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舌頭上長白斑怎麼辦
舌苔發白不一定就是疾病的表現。從中醫來看,如果舌苔出現偏厚或者發白等情況,而身體無其他不適症狀,一般認為是「上火」的表現。而這種情況還經常會導致口腔里有難聞氣味,甚至出現口臭。因此,建議您可以在刷牙時用牙刷輕刷舌苔,在飲食上最好以清淡為主。如果這種情況持續時間較長,就該到醫院口腔科看看了,因為舌苔發白也有可能是腸胃疾病表現出的症狀。
舌頭上的物質,一般為綠色或黃色,可用小刷子輕輕刷除。吃飯前刷去舌苔,可增加味覺,不知不覺中食量就會比平時更少哦,無形中可以達到減肥的效果
舌診舌診是中醫診斷疾病的重要方法。舌通過經絡與五臟相連,因此人體臟腑、氣血、津液的虛實,疾病的深淺輕重變化,都有可能客觀地反映於舌象,通過舌診可以了解臟腑的虛實和病邪的性質、輕重與變化。其中舌質的變化主要反映臟腑的虛實和氣血的盛衰;而舌苔的變化主要用來判斷感受外邪的深淺、輕重,以及胃氣的盛衰。
中醫將舌劃分為舌尖、舌中、舌根和舌側,認為舌尖屬心肺,舌中屬脾胃、舌根屬腎,舌兩側屬肝膽(見圖3-1)。根據舌的不同部位反映不同的臟腑病變在臨床上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但不能機械地看,需與其他症狀和體征綜合加以考慮。
1.舌質:是指舌的本體,主要觀察其色,形,態三方面。
正常舌質為色澤淡紅,含蓄榮潤,胖瘦老嫩適中,運動靈活自如,表示氣血充足。見於健康人,也可見於外感初起或內傷病情輕淺者。
(1)舌色
①淡舌:舌色較正常淺淡,主虛證、寒證,多見於血虛,為陽氣衰弱、氣血不足象。色淡而胖嫩為虛寒;胖嫩而邊有齒痕為氣虛、陽虛。
②紅舌:舌色較正常深,呈鮮紅色,主熱證,多為里熱實證。舌尖紅是心火上炎;舌邊紅為肝膽有熱;紅而干為熱傷津液或陰虛火旺。
③絳舌:舌色深紅,為熱盛,多為邪熱深入營分、血分或陰虛火旺。
紅、絳舌顏色越深,表明熱邪越重。
④瘀斑舌:舌上有青紫色之瘀點或斑點,多為內有瘀血蓄積。
⑤青紫舌:全舌舌質呈現青紫,或為熱極,或為寒證。舌質絳紫色深而乾燥為熱極,溫熱病者為病邪傳入營分、血分;舌質淡黃紫或青紫而滑潤者為陰寒證。
(2)舌形:觀察舌質的老嫩、胖瘦、芒刺、裂紋等。
①老嫩:「老」即指舌質紋理粗糙,形色堅斂,多屬實證、熱證:「嫩」指舌質紋理細膩,形色浮嫩,多屬虛證或虛寒證。
②胖瘦:「胖」指舌體胖大、腫脹,多與水濕停留有關。舌質淡而胖,舌邊有齒痕者,多屬脾虛或腎陽虛、水濕停留;舌質紅而腫脹,多屬濕熱內蘊或熱毒亢盛。「瘦」指舌體瘦小而薄,多屬虛證。舌質淡而舌形瘦者,多為氣血不足;舌質紅絳而舌形瘦者,多屬陰虛內熱。
③芒刺:舌乳頭增生、肥大,突起如刺,多屬熱邪亢盛。熱邪越重,芒刺越大、越多。臨床上芒刺多見於舌尖與舌邊,舌尖芒刺多屬肝膽熱盛。
