相比,其具有工藝易於控制、產品質量高、節省能耗和降低成本等優點,現對該法作一簡單介紹,其工藝流程如下:
柚皮→粉碎→水洗→脫脂→提膠→壓濾→沉析→壓濾→除鹽醇洗→壓濾→乾燥→粉碎→成品。
原料攪碎:將原料攪碎成3~5mm大小。
水洗:50℃清水浸泡30min,離心,再用清水漂洗2~3次,直至洗出液呈無色為止。
脫脂:加入適量碳酸鈉以激活果皮內源pe酶,進行脫脂。工藝條件以溫度50℃,時間1h,ph7.0,碳酸鈉為7g/kg新鮮皮(25g/kg干皮)的組合為最佳。
提膠:加鹽酸(調ph1.7~2.0)在95℃下提膠。
沉析:加入適量cacl2沉析果膠。
除鹽醇洗:將鹽酸、草酸按1:3的比例混合,在醇溶液中除鹽,並經多次醇洗,
乾燥和粉碎:在60℃下真空烘乾,烘乾後的果膠用粉碎機粉碎成果膠粉。該法果膠得率鮮柚皮為3.5%~4%,干柚皮為12%~15%,膠凝度100±5,脂化度小於50%,達到了美國fcc質量標准。
Ⅱ 生葯粉末顯微鑒定
大黃粉末顯微鑒定:�
取大黃粉末的稀乙醇浸液點於濾紙上,在紫外光下顯濃棕色熒光,不得顯亮藍紫色熒光。(檢查土大黃苷)�
黃連粉末顯微鑒定:
取黃連粉末,加70%乙醇1滴,片刻後加稀鹽酸或30%硝酸1滴,置顯微鏡下觀察,可見黃色針狀或針簇狀結晶析出(小檗鹼鹽酸鹽或硝酸鹽),加熱結晶溶解並顯紅色。
註:顯微鑒定時樣品粉末不宜取太多
大黃稀乙醇液點於濾紙上不宜太多
五味子粉末顯微鑒定:
粉末暗紫色,種皮柵狀石細胞表面觀多角形或長方形;種皮內層石細胞呈類多角形、類圓形或不規則形;果皮表皮細胞表面觀類多角形,有油細胞,內有油滴。
茯苓粉末顯微鑒定:
粉末灰白色,主要為菌絲、擔子柄和擔孢子交織而成的不規則形團塊。以稀甘油裝片,可見菌絲細長,稍彎曲,常分枝,大多無色,稀為淡棕色,直徑3μm;擔孢子類圓形,大小不一,一般著生於擔子柄的頂端,直徑10~24μm。另外,尚分布有棕色粘液團塊。
豬苓粉末顯微鑒定:
粉末呈灰白色,置顯微鏡下觀察,顯真菌類植物的顯微特徵,菌絲無色或棕色,直徑2~10 μm,呈分枝狀或結節狀。可見眾多草酸鈣方晶,呈正方八面體形、規則的雙錐八面體形或不規則多面體形,直徑3~60 μm,有時數個結晶集合。
茯苓與豬苓粉末的顯微特徵區別為豬苓有草酸鈣結晶,茯苓沒有。
大青葉粉末顯微特徵:
1. 表皮細胞垂周壁較平直或稍彎曲,表面觀呈連珠狀增厚。氣孔下表皮較多,副衛細胞3~4個,不等式,可見2~3個氣孔聚集,具共同的副衛細胞。
2. 葉肉細胞含靛藍結晶和橙皮甙樣結晶。靛藍結晶藍色,呈細小顆粒狀或片狀,常聚集成堆;橙皮甙樣結晶淡黃綠色,呈類圓形或不規則形,有的針簇狀。
3. 厚角細胞較多,縱斷面觀呈長條形,角隅處壁厚至14μm。
大青葉粉末顯微鑒定:
取大青葉粉末少許,加適量水浸泡,水浸液置紫外燈下,顯藍色熒光.
取大青葉粉末適量,按常法進行微量升華,可得藍色或紫紅色細小針 狀,片狀或簇狀結晶.
