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治療方法 > 梭狀甲治療方法

梭狀甲治療方法

發布時間:2023-01-01 01:40:52

1. 請問為什麼會肝臟有鈣化現象,為什麼會有腎結石和甲亢且一人為什麼會同時生這幾種病

怎麼這么嚴重啊!肯定是免疫力問題引發的,我找到了一些資料你看看

肝內鈣化灶

是肝實質細胞炎症後形成的"疤",部分患者可能和肝內膽管結石患者一樣會有肝區悶脹感覺,如確診一般不需治療.
肝內有鈣化點它的原因多由於炎症、結核等引起,

腎結石(Renalcalculus)
多數位於腎盂腎盞內,腎實質結石少見。平片顯示腎區有單個或多個圓形、卵圓形或鈍三角形緻密影,密度高而均勻。邊緣多光滑,但也有不光滑呈桑椹狀。在腎盂腎盞內的小結石可隨體位而移動,較大結石其形態與所在腔道形態一致,可表現為典型的鹿角形或珊瑚形。有時結石可充滿整個腎盂腎盞而類似腎盂造影的表現。側位觀,腎結石大多與脊柱相重迭。

本病屬於中醫「淋症」范疇,是以小便不爽,尿道刺痛為特點。常以小便排出砂石為主證,中醫稱之為「石淋」。
臨床常分為實證和虛實夾雜證
1.實證型。症見尿中時夾砂石,小便艱澀,或排尿時突然中斷,尿道窘迫疼痛,少腹拘急,或腰腹絞痛難忍,尿中帶血,舌紅、苔薄黃,脈弦或帶數。治宜清熱利濕,通淋排石,涼血止血。
2.虛實夾雜型。症見病久砂石不去,可伴見神疲乏力,精神萎頓,面白少華,舌淡紅有齒痕,脈細弱無力,或伴腰腹隱隱作痛,腰膝酸軟,手足心熱,潮熱,盜汗,神疲乏力,舌紅少苔,脈象細數。治宜利尿排石通淋,或兼補益氣血,或兼滋養陰液。若石淋日久不愈,也可轉變為「勞淋」(小便淋瀝不已,遇勞則發),應從勞淋論治。臨床應辨明虛實,標本兼治。

甲狀腺功能亢進症(hyperthyroidism ,甲亢)
臨床可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兩大類。
原發性甲亢最為常見,是一種自體免疫性疾病,繼發性甲亢較少見,由結節性甲狀腺腫轉變而來。是一種較難治癒的疑難雜症,不是頑症,由於甲狀腺激素分泌過多而引起的高代謝疾病。
(主要表現為高熱、大汗、極度心動過速、嘔吐、腹瀉、煩躁不安,重者昏迷,如不及時搶救,可導致死亡。)

肝臟鈣化治療

病因

膽紅素鈣石,由膽紅素、膽固醇、脂肪酸與鈣組成。可為雙側肝內膽管結石,也可限於左肝或右肝,左肝內膽管結石較右肝多見。

肝內膽管結石的形成與細菌感染、膽汁滯留有關。


臨床表現

(1)肝內膽管結石患者疼痛不明顯,發熱、寒戰明顯,周期發作。(2)放射至下胸部、右肩胛下方。(3)無黃疸。(4)多發肝內膽管結石者易發生膽管炎,急性發作後恢復較慢。(5)肝大、肝區叩擊痛。(6)多發肝內膽管結石者,多伴有低蛋白血症及明顯貧血。(7)肝內膽管結石廣泛存在者,後期出現肝硬化、門靜脈高壓。

5.1 中葯排石療法 中葯排石療法適用於較小的結石或泥沙狀結石的排出,而且主要用於膽總管結石的治療。由於肝內膽管結石多伴有肝內膽管狹窄,因此療效較差。但對接近肝門部肝內膽管的結石,尤其是小結石或泥沙狀結石,排石效果較理想。中成葯「排石顆粒」、「排石沖劑」,也可用於肝內膽管結石排石治療。

5.2 溶石療法

5.2.1 膽固醇結石的溶石療法 甲基叔丁醚(MTBE)體外溶石試驗,溶解膽固醇結石的能力是辛酸甘油酯的50倍。國外已有臨床試驗報告。辛酸甘油酯的溶石周期為10~14天,而MTBE僅需4~4.5h,MTBE對機體的毒性還是比較大,現正在研究改進型。

5.2.2 膽紅素結石的治療 國內研製的桔皮1號、2號可用於膽紅素結石的治療,效果好。

5.2.3 灌注溶石劑的途徑 以往對肝內膽管結石的溶石治療依靠「T」形管進行灌注。此法方便、易行。現在可以在PTCD(經皮經肝膽管穿刺)竇道插管的條件下灌注溶石劑,也可經十二指腸鏡逆行插入鼻-膽導管,經鼻-膽導管注入溶石劑進行治療。

5.3 術前、術中、術後膽道鏡的應用 術前經PTC(經皮經肝膽道穿刺)建立竇道,每周更換擴張管,當竇道擴張到5~6mm時,經竇道送入膽道鏡。術中可切開膽總管送入嚴密消毒的膽道鏡;術後經「T」形引流管形成的竇道送入膽道鏡。不論術前、術中、術後膽道鏡均可行取石治療。

