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感冒怎麼治好
中西醫對感冒的分類不同,治療方法也不同:
西醫把感冒分為病毒性感冒和細菌性感冒,病毒性感冒佔大多數。
病毒性感冒包括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和病毒性咽炎,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流行性感冒是一種由流感病毒感染導致的傳染病,很容易引起暴發和流行,流感病毒毒力大、毒性強,容易出現並發症,流感病毒有特效的抗病毒葯物。普通感冒是由鼻病毒、腺病毒、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病毒感染引起的,病人多為散發的,不引起暴發流行,通常為自限性,自己會好,並發症也比較少,沒有特效的抗病毒葯物。
有一少部分感冒是由細菌感染引起的,不論是流行性感冒、普通感冒或者病毒性咽炎,都有可能會在病毒感冒的基礎上合並細菌感染。
中醫則在臨床上,感冒的五個類型指的是中醫內科理論當中,感冒分五個類型:
這幾種感冒病因病機、症狀、治療原則及用葯差別很大。
1、風寒感冒。患者主要會出現一些風寒所引起的相關症狀,比如惡寒重、發熱輕、無汗、頭痛,可以選擇荊防敗毒散進行治療,主要是起到辛溫解表、宣肺散寒的效果。
2、風熱感冒。患者會表現為發熱、微惡風寒,或者有汗、鼻塞流涕,以流黃鼻涕為主,臨床上治療以辛涼解表、宣肺清熱為主,常常選擇銀翹散。
3、暑濕感冒。主要的治療方法是以清暑、祛濕解表為主,臨床上常常會選擇新加香薷飲來進行治療。
4、氣虛感冒。主要是因為患者年老體虛,或者久病之後衛氣不固而出現的感冒,這時治療主要是以益氣固表為主,臨床上常常選擇補中益氣湯或者參蘇飲進行治療。
5、陰虛感冒。陰虛感冒是因為陰液不足、感受外邪而出現的相關症狀,在臨床上往往會選擇玉竹、白薇、蔥白、薄荷、桔梗這樣的葯物來進行治療。
Ⅱ 感冒的分類和治療方法
風寒型感冒 感冒鼻塞病人除了有鼻塞、噴嚏、咳嗽、頭痛等一般症狀外,還有畏寒、低熱、無汗、肌肉疼痛、流清涕、吐稀薄白色痰、咽喉紅腫疼痛、口不渴或渴喜熱飲、苔薄白等特點,通常要穿很多衣服或蓋大被子才覺得舒服點。這種感冒與病人感受風寒有關。治療應以辛溫解表為原則。病人可選用傷風感冒沖劑、感冒清熱沖劑、九味羌活丸、通宣理肺丸、午時茶顆粒等葯物治療。若病人兼有內熱便秘的症狀,可服用防風通聖丸治療。風寒型感冒病人忌用桑菊感冒片、銀翹解毒片、羚翹解毒片、復方感冒片等葯物。 治療風寒感冒的關鍵就是需要出點汗(中醫稱辛溫解表),有很多方法的,包括桑拿、用熱水泡腳(最好加點酒)、蓋上兩層被子、喝薑糖水、喝姜粥等等。風寒感冒主治方是桂枝湯,傷寒論首方,也稱和劑之王(麻黃湯也主治風寒感冒,但在南方慎用)。 總結:辛溫解表,宣肺散寒。風熱型感冒 病人除了有鼻塞、流涕、咳嗽、頭痛等感冒的一般症狀外,還有發熱重、痰液粘稠呈黃色、喉嚨痛,通常在感冒症狀之前就痛,痰通常黃色或帶黑色,便秘等特點。治療應以辛涼解表為原則。