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治療方法 > 磚胚成型最佳方法

磚胚成型最佳方法

發布時間:2022-12-29 21:37:02

A. 陶瓷地磚如何

1、首先我就從原料開始說起,第一步:就是怎樣選原材料。主要成分就是泥土和石頭粉碎好。再加一些粘性比較好的粘土,和一些化工原料,按比例分配好之後,再倒進球磨罐磨成槳,大約需要磨13小時左右。
2、把磨好的槳抽到槳池裡,之後按照需要,可以配比各種顏色(加色料)和一些化工原料如(腐鈉、甲基粉)完畢後。再用抽獎機抽到乾燥塔開始噴粉料了。乾燥塔是用煤碳燃燒,泥槳是靠注射泵機高壓噴出來的。
3、噴到塔爐里之後,被七百多度的高溫燃燒。一下子就變成了乾粉,這樣循環的噴就成了粉料,存放到粉倉中,需要存放3到5天的存放期。等存放期到了。就可以通過輸送帶送到下一個工序壓機壓模型了。
4、把粉料送到成型車間壓所需要的模型磚。這就需要壓機完成。但壓成型磚還需要檢測粉料的水分,一般水分在5.8_6.5之間最佳。壓機壓成型磚之後,就會進入乾燥窯,把素坯磚的水份烘乾。再通過_線開始噴釉水。
5、給素坯磚噴釉水。釉水製作,是泥土和一些化工原料,按比例到球磨磨製成的。噴好釉水之後就開始進入下一個環節了。
6、成品燒制。

