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大小便失禁怎麼治
1.非手術療法
(1)飲食調節 治療肛管直腸的炎症,使大便成形,避免腹瀉及便秘、消除肛管直腸炎症刺激的不適感。常用的方法是多吃含纖維素高的及富有營養的食物,避免刺激性食物。如肛管直腸有炎症可對症服用抗生素。如肛周皮膚有炎症應經常保持肛周清潔,使其保持乾燥或外用葯塗擦。
(2)肛門括約肌鍛煉 方法是囑患者收縮肛門(提肛),每天提肛500次左右,每次堅持數秒鍾,這樣可增強肛門括約肌的功能。
(3)刺激肛門括約肌收縮 對神經性肛門失禁者,可採用電刺激療法和針灸療法。電刺激療法是將刺激電極置於外括約肌內,用電刺激肛門括約肌及肛提肌使之產生有規律的收縮,部分肛門失禁患者可以得到改善。針灸療法是祖國傳統醫學的療法,有的患者亦可取得很好的療效,常用穴位是長強、百會、承山等。
2.手術療法
肛門失禁的手術治療主要用於肛管括約肌的損傷及先天性高位肛門閉鎖術後的肛門失禁。
(1)肛管括約肌修補術 適用於外傷所致的肛管括約肌損傷的患者。一般在損傷後3~12個月內修補,如時間過長,括約肌可產生廢用性萎縮。
(2)肛管前方括約肌折疊術 適用於括約肌鬆弛的患者。
(3)經陰道括約肌折疊術 適用於括約肌鬆弛的患者。
(4)Parks肛管後方盆底修補術 適用於嚴重的神經性肛門失禁及直腸脫垂固定術後仍有較重的肛門失禁者。
1黃酮哌酯抑制膀胱充滿時的律動收縮,增大膀胱容量,改善膀胱刺激狀態而減少排尿次數。機制:作用於膀胱平滑肌膜依賴性鈣通道,通過抑制鈣向細胞內流而鬆弛膀胱平滑肌。本品僅適用於尿頻。
2奧昔布寧具有溫和的抗膽鹼作用和很強的抗痙攣作用,依賴性增加膀胱容量、充盈壓和排尿壓閾值,緩解逼尿肌不穩定和反射亢進所致的症狀,使神經性患者和上運動神經元失調者的膀胱容積增加,減少尿頻、尿急症狀和排尿次數。機制:選擇性作用於泌尿道平滑肌,競爭地抑制乙醯膽鹼誘導的膀胱收縮,非競爭性對抗Ca2+、Ba2+,高K+和ATP誘導的膀胱收縮,其直接鬆弛平滑肌作用,可能是阻止Ca2+內流引起的。奧昔布寧尚有局麻鎮痛作用,能抑制輸尿管及膀胱的收縮,亦有利於臨床治療。適應證:無抑制性和返流神經原性膀胱功能障礙患者。用法與用量:口服常用量5 mg/次,bid,最大劑量5 mg/次,tid或遵醫囑。<5歲兒童因臨床數據不足,故不推薦使用。口渴及排尿障礙出現率19%(216/1098)[1]。
3普羅貝林葯理作用與黃酮哌酯相似,但具有更高的膀胱選擇性抗膽鹼作用及平滑肌直接的鈣拮抗作用,且口渴、排尿困難等副作用較少。適應證:神經性膀胱炎、神經性尿頻、慢性膀胱炎及慢性前列腺炎所引起的尿頻和尿失禁。
㈢ 40歲男人憋不住尿褲子怎麼治
