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治療 1.保守療法Ⅰ型肩鎖關節脫位者,休息並用三角巾懸吊1~2周即可;Ⅱ型脫位者,可採用背帶固定。方法為患者立位,兩上肢高舉,先上石膏圍腰,上緣齊乳頭平面,下緣至髂前上棘稍下部,圍腰前後各裝一鐵扣,待石膏干透後,用厚氈一塊置鎖骨外端隆起部(勿放肩峰上),另用寬3~5cm皮帶式帆布帶,越過患肩放置的厚氈,將帶之兩端系於石膏圍腰前後的鐵扣上,適當用力拴緊,使分離之鎖骨外側端壓迫復位(圖2)。拍片證實復位,用三角巾兜起傷肢,固定4~6周。亦可在局麻下復位,從鎖骨遠端經肩鎖關節與肩峰作克氏針交叉固定。術後懸吊患肢,6周後拔出鋼針,行肩關節功能鍛煉。 2.手術療法對肩鎖關節全脫位,即Ⅲ型損傷之病人,因其關節囊及肩鎖韌帶、喙鎖韌帶均已斷裂,使肩鎖關節完全失去穩定,上述外固定效果不滿意,對年齡小於45歲者,應手術修復。 常用的手術方法有肩鎖關節切開復位內固定術、喙鎖韌帶重建或固定術、鎖骨外端切除術、肌肉動力重建術等。 (1)肩鎖關節切開復位克氏針固定術:此法適用於Ⅱ型脫位病例。病人取仰卧位,患肩墊高,常規消毒、鋪巾,頸路肌間溝麻醉生效後,沿鎖骨外端並繞過肩峰做切口,長約8~9cm(圖4),骨膜下將斜方肌和三角肌附著處切開分離,顯露肩鎖關節,清除碎骨片及關節間組織,將上臂向上推,並同時向下壓鎖骨外端,使肩鎖關節復位,兩枚克氏針交叉穿過肩鎖關節固定;修復肩鎖韌帶、關節囊和喙肩韌帶,剪除多餘的克氏針,將遠端彎成鉤狀埋入皮下,以防克氏針發生移位、滑脫,再將斜方肌和三角肌邊緣在鎖骨及肩峰處褥式縫合,最後縫合皮膚,術後用三角巾懸吊傷肢4~6周。 如用此方法治療Ⅲ型肩鎖關節脫位,應在上述操作的同時,經鎖骨至喙突加1枚螺絲釘固定,使兩骨靠近,以利喙鎖韌帶修復。術後4~6周拔除鋼針,1年後取出螺絲釘(圖5)。 (2)鎖骨外端切除、喙鎖韌帶移位術:從鎖骨外端經過喙突前面的一個弧形切口。在肩鎖韌帶上方顯露鎖骨及外端的關節囊和撕裂的韌帶。在分離鎖骨外側1cm處,作斜行截骨。鎖骨切除後的末端與喙鎖韌帶用褥式縫合,但不要立即結扎。用2枚克氏針從肩峰端鑽進鎖骨末端3~4cm,克氏針尾彎成弧形埋入皮下。修復關節囊和肩鎖韌帶,在原已作褥式縫合的喙鎖韌帶處扎緊縫線,逐層縫合各層。術後傷肢懸吊3~4周,可做功能鍛煉,但上臂不能抬高到水平位。8周後局麻下取出鋼針。 (3)陳舊性肩鎖關節脫位:肩鎖關節半脫位,一般無臨床症狀,不需要手術治療。全脫位如有疼痛等症狀,可做以下手術: ①切除鎖骨外1/3,其外形和功能均能達到滿意; ②喙肩韌帶移位代喙鎖韌帶:切斷喙肩韌帶肩胛端,將此端縫入已切除末端的鎖骨髓腔內,拉緊結扎; ③肌肉動力移位:肩鎖關節切開復位克氏針內固定後,將喙突從其底部切斷,連同抵止其上的肌腱向上內移植於鎖骨,用螺絲釘固定。利用附著於喙突肌肉的拉力保持鎖骨整復後的位置。 (二)預後 視類型、就診時間早晚治療方法選擇不同,療效差別較大。Ⅰ、Ⅱ型患者大多療效佳,Ⅲ型患者中約10%~15%病例留有局部後遺症,以疼痛及活動受限為多見。
2. 肩關節脫位
