髖關節股骨頭壞死的治療方法包括以下幾種:第一、非手術治療,適用於青少年病人,因其有較好的潛在自身修復能力,隨著青少年的生長發育,股骨頭常可得到改建,獲得滿意效果。對成年人病變屬於Ⅰ期、Ⅱ期,范圍較小者也可採用非手術治療,一般病變范圍越小越容易修復。對單側髖關節病變病變側應避免負重,可扶拐、戴坐骨支架、用助步器行走。如雙髖同時受累,應卧床或坐輪椅,如髖部疼痛嚴重,可卧床同時行下肢牽引,常可緩解症狀。理療能緩解症狀,但持續時間較長,一般需6-24個月或更長時間。治療中應定期拍攝X光片,直至病變完全癒合後才能負重;第二、手術治療,如保守治療無效,可改行手術治療,可以選擇髓芯減壓術、植骨術以及人工髖關節置換術。
⑵ 髖關節脫位
髖關節脫位是一種嚴重損傷,因為髖關節結構穩固,必須有強大的外力才能引起脫位。在脫位的同時軟組織損傷亦較嚴重,且常合並其它部位或多發損傷。因此患者多為活動很強的青壯年。
髖關節脫位的病因
1、發病原因
有許多理論闡述髖關節脫位的病因,如機械因素,內分泌誘導的關節鬆弛,原發性髖臼發育不良和遺傳因素等,臀位產時有異常屈髖的機械應力,可導致股骨頭後脫位,韌帶鬆弛曾被認為是重要發病因素,妊娠後期母親雌激素分泌增多會使骨盆鬆弛,有利於分娩,也使子宮內胎兒韌帶產生相應鬆弛,在新生兒期較易發生股骨頭脫位,但很難以單一的因素來解釋本病的原因,一般認為遺傳和原發性胚質缺陷對發病可能起重要作用,胎兒的髖關節開始是間質性軟骨形成的裂隙,先呈深凹圓形,然後逐漸變淺,呈半圓形,出生時,髂骨,坐骨及恥骨僅部分融合,髖臼窩極淺,所以分娩時胎兒髖關節有很大的活動幅度,以使胎兒容易通過產道,因此,胎兒在出生前後這段時間內,最容易發生髖關節脫位,若胎兒下肢置於伸直內收位,則股骨頭不易置於髖臼的深處,極易脫位。
2、發病機制
出生時以關節囊鬆弛為主要病理改變,隨著年齡增大和脫位程度加重,特別是開始行走後,可逐漸出現下列病理變化:
①關節囊伸長,與髂骨粘連,中部狹窄呈啞鈴狀。
②髖臼盂唇增厚,開始為外翻,隨行走增多而成內翻,圓韌帶增長變粗,橫韌帶肥厚,髖臼因缺乏股骨頭的正常壓力刺激而發育不良,變淺並呈斜坡狀。
③股骨頭骨骺發育延遲,甚至發生缺血性壞死,股骨頸前傾角和頸干角增大。
④股內收肌攣縮,臀肌鬆弛。
⑤髂骨翼處形成假臼,骨盆傾斜和代償性脊柱側凸。
髖關節脫位的治療
1、新鮮脫位的治療
(1)後脫位的復位方法
①問號法(Bigelow's法)
在腰麻下,病員仰卧,助手固定骨盆,髖、膝屈曲至90度,術者一手握住患肢踝部,另一前臂放在腘窩處向上牽引,開始先使髖關節屈曲、內收、內旋,然後一面持續牽引,一面將關節外旋、外展、伸直、使股骨頭滑入髖臼而復位。
②提拉法(Allis法)
患者仰卧,助手的動作和術者的位置同上法,復位時術者先將患側髖和膝關節屈至90°,使髂股韌帶和膝屈肌鬆弛,然後一手握住小腿向下壓,另一前臂套住膝後部向上牽拉,使股骨頭向前移位接近關節囊後壁破口。
③復位後的處理
固定:復位後可用單側髖人字石膏固定4~5周,以後可架拐早期活動,但患側不能負重,待6~8周後,進行X線檢查,顯示無股骨頭壞死時再負重走路。
④手術復位的適應症
手法不能復位,應考慮及時手術復位。髖臼上緣大塊骨折,須手術復位並作內固定。
(2)前脫位治療原則同前,僅手法方向相反,復位後處理亦同。
(3)中心脫位宜用骨牽引復位,牽引4~6周。如晚期發生嚴重的創傷性關節炎,可考慮人工關節置換術或關節融合術。
2.髖關節陳舊性脫位
因髖臼內充滿纖維瘢痕,周圍軟組織攣縮,手法復位不易成功。可根據脫位時間、局部病變和傷員情況,決定處理方法。脫位未超過三個月者,或試行手法復位。對關節面破壞嚴重者,可根據患者職業決定做髖關節融合術或人工關節置換術。
髖關節脫位的症狀
髖關節在脫位的同時軟組織損傷亦枝嚴重,且常合並其他部位或多發損傷。脫位一般分為前、後及中心脫位3種類型,脫位後圾骨頭位於Nelaton線(骸骨前上棘與坐骨結節連線)之前者為前脫位。
