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治療方法 > 疝氣的治療方法和注意事項

疝氣的治療方法和注意事項

發布時間:2022-12-29 17:33:50

『壹』 疝氣怎樣治療

疝氣在醫學上的定義是正常組織或臟器通過潛在的腔隙,由原來的部位移位到其他的部位。實際上,老百姓所說的疝氣主要是腹股溝疝。疝氣發病以兒童和老年人多見,兒童疝氣在一歲以內是有可能自愈的,但一歲以後的疝氣就不可能自愈了,應該手術治療。所有成年人疝氣都需要及時手術。

疝氣手術怎樣做才好呢? 隨著腹腔鏡技術的發展,近兩年應用腹腔鏡技術診斷治療疝氣,顯示了創傷小、診斷明確、修補徹底和恢復快的優點,是現代疝氣治療的最佳選擇。
腹腔鏡從腹腔內可以輕松、全面地查看雙側腹股溝,能夠及時發現平時因沒有發作而被遺漏的對側隱匿性疝氣(大約20%左右),這樣一次手術就能同時解決雙側疝氣,避免了傳統手術方法第一次術後1~2年因對側疝氣再次開刀的痛苦。

兒童疝氣只需要在肚子上開1~2個指頭大小的孔,術後一天就能下地活動、辦理出院。對於成年人疝氣也只需要在腹壁上開3個小孔,病人術後2天一般就能出院,平均5天後即可恢復日常活動。加上腹腔鏡技術可以一次性修補斜疝、直疝和股疝區,因此腹腔鏡與其他開刀方法相比,修補更為徹底,達到了「一次手術享用終身」。對於傳統疝修補術後疝氣復發的患者腹腔鏡更是個福音,因為腹腔鏡避開了以往手術區域,化解了復發疝再手術困難的問題。

自療注意事項:(1)早期治療。(2)積極治療影響本病發生的其他疾病,如慢性咳嗽、前列腺肥大、慢性便秘等。自治療法1.成葯自療法(1)疝氣內消丸,每日2次,每次服9克。(2)桔核丸,每日2次,每次服9克。(3)補中益氣丸,每日3次,每次9克。2.驗方自療法(1)小茴香10克、荔枝核10克、桔核6克、吳茱萸6克、木香3克、用水煎服,每日1劑。(2)向日葵1棵,水煎後紅糖沖服。(3)烏葯、升麻各10克,用水煎服,每日1劑。用於疝氣腫痛。(4)杉樹球8個,用水煎服,每日1劑。3.飲食自療法(1)羊睾丸、雞蛋各4個,水煮後吃蛋喝湯,每日1劑,連服數日。用於本病氣虛者。(2)補骨脂50克,鹽炒研末,加入黑芝麻25克,每次服9克,每日2次。(3)全蠍一個研末,裝入雞蛋孔內蒸熟食之。(4)豬肉120克、梧桐樹根,八月瓜根、蒼耳子各10克。燉服,每日1次。(5)蒜頭皮20克,熬水,每日服用數次。蒜頭皮即粘貼蒜肉之衣,約1000克的蒜頭,可剝皮20克。本方適用於小兒疝氣者。(6)大蔥、紫蘇各適量,石灰袋1個,大蔥、紫蘇加水煮開後,待溫熱時浸坐15-20分鍾,然後以石灰袋置於患處入睡。本方對於疝氣脹痛有一定效果,一般應用15-30分鍾,然後以石灰袋置於患處入睡。本方對於疝氣脹痛有一定效果,一般應用15-30分鍾即愈。(7)生薑15克、當歸15克、羊肉100克,同煮熟,吃肉飲湯,每日1次。本方用治寒疝,具有補血活血、解氣止痛,溫暖下元之功效。(8)紅皮蒜2隻、柑核50克、金橘2個、白糖50克,蒜去皮,同其他三味用水2碗,煮成1碗,頓服。本方用治疝氣疼痛異常,具有消腫、止痛之功效。(9)鮮生薑適量,洗凈,搗爛絞取其汁,去渣,將汁貯於碗內,陰囊浸入薑汁內片刻即成。本方用治疝氣,具有解肌散寒之功效。(10)蔥衣(系蔥白的外衣)90克,稍加水煮,1次吃完,連服7次。本方用治疝氣,具有解肌散寒之功效。4.外治自療法(1)吳萸、川楝子、小茴香各10克,烘乾研末,醋調成膏,紗布包裹,敷神闕、氣海、中極穴。(2)肉桂10克、研末醋調,紗布包後敷臍部。(3)蓖麻仁7粒研碎,麵粉適量,水調成膏,敷健側湧泉貼在右側腰部,右側疼痛貼在左側腰部。5.其他自療法(1)熏葯:燈籠草30克,煎湯熏洗,每日1-2次。(2)葯墊法:川椒30克、小茴香30克、灶心土500克。將川椒、小茴香研為細末,灶心土打碎,三味和勻,棉布包裹,製成坐墊,坐其上。避免誤診、避免過分勞累、不要長久站立。主要還是要在臨床醫生的指導下進行治療。

