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治療方法 > 肌力一級功能鍛煉方法

肌力一級功能鍛煉方法

發布時間:2023-02-12 20:59:18

① 一般肌力訓練方法哪些

一、頸肌練習。以仰卧或俯卧的姿勢在軟墊上做頸部支撐的「橋」練習,各30秒左右/組。可以雙手上抵下巴,下巴向下抗力,慢慢將頭部抵至後仰以及以雙手攀住腦後下扳,使頭頸部前俯,而頭部盡力後抗的方法進行頸部肌力練習,反復進行。記住:強壯的頸部是力量和抗打能力的象徵。

二、俯卧撐練習。學員可自行選擇以下任何一種俯卧撐方法做練習(練習時,身體應像直棍般起落):

1、雙手撐地,與肩同寬的俯卧撐練習。可發展沖拳等直線矽鋼手法所需肌力。

2、雙手撐地,肘部外開比肩寬一倍的俯卧撐練習。此練習可發展側擊型手法所需肌力。

3、這是在身體下去後,突然推肘起身,暴空雙手擊一次掌後再落地的俯卧撐練習。此練習可極大發展手臂的爆發性肌力和協調性。有些學員可能一下子做不到,因此,初練時可撐在一定的高度上最此練習。

4、三角式俯卧撐:既雙手體前指尖相貼著地的俯卧撐。此練習可有效發展學員肘底勁力。

5、以拳面支撐的俯卧撐和以五指(隨指力加強,逐漸過渡為4指、3指、2指甚至1指)支撐的俯卧撐。這兩項練習旨在同時強化學員拳面和指上功力。指勁不足者練習時,可僅以手指靜力支撐作撐作練習,循序漸進。

6、貓式展軀練習——也就是中國傳統的鐵牛耕地練習。從雙手撐地姿勢,手臂向後伸直,臂部向後翹,頭底下,然後曲肘,頭向下向上,身體亦向下向前向上盡力伸展脊柱,然後沿原線路逆行再恢復至翹臂姿勢,如此反復進行。此練習如貓伸展懶腰般動作,可綜合地練習到手臂、肩、背等上體各個相關部位。

三、俯卧撐練習。仰身,雙掌身後撐在高出地面一定距離的物體上做屈伸肘上練習,此練習可以有效發展手臂伸展肌群——肱三頭肌肌力。

② 肱三頭肌肌力為0,1,2,3級,如何進行肌力訓練(體位,姿勢,訓練方法)

一、動靜結合法

其方法是把動力練習和靜力練習有機的結合起來,先動後靜。即先做動力練習至極限,而後固定在需要鍛煉部位的角度上靜止用力6-8秒,可練2-4組。

例如:動靜結合的彎舉(發殿肱二頭肌)先用60-70%的重量做6-8次,而後固定肘關節使上臂和前臂的夾角成90度,堅持6-8秒,做2-4組。

二、剋制退讓結合法

用動力練習(克制性收縮)重。復5-6次,做不起來後再做2-3次退讓性工作。這樣的結合能使肌肉得到更深的刺激。

三、先衰竭法

這是目前增大肌肉圍徑的有效方法。其做法是。要想發展那塊肥肉,先選擇只發展這塊肌肉的局部肌肉練習來訓練,做6-10次直到疲勞,使其衰竭,然後在3-5秒之內跑向另器械,做一個以發展這塊肌肉為主的綜合肌肉群練習,用79%的重量做到極限,這樣交替訓練4組左右,肌肉會感受到極大的刺激。據研究,這樣能有效地刺激肌肉生長,促進其發育。舉例如下。

用先衰竭原理發達胸大肌的方法;

發達胸大肌的局部有效練習是仰卧飛鳥,而發達胸大肌等綜合肌群的練習是寬握卧推,它除了發展胸大肌外,還能發展肱三頭肌、三角肌前部和前鋸肌。如將仰卧飛鳥和卧推結合起來舉行訓練,則效果會比單純練一樣要好。其方法是:運動員先用只能舉6-10次的重量做仰卧飛鳥練習,直到起不來,緊接著跑到卧推架前用事先准備好的60-70%重量做卧推,盡力舉次數,直到起不來算一組,共做4組左右,累計總運動量為8組約50次左右。