髖關節脫位的臨床症狀表現如下:
1、髖關節後脫位
①髖關節在屈曲內收位受傷史。
②髖關節疼痛,活動障礙等。
③脫位的特有體征 髖關節彈性固定於屈曲、內收、內旋位,足尖觸及健側足背,患肢外觀變短。腔溝部關節空虛,髂骨後可摸到隆起的股骨頭。
④大轉子上移,高出鎔坐線。
⑤有時並發坐骨神經損傷,筋臼後上緣骨折。晚期可並發股骨頭壞死。
⑥X線檢查可確定脫位類型及骨折情況,並與股骨頸骨折鑒別。
2、前脫位時,俄關節呈屈曲、外展、外旅畸形,思肢很少短縮,大粗隆亦突出,但不如後脫位時明顯,可位於骸坐線之下,在閉孔前可摸到股骨頭。
3、中心脫位畸形不明顯,脫位嚴重者可出現患肢縮短,下膠內旋內收,大轉子隱而不現,破關節活動障礙。臨床上往往需經x線檢查後,方能確定診斷。常合並髖臼骨折,可有坐骨神經及盆腔內臟器損傷,晚期可並發創傷性關節炎。
髖關節脫位的飲食
髖關節脫位是一種較常見的髖關節畸形,多數為部分或少數全部股骨頭脫出髖臼。病變累及髖臼、股骨頭、關節囊和髖關節周圍的韌帶和肌肉。患了髖關節脫位的患者在飲食方面可以多吃一些活血祛瘀通絡、逐血利濕的食物,那樣將會對病情有明顯的好處。
1、炒油菜莧
組成:油菜莧250克。
用法:油菜莧洗凈,切成小段,菜油起油鍋,將油菜莧炒熟,加少許精鹽、味精,分次食用,每日2次,連續1周。
功效:活血祛瘀通絡。
主治:關節脫位復位後早期,腫脹明顯不退者。
2、赤小豆竹筍湯
組成:赤小豆100克,綠豆100克,竹筍30克。
用法:將赤小豆、綠豆、嫩竹筍分別洗凈,置鍋中,加清水500毫升,急火煮開3分鍾,文火煮20分鍾,分次食用,連服1周。
功效:消腫活血,逐血利濕。
主治:關節脫位復位後早期,局部腫脹明顯,瘀塊不退者。
3、薤白鯽魚湯
組成:鯽魚1條,薤白25克。
用法:鯽魚活殺,去鰓、內臟等,洗凈,油鍋煎至魚背微黃,加清水500毫升;薤白洗凈,紗布包紮,同置鍋中,急火煮開3分鍾,加黃酒、姜、蔥、精鹽等,改文火煮20分鍾,去薤白,食魚及湯,連續1周。
功效:消腫行氣活血,利水濕。
主治:關節脫位復位後早期,關節部脹痛明顯,關節活動受限者。
4、韭菜炒佛手
組成:韭菜250克,佛手200克。
用法:韭菜洗凈,切成小段;佛手洗凈,切成小片。油鍋燒熱, 將韭菜、佛手同置鍋內,熱炒炒熟,分次食用,連續10天。
功效:行氣止痛,溫經通絡。
主治:關節脫位復位中期,關節仍腫脹,活動不利者。
髖關節脫位的檢查
髖關節脫位的檢查項目大致有以下幾點:
1、體格檢查:
(1)前脫位:傷肢呈外展、外旋、屈曲畸形,膝部內翻、足外側可接觸床面,功能喪失,髖部腫痛;髖部外側平坦,臀部凹陷,在腹股溝處可摸到股骨頭。被動活動,引起肌肉痙攣和劇烈疼痛。
(2)後脫位:患胺畸形,臀部隆起為股骨頭所在處,大腿呈內收、內旋、屈曲短縮畸形。根據髂坐線、Bryant三角和作Shoemake線交點檢查均顯示股骨大粗隆上移的徵象,髖關節套疊(或望遠鏡試驗)為陽性,下肢短縮,不能外展和伸直。被動活動時出現疼痛加重,保護性痙攣。在陳舊性損傷中患髖屈氏試驗陽性。同時注意有無坐骨神經損傷使膝以下感覺運動損失旱癱瘓狀態。
(3)中心脫位:股骨頭移位輕者,僅有局部壓痛、腫脹及輕度髖關節活動障礙,無特殊肢體畸形;股骨頭移位嚴重者,除有疼痛、腫脹表現外,可見傷肢外旋、短縮、大轉子內移,功能喪失;若骨盆骨折,有血腫形成,傷側下腹部壓痛;直腸指檢時,常在傷側觸到包塊(股骨頭)及疼痛;患肢軸向叩擊痛陽性。
2、x線檢查:可提示殷骨頭移位的情況及有無合並骨折。
髖關節脫位的預防
1、預防:
本病是由於外傷性因素引起,注意生產生活安全,避免受傷是預防本病的關鍵。
2、術前准備:
(1)術前給予仔細評價和積極治療,糾正重要器官功能障礙,為手術做好准備。深入病房,多與患者交流,向患者介紹髖關節手術的方式以及治療流程,解答患者的疑問,消除顧慮,自覺配合醫護人員的治療。
(2)陳舊性脫位術前應作持續骨牽引1周左右。
