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肝虛證的如何治療
肝血虛證是肝血不足所產生的病證。以肝血的調節功能失常及相關臟器失養為特徵。
多因生化之源不足,或失血過多及慢性病耗傷肝血所致。常常是全身性血虛證中有關肝的臨床表現。
主要臨床表現:眩暈耳鳴,目糊干澀,視力下降或夜盲,面色淡白無華或萎黃,手足麻木震顫,筋脈拘急,肌肉拆動,爪甲不榮,月經量少,色談或經閉,唇舌淡,苔薄,脈細。
病機分析:本證以肝血不足,儒養功能減弱為特徵。肝血不足不能儒養清竅,故見眩暈耳鳴;肝開竅於目,肝血虧虛不能上注於目,則目糊干澀、視力下降或夜盲;肝血不足不能上榮於頭面,則面色淡白無華或萎黃,唇舌淡;肝在體為筋,其華在爪,肝血虛不能滋養筋脈爪甲測手足麻木震顫,筋脈拘急,肌肉拆動,爪甲不榮,脈細;肝血虛沖任失調則月經量少,色淡或經閉。若肝血虛得不到及時糾正則血虛症狀加劇,肝血的儒養功能進一步減弱,可變為血虛生風證。
相似證候的辨別:本證當與心血虛相辨別,兩者均有血虛的臨床表現,可從各自的臟腑定位症狀加以鑒別。本證還當與肝陰虛作辨別,本證以血虛為特徵,肝陰虛以陰虛為特徵,表現為虛熱之象。
辨證注意點:具備一般血虛的臨床表現及具備肝的定位症狀。
治療
養血柔肝或補血養肝
方葯 補肝湯化裁
當歸、熟地、首烏、阿膠、白芍、元肉,紫河車等。
中文名稱: 羊肝湯
功效: 補肝陰,養肝血。
來源: 聖濟總錄
出處: 中華葯湯譜
簡介
Title 簡介
用 料 羊肝1具,羊脊肉100克,枸杞根500克,豆豉汁20毫升,蔥白7根,食鹽5克,味精適量。
制 法 用水煎枸杞根(枸杞30克亦可),反復煎3次,取葯汁約2000毫升。將羊肝、羊肉洗凈,去筋膜、切細,連同豆豉汁倒入煮沸的枸杞根葯汁中煮熟後,再加蔥白、食鹽、味精即成。
用 法 日服3次,早、中、晚空腹食之,連服3日後,減量隔日服。
注 釋 羊肝營養豐富,人們已熟知其明目之功用。其性味甘、苦,涼。《千金食治》中說:「補肝,明目。」《唐本草》中說:「療肝風虛熱。」《現代實用中葯》中說:「適用於萎黃病,婦人產後貧血,肺結核,小兒衰弱及維生素A缺乏之眼病(疳眼、夜盲等)」。《本草綱目》記載:「按倪維德《原機啟微集》雲,羊肝補肝,與肝合,引入肝經,故專治肝經受邪之病。」羊脊肉,其性味與作用,與羊肉同。枸杞的根,叫枸杞根,功與地骨皮(枸杞的根皮)相似,善於退虛熱。豆豉解表、宣郁、除煩。本湯對於肝陽上亢,虛火重者不宜服食。
適應症: 虛勞。用於肝陰不足,肝血虛虧的消瘦無力,脅肋疼痛,婦女月經後期及閉經等症。
2. 身體若是出現肝虛火旺的狀況,應該要如何調節
身體若是出現肝虛火旺的狀況,應該要如何調節?
肝虛火旺是一個中醫名詞,但是在中醫裡面經常說陰虛火旺。肝虛,往往指肝血不足,引起肝陰虧虛,水不能制火,則可以出現虛火上炎症狀。比如臨床上出現口乾舌燥、口苦咽干、眼乾、眼澀、視物模糊、食慾下降、肝區不適、心煩易怒、五心煩熱、夜寐不安等。
c
檢查中患者一般表現為比較虛,虛裡面主要是因為精神不好,這部分人治療上既要補虛又要清肝清火,中醫方面有很好的方葯,效果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