建議去找個好中醫看一下,我在網上找到一個答案,分享一下: 小便失禁是指無法用意志去控制排尿(小便),尿液不由自主地從尿道流出。 它是長者常遇到的問題,而以女性較容易受到此問題困擾。 成因 由於盤骨底肌肉鬆弛,控制能力減弱,當腹壓突然增加時,如咳嗽、噴嚏、大笑、體位突然改變或提舉重物,尿液便會不由自主地流出,這個情況多發生於中年以上肥胖女士,尤以曾分娩女性居多。 膀胱肌肉過度緊張,例如當膀胱肌肉過敏或泌尿道感染等,都可能引起突然強烈的尿意,甚至小便失禁的情況。 控制排尿的神經系統受到疾病影響,如中風、老年痴呆症、泌尿神經疾病等。 其他原因,例如環境因素、心理因素、大便嵌塞影響小便正常排出、服用某些葯物等。 不妥善處理小便失禁可引致的後果 1. 影響健康 尿疹、皮膚破損或皮膚炎。 若長期床而又缺乏妥善護理,容易引致褥瘡。 2. 影響心理及日常生活 情緒困擾,例如缺乏安全感及焦慮、擔心會被取笑、覺得羞愧等。 減少或失去生活樂趣(例如:為避免失禁問題而減少運動及參與興趣活動等)。 對失禁問題避而不談,諸多避忌,影響與配偶、親人及朋友的關系,造成隔膜。 自我形象下降:覺得自己無用、無助,不能控制生活。 害怕發生尷尬情況而減少性行為。 小便失禁的處理及治療 1. 正面態度 採取積極態度,面對問題,不要逃避,及早求診以找尋成因。 學習如何處理負面情緒。 提醒自己失禁是一個健康毛病,並不是什麼錯或羞恥的事。 2.盤骨底肌肉訓練 透過運動令盤骨底肌肉加強收縮和控制力,防止小便流出(即忍尿動作),可改善失禁情況。如想知道盤骨底肌肉訓練的方法,可向醫護人員查詢。 3. 葯物治療 主要有治療泌尿道感染及失禁的葯物,必須經由醫生因應情況而處方,切勿胡亂自行購買使用。 預防及改善小便失禁 1. 攝取足夠水份 每天飲用6 - 8 杯水(大約2公升)或其他飲料,維持一定的排尿量,以加強泌尿道的天然抵禦功能,有助預防尿道感染。此外,減少喝酒、咖啡、濃茶及汽水等利尿飲品,亦有助改善小便失禁的情況。 2.預防便秘 宜多吃水果、蔬菜及高纖維食物,及每天飲用適量水份,配合適量運動,可紓緩便秘,改善因便秘引起的失禁情況。 3.保持適當體重 過胖會增加腹部壓力,因此保持適當體重,有助預防壓力性失禁。 4.養成良好排尿習慣 有小便失禁的患者可每隔2 - 3 小時排尿,來訓練控制膀胱的能力,及提高患者對排尿的知覺。每次小便時應盡量排空膀胱的尿液。 5.盤骨底肌肉訓練 平時多作盤骨底肌肉運動,可加強肌肉的收縮力和控制力,以減輕小便失禁的情況。 6.改善家居環境 睡床和廁所的高度要適中。如行動不便,可放置便椅在睡房中。 7.衣服的選擇 宜穿著簡單方便的衣服,如橡筋頭的褲子,以方便如廁。
㈣ 男性尿失禁的預防方法有哪些
男性尿失禁治療前明確尿失禁類型,採取相對應的治療措施。
(一)非手術治療男性尿失禁
1.自我控制膀胱和排尿肌肉對某些尿失禁有效。最常用的是盆底肌肉訓練、生物反饋和膀胱訓練。
2.生物反饋及電刺激使男性尿失禁病人了解和控制尿道肌肉,常與凱格爾練習聯合使用。膀胱訓練及定期排尿對於急迫性和充溢性尿失禁有效。
3.葯物可有效控制不少男性尿失禁,通過阻斷膀胱過度收縮或鬆弛肌肉而在排尿時盡可能排空膀胱,有的葯物是通過收縮膀胱頸和尿道肌肉而預防漏尿。使用何種類型的葯物如抗膽鹼葯、α-受體興奮劑或阻滯劑依尿失禁的類型而定,權衡利弊,充分考慮療效及其副作用和危險性。抗生素可減輕由於尿路感染引起的暫時性尿失禁症狀。臨床有應用中草葯治療的報道,並有一定療效。
㈤ 尿失禁的治療方法
父母的健康是每個子女最關心的事情!但是很多的老年人都會出現尿失禁的情況。那麼,如何治療尿失禁?下面我帶你一一了解!
