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家裡的小金魚身上長了白點怎麼辦
此病要綜合治療,只用葯收效不大,加強飼養管理很重要。首先停食4~5天,減少污染,保持水溫恆定,升溫比原水溫高2~3℃為佳。在沒有水草的情況下可適當投葯,水草對各種葯物敏感很快枯死。熱帶魚常用驗方如下:x0dx0a參考驗方1:早期可投入0.5%~1%食鹽,可取得一定效果。x0dx0a參考驗方2:初期、中期可用1~5ppm的呋喃西林粉劑灑全箱。用火柴棍蘸甲基藍結晶粉,涮入病魚箱內變色即可,都有較好效果。x0dx0a參考驗方3:早期、中期,將紅汞放入水中,變成淡紅色即可,有很好的消滅病原的作用,但不能反復使用,因汞有毒,魚不易排出體外。x0dx0a白點病物理治療方法,使用葯物治療金魚白點病新手不易掌握,且治療效果不佳。推薦物理治理方法一則,根據白點病原蟲耐受水溫30攝氏度的特點,使用加溫器將水溫非常緩慢的逐步加熱到35攝氏度,並保持3天,之後逐步回復正常水溫並調換新水,一周類白點原蟲全部脫離。該方法簡單易操作,副作用小,治理效果非常好。
㈡ 俺家紅色鸚鵡魚身上長了些白點,怎麼辦
鸚鵡魚有白點病的原因:
鸚鵡魚的白點病就是因為多子小瓜蟲(寄生蟲)寄生而成的。水蚤、病魚,水污染都是傳播的途徑,這也是是熱帶魚的頭號病。水溫忽高忽低是本病的誘因,初學者往往都不清楚這一點,其實熱帶魚比金魚易患白點病。這白點病最好早發現,早治療,早隔離,早消毒,保持恆溫也是防止此病的有效方法。白點病分為早、中、晚三期,病程5~7天,各期為2~3天,常導致魚群大批死亡,死亡率可達60%~70%。
白點病的治療方法:無論使用什麼葯物首先要提高水溫到30度。可利用小瓜蟲不耐高溫的方法,促使產生在魚體表面的孢子快速成熟,加速其生長速度,使他們從魚體表面脫落。
治療葯物:
1、也可用5%鹽水浸泡數天。
2、或用百萬分之二(2ppm)的甲基藍溶液,每天浸泡6小時。
3、用百萬分之零點零五(0.05ppm)的孔雀石綠和百萬分之二十五(25ppm)的甲醛溶液混合處理,療效較好。
4、或用28~30℃的百萬分之二(2ppm)的鹽酸奎寧葯液浸泡3~5天。
5、或用百萬分之二(2ppm)的硝酸亞汞葯液浸泡30分鍾。
6、或用百萬分之五十至七十(50~70ppm)濃度的紅汞溶液浸泡5~15分鍾,每天2次。
治療待白點消失後,仍要用葯一段時間使未附著魚體的小瓜蟲死亡
注意:
1、硝酸亞汞、孔雀石綠,是劇毒產品,會對人體產生巨大傷害,極易至癌。故不推薦使用,在其他病害的治療上也應避免使用
2、孔雀石綠在化學上稱為鹼性綠,分子式為:C23H26N2,分子量為:346.4,在工業上可用作綠色染料。但魚病治療方面也應用很多(尤其漁場),可用於多種魚體外寄生蟲和病原體(包括:黴菌、細菌、皮膚與鰓部的吸蟲感染等等),臨床治療已被證實有效的病症包括:白點病、水霉病、絲霉病、皮膚黏液病等等。
3、紅汞是一種外用葯,浸泡也是一種外用的方法,主要是掌握濃度和時間。在初期只是身體很少的部分,可以擦拭,但如果後期,全體皆是,那麼稀釋之後擦與浸泡是一樣的。擦拭只是局部,大可不必稀釋,因為擦拭是將魚先撈出,這樣的魚脫水時間不應該很長,稀釋擦之後馬上放入水中,葯效大失,療效不大。所以,局部是可以擦拭的,但不應該稀釋,如果是全身,那麼應該浸泡。因為全身擦拭,魚鰓是很難擦到的,操作也很難,操作不慎還會對魚鰓造成外傷。
㈢ 治療金魚的白點病用什麼葯好
初期、中期可用1~5ppm的呋喃西林粉劑灑全箱,用火柴棍蘸甲基藍結晶粉,涮入病魚箱內變色即可,都有較好效果。
