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腰突術後怎麼做五點支撐鍛煉
腰椎間盤突出的患者在使用手術治療之後,應當進行一段時間的康復鍛煉,這樣能夠幫助家長一定痊癒,5點支撐法:(術後5-7天)平卧於硬板床上,用頭,雙腳,雙肘5點支撐,將臀部抬起,臀部盡量抬高。保持10秒,重復20次/組,2-3組/天。
② 腰椎間盤突出術後怎麼鍛煉
(1)直腿抬唯者高鍛煉(下圖):術後第二天開始。患者仰陪岩卧位,膝關節伸直,腳上舉,鼓勵其主動抬高至最大幅度,他人協助進一步抬高,幅度以30°為宜,雙下肢交替進行。(2)踢腿鍛煉(下圖):取仰卧位,主動屈髖屈膝後再伸腿放下,左右腿交替伸屈,次數不限,以患者不感到疲勞為宜。(3)伸腿鍛煉:取俯卧位,交替後伸雙下肢,保持膝關節不屈曲。(4)展腿鍛煉:取側卧位,下肢伸直位外展,蘆山御復原,完成2次後轉對側卧位並進行相反肢體鍛煉。雙下肢交替進行,保持膝關節伸直位。(5)局部關節鍛煉:屈伸患側膝關節、踝關節和各趾關節,並可行抗阻力(家人幫助下)鍛煉。
③ 腰椎手術後如何護理和鍛煉
老年人腰椎骨折主要是指腰椎的椎體成形手術,一般在術後的第1天,尤其是在術後的前6個小時,要求患者絕對卧床。主要的目的是為了骨水泥進一步聚合,以及它完全硬化,同時可以減輕手術區的出血。從術後6-24小時,要求病人堅持軸線翻身,減少腰椎扭曲。同時還要注意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意識狀態、觀察雙下肢感覺、活動情況以及大小便狀態,這樣有利於術後早期發現並發症。從術後的第1天開始,可以要求患者佩戴腰圍下床活動,同時還要進行雙下肢的直腿抬高鍛煉和阻力伸膝鍛煉,主要目的是為了鍛煉肱四頭肌的力量和減輕神經根的粘連。在佩戴腰圍下床活動的時候,要求患者一定要扶助行器行走,主要是為了避免跌倒。從術後第2-5天開始,要求患者進行腰背肌功能鍛煉,目的主要是鍛煉腰背肌的力量,恢復腰背肌對腰椎的保護。整個功能康復,要求或者建議患者要注意循序漸進,不能過早或者不能過多的自己增加運動量,主要以病人不感到疲勞為宜。
④ 腰間盤突出手術後適合做哪些運動
一般來講腰椎間盤突出症分急性期鐵和恢復期,在每個時期都有一定的自我鍛煉方法,科學的鍛煉方法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不科學的鍛煉會適得其反,使病情更加嚴重。在急性期,腰椎間盤突出症病人保持正確的姿勢,可明顯減輕疼痛症狀和穩定病情。在恢復期,進行必要的功能鍛煉,有利於病情的康復,並防止腰腿痛症狀的復發。
一、
急性期
1、卧位
腰椎間盤突出症病人應睡較硬的床墊,仰卧時膝微屈,腘窩下墊上要間康治療儀,全身放鬆,腰部自然落在床上。側卧時屈膝屈髖,一側上肢自然放在枕頭上。
2、下床
從卧位改為俯卧位,雙上肢用力撐起,腰部伸殿,身體重心慢慢移向床邊,一側下肢先著地,然後
另一仙下肢再移下,手扶慶頭站起。
3、坐位
坐位進腰部挺直,椅子要有較硬的靠背。椅子腿搞度與病人膝到足認錯的高度相等,同時把要間康治療儀放在椅子靠背上。坐位時,膝部略高於髖部,若椅面太高,可在足下墊一踏板。
4、起座
從座位上站起的,一側下肢從椅子側面移向後方,腰部挺直,調整好重心後起立。
二、
恢復期
恢復期做自我鍛煉,使腰背部肌力增強,一可增加腰椎活動度,二可增加腰脊柱的穩定性。
1、仰卧抬起骨盆
仰卧位雙膝屈曲,以足足和背部作支點,抬起骨盆,然後慢慢落下,反復20次。該動作能矯下骨盆前傾,增加腰椎曲度。
2、抱膝觸胸
仰卧位雙膝屈曲,手抱膝使其盡量靠近胸部,但注意不要將背部弓起離開床面。
3、側卧位抬腿
側卧位,上側腿可伸直,下側膝微屈,上側腿側抬起,然後慢慢放下,反復數十次。
4、爬行與膝觸肘雙膝及上肢撐起俯卧,腰部放鬆核發慢慢上沉,重得10次後,一側下肢伸直,屈膝使其盡量觸及同側肘關節。重復15次。
5、直腿抬高