Burhenne等設計了取石鉗、取石網,在X線下取出肝內膽管結石,成功率90%。由於取石術仍然是非直視下的手術,帶有盲目性,因此未被普遍接受。而膽道鏡下治療肝內膽管結石是直視下的手術,便於發現結石及並發的膽內膽管狹窄,配合網籃取石,成功率較高。當發現膽內膽管狹窄時,不能直接看到結石,但從狹窄口有雲絮狀物漂流出來,此稱「雲霧征」,說明狹窄口後面可能有結石。可用網籃取石,或碎石後取石。碎石方法較多,有激光碎石、液電碎石、氣彈碎石、超聲波碎石等。以氣彈碎石效果較好,且不損傷膽道壁。但氣壓彈導碎石儀的碎石桿是金屬制硬桿,過度彎曲會導致碎石效果下降。以液電碎石應用最普遍,效果也不錯,但如使用不當會導致膽道壁損傷。肝內膽管結石粉碎後可通過狹窄口取出結石。另外激光碎石會造成膽道壁熱損,超聲碎石會造成膽道及周圍組織的損傷。

5.4 膽道子母鏡的應用 母鏡的基本結構、性能同普通的十二指腸鏡。按ERCP操作要領,把母鏡置於十二指腸乳頭部位,做高頻電十二指腸乳頭切開術,把乳頭開口切大到1.0cm。從活檢管道插入子鏡,把子鏡送入肝內膽管,尋找 肝內膽管結石,用取石網將結石取出,或將結石粉碎後取出。

5.5 外科手術取石

5.5.1 膽腸吻合術 最常用的方式是空腸-膽管Roux-Y吻合。手術時顯露二、三級肝內膽管,取清結石,解除膽管狹窄,作擴大的吻合口。吻合口盡量向左或右肝延伸。

5.5.2 肝葉切除 結石位於一側肝葉,不易清除,可做肝葉切除術。

5.5.3 皮下盲襻建立 盲襻的建立不僅起引流作用,還可避免再次手術。使再次手術機會減少。

6 肝內膽管結石的復發問題

復發的原因與肝內膽管結石的成因相同,主要與繼發的細菌感染及膽汁滯留有關。大腸桿菌、梭狀芽孢桿菌、擬桿菌等具有β-葡萄糖醛酸酶的活力,可把結合膽紅素水解成游離膽紅素,而後者不溶於水,與膽汁中鈣離子結合形成膽紅素鈣,致結石復發。另外,部分患者,再次發生肝膽管狹窄,而致結石復發。以左肝管多見。總之,肝內膽管結石形成和復發的原因,還需要深入研究。

腎結石一般治療方法
[編輯本段]
1.對症治療:解痙、止痛、補液、抗炎、中葯治療。
2.排石治療:結石直徑<1.0厘米,腎功能好,無合並感染,病程短,能活動的患者選用。
3.溶石治療:服用葯物,大量飲水,調節尿液ph值,控制飲食種類等方法。適合於尿酸鹽及胱氨酸結石。
4.體外震波碎石術。
5.經皮腎鏡取石,碎石術。
6.手術治療:根據不同病情選用腎盂切開取石術,腎實質切開取石術,腎部份切除術,腎切除術,腎造瘺術和體外腎切開取石術等。

酸性體質易引起腎臟疾病

腎臟疾病保養和預防
腎病的保養和預防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是控制飲食結構,避免酸性物質攝入過量,加劇酸性體質。飲食方面要多吃富含植物有機活性鹼的食品,少吃肉類,多吃蔬菜。恰瑪古富含植物有機活性鹼,能迅速排除體內酸毒,澄清尿液酸毒,從而真正的保護腎臟。
二是,參加有氧運動,適當鍛煉身體,在陽光下多做運動多出汗,可幫助排除體內多餘的酸性物質。
第三,保持良好的心情,不要有過大的心理壓力
第四,生活要規律
第五,遠離煙、酒。
第六,不要食用被污染的食物。

腎結石的自我護理要點:
[編輯本段]

1.出現惡心嘔吐者應及時就診,按醫囑補液,注意電解質平衡。
2.多飲水,至少每日飲水2000~3000ml,除白天大量飲水外,睡前也需飲水500ml,睡眠中起床排尿後再飲水200ml。
3.增加體育活動,如跳躍等使結石易排出。
4.適當調節飲食,可以預防結石的再生。含鈣結石患者應少吃牛奶等含鈣高的飲食,草酸鹽結石患者應少吃菠菜、馬鈴薯、豆類和濃茶等。磷酸鹽結石患者宜用低磷、低鈣飲食,並口服氯化胺使尿液酸化。尿酸鹽結石患者應少吃含嘌呤的食物,如動物內臟、肉類及豆類,口服碳酸氫鈉使尿液鹼化,亦利於尿酸鹽結石的溶解。

