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治療方法 > 中醫正確使用方法

中醫正確使用方法

發布時間:2023-03-04 12:21:01

1. 中醫治病是用的什麼方法

中醫學,亦稱漢醫學,是一種起源於中國漢族且至今已有過千年歷史的傳統醫學。與現代西方醫學相比較時,其常被歸入傳統醫學的范疇。因此,現今世界上的中醫學的發展目標,多是追求自身的科學化和現代化。
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審定的名詞,中醫學是「以中醫葯理論與實踐經驗為主體,研究人類生命活動中健康與疾病轉化規律及其預防、診斷、治療、康復和保健的綜合性科學」。
中醫學以陰陽五行作為理論基礎,將人體看成是氣、形、神的統一體,通過望、聞、問、切,四診合參的方法,探求病因、病性、病位、分析病機及人體內五臟六腑、經絡關節、氣血津液的變化、判斷邪正消長,進而得出病名,歸納出證型,以辨證論治原則,制定「汗、吐、下、和、溫、清、補、消」等治法,使用中葯、針灸、跌打、推拿、按摩、拔罐、氣功、食療等多種治療手段,使人體達到陰陽調和而康復。中醫治療的積極面在於希望可以協助恢復人體的陰陽平衡,而消極面則是希望當必須使用葯物來減緩疾病的惡化時,還能兼顧生命與生活的品質.
受到西方沖擊後,大多認為中醫是充滿偏方與迷信的醫學,但上個世紀50年代,中醫開始引進西醫的研究系統,並且透過對療程的原理的科學性分析,重新解釋中醫,而這樣系統化的整理、導入西方生物、分子醫學等概念成就了現代中醫,從空虛的陰陽調和概念,改變為著重學理基礎。
在國際上中醫針灸作為中醫學的一個部分,引起醫學界的興趣,有學者認為,針灸已被證實在減輕手術後疼痛、懷孕期反胃、化療所產生的反胃和嘔吐、牙齒疼痛方面是有效的且其副作用非常低,針灸對痛證、神經性疾病療效非常顯著。世界衛生組織(簡稱:WHO)認為,只有部分的傳統葯學包含針灸和草葯在臨床實驗里得到比較有力的結果支持其功效,其他傳統療程與草葯仍需進一步的研究,不能忽視傳統療法存在的安全性及危險性的風險,乃至於偷獵保育類葯材,而且生物體內的麻醉劑、毒素積累近年來被逐漸發現,被證明很有可能弄巧成拙,以至於致人於死的案例多次上演,也因為本身就是地下經濟,存在冒充假葯獲取暴利等問題。WHO在2002年5月26日發表「2002-2005年傳統醫葯研究全球策略」,邀請全球180餘國將替代醫學納入該國的醫療政策。
WHO世界衛生大會將於2019年推出第11版全球醫學綱要,並首次將中醫傳統醫學納入其中。此舉意味著中醫在全球或躋身主流療法,而非僅僅作為手術、放射治療等准備療法之外的補充療法。 全球醫學綱要又稱為「國際疾病與相關健康問題統計分類」(ICD),在全球范圍擁有極大的影響力。

以上取自wiki網路,本人覺得中醫是門經驗醫學,古人正確的經驗對現代人同樣有用,但也有不正確的經驗需要科學改正。唯有嚴謹才能造福病人,國家很難管理那些江湖騙子,所以才導致今天的局面,所以更需要我們正確得看待這個問題,而不是一棍子打死一片。