③ 肌力是怎樣分級的,有哪些鍛煉的方法

在醫學上,根據肌肉的不同狀態,可將肌力可劃分為五級。鍛煉肌力的方法有很多,重點就在於提高肌肉力量和耐力。

肌力分類

0級肌力屬於最差的肌肉狀態。這種情況下,肌肉基本沒有收縮,可以斷定為是完全癱瘓狀態。1級肌力說明肌肉有輕度的肌肉收縮,但不能夠產生關節運動。而2級肌力又能分為三種,主要區別在於是否能夠抗引力,以及在抗引力狀況下能否完全運動。3級肌力同樣分為3種,主要區別在於是否有抗引力並在抗引力時是否能夠有完全運動幅度。到了4級肌力,說明我們的肌肉在中度抗阻時能有完全運動幅度,到了5級肌力時,說明我們在抗最大阻力時能夠有完全的運動幅度。最後最為重要的一點,鍛煉肌肉需要我們經常保持只有通過長期系統的訓練,我們才能不斷地增強肌肉的力量與耐力。但是要切記不能夠進行超負荷訓練,導致我們的肌肉纖維流失。

④ 訓練上肢肌力的方法

鍛煉好我們的上肢肌肉力量,可以加速血液循環,促進新陳代謝,對於肥胖的朋友還可以起到減肥的作用。今天,我為你帶來了訓練上肢肌力的方法。

訓練上肢肌力的方法是什麼
1、肌力訓練第1招改良仰卧起坐

功效:鍛煉上腹部。

仰躺,背部緊貼地板,雙手握拳抵住下巴,固定頸椎,防止頸部過度彎曲。抬起上背部約30~45度左右,下背部仍貼地,停留幾秒,回到步驟1,重復10~15次。

2、肌力訓練第2招跪地板式抬膝

功效:訓練整個腹部、腰部。

四足跪姿預備,雙手打開與肩同寬,雙腳打開與臀同寬。將雙腳膝蓋向後伸直,腳尖點地,呈平板式。腹部收緊,腰部不可往下墜,接著抬起左膝往前盡量不碰地,膝蓋往胸口靠近,感覺下腹收縮,換抬右膝,兩腳輪流抬,重復10~15次。
肌力訓練的作用有哪些
1、防治失用性肌萎縮,特別是肢體制動後的肌萎縮。

2、防治因肢體創傷、炎症時疼痛所致的肌萎縮。

3、促進神經系統損害後的肌力恢復。幫助維持肌病時的肌肉舒縮功能。

4、調整肌力平衡,對脊柱側彎、平足等骨關節畸形起矯治作用。

5、增強軀乾和腹背肌力平衡,改善脊柱排列及應力分布,增加脊柱穩定性,防治脊柱疾病。

6、改善原動肌與拮抗肌之間的平衡,以促進關節的動態穩定性,防止負重關節的退行性改變。

7、增強腹肌和盆底肌訓練對防治內臟下垂、改善呼吸及消化功能有一定意義。
力量訓練的肌力動作有什麼
下半身

弓箭步

1、站直,雙手插腰,雙腳與肩同寬。

2、背部保持挺直,頭抬高。

3、左腿慢慢地向前跨步。左膝蓋彎曲,身體向前並向下壓低,如此你的重心就會落在膝蓋上。確保你的膝蓋骨沒有超過腳趾。後腿保持放鬆並微微彎曲,讓你的膝蓋幾乎碰觸到地板。此時你的軀干應該保持直立。接著收回左腿,回到開始的姿勢。

4、吐氣向前跨步,吸氣回到起始位置。

5、換邊,重復相同的動作。

上階訓練( Step-ups )

1、站直,雙腳與肩同寬。

2、保持背部挺直(平坦),頭抬高,眼睛直視前方。

3、右腿踩上板凳、箱子或其他穩定的平台。

4、平台的高度取決於你的肌力與體適能水平,最高不應超過股骨( femur )處於水平位置的高度。

5、一旦你的右腳穩穩地踩在平台上,髖部向前移動,單用右腿踏上平台,直到身體呈現完全直立的姿勢。

6、另一條腿跟進動作。

7、下階;右腿先下,然後是左腿。

8、重復以上程序,右腿上階10次,接著左腿上階10次。

9、記得吐氣上階,吸氣下階。

深蹲( Squats )