病人可選用香雪抗病毒口服液、感冒退熱沖劑、板藍根沖劑、銀翹解毒丸、羚羊解毒丸等葯物治療。風熱型感冒病人忌用九味羌活丸、理肺丸等葯物。 寒包火感冒 寒包火的感冒(表現為流清涕,大便乾燥,咽部紅腫,發熱)和風熱感冒(表現為喉痛、面紅、舌苔黃等)可以靠喝苦丁茶來瀉火、清熱,緩解感冒的一些症狀,如咽喉腫痛、頭疼、眼睛腫脹等,但不能預防和治療感冒,還是要吃銀翹解毒丸、蓮花清瘟膠囊等葯物。 暑濕型感冒 病人表現為畏寒、發熱、口淡無味、頭痛、頭脹、腹痛、腹瀉等症狀。此類型感冒多發生在夏季。治療應以清暑、祛濕、解表為主。病人可選用藿香正氣水、銀翹解毒丸等葯物治療。如果病人胃腸道症狀較重,不宜選用保和丸、山楂丸、香砂養胃丸等葯物。 時行感冒 病人的症狀與風熱感冒的症狀相似。但時行感冒病人較風熱感冒病人的症狀重。病人可表現為突然畏寒、高熱、頭痛、怕冷、寒戰、頭痛劇烈、全身酸痛、疲乏無力、鼻塞、流涕、乾咳、胸痛、惡心、食慾不振,嬰幼兒或老年人可能並發肺炎或心力衰竭等症狀。治療應以清熱解毒、疏風透表為主。病人可選用香雪抗病毒口服液、防風通聖丸、重感靈片、重感片等葯物治療。如果時行感冒的病人單用銀翹解毒片、強力銀翹片、夏桑菊感冒片或牛黃解毒片等葯物治療,則療效較差。 中毒型流感病人則表現為:高熱、說胡話、昏迷、抽搐,有時能致人死命。因此病極易傳播,故應及早隔離和治療。 總之,感冒病人應根據自身的病情特點選用不同的中成葯治療,否則會影響療效,延誤病情。
Ⅲ 感冒分那些類型如何辨證論治
1.辨證要點
(1)辨傷風與時行感冒
①傷風:冬春氣候多變時發病率高,一般呈散發性,病情多輕,多不傳變。
②時行感冒:季節不限,有傳染性,易廣泛流行,病情多重,全身症狀顯著,可發生傳變。
(2)辨時令:感冒風邪,除風寒、風熱外,還有與四時之氣雜感為病者,如暑邪為患者,以身熱有汗、心煩口渴、小便短赤、舌苔黃為表現;濕邪為患者,以惡寒、身熱不揚、頭重如裹、骨節重痛、胸悶脘痞、舌苔白膩為特徵。
(3)辨寒熱:注意惡寒發熱孰輕孰重,口渴、咽痛之有無,以及舌苔、脈象的辨析。
①風寒感冒:惡寒重,發熱輕,頭痛,頸背強痛,骨節疼痛;苔薄白,脈浮緊。
②風熱感冒:發熱重,惡寒輕或不惡寒,頭痛口渴,咽喉紅腫疼痛;舌尖紅,苔薄黃,脈浮數。
(4)辨虛實:發熱無汗、惡寒身痛者,屬表實;發熱汗出、惡風者,屬表虛。另外,有素體虛弱、感受外邪者,為體虛感冒,此屬虛實夾雜之證。
2.分證論治本病的治療總則為祛除表邪,宣通肺氣,照顧兼證。
(1)風寒感冒
主證:惡寒重,發熱輕,無汗,頭痛,肢節酸痛,鼻塞聲重,時流清涕,喉癢,咳嗽,痰稀薄色白,口不渴或渴喜熱飲;舌苔薄白而潤,脈浮或浮緊。
治法:辛溫解表,宣肺散寒。
方葯:方用荊防敗毒散加減。葯用荊芥10g,防風10g,羌活6g,獨活10g,柴胡10g,前胡6g,川芎6g,枳殼6g,茯苓10g,桔梗6g,甘草3g,薄荷6g。
(2)風熱感冒
主證:身熱較著,微惡風,汗泄不暢,頭脹痛,咳嗽、痰黏或黃,咽燥,或咽喉乳蛾紅腫疼痛,鼻塞,流黃濁涕,口渴欲飲;舌苔薄白或微黃、舌邊尖紅,脈象浮數。
治法:辛涼解表,宣肺清熱。
方葯:銀翹散加減。葯用金銀花15g,連翹15g,豆豉10g,牛蒡子10g,薄荷6g,荊芥穗10g,桔梗6g,甘草6g,竹葉10g,鮮蘆根30g。