2. 艾灸的正確使用方法

艾灸的正確方法哪些,養生艾灸灸哪裡最好?
想學中醫艾灸可以去廣州華手中醫培訓學校,他們是專業做中醫方面的培訓的,做的比較成熟了,口碑也很好,中醫類的課程全部都有,比如像中醫推拿,針灸,正骨,小兒推拿,康復理療等等,課程都是理論加上實操相結合的,實操課也有老師手把手帶教,一次報名後期可以免費復學,有很多外地的學員學完了之後回老家開店的。
艾灸是中國最古老的醫術之一,近代被正規醫療機構所忽視,但一直保留於民間。現代城市人群飲食寒涼,睡眠過晚,工作生活壓力大造成身體虛寒上火等各種亞健康狀況。艾灸有別於針刺、刮痧、拔罐、按摩等方法,除了祛除寒濕,還有補充元氣的作用,是調理身體疾病的有效方法。艾灸療法是中醫外治療法(刮痧、拔罐、推拿、艾灸等)裡面效果較好、操作簡單、價格低廉、無危險和無副作用的手法,適合面向全社會大面積推廣的一項實用性非常強的技能。
一、課程內容:
【中醫基礎】 中醫基礎理論、中醫診斷學、望聞問切四大診法、
【艾灸基礎理論】 艾灸機理、艾灸功效、艾灸分類、艾灸適應症、灸後異常及處理 經典保健灸法 直接灸法、懸灸法、雀啄灸法、迴旋灸法、溫灸器灸法、間接灸法、隔姜灸法、隔蒜灸法、隔鹽灸法、隔附子餅灸法、長壽灸、健腦益智灸、烏發美發灸、美容保健灸、改善睡眠灸、小兒保健灸等
【臨床病症實操運用】 疼痛篇:肩周炎、頸椎病、腰椎盤突出、膝關節炎、類風濕、慢性腰肌勞損、 坐骨神經痛、風濕性關節炎、足跟痛、 男科:陽痿、前列腺炎、前列腺肥大、不育等; 五官篇:黃褐斑、痤瘡、眼袋、黑眼圈、梅花針治療五官病操作 內科篇:感冒、咳嗽、、慢性胃炎、腹瀉、便秘、嘔吐、哮喘、鼻炎、胃痛、刮痧泄熱 婦科:婦科生理、月經不調、痛經、不孕、痛經、慢性盆腔炎、子宮肌瘤等
二、結業證書: 學習期滿,經考核合格者,頒發國家正規認證的中醫康復理療師證結業證書。 三、報名條件:  1、性別不限,籍貫不限,年齡18-55周歲 2、熱愛傳統中醫艾灸文化 3、有責任心、耐心,有無中醫艾灸基礎皆可

廣州華手中醫培訓學校是一家專門針對於中醫理論與實操相結合的培訓中心。華手中醫應《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的建議》星火相傳,發展傳統中醫文化要求開始從事祖國中醫文化推廣經驗。承辦國家衛生計生能力建設和繼續教育中心、國家中醫葯管理局和中華中醫葯協會的相關培訓工作,匯集了明和基金會、中華特色技能中心,中華醫葯科學院亞健康基礎研究學院、華夏健康產業集團等頂級醫療資源,擁有了豐富臨床經驗的醫學骨幹來班授課,是國內保健養生事業的重要社會力量。

目前開設中醫艾灸班、推拿班,針灸班,正骨班,康復理療班,小兒推拿班等等多種班型,除了在課程量上盡量滿足不同學員的需求之外,學校還增設了許多教材教學大綱之外的課程內容,既彌補了單一職業種類課程的片面性,也照顧了一些中醫基礎薄弱或者是有更高課程需求的學員。確保每位學員聽得懂,學得會,學會就能用,能用就見效,見效就產生經濟效益。穩定的就業保障,形成了獨特的辦學特色。

華手中醫教育 目前擁有廣州、深圳、衡陽、東莞等等多家校區。

3. 中醫治療的方法有哪些

中醫的治療方法很多,但是歸納起來大體可分為汗、吐、下、和、溫、清、補、消八法。

汗法是運用各種發汗葯物組成方劑,來開泄腠理,逐邪外出的一種方法。比如日常生活中有人偶感寒涼,老年人往往提醒要喝碗薑糖水或酸辣湯,發一發汗,就不容易患感冒了。因為生薑或辣椒都是辛散之物,趁熱喝下去,可以擴張周圍小血管,刺激毛孔發汗,驅散體表寒邪。汗法的基本道理也是這樣。常用的方劑有桂枝湯、銀翅散等。

吐法是利用催吐葯引導病邪或有害物質從口涌吐而出的一種方法。吐法大都用於病情嚴重急迫,必須迅速吐出的積結實證。如痰涎壅塞、食停胃脘或誤食的毒物還在胃中,都急需用吐法救治。金元時代的大名醫張子和就很擅長這種治法,提倡「攻病三法」(汗、吐、下),喜用峻烈的瀉劑和吐劑。他在《儒門事親》一書中有記載:一位患風癇病的婦女,偶吃一種像蔥一樣的章,吐涎如膠,大約有一二斗,不想從此不再發病,而且身體也一天天健壯起來。張子和對這件事很重視,他走訪了許多人才知道這種像蔥一樣的草叫「憨蔥苗」,在《本草經》中稱「藜蘆苗」。從這件事以後,張子和認識了吐法的重要,高興地說,「亦偶得吐法耳」。

