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側凸的治療可分為兩大類,即非手術治療和手術治療。常見的非手術治療方法包括理療、體操療法、石膏、支具等,但最主要和最可靠的方法是支具治療。
脊椎側鍛煉方法: 俯卧向前伸一隻手臂。在床上趴著挺直身體,用脊柱側彎的另一隻手使勁前前伸,同一側的手後伸,並且做抬頭挺胸的動作。體轉動作。兩腳分開站立,轉動身體軀干,向胸椎曲凸的相同方向的做體轉運動。做完一次體轉動作後,兩只手輕輕的放在體側,再重復做此動作,在做的時候兩條腿要伸直,雙腳不能移動,避免影響練習效果。
一隻手臂外振動作,身體豎直站立,兩只腳岔開,和肩一邊寬,彎側臂伸直,空手用力向身體的外側使勁舉起,再使勁放到身體的前內側,反復練習。 手裡拿著東西向側上方擺動伸展。趴在墊子上,兩手比肩寬,手裡拿著東西,抬起胸部並挺起腹部,使胸椎曲凸面的另一側胳膊彎曲,同一側的手臂伸直使勁向側凸面用力。
面對著助木,伸直手臂握緊使身體倒立,慢慢向左右擺動腰和腿,並且移動抓緊肋木的雙手,反復練習。正面雙手握緊單杠,兩條腿並攏向左右兩側擺動,使S形的脊柱逐漸伸直,反復練習30到50次。凹側臂手握著單杠倒立20到30秒鍾。
一隻胳膊拉橡皮筋,身體豎直站立,兩只腳岔開,和肩一邊寬,手抓著橡皮筋一端,另一端掛在固定物上,凹側臂像側面平舉,使勁向身體的另一側拉引。一隻胳膊上舉啞鈴,身體豎直站立,兩只腳岔開,和肩一邊寬,凹側手拿著啞鈴,向上舉起的時候伸直手臂,放下的時候屈肘,啞鈴到肩的側面時候停止。
脊柱側凸俗稱脊柱側彎,它是一種脊柱的三維畸形,包括冠狀位、矢狀位和軸位上的序列異常。正常人的脊柱從後面看應該是一條直線,並且軀干兩側對稱。如果從正面看有雙肩不等高或後面看到有後背左右不平,就應懷疑「脊柱側凸」。這個時候應拍攝站立位的全脊柱X線片,如果正位X線片顯示脊柱有大於10度的側方彎曲,即可診斷為脊柱側凸。
輕度的脊柱側凸通常沒有明顯的不適,外觀上也看不到明顯的軀體畸形。較重的脊柱側凸則會影響嬰幼兒及青少年的生長發育,使身體變形,嚴重者可以影響心肺功能、甚至累及脊髓,造成癱瘓。輕度的脊柱側凸可以觀察,嚴重者需要手術治療。脊柱側凸是危害青少年和兒童的常見疾病,關鍵是要早發現、早治療。
② 哪些訓練小動作可以讓脊椎更柔韌呢
柔韌脊柱就靠這幾個動作,讓你重塑優雅體態,滿滿的女神范兒!