腎結石的家庭治療措施
[編輯本段]
結石是由於機體內膠體和晶體代謝平衡失調所致,與感染、營養代謝紊亂、泌尿系統異物、尿郁積以及地理氣候等因素有關。男性比女性容易患此症。年過30歲的人比年輕人更易患此病。兒童發生此病比較罕見。
疼痛可能會持續好幾天,在結石排出過程中可造成劇烈的腎絞痛。發生疼痛的部位就是腎結石的位置。結石較少時無明顯症狀表現,只在x光拍片時才可發現。結石較大時可出現同側腰痛、腎絞痛、尿內帶血等。腎結石偶爾也會卡在輸尿管內,阻塞一側的尿流。腎結石並發症為急性腎盂腎炎,嚴重者導致慢性腎衰竭。腎結石的復發率比較高,一旦你長過一粒結石,就難免會長第二粒。
改變生活習慣可以預防和減少結石的生長和發病。腎結石有若干種類,一旦你的醫師確認你的結石種類,下列方法有助於減少復發的機會。

●多喝水
不論你的結石屬於哪一類,最重要的預防之道是提高水分的攝取量。水能稀釋尿液,並防止高濃度的鹽類及礦物質聚積成結石。合適的飲水量是達到一天排2升的尿液,就算足夠。如果你一整天都在烈日下工作,你需要喝2加侖的水。
●補充纖維素
加食米糠,可以防止結石發生。
●控制鈣的攝取量
結石中有兜%是由鈣或含鈣的產品形成的。如果你上一回的結石,主要是鈣的成分,則你得注意鈣質的攝取。如果你正服用營養補充晶,首先需要請教醫師是否必要。其次是檢查每天高鈣食物的攝取量,包括牛奶、乾酪、奶油及其他乳製品。牛奶及抗酸劑可能產生腎結石。
●檢查你的胃葯
某些常見的制酸劑含高量的鈣。假使你患鈣結石,同時你也正在服用制酸劑,則應查此葯的成分說明,以確定是否含高鈣。若含高鈣,應改用別的葯。
●勿吃富含草酸鹽的食物
大約60%的結石屬於草酸鈣結石。因此,應限量攝取富含草酸的食物,包括豆類、甜菜、芹菜、巧克力、葡萄、青椒、香菜、菠菜、草莓及甘藍菜科的蔬菜。也避免酒精、咖啡因、茶、巧克力、無花果乾、羊肉、核果、青椒、紅茶、罌粟子等。
●多活動
不愛活動的人容易使鈣質淤積在血液中。運動幫助鈣質流向它所屬的骨頭。勿整天坐等結石的形成,應該到戶外走走或作運動。
●熱敷
在腎區熱敷、拔火罐、電療,可以止痛。常洗熱水澡,也有利於排石。
●吃富含維生素A的食物
維生素A是維持尿道內膜健康所必要的物質,它也有助於阻礙結石復發。健康的成年人,一天需攝取5,O00單位(Iu)的維生素A。一杯胡蘿卜便能提供10,055 Iu的維生素A。其他富含維生素A的食物尚有綠花椰菜、杏果、香瓜、南瓜、牛肝。(維生素A在高劑量時有毒。故欲補充維生素A之前,應先經由醫師同意。)
●注意蛋白質的攝取
腎結石與蛋白質的攝取量有直接的關聯。蛋白質容易使尿液里出現尿酸、鈣及磷,導致結石的形成。假使你曾患過鈣結石,應特別注意是否攝取過量蛋白質,尤其假使你曾有尿酸過多或胱胺酸結石的病歷。每天限吃180克的高蛋白食物,這包括肉類、乾酪、雞肉和魚肉。
●少吃鹽
如果你有鈣結石,應該減少鹽分的攝取。你應將每日的鹽分攝取量減至2—3克。
●補充營養素
①氧化鎂或氯化鎂
每天500毫克。減少鈣的吸收。研究發現每日服用鎂,可減少90%的復發率。因為鎂和鈣——樣,皆可與草酸結合。但與草酸鈣不同的是,草酸鎂較不會形成疼痛的結石。
②維生素B6
10毫克,每天2次。與鎂並用時,B6能減少尿液中的草酸鹽,這是腎結石中常見的礦物鹽。
③蛋白質分解酵素
用量依照產品指示,兩餐之間使用。幫助消化正常。
④ 維生素A乳劑或膠囊
25000IU。治療受結石損壞的尿道襯膜。
●避免L—胱胺酸
如果你有腎結石病歷或目前正患腎結石.血避免L-胱胺酸。這種氨基酸的堆積可在腎內結晶,產生大型的結石,堵塞腎臟的內部。
●多吃西瓜
西瓜是天然的利尿劑。要經常吃西皿,且要單獨吃,不與其他食物並用。西瓜有清凈體內的作用,但勿與其他食物同時食用。
●限制維生素c的用量
如果你容易形成草酸鈣結石,應限制維生素c的用量。一天超過3-4公克,可能增加草酸的製造,因而提高結石的幾率。勿攝取高效力的維生素c補充物。
●勿服用過多維生素D
過量的維生素D可能導致身體各部堆積鈣質。維生素D的每日攝取量最好勿超過RDA所定的400IU。

