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母豬產前高熱怎麼辦
母豬體溫達40.5-41.5度便是高燒了,此時可以用非甾體抗炎葯物以及地塞米松、柴胡等葯物治療;若體溫達41.5度以上時,先口腔沖洗、灌腸等,之後再食用抗炎、退燒葯物即可。當然,根據母豬的不同情況,治療方案也是不一樣的。
1.39.5℃以下對症治療,比如有食慾減退的就注射復合維生素B和維生素C如果有呼吸道症狀,使用氟可蘇
2.39.5℃到40.5℃之間使用分側注射頭孢加阿米卡星,和柴胡。第二次根據症狀和使用效果改變治療方針。如果體溫和症狀有所改善,注射頭孢加阿米卡星和維生素C。如果嚴重或者溫度不下降,使用安乃近加頭孢加阿米卡星,和柴胡。或者使用紅皮統治。
3.40.5℃到41.5℃則使用頭孢加阿米卡星加地塞米松,和柴胡加青黴素。若效果不明顯則需配合物理降溫。
4.41.5℃以上則使用地塞米松(抗休克)和維生素C和物理降溫,當體溫下降到41℃以下才能用非甾體抗炎葯降溫。
另外,母豬若是寒性發熱需要用柴胡等葯物退燒;若是細菌感染引起的高燒,則建議使用抗生素防止集體感染其他疾病。
㈡ 母豬產前高熱怎麼辦
看是否全群發病,找出病因 ,是否流產,可肌注頭孢和安彎搭痛定,老鬧塌觀察,有條件侍圓可輸液先用水滴慢滴給母豬降溫,或者在豬頭部蓋冰袋。可以試著給母豬注射頭孢噻呋+安乃近+柴胡,較有效,試試。
㈢ 養殖母豬的過程中,用上哪些技巧能有效增加生產效益
提高母豬生產力,做好這七件事,大大提高養豬場的效率!
1.斷奶母豬要能正常喂養,盡量不要刻意限制喂養。一個哺乳期過後,體能和體能儲存消耗所剩無幾,急需補充。補充的來源是飼料,斷奶後最好用母乳喂養。利用母乳喂養進行優化喂養,更有利於母豬的正常發情交配和受孕。說白了,母豬在這個階段需要大量的營養岩並供給,缺乏營養的母豬會有自己保護性的情感缺失,所以空孕期會延長,非生產天數增加,生產能力下降,吃東西的感覺會明顯自由,極瘦的空氣會很重要。
母豬發情檢測對人來說比較懶,工作量大,依靠機器會錯過很多功能。集成各種智能設備,從多個角租凱度收集海量數據,引入人工智慧,對這些數據進行表徵、聚類和識別。數據、演算法和計算能力三管齊下,可以減輕工作人員的工作量,提高發情檢測的准確性,使養豬業的智能化發展成為可能。
㈣ 誰說一下,怎麼提高母豬產崽質量呢
想提高母豬產仔的質量。必須先喂好母豬。排卵期再服用葯物一般都會高產。
㈤ 母豬產程過長怎麼治療
Y母豬產程過長的主要原因分析如下,並提出相應的對策,供養殖戶參考。 1、 初產母豬 這主要是母豬初次配種過早,不僅較容易造成產程長,而且後代生活力和成活率都較低。因此,初次配種母豬在10—12月齡,體重達到100公斤以上,過2—3情期配種為宜。 2、連續喂給姜蔥汁,可使母豬較容易和較快產下胎兒。 3、產程後期,母豬疲勞過度時,精神不振,無力產仔。=速產神器=縮短母豬產程值得信任,產前3-4天開始飼喂。
㈥ 如何保證母豬的高生產性能
1、嚴格分階段飼養。
母豬在情期內的正常排卵數為15-30個左右。母豬配種後,初產母豬一般大約有25個,經產母豬大約有30個受精卵。但由於母豬體況太肥或太瘦和妊娠期間的飼養管理不善等因素的作用,使母豬在配種後的前25天內,大約有30%-45%的受精卵死亡或被吸收;在妊娠中期(5-16周)大約有10%的受精卵死亡。飼養妊娠母豬的任務是保證胎兒在母體內順利著床得到正常發育,防止流產,確保每窩都能生產盡可能多、健壯、生活力強和初生重大的仔豬,並知行保持母豬中上等體況,為哺乳期儲備泌乳所需的營養物質。第一階段為配種前20天,根據母豬體況,在維持營養的基礎上增加10%~20%的營養。第二階段為配種至配種後20天。嚴格限制飼喂量,降低營養供應量,營養需要可控制在略低於維持需要的水平。第三階段為配種後21~90天,按常規飼養,供給母豬維持需要的營養。第四階段為配種後91天至配種後114天(分娩),供給高營養水平。第五階段為哺乳母豬,高營養水平飼養(提高營養濃度和採食量),在第四階段的基礎上,增加10%左右的營養供應。初產母豬高營養水平飼喂的時間適當延長。對於體況較差的母豬,則要注意多投料,以使母豬保持七八成的膘情。