(3)暑濕感冒
主證:身熱,微惡寒,汗少,肢體酸重或疼痛,頭昏重脹痛,咳嗽痰黏,鼻流濁涕,心煩,或口中黏膩,渴不多飲,胸悶,泛惡,小便短赤;舌苔薄黃而膩,脈濡數。
治法:清暑祛濕解表。
方葯:新加香薷飲加減。香薷10g,鮮扁豆花10g,厚朴6g,金銀花15g,連翹15g。
(4)氣虛感冒
主證:惡寒較甚,發熱,無汗,肢體倦怠乏力,咳嗽,咳痰無力;舌淡苔白,脈浮而無力。
治法:益氣解表。
方葯:參蘇飲加減。葯用黨參10g,紫蘇葉10g,葛根15g,前胡6g,法半夏12g,茯苓10g,陳皮6g,桔梗6g,木香6g,甘草6g,生薑6g,大棗10g。
(5)陰虛感冒
主證:身熱,手足心熱,鼻塞流涕,微惡風寒,少汗,頭昏,心煩,口乾,乾咳痰少;舌紅少苔,脈細數。
治法:滋陰解表。
方葯:加減葳蕤湯。葯用玉竹10g,白薇10g,生蔥白3莖,桔梗6g,豆豉10g,薄荷6g,炙甘草6g。
3.針灸療法主穴風池、大椎、曲池。風寒者加列缺、迎香、風門穴;風熱者魚際、內庭、外關、尺澤穴;陽虛加足三里、膏肓俞穴;陰虛、血虛加三陰交、肺俞、血海、復溜穴。風寒、風熱、暑濕者均用瀉法,風寒、陽虛、氣虛者並可加灸,陰虛、血虛者針用補法,1/d,每次5~6穴,留針20~30min。
【預防】注意防寒保暖,隨時增減衣服,避免受涼、淋雨及過度疲勞。感冒流行季節,應避免到公共場所活動,防止交叉感染。選擇葯物預防,冬春風寒當令,可用貫眾、紫蘇、荊芥各10g,甘草3g,水煎,頓服,連服3d;夏月暑濕當令,可用藿香、佩蘭各5g,薄荷2g,煎湯以代茶飲;時行感冒流行期間,可用貫眾15g,板藍根30g,煎服;或貫眾9~15g,泡水代茶飲,連用2~3d。
Ⅳ 各種感冒症狀和常識用葯
感冒的分類
西醫:感冒分流行性和病毒性
西醫將感冒分為流行性和病毒性感冒。流行性感冒是傳染性很強的呼吸道傳染病。人們在流感流行時外出應戴口罩,室內宜勤開窗戶通風,衣服被褥宜常洗曬。流感病人應卧床休息,給予易消化吸收的食物,多飲水,可服復方阿司匹林、克感敏、銀翹解毒片等葯物。如有高熱,可輸注葡萄糖鹽水;如有肺炎、心力衰竭或昏迷抽搐等,應給予相應治療。
病毒性感冒是因為感染病毒。病毒性感冒即上呼吸道感染,又簡稱上感,是由多種病毒引起的常見呼吸道傳染病。誘因有受寒、淋雨、過度疲勞、營養不良等。感冒主要表現為打噴嚏、鼻塞、流鼻涕、咽干、咽痛、咳嗽、聲音嘶啞等。全身表現有頭痛、渾身酸痛、疲乏無力、食慾不振等症狀。病程一般為3天至7天。
中醫:感冒分風寒、風熱兩大類
中醫認為感冒一般分為風寒感冒與風熱感冒兩大類。風寒感冒是風寒之邪外襲、肺氣失宣所致。治法應以辛溫解表為主。常選用麻黃、荊芥、防風、蘇葉等解表散寒葯。也可服用驗方:蔥白5節、淡豆豉9克、生薑3片,水煎服,日一次;或生薑30克、紅糖30克,煎湯分三次服用。
風熱感冒是風熱之邪犯表、肺氣失和所致。治法應以辛涼解表為主。常選用菊花、薄荷、桑葉等。患風熱感冒要多飲水、飲食宜清淡,可以喝蘿卜湯或梨湯。也可服用驗方:薄荷3克、蘆根30克、板藍根15克、生甘草6克,每日一劑;或竹葉10克、薄荷3克、杏仁9克、連翹9克,每日一劑。
感冒患者如何正確用葯?