『貳』 小兒疝氣應該如何治療

小兒疝氣即小兒腹股溝疝氣,俗稱脫腸,是小兒泌尿科手術中最常見的疾病。在胚胎時期,腹股溝處有一腹股鞘狀突,可以幫助睾丸降入陰囊或子宮圓韌帶的固定。有些小孩出生後,此鞘狀突關閉不完全,導致腹腔內的小腸、網膜、卵巢、輸卵管等進入此鞘狀突,即成為疝氣;若僅有腹腔液進入陰囊內,即為陰囊水腫。

疝氣一般發生率為1-4%,男生是女生的10倍,早產兒則更高,且可能發生於兩側。

症狀

疝氣可能在出生後數天、數月或數年後發生。通常在小孩哭鬧、運動、解便後,在腹股溝處會有一鼓起塊狀物,有時會延伸至陰囊;有可能在卧床休息或睡覺後自行消失。嚴重者會腹痛、惡心、嘔吐、厭食或哭鬧不安。

治療

手術是小兒疝氣最好的治療方法。一般皆以全身麻醉,采高位結扎的方法,手術安全且時間不長。若有疝氣發生,宜早日治療,以免疝氣囊之內容物發生箝閉,增加手術的'困難與生命的危險。至於陰囊水腫,則可觀察至一歲,若無消失再行手術治療;惟須小心追蹤檢查,注意疝氣形成的可能性。

手術後注意事項

1.除另有特別醫囑外,返家後飲食及活動如常,但盡量避免過度用力。

2.如有嘔吐發生,暫時禁食四小時。

3.傷口疼痛,可依處方服用止痛葯。

4.傷口如有出血、紅、腫、熱、痛、有滲出液、發高燒,請即回醫院診治。

5.傷口最表層僅用美容膠布、紗布及透明膜覆蓋,內層則以羊腸線縫合,能自行吸收,不須拆線。

6.手術後四天內,傷口不可以沾水。五天後可照常洗澡,六天後小心撕去透明膜並拆除紗布即可。

7.有任何問題,請即回醫院診。

『叄』 腹股溝直疝(疝氣)如何治療

疝氣在醫學上的定義是正常組織或臟器通過潛在的腔隙,由原來的部位移位到其他的部位。實際上,老百姓所說的疝氣主要是腹股溝疝。疝氣發病以兒童和老年人多見,兒童疝氣在一歲以內是有可能自愈的,但一歲以後的疝氣就不可能自愈了,應該手術治療。所有成年人疝氣都需要及時手術。

疝氣手術怎樣做才好呢? 隨著腹腔鏡技術的發展,近兩年應用腹腔鏡技術診斷治療疝氣,顯示了創傷小、診斷明確、修補徹底和恢復快的優點,是現代疝氣治療的最佳選擇。
腹腔鏡從腹腔內可以輕松、全面地查看雙側腹股溝,能夠及時發現平時因沒有發作而被遺漏的對側隱匿性疝氣(大約20%左右),這樣一次手術就能同時解決雙側疝氣,避免了傳統手術方法第一次術後1~2年因對側疝氣再次開刀的痛苦。

兒童疝氣只需要在肚子上開1~2個指頭大小的孔,術後一天就能下地活動、辦理出院。對於成年人疝氣也只需要在腹壁上開3個小孔,病人術後2天一般就能出院,平均5天後即可恢復日常活動。加上腹腔鏡技術可以一次性修補斜疝、直疝和股疝區,因此腹腔鏡與其他開刀方法相比,修補更為徹底,達到了「一次手術享用終身」。對於傳統疝修補術後疝氣復發的患者腹腔鏡更是個福音,因為腹腔鏡避開了以往手術區域,化解了復發疝再手術困難的問題。