2、縮短空懷期。
母豬的空懷期與膘情有關。在一定范圍內,母豬越瘦,空懷期越長。對青年母豬在配種前7天左右要實行短期優飼,供給足量的優質飼料讓母豬自由採食。對膘情較好,斷奶後7天還不發情的母豬,用生殖激素、維生素e和公豬誘情等方式催情,通過公豬分泌的外激素氣味和接觸刺激,引起母豬腦下垂體分泌促卵泡素,促使母豬發情和排卵。另外,還可以通過注射性激素如孕馬血清來誘導母豬發情。要注意初產母豬的適配月齡。後備母豬要求生長發育良好,不應過肥,體重達到75千克以後,就應限制精飼料的採食。一般引進瘦肉型品種後備母豬的初配月齡為8-9月齡,體重100-120千克;地方良種豬為5-6月齡,體重不低於70-75千克初配,瘦肉型品種與地方品種的雜種後備母豬年齡不早於6-7月齡,體重80千克左右初配。
3、把握時機,適時配種。
由於母豬品種、年齡及排卵時間的差異,在確定配種時間時應靈活掌握。待母豬發情征狀明顯之後12小時是最佳配種時間,配種8~12小時後再復配1次,一般都會取得較好配種效果和獲得較高產仔數。從品種來看,我國地方豬種發情持續時間較短,排卵較早,可在發情後第2天配種;引入品種發情持續時間較長,排卵較晚,可在發情後第3~4天配種;雜種豬可在發情後第2天下午或第3天配種。如果配種前,用促排3號處理母豬,配種效果則更佳,因為促排3號能促進卵子成熟和集中排出,從而提高受胎率,增加產仔數。
4、做好母豬產前產後的監護。
防止母豬難產、縮短產程,是減少仔豬不必要的死亡,提高母豬生產效率的重要措施。做好母豬產前產後的監護,在母豬分娩前3-5天,將分娩舍消毒沖洗,使產舍乾燥、衛生和保溫,或把母豬趕入專門的分娩舍,使母豬習慣新的環境。注意在產前一周應減少飼料的飼喂量,以防母豬胃腸內容物過多而壓迫子宮引起早產、難產,可飼料中適當添加0.75%左右的輕瀉劑,以防止母豬分娩期便秘。准備好人工接產的所需的碘酊、抹布、催產素及產後仔豬晌猛盯的保溫設備等物品的准備工作,防止母豬難產和產程延長。母豬分娩後,當天肌注氯前列烯醇,促使子宮內胎衣碎片的徹底排出,同時也利於母豬斷奶後再發情。在產後3天內,每天肌注抗生素預防母豬子宮炎的發生。
5、縮短哺乳期。
較短的哺乳期能提高年產仔窩數和仔豬總數。但斷奶過早,仔豬的成活率受到影響,母豬的斷奶至發情間隔延長,受胎率降低。因此,哺乳期的長短應由母豬和仔宴和豬的情況綜合決定,母豬的泌乳量從產仔後逐漸上升,在21天前後達到高峰,之後則分泌量下降,在泌乳量較大的時候,母體中的雌激素量很少,母豬不會發情。而仔豬在21日齡以前,生活力較弱,營養補充主要靠母乳,在通常生產條件下是無法替代的,21日齡以後,仔豬所需營養已超出母乳量,這時的仔豬就需採食一些干飼料。綜合考慮,仔豬適宜的斷奶時間應該在21日齡以後,大多數豬場的經驗是在 28-35日齡時斷奶
6、提供足夠的纖維性飼料與預防便秘
足夠的纖維有利於維持母豬消化系統健康,刺激腸道蠕動,食糜以正常速度通過消化道,可減少母豬惡癖(啃欄、異食、空咀嚼、過量飲水、不安靜等),有利於哺乳期提高採食量,防止母豬便秘,可使用"人工鹽",減少便秘現象。及時鑒別診斷疾病引起的便秘,採取有效措施。
7、加強飼養管理。