④裂紋:舌體上有多種縱行或橫行的裂溝或皺紋,多由於粘膜萎縮而形成。裂紋舌可見於少數正常人。舌質紅絳而有裂紋者多屬熱盛;舌質淡而有裂紋者多屬氣陰不足。
(3)舌態:觀察舌體有無震顫、歪斜、痿軟、強硬等。
①震顫:舌體不自主地顫抖,多屬氣血兩虛或肝風內動。
②歪斜:舌體偏歪於一側,多為中風偏癱或中風先兆。
③痿軟:舌體伸卷無力,多因氣血俱虛筋脈失養所致。
④強硬:舌體不柔和,屈伸不利,甚或不能轉動,多屬高熱傷津,邪熱熾盛,或為中風的徵兆。
2.舌苔:舌苔是胃之生氣所現。章虛谷曰:「舌苔由胃中生氣以現,而胃氣由心脾發生,故無病之人,常有薄苔,是胃中之生氣,如地上之微草也,若不毛之地,則土無生氣矣」。吳坤安說:「舌之有苔,猶地之有苔。地之苔,濕氣上泛而生;舌之苔,胃蒸脾濕上潮而生,故曰苔。」現代醫家認為舌苔的形成,主要為絲狀乳頭之分化。絲狀乳頭之末梢分化成角化樹,在角化樹分枝的空隙中,常填有脫落的角化上皮、唾液、細菌、食物碎屑及滲出的白細胞等,組成正常的舌苔。正常的舌苔為薄白一層,白苔嫩而不厚,干濕適中,不滑不燥。觀察舌苔內容為苔的顏色、厚薄及潤燥。
(1)苔色:有白苔、黃苔、灰苔、黑苔等。
①白苔白苔是臨床上最常見的,其它顏色的苔可以認為是白苔基礎上轉化而形成的。白苔一般屬肺,主表證、寒證,但臨床上也有里證、熱證而見白苔者。如薄白而潤為風寒;薄白而燥為風熱;寒濕之里證可見白而厚膩之苔。
②黃苔 有淡黃、嫩黃、深黃、焦黃等不同。一般說,黃苔的顏色越深,則熱邪越重。淡黃為微熱;嫩黃熱較重;深黃熱更重;焦黃則為熱結;黃而干為熱傷津;黃而膩則為濕熱。
③灰黑苔 多主熱證,亦有寒濕或虛寒證。舌苔灰黑而干,為熱盛傷津;舌苔灰黑而濕潤,多屬陽虛寒盛。灰黑苔多見於疾病比較嚴重的階段。
(2)厚薄:有薄苔、厚苔、少苔、無苔。
薄苔多為疾病初起,病邪在表,病情較輕;厚苔多示病邪較盛,並已傳里;或有胃腸積滯;或有痰濕。苔愈厚表示邪越盛,病情愈重。但舌苔的形成,反映了胃氣的有無,舌苔雖厚,說明胃氣尚存的一面,而少苔常表示機體正氣不足,無苔則是胃氣大虛,缺乏生發之機。舌面上有不規則的舌苔剝脫,剝脫處光滑無苔,稱為花剝苔,多屬胃的氣陰不足,若兼有膩苔則表示痰濕未化而正氣已傷。
(3)潤燥:反映體內津液的情況。正常舌苔不幹不濕,無苔乾燥為體內津液已耗,外感病多為燥熱傷津,內傷病多為陰虛津液不足;舌苔濕潤表明津液未傷,而苔面水份過多伸舌欲下滴,稱為滑苔,則示體內有濕停留。
膩苔:苔質緻密、細膩如一層混濁光滑的粘液覆蓋於舌面,不易擦去,多屬痰濕內盛。
腐苔:苔質疏鬆如豆腐渣,堆於舌面,易於擦去,多為實熱蒸化胃中食濁,為胃中宿食化腐的表現。
1.正常舌
舌象:舌質淡紅,胖瘦適中,舌苔薄白而干潤適度。
2.淡白舌
舌象:舌質淡白,舌體胖嫩,舌苔白色稀薄。
意義:多為胃氣虛弱或氣血不足。
3.蒼老舌糙苔
舌象:舌質淡紅、蒼老、白苔滿布、微黃、粗糙如砂石。
意義:濕阻脈絡、津不上承、或暴熱傷津。
4.淡白舌白苔
舌象:舌質淡白、白苔滿布,中部厚如積粉。