1、站直,雙腳與肩同寬。

2、保持背部平坦,髖部緩慢地向後並向下移動,直到大腿骨(股骨)處於水平位置。

3、在深蹲的姿勢中,膝蓋的位置不應該超過腳趾,而你的頭部應該呈中立姿勢,眼睛直視前方。

4、緩慢地回到站姿,然後重復以上程序。

5、呼氣站直,吸氣蹲低。

猜您感興趣:

1. 什麼是肌力 肌力的等級

2. 肩周炎的日常鍛煉方法

3. 短跑怎樣做力量訓練

4. 如何避免打高爾夫運動受傷及恢復方法

5. 提高肌張力的方法

6. 怎麼練習啞鈴增肌

⑤ 增強肌力和肌肉耐力訓練

肌肉耐力是指肌肉重復收縮時的耐疲勞能力。肌肉沒有耐力則容易疲勞,不能持續某一姿勢或活動。那麼,增強肌力和肌肉耐力訓練方法有哪些呢?下面jy135我為大家整理了增強肌力和肌肉耐力訓練,希望能為大家提供幫助!

增強肌力和肌肉耐力訓練

肌力是怎樣進行檢查的?

檢查肌力通常採用徒手肌力檢查法,該檢查法把肌力分成6級:

①V級:能抗重力及最大阻力,完成全關節活動范圍的運動。

②Ⅳ級:能抗重力及中等度阻力,完成全關節活動范圍的運動。

③Ⅲ級:不施加阻力,能抗肢體重力,完成全關節活動范圍的運動。

④Ⅱ級:解除重力的影響,可以完成全關節活動范圍的運動。

⑤I級:可觸及肌肉的收縮,但不能引起關節的活動。

⑥O級:不能觸及肌肉的收縮。

怎樣進行肌力訓練

肌張力差是許多的腦癱患兒都會出現的常見症狀,將直接影響患兒的活動及其功能水平。臨床上,常見腦癱患兒肌張力異常表現在肌張力低下、肌張力亢進、肌張力不協調及肌強直等。因此,肌張力差的患兒的鍛煉顯得尤為重要。那麼,該如何鍛煉呢?

首先,凳坐位向站立位轉移。讓患兒低頭、抬臀、站起時雙腿膝關節伸直後,再坐下,每次練習30—50下,可根據孩子的體力和承受能力慢慢增加。

其次,靠牆站時,治療師雙手扶助患兒雙膝關節,盡量使患兒雙腿伸直,向上用力蹬一下,堅持數秒,然後再向上用力蹬,直到伸直,然後再彎曲,再用力蹬直,每次20—30次,也可根據孩子的'體力和承受能力慢慢增加。

再者,患兒拉著走時,治療師在患兒前面,一隻手拉著患兒一側上肢,一隻手扶助對側的膝關節,語言刺激走一步蹬一下以後再邁步,邁出後,使膝關節盡力伸直後,再邁下一步。

還有,患兒扶髖行走,治療師在患兒後面,用一手扶住患兒左側膝關節語言及手法刺激患兒,左腿用力伸直後,邁右腿,然後用同樣的方法,扶住右腿邁出左腿。

最後,如果患兒能單獨行走時,治療師應語言刺激患兒盡量伸直腿,走一步,蹬直一步,速度要慢,讓患兒充分利用股四頭肌肌力使膝關節伸直。

肌張力差對於患兒而言必然導致多種不便,因此,在訓練師的幫助下進行適當的鍛煉是必不可少的,希望引起家長的注意,切不可忽視。

不同肌力等級選用不同的訓練方法:

(1)0~l級肌力:

①肌電生物反饋療法:這種方法是應用電子儀器,將人正常意識不到的生理變化(如肌電、心率、血壓、皮溫等)轉變為可以被感覺到的視覺或聽覺信號,患兒通過學會有意識地操縱這些信號,來調控自身非隨意性的生理活動的治療方法

②傳遞沖動訓練:傳遞沖動訓練即主觀努力收縮癱瘓肌肉,使運動沖動沿神經向肌肉傳遞的訓練。

③被動關節活動度訓練及肌力訓練:是從神經生理學角度,強調通過被動手法來保持肌肉的生理長度和肌張力,改善局部血液循環,刺激本體感受器誘發運動覺,並將這種感覺下意識地傳導到中樞。