保證飼料的營養濃度、哺乳母豬應自由採食,每天飼喂不少於3次,定時飼喂,自由飲水。如採食量不足,可飼喂顆粒飼料或者濕拌料,增加飼喂次數,還可以定期投喂健胃助消化的葯物來調節生理代謝,高母豬的泌乳力。禁止飼喂發霉、腐敗、變質、冰凍、帶有毒性和強烈刺激的飼料。同時飼料要相對穩定,不宜變換頻繁。保持一個清潔乾燥、安靜舒適、空氣流通好、日光充足的環境,盡量減少高溫、低溫和疾病的不良作用,使母豬盡可能生活在16-22℃,相對濕度為70%-80%的環境中。在夏季,熱應激對初產豬的影響比對經產豬的影響更大,母豬不能及時發情,斷奶母豬的斷奶至配種間隔延長,發情配種不容易受胎,產仔率低,窩產仔數少,可在飼料中添加一些抗熱應激的vc、碳酸氫鈉等物質來緩解熱應激對母豬產生的影響。母豬產後2-3天,到舍外適當活動,既鍛煉了母豬的體質,又有利於提高泌乳量。
8、調整優化飼養母豬的胎次結構
建立高產母豬群。母豬胎次不同,產仔率有明顯差異。第一、二胎產仔數較少,第三至六胎產仔數較多,第七後產仔數逐漸減少。豬群中合理的母豬胎次結構以一至二胎的母豬占母豬群的30-35%,三至六胎佔60%,七胎以上佔5-10%為宜。但應根據品種繁殖性能、飼養管理水平等因素決定,如品種繁殖力強的母豬,高胎母豬可留得多些。給母豬喂服##牧##佗##的##増仔丸##,一天一次,一次喂服兩丸,可以讓每頭母豬多生3-5頭,提高產子率
9、做好消毒工作。
凡進入豬場的人員,一律先經過豬場大門口進行腳踏池(墊)、消毒液洗手、紫外線照射15分鍾後方可入內。對每批母豬轉走後要對產房進行徹底的消毒,空欄5-7天後再轉入下一批母豬。全場大消毒每周進行1次,遇到疫情時適當增加消毒次數。母豬生產期間應堅持每周帶豬消毒2次。帶豬噴霧消毒要選用刺激性小的葯物(如百毒殺、碘制劑),並輪換交替使用消毒葯,提高消毒效果。消毒時間應選擇在傍晚,光線較暗時,噴霧時噴頭向上,霧粒在80-120μm之間,過大下落太快起不到消毒作用,過小容易吸入肺部,引起呼吸困難甚至死亡。噴霧量按15ml/m3,在發生呼吸道病或免疫前後三天暫停消毒。
10、強化免疫工作,預防疾病。
根據品種、當地疾病流行情況,制定適宜的綜合防治方案,實施程序化的防治技術,"預防為主,防重於治,綜合預防,防治結合",避免有病再治。預防母豬發生繁殖性疾病。受感染的種豬場母豬流產、早產、死胎率可達20%以上,新生仔豬和斷奶母豬發病率可達80%。由於prrs 病毒感染後可致免疫抑制,以及prrs 病毒感染致使肺中巨噬細胞數目減少,抵抗力降低而導致繼發感染,建議採取防止繼發感染和對症治療的防治方法。同時也可考慮注射疫苗,臨床上有滅活苗和弱毒苗兩種,各場可根據實際情況確定是否打疫苗。豬偽狂犬病豬偽狂犬病對養豬業危害很大,妊娠母豬可見流產、死胎,育肥豬可見呼吸困難,仔豬以神經症狀為主,還伴有消化系統功能紊亂。免疫接種是預防和控制該病的主要措施,疫苗有弱毒苗和滅活苗可供選擇使用。凈化豬場偽狂犬病是防治該病最有效的方法。細小病毒病臨床特徵為被感染的母豬,特別是初產母豬產出死胎、畸胎、木乃伊及弱仔,窩產仔數減少,偶有流產,而母豬本身卻沒有明顯臨床表現。疫苗免疫接種是控制該病的主要措施。初產母豬配種前一個月注射弱毒苗或滅活苗,保證其有足夠抗體,以保護胎兒不受侵害,也可讓後備母豬與老齡母豬混養,讓其自然感染,以獲得足夠抗體。非典型豬瘟通常認為是病豬先天性感染豬瘟強毒株所致。臨床上症狀和剖檢變化不典型,發病率和死亡率都較低,母豬感受染後表現為流產、胎兒木乃伊化、畸形、死胎、產弱仔或產出部分外表健康的帶毒豬。用豬瘟苗進行免疫接種是控制豬瘟的主要措施,種豬群每年進行二次免疫接種。定期做好免疫監測工作,確保各階段的豬群有足夠保護力,同時也可根據免疫監測結果來制定本場合理的豬瘟免疫程序。豬日本乙型腦炎該病臨特徵妊娠母豬流產、死胎、木乃伊胎,公豬表現為睾丸炎。給種豬群定期免疫接種是預防和控制該病的主要方法,種豬群在每年3~4 月份接種弱毒苗,後備公、母豬於配種前一個月進行免疫接種。
