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中醫治療脂溢性皮炎方法多,速看
脂溢性皮炎也叫脂溢性濕疹, 其主要發生在皮脂溢出多的部位,屬於一種慢性炎症性皮膚病,最常發生在 頭皮、面部,也有發生在其它部位 的,可導致皮損部位也與暗紅色或黃紅色斑片。且上面還會覆有油膩性鱗屑或痂皮,病情在冬季會惡化
那麼中醫如何治療脂溢性皮炎呢?一起來了解一下。
中醫治療脂溢性皮炎的話,主要以清熱涼血,補益氣血為主,具體療法如下:
2、內服處方: 脂溢性皮炎患者可選擇中葯湯劑內服治療,如可選擇中葯配方首烏、黑芝麻、野菊花、地膚子、白蘚皮、生地、白蒺藜、羌活、丹皮、赤芍,各碼派適量,加水煎後分兩次服,一天一劑,注意服葯期忌食煙酒、油膩食品。
3、外洗處方: 對於頭部脂溢性皮炎患者,如伴有頭部瘙癢明顯的,可以用松針加水煎取汁液後用來外洗頭部 ,一天一次,用葯一個月一次,可有不錯效果。
4、轎巧中葯內服加減方: 五味消毒飲加茵陳、桅子、大黃,各適量,一起加水煎服,中葯治療主要要辨證,所以對於脂溢性皮炎鱗屑多的,在治療上則要以清熱涼血以及養血潤燥為主閉模鍵,可以選擇首烏、生地、旱蓮草、丹皮、當歸、赤芍、女貞子,各適量,加水煎服。
上面就是關於中醫治療脂溢性皮炎的療法, 要根據醫囑選擇 內服方或是外洗方來治療,辨證用葯可取得相當不錯的效果, 中醫治療千人千方,請在中醫指導下服用。 除了中醫治療外,脂溢性皮炎也可選擇一些其它外用葯來局部治療,如 煤焦油、水楊酸、硫化硒 等,對消除皮損也很不錯,具體的可聽從醫囑。
我是北京中醫葯大學東直門醫院 皮膚科醫生翟燁 ,如果您或您的家人正在飽受 脂溢性皮炎 的困擾,可以 隨時聯系我 ,我會盡我所能幫助您!
② 中醫如何治療脂溢性皮炎
病情分析:
脂溢性皮炎是機體內皮脂腺分泌功能亢進,皮脂過多的排出而堆積在皮膚上,使堆積處皮膚發生的慢性炎症性病變。中醫認為是「面生游風」、"面游風毒",治療主要在於保持皮膚清潔,限制脂肪飲食,中葯以清熱、解毒、利尿為治則,葯用龍膽瀉肝湯或祛風換肌散加減。日常生活要注意限制脂肪性食物和甜食,戒煙酒,宜清淡,忌辛辣刺激。
③ 民間偏方:中醫常識中西醫結合治療神經性皮炎的製作方法
神經性皮炎是一種與神經功能障礙有關、病程緩慢、時輕時重的陣發性皮膚瘙癢和苔癬樣變為主的慢性皮膚病變,其病因未能完全明確。治療方法多種多樣,筆者採用中西醫結合治療,神經性皮炎,效果良好。
取生地15克、熟地15克、地膚子10克、白癬皮10克、樟白皮10克、蛇床子10克、赤芍15克、紅花6克、生甘草5克、丹皮15克、蟬蛻5克、黨參20克,每天一劑煎服,7天一個療程,連服4個療程。同時用清涼油1盒,地塞米松片0.75毫克10片研成粉,然後把兩葯攪拌均勻,塗於患處,早、晚各1次。
中醫認為本病洞辯絕多因納姿七情郁結,久病在血,氣血不暢,凝滯於皮膚,日久耗血傷陰,化燥生風而成。故採用中葯養血潤膚,祛風除濕,清熱化瘀的功效。方中赤芍,活血祛瘀;丹參其性長於行血,能除煩安神,養血活血;生地、熟地清熱涼血,養陽生津;白鮮皮、蛇床子清熱利濕,解毒、殺蟲。地塞灶肢米松有較強的抗炎、抗過敏等葯理作用;清涼油有止癢、解毒、殺菌作用,兩者合用於皮膚患處,達到止癢、殺菌、抗炎、抗過敏之功效。
④ 中醫如何治療神經性皮炎
中醫認為,神經性皮炎多為濕熱邪毒侵襲所為,當以清熱利濕,活血散結為治,外治法直接作用於局部,能較好地發揮治療作用。下面是我為你整理中醫治療神經性皮炎的方法,希望能幫到你。
中醫治療神經性皮炎的方法
(1)風濕熱型:皮損成片,呈淡褐色,粗糙肥厚,陣發性劇癢,夜間尤甚,舌苔薄白或白膩,脈濡緩。治宜清熱祛濕、疏風上癢,常選用消風散或疏風清熱飲加減。