疝氣又名小腸氣,是腹內臟器由正常位置經腹壁上孔道或薄弱點突出而形成的包塊。一般是咳嗽、便秘、生氣、重體力勞動、排尿困難等因素引起腹腔壓力突然增高沖破疝環腹膜所致。小兒常因啼哭引起。

疝氣可分為兩大類,即水疝和小腸疝。

水疝:分為睾丸鞘膜積液和精索鞘膜積液。同時分為交通性與非交通性兩種。

症狀:逐漸增大,按壓不可消失,無痛感。

小腸疝:分為直疝、斜疝、股疝、臍疝、白線疝、嵌頓疝、絞窄疝、切口疝等。

一般症狀:站立時突出,仰卧後消失,按壓即可回入腹腔。但嵌頓疝、絞窄疝則有疼痛感且很難推回腹腔。小腸疝若任其發展極易發生粘連和嵌頓,因此應及早接受治療。

疝氣的危害是很明顯的。姑且不論自身的痛苦與不便,更重要是還是對自身健康的破壞性,想必大家都知道,周圍人的歧視和誤解、生活的困難、自身的痛苦、甚至造成不孕不育、自卑和抑鬱的不健康心理和殘缺的性格等等,讓患者苦不堪言。疝氣如不及時治療,會導致囊頸受損,產生粘連、鉛頓疝、絞窄性疝,自身免疫調節能力下降,血液循環不暢,會導致腸壞死、腸梗阻、腹膜炎、毒血症等,甚至會危機生命!

腹股溝疝如不及時治療,疝塊可逐漸增大,終將加重腹壁的損壞而影響勞動力,斜疝又長可發生嵌頓或絞窄而威脅生命。做兒女的應該怎樣盡孝心,如何面對。尤其是小兒疝氣,由於身體比較稚嫩,器官發育還不完全,因此,家長在選擇治療方法的時候一定要權衡考慮。

以下是小兒疝氣的病因 臨床表現 治療方法

小兒疝氣

1.前言
小兒疝氣即小兒腹股溝疝氣,俗稱「脫腸」,是小兒泌尿科手術中最常見的疾病,在胚胎時期,腹股溝處有一」腹股鞘狀突」,可以幫助睾丸降入陰囊或子宮圓韌帶的固定,有些小孩出生後,此鞘狀突關閉不完全,導致腹腔內的小腸,網膜,卵巢,輸卵管等進入此鞘狀突,即成為疝氣,若僅有腹腔液進入陰囊內,即為陰囊水腫。

疝氣一般發生率為 1-4%,男生是女生的10倍,早產兒則更高,且可能發生於兩側。

2.症狀
疝氣可能在出生後數天,數月或數年後發生,通常在小孩哭鬧,運動,解便後,在腹股溝處會有一鼓起塊狀物,有時會延伸至陰囊或陰唇,有可能在卧床休息或睡覺後自行消失,嚴重者會腹痛,惡心,嘔吐,厭食或哭鬧不安。

3.治療
手術是小兒疝氣最好的治療方法,一般皆以全身麻醉,采高位結扎的方法,手術安全且時間不長,若有疝氣發生,宜早日治療,以免疝氣囊之內容物發生箝閉,增加手術的困難與生命的危險,至於陰囊水腫,則可觀察至一歲,若無消失再行手術治療,惟須小心追蹤檢查,注意疝氣形成的可能性。

4.手術後注意事項

[1]除另有特別醫囑外,返家後飲食及活動如常,但盡量避免過度用力。
[2]如有嘔吐發生,暫時禁食四小時。
[3]傷口疼痛,可依處方服用止痛葯。
[4]傷口如有出血,紅,腫,熱,痛,有滲出液,發高燒,請即回醫院診治。
[5]傷口最表層僅用美容膠布,紗布及透明膜覆蓋,內層則以羊腸線縫合,能自行吸收,不須拆線。
[6]手術後四天內,傷口不可以沾水,五天後可照常洗澡,六天後小心撕去透明膜並拆除紗布即可。
[7]有任何問題,請即回醫院診治。