意義:陽虛熱浮,可見於陽虛而外感濕熱。
5.淡白舌黑燥苔
舌象:舌質淡白,舌體胖,舌苔灰黑燥裂。
意義:脾失健運、濕濁不化、痰濕上蒙清竅。
6.淡紅鏡面舌
舌象:舌質淡紅而嫩,邊有裂紋,舌面光瑩無苔、平滑如鏡。
意義:胃陰不足或氣陰兩虛。
7.瘀斑舌
舌象:舌質淡紅偏暗,邊有瘀點、瘀斑,舌苔薄白。
意義:瘀血阻絡,氣血壅滯。
8.淡紅花剝舌(地圖舌)
舌象:舌質淡紅,舌體歪,舌苔白膩有剝脫,呈地圖狀。
意義:胃之氣陰兩虛,痰濕阻絡。
9.紅舌花剝苔
舌象:舌質紅而嫩,舌苔白膩花剝,剝脫處光瑩無苔,或罩白色透明苔。
意義:濕熱傷陰,濕濁未化,已傷陰液。
10.紅腫脹舌
舌象:舌質紅,舌體腫脹、胖大、不能縮入口內,舌尖與中部黃苔,舌邊與根部白苔。
意義:濕熱熏蒸,血熱上壅。
11.淡紅紫斑舌
舌象:舌質淡紅,舌尖舌邊多處青紫成片,舌苔白膩不均勻,中間苔少。
意義:氣滯血瘀或久病氣血不續。
12.淡紅舌白厚膩苔
舌象:舌質淡紅,舌苔白厚膩。
意義:氣虛血瘀,痰飲停聚。
13.淡紅舌厚腐膩苔
舌象:舌質淡紅,舌體略胖,白厚腐膩苔滿布舌面如積粉,表面微有淡黃色。
意義:濕熱阻滯三焦
14.淡紅舌黃糙苔
舌象:舌質淡紅,舌苔黃燥,粗糙如砂石。
意義:胃腸熱結夾濕,濕熱化燥。
15.紅舌黑膩苔
舌象:舌質紅,苔厚膩,邊白黃中間黑色。
意義:虛陽上浮,濕熱內蘊。
16.紅舌無苔
舌象:舌質紅而嫩、中有裂紋,除舌邊有少許殘存之苔外,餘光瑩無苔。
意義:胃腎氣陰兩傷。
17.齒痕舌
舌象:舌質略紅,舌體胖大而齒痕,舌中間有縱裂,苔薄白而顆粒粗松。
意義:脾虛濕滯,兼有內熱。
18.裂紋舌
舌象:舌質略細,多數縱裂如刀割,舌苔薄白。
意義:素有陰虛,真陰不足,虛火上炎。
19.裂紋舌
舌象:舌質淡白透青紫,舌體胖大,中有深裂紋,舌邊裂紋如刀割,舌苔白膩而不勻。
意義:氣血俱衰,腎陰不足。
20.紅舌白腐苔
舌象:舌質紅,舌苔白厚,顆粒粗松,如豆腐渣堆於舌面。
意義:痰食內聚,濕熱蒸騰。
21.紅舌黃腐苔
舌象:舌質紅,有紅點,舌體蒼老,舌苔由白轉灰黃,厚腐堆起,上有橫直裂紋。
意義:濕熱穢濁蘊結於里。
22.暗紅舌焦黃苔
舌象:舌質紅而偏暗,苔焦黃如鍋粑,厚而有裂。
意義:胃腸熱結,腑氣不通。
23.紅舌黃白苔
舌象:舌質紅,有紅點,苔黃白色,厚積滿布,如米粉狀。
意義:邪熱濕毒蘊結於里。
24.暗紅舌黃燥苔
舌象:舌質絳紅晦暗,舌體薄瘦,舌苔厚而焦黃燥裂。
意義:實熱燥結於胃腸。
25.紅絳舌黃黑苔
舌象:舌質絳紅、蒼老、尖有紅點,苔薄白轉灰黃,根部灰黑垢膩。
意義:風痰上擾,痰熱腑實。
26.紅絳舌黑糙苔
舌象:舌質紅絳,有紅點,黑色糙裂苔滿布,厚積成塊。
意義:熱毒內實,痰熱腑實。
27.紅色點刺舌
舌象:舌質紅,有紅色點刺狀突起,舌苔白膩,表面微黃。
意義:營分郁熱。
28.青紫瘦小舌
舌象:舌瘦小面青紫晦暗,舌苔白厚腐。
意義:寒濕凝滯,氣血壅滯。
29.絳紫舌光剝苔