1、余尿
可引起壓力性尿失禁或充溢性尿失禁。這類尿失禁的治療原則是採用手術(膀胱頸部或尿道外括約肌切開)降低尿道阻力以減少殘余尿。
2、反射亢進或不穩定性膀胱
可引起急迫性或反射性尿失禁,有時也可引起咳嗽急迫性尿失禁。治療原則是用葯物(如異搏定),骶神經阻滯、骶神經手術或膀胱神經剝脫術等方法抑制膀胱的無抑制性收縮。
3、功能不足
這類患者殘余尿,治療原則是用葯物或手術等方法增加尿道的阻力。無阻力性尿失禁患者可種植人工尿道括約肌裝置、尿道延長術、尿道夾(女性)或陰莖夾。
1、疾患(30%):
如尿道上裂,尿道上裂是一種尿道背側融合缺陷所致的先天性尿道外口畸形,男性患者表現為尿道外口位於陰莖背側,女性患者中表現為尿道上壁瘺口,陰蒂分裂,大陰唇間距較寬。由於先天性尿道上裂常與膀胱外翻並發,胚胎學可視為膀胱外翻的一部分。尿道上裂多見於男性,男女比例約3:1。
2、創傷(20%):
如婦女生產時的創傷,骨盆骨折等,骨盆骨折是一種嚴重外傷,多由直接暴力骨盆擠壓所致。多見於交通事故和塌方。戰時則為火器傷。骨盆骨折創傷在半數以上伴有合並症或多發傷。最嚴重的是創傷性失血性休克,及盆腔臟器合並傷,救治不當有很高的死亡率。
3、手術(20%):
在成人為前列腺手術,尿道狹窄修補術等;兒童為後尿道瓣膜手術等。
1、壓力性尿失禁
是當腹壓增加時(如咳嗽,打噴嚏,上樓梯或跑步時)即有尿液自尿道流出,引起這類尿失禁的病因很復雜,需要作詳細檢查。
2、反射性尿失禁
患者不自主地間歇排尿(間歇性尿失禁),排尿沒有感覺。
3、充溢性尿失禁
尿液不斷地自尿道中滴出,這類患者的膀胱呈膨脹狀態。
4、無阻力性尿失禁
患者在站立時尿液全部由尿道流出。
5、急迫性尿失禁
患者有十分嚴重的尿頻,尿急症狀,由於強烈的逼尿肌無抑制性收縮而發生尿失禁。
1、取新鮮雞蛋2個,枸杞子20克,大棗4枚。共放入砂鍋內加水煎煮。蛋熟後去殼,放回雞蛋再煮片刻,吃蛋喝湯。隔日一次,連服3次即獲顯效。
注:本方適用於年老腎虛之尿失禁。
2、小便失禁(尿急、控制不住):雞腸一付,洗凈曬干,炒黃研成粉,用黃酒送服,每次1錢,一日三次,服完即愈。忌姜、辣。
3、老年人尿失禁偏方:具體方法簡單方便:用中葯白芷煎成湯,每日飲用三次,堅持飲用可治癒此病。
4、豬膀胱豬膀胱1個,冼凈,內裝適量大米(一次能吃完為度),白線扎口,蒸熟。不加食鹽和其他任何調料,吃下。治老年人尿失禁。
5、狗肉燉黑豆狗肉200克,黑豆100克。加水燉至熟爛,吃肉喝湯,1次服。每日1劑,冶成人尿失禁。
1、每天按照時間表來排尿,每次間隔3至4小時,不管這個時候是否需要小便。
2、如果正在服葯,那麼盡快與醫生取得聯系,問清楚你正服用的處方類和非處方類葯物中哪些可能會引起你小便失禁。
2、可能多的進行“雙重排尿”,讓自己輕松一陣子,然後接著排尿。
4、如果尿意很強而不能很好控制,那麼你最好把你進洗手間的路清理干凈,方便,同時,穿那些容易脫掉的衣服(比如帶彈性束腰帶的衣服),或者在你睡覺和坐著的地方放上便盆,以便及時排尿。
5、避免過量飲酒。
6、減少或者避免那些帶咖啡因的飲料(如咖啡,茶,以及一些碳酸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