小兒疝氣的自療

自療注意事項

(1)應盡量避免和減少哭鬧、咳嗽和便秘。

(2)注意休息,墜下時,可用手按摩,推至腹腔。

(3)盡量減少奔跑與站立過久,適當注意休息。

(4)適當增加營養,平時可吃一些具有補氣作用的食物如山葯、扁豆、雞、魚、肉、蛋等。

(5)大一些的兒童適當進行鍛煉,以增強身體素質。

自治療法

1.成葯自療法

(1)疝氣丸,每服2-6克,每日2次。

(2)疝氣散,每服1-2克,每日2次。

(3)橘核丸,每服2-3克,每日2次。

2.驗方自療法

(1)荔核15克、大茴香6克,研末沖服。

(2)老絲瓜1條焙乾研末,每服2-6克,每日2次。

(3)陳向日葵桿1棵,去皮,水煎服,每日2次。

(4)茄子蒂3個焙焦為末,沖服,每日2-3次。

(5)核桃10個,燒炭研末,沖服,10次服完,每日2次。

3.飲食自療法

(1)豬瘦肉適量、鴨椿子30克,煮熟,食湯與豬肉。

(2)乳鴿1隻,生黃芪10克。將乳鴿洗凈,生黃芪用布包好,納入乳鴿中,隔水蒸熟,食之。

4.外治自療法

(1)用丁香適量,上葯研末,撒在獨角蓮膏葯上,敷貼患處。

(2)牡蠣30克,研末,用雞蛋清調成糊狀,每晚睡前,先用手將疝氣納回,再將葯糊塗於患側陰囊,每天1次,連用3晚。

(3)黃精、桔梗各9克,上葯放入樟腦2克,酒浸泡半小時,取出搗糊狀,敷氣海穴。

氣海穴:位於臍下1.5寸處。

5.其他自療法

(1)熱薰法:茶葉10克、桔葉70克、老生薑25克、淡豆豉30克、食鹽1.5克,水煎,趁熱薰洗患處20分鍾以上,每日1次,連用3-5次,即可見效。

(2)葯浸法:鮮生薑汁一小杯,將陰囊浸杯中薑汁內,陰囊內有針刺感,即漸回縮,約10分鍾,縮小如常。

(3)熱熨法;吳萸、鹽各60克,同炒熱,布包,熨臍腹部,冷則加熱水袋熨燙1-2小時。

(4)艾灸法:生薑片2毫米厚,置於患側腹股溝上方,將艾絨做至棗大,灸5壯,燃至有溫熱感時壓穴,每日1-2次。

(5)袋兜法:將艾絨裝入布袋內,以袋兜陰囊,半月更換一次。

避免誤診

平素避免啼哭發怒,用力過大或感受潮濕寒冷之氣。

經常觀察腫塊活動情況,如發生劇痛者不宜止於自療,應赴醫院診治。

『肆』 手術治療成人疝氣有什麼需要注意的

? 成人疝氣是疝氣的一種病發類型,成人是疝氣病發群體。在眾多疝氣的治療方法中,手術是最常見的一種方式,也是不少疝氣病患者所採用的一種療法。但因很多患者對手術治療疝氣不了解,造成成人疝氣術後復發的情況。那麼,呢? 疝氣從兒童到成年人都可發生,它不是一股「氣」,而是人體正常的組織如腸子、膀胱等突破了腹腔的薄弱區域,移位到腹股溝或其他部位。疝發病率最高是老年人,尤其是老年男性。疝氣隨著日常行走、活動,形成習慣性下墜,一旦卡在環口處,不能復位,會造成腸壞死等。所以疝一定要治療,成人疝氣還需要手術治療。 剛開始有疝時,症狀不突出,幾乎看不到,手摸的感覺好像有東西向外頂,慢慢症狀明顯時,有一塊貌似腫脹的東西,稍一活動就鼓起來,躺下去就消失了,不痛也不癢,這種情況幾乎可以肯定就是疝,要趕快去醫院進行治療。 小孩出生後一年內,因腹股溝管尚未發育完善,所以在6個月以內穿疝帶或疝托是有可能自愈的。而成年人則不可能,唯一能根治的辦法只能做疝氣手術。 以前,大多數疝氣患者都需住院5-8天。因此,很多患者擔心手術而遲遲不願意接受治療。目前採用局麻下個性化無張力修補術,修補腹壁薄弱的區域。這種治療方法簡單、快速、並發症少,傷口小,病人痛苦小,能迅速恢復體力。 疝氣專家提醒患者疝氣手術後注意事項: 1、除另有特別醫囑外,返家後飲食及活動如常,但盡量避免過度用力。盡量減少奔跑與站立過久,適當注意休息。 2、如有嘔吐發生,暫時禁食四小時。 3、傷口疼痛,可依處方服用止痛葯。 4、傷口如有出血、紅、腫、熱、痛、有滲出液、發高燒,請即回醫院診治。 5、傷口最表層僅用美容膠布,紗布及透明膜覆蓋,內層則以羊腸線縫合,能自行吸收,不須拆線。 6、手術後四天內,傷口不可以沾水,五天後可照常洗澡,六天後小心撕去透明膜並拆除紗布即可。 7、適當增加營養,平時可吃一些具有補氣作用的食物如山葯、扁豆、雞、魚、肉、蛋等。?成人疝氣的長期患發給患者機體造成的危害是非常大的,所以在成人疝氣出現後患者最好是能夠及時到正規的疝氣治療機構進行疾病的醫治。採用手術治療疝氣的患者更要加以注意,做好疝氣術後的護理工作,避免手術治療疝氣後出現疾病復發的現象,祝您早日康復!