舌象:舌質絳紫而暗,舌面光剝無苔。
意義:熱及營血,傷陰阻絡。
30.淡白舌水滑苔
舌象:舌淡而胖,邊尖滿布白滑苔,中根部黃苔,厚膩粘滑。
意義:腎陽不足;濕濁化熱。
31.紅絳瘦舌
舌象:舌質紅絳,舌體瘦長,兩條黃色垢苔厚積,燥裂成塊,余處光剝無苔。
意義:胃腸熱結傷陰而兼陰虛火旺。
32.紅胖瘀斑舌
舌象;舌質紅絳有瘀斑,舌體腫脹,舌面有破損,苔白滑兼有醬色。
意義:濕毒內盛。
『貳』 舌頭上有一小塊白斑
舌白斑怎麼治療
一、西醫
1、治療:
1.上皮單純增生或單純白色角化症,應除去所有局部刺激因素,吸煙者要戒煙。
2.對疑有惡變的白斑,如疣狀、顆粒狀及糜爛性病變,均應進行手術切除,冷凍療法或CO2激光治療。對已經治療的患者,應定期隨診觀察,以便及早發現復發進行治療。
3.0.3%維生素甲酸軟膏局部塗用一周至數周即可見白斑消退。維生素甲酸有抑制上皮角化作用。消退的病變停葯後,可有復發,再用維生素甲酸仍有效。
4.維生素A和維生素E。維生素A可維持上皮組織結構的完整及健全,有人認為對防止上皮惡變有一定意義。維生素E對機體代謝有良好影響,並有強有力抗氧化作用,並有強有力抗氧化作用,能防止維生素A的氧化有利於吸收。維生素A口服每次25萬U,每日3次。維生素E每次50mg,每日3次。
二、中醫
1、中醫治療:
對嚴重軟組織擠壓傷及誤輸異型血,在處理原發病同時用碳酸氫鈉溶液250ml鹼化尿液,並應用甘露醇利尿防止血紅蛋白、肌紅蛋白阻塞腎小管或其他腎毒素損害腎小管上皮細胞。
『叄』 口腔白斑怎麼治療
口腔白斑是中老年人較常見的口腔黏膜病,是口腔癌前病變之一,其癌變率約為5%。口腔白斑好發於唇、頰、舌、齶等黏膜上,一般無自覺症狀,初起時呈乳白色斑塊,表面光滑,平或稍高出正常黏膜。 如不治療,以後可逐漸擴大變厚,表面粗糙,界限清楚,明顯高出黏膜表面,有的呈皺紙或格子狀,可有皸裂、破潰、出血、糜爛,這時有癌變的危險。 患有口腔白斑者應首先查明致病因素,糾正不良習慣和嗜好,並請醫生加以處理,如磨平尖銳的牙尖、拔除殘根和殘冠等,切莫自己亂用葯。 戒煙是防治口腔白斑的有效措施之一。據調查表明:吸煙者口腔白斑的患病率高達15%,不吸煙者只有1%左右。 對不吸煙或已戒煙3個月而症狀不見消退者,可用5-氟脲嘧啶或維甲酸醇局部塗抹治療,每日2次,可有較好的近期效果。對較重的白斑,經葯物保守治療效果不明顯時,應採用微波、冷凍、激光或手術治療,並進行活組織病理檢查。
『肆』 舌頭上長白點是怎麼回事
口腔白斑重在預防。有白色念珠菌感染要及時治療;有全身疾病要及時的調整和治療。殘根、殘冠、不良修復體也應除去;更換金屬修復體,避免不同金屬修復體的電流刺激;還要去除刺激因素,戒除煙、酒嗜好,不吃辛辣食物。只要配合醫生積極治療,一般都能治癒。
已經發現有口腔白斑最好到專科治療檢查,以防止延誤了治療時間。口腔白斑一定要及時治療,治療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