食療注意事項
1.攝取大量液體,一天最好能排出約1.14公升的尿液。
2、控制鈣的攝取量,避免攝入過多的鈣質,但並非禁止。
3、胃葯常含有高量的鈣,若罹患鈣結石,則服用胃葯時應選擇含鈣量較少的品牌。
4.勿吃過多富含草酸鹽的食物,包括豆類、甜菜、芹菜、巧克力、葡萄、青椒、香菜、菠菜、草莓及茶。
5.服用鎂及維生素B6,可減少90%的復發率。
6.吃富含維生素A的食物,可維持尿道內膜健康,也有助於避免結石復發,這類食物包括:胡蘿卜、綠花椰菜、洋香瓜、番瓜、牛肝,但高劑量的維生素A有毒,服用前最好請教醫生。
7.保持活力,以免鈣質沉積在血液中。
8.減少蛋白質的攝取量,包括肉類、乾酪、魚和雞。
9.減少鹽分的攝取,少吃各種高鹽分的食物。
10.限制維生素C的用量,特別是草酸鈣的結石患者。
11.勿服用過多維生素D。
12.若曾為患者,之後又感到任何強烈疼痛或尿液帶血,請盡速就醫。
13.患者應了解本身結石的類型

甲亢

甲亢也有很多類型的,現在的T3T4 TSH的結果如何
放射性碘:治療甲亢的好辦法
目前西醫治療甲亢的常用方法有葯物治療、手術治療和放射性碘治療等:
1、葯物治療:通過口服抗甲狀腺葯使病情得到控制,但需要長期服葯,不能擅自停葯,停葯的復發率在30% ~50%左右。有的患者害怕長期服葯會傷害身體,其實這種擔心是不必要的,絕大多數人服抗甲狀腺葯物均能耐受,但確實也有少部分病人可出現過敏、骨髓抑制、肝損害,所以患有嚴重肝病的患者不能採用葯物治療。對口服抗甲狀腺葯物的患者,一到兩個星期一定要到醫院檢查血象、肝功能。
2、手術治療:將甲狀腺大部分切除,根治率較高。但由於甲狀腺深部含有四個非常小的調節鈣、磷代謝的甲狀旁腺,如果手術經驗不足,不小心切除了甲狀旁腺,就會因低鈣造成終身手足抽搐,此外還可能損傷迷走神經造成聲啞。
3、放射性碘治療:放射性碘是將碘標記上放射性物質後製成的,又稱為131碘。用131 碘治療甲亢已有半個多世紀的歷史,自1942 年用此方法治療第一例甲亢患者以來,全世界接受131碘治療的甲亢患者已達200萬,我國至今也已有20餘萬甲亢病人接受了131碘治療。馬主任認為放射性碘是目前治療甲亢比較理想的方法。她詳細介紹道:碘是人體合成甲狀腺激素的原料,食物中的碘被腸道吸收後進入血液,當它們經過甲狀腺時幾乎全部被甲狀腺攝取,其餘的隨尿、糞便排出體外,正是利用這個原理設計了131碘治療甲亢。甲亢時甲狀腺增大,局部血流非常豐富。這時,甲狀腺攝取碘並用它來合成甲狀腺激素的能力是亢進的,所以當甲亢患者口服131碘後,他的甲狀腺就會快速地將131碘攝入甲狀腺細胞內,而131碘能發射β射線,它的射程僅2毫米,所以131碘照射只會破壞甲狀腺自身組織而不會影響周圍組織,相當於不開刀的手術切除部分甲狀腺組織。

治療甲亢的中成葯有哪些

治療甲亢的中成葯較多,是臨床醫生從不同角度對本病治療的經驗總結,對甲亢的治療均取得了較好的療效,現摘錄如下:

1.復方甲亢膏

組成:黃芪、黨參、麥冬、白芍、夏枯草各15克,生地、丹參、生牡蠣各30克,蘇子、五味子、制香附各10克,白芥子6克。

適應症:輕度或中度甲亢患者;對硫脲類葯物過敏的甲亢患者;合並白細胞減少,不能使用抗甲狀腺葯物者;抗甲狀腺葯物治療緩解後的鞏固治療。

用法用量:上方製成膏劑,每次10克,每日3次,3個月為一療程,可連續服用數療程。

療效:治療50例,症狀、體征緩解好轉率為90.9%,基礎代謝率下降有效率為62.5%,甲狀腺攝131碘率下降有效率為70%。治療重度甲亢與抗甲狀腺葯物並用,可減少後者的毒性反應,縮短療程。葯理學證明:本方可促進網狀內皮系統的吞噬作用,提高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功能,促進蛋白質合成和能量代謝,直接抑制甲狀腺素的合成。〔余永譜,等.浙江中醫雜志 1980;(8)∶360〕

2.復方甲亢寧片

組成:夏枯草、炙鱉甲、生牡蠣、玄參、太子參等。

適應證:主要用於甲亢肝陽上亢、氣陰兩虛型患者。

用法用量:上方加工成片劑,每次10片,每日3次,1個月為1療程。

療效:用本方片劑治療甲亢指數簡化方案T1>10者30例,最長服葯6個療程,臨床治癒11 例,顯效14例,好轉4例,無效1例(服用本葯時停用其他中西葯物)。實驗表明本方具有降低甲亢家兔能量代謝及血中TT3濃度的作用,其葯理機制可能為:一方面減弱甲狀腺激素靶器官、靶組織對甲狀腺素的反應,另一方面加速對已進入血液循環的甲狀腺激素的降解。且其中大部分葯物具有免疫調節作用,利用此中葯復方的雙向免疫調節作用,重建人體免疫系統的穩定性。〔陳梅湘,等.湖南中醫學院學報 1989;(3)∶147〕。