專家們提醒:感冒的自然病程一般在7天左右,通常感冒用葯5至7天即可,抗生素類葯一般用葯5天左右。有的病人一見病情好轉就立即停葯,害怕葯物有副作用,這是不可取的。雖然表面上看症狀緩解,但此時如不繼續用葯,體內那些未被殺死的細菌就會起死回生。這時,不但可能導致細菌耐葯,還會使並發症加重。專家認為,在頭痛、流涕、咳嗽症狀完全消除,體溫恢復正常後,就可停服感冒葯了。
專家還特別提醒,如果感冒症狀持續7天仍未減輕,或高燒不退,應立即到醫院就診。
、
辯證選用中葯西葯治感冒
得了感冒,第一反映就是感冒葯,可是到了葯店,面對琳琅滿目的感冒葯中成葯和感冒葯西葯不知如何選擇。中葯西葯哪個好?葯師指出,對付感冒,中葯和西葯各有所長。所以選葯時最好針對感冒導致的具體症狀,因人因症有針對性的選擇。
感冒症狀嚴重的可選西葯
感冒症狀較嚴重的,可以選擇對症的西葯。西葯感冒葯的組成主要包括以下幾類葯物:解熱鎮痛葯、腎上腺素受體激動劑、抗組胺葯、鎮咳祛痰葯、抗病毒葯等。
1.對於只表現為鼻塞、打噴嚏、流鼻涕、流眼淚等感冒初期症狀的患者,可以選用含有抗過敏和縮血管成分的感冒葯,如新康泰克。
2.只是單純的發熱、頭痛而沒有其它症狀的患者,可選用只有解熱鎮痛成分的單方制劑,如必理通、泰諾林等。
3.在頭痛、發熱、全身不適症狀基礎上還伴有鼻塞、打噴嚏、流鼻涕等感冒症狀的患者,可選擇含有解熱鎮痛成分、抗過敏成分、縮血管成分的葯物, 如泰諾、速效傷風膠囊等。
4.對伴有刺激性乾咳的患者,則需要選用含有鎮咳成分的感冒葯物,如泰諾、白加黑、日夜百服嚀等。
5.病毒性感冒則可選用含有抗病毒成分的感冒葯如感康片、快克、泰克膠囊、新速效感冒片等。
中葯應辯證選用
中成葯或中西結合制劑要根據中醫理論辨證選用。
1.風寒感冒:表現為怕冷較重、發熱較輕、全身酸痛、鼻塞流清涕、口不渴或渴而喜熱飲、咽癢欲咳等。應選用辛溫解表的葯物,如感冒沖劑、三九感冒靈、風寒感冒顆粒、感冒清熱顆粒、正柴胡飲沖劑等。服葯後可喝些熱粥或熱湯,微微出汗,以助葯力驅散風寒。
2.風熱感冒:表現為身熱明顯、微微怕冷、咽喉腫痛、鼻塞流濁涕、口渴喜冷飲等。應選用辛涼解表的葯物,如中聯強效片、風熱感冒顆粒、羚翹解毒丸、桑菊感冒片、銀翹解毒片、板藍根沖劑、雙黃連口服液等。飲食要清淡、多喝水、可以喝點蘿卜湯或梨湯。
特殊情況特殊對待
各種西葯成分均有不同程度的副作用,如:其中的抗組胺成分可使人嗜睡,司機和需要進行高空作業的感冒患者,剛服過葯不要工作;十二指腸潰瘍患者、孕婦不宜使用含有解熱鎮痛成分的感冒葯;而甲亢、冠心病及糖尿病患者應慎用或禁用含血管收縮成分的感冒葯等。
不少人患了感冒,立即使用退熱葯、速效感冒葯,這是不正確的。
感冒出現發熱是人體免疫系統對付入侵病毒或細菌的一種手段。因此從某種程度上說,發熱並非壞事。所以正確的做法是當體溫過高(超過38℃)時,再適當使用退熱葯。感冒的自然病程為7-10天,不可能速戰速決,濫用速效葯物可引起體溫驟降、大量出汗,導致體液喪失等不良後果。