因此對患白點病的熱帶魚來說,治療並不太麻煩。只須將水溫維持在28~30℃左右,一星期以後,魚體表的胞囊就會全部脫落。如果此時在輔以葯物治療,效果會更好。
當病魚症狀消失後,要及時更換新水,以免時間太長引致魚的汞中毒。預防此病只須注意保持25℃以上的水溫,引進新魚時先將新魚用高錳酸鉀溶液或鹽水浸泡消毒後才放入魚缸。
症狀和病變:
患病初期,胸鰭、背鰭、尾鰭和體表皮膚均有白點狀散布,病魚雖照常覓食,但常聚集在魚缸的角上互相擠擦。病魚會用身體摩擦硬物,希望藉此清除身上討厭的病原體。
幾天後白點布滿全身,病魚常呆滯狀浮在水面,嚴重的全身似灑滿白粉,多在春、秋和梅雨季節發生,尤其在缺乏光照、低溫、活餌的尾部下容易流行。
此病傳染速度很快,如不及時治療會二次感染合並水霉病及細菌感染,嚴重時,葯物無效,會大批死亡。要及早治療。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金魚白點病
㈣ 熱帶魚白點病怎麼治
熱帶魚白點病怎麼治
熱帶魚白點病怎麼治?很多人家裡都會養魚,作為觀賞美化的作用,但是養魚也是需要技巧的,因為魚類也會生病,如果沒有及時治療也容易危害生命。那麼熱帶魚有了白點病要怎麼治療呢?一起來看看吧。
熱帶魚白點病怎麼治
熱帶魚的白點病不但影響了觀賞魚的觀賞價值,還會嚴重危害到魚的進食,並且嚴重的話還會危害到魚兒的生命。人工飼養觀賞魚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觀察,及時治療觀賞魚白點病。
1.因小瓜蟲不耐高溫,一般25℃以上就會停止發育,當水溫升至28~30℃時,就會自然死亡。因此對患白點病的熱帶魚來說,治療並不太麻煩。只須將水溫維持在28~30℃左右,一星期以後,魚體表的胞囊就會全部脫落。
2.如果此時在輔以葯物治療,效果會更好。用葯物治療時,可在魚缸中用0。1ppm的硝酸亞汞作葯浴處理。對病重的魚,可用2ppm的硝酸亞汞或0。5ppm孔雀石綠溶液侵洗病魚2-3小時。
3.當病魚症狀消失後,要及時更換新水,以免時間太長引致魚的汞中毒。預防此病只須注意保持25℃以上的水溫,引進新魚時先將新魚用高錳酸鉀溶液或鹽水浸泡消毒後才放入魚缸,一般就能杜絕白點病的發生。
熱帶魚白點病的預防方法
白點病主要是由小瓜蟲的原生動物侵入魚體造成的,而小瓜蟲不是細菌或病毒,所以不會通過空氣進行傳播,想要預防觀賞魚的白點病,只要沒有外界的引入,觀賞魚很難會得白點病。預防的方法有以下三步:
1、購買魚的時候仔細觀察,入缸前(原缸有魚)隔離一至兩周會比較保險。
2、水草等帶有水的東西不要直接入缸,隔離一兩天就可以了。
3、如果家裡有多個魚缸,最好不要交叉使用缸內的水和一些工具,以免互相傳染。
實際上,小瓜蟲就是從別人的魚缸通過某些途徑傳到你的魚缸裡面的,只要切斷這個途徑,你的魚是不會感染白點的。
如何預防熱帶魚生病
觀賞魚和其他的寵物不一樣,作為水中生物,一旦生病治療起來是比較麻煩的。又不能喂葯又不能打針的。所以作為主人平時要做的就是提高它們的身體素質和抵抗力,以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辦法,讓我們所飼養的熱帶魚身體更強壯,長得更好。