肩鎖關節脫位可分三型: 1.第一型:肩鎖關節囊與韌帶扭傷,並無確切的韌帶斷裂。 2.第二型:肩鎖關節囊與韌帶破裂,鎖骨外側端「半脫位」。 3.第三型:肩鎖韌帶與喙鎖韌帶均已破裂,鎖骨外側端「真性脫位」。 肩鎖關節脫位的治療措施:與上面的分型相對應: 1、第一型:不必特殊處理,三角巾懸吊數天。 2、第二型:有多種意見。a、按第一型處理,理由是並不是每個第二型病例都會產生慢性疼痛。一旦出現疼痛,再作手術也不遲。b、採用壓墊與吊帶強迫鎖骨外側端復位,這種方法只使用於兒童。c、電視透視下閉合復位與內固定:局麻下,由助手壓住四顧外側端作閉合復位,術者在電視透視監護下經肩峰插入一枚克氏針至鎖骨髓腔內。d、切開復位及張力帶法固定。 3、第三型:應該手術治療,有兩種手術方法比較常見。a、切開復位與張力帶法固定。b、再加作鎖骨-椽突拉力螺釘固定術。 4、避免創傷。
3. 如何處理肩關節脫位 5種方法來處理肩關節脫位
目錄方法1:牽拉上肢進行復位1、屈曲上肢。2、轉動手臂。3、慢慢舉起手臂。方法2:利用重力進行復位1、找個地方躺下。2、找一個東西進行負重。3、慢慢放下手臂。4、耐心等待。方法3:利用膝蓋進行復位1、坐位,膝蓋貼在胸前。2、抓住膝蓋。3、施力。方法4:朋友幫助下進行復位1、找個地方躺下。2、讓朋友握住你的手。3、牽拉手臂。方法5:復位後處理1、將手臂放在冰上。2、綁上吊帶。3、用葯。4、看醫生。5、物理治療。關節脫位如果不及時處理,會使人感到很痛苦。肩關節脫位時,伸展肩部、上臂和軀乾的肌肉都會引起劇烈的疼痛。如果你不幸肩膀脫位,嘗試一下下面的方法來快速復位。
方法1:牽拉上肢進行復位
1、屈曲上肢。你可以在坐位、站位或仰卧位進行復位。屈肘,使前臂和上臂呈90度角。這個動作可能會很痛苦,但是如果不是不堪忍受,你還是可以繼續的。
2、轉動手臂。旋轉手臂使背面朝前,伸展手臂,不要放在身體前面。慢慢地向上旋轉,這樣你就把手臂轉出關節里。
3、慢慢舉起手臂。緩慢將手臂舉過頭部。當你到達略高於頭部的一個點時,肩關節就會自動復位。如果這樣很難成功,手牽拉時用一定的力量,使肌肉更加舒展。
方法2:利用重力進行復位
1、找個地方躺下。如果你在家,可以躺在桌子或床上。假使你在野外,可以躺在低垂的樹枝上。你需要平躺下,手臂懸垂而不接觸地面。
2、找一個東西進行負重。雖然你可以在沒有負重的情況下進行這項復位,但是重物可以使復位更順利。如果可能的話,將重物綁在手臂上納槐,你也可以緊握住重物。
3、慢慢放下手臂。動作不要過於生澀或劇烈,保證手和手臂以平穩的速度下降。當手臂和身體垂直時就不要再動了,保持手高於地面。
4、耐心等待。通過休息手臂,你就在慢慢牽拉肌肉。當手臂脫位時,肌肉會收縮從而導致疼痛。當肌肉放鬆和舒展時,不出幾分鍾,肩關節應該就會自動復位了。
方法3:利用膝蓋進行復位
1、坐位乎茄鬧,膝蓋貼在胸前。地面和床上是首選,這樣你就可以有足夠的空間滾動。如果這樣做舒服的話,可以只屈曲患側的膝蓋,健側保持伸展。
2、抓住膝蓋。交叉手指,將雙手放在膝蓋前,大拇指朝天。
3、施力。當你把手放在膝蓋前時,慢慢後仰對手臂施歲罩力。你也可以將膝蓋拉向前來製造張力。做這個動作時一定要非常慢,動作不要太生硬以免進一步損害肩關節。繼續牽拉直到關節復位。
方法4:朋友幫助下進行復位
1、找個地方躺下。如果你在戶外,躺在寬的、低掛的樹枝上;在家可以躺在桌子或床上。調整一下使肩膀和上肢垂在邊緣,同時保證身體的其他部分有支撐。