(1)局部塗抹0.1%~0.3%維生素a(注意:不適用於充血、糜爛的病損),口服維生素a或維甲酸片,每日15~30mg,有助於消除上皮的過度角化。
(2)若白斑在治療過程中有增生、硬結、潰瘍等改變時,存在癌變可能性,病人可考慮手術切除,並做進一步檢驗。
(3)忌用腐蝕性葯物,因為腐蝕性葯物有促進癌變的危險,一切療法應在醫生指導下進行。
治療口腔白斑,臨床上一般都主張手術切白斑,而且切除一定要干凈,如果切得不夠徹底,白斑黏膜下殘余組織繼續存在,病變的根源沒有消除,會繼續引起病變。對於長在舌頭上的白斑,一般採用縱切法,舌頭長度不會變,但舌頭會變薄,說話多少有一定的影響,影響說話功能的,可以做皮瓣修復術。
「口腔白斑一般很難發現,初期又不難受,一旦發現,可能都存在一段時間了,因此,最重要的還是預防,注意口腔衛生,消除慢性刺激」。
『伍』 舌頭上有白斑
去口腔科看看吧,口腔白斑很不好,會病變的,別抽煙別喝酒,不要刺激那。
『陸』 舌頭尖上有白點,怎麼辦
舌頭白斑有多種情況。
指導意見:
一是舌炎,遊走性舌炎,會在部分位置較紅而部分相對較白,不用治療,注意衛生定期觀察即可。
二是刺激性白斑,可能由煙酒、檳榔等刺激導致,需要醫生治療並確定是否需切下檢查,而且必須戒煙戒酒,避免咀嚼硬纖維質食物。
三是念珠菌感染性白斑,一般出現在長期服葯的抵抗力低下的人。
建議你及時到醫院檢查,明確原因,心理放心。
『柒』 口腔白斑的原因和治療方法
口腔白斑是指口腔黏膜上以白色為主的損害,是一種比較常見的非傳染性慢性疾病。下面就跟著我一起來看看關於口腔白斑的原因及治療吧!
口腔白斑的原因
1.吸煙
白斑的發生率與抽煙時間長短及吸煙量呈正比關系。
2.白色念珠菌
白色念珠菌可能是主要致病因素或聯合致病因素之一。
3.全身因素
微量元素鍶(sr)、錳(Mn)和鈣(ca)與白斑發病呈顯著負相關;局部微循環障礙、染色體的不穩定性以及維生素A、維生素B缺乏等,均與白斑發病呈相關趨勢。
4.局部慢性刺激
本病的發生與局部的慢性刺激如長期的煙、酒、辣、燙、咀嚼檳榔、不良修復體、殘根、殘冠等的刺激有關,
5. 其它
與梅毒以及放射線的刺激、口乾症等有密切關系。
口腔白斑的症狀
口腔白斑可分為均質型和非均質型兩大類:前者包括斑塊狀、皺紋紙狀等,而顆粒狀、疣狀及潰瘍狀者屬於後者。
1.斑塊狀
白色或者灰白色角化斑塊,質地緊密,斑塊表面可有皸裂,平或稍高出黏膜表面,邊界清楚,觸之柔軟,不粗糙或略粗糙,周圍黏膜多正常。患者多無症狀或有粗糙感。
2.顆粒狀
亦稱顆粒一結節狀白斑,頰黏膜口角區多見。外形似三角形,損害紅、白問雜,即在紅色萎縮黏膜的基底上點綴者結節顆粒狀白斑、顆粒狀赤斑、非均質型赤斑等,具有白斑和赤斑的雙重癌前病變。本型常發現白色念珠菌感染。
3.皺紋紙狀
多發生於口底及舌腹。病損呈灰白色或堊白色、邊界清楚,表面粗糙,但觸之柔軟,周圍黏膜正常。患者除粗糙不適感外,亦可有刺激痛等症狀。