1.增強熱帶魚的抵抗力,首先是水質。在我們在飼養和繁殖熱帶魚過程中,要加強對水質的管,如果偏差過大,要及時調整,城市自來水的硬度一般為7,是中性水,酸鹼度大多是6.5—7.0,是弱鹼性水,一般情況下不會有大的變化。這種水是適合養魚的。但有時也會例外,所以要隔一段時間進行一次檢測,以防發生意外。同時要注意經常換水,保持水質的清新。換水次數過少甚至長期不換水的話,魚缸里的水含氧量減少,會造成熱帶魚因缺氧而大量死亡。
2.要使熱帶魚身體強壯,增強抵抗疾病的能力,餵食也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魚食在投喂加前一定要沖洗干凈,以免將病原微生物和有害物質帶進水中,千萬不要用變質的魚食喂魚。
給熱帶魚餵食要做到定時,適量,一般每天喂2次,早7點和晚7點最佳。這樣可以使熱帶魚吃飯吃好,增加食慾,增強消化能力,保持消化系統的正常工作。
3.消滅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蟲。如果發現熱帶魚流動緩慢,體色減退,食慾不振等現錫,便是患病前兆,應及時將這些有患病先兆的魚撈出另養,以防止疾病傳染和蔓延。對這些魚要及時進行消毒,讓它們多接受光照,喂給小量鮮活餌料,待其徹底恢復健康後,才可將其放回原缸。如果發現病魚或死魚,則應立即撈出,進行治療和處理,如果病魚患的是傳染病,而且病情較重,應將其處理掉。缸里其他未患病的魚也應撈出進行清洗消毒,同時將缸里的水全部換掉。然後對缸體進行消毒處理後,缸里的底沙、花盆、水草等也要分別進行消毒和清洗。
什麼是熱帶魚白點病?
白點病,簡稱ich(美洲)或ick(歐洲),是十分普遍和常見的魚體疾病,由一種叫ichthyophthirius multifiliis(想是譯作「卵形馬蹄核纖毛蟲,也叫小瓜蟲」,以下一概將之簡稱為白點蟲)的單細胞寄生蟲所引起的;在眾多的淡水魚中,例如熱帶魚、金魚,以至到食用魚等的身上最為常見,而且在野外的地方會更為肆虐。它的繁殖和傳播能力極強,但只會寄生在活魚身上。
白點病是一種最常見的魚類寄生蟲病,多發於秋末春初水溫較低的季節鯉科和慈鯛科的熱帶魚較易感染。
熱帶魚魚鰭上白點病的症狀
亞峰觀賞魚用速效白點一掃光白點凈殺小瓜蟲去白點片狀25片 白點病最初表現為在魚體的某一個部位有一些白點,數天後白點會蔓延到全身,表現為常卧在水族箱底靜止不動,食慾不振,有時在增氧泵的`注水處浮游,忽然有狂游的動作,後期,魚身有大量的白濁黏液分泌,魚常用身體擦箱壁,嚴重時鱗片大量脫落。白點病發病率高,傳染快,常發生在初春、梅雨、初秋氣溫變化大的季節。魚移箱或水溫過急的變換,都會引發白點病。白點病要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治癒率高。如到了後期,因被感染的魚食慾減退,體質下降,很容易印發別的疾病。
在患病初期,病魚會用身體摩擦硬物,希望藉此清除身上討厭的病原體。病魚體表、鰭條和鰓上可見許多小白點。病魚消瘦,浮於水面或群集一角,很少活動。後期體表如同覆蓋一層白色薄膜,粘液增多,體色暗淡無光。
熱帶魚魚鰭上白點病的治療方法
無論使用什麼葯物首先要提高水溫(最好到30度)。可利用小瓜蟲不耐高溫的方法,促使產生在魚體表面的孢子快速成熟,加速其生長速度,使他們從魚體表面脫落。
治療葯物:
1、可用5%鹽水浸泡數天;
2、或用百萬分之二(2ppm)的甲基藍溶液,每天浸泡6小時;
3、用百萬分之零點零五(0.05ppm)的孔雀石綠和百萬分之二十五(25ppm)的甲醛溶液混合處理,療效較好;
4、或用28~30℃的百萬分之二(2ppm)的鹽酸奎寧葯液浸泡3~5天;
5、或用百萬分之二(2ppm)的硝酸亞汞葯液浸泡30分鍾;