仰卧位,將雙手壓在臀下,慢慢抬起雙下肢,膝關節可微屈,然後放下,重復15次。
6、壓腿
坐在床面上,一膝微屈,另一下肢伸直,軀干前傾壓向伸直的下肢,然後交換成另一下肢。此動作也可在站位進行,下肢放在前面的椅背上。
7、膝仰卧起坐
仰卧位,雙膝屈曲,收腹使軀干抬起,雙手觸膝。
⑤ 腰椎間盤突出手術後,怎樣做才能好得快呢可以講講嗎
大家好,我是劉醫生,腰椎間盤突出這種疾病已經越來越常見,因為我們身體的骨骼正確排列才能夠支撐身體更加健康,那麼長時間的錯誤的使用腰椎或者是不正確的姿勢,導致腰椎的壓力變大,腰椎間盤突出當葯物治療和物理治療無法緩解椎間盤突出帶來的疼痛時,那麼進行手術治療也是一種方式,那麼腰椎間盤突出術後怎樣才能好的更快,這次來跟大家詳細說一下。
針對腰椎間盤恢復後,可以選擇瑜伽、太極一些舒緩的運動,提高腰背部的肌肉的力量,保護你的腰椎。好了,今天我們就分享到這里
⑥ 腰椎間盤突出術後如何鍛煉
腰椎間盤突出手術治療後,康復訓練是必不可少的。術後如果沒有明顯的疼痛,可以先在床上進行勾腳背及直腿抬高的鍛煉,促進下肢血液循環;二是防止神經根粘連肢體出現腫脹;再來進行腰背肌鍛煉,能夠提高腰背部肌肉的力量,增強脊柱的穩定性、靈活性和耐久性。一般在術後兩周內不能做,兩周以後就可以開始了。鍛煉方法包括:小燕飛、五點支撐法、三點支撐法等。
⑦ 腰椎病患者手術後康復時需要什麼訓練
腰椎退變性疾病,尤其是腰椎管狹窄的治療常涉及脊柱的減壓、固定、融合。隨著外科技術的進步,多數脊柱融合的患者可獲得即刻的脊柱穩定性。著使得早期開展康復訓練成為可能。
術後早期開展過剩肌和股四頭肌以及腰背肌的牽拉訓練是很重要的,這有助於防止神經根粘連和瘢痕形成。每次牽拉動作可持續30秒,重復3次,左右側分別進行。若患者耐受性良好可每2小時重復一次。
神經牽拉訓練可以仰卧位進行,將下肢伸直,慢慢抬離床面,直到大腿後部感覺到張力為止。可用手於膝下輔助抬腿,同時注意保持膝關節伸直,踝關節背屈。股四頭肌牽拉需仰卧位進行,使足跟盡可能靠近臀部。
一、術後1-9周:術後靜態穩定訓練
之所以稱之為靜態穩定訓練是因為此期的訓練只包括肢體,而應盡量避免軀干下部的旋轉或屈曲。具體內容如下:
1、骨盆傾斜訓練,俯卧位,膝關節屈曲,使腹部向脊柱傾斜。
2、相同體位,下肢交替抬起約3-4英寸,保持骨盆水平。
3、提髖,使軀干升起,自肩到髖關節保持直線,也稱搭橋訓練。
4、俯卧位,雙手背後,將頭和肩膀輕輕抬離床面1英寸,注意始終保持視線向下。
5、俯卧位,膝關節伸直,雙髖關節交替後伸,注意保持骨盆水平。
6、牽拉彈力帶,作劃船的動作,保持肩關節和胸廓固定,訓練軀幹上部的力量。
手術後的最初6周訓練的目的主要是為了提高患者的耐受能力。6周後可以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適當增加訓練量和訓練項目。動態訓練開始的具體時間要根據患者脊柱的穩定情況以及醫生的臨床經驗來決定。
二、術後6-12周:增加動態穩定性訓練
這一階段的訓練要求活動軀幹部,因此需訓練球輔助訓練。具體內容簡介如下:
1、仰卧位,膝關節屈曲,將頭和一側肩膀抬向另一側的髖關節方,通過此動作訓練腹部肌肉力量。
2、四點跪位,將一側上肢和對側下肢交替抬起,以後伸背部。
3、上肢保持固定,軀幹部後仰以牽拉阻力帶。
4、雙腳分開與肩同寬,阻力帶一端固定於地面,雙手抓住阻力帶另一端自左下向右上方向牽拉,同法訓練另一側。
使用訓練球的主要目的是控制關節活動度,而非最大限度的擴大關節活動度,這點對那些不熟悉訓練球的患者尤為重要。每次訓練強度以出現疲勞感或難以維持平衡為准。具體內容如下:
1、坐於訓練球上,交替抬起一側上肢和對側下肢。
2、坐於訓練球上,以腰部為支點移動訓練球,注意保持肩關節水平。
3、腹部卧於訓練球上,雙上肢支撐並向前移動軀干,直到訓練球移動到大腿下方,交替抬起大腿。
4、跪位腹部卧於訓練球上,利用上肢向前移動軀干,注意保持軀干平直。