(2)2~3級肌力:

①輔助訓練:治療師或家長協助患兒進行關節活動度訓練及肌力訓練。

②免荷訓練:用懸掛肢體或在水中浮力協助下運動等方式,使肢體在去重力條件下主動運動。

(3)4級肌力抗阻訓練:即對運動的肢體或部位予以一定阻力的訓練。

抗阻訓練有哪些方法

抗阻訓練有3種基本的方法,即等張訓練、等長訓練和等速訓練。

(1)等張訓練(動力性訓練):等張訓練在肌力增強訓練中應用較多。

①基本抗阻方法:a.舉啞鈴、沙袋等;b.通過滑輪及繩索提起重物;c.拉長彈簧、橡皮條等彈性物;d.專門的訓練器械,通過摩擦或磁電效應等原理提供可調節的阻力Ie.自身體重作為負荷,進行俯卧撐、下蹲起立、仰卧起坐等練習。

②漸進抗阻練習法:先測出待訓練肌群連續lO次等張收縮所能承受的最大負荷量,簡稱為lORM(10 repetition maxi—mum,lORM)。取10RM為制定運動強度的參考量,每天的訓練分3組進行,即第一組運動強度取最大負荷的50%,重復10次;第二組運動強度取最大負荷的75%,重復10次;第三組運動強度取最大負荷的100%,重復lO次。每組間可休息1分鍾。l周後復試10RM量,如肌力有所進步,可按照新的10RM量進行下一周的訓練。

(2)等長練習(靜止性練習):是指肌肉靜態收縮,不引起關節活動,是一種簡單而有效的肌力增強訓練方法。

①基本方法:使肌肉對抗阻力進行無關節運動僅維持其固定姿勢收縮的訓練,這種訓練不能使肌肉縮短,但可使其內部張力增加。

②“tens’’法則:訓練中每次等長收縮持續10秒,休息10秒,重復10次為一組訓練,每次訓練做10組訓練。

③多點等長訓練:在整個關節活動范圍內,每隔20~30分鍾做一組等長練習。

④短促最大練習:抗阻力等張收縮後維持最大等長收縮5~10秒,然後放鬆,重復5次,每次增加負荷0.5千克。

(3)等速練習:是一種保持恆定運動速度的肌力抗阻訓練方法。由專用儀器如等速運動儀預先設定和控制運動速度,使肌肉自始至終在適宜的速度下進行訓練。利用等速運動設備進行抗阻訓練是大肌群肌力訓練的最佳方式。等速訓練除了可以提高肌力、治療和預防肌肉萎縮及保持關節的穩定性外,還具有改善和擴大關節活動度的治療作用。只是等速運動設備價格昂貴,難以普及。

增強肌肉耐力的基本原則與方法是怎樣的

(1)原則:使肌肉對抗30%~40%最大阻力做收縮練習,逐漸延長訓練時間或重復次數。

(2)方法:常以等張訓練方式,也可以等長等速方式進行。

①等張耐力訓練:以10RM的60%為負荷做25次運動為1組,每次練習可重復3組,每日訓練1—2次。

②等長耐力訓練:以20%~30%最大等長收縮力為負荷,逐步延長持續時間至肌肉疲勞,每日1次。

此外還有等速耐力訓練的方法可用於增強肌肉的耐力。

肌力訓練時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1)選擇適當的方法:根據目的、疾患、時期以及肌力的級別不同,選擇被動運動、輔助主動運動、主動運動、抗阻力運動等不同的訓練方法。

(2)正確調節外力:治療師對患兒給予的輔助量和抵抗量的正確與否,直接影響到訓練效果。及時、正確地增減抵抗量與輔助量,是提高肌力、避免損傷的關鍵。

(3)科學地設計運動量:根據超量負荷原則,結合患兒的具體情況,設計足夠的運動量,一般不得少於1RM的60%,且應堅持6周以上的訓練(以第2天不感到疼痛和疲勞為宜)。