『伍』 小兒疝氣的相關知識講解

概述

小兒疝氣往往令父母驚恐,小兒疝氣這種疾病對於人們的危害十分大的,人們患有的小兒疝氣這種疾病即小兒腹股溝疝氣,小兒疝氣這種疾病也被人們俗稱「脫腸」,小兒疝氣這種疾病是小兒普通外科手術中最常見的一種疾病,當嬰兒還在胚胎時期,嬰兒的腹股溝處有一「腹膜鞘狀突」,可以幫助嬰兒的睾丸降入陰囊的固定,患病的小孩子此鞘狀突關閉不完全,從而導致的嬰兒患有小兒疝氣這種疾病。

小兒疝氣相關知識你來看

1 第一:男嬰兒患病的原因有因為嬰兒的鞘狀突在嬰兒出生後還沒有閉鎖,或這是因為閉鎖不全,因而人們的腹腔內容物就會從這里突向體表,而形成疝氣。女孩也會因為腹壁的薄若形成疝氣。

2 第二:小兒疝氣這種疾病會因為小孩子的哭鬧的時候、還會在小孩子劇烈運動的時候、還會在小孩子的.大便干結時,在小孩子的在腹股溝處會有一突起塊狀腫物這種現象。

3 第三:人們治療小兒疝氣這種疾病的治療方法有葯物的治療方法,通過給孩子們服用葯物的方法治癒小兒疝氣這種疾病,人們治療小兒疝氣這種疾病還使用疝氣帶的治療方法的。

注意事項

在小兒疝氣這種疾病的事情上,人們應該注意不要孩子的劇烈的運動,人們還應該注意不要讓孩子們哭鬧,人們應該還注意要給孩子多吃一些水果。

『陸』 疝氣的治療方法有哪些

疝氣中醫治療方法
中葯治療:
一處方:母丁香適量。用法:研為極細末,裝瓶密封。
用法1:取適量葯末填滿臍窩,固定,2天換葯一次。一般4~6次見效。敷葯同時,要積消除容易引起腹壓增高的致病因素。
用法2:取2份,分貼於兩足心及肚臍,上蓋棉花,以膠布固定,每半月換貼1次。
二處方:升麻3克,黃芪15克,大棗15克。用法:水煎服。
三處方:黃芪15克,升麻3克,桂圓肉10克,人參4克(黨參15克),炙甘草2克。用法:水煎服。
四處方:伴小茴10克。活鯽魚60~90克2尾,用法:或蒸或煎湯均可,不放鹽,每日1次,連服5~6次。
五處方:荔枝核5個,桔核10克,大小茴香各3克。用法:上述葯材一起研成粉末,每用紅糖開水調服6克,每日2次。
疝氣西醫治療方法
一、非手術治療:
較小的臍疝,如直徑小於1.5cm,多數在2歲內可隨著發育腹壁增強能自愈。
鑒於嬰兒臍疝很少發生嵌頓,可先予非手術治療,
(1)膠布粘貼法:
取寬約5厘米、長度超過病兒腰圍6-10厘米的醫用膠布,一端前約5厘米剪成舌頭樣,另一段中間開橫口以便讓對側插入。插入後,貼有膠布的腰背部可內墊紗布。
粘貼時必須適度貼緊,並使疝囊空虛或呈內陷狀態。一般1-2周更換1次,可連續貼用3-6月。外圍可加彈性帶(松緊帶),防止膠布滑脫。
由於膠布粘貼有一定的難度和合並症以上操作應由醫務人員完成。
(2)彈性腹帶法:此法對新生兒、小嬰兒尤為適用。
可白天佩帶彈性腹帶,睡覺時松下,並經常調節松緊度。這方法操作較簡便,既防止臍疝過分膨出,又保證小兒飲食入量和腹部發育彈性。
二、手術治療:
逾2歲但臍疝仍未自愈得患兒,應手術治療。