Ⅲ 執業葯師考試考點匯總與解析——中葯鑒定學(7)
☆ 考點61:根及根莖類中葯-玄參
[來 源] 為玄參科植物玄參的乾燥根。
[產 地] 主產於浙江省。四川、湖北、江蘇等省亦產。
[採收加工] 冬季莖葉枯萎時採挖根。除去根莖、幼芽(供留種栽培用)、須根及泥沙,曬或烘至半干,堆放發汗至內部變黑色,再曬干或烘乾。
[性狀鑒別] 葯材:呈類圓柱形,中部略粗或上粗下細,有的微彎似羊角狀。表麵灰黃色或灰褐色,有不規則的縱溝、橫向皮孔及稀疏的橫裂紋和須根痕。質堅實,不易折斷,斷面略平坦,黑色,微有光澤。氣特異似焦糖,味甘、微苦。
[顯微鑒別] 根橫切面:①後生皮層細胞棕黃色,呈不規則長方形,微木栓化。②皮層較寬,石細胞單個散在,或2~5個成群,多角形、類圓形或類 方形,壁較厚滑團,層紋明顯。③韌皮射線多裂隙。④形成層成環。⑤木質部射線寬,多裂隙;導管少數,類多角形,伴有少量纖維。⑥薄壁細胞含核狀物。
[成 分] ①玄參素。②環烯醚萜苷類成分,如哈帕苷、哈巴俄苷等。③另含L-天冬醯胺、生物鹼等多種成分。環烯醚萜苷類成分是使葯材加工後內部能變烏黑色的成分。
☆ ☆☆☆考點62:根及根莖類中葯-地黃
[來 源] 為玄參科植物地黃的新鮮或乾燥塊根。
[產 地] 主產於河南省武陟、溫縣、博愛等縣。
[性狀鑒別] 飲片:生地黃,為不規則類圓形厚片,切面棕黑色或烏黑色,有光澤,油潤黏性,中間隱現菊花心紋理,周邊灰黑色或棕灰色,皺縮。質柔軟,堅實。無臭,味微甜。
[顯微鑒別] (1)塊根橫切面:鮮地黃,①木栓層為信銀橘數列細胞。②皮層細胞排列疏鬆,散有多數分泌細胞,含橘黃色油滴,偶有石細胞。③韌皮部較 寬,分泌細胞較少。④形成層成環。⑤木質部射線較寬,導管稀疏,排列成放射狀。(2)粉末:生地黃,深棕色。無臭,味微甜。①木栓細胞淡棕色,斷面觀類長 方形,排列整齊。②薄壁細胞類圓形,內含類圓形細胞核。分泌細胞與一般的薄壁細胞相似,內含橙黃色或橙紅色油滴狀物。③具緣紋孔及網紋導管直徑約至 92/m.
[成 分] 鮮地黃:①環烯醚萜苷類化合物,如梓醇、益母草苷、二氫梓醇、桃葉珊瑚苷及地黃苷A、B、C、D等。②多種糖類,如水蘇糖及 地黃多糖RPS-b等。RPS-b是地黃中兼具免疫與抑瘤活性的有效成分。③含有多種氨基酸等。環烯醚萜苷類成分為主要活性成分,也是使地黃變黑的成分。
[理化鑒別] 本品以梓醇為對搏頌照品,進行薄層色譜法試驗,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
[浸 出 物] 本品用冷浸法測定,水浸出物不得少於65.0%.