(4)充分固定運動肢體的近端:依靠體位、治療師、沙袋、固定帶充分固定主動肌的近端部位的肢體。

(5)正確地設計姿勢與肢位:採取有利於目的運動的姿勢與肢位,使患兒能充分調動潛能,全力完成設計動作。

(6)防止出現代償動作。

(7)對患兒或其親屬說明訓練的目的和方法,得到患兒或親屬的合作,訓練中要隨時鼓勵患兒,提高其對訓練的信心。

肌力訓練時的禁忌證有哪些

(1)心血管疾病:如先天性心臟病、高血壓病等。

(2)感冒、系統性感染性疾病,接近運動區域的局部感染如癤、癰、蜂窩織炎等。

(3)局部骨關節、肌肉、肌腱、韌帶等損傷癒合未堅,非感染性炎症症狀較明顯時。

⑥ 訓練肌力的方法 訓練肌力的方法有哪些

1、飲食:飲食多以肉類和奶類為主,訓練肌肉時身體所需的蛋白質要比普通時候的高。

2、膳食均衡:蔬菜和水果可以給身體提供維生素和碳水化合物,能夠補充運動所需要的營養,做到膳食均衡可以更好的提高肌肉強度。

3、運動:每天進行定時運動,時間和動作難度隨時間的增加而增加,有氧運動和無氧運動組合進行。

4、拉伸:運動完後進行肌肉拉伸,這樣可以調整肌肉曲線,使肌肉更加的美觀,並且可以保護肌肉組織不會拉傷。

5、蛋白粉:每天的訓練之後都要來一杯蛋白粉,這樣可以最大的提升肌肉強度。

⑦ 肌力訓練的原則以及基本方法

      肌力是機體依靠肌肉收縮克服和對抗阻力來完成運動能力,是肌肉發揮其生理功能形式,肌肉主要通過肌力對外界做功。肌力下降是臨床上最常見的症狀之一,常會引起人體各項日常活動障礙,如坐,站,步行障礙等。肌力訓練是增強肌力的主要方法,肌力下降者常常通過肌力訓練恢復至正常肌力,肌力正常者可以通過肌力訓練達到代償,增強運動能力目的。肌力訓練的具體技術和方法有多種,如神經傳遞沖動訓練,助力訓練及抗阻訓練等。肌肉收縮時所能產生的最大力量又稱絕對肌力。

方法:

1)傳遞神經沖動訓練

適用范圍:肌力0~1級的患者。常用於中樞神經和周圍神經損傷引起肌肉癱瘓。

訓練方法:引導患者做主觀努力,用意念的方式,竭力去引發癱瘓肌肉的主動收縮。

助力訓練

適用范圍:肌力1~3級患者注意在訓練時,應隨著肌力的恢復不斷的改變輔助方法和輔助量,常用於中樞和周圍神經損傷後肌力有一定程度恢復的患者,骨折術後早期需功能訓練的患者。

3)懸吊訓練

適用范圍:肌力1~3級的患者。訓練方法利用繩索,掛鉤滑輪等簡單裝置,將運動的肢體懸吊起來,以減輕肢體自身重量,然後在水平面上進行訓練,訓練時可利用變換的體位和不同位置的滑輪,掛鉤等設計出各種各樣的訓練方法,如訓練股四頭肌的肌力時患者側卧,患側肢體在上,在膝關節垂直方向上置一掛鉤,用吊帶在踝關節處固定,用繩索使小腿懸空,讓患者完成膝關節的全范圍屈伸運動,動作宜緩慢,充分,避免下肢藉助慣性做鍾擺動作。訓練時治療師要注意固定大腿,以防止搖擺,降低訓練效果;並隨著肌力改善,調節掛鉤位置,改變運動面的傾斜度,用手指稍加阻力或用重錘做阻力,以增加訓練難度。

4)主動訓練

適用范圍:肌力達3級以上的患者。並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調整訓練的速度,次數,間歇。

5)抗阻訓練

適用於肌力已達4/5級的患者

6)等長訓練

適用范圍根據肌力的恢復程度,2~5級肌力的患者均可進行等長收縮運動訓練。常用於骨折內固定術後早期,關節置換術早期,骨折石膏外固定後。

7)等長訓練

適用范圍:根據肌力的恢復程度,3~5級肌力患者均可進行等張收縮運動訓練。

8)短暫最大負荷練習

適用范圍同等張訓練,根據肌力恢復程度,3~5級肌力的患者可進行

9)等速訓練

適用於可根據肌力恢復程度,選擇不同的訓練模式,對三級以下肌力,可先在持續被動活動(CPM)模式下進行助力運動,以進行肌肉的早期訓練,對於3級以上肌力可選用向心性肌力訓練和離心性訓練。