手術具體方法是在臍疝下方1~2cm處作相應的弧形切口,游離皮瓣,呈露兩側腹直肌前鞘。切開腹白線和疝囊,如果沒有完整的疝囊則切開腹膜。回納腸管,切除疝囊,在疝環處縫合腹膜切緣。橫形縫合腹橫筋膜,再縱形縫合腹白線以縫閉臍環和修復腹壁薄弱區,最後將保留臍孔的皮瓣按原位縫合。
術後注意事項飲食方面
1、手術後四小時內需禁食包括開水。
2.四小時後,若腸胃蠕動正常,可先喝開水,若無嘔吐或其它不適,則可進食軟質及易消化食物。
3.為預防便秘及預防手術後可能的輕微發燒情況,請多喝開水、多吃蔬菜、水果等富含纖維的食物。
活動方面
1.原則上可以正常的活動,但要避免腹部過度用力之動作,如厲害的咳嗽、哭鬧、蹲姿、用力解便、劇烈之運動等。
2.為避免膀胱脹尿,切記請勿憋尿,但是若有小便解不出來或超過六至八小時未能解小便時,要適時向醫護人員反映進而處理。
傷口方面
1.術後傷口絕對不可以沾水,所以暫勿洗澡,可用擦澡方式清潔身體,大約五、六天後視傷口癒合情形,再恢復正常洗澡。
2.請隨時保持傷口清潔、乾燥,並遵醫囑按時換葯,
3.如果傷口出現出血、紅、腫、熱、痛、有滲出液、發高燒等情形時,請立即回醫院診治。
其它
1.請按時服止痛葯,可適度減緩傷口疼痛的不適感。
2.遵醫囑到醫院復診。
3.若發現發燒38度以上不退,或傷口有分泌物,紅腫、傷口裂開、患側陰囊腫脹厲害,請立刻來院就診。
4.男病患若發現有陰囊不正常的腫大或有再發性疝氣時,請快速通知醫護人員。

『柒』 關於疝氣的治療

岔氣屬於內傷范疇,是指氣血、臟腑、經絡受傷所致,其臨床表現以胸部悶脹作痛,痛無定處,疼痛面積較大,尤其是在呼吸,咳嗽以及轉側活動時,因牽制胸部而痛或竄痛,並有呼吸急促,煩悶不安,胸背部牽引作痛。一般外無紅腫、壓痛等客觀體征。由於該病多發病於胸脅部,又稱胸脅迸傷或胸脅內傷。

發病原因多以舉重、推車、跳躍、攀高、挑抬或搬運重物時,用力過度或不當或突然進氣受傷,使氣聚結於胸內,不得消散,而出現疼痛、脹滿,嚴重時可使氣血同時受傷或絡脈破裂而咯血,或血留脅下,或積於胸內,若日久失治或治療不當,常可造成癆怯之症。

按摩療法治療岔氣有較好的療效,在臨床上常運用按、摩、揉、滾、點、擦;搓於胸部。令患者仰卧或側卧位,術者站在患者右側,用按揉或一指禪,或滾法施法於背部膀胱經。再點按天宗、大抒、章門、雲門等穴。再令患者坐於凳子上,術者站在患者背後,用雙手掌面沿肋骨走向擦搓。在擦搓前先塗冬青膏,以增加療效和預防擦搓時損傷皮膚。經過以上治療,可宣通胸脅之氣機失調,氣血同流、症狀自消。若仍無效,再選用提端法或提推法。

提端法 令患者坐在凳子上,助手與患者面對面蹲下,雙手按壓患者兩腹股溝部。術者站在患者背後,右手持毛巾,兩上肢自患者腋下穿過,合抱患者胸部,然後左右旋轉搖晃。若岔氣在右側,用提端法提起,並向左側傾斜,同時術者右手用毛巾堵住患者口鼻。隨即把患者身體斜傾向右前方,速撤堵物,右手再點按在痛處,並令患者用力咳嗽兩聲,按此法可反復2次,以宣通胸脅郁閉之氣,氣機宣通調和,症狀可解。