6、或用百萬分之五十至七十(50~70ppm)濃度的紅汞溶液浸泡5~15分鍾,每天2次。
㈤ 錦鯉白點病怎麼治
小瓜蟲,蟲體橢圓,柔軟可塑,形態多變。本病是由多子小瓜蟲侵入魚體皮膚和鰓部引起的,一年四季都可感染,發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是較常見的寄生蟲性魚病。
治療方法:(1)根據小瓜蟲不耐高溫的特點,提高水溫至28度,(小瓜蟲在水溫25度以上不易繁殖,28度開始死亡),予以防治。數天後小瓜蟲胞囊就會逐漸破裂脫落,這時更換新水,保持水溫恆定,病魚基本功就會痊癒。如再輔以葯物治療,治癒率可達90%以上。
(2)在溶水量50千克的水族箱中放入黃豆粒大小的呋喃西林粉,稀釋後潑灑於水中,葯浴病魚。
㈥ 我的鸚鵡魚得白點病了,該怎麼治啊!
把魚缸溫度升高到30度,30度白點病的細菌就不能存活,最多三天就好了,另外加粗鹽或海鹽,起到殺菌作用,換部分水,用涼白開,24小時開氧氣,也可以的,但是要注意鸚鵡是高氧魚,一定不能讓它們缺氧,否則很快就死掉的。
㈦ 如何用土辦法治療金魚白點病
白點病就是寄生蟲,多子小瓜蟲。此寄生蟲在沒有寄主的情況下,無法生存,它的生長和溫度有很大關系,最適溫度15-24度,26度以上,幼蟲停止發育,成蟲開始大批死亡。
其實白點病是魚病里最常見的一種病,此病有明顯的季節性,初春、晚秋較為流行,易復發。也是魚病里比較好治療的一種病,只要發現的早,正確治療,一般都會康復的,所以不必為此太煩惱。
白點病尤其在缺乏光照、寒流低溫、活餌等情況下容易流行。初期症狀,病魚常在水草、石塊、缸壁上摩擦身體,使人覺得魚體癢不可耐。隨著病情加重,白點越來越多,肉眼可見魚頭、魚體、魚鰭上全身似灑滿白粉,游動動作遲鈍。如不及時治療,二次感染水霉病或細菌病,更麻煩,嚴重時,葯物無效,大批死亡。所以,白點病一定要早發現早治療。
治療方法:
1,如果是個別魚身體上有白點了,而其他魚沒有,那是白點病的初期階段,還沒有擴散。
此時,將患病的魚隔離,用小容器單養。用1%濃度的鹽水+黃粉浸泡,每天換一次水(要全部換完),一般情況下數天內就能痊癒。
2,如果是很多魚身體上都有白點了,那是小瓜蟲已大量繁殖,白點病已經爆發,到中(後)期了,此時如不及時治療,到後期將不可治癒,造成群死現象。
此時,在魚缸里放加溫棒、溫度計,將水溫逐漸調高(每2-3小時提高1度,不能過快)至28度,金魚不能再高了,否則有死魚的危險。已溫度計的溫度為准。水裡放1%鹽,每隔1天換一次水,換水要全部換完,不能留老水,因為老水裡可能還有沒有殺死的小瓜蟲,直至痊癒,一般要1星期左右。
治療此病是個緩慢的過程,不要心急,耐心等待,魚兒會慢慢好起來的。
很多新手魚友一見心愛的魚兒得白點了,就急忙忙的去找葯。其實,完全沒有必要用葯物治療此病。本人反對用葯治療白點病,比如什麼白點凈、甲基藍等。
原因:
首先,是葯三分毒,葯物對魚有很大的副作用。 現在市面上的魚葯,質量都沒有保證,葯效也有很大差別。同一種葯,不是一個廠家生產的,都有很大差異。有些純粹就是假冒偽劣,很難去辨別。有的上面連說明、用量都講不清楚。
其次,就算是買到好葯了,由於葯效的不同,造成葯量無法准確掌握,掌握葯量對很多人都是個不可避免的問題,尤其是新手。下葯太輕、太重都是問題。太輕,不能達到治癒目的;太重,就算是治好了,魚也會受到很大影響,比如中毒、褪色等,有的直接就死亡了。
所以,本人一向的主張都是,在盡可能不用葯就能治癒的情況下,盡量不要用葯。白點病升溫就能解決,效果很好,為什麼非要去用葯,去冒險呢?