(二)血虛風燥型:皮損色淡或灰白,肥厚粗糙,常伴有心悸怔忡,氣短乏力,婦女月經量過多,舌質淡,脈沉細。治宜養血潤燥,祛風止癢,常選用四物消風飲或止癢合劑加減。
(三)脾虛濕盛型:皮損呈暗灰色,肥厚光滑,伴腹脹納差、便溏,舌體胖大,邊有齒痕,苔白厚,脈濡緩。治宜健脾除濕,常選用除濕胃苓湯加減。
(四)肝鬱化火型:皮疹色紅,心煩易始或精神抑鬱,失眠多夢,眩暈,心悸、口苦咽下,舌邊尖紅,苔薄白,脈弦滑,治宜疏肝解郁,清熱養血,方用瀉肝安神丸或用丹梔逍遙散加減,或用斬癢湯,水煎服。
患神經性皮炎的徵兆
一、皮損狀況:本病初發時,僅有瘙癢感,而無原發皮損,由於搔抓及摩擦,皮膚逐漸出現粟粒至綠豆大小的扁平丘疹,圓形或多角形,堅硬而有光澤,呈淡紅色或正常皮色,散在分布。因有陣發性劇癢,患者經常搔抓,丘疹逐漸增多,日久則融合成片,肥厚、苔蘚樣變,表現為皮紋加深、皮嵴隆起,皮損變為暗褐色,乾燥、有細碎脫屑。
二、自發症狀:神經性皮炎患者的自覺症狀通常為陣發性的劇癢,該瘙癢症狀在夜間尤為嚴重,會嚴重的影響患者的睡眠。
三、多發部位:神經性皮炎大多會發生在患者的頸部、肘窩、腘窩、骶尾部、腕部、踝部、腰背部、眼瞼、四肢及外陰等部位。罕見者會發至全身。
四、疾病病程:神經性皮炎為慢性皮膚病,症狀也會時輕時重,並且在沒有完全治癒之前很容易出現復發的情況。
神經性皮炎治療方法
1、避免刺激,如局部反復搔抓、熱水燙洗,洗滌劑的使用等不良刺激。忌刺激性飲食如酒、濃茶、咖啡及辛辣食物。
2、去除可能的病因,如情緒波動,或神經衰弱明顯者可給予安眠鎮靜類葯物。
3、止癢,可給予抗組胺類葯物、靜脈及局部封閉治療,外用皮質類固醇軟膏、硬膏及焦油等制劑。
4、物理治療,包括淺層X線照射,同位素32磷、90鍶敷貼,液氮冷凍、鐳射、磁療、蠟療、礦泉浴及光化學療法。
神經性皮炎注意事項
雖然神經性皮炎病因未明,但是神經性皮炎患者在治療期間保持情緒穩定,避免煩躁、憤怒、焦慮等,對控制病情、減少復發不無好處;不要飲酒、喝濃茶,不要吃辛辣刺激性食品;有胃腸道功能失調者,應該及時予以糾正;貼身穿的衣服,宜選擇柔軟的棉織品,不要穿戴較硬或多毛的衣物;出現瘙癢時,盡量不要搔抓。如果奇癢難忍,可用冷毛巾適當冷敷,或者立即用葯。請注意,千萬不可用熱水燙。
神經性皮炎患者需遵從醫囑,堅持用葯,不可以為不癢了即自行停葯。一般癢止後,應該再繼續用葯兩個星期。
猜你喜歡:
1. 結節性癢疹有效治療方法
2. 治療慢性濕疹的葯方
3. 中醫美容的養生知識
4. 中醫養生食療知識
5. 神經性皮炎吃什麼葯
⑤ 中醫如何治療脂溢性皮炎
脂溢性皮炎是發生在頭面、胸背等皮脂溢出部位的一種淺表性、慢性炎症性皮膚病,病因不清,可能與親脂的酵母型馬拉色菌感染有關,精神因素、飲食習慣、維生素B族缺乏、嗜酒等促皮脂溢出的因素強能起促發作用。
應注意生活規律,少讓飢吃脂肪及辛辣刺激性食物,避免用鹼性大的肥皂洗頭、洗臉,局部避免搔抓,局部治療原則為纖滑升減少皮脂、消炎、止癢。
治療建議使用中葯魯濟克炎王,中葯配方,具有毀老殺菌消炎,修復皮損等功效
對皮膚無刺激,直接塗抹患處即可;
⑥ 神經性皮炎的中醫葯治療法有哪些
①當歸、川芎、赤芍、牛膝各10克,生地、丹參、生苡仁各30克,白蘚皮15克。水煎服,每日1劑,每日服2次。
②葯浴:可選用楮桃葉、苦參、龍葵各適量,煎湯泡洗。
③外擦:可選皮炎寧酊、舒膚特、普癬水、皮癬水、斑蝥醋、羊蹄酒,外擦患處,每日2~3次;或鮮石榴皮,蘸明礬末,外擦患處。
④中成葯:可選用當歸片、清解片、地龍片、烏梢止癢丸等。
⑦ 神經性皮炎中醫怎麼治
你好,目前認為中醫是最有效的,當以疏風祛濕,山埋孫消炎排毒為主,建議外用中葯乳膏炎立康博士,天然草本萃取,沒有激素成分,能有效的修復皮損,養護受損肌膚。
另外建議配合口服中葯或者天然VC,內外一起調理,效果更好的。