3 甲亢丸

組成:橘紅100克,清半夏150克,雲苓150克,海藻150克,昆布150克,夏枯草200克,煅牡蠣150克,大貝150克,三棱100克,黃葯子50克,甘草50克,琥珀10克,硃砂10克。

適應證:因內傷七情,憂思惱怒,日久釀成痰氣郁結的癭瘤。

用法用量:上葯共為細末,煉蜜為丸,每丸重15克,每日2次,每次1丸。

療效:以本丸治療甲亢125例,治癒65例,顯效24例,好轉23例,無效13例,治癒者最少服葯90丸,最多服葯180丸。

葯物研究表明:本方中海藻、昆布、黃葯子、夏枯草均為含碘中葯,碘是合成甲狀腺素(TH) 的一個要素,在一定劑量限度內,TH的合成量隨碘的劑量增加而增加,倘若利用超過了限度則引起相反的結果——抑制甲狀腺素的合成。葯理劑量的碘,除抑制甲狀腺素合成外,還同時抑制TH的釋放。甲亢病人在碘劑治療後,由於TH的合成與釋放受到抑制,血中TH水平很快下降,甲亢症狀便迅速開始緩解。〔黃泰康.中醫疑難病方葯手冊 中國醫葯科技出版社 1997年〕

4 昆明山海棠片

用法用量:甲組20例,每日服本品6片(相當於生葯2.6克);乙組36例每日加用他巴唑15毫克。療程4~8周,甲組緩解(臨床症狀緩解,心率<90次/分,血清T3、T4降至正常)19 例,乙組全部緩解。兩組治療後的血清T3、T4和抗甲狀腺球蛋白抗體、抗甲狀腺微粒抗體均較治療前明顯下降,統計學處理均有顯著性差異(P<0.05~0.01)。〔吳淦,等.中醫雜志 1989;(8)∶36〕

5 甲亢靈片

組成:夏枯草、墨旱蓮、丹參、山葯、煅龍骨、煅牡蠣等製成片劑。

適應證:甲亢陰虛陽亢型。

用法用量:治療組每次服本品7片,每日3次,對照組用他巴唑2片(10毫克)每日3次,並分別用安慰劑2、7片。1個月為一療程。

療效:治療組150例,對照組75例。結果兩組分別治癒26、14例,顯效89、36例,有效23、1 7例,無效12、8例,總有效率為92%、89.3%。心率、基礎代謝、TT3、TT4兩組治療前後自身及治療後組間比較均有顯著性差異(P<0.01)

甲亢治療點滴

甲亢系甲狀腺素過多所致的常見內分泌疾患,治療有葯物、手術、放射性131碘等。其中最為常用的是葯物治療,為減少復發,更好奏效,治療中應注意以下幾點。

首先應了解治甲狀腺葯物(他巴唑或丙基硫氧嘧啶)的副作用,常見有白細胞減少、粒細胞缺乏、皮膚瘙癢(或皮疹),少數有肝臟損害。其中以粒細胞缺乏最重要,故應定期復查白細胞計數,降低者應用升高白細胞葯物如補血生、沙肝醇等,必要時應停葯。

日常生活中,很多人誤以為患甲亢後應多吃海帶,其實這樣做反而干擾和不利於甲亢的治療。正確的治療應忌含碘食物如海帶、紫菜、捲心菜、海產魚蝦。含碘食鹽宜以普通食鹽代替,或燒菜時提早放入。

在治療過程中,病人應定期到醫院復查甲狀腺功能,以便醫生據臨床及化驗及時調整劑量,以防產生葯物性甲減。某些病人自覺症狀改善後,就自行停葯,這樣極易復發,因此用葯不能見好就收,需應用較長時間維持量,療程兩年左右。