一般感冒引起的咳嗽由病毒引起,不必服抗生素,否則會破壞身體內菌群平衡。呼吸道感染由細菌引起的才能使用抗生素。
病毒引起的感冒和細菌引起的感冒在早期症狀上是基本相似的,但化驗血象結果不同:病毒感染白細胞總數不高或輕度下降,細菌感染則相反。如細菌感染為陽性,用抗生素治療有效,病毒感染抗菌治療效果不佳。
部分感冒發熱、早期咳嗽患者比較盲目相信靜脈點滴抗菌素類葯物,認為見效快,主動要求醫生開抗菌素類點滴,實際有害無益。許多時候的所謂見效快是對症使用解熱鎮痛類葯物所致,但過後容易反復。
另外,國外學者研究認為,感冒大多不是葯物治癒,而是自愈。因而研究者提出,對待感冒的最好辦法是卧床休息,大量飲水,適當服點退熱沖劑,以減輕病痛,一般1周左右便會自然痊癒。對久咳不愈的人,如果證實沒有細菌感染,血象不高,可以用一些抗過敏葯,減輕氣道反應。
常用治感冒中成葯功效一覽表
常見感冒葯茶配方
俗話說,「外感風寒,百病之源」,時值冬季,是感冒的多發季節。辨證飲用葯茶防治感冒,不僅服用方便,價格低廉,而且療效好。
桑菊茶 取冬桑葉、菊花5~10克,甘草兩克,龍井茶3克,每天泡水當茶飲。桑菊茶具有驅風清熱、利咽止咳的作用,適用於風熱感冒,身熱咳嗽,頭痛咽痛,口微渴等證。
公英茶 蒲公英20克,蜂蜜15克,甘草3克,綠茶15~20克。先將蒲公英、甘草、綠茶加水煎煮15分鍾,取葯汁加入蜂蜜服用,每天一次,分3次服。公英茶具有清熱解毒的作用,適用於風熱感冒,發熱微惡風寒,有汗不出,頭痛鼻塞,口乾微渴,咽紅腫痛等證。
三花茶 銀花15克,菊花10克,茉莉花3克,放入茶杯用開水浸泡當茶飲。三花茶具有清熱解毒的作用,適用於風熱感冒,發熱,微惡風寒,汗出,鼻塞無涕,咽喉腫痛等證。
石膏茶 石膏50克,紫筍茶末3克。先將石膏研成細末,加水煎煮取汁,用葯汁泡紫筍茶末飲服。石膏茶具有清熱瀉火的作用,適用於流行性感冒,發熱頭痛,全身肌肉痛等證。
貫眾茶 貫眾、板藍根各30克,綠茶5克。先將貫眾、板藍根加水煎煮兩次,每次沸後20分鍾,合並濾液1000毫升,用葯汁泡綠茶飲用,每天一次,連用3~5天。貫眾茶具有清熱解毒的作用,適用於預防流行性感冒。
蔥豉茶 蔥白3根,淡豆豉9克,生薑3片,荊芥15克,茶葉末5~10克。共同煮水當茶飲,每天1劑。蔥豉茶具有辛溫解表,發散風寒的作用,適用於風寒感冒,無汗,鼻塞流涕等證。
羅漢茶 羅漢果20克,綠茶兩克。先將羅漢果加水300~500毫升,煮沸5~10分鍾後,加入綠茶再煮1~2分鍾即可,每天1劑,分3~5次飲服。羅漢茶具有清熱化痰止咳的作用。適用於風熱感冒所致咳嗽痰黃或小兒百日咳等。
玄麥茶 玄參、麥冬、桔梗各9克,甘草、綠茶各兩克,加水適量,煎煮15~20分鍾後,加入紅糖10克,當茶飲,每天一次。玄麥茶具有清熱、養陰、潤肺、利咽的作用,適用於陰虛感冒,乾咳少痰,咽喉乾燥,舌紅少苔等證。
蒼耳茶 蒼耳子12克,辛夷花15克,白芷30克,薄荷、茶葉各兩克,共研為細末,每天分2~3次,泡茶飲服。蒼耳茶具有辛溫通竅,散風驅濕的作用,適用於風寒感冒,鼻塞頭痛,頭重而痛流涕不止等證。