提推法 患者站立,雙足與雙肩等寬,術者站在患者健側,以岔氣在右為例,術者站在左側,用右臂自背後抱住胸部,手掌扶在患者右腋下,將患者左上肢搭放在術者肩背上,術者左手握其手腕,用力將患者提起,傾斜於術者左側,然後把患者拋起,當患者落地站穩時,再用雙手掌推按患者左脅下,並令患者用力咳嗽兩聲,亦可宣通胸腔郁閉之氣。

『捌』 老年人疝氣怎麼治療

疝氣是老年人高發的一種疾病,疝氣給老年人的晚年生活帶來很大的痛苦,那麼老人得了疝氣要怎麼辦呢?接下來我就告訴你這種病的治療方法。

疝氣概述

疝氣是在腹部特別是下腹部、大腿根部,也就是醫學上稱為“腹股溝”的部位,出現一個較為柔軟的腫物。這就是通常所說的“小腸串氣”,它是一部分腸管帶著腹膜鼓出來而不能復位,即所謂的腸脫出。如果不及時處理,發生嵌頓的話,腸管會漸漸壞死,進而引起腹膜炎,非常危險。

疝氣急救措施

1、當疝氣初發時,很容易把腸還納。病人躺平後,往往可以用手把腫物送回腹腔內,這時可聽到“咕嚕”一聲。

2、如果發生疝氣的是小孩,首先安慰小孩別哭。因為哭時腹部壓力增加,更難進行還納。為了讓小孩不哭,可用喂牛奶或洗澡等方法來哄,有時通過洗澡也可以治好。

年紀越大發病率越高

疝氣好發於老年人。通常年紀越大,發病率越高。老人容易患有疝氣,一是因為隨著年齡的增長,腹壁肌肉逐漸萎縮,腹壁張力減少;二是因為老年人常有的咳嗽、前列腺增生、便秘等問題,導致了腹壓增高,使腹內脂肪組織(大網膜)或器官(腸子)從缺口凸出。但是,很多老年人患疝氣都像李伯一樣不願就醫,輕信偏方。

疝氣並不會自然消失,如果放任不治療,受損部位容易隨著時間增長越變越大,也可能造成嵌頓性疝氣及腸壞死,嚴重的話,甚至有致命的可能。有些宣傳的所謂的打針治療疝氣、中葯治療疝氣都不科學。另外,常見的疝氣帶治療,不但使患者的行動不方便,還會影響局部血液的通暢,聞英說,除了一些年紀很大的老年人,特別是有心臟病的老人,耐受不了麻醉或疼痛,手術進行會有風險性,這時候會建議採用疝氣帶治療,但這部分的病人並不多。

老年腹股溝疝氣的典型症狀

1.身體上的鼓包反復出現,例如在站立行走時明顯,在平躺的時候消失。

2.長時間的疝氣會出現一些並發症,如咳嗽,便秘等。

3.老年男性疝內容物多為小腸,用手觸摸感覺柔軟。女性疝內容物多為卵巢等觸之較硬。

4.雖然說直疝嵌頓幾率小,但是不是不可能發生,當疝內容物不能回到腹腔,時間久了就會可能發生器官供血不足壞死等情況,危及生命。

老年腹股溝疝危害

1.影響消化系統:老年人疝氣長期不治,輕著影響身體健康,會導致消化不良、身體體質差、體弱多病等表現,對身體健康有著極大的傷害。

2.行走不便:老年人疝氣會導致行走不便、生活自由有限制,這是因為腫塊多在腹股溝部位,會影響其兩腿的行走,長時間就會讓老年人很是煩惱。

3.尿急、尿頻、尿多:老年人疝氣長期還會引起泌尿膀胱疾病,這是因為腹股溝部位和生殖泌尿系統的相鄰,小腸、膀胱等受到擠壓,長期就會導致尿急、尿頻、尿多等症狀。

4.引發嵌頓絞窄:老年人疝氣不會自愈,長期不治,其病情就會加重,長時間就可能引發嵌頓絞窄,從而引起小腸壞死、腸梗阻、劇烈疼痛等危險。因此,老年人有疝氣千萬不能忽視,一定要盡早到醫院治療。

腹股溝疝的治療

1.保守治療

保守治療包括疝帶、疝托、中醫中葯等,這些方法可以緩解症狀或延緩疾病的發展,但不能治癒,一些不當的保守療法還會加重病情。此法僅適用於2歲以下嬰兒、年老體弱或伴有嚴重疾病者,常用特製疝帶壓住疝環,緩解症狀。