合理驅蟲。寄生蟲損害機體免疫系統,不僅造成營養的浪費,而且使豬只免疫應答遲鈍,抗病力下降。因此,確定豬群科學合理的驅蟲程序,定期驅蟲對豬群的健康生產十分重要。一般認為:母豬在產前2-3周內,公豬每年春秋各驅1次,斷奶仔豬在轉入保育舍後驅1次,間隔1周再重復1次。驅蟲應選用廣譜高效低毒的驅蟲葯,並配合使用,提高驅蟲效果。
㈦ 如何促進母豬多胎高產
促進母豬多產高產是每個養殖戶都希望的,首先要加強笑陪母豬的飼養管理,母豬在空懷期、懷孕中期和哺乳後期應當多喂一些粗飼料,適當喂給青飼料;母豬在懷孕初期、後期和哺乳初期要足量供給蛋白質、礦物質以及維生素。同時碼升敏,要提供給母豬一個相對穩定的生活環境,盡可能的減少因轉群、驅趕等引起的應激反應。還有就是一個最簡單也最省勁的遲枝方法,就是給母豬喂服北京||牧||佗||的増仔丸,母豬斷奶之後就可以喂服,大約會過3天到一個星期的時間,母豬就會發情了,這個時候再配種,配種的成功率達到百分之九十九,還可以促排卵,多生3-5頭小豬不是問題
㈧ 母豬產仔多的方法
母豬產仔多的方法:
一.品種為先,選優淘劣
選擇高產品種與個體 如太湖豬,平均窩產15.83頭,最高窩產42頭;外來品種中的大白豬產仔數在11~12頭。 這是提高母豬繁殖率的有效途徑。在個體選擇中,研究表明,母豬的有效乳頭數與產子率成正比。選好種母豬要從高產的公、母豬後代中選擇符合本品種特徵、身體健壯、體形勻稱、性情溫順,奶頭排列整流齊、背腰平直、腹大而不拖地的母豬作為種豬。
再次是充分利用雜交優勢。不同品種或品系間雜交所產生的第一代,比其雙親具有較高的生活力和生長強度,這就是雜交優勢。我們可以選用瘦肉率高、生長速度快的長白公豬和大約克母豬雜交,生產出「長大」二元雜交母豬,其母性好、繁殖力強,窩產子12頭左右,泌乳性能好,耐粗飼,適應性強,瘦肉率65%以上,是生產商品豬的優良母本。公豬可以選擇台灣杜洛克,來生產純正的洋三元(杜長大),這樣的三元豬增重快,不低於800克/天,飼料報酬高,達2.8~3.0∶1,從而大大縮短了育肥期,5個月出欄上市90千克的目標得以實現,降低了養豬成本,效益明顯提高。
二.營養合理,控制膘情,短期優飼,增加排卵
加強母豬的飼養管理是非常重要的。 在母豬的空懷期、懷孕中期和哺乳後期多喂粗料,適當喂給青料;懷孕期要足量供給蛋白質、礦物質及維生素豐富的精料和青綠多汁飼料,但不能喂給過多的能量,否則將影響哺乳期的採食量,而使哺乳能力下降。同時要給母豬提供一個相對穩定的生活環境,盡可能地減少轉群、驅趕、打架等外界刺激。
母豬過肥:可引起產子數少,成活少,體重小,不均勻,而且拉稀嚴重,奶水差。母豬過瘦:胎兒發育不好,母豬產後很快消瘦,嚴重者發生產後癱瘓。如何來控制這個膘情?可以採用分階段飼養的方式,從而為母豬的高產創造條件。母豬妊娠期(114天)包括:妊娠前期(配種~第一個月),中期(懷孕2個月~3個月),後期(懷孕的最後一個月)。在母豬配種前10 – 15天,給予母豬全價優質飼料,可以增加母豬的排卵數(短期優飼可以增加排卵)。妊娠前期 即妊娠後的第一個月給予低營養水平的飼料,每日喂料1.8千克~2.2千克。但料中蛋白不低於13% ~14%。如膘差,仍應給予高營養。 在妊娠中期的這一時期母豬食慾增加,新陳代謝機能旺盛,飼料利用率提高,可以給營養水平中等的飼料,料中含14%~15%的蛋白,2.5千克/日/頭。進入妊娠後期後,胎兒體重、體長增長極為迅速,約占初生重的2/3。這時要給母豬營養水平略高的飼料,3千克/日/頭,粗蛋白含量16%~18%。採用這一方法對控制母豬膘情,增加產仔數,促進保胎及提高初生子豬體重均能起到很大的作用。