2、讓朋友握住你的手。朋友要緊緊抓住你,不要突然打滑或猛拉你的手臂。你們可以把手指交叉起來,當然最主要是保證別人可以舒服的拉伸你的手臂。
3、牽拉手臂。有必要的話,在拉的過程可以讓朋友的腳頂住你的身體作為支點。平緩的牽拉手臂遠離身體,不要加速。手臂上持續的張力可以拉伸肩部肌肉,幾分鍾後就會彈回原位。
方法5:復位後處理
1、將手臂放在冰上。在復位前你也可以進行冰敷,可以減少疼痛肩膀的腫脹。切勿直接冰敷,把冰塊包在毛巾或其他東西里,再放在手臂上。
2、綁上吊帶。盡管在復位後你很快會感到疼痛緩解,但是隨後的幾天你仍會感到持續的疼痛。為防止進一步損傷,你要一直用吊帶將肘部固定。這個要戴一到兩周,直到你感覺不到疼痛為止。
3、用葯。為了減輕肩部疼痛,你可以吃一些非處方的止痛葯如布洛芬、阿司匹林、對乙醯氨基酚或萘普生。葯物會減少疼痛程度,同時有助於緩解關節腫脹。
4、看醫生。如果你的肩膀復位不成功或擔心關節的損傷情況嚴重,盡可能早去看醫生。越早就醫,治療就越容易。
5、物理治療。為了重新獲得肩膀功能,避免以後可能的問題,你有必要去看一下物理治療師。他們會幫你伸展和按摩來減輕疼痛,在保證不增加脫位的危險性的情況下做關節全范圍活動。
小提示盡量減少關節脫位者的移動。走路和任何牽拉肩膀的動作都會造成疼痛。
脫位後盡可能早的復位,因為隨著時間的推移,復位會越來越困難。
如果他們需要去急診室,帶他們去最近的醫院,在轉運過程中要托著手臂。用膠帶、襯衫等任何可以當做懸帶的東西,包在手臂和肘的下面,掛在對側肩膀上。
保證足夠的時間來癒合。
警告嚴重創傷時不要按照指南復位。
肩袖周圍軟組織損傷如肩袖有填充時,癒合會很慢或不癒合。
反復脫位的患者可能會有並發症,如肱骨骨折和肩袖損傷。
這些方法只是在緊急情況下,或在邊緣、偏僻地區時,用於就醫前的穩定肩關節使用。正常情況下,你最好還是去醫院、診所或醫療機構就診。
韌帶和肌腱受牽拉或撕裂時會癒合很慢。這種情況就要增加就醫和物理治療的時間。
一些並發症,如嚴重軟組織損傷、骨折或骨頭碎片都會加大肩關節手法復位的難度。
4. 肩膀脫臼怎麼復位呢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習慣性肩關節脫位現在稱為創傷性肩關節不穩,很多患者可以自行復位。如果你想停止生病,你仍然需要手術。首選關節鏡手術。肩關節的穩定因素有:一是肱骨頭形狀接近半圓形,關節盂面凹陷,與肱骨頭一致,是肩關節的穩定因素之一。其次關節囊和韌帶在關節囊和韌帶緊張時,可以限制肱骨頭的過度移位。
因此建議需要運動的年輕人,可以在早期時通過微創手術縫起來,因為最早時前方的軟組織,包括魚唇組織、韌帶組織、關節囊組織非常的完整,縫合後可以像以前一樣好,但是在多次脫位後,患者前方的軟組織條件會變得很差,造成很難修補的情況。
5. 肩關節脫位的治療
1.手法復位
脫位後應盡快復位,選擇適當麻醉(臂叢麻醉或全麻),使肌肉鬆弛並使復位在無痛下進行。老年人或肌力弱者也可在止痛劑下進行。習慣性脫位可不用麻醉。復位手法要輕柔,禁用粗暴手法以免發生骨折或損傷神經等附加損傷。常用復位手法有三種。
(1)足蹬法患者仰卧,術者位於患側,雙手握住患肢腕部,足跟置於患側腋窩,兩手用穩定持續的力量牽引,牽引中足跟向外推擠肱骨頭,同時旋轉,內收上臂即可復位。復位時可聽到響聲。