下法是運用瀉下葯物攻逐體內結滯(如宿食、水飲、瘀血等)的一種方法。這種治法可以排除蓄積,起到推陳出新的作用。《儒門事親·偶有所遇厥疾獲療記》中記載,有一次,張子和看見一個小孩因為誤吞銅鐵而患病,身體很瘦弱,足不勝身。那時正好是六七月份,淫雨不止,沒有木柴煮飯,小孩挨餓幾天。一天早晨,鄰居牛死了,煮牛肉葵菜飯吃,病孩乘機飽吃一頓。不久,覺腸中痛,泄注如傾,瀉下所誤吞的東西。張子和因而明白《內經》中所說的「肝苦急,食甘以緩之」的道理。因「牛肉、大棗、葵菜皆甘物也,故能寬緩腸胃。且腸中久空,又遇甘滑之物,此銅鐵所以下也」。張子和高興地說:「亦偶得瀉法耳。」

和法是通過調整人體機能,達到祛病除邪的目的一種方法。病邪既不在里,又不在表,或者氣血營衛不和,或者臟腑關系失調,採用汗、吐、下、溫、清、補、消都不適宜的,就可以採用和解的方法。目前許多中醫都用「加味逍遙丸」來治慢性肝炎,這種葯也是一種和劑。

溫法是用溫性或熱性葯物補益陽氣、驅除寒邪的一種治法。人們吃辛辣的食物,如辣椒、胡椒、桂皮、生薑等,胃中常有一種燥熱的感覺,不僅食慾增加,消化旺盛,甚至整個身子都會有熱感,於是我們就說這類東西屬於熱葯。使用溫熱葯可以起到溫中祛寒、回陽救逆、溫經散寒等作用。

清法是用寒涼葯物以達到清熱作用的一種治療方法。人們在氣候酷熱、氣悶難忍的時候,常喜歡吹風納涼,冷飲冰水,目的是為了消除煩熱。由此推論,遇到內熱燔熾、煩渴神昏的病證,服用苦寒清涼葯物,也能達到清熱的作用。

補法是運用補葯補益人體氣血,增強體質,達到扶正祛邪作用的一種治法。補法有補氣、補血、補陰、補陽的種種區別。醫聖張仲景用當歸羊肉湯治癒貧窮百姓的故事被傳為佳話。

消法是採用消食、化瘀、軟堅、化痰、化濕、利水等葯物,對慢性積聚脹滿進行漸消緩散而不傷正氣的一種治療方法。

中醫在臨床治療過程中對於上述八法的運用是相當靈活的。由於有不少病的情況相當復雜,往往不是單獨使用某法,而是把許多治療方法配合起來使用,如汗下並用、溫清並用、攻補並用、消補並用等等。除去「八法」之外,歷代醫家還提出了許多其他的治法,並且還創造了相當豐富的外治法。如熏蒸法、洗浴法、敷貼法、熨法、含漱法、塞法、摩擦法、撲粉法、起泡法、探吐法、導引法等。

中醫靈活運用八法以及其他方法治病的向時必須遵守一些原則。

第一條原則是治病必求於本。「本」,指的是疾病的本質。「必求於本」,是強調一定要透過錯綜復雜的現象,抓住疾病的實質,找出治療的關鍵。有些疾病的症狀往往是很復雜的,在一大堆頭緒紛亂的症狀中,不僅有主次本末、輕重緩急的區別,而且有時候還會出現某些假象。所以,中醫治病的時候首先要注意識別那些「真熱假寒」、「真寒假熱」、「至虛有盛候」(真虛假實)、「大實有贏狀」(真實假虛)的虛假證狀。否則寒熱不分,虛實不辨,以假當真,被表面現象所迷惑,非但治不好病,甚至會造成醫療事故。

第二條原則是扶正祛邪。中醫認為,一切病證都是正邪雙方力量的消長變化所造成的。「正」,指人體的抵抗力和修復能力;「邪」,指病邪。「正氣存內,邪不可干」,「邪之所湊,其氣必虛」,意思是說,人體的正氣旺盛,就不容易受到病邪的侵犯;相反,受了病邪的侵犯,人體的正氣就要受到損傷。所以醫生治病的時候,一定要努力扶助人的正氣,增強人的體質,同時又要設法驅除病邪,以求邪去正復,使疾病朝著治癒的方面轉化。這一原則就叫做扶正祛邪。