☆ ☆考點63:根及根莖類中葯-胡黃連
[來 源] 為玄參科植物胡黃連的乾燥根莖。
[性狀鑒別] 葯材呈圓柱形,略彎曲,有的有分枝。表麵灰棕色至暗棕色,粗糙,有較密的環狀節,具稍隆起的芽痕或根痕,上端密被暗棕色鱗片狀的 葉柄殘基。體輕,質硬而脆,易折斷,斷面略平坦,橫切面淡棕色至暗棕色,木部有4~10個類白色點狀維管束排列成環,中央灰黑色(髓部)。氣微,味極苦。
[成 分] ①環烯醚萜苷類成分,如胡黃連苷Ⅰ、Ⅱ、Ⅲ。②含游離有機酸類成分,如香草酸、桂皮酸、阿魏酸等。
☆ ☆☆☆考點64:根及根莖類中葯-巴戟天
[來 源] 為茜草科植物巴戟天的乾燥根。
[產 地] 主產於廣東、廣西、福建等省區。
[採收加工] 全年均可採挖,除去須根及泥土,洗凈,曬至六七成干,輕輕捶扁,曬干。
[性狀鑒別] 葯材:為扁圓柱形,略彎曲,長短不等。表麵灰黃色或暗灰色,具縱紋及橫裂紋,有的外皮橫向斷離露出木部,形似連珠。質堅韌,斷麵皮部厚,紫色或淡紫色,易與木部剝離;木部堅硬,黃棕色或黃白色。無臭,味甘而微澀。
[顯微鑒別] (1)根橫切面①木栓層為數列細胞。②皮層外側石細胞單個或數個成群,斷續排列成環;薄壁細胞含草酸鈣針晶束,切向排列。③韌皮 部寬廣,內側薄壁細胞含草酸鈣針晶束,軸向排列。④形成層明顯。⑤木質部導管單個散在或2~3個相聚,呈放射狀排列;木纖維較發達;木射線寬1~3列細 胞;偶見非木化的木薄壁細胞群。(2)粉末:淡紫色或紫褐色。無臭,味甘而微澀。①石細胞淡黃色,類圓形、類方形、類長方形、長條形或不規則形,有的一端 尖,有的層紋明顯,紋孔及孔溝明顯,有的石細胞形大,壁稍厚。②草酸鈣針晶多成束存在於薄壁細胞中。③具緣紋孔導管淡黃色,紋孔細密。④纖維管胞長梭形, 具緣紋孔較大,紋孔口斜縫狀或相交成人字形、十字形。
[成 分] ①蒽醌類化合物,如甲基異茜草素、甲基異茜草素-1-甲醚、大黃素-甲醚等。②植物甾醇。③樹脂和多種氨基酸成分等。
☆ ☆☆☆考點65:根及根莖類中葯-桔梗
[來 源] 為桔梗科植物桔梗的乾燥根。
[性狀鑒別] 葯材:呈圓柱形或略呈紡錘形,下部漸細,有的有分枝,略扭曲,頂端有較短的根莖(蘆頭),其上有數個半月形的莖痕。表面白色或淡 黃白色,不去外皮的表面黃棕色至灰棕色,具縱扭皺溝,並有橫長的皮孔樣斑痕及支根痕,上部有橫紋。質硬脆,易折斷,折斷面不平坦,橫切面可見放射狀裂隙, 皮部類白色,形成層環棕色,木質部淡黃色。氣微、味微甜後稍苦。
[顯微鑒別] (1)根橫切面:①木栓細胞有時殘存,不去外皮者有栓皮層,細胞中偶含草酸鈣小棱晶。②皮層窄,常見裂隙。③韌皮部乳管群散在, 壁略厚,內含細顆粒狀黃棕色物質。④形成層成環。⑤木質部導管單個散在或數個相聚,呈放射狀排列。⑥薄壁細胞含菊糖。(2)粉末:黃白色。氣微,味微甜後 稍苦。①菊糖眾多(乙醇裝片),呈扇形或類圓形的結晶。②乳管常互相連接,管中含黃色油滴樣顆粒狀物。③具梯紋、網紋導管,少有具緣紋孔導管。
[理化鑒別] 取粉末0.5g,加水10ml,於水浴中加熱10分鍾,放冷,取上清液,置帶塞試管中,用力振搖,產生持久性泡沫。
[含量測定] 用重量法測定,葯材含總皂苷不得少於6.0%;飲片含總皂苷不得少於5.5%.