5、仰卧位,將訓練球置於雙小腿下方,抬起髖部,臀部和軀干下部,使腹肌保持緊張。
三、9-12周:在輕度載荷下開始強化訓練
在此階段常規有氧訓練對促進融合具有重要作用。常規有氧訓練可增加血供和氧供,保持體重,減少脊柱的所承受的載荷。訓練時間可從每天幾分鍾增加到每天30分鍾,以不出現疼痛為准。推薦的有氧訓練項目包括散步、游泳、蹬車等。但不推薦跑步、跳舞和體育運動等。
因害怕融合失敗而放棄訓練的做法是完全錯誤的。盡管醫生對訓練的方法和強度有不同的觀點,但研究表明良好的術後康復訓練對提高融合率和手術效果是十分有利的。具體的訓練項目應根據患者術後的不同階段和植骨融合的情況有針對性的加以選擇。
⑧ 椎間盤突出微創術後怎麼做康復
腰椎間盤突出的鍛煉方法臨床上最常使用的是小燕飛的動作,通過背部肌肉的收縮,達到緩解腰部肌肉疲勞的作用,可以預防椎間孔鏡術後出現腰部僵硬不適。生活中減少腰部受損的動作,避免腰部肌肉的過度疲勞,避免久坐久站。「飛燕式」鍛煉時可以俯卧床上,去枕,雙手背後,緩緩用力挺胸抬頭,使頭胸部離開床面,同時膝關節伸直,兩大腿用力向後也離開床面,持續5-6秒鍾左右,然後肌肉放鬆,重新俯卧於床上,休息3~5秒為一個周期,再接著鍛煉。循序漸進,一般每次做20-30個,每天堅持練習3次就可以了。這種方法就是大家俗稱的「小燕飛」。對於腰肌力量較弱或者肥胖的人士來說,上述方法比較費力,可以採用一些替代的方法。比如只抬起頭胸部,下肢就不要抬起來了,這樣會比較容易一些。
腰背肌功能鍛煉2---倒走
最簡單實用的一個鍛煉方法就是每天倒走半個到一個小時。在倒走的時候,一定要注意身後是否有危險,盡量選擇平坦的小路鍛煉,不要走公路,小心路上的車以及地面上的坑窪。倒著走能治幫助腰椎間盤康復嗎? 而正走與倒走不會改變身體的負荷,所以,對於腰突症患者來說,練習倒走其實並沒有實質性的幫助。相反,倒走還可能存在跌倒的風險,因此還是不練為好。倒走和向前走的平衡不一樣,倒走本身存在一定的危險性,若選擇這種方式鍛煉,需要多注意腳下,看看有沒有台階、石頭或者坑窪的地方。如果患者年紀大,行動不便的需要聯系倒走,一定要在家人的看護下進行,防止摔倒。 但「倒走」對於那些腰椎生理弧度不足(或者腰骶角偏小)的患者是有益的,因為身體略向後傾的活動,有助於矯正生理弧度。這也是一部分腰痛的人倒著走會覺得有好轉的原因。倒走還可使腰部肌肉放鬆,對腰腿痛患者有一定好處,但只是起緩解的作用,治療效果不大。當然,這里還要注意,有的人原本腰骶生理弧度就是過大的,這時候練習倒走反而會加重腰痛。
腰背肌功能鍛煉3---游泳
游泳可以鍛煉腰背部肌肉,游泳也是緩解腰間盤突出的好的鍛煉方法,尤其是蛙泳,對於腰間盤突出和一些腰椎手術之後康復都有比較好的效果。
⑨ 腰椎間盤突出症手術後康復鍛煉有什麼方法
手術後第一周,可以進行四肢運動,例如屈伸收展上肢,屈伸下肢並做伸直下肢的直腿抬高運動,這樣既可避免術後長期卧床容易發生的下肢深靜脈血栓,又可以避凱喊免術後神經根的粘連,提高手術的成功率,減少術後神經根的粘連導致的下肢的不鋒孫兆適。另外,可以進銀租行左右軸位翻身側卧,避免長時間仰卧位引起切口局部缺血壞死的發生和骶尾部褥瘡的發生。如果切口有引流管,翻身時避免牽拉引流管。
手術後第二周,可以加強四肢的鍛煉,增加下肢主動直腿抬高的次數和高度。在醫生的指導下可以進行側身起床的訓練,先在床邊閉目坐立,有時會感覺頭暈,可以嘗試睜眼識物,如果感覺可以,在醫生或家人的幫助下,可以站立。如果手術僅是單純的開窗髓核切除術,在佩戴腰圍的保護下鍛煉行走。如果手術節段多、且行內固定融合術,可佩戴硬質腰圍(術後能夠持續20分鍾後取模定製腰圍)進行鍛煉。每次鍛煉的時間從5分鍾開始,循序漸進地進行,但是要避免彎腰和拾撿重物。如果生活中需要彎腰的動作。比如系鞋帶,可以採取屈膝屈髖的動作代替彎腰的動作。無論坐立或站立,要挺胸收腹避免含胸弓背的姿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