在母豬發情開始時,經其肌肉或皮下注射絨毛膜促性腺激素500 – 1000國際單位,可增加其排卵數,提高受胎率,增加產仔數。
三 適時配種,提高受胎率
1.母豬初配年齡:過早配惡果多:產仔數少、死胎多、仔豬初生重小、體質弱、生長慢;母豬本身也生長發育不良,未老先衰,種用期縮短。過晚配又減少產仔胎數。
本地母豬:6~8月齡,體重70kg以上配(一般都要求為成年體重的70%以上);
我國培育豬種及其雜種在7月齡左右。雜種體重不低於80~100kg;
國外中型豬:如中約克夏(成年母豬210~250kg),8~10月齡,體重100kg以上配;
國外大型豬如大約克夏(又叫大白豬,成年母豬260~330kg):體重120kg配。
初次配種年齡也可根據情期來決定:最好經過初情期、第二情期後,在第三個情期配。
2.如何掌握適時配種的時機:首先在管理上要作好母豬發情鑒定。一個發情周期分為發情前期、發情期、發情後期和間情期(休情期),共四期。一個發情周期18~23天,平均21天。其中進行配種的時間是在發情期又稱發情中期。發情期是性周期的高潮期。此期一般2~4天,平均三天左右,(范圍0.5~7天)。只有此期才接受公豬的爬跨和交配。其中接受爬跨的時間約2.5天(平均52~54小時)(發情期特別短的例外)。發情期表現為母豬興奮不安,性慾表現充分,如尋找公豬,接受公豬爬跨並允許交配;陰門充血腫脹,並有粘液從陰門流出,黏液由水樣變黏稠時,表示己達到適配期;若用手按壓腰部,母豬呆立不動,此為接受交配的具體表示。此後即可配種,一般配種2次。一次是在母豬接受公豬爬跨(即按壓腰部不動)後的12~24小時配第一次,隔12小時再配一次。也可在一個情期內,配3次,一次是在接受公豬爬跨後12小時配一次,隔14小時配第二次,再隔12~14小時配一次。讓精子等待卵子的到來。理由是據對北京黑豬青年母豬的排卵規律研究表明:發情母豬在接受公豬爬跨後的0~24小時內,排卵數占總排卵數的1.59%;24~36小時排卵數占總排卵數的17.38%;36~48小時則為排卵高峰期,此期的排卵數高達65.57%,(也有認為排卵高峰期是在犮情開始後31小時,范圍25.5~36.5小時)。 48小時後的排卵數仍高達13.9%。要使卵子受精,必需在排卵前、特別是在排卵高峰前2~3小時左右交配或輸精,才能使精子提前到達輸卵管上部1/3處的受精部位。由於精子在母豬生殖道內存活時間最長為42小時,而精子具有受精能力的時間僅25~30小時。但比卵子具有受精能力的時間(8~10小時,最長可達15小時)要長得多。因此必須在母豬排卵前,特別要在排卵高峰階段前數小時配種或輸精,即在母豬排卵前2-3小時,也就是說要在出現交配欲並接受爬跨的時間後的12~24小時開始配種,隔12小時再配一次,讓精子等待卵子到來的道理。但由於排卵時間受不同品種、年齡及個體間有差異,因此在確定配種時間上還需靈活掌握。
從品種來看,地方豬種發情持續期較長,排卵較晚,可在發情期的第3~4天配種;引入國外的品種發情持續期短(有時發情征狀不明顯,發情開始的時間難掌控),排卵較早,可在發情的第二天配種;地方豬種與外來豬種的雜交種可在發情後第2天下午或第3天配種。
其次,從年齡來看,引入豬種中的青年母豬發情期比老齡母豬短,而我國地方品種則相反,青年母豬發情期比老齡母豬長。因此對我國地方品種而言,要「老配早,小配晚,不老不少配中間」 的經驗。即老齡母豬犮情持續短,當天犮情下午配,隔8-12時再配一次。後備母豬犮情期長,一般第三天配;中年母豬第二天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