☆ ☆☆☆考點66:根及根莖類中葯-黨參
[來 源] 為桔梗科植物黨參、素花黨參或川黨參的乾燥根。
[產 地] 主產於山西、陝西、甘肅、四川等省及東北各地。
[性狀鑒別] 葯材:黨參,呈長圓柱形,稍彎曲。表面黃棕色至灰棕色,根頭部有多數疣狀突起的莖痕及芽,習稱「獅子盤頭」;每個莖痕的頂端呈凹 下的圓點狀,根頭下有緻密的環狀橫紋,向下漸稀疏,有的達全長的一半,栽培品環狀橫紋少或無;全體有縱皺紋及散在的橫長皮孔,支根斷落處常有黑褐色膠狀 物。質稍硬或略帶韌性,斷面稍平坦,有裂隙或放射狀紋理,皮部淡黃白色至淡棕色,木部淡黃色。有特殊香氣,味微甜。
[顯微鑒別] (1)根橫切面:黨參①木栓細胞數列至十數列,外側有石細胞,單個或成群。②皮層窄。③韌皮部寬廣,外側常現裂隙,散有淡黃色乳 管群,並常與篩管群交互排列。④形成層成環。⑤木質部導管單個散在或數個相聚,呈放射狀排列。⑥薄壁細胞內含菊糖及少量澱粉粒。
(2)粉末:黨參,淡黃色。有特殊香氣,味微甜。①澱粉粒類球形,臍點呈星狀或裂縫狀。②石細胞呈方形、長方形或多角形,壁不甚厚。③節狀乳管碎片甚多,含淡黃色顆粒狀物。④網紋導管易見。⑤可見菊糖。
☆☆考點67:根及根莖類中葯-木香
[來 源] 為菊科植物木香的乾燥根。
[產 地] 主產於雲南省。四川、西藏亦產。
[性狀鑒別] ①葯材:呈圓柱形、半圓柱形或枯骨形。表面黃棕色至灰褐色,有明顯的皺紋、縱溝及側根痕。質堅實,體重,不易折斷,斷麵灰褐色至 暗褐色,周邊灰黃色或淺棕黃色,形成層環棕色,有放射狀紋理及散在的褐色點狀油室。氣香特異,味微苦。②飲片:木香,本品為類圓形厚片。表面顯灰褐色或棕 黃色,中部有明顯菊花心狀的放射紋理,間有暗褐色或灰褐色環紋,褐色油點散在,周邊外皮顯黃棕色至灰褐色,有縱皺紋。質堅。有特異香氣,味苦。
[顯微鑒別] 粉末:黃棕色,氣香,味苦。①菊糖多見,表面現放射狀紋理。②木纖維多成束,長梭狀,紋孔及孔溝明顯。③網紋導管多見,亦有具緣紋孔導管。④木栓細胞黃棕色,多角形。⑤油室碎片淡黃色,細胞內含黃色或棕色分泌物。
[含量測定] 用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本品按乾燥品計算,含木香烴內酯不得少於0.60%.
☆ 考點68:根及根莖類中葯-川木香
[來 源] 為菊科植物川木香或灰毛川木香的乾燥根。
[性狀鑒別] ①葯材:呈圓柱形或有縱槽的半圓柱形,稍彎曲。表面黃褐色或棕褐色,具縱皺紋,外皮脫落處可見絲瓜絡狀細筋脈;根頭偶有黑色發黏 的膠狀物,習稱「油頭」。體較輕,質硬脆,易折斷,斷面黃白色或黃色,有深黃色稀疏油點及裂隙,木部寬廣,有放射狀紋理;有的中心呈枯朽狀。氣微香,味 苦,嚼之粘牙。②飲片:川木香為類圓形厚片。切面黃白色,散有棕黃色稀疏油點及裂隙,有的中心呈枯朽狀,木部顯菊花形放射狀紋理,周邊有一明顯的環紋;外 皮黃褐色或棕褐色。氣微香,味苦。
[成 分] ①含揮發油,油中主含川木香內酯。②菊糖。
☆ ☆☆☆考點69:根及根莖類中葯-白術
[來 源] 為菊科植物白術的乾燥根莖。
[產 地] 主產於浙江、安徽、湖南、湖北等省。
[性狀鑒別] 葯材:呈不規則的肥厚團塊。表麵灰黃色或灰棕色,有不規則的瘤狀突起和斷續的縱皺和溝紋,並有須根痕,頂端有殘留莖基和芽痕。質 堅硬,不易折斷,斷面不平坦,黃白色至淡棕色,有棕黃色的油點散在;烘術斷面角質樣,色較深或有裂隙。氣清香,味甘、微辛,嚼之略帶黏性。