(3)顯露途徑的選擇:髖關節脫位的顯露途徑可選用前外側顯露途徑或後側顯露途徑。前者取仰卧位,手法復位比較方便,但脫位的股骨頭位於髂骨的後面,比較深,分離有一定困難。後側顯露一般取俯卧位,顯露股骨頭、坐骨神經及髖臼比較直接,容易。
3、其他注意事項:
(1)髖關節脫位,應及時診治。因為有少數脫位會合並髖臼骨折,必須有X線攝片確診。早期重定容易,效果也較好。陳舊者,多數要手術重定,效果相對不好。此外,治療不當會引起股骨頭缺血性壞死,嚴重地影響關節功能。
(2)髖關節脫位,尤其是先天性髖關節脫位治療後出現的並發症大多與手法粗暴、牽引不夠,手術指征未掌握,未弄清阻礙復位因素和固定不當等原因所致。多數可以避免。常見並發症有:
①再脫位,常因阻礙復位因素未消除。
②股骨頭缺血性壞死,這類並發症主要是由於手法粗暴或手術創傷過大,損傷了股骨頭的血供
③髖關節骨性關節病,是晚期的並發症。
④股骨頭骨骺分離,股骨上段骨折,坐骨神經損傷等。
⑶ 髖關節疼怎麼治療
對於髖關節疼痛的治療辦法,首先應該注意休息,避免勞累,爬樓,爬山等劇烈運動,第二,對於該病的葯物治療,首先可以服用非甾體消炎葯物,比如美洛昔康,雙氯芬酸鈉,具有消炎止痛的作用,另外可以常規服用鈣片以及維生素d有預防病情加重的作用,第三氨基葡萄糖具有保護軟骨,延緩病情進展的作用,而且副作用比較小。
1、當我們髖關節疼痛的時候,我們最根本的就是要注意休息,讓我們的髖關節得到休息,這樣有利於急性炎症的消退。如果必須要走動的話最好是藉助拐杖,這樣方便的同時還能減輕髖關節的壓力。
2、當突然發生髖關節疼痛的現象,我們可以採取冷敷來減輕疼痛,冷敷適用於急性發作的髖關節。等緩解之後我們可以採用冷熱交替的敷,這樣更有利恢復。
3、我們還可以採取中醫治療,針灸推拿幾乎是適用於任何骨科疾病,針灸以及推拿都可以很好的緩解和治療髖關節疼痛的症狀。同時我們還可以配合貼一些具有活血化瘀作用的貼膏或者中葯濕敷疼痛的地方。
4、髖關節疼痛的話我們還需要進行抗炎治療,因為髖關節疼痛多數是因為炎症引起的,所以我們要消炎,可以口服一些消炎葯,也可以選擇靜脈注射青黴素。
5、如果是普通的損傷引起的髖關節疼痛經過卧床休息以及以上方法治療都可以緩解的。對於嚴重的髖關節疼痛,這種情況一般是因為滑膜病變或者股骨頭壞死導致的。必要的時候我們只能進行手術摘除滑膜或者是換上人造的股骨頭。
髖關節疼痛很多時候是生活習慣不當造成的,因此我們要養成好的習慣。不要敲二郎腿,運動要適度。還要注意的是控制自己的體重,因為當你體重太重的時候,髖關節承受的壓力也會變大,就容易發生髖關節疼痛的現象。
祝您早日康復。
⑷ 如何治療髖關節炎,
髖關節炎
的治療方法1、非葯物治療
:包括患者的健康教育、自我訓練、減肥、有氧操、
關節活動度
訓練、
肌力
訓練、助行工具的使用、膝內翻的楔行
鞋墊
、職業治療及
關節
保護、
日常生活
的輔助設施等等。2、葯物治療:中醫對於關節炎治療的傳統理論認為「風寒濕邪,痹阻
經脈
,致使經脈不通,不通則痛」,所以中葯治療一般是以祛風散寒、
解痙
通絡,活血化淤為目的。目前
臨床葯物治療
中比較理想的
用葯
是之源倍健-節舒康軟膠囊
3、手術治療
:髖關節炎症狀十分嚴重、葯物治療無效的,且影響
病人
的日常生活,就應該考慮手術干預。但由於關節置換手術存在一定的近期和遠期
並發症
,如
部件
的松動和磨損、骨溶解,這些並發症目前還不能完全解決。由於
人工關節
置換的效果與手術時間的長短、
醫師
的經驗、病人術前的身體條件、
圍手術期
處理和康復訓練等因素密切相關。因此實施人工關節置換手術需要謹慎。
4、葯物治療:西葯以鎮痛抗炎為主,常見有
消炎痛
、
扶他林
等,口服能較有效地緩解症狀,但這類葯物的
胃腸道
副作用
大。近年新上市的昔布類葯物抗炎鎮痛效果肯定,胃腸副作用較輕,但價錢偏高。如關節反復腫痛者可選擇性使用激素類葯,但因其副作用不宜多次反復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