(2)科氏法此法在肌肉鬆弛下進行容易成功,切勿用力過猛,防止肱骨頸受到過大的扭轉力而發生骨折。手法步驟:一手握腕部,屈肘到90度,使肱二頭肌鬆弛,另一手握肘部,持續牽引,輕度外展,逐漸將上臂外旋,然後內收使肘部沿胸壁近中線,再內旋談大上臂,此時即可復位。並可聽到響聲。
(3)牽引推拿法傷員仰卧,一助手用布單套住胸廓向健側牽拉,第二助手用布單通過腋下套住患肢向外上方牽拉,第三助手握住患肢手腕向下牽引並外旋內收,三方面同時徐徐持續牽引。術者用手在腋下將肱骨頭向外推送還納復位。二人也可做牽引復位。
復位後肩部即恢復鈍園豐滿的正常外形、腋窩、喙突下或鎖骨下再摸不到脫位的肱骨頭,搭肩試驗變為陰性,X線檢查肱骨頭在正常位置上。如合並肱骨大結節撕脫骨折,因骨折片與肱骨幹間多有骨膜相連,在多數情況下,肩關節脫位復位後撕脫的大結節骨片也隨之復位。
復位後處理:肩關節前脫位復位後應將患肢保持在內收內旋位置,腋部放棉墊,再用三角巾,綳帶或石膏固定於胸前,3周後開始逐漸作肩部擺動和旋轉活動,但要防止過度外展、外旋,以防再脫位。後脫位復位後則固定於相反的位置(即外展、外旋和後伸拉)。
2.手術復液鉛位
有少數肩關節脫位需要手術復位,其適應證為:肩關節前脫位並發肱二頭肌長頭肌腱向後滑脫阻礙手法復位者;肱骨大結節撕脫骨折,骨折片卡在肱骨頭與關節盂之間影響復位者;合並肱骨外科頸骨折,手法不能整復者;合並喙突、肩峰或肩關節盂骨折,鬧侍好移位明顯者;合並腋部大血管損傷者。
3.陳舊性肩關節脫位的治療
肩關節脫位後超過三周尚未復位者,為陳舊性脫位。關節腔內充滿瘢痕組織,有與周圍組織粘連,周圍的肌肉發生攣縮,合並骨折者形成骨痂或畸形癒合,這些病理改變都阻礙肱骨頭復位。
陳舊性肩關節脫位的處理:脫位在三個月以內,年輕體壯,脫位的關節仍有一定的活動范圍,X線片無骨質疏鬆和關節內、外骨化者可試行手法復位。復位前,可先行患側尺骨鷹嘴牽引1~2周;如脫位時間短,關節活動障礙輕亦可不作牽引。復位在全麻下進行,先行肩部按摩和作輕輕的搖擺活動,以解除粘連,緩解肌肉痙攣,便於復位。復位操作採用牽引推拿法或足蹬法,復位後處理與新鮮脫位者相同。必須注意,操作切忌粗暴,以免發生骨折和腋部神經血管損傷。若手法復位失敗,或脫位已超過三個月者,對青壯年傷員,可考慮手術復位。如發現肱骨頭關節面已嚴重破壞,則應考慮作肩關節融合術或人工關節置換術。肩關節復位手術後,活動功能常不滿意,對年老患者,不宜手術治療,鼓勵患者加強肩部活動。
4.習慣性肩關節前脫位的治療
習慣性肩關節前脫位多見於青壯年,究其原因,一般認為首次外傷脫位後造成損傷,雖經復位,但未得到適當有效的固定和休息。由於關節囊撕裂或撕脫和軟骨盂唇及盂緣損傷沒有得到良好修復,肱骨頭後外側凹陷骨折變平等病理改變,關節變得鬆弛。以後在輕微外力下或某些動作,如上肢外展外旋和後伸動作時可反復發生脫位。肩關節習慣性脫位診斷比較容易,X線檢查時,除攝肩部前後位平片外,應另攝上臂600~70°內旋位的前後X線片,如肱骨頭後側缺損可以明確顯示。
6. 關節損傷的肩關節脫位
肩關節脫位最常見,約佔全身關節脫位的50%,這與肩關節的解剖和生理特點有關,如肱骨頭大,關節盂淺而小,關節囊鬆弛,其前下方組織薄弱,關節活動范圍大,遭受外力的機會多等。肩關節脫位虛物多發生在青壯年、男性較多。 1.手法復位