葯物治療宜中西結合,中葯可調整機體免疫狀態,可減少復發。

過度勞累、精神緊張是甲亢復發的誘因,因此合理的生活安排、樂觀的情緒、正確的飲食及葯物治療是甲亢治療的關鍵。

2. 厭氧菌的治療方法

厭氧菌治療
(一)切除
擴創和引流厭氧菌感染常伴有廣泛的組織壞死,必須徹底切除,因壞死組織能降低局部Eh,有利於
厭氧菌的繁殖,這是治療厭氧菌感染的先決條件。產氣莢膜桿菌性肌炎(即氣性壞疽)時肌肉廣泛壞死,也必須切除,嚴重的甚至需要截肢。壞死性筋膜炎是較少見的厭氧菌感染,筋膜和皮膚常有廣泛壞死,如不徹底切除,常難以控制感染的擴散而導致死亡。
(二)抗生素療法
抗生素必須選擇對厭氧菌敏感的抗生素(見表6-5)。厭氧菌對氨基糖甙類抗生素常有抗葯性。[color=red]大多數厭氧菌,除脆弱類桿菌外,均對青黴素G敏感。林可黴素的抗菌譜與青黴素G相仿,如病人對青黴素過敏時可選用。氯黴素幾乎對所有的厭氧菌包括脆弱類桿菌在內均有效,但缺點是有骨髓抑制的危險性。厭氧菌對四環素、紅黴素和氯黴素的敏感性有差異,且在治療過程中迅速產生抗葯性,氯林可黴素對厭氧菌感染的療效優於林可黴素,但它和林可黴素一樣,有時會引起致命的假膜性結腸炎。在目前的抗菌葯中,療效最好的首推甲硝唑,對所有的厭氧菌包括脆弱類桿菌有效。Sharp等(1977)發現甲硝唑的療效優於氯林可黴素和林可黴素,此葯價格便宜,即使長期使用也無嚴重並發症。甲硝唑不僅可口服(500mg,每日三次),灌腸(每次1~2g),最近國內已有靜脈制劑,0.5%100ml,靜滴每日2~3次。口服甲硝唑和靜脈滴注甲硝唑在結腸手術前准備中的作用,證明這兩種方法均能有效地降低傷口的感染率。 表6-5 厭氧菌對抗生素的敏感性 梭狀芽孢桿菌 厭氧性球菌 脆弱類桿菌 類桿菌種 放線菌 青黴素 + + - + + 林可黴素 ± + - + + 頭孢菌素 ± ± - ± - 氯黴素 + + + + + 氯林可黴素 + + + + + 甲硝唑 + ± + + + 四環素 ± ± - ± ± 紅黴素 ± + ± + ± +敏感;±稍敏感;-不敏感 前已述及,厭氧菌與需氧菌之間伴有協同作用,因此在治療厭氧菌感染時須分別採用對需氧菌和厭氧菌敏感的葯物。頭孢西丁(Cefoxitin)對類桿菌屬有效,但療效不如氯林可黴素、氯黴素或甲硝唑。頭孢孟多是一種新的靜脈用頭孢菌素,抗菌譜較廣,對革蘭氏陽性和革蘭氏陰性的需氧菌和厭氧菌均有效。 第三代頭孢菌素例如頭孢羥羧氧醯胺(Moxalactam)頭孢哌酮(Cefoperazone)和頭孢噻肟(Cefotaxime)對需氧菌和厭氧菌均有效,對所有的厭氧菌均有極強的殺菌力(5)。
(三)高壓氧療法
高壓氧能提高組織的氧張力,抑制厭氧菌的繁殖,這一療法是梭形芽孢桿菌感染治療中的一個重要方面,但對於無芽孢厭氧菌感染究竟有多少價值,不少人表示懷疑。(四)過氧化氫 過氧化氫是治療厭氧菌感染傷口的一種有效葯物,它所釋放的新生氧能殺死厭氧菌。過氧化鋅糊劑則可用於治療某些厭氧菌感染,特別是Meleney潰瘍。

3. 去甲萬古黴素簡介

目錄

1 拼音

qù jiǎ wàn gǔ méi sù

2 英文參考

Norvanycin [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3 概述

去甲萬古黴素是多肽類抗生素,其作用機制是以高親和力結合到敏感細菌細胞壁前體肽聚末端的丙氨醯丙氨酸,阻斷構成細菌細胞壁的高分子肽聚糖合成,導致細胞壁缺損而殺滅細菌。主要用於金黃色葡萄球菌、難辨梭狀芽胞桿菌等所引起的系統感染和腸道感染。通常不作為第一線葯物應用,在常用抗菌葯物無效或不能應用時應用。口服不吸收。血葯濃度高於60~80μg/ml為中毒范圍。

4 去甲萬古黴素說明書

4.1 葯品名稱

去甲萬古黴素

4.2 英文名稱

Norvanycin

4.3 去甲萬古黴素的別名

萬迅;布拉諾;Demethyl Vanycin Hydrochloride;Norvanycine Hydrochlorim;Antibiotic A51568A

4.4 分類

抗生素 > 多肽類

4.5 劑型

1.注射劑:0.4g(40萬U),0.5g(50萬U)。

2.片劑:0.125g, 0.25g

4.6 去甲萬古黴素的葯理作用

去甲萬古霉去甲萬古黴素是由東方鏈黴菌(S.orientalis)培養液中所得的一種無定形糖肽類抗生素。其作用機制是以高親和力結合到敏感細菌細胞壁前體肽聚末端的丙氨醯丙氨酸,阻斷構成細菌細胞壁的高分子肽聚糖合成,導致細胞壁缺損而殺滅細菌。此外,它也可能改變細菌細胞膜滲透性,並選擇性地抑制RNA的合成。去甲萬古黴素抗菌譜、相互作用、臨床應用與萬古黴素相近,作用特點是抗菌活性高於萬古黴素。鹽酸去甲萬古黴素對大多數金黃色葡萄球菌的作用強於萬古黴素,對表皮葡萄球菌的作用與萬古黴素相似;對腸球菌殺菌作用強於替考拉寧。鹽酸去甲萬古黴素對化膿性鏈球菌、肺炎鏈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包括耐甲氧西西林的金黃色葡萄球菌及表皮葡萄球菌)等有較強的抗菌活性;對厭氧鏈球菌、難辨梭狀芽胞桿菌、炭疽桿菌、放線菌、白喉桿菌、淋球菌、綠色鏈球菌、牛鏈球菌、糞鏈球菌等也有一定抗菌作用。去甲萬古黴素對多數革蘭陰性菌、分枝桿菌屬、擬桿菌屬、立克次體屬、衣原體屬或真菌均無效。去甲萬古黴素為我國合成,結構上有所改變。