[顯微鑒別] (1)根莖橫切面:①木栓層為數列扁平細胞,其內側常夾有斷續的石細胞環。②皮層、韌皮部及木射線中有大型油室散在,油室圓形至 長圓形。③形成層環明顯。④導管群放射狀排列,中部和內側有纖維束圍繞導管。⑤中央有髓部。⑥薄壁細胞中含菊糖及草酸鈣針晶。(2)粉末:淡黃棕色。氣清 香,味甘、微辛,嚼之略帶黏性。①草酸鈣針晶細小,不規則地聚集於薄壁細胞中。②纖維黃色,大多成束,長梭形,壁甚厚,木化,孔溝明顯。③石細胞淡黃色, 類圓形、多角形、長方形或少數紡錘形,胞腔明顯,有不規則孔溝。④薄壁細胞含菊糖,表面顯放射狀紋理。⑤導管分子較短小,為網紋及具緣紋孔。
[理化鑒別] 取粗粉2g,置100ml具塞錐形瓶中,加乙醚20ml,連續振搖10分鍾,濾過,濾液分別做以下試驗:(1)取濾液10ml, 揮干後加10%香草醛的硫酸溶液,顯紫色。(2)取濾液2ml,置蒸發皿中,待乙醚揮散後,加含5%對二甲氨基苯甲醛的10%硫酸溶液1ml,顯玫瑰紅 色,再於100%,烘5分鍾變紫色。(3)取濾液1滴,點於濾紙上,揮干,噴灑l%香草醛硫酸溶液,顯桃紅色。
[檢 查] 色度。
☆ ☆☆考點70:根及根莖類中葯-蒼術
[來 源] 為菊科植物茅蒼術或北蒼術的乾燥根莖。
[產 地] 茅蒼術:主產於江蘇、湖北、河南等省。
北蒼術:主產於華北及西北地區。
[性狀鑒別] 葯材:茅蒼術,呈不規則連珠狀或結節狀圓柱形,略彎曲,偶有分枝。表麵灰棕色,有皺紋、橫曲紋及殘留的須根,頂端具莖痕或殘留的 莖基。質堅實,斷面黃白色或灰白色,散有多數橙黃色或棕紅色油點,習稱「硃砂點」,暴露稍久,常可析出白色細針狀結晶,習稱「起霜」。氣香特異,味微甘、 辛、苦,嚼之黏牙。
[顯微鑒別] (1)根莖橫切面:茅蒼術①木栓層厚10~40層木栓細胞,其間夾有石細胞帶1至數條不等,每一石細胞帶由2~3層類長方形的石 細胞組成。②皮層寬廣,其間散有大型油室。③韌皮部狹小。④形成層成環。⑤木質部內側有纖維束,和導管群相間排列。⑥射線較寬,中央為髓部,射線和髓部均 散有油室。⑦薄壁細胞含有菊糖和細小的草酸鈣針晶。北蒼術:皮層有纖維束,木質部纖維束較大,和導管群相間排列。(2)粉末:茅蒼術棕色。氣香特異,味微 甘、辛、苦。①草酸鈣針晶較小,不規則地充塞於薄壁細胞中。②石細胞單個或成群,類圓形、長方形或多角形,淡黃色或黃色,壁極厚,木化,紋孔或孔溝明顯, 常和木栓細胞連在一起。③導管節較短,主為網紋,也有具緣紋孔。④纖維大多成束,長梭狀,壁極厚,胞腔較窄,有的一端鈍圓。⑤油室碎片多見。⑥菊糖結晶成 扇狀或塊狀,表面常現放射狀紋理。
[理化鑒別] 本品以蒼術對照葯材為對照品,進行薄層色譜法試驗,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葯材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並應顯有一相同的污綠色主斑點。
[來源於網路,由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
Ⅳ 石細胞是活細胞嗎
不是
石細胞屬於厚壁細胞,細胞具有均勻增厚的次生壁棚伍,並且常常木質化。細胞成熟時,原生質體通常死亡分解,成兄羨為只留有細胞壁的死細胞鏈塵或。
Ⅳ 化積散簡介
huà jī sǎn
化積散為方劑名,其同名方劑約有四首。《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葯品標准》記載有此中成葯的部頒標准。
Huaji San
WS3B022090
山楂(炒焦) 100g 麥芽(炒) 100g 六神曲(麩炒) 100 檳榔(炒) 100g 雞內金(炒) 100g 牽牛子(炒) 100g