4.疣狀
損害隆起,表面高低不平,伴有乳頭狀或毛刺狀突起,觸診微硬。除位於牙齦和上齶外,基底無明顯硬結,損害區粗糙感明顯,多可找到明顯的局部刺激因素,如義齒基板、殘根冠等。
5.潰瘍狀
在增厚的白色斑塊上,有糜爛或潰瘍,可有或無局部刺激因素,可有反復發作史,疼痛。以上各型在發生潰瘍時均可冠以“潰瘍型”。潰瘍實質上是癌前損害已有了進一步發展的標志。
口腔白斑的治療 方法
1.去除局部刺激因素
如戒嫻、酒,少吃燙、辣食物,去除殘根殘冠、不良修復體、磨改銳利牙尖及牙邊緣嵴等。
2.葯物治療
尤其對於去除刺激因素後損害仍不消退的患者應該採用葯物治療,如口服維生素A及維生索A酸,或病損部位維甲酸或魚肝油塗擦。
3.手術治療
經久不愈,治療後不消退者,白斑區發現皸裂、潰瘍或基底變硬、表面增厚顯著時,或已證明具有癌前改變的損害,應及早予以手術切除。
4.中醫中葯治療
『捌』 口腔白斑如何治療
要想治療口腔白斑,就必須將生活中的刺激因素排除。比如戒煙禁酒,不要吃太燙和太辣的食物,以及把牙齒的殘根和殘冠去除。對於已經糾正不良習慣的卻仍沒有看見療效的白斑患者來說,需要考慮通過葯物來達到治療,同時還是需要找到致病的因素。如果是久治不愈的口腔白斑患者,白斑出現皸裂和潰瘍的情況時,就表面已經是癌前的病變,必須要立刻通過手術將患處摘除。
另外,患者可以口服維生素A,一般來說,在服用的初期患者可能會感覺到輕微的頭疼和頭暈,病人可以適當的將劑量減少。等到適應之後,再變回最初的劑量。此外,患者也可以長期使用魚肝油來擦拭患處,每天兩到三次,兩個月為一個療程,但是在擦拭的時候千萬不能用力過度。
蜂膠對口腔粘膜白斑的作用
1、口腔粘膜白斑是指口腔粘膜過度角化,呈現白色班塊改變,是一種常見的非傳染性慢性疾病,好發於頰粘膜、舌背、舌腹、唇、齶、口底、牙齦等部位的口腔粘膜,但以頰、舌、唇部多見,多見中年以上的男性。發生於頰及舌背兩處,多為不規則小方塊或長方塊形;也見唇吻處,多為圓形或橢圓形;齶部也可發生,常為中心白色微凸,外繞以紅色凹點,這種特徵常與吸煙有關,亦稱煙癍。輕者經治療消退,重者不太好治,據統計有5%惡變者。白斑形態與面積不局,有局限性和彌漫性的,表面有溝紋,顆粒狀、皺紙狀,形狀不等,有的形成潰瘍而發生疼痛。患者以中老年較多,男性多於女性,多數情況下,患者無自覺症狀。
研究表明,長期局部慢性刺激因素在白斑發病中起重要作用,去除刺激因素,如戒煙酒,少吃燙、辣食物,去除殘根、殘冠、不良修復體,嚴禁用苛性葯物如酚類、硝酸銀等處理白斑。
方法一:口服維生素A,每日5萬μ,或蜂膠口含片、軟膠囊,每日三次,每次1—2片(粒)。
方法二:可使用蜂膠酊與魚肝油一起塗擦白斑,每日2~3次,10~20天為一個療程。
值得選擇注意:1看有效成分含量,是否有不良添加劑;2看平台,資質是否齊全、是否有追溯機制,售後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