在治病的時候,首先要看正邪雙方的盛衰情況,如果病邪顯著而正氣又不太虛,應以「祛邪」為主,如果正氣虛而病邪不盛,則應以「扶正」為主,如果正氣已虛而病邪又盛,就應該採用「扶正」和「祛邪」兼施的原則。但應該注意的是,扶助正氣不要造成「留邪」的惡果。有些人得了病,總喜歡服補葯,而庸醫也喜歡投人所好。結果往往「閉門留寇」,遺害很多。尤其是有些急性傳染病,發病急遽,如果正氣不很虛弱,更應該及時驅邪。另一種情況是祛邪不要傷害正氣。《紅樓夢》中的胡太醫就不懂得這個道理。他在給睛雯治病的時候就犯了祛邪傷正的大忌。晴雯本來是偶感風寒的小病,可是胡大醫卻搬出了一大堆紫蘇、桔梗、防風、荊芥等解表葯,又用上了枳實、麻黃一類的猛峻葯物。這就難怪賈寶玉罵他「該死,該死」。賈寶玉說:「雖疏散,也不可太過。舊年我病了,卻是傷寒,內里飲食停滯……還禁不起麻黃、石膏、枳實等虎狼葯。我和你們(指丫環們)就如……那才開的白海棠似的。我禁不起的葯,你們哪裡禁得起?」

除上述原則外,還有正治反治、同病異治、異病同治等原則,以及因人、因時、因地制宜原則等等。

從上述分析中可以看出,中醫治療的原則,始終貫徹了從整體出發,又聯系時間、地點和人的各種不同的情況,堅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精神。

4. 有哪些中醫養生的實用方法

中醫養生,就是指通過各種方法頤養生命、增強體質、預防疾病,從而達到延年益壽的一種醫事活動。中醫養生重在整體性和系統性,目的是預防疾病,治未病。

背宜常捶陽氣旺
人體背部有豐富的脊柱神經和臟腑穴,捶背可刺激背部皮膚、皮下組織的穴位,通過神經系統的功能。提高免疫機能,增強抗病能力。捶背可舒筋活血,使肌肉放鬆,防治慢性腰痛和腰肌勞損,還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皮膚營養,加速背部皮膚新陳代謝。

面宜多擦氣血平
按摩面部,能激發陽氣。方法為兩手搓熱後,用手掌擦面部數十次,或用雙手輕擦或拍打面部,每次1-2分鍾,每日2-3次。因經絡系統中足三陽經都起於頭面部,擦面可疏通經絡,並有面部美容作用。每天清晨,將兩手搓熱,以中指沿鼻部兩側自下而上,帶動其他手指,擦到額部向兩側分開,經兩頰而下,像洗臉一樣,擦10餘次。經常按摩面部能使面色紅潤,少生皺紋,防止面部神經麻痹,同時還具有消除疲勞,振奮精神的作用。此時有助於改善面部,尤其是耳部的末梢血液循環。
目宜常運眼不花
中醫稱眼球轉動為運眼。將眼閉上,眼球自左向右轉動6-10次,然後再自右向左轉動6-10次。眼球轉動要慢,然後閉目片刻,再突然睜開眼睛。速度要均勻,每個轉動方向可作2-4節拍。此法對於有眼花,眼疾的中老年人十分合適,常用能年老目明、事物清晰。
背宜常暖不疼痛
背主一身陽氣,是中醫經絡督脈及膀胱經所在之處,常暖可使陽氣運行並暢達全身經脈,防病治病。日常可採用按摩、曬太陽等法。保護好背部既可防治感冒,又可固腎強腰。中老年應加強背部的鍛煉與調養,晚年起床時給背部的鍛煉與調養,晚間起床時給背部披件衣服,日常生活中盡量做到背宜常暖,防治受寒。
腹宜常摩易消化
腹為胃腸等臟器所在,常作腹部按摩有利消化。平時經常用手摩腹,可消除腹脹,有助於食物消化。仰卧在床,兩腿伸直,腳尖朝上,兩手搓熱,兩手相疊,用掌心在臍部為中心的腹部,順時針方向分小圈、中圈、大圈各轉摩12次。
肢體常搖筋骨壯
四肢經常活動,不僅鍛煉四肢肌肉、筋骨、也能通過四肢運動促進內臟氣血運動,增強體質。兩手握拳,連同兩肩,向前輪轉,先由里向外下方轉再由外向里上方轉,然後再反方向轉,各轉20次,也可先左後右。
皮膚干沐人不老
用手掌、干毛巾沐浴周身皮膚,及全身按摩,能疏通經絡,活躍氣血,抗衰老防疾病,即將兩手搓熱,常搓摩周身皮膚,像洗澡一樣。一般從頭頂百會開始,順次面部,兩邊肩