2.手術治療

手術是治療成人腹股溝疝的惟一可靠方法,較少復發。易復性疝可進行擇期手術治療,難復性疝則應限制在短期內手術,嵌頓性疝和絞窄性疝必須採取急診手術治療,以免造成嚴重的後果。手術治療又分為傳統組織對組織張力縫合修補和無張力疝修補技術,目前國際公認的是無張力疝修補技術,包括開放術式和腹腔鏡術式。

疝氣急救注意事項

1、老年人發生了疝氣,自己常用手把腸還納到腹腔,便不去請醫生診治。還有些老年人得了疝氣,因為不好意思,長期不去看病,甚至連家人都不知道,這是很危險的。

2、有時反復出現的疝氣可以被卡在腹腔外,無法用手送回。這種疝叫做“嵌頓疝”。它可以引起劇烈的疼痛,時間長了可導致腸梗阻、腸壞死等嚴重後果。

外科手術是唯一有效治療手段

外科手術是目前醫學界公認唯一有效的治療方式。聞英介紹說,目前治療疝氣的外科手術主要有三種:傳統的縫線手術、腹腔鏡疝氣修補術和無張力三合一人工疝氣修補術,但推薦的是後兩種技術。無張力疝氣修補術是利用一個比疝氣缺口更大的一體成型人工網片來修補並加強受損的腹壁缺口,經過病例追蹤顯示,這種方法的患者復發率低,且兼有手術時間短、疼痛低、復原速度快等特點。

『玖』 小兒疝氣的治療方法有哪些

對於小兒來說,其在患上小兒疝氣這種疾病後,多會出現腹脹和消化不良等症狀的,因此,對於小兒疝氣的治療方法,就需要大家多加註意,接下來便將小兒疝氣的治療方法分享如下。
1.方法一:非手術治療。一般針對直徑小於1.5cm的較小的臍疝,這些臍疝多數在2歲內可隨著發育腹壁增強能自愈。鑒於小兒疝氣很少發生嵌頓,可先予非手術治療。


2.方法二:彈性腹帶法。此法對新生兒、小嬰兒尤為適用。可白天佩帶彈性腹帶,睡覺時松下,並經常調節松緊度。此種方法在平日里的操作是比較簡單的,而且,採用此法既能防止小兒的臍疝出現過度膨出的症狀,還能促進孩子腹部發育的彈性。


3.方法三:手術治療。若患兒已滿2歲但小兒疝氣尚未痊癒,則需要進行手術治療。手術具體方法是在臍疝下方1-2cm處作相應的弧形切口,游離皮瓣,呈露兩側腹直肌前鞘。切開腹白線和疝囊,如果沒有完整的疝囊則切開腹膜。回納腸管,切除疝囊,在疝環處縫合腹膜切緣。橫形縫合腹橫筋膜,再縱形縫合腹白線以縫閉臍環和修復腹壁薄弱區,最後將保留臍孔的皮瓣按原位縫合。


注意事項
在掌握了小兒疝氣的治療方法後,家長在平日里還應注意多給患兒吃一些有營養且易消化的食物。

閱讀全文

與疝氣的治療方法和注意事項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齒痕舌的原因和治療方法 瀏覽:757
高里程數計算方法 瀏覽:869
15x120簡便計算方法 瀏覽:55
成武白酥雞的食用方法 瀏覽:864
農村打灶方法視頻 瀏覽:114
讓皮膚快速變白的方法 瀏覽:177
卡羅拉車鑰匙鎖車里的解決方法妙招 瀏覽:402
工藝氣體檢測方法 瀏覽:734
心臟室上速治療方法 瀏覽:584
無腿鍛煉方法 瀏覽:529
睡眠枕使用方法 瀏覽:635
數字顯示最簡單的方法 瀏覽:1008
用紙做迴旋鏢的簡單方法 瀏覽:550
風挾熱邪有什麼調理方法 瀏覽:178
美腹肌的使用方法視頻 瀏覽:509
isdg爽快酵素膠囊的食用方法 瀏覽:109
如何學好閱讀理解方法 瀏覽:127
奧迪水壺的安裝方法 瀏覽:974
紅米四設置自動開關機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663
手指扭傷如何消腫快速方法 瀏覽: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