五神茶 茶葉6克,荊芥、防風、蘇葉、生薑各10克,加水適量,用文火煎煮15分鍾,然後放入紅糖30克溶化飲服,每天兩次。五神茶具有發散風寒,驅風止痛的作用。適用於風寒感冒,惡寒,身痛,無汗等證。
芪術茶 生黃芪15克,炒白術、防風各10克,茶葉末5克。將中葯3味水煎兩次,每次沸後20分鍾,合並濾液1000毫升,加入茶葉末泡茶飲,每天1次。芪術茶具有益氣、固表、止汗的作用,適用於氣虛感冒,表虛不固,自汗惡風,或體虛易感風邪者。
參蘇茶 人參15克,蘇葉、前胡、茯苓各9克,陳皮6克,茶葉3克,共研細末,取10克用溫開水沖服,每天2~3次。參蘇茶具有益氣解表的作用,適用於氣虛感冒,惡寒發熱,頭痛鼻塞,少氣懶言,咳嗽痰白,面色無華等證。
參麥茶 沙參、麥冬、玉竹、生地各10克,清茶5克,共同煎湯當茶飲。每天1劑。參麥茶具有滋陰解表的作用,適用於感冒挾燥,口咽乾燥,鼻出熱氣,乾咳少痰等證。
蔥地茶 蔥白20克,豆豉、生薑各9克,熟地、當歸、麥冬各12克,茶葉3~5克,共同煎水代茶飲,每天1劑。蔥地茶具有養血解表的功效,適用於血虛感冒,頭痛身熱,微寒無汗,面色無華,唇甲淡白,頭暈心悸等證。
第一劑
取板藍根、大青葉各50克,野菊花、金銀花各30克。同放入杯中,用沸水沖泡代茶頻服。對預防性感冒、流行性腦炎及流行性呼吸道感染有較好療效。
第二劑
取貫眾、板藍根各30克,甘草15克。以上3味中葯用開水沖泡後,代茶飲用。有較強的抗流感病毒的療效,且清熱解毒功效良好。第三劑
取生薑3片、紅糖適量。以開水沖泡,每日1~2次,隨時溫服。適用於風寒感冒、發熱、頭痛、咳嗽或惡心、嘔吐、腹脹、胃痛等症。
第四劑
取生薑、蘇葉各3克。放入杯內以開水沖泡10分鍾,代茶飲用,分早晚2次溫服。適用於風寒感冒、頭痛發熱等感冒症。
家庭常用感冒發燒葯有哪些
一.西葯類
1.阿斯匹林:主要用於抑制前列腺素合成而解熱、鎮痛、抗炎、抗風濕,用於高熱、感冒、頭痛、肌肉痛等。不良反應:胃及十二指腸潰瘍病患者應慎用或不用,可引起胎兒異常,孕婦、腎功能不全者應慎用。
2.撲熱息痛:有解熱鎮痛作用,用於發熱、頭痛、關節痛及神經痛等。不良反應:久服可致腎損害,過量可致肝損害,3歲以下的兒童最好不用。成人日服量不能大於2克,每次服0.25—0.5克,日服3次。
3.病毒靈:主要能抑制病毒增殖,對流感、副流感有較強的抑毒作用,用於治療感冒、流感、病毒性氣管炎、腮腺炎、水痘、麻疹及病毒性角膜炎、結膜炎。不良反應:會引起出汗、食慾不振等。成人日服3次,每次0.18-0.2克。
4.布洛芬:用於解熱、鎮痛、抗風濕、痛經、牙痛、腰背痛及風濕性關節炎。不良反應:有輕微胃腸道不適,宜飯後服用。成人日服3次,每次0.2克。
5.消炎痛:有較強的抗風濕、消炎鎮痛作用,用於風濕性、類風濕性關節炎及發熱等。不良反應:可有胃腸道反應及胃穿孔,潰瘍病、精神病、癲癇、孕婦禁用。成人口服3次,每次25毫克,兒童每日每公斤體重0.5毫克一次。