肌力訓練原則:

①超負荷原則:超負荷運動時肌肉對抗大於平時已經適應的負荷,成為超負荷。超負荷可使肌肉受到極大刺激,並產生一定生理適應,是肌肉力量增加。

②漸增阻力原則:超負荷訓練使肌力增加 使原來的超負荷變成已經適應的負荷,而不是超負荷了。只有逐漸增加負荷量,使負荷重新成為超負荷,訓練效果才能不斷增加。

③由大到小原則:指在負重抗阻訓練過程中,先進行由大肌肉群參與的練習,然後進行小肌群的練習。

④專門性原則:進行力量練習的身體部位的專門性以及練習動作專門性。

⑧ 肌力訓練的基本方法

1.等張收縮:肌肉產生收縮時張力不變,是一種主動運動法,可增加肌肉的耐力。常用直接或間接舉重物練習的方法,如啞鈴、沙袋、杠鈴等,對損傷早期和石膏固定的肢體禁用此法。

2.等長收縮:訓練時用近於全力使肌肉產生收縮而長度不變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持續5~10秒。適用於關節不能或不宜活動時的肌力練習。

肌力訓練主要包括五種:第一、徒手抗阻訓練,就是通過治療師施加一定的阻力以後進行了肌力訓練;第二、器械的抗阻訓練,器械抗阻訓練大家都會很熟悉,比如在健身房都會進行一個啞鈴、沙袋等負重的訓練;第三、等長肌力訓練,等長肌力訓練就是肌肉的長度不發生改變,但是肌肉的力量發生改變,這種訓練方式是經常是姿勢控制的訓練方式;第四、等張肌力訓練。

(1)肌力鍛煉的主要目標在於改善體型,增強體質,需要較長時期鍛煉才能達到目的。因此,切忌「急功近利」。當鍛煉一段時間後效果不大時,不要灰心,堅持下去就能獲得效果。

(2)科學地確定鍛煉的負荷。生理學研究表明,只有當負重練習為本人最大負荷的30% ~60% ,重復次數較多時,肌纖維變粗大的效果才較好。因此,開始宜以30% 負荷練起,待機體適應後,再逐漸增加直至最大負荷的50%.

(3)安排好鍛煉時間及間隔。發達肌肉的鍛煉並不一定要每天進行。一些研究表明,隔天鍛煉效果更好。

(4)局部鍛煉與全身鍛煉相結合,力量鍛煉與耐力鍛煉相配合,使全身各部肌肉都得到鍛煉,這樣效果會更好。對於中年機關幹部來說,不僅要鍛煉腹肌,而且黨政軍應對腿部、背部肌肉及斜方肌進行重點鍛煉。這骨個部位的肌肉得到增強,有助於改善體型、減少脂肪蓄積。

(5)注意飲食營養、休息及睡眠充足。

⑨ 肱三頭肌肌力為0、1、2、3級,如何進行肌力訓練

最佳答案: 肌力訓練基本方法 (一)肌肉電刺激法(肌力0、1、2級) (二)輔助主動運動(肌力1-2級) (三)主動運動(肌力3級) (四)抗阻運動(肌力3、4、5級) ...

⑩ 如何訓練上肢肌力

鍛煉好我們的上肢肌肉力量,可以加速血液循環,促進新陳代謝,對於肥胖的朋友還可以起到減肥的作用。下面我就為你介紹如何訓練上肢肌力。

訓練上肢肌力的方法

1、舉啞鈴依然是鍛煉上肢力量的首選方法,最好准備兩種重量不同的啞鈴,較重的啞鈴可以用來做有針對性的手臂力量訓練,比如一組平舉20個,或者一組側舉20個,每天練習個六到七組。

2、引體向上也是非常簡單實用的鍛煉上肢力量的方法,可以每天計劃做個三到四組,每組做10-20個不等,根據自己可承受數量調節,需要注意的是,雙手最好垂直掛於單杠上,做引體向上時最好下巴過單杠,盡量不要藉助下身彈動的力量,靠雙臂的力量。

3、做俯卧撐也能夠鍛煉上肢力量,這個不需要道具,隨時隨地都可以進行,有空的時候就可以隨時做幾個,需要注意的是地板過硬可能會傷到雙掌,所以可以的話盡量避免粗糙的水泥地面,選擇木板地、草地或者膠地。