脫位後應盡快復位,選擇適當麻醉(臂叢麻醉或全麻),使肌肉鬆弛並使復位在無痛下進行。老年人或肌力弱者也可在止痛劑下(如75~100毫克杜冷丁)進行。習慣性脫位可不用麻醉。復位手法要輕柔,禁用粗暴手法以免發生骨折或損傷神經等附加損傷。常用復位手法有三種。
(1)足蹬法(Hippocrate's法)
患者仰卧,術者位於患側,雙手握住患肢腕部,足跟置於患側腋窩,兩手用穩定持續的力量牽引,牽引中足跟向外推擠肱骨頭,同時旋轉,內收上臂即可復位。復位時可聽到響聲。
(2)科氏法(Kocher's法)
此法在肌肉鬆弛下進行容易成功,切勿用力過猛,防止肱骨頸受到過大的扭轉力而發生骨折。手法步驟:一手握腕部,屈肘到90度,使肱二頭肌鬆弛,另一手握肘部,持續牽引,輕度外展,逐漸將上臂外旋,然後內收使肘部沿胸壁近中線,再內旋上臂,此時即可復位。並可聽到響聲。
(3)牽引推拿法
傷員仰卧,一助手用布單套住胸廓向健側牽拉,第二助手用布單通過腋下套住患肢向外上方牽拉,第三助手握住患肢手腕向下牽引並外旋內收,三方面同時徐徐持續牽引。術者用手在腋下將肱骨頭向外推送還納復位。二人也可做牽引復位。
後脫位可用足蹬法或牽引推拿法復位。
復位後肩部即恢復鈍園豐滿的正常外形、腋窩、喙突下或鎖骨下再摸不到脫位的肱骨頭,搭肩試驗變為陰性,X線檢查肱骨頭在正常位置上。如合並肱骨大結節撕脫骨折,因骨折片與肱骨幹間多有骨膜相連,在多數情況下,肩關節脫位復位後撕脫的大結節骨片也隨之復位。
復位後處理:肩關節前脫位復位後應將患肢保持在內收內旋位置,腋部放棉墊,再用三角巾,綳帶或石膏固定於胸前,3周後開始逐漸作肩部擺動和旋轉活動,但要防止過度外展、外旋,以防再脫位。後脫位復位後則固定於相反的位置(即外展、外旋和後伸拉)。
2.手術復位
有少數肩關節脫位需要手術復位,其適應症為:肩關節前脫位並發肱二頭肌長頭肌腱向後滑脫阻礙手法復位者;肱骨大結節撕脫骨折,骨折片卡在肱骨頭與關節盂之間影響復位者;合並肱骨外科頸骨折,手法不能整復者;合並喙突、肩峰或肩關節盂骨折,移位明顯者;合並腋部大血管損傷者。
3.陳舊性差雀液肩關節脫位的治療
肩關節脫位後超過三周尚未復位者,為陳舊性脫位。關節腔內充滿瘢痕組織,有與周圍組織粘連,周圍的肌肉發生攣縮,合並骨折者形成骨痂或畸形癒合,這些病理改變都阻礙肱骨頭復位。
陳舊性肩關節脫位的處理:脫位在三個月以內,年輕體壯,脫位的關節仍有一定的活動范圍,X線片無骨質疏鬆和關節內、外骨化者可試行手法復位。復位前,可先行患側尺骨鷹嘴牽引1~2周;如脫位時間短,關節活動障礙輕亦可不作牽引。復位在全麻下進行,先行肩部按摩和作輕輕的搖擺活動,以解除粘連,緩解肌肉痙攣,便於復位。復位操作採用牽引推拿法或足蹬法,復位後處理與新鮮脫位者相同。必須注意,操作切忌粗暴,以免發生骨折和腋部神經血管損傷。若手法復位失敗,或脫位已超過三個月者,對青壯年傷員,可考慮手術復位。如發現肱骨頭關節面已嚴重破壞,則應考慮作肩關節融合術或人工關節置換術。肩關節復位手術後,活動功能常不滿意,對年老患者,不宜手術治療,鼓勵患者加強肩部活動。
(四)習慣性肩關節前脫位的治療