B. 好瓷磚是怎樣煉成的 瓷磚的生產工藝

好瓷磚是怎樣煉成的
瓷磚的生產工藝
1、瓷質磚系列(包括拋光磚、耐磨磚等):
2、工藝流程:選料→配料→球磨製漿→噴霧造粉→壓製成型→乾燥→印花(滲花)→化工料→配料→球磨→燒成→拋光、磨邊→分級→打蠟→包裝→入庫
第一環節——選料
原材料進倉要經過檢驗,主要包括取樣、打餅試燒、物理性能檢測、化學分析等步驟。原料驗收員首先對新進倉的原材料取樣,並檢測樣品水分;然後檢測員將樣品按程序進行制粉、打餅、試燒,並對試燒後樣餅的白度、強度、吸水率等物理性能進行檢測,同時,化驗員從制粉環節中抽取部分粉料進行化學分析,檢測原料中各種化學成分含量是否符合工廠的工藝技術要求,原料的檢查是非常嚴格的,俗話說:『生在原料』嘛。
第二環節——粉料制備粉料制備包括配料——球磨——過篩除鐵——泥漿均化——噴霧乾燥制粉——料倉陳腐等過程。
首先是根據工藝配方單(包括加水量)對相應的原料進行稱重配料(是按一定的比例);
然後將配好的原料加進球磨機進行研磨成漿,球磨機內按照工藝要求配好研磨介質——球石,目的是使各種塊狀、粗細不等的原料經研磨破碎後充分均勻混合,一方面能促進坯料在燒成過程中的物化反應,降低燒成溫度,另一方面也有利於原料中雜質的分離;
球磨後的泥漿經檢測符合工藝質量要求放入漿池中,途中要進行過篩除鐵。過篩是為了除去球磨時沒有磨細的粗顆粒和一些雜質;除鐵是因為鐵影響瓷磚的白度,而且會在瓷磚表面形成黑點、熔洞、雜質等缺陷,所以必須經過多道嚴格除鐵;
泥漿經過過篩除鐵後,要不斷的攪拌均化,是使泥漿組成更均勻,改善泥漿流動性能,增加後期製成的泥料的可塑性,提高坯體強度,減少成型、燒成時的開裂等。
均化後的泥漿經檢測符合質量要求後,經高壓霧化輸送到噴霧塔,通過熱風爐提供的熱風乾燥製成粉料顆粒。在噴霧造粒過程中,對粉料含水率的控制非常重要,粉料含水率的高低以及水分在粉料中分布的均勻程度,都將對壓製成型操作和磚坯質量產生直接影響。
從噴霧塔出來的粉料,由於顆粒內外水分的差異,以及各部分粉料水分不均勻,還需輸送到料倉進行陳腐,以促使粉料的水分更加均勻。粉料在料倉陳腐24小時,可以說就完成了瓷磚生產的坯料制備環節,制備好的粉料將通過輸送皮帶送往下一環節工序。
第三環節——壓製成型
制備好的粉料將送入壓機工序,通過模具布料後,再對其粉料施加一定壓力,這樣粉料就被壓製成磚坯。需要注意的是,壓製成磚坯過程中,一定要保證粉料質量要求及壓機的正確操作過程,否則會直接影響磚坯的質量。
第四環節——乾燥和印花(印花是對滲花拋光磚有的過程)壓製成型後,磚坯的強度很差,由於磚坯的水分含量很多,要經過乾燥是把磚坯中的自由水蒸發掉,一方面可以提高坯體強度,減少坯體損壞,可避免廢品進入印花和燒成工序,造成不必要損失;另一方面還可以避免含水率較高的磚坯入窯燒成時,由於水分劇烈蒸發導致坯體開裂。
第五環節——燒成磚坯乾燥後入窯爐燒成。磚坯在進入窯爐前要先上底漿,主要是為了防止磚坯在窯爐煅燒的高溫段處於軟化狀態時與輥棒的粘粘。進入窯爐高溫煅燒,,一般最高燒成溫度不超過1250度。目前,集團擁有同行業內最長的300餘米窯爐生產線,能使瓷磚的燒成時間更加充分,燒成後的產品吸水率更低、磚面更光亮平整、細膩無針孔,而且坯體白度大大提升,即使經磨邊後,坯層側邊也不會產生黑邊現象,產品質量得到充分保證。
第六環節——磨邊、拋光燒成後的瓷磚半成品要經過磨邊——刮平——拋光——後磨邊——風乾等步驟,才能成為我們在展廳看到的一塊塊光亮平整的精美瓷磚。
在磨邊工序中,嚴格規定瓷磚的尺碼和對角線必須符合公司的內控標准,要求精度非常高,對操作人員的技術要求也很高。
進入拋光工序。拋光又分為粗拋、中拋、精拋三個步驟,也就是將用於拋光的磨塊由粗到細排列,將經過銑平的瓷磚表面逐步研磨成具有光澤度並呈現出磚坯原有的紋理。
第七環節——分級、打蠟
分級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他是控制產品質量的關鍵部分,我公司對產品質量的把關非常嚴格,而且在每個分廠都設有品質監理組,控制出廠前的產品質量。
最後對瓷磚表面和磚底的水分進行風干,以便於成品上蠟和成品分級檢選、包裝入庫。
練泥:從礦區採取瓷石,先以人工用鐵錘敲碎至雞蛋大小的塊狀,再利用水碓舂打成粉狀,淘洗,除去雜質,沉澱後製成磚狀的泥塊。然後再用水調和泥塊,去掉渣質,用雙手搓揉,或用腳踩踏,把泥團中的空氣擠壓出來,並使泥中的水分均勻。
拉坯:將泥團摔擲在轆轤車的轉盤中心,隨手法的屈伸收放拉制出坯體的大致模樣。拉坯是成型的第一道工序。拉坯成型首先要熟悉泥料的收縮率。景德鎮瓷土總收縮率大致為 18—20%,根據大小品種和不同器型及泥料的軟硬程度予以放尺。由於景德鎮瓷泥的柔軟性,拉制的坯體均比之其他黏土成型的要厚。拉坯不僅要注意到收縮率,而且還要注意到造型。如遇較大尺寸的製品,則要分段拉制,從各個分段部位,可看出拉坯師傅的技藝好壞和水平高低。
印坯:印模的外形是按坯體內形弧線旋削而成的,將晾至半乾的坯覆在模種上,均勻按拍坯體外壁,然後脫模。
利坯:將坯覆放於轆轤車的利桶上,轉動車盤,用刀旋削,使坯體厚度適當,表裡光潔,這是一道技術要求很高的工序。 利坯,也稱「修坯」或「旋坯」,是最後確定器物形狀的關鍵環節,並使器物表面光潔、形體連貫、規整一致。
曬坯:將加工成型後的坯擺放在木架上晾曬。
刻花:用竹、骨或鐵制的刀具在已乾的坯體上刻畫出花紋。
施釉:普通圓器採用醮釉或盪釉。琢器或大型圓器用吹釉。大部分陶瓷製品均需經施釉後才能進窯燒造。施釉工藝看似簡單,卻是極為重要和較難掌握的一道工序。要做到坯體各部分的釉層均勻一致,厚薄適當,還要關注到各種釉的不同流動性,實在不是件容易的事。景德鎮陶瓷裝飾大致可分為釉下裝飾和釉上裝飾兩種基本類型。釉下裝飾是指直接在泥坯上進行藝術裝飾加工,並上釉燒成的瓷器,因其裝飾圖案位於瓷器釉層之下而得名,主要包括青花、釉里紅和釉下五彩等。在已經燒成的瓷器釉面上進行裝飾加工的工藝,則稱為釉上彩,包括古彩、粉彩、墨彩、新彩等。還有釉下青花與釉上五彩相結合的「鬥彩」裝飾。實際上自元代以後,中國瓷器彩繪裝飾的歷史,基本上是以景德鎮瓷器發展史為主要脈絡的。釉里發出紅色是景德鎮具較高聲譽和影響的名貴品種。
燒窯:首先把陶瓷製品裝入匣缽,匣是陶瓷製品焙燒的容器,以耐火材料製成,作用是防止瓷坯與窯火直接接觸,避免污染,尤其對白瓷燒造最為有利。燒窯時間過程約一晝夜,溫度在1300度左右。先砌窯門,點火燒窯,燃料是松柴,把椿工技術指導,測看火候,掌握窯溫變化,決定停火時間。
彩繪:釉上彩如五彩、粉彩等,是在已燒成瓷的釉面上描繪紋樣、填彩,再入紅爐以低溫燒烘,溫度約700—800度。
燒窯前即在坯體素胎上繪畫,如青花、釉里紅等,則稱為釉下彩,其特點是彩在高溫釉下,永不退色。
瓷器的彩繪與一般繪畫不同。因為畫工在坯體素胎上施釉和作畫時所見的顏料色,在經過高溫燒制和烘烤後會發生很大變化。看到一件件顏色暗淡、貌不驚人的半成品,經過爐火的燒煉竟會呈現出如此絢麗奪目的色彩,這本身是奇妙的;而與此同時也便可以得知,為瓷器作畫是需要怎樣的特殊經驗和想像力了。
什麼今天要介紹好瓷磚是怎樣煉成的?瓷磚的生產工藝?這方面的知識,就是要告訴您:瓷磚的質量是靠好的生產工藝來完成的。