4、平常多做一些經常揮動手臂的運動,比如打棒球、打網球、打壁球、打排球等等,做這些運動不僅能夠鍛煉上肢力量,還能夠鍛煉自身的靈活性和反應能力。

肌力的分級有哪些

1、0級:肌肉完全麻痹,觸診肌肉完全無收縮力【完全癱瘓,不能作任何自由運動】。

2、1級:肌肉有主動收縮力,但不能帶動關節活動【可見肌肉輕微收縮】。

3、2級:可以帶動關節水平活動,但不能對抗地心引力【肢體能在床上平行移動】。

4、3級:能對抗地心引力做主動關節活動,但不能對抗阻力肢體可以克服地心吸收力,能抬離床面。

5、4級:能對抗較大的阻力,但比正常者弱【肢體能做對抗外界阻力的運動】。

6、5級:正常肌力 【肌力正常,運動自如】。

肩關節上肢肌力檢查方法

1、5級和4級:坐位,上肢肘部適度屈曲以防肩關節外旋和肱二頭肌代償,掌心向在肘關節近端加較大阻力能完成者為5級;中等阻力能完成者為4級,同時肩關節屈曲達90°,不伴旋轉或水平運動。

2、3級和2級:體位同上,病人屈曲肩關節達90°能完成者為3級;能完成部分范圍者為2級。

3、1級和0級:病人仰卧,試圖做屈肩動作,在上臂上1/3前面能否觸及肌肉收縮,能者為1級;否則為0級。

肌力訓練方法有哪些

1、肌力訓練第1招改良仰卧起坐

功效:鍛煉上腹部。

仰躺,背部緊貼地板,雙手握拳抵住下巴,固定頸椎,防止頸部過度彎曲。抬起上背部約30~45度左右,下背部仍貼地,停留幾秒,回到步驟1,重復10~15次。

2、肌力訓練第2招跪地板式抬膝

功效:訓練整個腹部、腰部。

四足跪姿預備,雙手打開與肩同寬,雙腳打開與臀同寬。將雙腳膝蓋向後伸直,腳尖點地,呈平板式。腹部收緊,腰部不可往下墜,接著抬起左膝往前盡量不碰地,膝蓋往胸口靠近,感覺下腹收縮,換抬右膝,兩腳輪流抬,重復10~15次。

肌力訓練的作用有哪些

1、防治失用性肌萎縮,特別是肢體制動後的肌萎縮。

2、防治因肢體創傷、炎症時疼痛所致的肌萎縮。

3、促進神經系統損害後的肌力恢復。幫助維持肌病時的肌肉舒縮功能。

4、調整肌力平衡,對脊柱側彎、平足等骨關節畸形起矯治作用。

5、增強軀乾和腹背肌力平衡,改善脊柱排列及應力分布,增加脊柱穩定性,防治脊柱疾病。

6、改善原動肌與拮抗肌之間的平衡,以促進關節的動態穩定性,防止負重關節的退行性改變。

7、增強腹肌和盆底肌訓練對防治內臟下垂、改善呼吸及消化功能有一定意義。


與肌力一級功能鍛煉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手部創傷出血最簡便有效的方法 瀏覽:473
白菜食用方法 瀏覽:44
金邊吊蘭爛心的治療方法 瀏覽:558
調洪演算都有哪些方法 瀏覽:618
桔子種子盆栽種植方法 瀏覽:755
視頻號電腦直播方法 瀏覽:600
氨瓶的使用方法應注意什麼 瀏覽:122
累積計算方法 瀏覽:374
用什麼方法戒煙快 瀏覽:42
如何改善關系的好方法 瀏覽:162
倉鼠戶外浴室安裝方法 瀏覽:496
絕地求生的快速上分的方法 瀏覽:379
短期經驗決策分析方法的特點 瀏覽:640
蘋果x指紋鎖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900
日產逍客變速箱異響解決方法 瀏覽:197
計算方法第 瀏覽:62
湯臣倍健維生素c食用方法 瀏覽:107
家庭教育學習的方法和步驟 瀏覽:905
蝗蟲解決方法 瀏覽:474
涼的種植方法 瀏覽: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