5. 怎樣用中醫養生

中醫養生保健,注重的是心靈和身體的雙重保養。第一,在心靈調養方面,《黃帝內經》中提出要做到恬淡虛無,也就是說保持心態的平和,不要給自己太大的壓力,平時可以多聽一些舒緩的音樂或者進行適當的體育鍛煉來調暢情志。第二,身體上的保養,從飲食和鍛煉兩個方面,飲食要清淡、營養、易消化,少吃辛辣、刺激、油膩、生冷、寒涼、煎炸、燒烤類的食物,盡量多吃一些平和的食物,並且進行適當的體育鍛煉,適當的體育鍛煉,可以促進全身的血液循環,達到強身健體的目的。

6. 中醫治療疾病的訣竅,記住這8種方法,治病其實也不難

中醫治法的八法內容極其豐富,是中醫學家們在長期的診斷分析、治病救人過程中總結出來的。現在中醫上使用的治病方法很多就是從這八法演變而來,所以說八法是我國傳統中醫的一塊寶藏。中醫學的治病八法具體內容如下:

(1)清法。 清法主要是治療里熱證的一種方法,它所用的是寒涼的葯物,一般這些葯物具有清熱解毒的作用。清法根據里熱證不同的種類而產生很多治療方法,比如清氣分熱、清營涼血、氣血兩清、清熱解毒等,這些方法在治療溫熱病時的效果最佳。清法經常和生津、益氣的葯物配用,因為里熱病容易傷津耗液、傷氣;清法還經常和滋陰等方法並用,這樣才能起到更好的效果。

(2)補法。 補法是對身體進行補養的治療方法,一般是補充體內氣血陰陽、臟腑的虛損。補法以補虛為主,還能起到扶正祛邪的作用。經常採用的補法為補氣、補血、補陽、補陰、氣血雙補和陰陽雙補等。

(3)汗法。 汗法是通過身體的排汗而把外感六淫之邪排出體外,除此之外,還可以治療麻疹初起、疹點隱隱不透、瘡瘍初起、水腫等病症。汗法經常和一些別的方法一起使用,因為汗法有辛溫和辛涼的區分,而疾病和病人的體質也有所不同。

(4)和法。 和法是一種使用比較廣泛的治療方法,通過運用和解或調和的方法,來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和解主要是治療一些處於半表半里的疾病,而調和是指調節人體的生理功能和機能,所以能夠治療的疾病種類比較多,比如肝脾不和、氣血陰陽不和、腸胃不和、營衛不和等。

(5)消法。 消法主要是治療體內氣、血、食、水、疾、蟲等聚集而成的瘀結,並通過提高人體的消化能力來治療這些病症。由於消法主要治療處於經絡、臟腑、肌肉之間的積塊,而這些疾病的來勢比較緩慢,所以用消法治療疾病需要有耐心和毅力。

(6)下法。 下法是通過大便或小便的排出而治療疾病的一種方法,它所採用的葯物主要有潤下、瀉下、攻逐的作用,使積聚於腸內的宿食、瘀結、瘀血、實熱和水飲等得以排出。人們一般把下法和消法配合使用,因為二者所運用的原理比較相似,配合使用又能起到比較好的效果。

(7)吐法。 吐法是通過患者的嘔吐使積聚在胃脘、胸膈、咽喉等部位的毒物和痰等物質得以排出。一般採用給病人服用催吐葯或者使用刺激讓病人嘔吐。吐法並不是一種使用特別廣泛的方法,因為它畢竟對胃有一定的損傷,所以用時要慎重。

(8)溫法。 溫法是治療里寒證的一種方法,主要作用是祛寒邪,使陽氣恢復。經常使用的是一些溫熱葯物。溫法根據寒病發生的部位不同而分為三種,即溫經散寒、溫中祛寒和回陽救逆。

閱讀全文

與中醫正確使用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染頭發怎麼染方法視頻 瀏覽:840
腦袋瓜的食用方法 瀏覽:804
將苦味酊塗在手指上的治療方法是 瀏覽:332
切線方法視頻大全 瀏覽:555
軟燈帶安裝方法圖解 瀏覽:458
廚房的使用方法 瀏覽:526
濰坊青蘿卜種植方法 瀏覽:559
生物分析方法的維護 瀏覽:195
擠領帶方法視頻 瀏覽:753
檢驗員檢測方法 瀏覽:723
有哪些管理方法含有激勵作用 瀏覽:558
分期買車計算方法 瀏覽:153
php魔術方法有哪些 瀏覽:272
輕薄面料製作方法視頻 瀏覽:630
華帝水槽安裝方法 瀏覽:787
足陽明胃經的鍛煉方法 瀏覽:551
提高大腦思維訓練方法 瀏覽:80
月報表計算方法 瀏覽:236
醫院卵泡發育的檢測方法 瀏覽:389
冰箱鋁管對鋁焊接方法和技巧 瀏覽: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