C. 磚頭怎麼做的

磚頭製作流程如下:

方法/步驟

D. 傳統制磚有幾個步驟

制磚的步驟主要有:

1. 取土。燒磚用的土壤取自地表下二尺深的古土壤,這層土壤的顏色略深於地表土,它形成於大約八萬至十二萬年前。當時,地球氣候溫暖濕潤,豐富的生物作用使這時期形成的土壤柔和而有粘性,是燒制磚瓦的上佳材料。

2. 挖掘出來的粘土,在經過長達半年左右的露天堆積過程中,讓陽光照射、雪雨凍蝕,使其內部分解松化,再經過手工粉碎、過篩,只留下細密的純土。

3. 將純土加水滋潤,然後反復和煉,或使牛力踩踏,使其變成稠泥,人力翻泥和煉大致要5到6遍,這一工序對最後磚的質量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4. 將泥土翻填進木製的制坯模中,壓實後,用鐵線弓颳去多餘的泥,而成坯形。制坯之前,要在木模下的地下灑一層細沙,以防泥與地面粘連。

5. 脫模後的磚坯要放置背陽處陰干,以防曝曬使磚壞出現裂紋和變形。

6. 待磚坯完全乾燥後(大約一至二個月),便入窯燒制,這個過程是整個制磚過程中最重要的一環,一般的磚質使用煤炭作燃料,而密實度更高的濾漿磚則用麥草、松枝等慢慢緩燒。

7. 經十數天的燒制,坯體基本已被燒結,如這時慢慢熄火,外界空氣進入窯內,坯體冷卻後則顯現紅色,這就是我們常見的紅磚,青磚則要在窯內轉銹,方法是在高溫燒結磚坯時,用泥土封住窯頂透氣孔,減少空氣進入,使窯內溫度轉入還原氣氛,這樣,坯體的紅色高階鐵氧化物被還原為青灰色的低價鐵氧化物,為了防止坯體內的低價鐵重新被氧化,在用土密封的窯頂上鐵飲水,使水遇高溫變成蒸氣,吸收窯內熱量,窯內坯體在這一冷卻的過程中繼續保持著還原氣氛,直到完全冷卻後出窯。由黃土變成的青磚的過程就完成了。

閱讀全文

與磚胚成型最佳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齒痕舌的原因和治療方法 瀏覽:757
高里程數計算方法 瀏覽:869
15x120簡便計算方法 瀏覽:55
成武白酥雞的食用方法 瀏覽:864
農村打灶方法視頻 瀏覽:114
讓皮膚快速變白的方法 瀏覽:177
卡羅拉車鑰匙鎖車里的解決方法妙招 瀏覽:402
工藝氣體檢測方法 瀏覽:734
心臟室上速治療方法 瀏覽:584
無腿鍛煉方法 瀏覽:529
睡眠枕使用方法 瀏覽:635
數字顯示最簡單的方法 瀏覽:1008
用紙做迴旋鏢的簡單方法 瀏覽:550
風挾熱邪有什麼調理方法 瀏覽:178
美腹肌的使用方法視頻 瀏覽:509
isdg爽快酵素膠囊的食用方法 瀏覽:110
如何學好閱讀理解方法 瀏覽:129
奧迪水壺的安裝方法 瀏覽:974
紅米四設置自動開關機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664
手指扭傷如何消腫快速方法 瀏覽: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