關於水裡放鹽,濃度的問題。水的體積可以算出來,一升=一公斤;鹽的重量如果不好掌握,就找個杯子,裝滿,找個小稱稱重一次,下次,用這個杯子當量具就可以了。小稱,買菜的地方就有。 呵呵。。。
有個特殊情況需要給新手魚友們提醒一下:
就是頭上長肉瘤的金魚,如:獅頭、虎頭、蘭壽、小紅帽等,有的時候在頭瘤的縫隙間長了白點、白絨毛,那是頭瘤在生長過程中分泌的一種液體,屬正常現象,千萬不要當成白點病給誤診了。 白點病是魚的全身都有,嚴重時全缸的魚都有。而頭瘤分泌物是只在頭瘤的縫隙中有,身體其它地方沒有,是個別魚有,其它魚沒有,是短時間有(2-3天),分泌結束就沒有了。 大家一定要仔細觀察,區分開來。
㈧ 金魚身上長白點怎麼辦
白點病是一種最常見的魚類寄生蟲病,多發於秋末春初水溫較低的季節鯉科和慈鯛科的熱帶魚較易感染。白點病也叫小瓜蟲病,小瓜蟲蟲體(lchthyophthiriusmultifiliis)呈球形,全身披有纖毛,直徑約0.8mm,為肉眼可見的小白點。在水溫18-23℃的情況下,小瓜蟲常寄生在魚的皮下、尾鰭和鰓部,吸食魚體組織的營養,並刺激魚體分泌大量粘液,因此在魚體表形成一個個白色膿泡,遍布魚全身。金魚患此病時,表現在魚鰭上先出現白點,魚兒顯得精神呆滯、漂浮於水面,很少活動。或者常在水草、砂石旁側身迅速游動蹭癢。嚴重時,導致魚體周身密布白點、停止攝食、肌體消瘦、呼吸困難直至死亡,病程一般約為5~10天。因小瓜蟲不耐高溫,一般25℃以上就會停止發育,當水溫升至28~30℃時,就會自然死亡。因此對患白點病的金魚來說,治療並不太麻煩。只須將水溫維持在28~30℃左右,一星期以後,魚體表的胞囊就會全部脫落。如果此時在輔以葯物治療,效果會更好。用葯物治療時,可在魚缸中用0.1ppm的硝酸亞汞作葯浴處理。對病重的魚,可用2ppm的硝酸亞汞或0.5ppm孔雀石綠溶液侵洗病魚2-3小時。當病魚症狀消失後,要及時更換新水,以免時間太長引致魚的汞中毒。預防此病只須注意保持25℃以上的水溫,引進新魚時先將新魚用高錳酸鉀溶液或鹽水浸泡消毒後才放入魚缸,一般就能杜絕白點病的發生。
白點病的症狀:在患病初期,病魚會用身體磨擦硬物,希望藉此清除身上討厭的病原體。病魚體表、鰭條和鰓上可見許多小白點。病魚消瘦,浮於水面或群集一角,很少活動。後期體表如同覆蓋一層白色薄膜,粘液增多,體色暗淡無光。
白點病的發生環境:有明顯的季節性,水溫上下波動小瓜蟲繁殖,15—23℃的水溫最適於小瓜蟲繁殖。
白點病的治療方法:無論使用什麼葯物首先要提高水溫到30度。可利用小瓜蟲不耐高溫的方法,促使產生在魚體表面的孢子快速成熟,加速其生長速度,使他們從魚體表面脫落。治療葯物:1。也可用3%鹽水浸泡數天;2。或用百萬分之二(2ppm)的甲基藍溶液,每天浸泡6小時;3。用百萬分之零點零五(0.05ppm)的孔雀石綠和百萬分之二十五(25ppm)的甲醛溶液混合處理,療效較好;4。或用28~30℃的百萬分之二(2ppm)的鹽酸奎寧葯液浸泡3~5天;5。或用百萬分之二(2ppm)的硝酸亞汞葯液浸泡30分鍾;6。或用百萬分之五十至七十(50~70ppm)濃度的紅汞溶液浸泡5~15分鍾,每天2次