護理要點:1.不吃刺激性食物,不能搔抓,忌用熱水及肥皂洗擦。局部塗擦神經性皮炎葯水,或含有皮質激素的軟膏,貼用膚疾靈或特美膚塗膜,皆有效果。嚴重逗鏈的病人,局部可用深度X線照射,或用同位素鍶90貼敷,皆有效果。如局部有紅腫,則需用抗生素治療。2.克服煩躁易怒,焦慮不安,失眠等不良精神因素,待人接物保持隨和態度。3.盡量避免搔抓患處。如實在奇癢難忍時,可用冷毛巾適當冷敷一下,或立即擦葯,不應以熱水燙來止癢。4.避免飲酒液桐、飲濃茶及食用辛辣食品。有胃腸到道功能失調者應予糾正。5.必須堅持用葯,不可以為不癢了即自行停葯。
⑧ 中醫怎麼針灸治療脂溢性皮炎
中醫針灸治療脂溢性皮炎的原理
針灸治療脂溢性皮炎的的原理是以刺激體表穴位的辦法,通過全身經絡傳導,調整氣血和臟腑功能,從而達到防治脂溢性皮炎的目的。其核心是循經取穴,關鍵是取穴准確,手法適當。
針灸治療脂溢性皮炎的方法及步驟:
脂溢性皮炎的發生與腎陰不足,相火妄動,或肺胃血熱上沖,熱毒不得疏通,而致局部新陳代謝與血液微循環發生障礙所致。所以在選擇針灸治療時,以毫針治療最為常用,具體為:
1.充分暴露患部,常規消毒患部皮膚和針具。
2.。取穴
主穴:風池,百會,四神聰、完骨。
配穴:血海,足三里,大腸俞。
3.手法:捻轉瀉法,風池、完骨穴針感放射至前額;百會、四神聰針感向鄰近處擴散。留針10-20min,每日或隔日1次,10次1個療程。
提醒:在使用針灸治療脂溢性皮炎時一定要在專業中醫醫師操作下進行,不可盲目相信別人及自行治療,以防出現意外。
根據患者體質、疾病特點及時令進行辨證分型施治,確定詳細、合理的治療方案;針對性強,見效更迅速;有效減少和杜絕復發。
⑨ 激素依賴性皮炎吧怎麼治療,中醫治療方法是什麼
建議:您好中醫治療激素依賴性皮炎的方法是外敷中葯和內服中葯,利用的是中草葯所具有的特殊功效,祛風除濕和清熱解毒,抗反常反應等作用。 中葯內服,對消除皮疹、調整皮膚免疫功能、替換激素、戒掉皮膚對激素的依靠性起著重要作用;配合中葯熏洗、外敷能增加毛細血管的緻密性,降低通透性,從而達到消腫、抗炎、止癢之目的。 中醫療法內服外敷綜合治療激素依賴性皮炎,能夠將其徹底根治不復發。祝您早日擁有健康的肌膚、健康的身體。
⑩ 特異性皮炎的中醫治療
中醫稱為「濕毒瘡」或「濕氣瘡」。所謂「毒」,是指一些熱毒,令身體產生排斥及敏感反應,而這些熱毒可能是由食物、葯物或日常用品(如油漆、化工膠、樟腦丸等)引致。至於「濕」,是指身體機能受濕阻以致呆滯。由於人體有七成是水份,若水的運行停滯不順,身體便會處於「濕」的狀態,症狀是四肢沉重、水腫、脾胃不和、大便稀薄。
中醫認為濕疹主要與濕邪有關,濕可蘊熱,發為濕熱之症,久之濕則傷脾,熱則傷陰血,而致虛實夾雜之證。急性濕疹多見濕熱之症,慢性濕疹多為虛實夾雜之症。
中醫治療濕疹,內治宜養血祛風,清熱解毒,佐以利濕。
中葯方劑:
方一: 蒲公英、野菊花、白鮮皮各30克,百部20克。以上中葯加水2000毫升,浸泡15分鍾,然後煮沸15分鍾。等葯液放涼時,取一塊干凈的紗布(四五層厚)放在葯液里浸透,然後敷在患處15分鍾左右,每天兩次。如果濕疹面積大,也可以採用葯浴方法。
方二:用花椒、艾蒿、鹽各適量放水中熬半小時,過濾後取汁液兌水來洗澡。花椒能消炎、止癢;艾蒿有鎮靜、抗過敏的作用,療效相當不錯的。
方三:蒼耳棵30克,蛇床子15克,白蘚皮15克,蒼術15克,苦參15克,生軍15克,黃柏15克,地膚子15克。水煎取濾液待溫涼後洗患處,每天1劑,早、中、晚各洗1次。此為2~3歲患兒用量,1歲以下患兒減量1/3。具體功效:解毒祛濕,消疹退斑。
方四:蛇床子9克,銀花9克,野菊花9克,生甘草6克,煎水外洗或濕敷局部,每天2~3次,每次約10分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