6.板藍根沖劑:主要用於清熱解毒、涼血,治療扁桃腺炎、流行性腮腺炎及預防和治療小兒麻疹。成人每次口服10克,日服4次;兒童每次5克,日服4次。 本文來自葯材網
7.感冒通片:具有一定抗病毒和退熱作用,主要用於治療感冒引起的頭痛,咽喉痛、發熱,並減輕由於感冒引起的上呼吸道變態反應。成人每次服2片,日服3次。
8.六神丸:可清熱解毒,消腫止痛,抗病毒。用於治療咽喉疼痛、感冒發熱、瘡、腫毒,成人每次服8一10粒,兒童1歲一次1粒,4-8歲一次5粒,9-15歲一次6粒,孕婦忌用。
9.銀翹解毒片:主要用於治療風熱感冒、重型發熱、輕度怕冷、頭暈頭痛、鼻塞咽痛、全身無力、口渴思飲。成人每次服4-6片,日服2次,小兒1-2歲每次1片,3-9歲每次2片,9-15歲每次4片。
10.通宣理肺片(丸):主要用於治療風寒感冒、輕度發熱、怕冷、頭痛、無汗、全身酸痛、流鼻涕、咳嗽、咳痰。成人每次丸劑服2丸,日服2次,片劑服6片,日服3次。
11.紫雪散:主要用於治療小兒發燒,對一驚一乍、煩躁不安、昏昏沉沉、大便乾燥者,可根據年齡每次服0.3克。
二.中葯類
(1)感冒退熱沖劑(大青葉、板藍根、連翹、草河車)適用於感冒有風熱表現者,發熱或不發熱,伴頭痛、咽痛口乾、化驗白細胞計數與分類均不高。可每日沖服3-4次,每次l袋。發熱高,可每次2袋。咽痛者,可含漱後吞下。
(2)感冒片(豆豉、桑葉、菊花、銀花、連翹、牛蒡子、甘草、桔梗、鉤藤、竹葉、荊芥、薄荷)適用於風熱感冒,略有怕冷發熱或不發熱,鼻塞咽痛,頭痛。可每日服3次;每次吞服6片。
(3)銀翹解毒片(豆豉、銀花、連翹、荊芥、薄荷腦、甘草、桔梗、板藍根、竹葉)葯物組成與感冒片近似,適應證同感冒片,可每日服2-3次,每次4片。
(4)感冒寧(荊芥、防風、紫蘇、大青葉、四季青)適用於感冒有風寒表證者,有明顯怕冷,或有發熱,伴頭痛、鼻塞流清水涕。可每日服3-4次,每次1袋。
(5)午時茶(茅術、陳皮、柴胡、連翹、白芷、枳實、山楂、羌活、前胡、防風、藿香、甘草、神曲、川芎、茶葉、厚朴、桔梗、麥芽、蘇葉)此系傳統用治風寒感冒或有內傷積食挾感冒者,可每服1包,煎服或沸水泡服,葯汁宜多,服後最好蓋被使微微出汗。
(6)川芎茶調散(薄荷、川芎、羌活、甘草、白芷、細辛、防風、荊芥)適用於寒感冒之頭痛較重者,本葯也可用於無感冒而頭痛者。可每周服2次,每次服6克。
(7)銀黃片(銀花提取物、黃芩素)適用於上呼吸道感染,如急性咽炎,急性扁桃體炎,也可用於丹毒、腸炎。可每日服3-4次,每次服2片。
(8)抗炎靈(一見喜)適用於上呼吸道感染,也可用於菌痢、尿路感染。每日服4次,每次服4-6片。
(9)清熱消炎片(蒲公英)適用於上呼吸道感染,也可用於瘡癤、乳腺炎。每日服4-6次,每次服8片。
(10)四季青片(四季青葉)適用於上呼吸道感染,也可用於腸炎、外傷感染或瘡癤。每日服3-4次,每次服6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