4.7 去甲萬古黴素的葯代動力學

去甲萬古黴素口服不吸收,靜脈給葯可廣泛分布於全身大多數組織和體液中。葯物在血清、胸膜、心包、腹膜、腹腔積液和滑膜液中可達有效抗菌濃度,尿中濃度較高,但膽汁中不能達有效抗菌濃度。去甲萬古黴素可透過胎盤屏障,但不能透過正常血腦脊液屏障進入腦脊液中,在腦膜發炎時可滲入腦脊液中並達有效治療濃度。腎功能正常的成人半衰期約為6~8h,無尿者半衰期可延長至8~10天。24h內約有80%以上葯物經腎小球濾過以原形隨尿液排泄,另有少量經膽汁排出。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不能有效清除葯物。

4.8 去甲萬古黴素的適應證

1.去甲萬古黴素是腸球菌心內膜炎、棒狀桿菌屬(類白喉桿菌屬)心內膜炎患者在對青黴素類葯過敏時的首選用葯。

2.適用於治療葡萄球菌(包括甲氧西西林耐葯菌株和多重耐葯菌株)所致心內膜炎、骨髓炎、肺炎、敗血症或軟組織感染等。

3.適用於治療對青黴素類或頭孢菌素類葯過敏,或經上述抗生素治療無效的嚴重葡萄球菌所致感染。

4.適用於治療對青黴素或不過敏的血液透析患者發生葡萄球菌屬所致動、靜脈分流感染。

4.9 去甲萬古黴素的禁忌證

對去甲萬古黴素過敏者。新生兒禁用。

4.10 注意事項

1.(1)腎功能不全者;(2)聽力減退或耳聾者;(3)孕婦;(4)哺乳期婦女。

2.葯物對老人的影響:去甲萬古黴素用於年老患者有引起耳毒性與腎毒性的高度危險(聽力喪失)。由於老年患者隨年齡增長腎功能減退,因此確有指征使用時必須調整劑量。

3.葯物對檢驗值或診斷的影響:少數患者用葯後可出現尿素氮(BUN)升高。

4.長期用葯時應定期檢查聽力;長期用葯時應定期監測腎功能及尿液中蛋白、管型、細胞數和尿比重;用葯中應注意監測血葯濃度,尤其是需延長療程或有腎功能減退、聽力減退、耳聾病史的患者。血葯峰濃度不應超過25~40mg/L,谷濃度不應超過5~10mg/L。血葯峰濃度高於50mg/L,谷濃度高於10mg/L者為中毒范圍。

5.注射速度過快可導致紅頸或紅人綜合征,突擊性大量注射給葯,可導致嚴重的低血壓。

4.11 去甲萬古黴素的不良反應

1.可出現聽神經損害、聽力減退甚至缺失、耳鳴或耳部飽脹感。在大劑量和長時間應用時尤易發生。

2.腎毒性:主要損害腎小管。早期可有蛋白尿、管型尿,繼之出現血尿、尿量或排尿次數顯著增多或減少等;嚴重者可致腎衰竭。在大劑量和長時間應用時尤易發生。

3.變態反應:快速大劑量靜脈給葯,少數患者可出現「紅頸綜合征」。症狀有寒戰或發熱、昏厥、瘙癢、惡心或嘔吐、心動過速、皮疹或面潮紅;頸根、上身、背、臂等處發紅或麻刺感(釋放組胺),偶有低血壓和休克樣症狀。其發生率低於萬古黴素。