習慣性肩關節前脫位多見於青壯年,究其原因,一般認為首次外傷脫位後造成損傷,雖經復位,但未得到適當有效的固定和休息。由於關節囊撕裂或撕脫和軟骨盂唇及盂緣損傷沒有得到良好修復,肱骨頭後外側凹陷骨折變平等病理改變,關節變得鬆弛。以後在輕微外力下或某些動作,如上肢外展外旋和後伸動作時可反復發生脫位。肩關節習慣性脫位診斷比較容易,X線檢查時,除攝肩部前後位平片外,應另攝上臂60~70°內旋位的前後X線片,如肱骨頭後側缺損可以明確顯示。
對習慣性肩關節脫位,如脫位頻繁宜用手術治療,目的在於增強關節囊前壁,防止過分外旋外展活動,穩定關節,以避免再脫位。手術方法較多,較常用的有肩胛下肌歲鎮關節囊重疊縫合術(Putti-Platt氏法)和肩胛下肌止點外移術(Magnuson氏法)。
7. 肩關節脫位如何有效治療
肩卜哪昌關節脫位一般只需手法復位,前脫位復位後應將患肢保持在內收內旋位置,腋部放棉墊,再用三角巾型扒,綳帶或石膏固定於胸前,3周後開始逐漸作肩部擺動和旋轉活動,但要防止過度外展、外旋,以防再脫位。後脫位復位後則固定於相反的位置。即可治癒。
數肩關節脫位需要緩胡手術復位。
8. 請問肩關節脫臼怎麼辦
很久沒運動的雅娟突然興致大發,邀宿舍的同伴一起打羽毛球。正打著,特然肩關節「噶噠」聲,肩膀痛得厲害,動彈不得了。從沒遇見這種情況的雅娟嚇哭了,還好同伴及時把她送到了中國人民解放軍第463醫院骨科骨科,經診斷是肩關節脫臼了。 肩關節脫臼是怎麼回事?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463醫院骨科專家介紹,肩關節脫臼按肱骨頭的位置分為前脫臼和後脫臼。肩關節前脫臼者很多見,常因間接暴力所致,如跌倒時上肢外展外旋,手掌或肘部著地,外力沿肱骨縱軸向上沖擊,肱骨頭自肩胛下肌和大園肌之間薄弱部撕脫關節囊,向前下脫出,形成前脫臼。肱骨頭被推至肩胛骨喙突下,形成喙突下脫臼,如暴力較大,肱骨頭再向前移致鎖骨下,形成鎖骨下脫臼。後脫臼很少見,多由於肩關節受到由前向後的暴力作用或在肩關節內收內旋位跌倒時手部著地引起。後脫臼可分為肩胛崗下和肩峰下脫臼。引起關節脫臼的原因分為內因和外因: 一)外因: 外力作用於人體而引起的關節脫位。只要外力超過關節本身的活動范圍或超過關節本身的穩定結構的強度時,都能引起不同程度的關節脫位。外因又分為直接外力與間接外力兩種。 1、直接外力:如擠壓、挫撞等外力,由此而引起的脫位臨床較少見。 2、間接外力:如扭轉、跌撲、墜下、牽引等,由此而引起的脫位臨床多見。 二)內因: 關節脫位與年齡、體質及各關節的解剖特點有著密切關系。如年老體弱,氣血不充,筋肉失健,常易發生下頜關節脫位。由於解剖上的特點,如肩關節的肩胛盂小而淺,肱骨頭大,關節囊前下方鬆弛,關節周圍肌肉少,活動范圍廣等因素,故肩關節容易發生脫位。此外,也有疾病而引起的脫位,如嬰兒癱、成人的偏癱或截癱、關節結核等病,可引起肩關節或髖關節的半脫位和脫位。 針刀松解術,有效治療關節脫臼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463醫院骨科骨科專家說,大部分患者都可通過外力(專業醫生、同伴或自己)將肩關節「復位」。經過適當休養,肩膀功能可以恢復正常。因此,以往認為治療外傷性肩關節初次脫位非常簡單,僅需手法復位、三角巾固定幾周即可。然而,跟蹤研究後發現事實並非如此。不少患者經這樣治療後在肩關節某個特定位置會經常脫位,如釣魚甩魚竿時、投籃和排球扣殺時、手拉扶桿遇到公交車急剎車時等。