治療待白點消失後,仍要用葯一段時間使未附著魚體的小瓜蟲死亡
註:硝酸亞汞、孔雀石綠,是劇毒產品,會對人體產生巨大傷害,極易至癌。故不推薦使用,在其他病害的治療上也應避免使用
註:孔雀石綠在化學上稱為鹼性綠,分子式為:C23H26N2,分子量為:346.4,在工業上可用作綠色染料。但魚病治療方面也應用很多(尤其漁場),可用於多種魚體外寄生蟲和病原體(包括:黴菌、細菌、皮膚與鰓部的吸蟲感染等等),臨床治療已被證實有效的病症包括:白點病、水霉病、絲霉病、皮膚黏液病等等。
註:紅汞是一種外用葯,浸泡也是一種外用的方法,主要是掌握濃度和時間。在初期只是身體很少的部分,可以擦拭,但如果後期,全體皆是,那麼稀釋之後擦與浸泡是一樣的。擦拭只是局部,大可不必稀釋,因為擦拭是將魚先撈出,這樣的魚脫水時間不應該很長,稀釋擦之後馬上放入水中,葯效大失,療效不大。所以,局部是可以擦拭的,但不應該稀釋,如果是全身,那麼應該浸泡。因為全身擦拭,魚鰓是很難擦到的,操作也很難,操作不慎還會對魚鰓造成外傷。
㈨ 菠蘿魚白點病老反復,有好的辦法么
菠蘿魚白點病治療方法:
(1)病原體:多子小瓜蟲(寄生蟲)。傳染途徑:水蚤、病魚,污染的工具是熱帶魚的1號玻熱帶魚比金魚易患白點病,水溫忽高忽低是本病的誘因,也是初學者常常失敗的原因。歐洲最初興起熱帶魚飼養業時曾因此病全軍覆沒。及時發現早治療,早隔離,加強消毒,保持恆溫是防止此病的有效方法。白點病分為早、中、晚三期,病程5~7天,各期為2~3天,常致魚群很快大批死亡,死亡率可達60%~70%。
(2)症狀:早期,各鰭及身軀有個別的小白點,有食慾,精神沒有多大變化。中期,鰭、身軀到處是白點,沒有食慾,不愛活動,到處蹭癢,顏色變暗。晚期,白點布滿全身,魚浮在水面或沉入箱底。魚有氣無力,左右搖擺,體表粘膜增多,呼吸困難,窒息而死。
(3)治療:此病要綜合治療,只用葯收效不大,加強飼養管理很重要。首先停食4~5天,減少污染,保持水溫恆定,升溫比原水溫高2~3℃為佳。在沒有水草的情況下可適當投葯,水草對各種葯物敏感很快枯死。熱帶魚常用驗方如下:
參考驗方1:早期可投入0.5%~1%食鹽,可取得一定效果。
參考驗方2:初期、中期可用1~5ppm的呋喃西林粉劑灑全箱。用火柴棍蘸甲基藍結晶粉,涮入病魚箱內變色即可,都有較好效果。
參考驗方3:早期、中期,將紅汞放入水中,變成淡紅色即可,有很好的消滅病原的作用,但不能反復使用,因汞有毒,魚不易排出體外。
參考驗方4:中期、晚期,特效葯為硝酸亞汞,但魚對此葯很敏感,易造成死亡,故一般情況下不採用。90×45×60(厘米)箱放綠豆粒大小一塊即可,此葯也不能反復使用。北京動物園治療此病治癒率較高,一般損失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