4.過敏反應:少數患者用葯可出現皮膚瘙癢、葯物熱等過敏反應症狀,偶見過敏性休克。

5.其他:肌注或靜脈注射時可致注射部位劇烈疼痛,嚴重者可致血栓性靜脈炎。

4.12 去甲萬古黴素的用法用量

1.成人每次0.5g,每天2~4次或每次1g,每天2次;兒童每天20~30mg/kg,分3~4次給予。

2.靜脈滴註:溶於5%葡萄糖注射劑或氯化鈉注射劑100~200ml中稀釋成0.5%濃度,靜脈滴注時間不少於60min,腎功能不全的患者應減量。

3.口服:治療假膜性腸炎,每天3~4次,每次為0.125~0.5g,療程7~10天。

4.13 葯物相互作用

1.與氨基糖苷類聯用時,對腸球菌有協同抗菌作用。

2.與氨基糖苷類合用或先後應用,可增加耳毒性和(或)腎毒性的可能;可能發生聽力減退,停葯後仍可能繼續進展至耳聾;此反應可呈可逆性或永久性。

3.與兩性黴素B、桿菌肽(注射)、捲麴黴素、巴龍黴素及多黏菌素類等葯物合用或先後應用,可增加耳毒性和(或)腎毒性的可能。

4.與阿司匹林及其他水楊酸鹽合用或先後應用,可增加耳毒性和(或)腎毒性。

5.與依他尼酸注射劑、呋塞米等利尿葯合用或先後應用,可增加耳毒性和(或)腎毒性的可能。

6.與環孢素合用或先後應用,可增加腎毒性的可能。

7.與抗組胺葯、布克利嗪、賽克力嗪(cyclizine)、吩噻嗪類、噻噸類、曲美芐胺等合用時,可能掩蓋耳鳴、頭昏、眩暈等耳毒性症狀。

8.與消膽胺同時用葯時,因陰離子交換樹脂能與其結合,可使葯效滅活。

9.與麻醉劑同用時可增加與輸液有關的過敏反應的發生率。

4.14 專家點評

去甲萬古黴素是目前抗脆弱擬桿菌作用較強的抗厭氧菌抗生素,去甲萬古黴素也是治療耐甲氧西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MRSA)、耐甲氧西西林表皮葡萄球菌(MRSE)和難辨梭菌感染最有效的葯物之一。國內報道,對56例由MRSA感染所致的小兒菌血症應用去甲萬古黴素治療,總有效率達100%。另有77例患者絕大多數伴有嚴重原發疾病或免疫缺陷,其中82%為MRSA所致,且多數是反復應用其他抗感染葯物治療而無效者,經去甲萬古黴素治療後對下呼吸道、膽道、泌尿系統、皮膚與軟組織MRSA感染有效率為85%。上海瑞金醫院對34例表皮葡萄球菌肺炎者採用去甲萬古黴素靜脈滴注,每次0.8g,每天2次,連續12天,結果治療有效率為94%,細菌學清除率為94%,不良反應發生率為6%,分離出34株表皮葡萄球菌的葯物敏感率為100%。去甲萬古黴素+頭孢他定可作為臨床可疑革蘭陽性菌感染首選的經驗性抗感染治療方案。國外報道,對51例在痰液或唾液中有MRSA的患者,用吸入萬古黴素的方法進行治療,其中43例MRSA完全清除,細菌學清除率為84.3%。

5 去甲萬古黴素中毒

去甲萬古黴素主要用於金黃色葡萄球菌、難辨梭狀芽胞桿菌等所引起的系統感染和腸道感染(假膜性腸炎)。通常不作為第一線葯物應用,在常用抗菌葯物無效或不能應用時應用。口服不吸收,腎功能正常的成人血漿半衰期6h,無尿者可延長至8~10d,血漿蛋白結合率屬中度。血葯濃度不宜超過25~40μg/ml。血葯濃度高於60~80μg/ml為中毒范圍。成人常用量:口服0.4g/次,每6h 1次;稀釋後靜脈滴注0.8~1.6g/d,1次或分次給予,一般用葯5~7d。[1]

5.1 臨床表現

[1]

1.輸注速度過快時,可產生紅斑樣或蕁麻疹樣反應,軀幹上部皮膚紅伴食慾缺乏、惡心、嘔吐、寒戰或發熱、心跳加快等(紅頸綜合征)。輸入葯物過濃可致血栓性靜脈炎。

2.大劑量和長時期應用可引起嚴重的耳毒性(耳鳴、耳部飽滿感、聽力減退甚至耳聾) 和腎毒性(蛋白尿、血尿,甚至少尿、無尿和尿毒症)。

3.過敏反應:皮膚瘙癢、葯物熱、嗜酸粒細胞增多、感冒樣反應,偶見剝脫性皮炎、過敏性休克。

4.肌肉或靜脈注射外漏後,可引起局部劇痛和組織壞死。

5.2 治療

去甲萬古黴素中毒的治療要點為[2]:

1.葯物過量無特效治療,對症、支持治療為主,保護腎功能。腹膜透析可清除少量去甲萬古黴素。

2.腎功能或聽力減退時,減少維持劑量和延長給葯間隔時間。

3.靜脈給葯時避免葯物外漏,並輪換注射部位,以減少靜脈 *** 和靜脈炎發生。

閱讀全文

與梭狀甲治療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手指扭傷如何消腫快速方法 瀏覽:200
快速治療爛嘴的方法 瀏覽:804
電路阻值的計算方法 瀏覽:966
測量房屋角尺的使用方法 瀏覽:801
禽腺病毒檢測方法 瀏覽:473
皮製手機殼清洗方法 瀏覽:156
學習英語翻譯的方法和技巧 瀏覽:77
橘子的使用方法 瀏覽:977
四年級檢測電路有兩種方法分別是 瀏覽:935
安阻法的測量方法 瀏覽:143
兒童低燒怎麼辦簡單的退燒方法 瀏覽:396
淘寶上的存錢方法怎麼存 瀏覽:107
貓術後化膿最佳治療方法 瀏覽:12
夾核桃的工具安裝方法 瀏覽:17
二年級畫小汽車簡便方法 瀏覽:39
螺旋式led燈泡安裝方法 瀏覽:220
酸奶的食用方法 瀏覽:139
神經性胃炎的治療方法 瀏覽:258
人工整枝的主要技術方法有哪些 瀏覽:186
大田玉米收割方法視頻 瀏覽: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