甚至肩關節脫位在輕微外傷後即可發生,且發生頻率增加,嚴重影響患肢功能,降低患者的生活質量。不少患者因擔心發生脫位還會產生一種恐懼心理,不敢運動,更不敢將手舉過頭。 因此,中國人民解放軍第463醫院骨科骨科專家提醒,肩關節脫臼一定要早診早治。中國人民解放軍第463醫院骨科骨科治療肩關節脫臼(脫位)運用的「針刀松解術」,由於具有微創、高效等特點,因此深受患者歡迎,被患者及業界專家稱為肩周炎的佳治療方法。 「針刀松解術「主要是通過針刺神經干或神經支,給予患者一種適當的良性刺激信號,這種刺激信號既不針對病原體,也不直接針刺病變部位的組織器官,而是把醫生的指令性信息通過針刺神經直接輸給信息高速公路,以最快速度、最佳路線輸送到高級中樞系統。對原來失調的病理狀態和物質代謝紊亂過程,進行間接干預,通過自我修復達到一個新的平衡狀態。這種平衡狀態的形成是利用針灸外因刺激手段激發調動患者機體的平衡調控系統的功能來實現的。針刀松解術是目前治療肩關節脫臼安全有效的方法。 康復感言 雅娟年紀還小,為了避免留下後遺症,中國人民解放軍第463醫院骨科骨科專家在幫助雅娟肩關節復位之後,利用針刀松解術對其進行了治療。康復後的雅娟明顯的開朗了很多,她說:「終於恢復正常人的生活了。這段時間多虧了中國人民解放軍第463醫院骨科專家們對我的照顧,我才恢復的這么好。專家給我用了針刀松解術治療,說這樣不會留下後遺症,我太開心了,以後還是可以蹦蹦跳跳。只是我會記住專家說的話,運動前一定要做好熱身,特別是在很久沒有鍛煉的情況下。」
9. 肩鎖關節脫位怎麼辦比較好有哪些緩解的方法
肩鎖關節脫位怎麼辦比較好?有哪些緩解的方法?
如果發生肩關節脫位,最好在第一時間去醫院,在專業醫生的指導下進行復位。一般來說,從最初脫位到復位的時間不應超過24小時。不當的自行復位或忽視,容易造成骨折或陳舊性、鎖定性脫位,給後續治療帶來麻煩。病人的年齡和身體活動水平是手術的主要關注點。如果患者年齡超過40歲,體力活動水平下降,對盂蘭盆關節的運動要求不強,可以採取保守治療。但要排除其他因素引起的肩關節脫位,如肩袖撕裂或骨折。而40歲以下的年輕人,由於對運動的要求較高,初次脫位後再次引起脫位的概率會明顯上升,所以必須通過手術治療肩關節脫位。
在這個階段的肩關節脫位,有必要通過CT檢查確定骨缺損的程度,然後才能知道是否可以通過微創關節鏡修復脫位。所有的康復治療都應該在你的外科醫生或專業康復醫生的指導下進行。一般的損傷機制是摔倒,直接攻擊肩膀和膝蓋上背部。一些損傷是間接的損傷機制,如手臂或肘部下降時伸直和外展支撐,導致肱骨頭推入鎖骨關節。
肩部移位是一種常見的骨科疾病,很多人在受到外力影響時會移動肩膀,甚至扭曲武器。一旦發生這種情況,這將嚴重影響你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在日常生活中,你怎麼能不隨意移動呢?關鍵是這些韌帶應該從肩關節重建。它們緊緊地包裹著肩關節,我們稱之為關節囊。最好是第一次去醫院,在專業醫生的指導下進行減量。通常,還原的初始置換時間不應超過24小時。復位不充分或自行復位疏忽,極易造成骨折或移位陳舊鎖定,給後續治療帶來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