以上六味,粉碎成細粉,過篩,混勻,即得。
本品為黃褐色的粉末;味苦、澀。
取本品,置顯微鏡下觀察:果皮石細胞單個散在或成群,淡黃色或黃棕色,呈類圓形、卵圓形、類方形、類多角形或類三角形、壁厚、孔溝細密,有的胞腔內含橙紅色或棕色物。澱粉粒單粒圓形、橢圓形或廣卵形,直徑 8~32μm,邊緣有的可見波狀彎曲或小突起。種皮石細胞呈鞋底形、類多角形或長條形,直徑25~70μm,壁厚 6~13μm,淡黃棕色,有的胞腔內充滿淡紅棕色物。似稀甘油裝片,砂囊內壁碎片呈不規則形的粉碎塊片狀,大小不等,半透明或淡黃色,邊緣不整齊,表面皺縮且具扭曲紋理。
應符合散劑項下有關的各項規定(附錄 4頁)。
消食化積。用於小兒脾胃不和,停食停乳,積聚痞塊,肚腥膨脹,四肢倦怠,面色萎黃,不思飲食。
口服,一次 3g,一日 2次,周歲以內小兒酌減。
每包重 3g
密封。
檳榔5kg,三棱、莪術各2.5kg[1]。
檳榔10斤,三棱5斤備正,莪術5斤。
上葯為細末[1]。
上為細末,每斤加巴豆霜1兩6錢。
《全國中葯成葯處方集》(濟南方)之化積散主治症瘕積聚,小兒乳積、食積、蟲積[1]。
男婦五積六聚。症瘕痃癖;小兒乳積、食積、蟲積,積聚痞塊。橘滾凱
每500g加巴豆霜48g,每服3g,紅糖水送下[1]。
每服1錢,紅糖水送下。小兒酌減。
孕婦忌服。
炒山楂、炒麥芽、炒神曲、炒檳榔、炒雞內金、炒黑牽牛子、炒白牽牛子各等分[1]。
山楂(圓喚炒)16兩,麥芽(炒)16兩,神曲(炒)16兩,檳榔(炒)16兩,雞內金(炒)16兩,二丑(炒)16兩。
上葯為細末[1]。
上葯為細末,過羅,裝盒,每盒重1兩。
《北京市中葯成方選集》方之化積散功能消食滯,化痞積[1]。治小兒宿食不化,積滯痞塊,面色萎黃,不思飲食,腹大膨脹[1]。
每服3g,加糖少許,溫開水送下,日二次[1]。
每服1錢,每日2次,加糖少許,溫開水沖服。
生地4錢,雞內金4錢,胡黃連1錢,砂仁1錢5分,甘草1錢5分,君子2錢,神曲(建)2錢,陳皮2錢,穿山甲3錢,茯苓6錢,扁豆6錢,蕪荑8錢,南山楂8錢,焦山楂2錢7分,焦麥芽2錢7分,焦神曲2錢7分。
上為散。
《全國中葯成葯處方集》(承德方)之化積散功在開胃健脾,消滯寬中,磨積,消脹,消痞。
12歲每包服3次,34歲每包服2次,56歲每包服1次,白開水送下。
忌粘、硬之物。
白丁香五粒,凈朴消少許,硇砂1分,冰片少許。
《審視瑤函》卷三方之化積散主治眼生魚子石榴症,其狀一片,外面累顆聚萃而生,或淡紅,或淡白色,狀如榴子綻露於房,其病紅肉顆,或四、或六、或八,四角生來,障滿睛珠,視亦不見,是血部瘀實之病。
點之。
Ⅵ 做五味子粉末顯微鑒定實驗要注意什麼
粉末製作法~主要鑒別細胞的形態特徵。主要用水合氯醛裝片法。
堅硬的葯材粉碎可以用挫刀挫成粉末。斗鍵
裝片的方法不一樣,觀察的結果也不同。
水合氯肢銷悄醛裝片~須加熱透化,其目的除去細胞中的澱粉、油脂等,
在使用顯微測微尺時~如果接物鏡和接目鏡的放大數改變~目鏡測微尺應重新校正。測量微細物體,應在高倍接物鏡下,測量較長物體時,則應用歷渣低倍接物鏡下
Ⅶ 顯微鏡可以觀察什麼 我有一台顯微鏡,除了看洋蔥和口腔細胞,請問還可以看什麼,怎麼製作裝片
還可以看馬鈴薯中澱粉粒、梨中石細胞、動物細胞、以及植物初生組織、次生組織等等.
Ⅷ 做好梨的石細胞壓片的關鍵是什麼
要把那一斗脊皮團石細胞壓碎壓散,要不然堆在一起看不清楚細胞壁的特點,建議放在鑷子兩條腿之間壓碎,不要放載玻片上壓蓋玻片,很容易碎野蔽掉空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