脊柱是人體的生命線,一旦受壓變形不僅會導致駝背等不良體態,也會壓迫周圍神經造成頭部、肩胛、頸部等部位的疼痛,甚者會導致癱瘓等身體疾病。
長期不正確的坐姿、"葛優躺"、"低頭族"、運動不足等都是會造成脊柱變形,保護好脊柱就從平時開始,改變不良的生活習慣,"丟掉"依賴的手機,多去戶外鍛煉等等。不想外出鍛煉的妹子也可嘗試這幾個柔韌脊柱的瑜伽,可以強化脊柱力量,預防側彎,優雅體態。
1、輪式變體
全眼鏡蛇式,柔韌脊柱的經典體式,練習者從俯卧姿勢開始,雙膝彎曲,雙小腿離地朝向頭部方向伸展,雙臂放於體側伸直撐地將上半身抬離地面,頸部後仰使得頭頂輕觸腳掌處,盡量將腹部抬離地面。有助於鍛煉脊柱的柔韌性,預防脊柱變形,優雅體態,按摩腹部器官,促進消化,平坦小腹,塑造形體。
體式要點:
練習者趴在地面上,屈肘貼地,下巴內收點地,雙腿微微打開,雙臂用力,軀幹上伸,脊柱下沉,背部向後彎曲,使得腹部離地,頸部後仰,同時雙小腿向頭部方向伸展使得腳掌碰觸到頭頂處,雙肩打開,保持平衡堅持30秒。
脊柱長期過度受壓容易導致側彎變形,從而引發駝背等不良體態,影響形體。想要改變形體就得好好保護脊柱,就從這幾個柔韌脊柱的動作開始。
③ 如何正確鍛煉脊椎
頸椎病的體育鍛煉方法對頸椎病易感人群、輕中度病例、手術後恢復期患者均可適用,而且長期堅持鍛煉對預防和防止頸椎病的復發也有著極重要的意義。其具體方法有以下幾類:
①體操:由體療醫師或護士根據具體情況制定出患者可以負擔而又略為「吃力」的四肢活動體操;
②拳術:其中尤以太極拳較為理想,身體各部均有大幅度的活動而不甚劇烈;
③擴胸器及啞鈴等上肢體育鍛煉用具:能增加肺活量,增強肌力,可增強頭頸、背部、脊柱的穩定性;
④其他鍛煉用具:可根據病情及具體條件不同而選用相應的器具與方法,有條件者最好在專人指導下循序漸進加大鍛煉強度與時間;
⑤脊柱及頸部鍛煉:方法頗多。因頸椎病為退變性疾病,故頸部不宜做劇烈運動,以一般的伸、屈、側屈活動及側轉運動為主。
④ 鍛煉脊柱的動作有哪些
脊柱的鍛煉方法有腰背肌的功能鍛煉、頸背肌的功能鍛煉,同時能夠鍛煉這兩種的方法有小燕飛、平板支撐、三點支撐或者五點支撐。前兩組動作主要適合於初學者,後兩組動作適合熟練者,尤其是後兩種動作,需要比較強韌的肌肉力量才能夠做好這些動作。
日常生活當中如果有比較寬裕的時間,每周進行2-3次的游泳鍛煉,也非常有好處。另外,如果脊柱確實存在一些其他方面的嚴重問題,不但需要鍛煉,可能還需要專業上的指導,還有口服葯物或者必要的時候可能採用手術方法來治療,之後才能再增加功能上的鍛煉。脊椎是人體的重要組成部分,可以維持身體的直立行走,並且能夠保護脊髓神經血管免受沖擊,維持人體的正常生理功能。脊椎包括頸椎、胸椎、腰椎、尾椎等,保持脊椎的正常生理曲度和健康,可以進行以下的鍛煉:1.選擇硬度合適的床或瑜伽墊,雙手抱膝使身體和膝蓋盡量的靠近,然後用力在床上或瑜伽墊上進行前後滾動。2.平卧後雙足著地,用手肘支撐身體,抬高臀部和腰部。3.俯卧位,抬高右手和左腿,然後換成抬高左手和右腿,盡量讓手和腳向中間靠攏。
⑤ 怎麼樣鍛煉脊柱。可以變直
方法一:吊單杠。
方法二:跳操,可增加整體肌肉的力量,協調性,平衡性及韌性。(建議:開始減少彎腰,因為大部分脊柱側彎的朋友腰背部易勞損,所以先增加腰背部肌肉鍛煉,有效的避免如腰椎間盤突出症,腰三橫突綜合症等腰部疾病的發生,待腰肌力量改善以後,後面就不存在問題了。)
方法三:側方彎腰,適用於「C」形側彎。
方法四:飛燕式或五點式,可鍛煉背腰部肌肉力量, 增加平衡,每天50及以上,分2-5組完成。 ( 鍛煉時俯卧床上,去枕,雙手背後,用力挺胸抬頭,使頭胸離開床面,同時膝關節伸直,大腿用力向後離開床面,持續20~30秒,然後肌肉放鬆休息3~5秒為一個周期,這種方法俗稱「燕飛」或「小燕飛」;對於腰肌力量較弱或者肥胖的人,上述方法比較費力,可採用「五點支撐」的方法鍛煉:仰卧在床上,去枕屈膝,雙肘部及背部頂住床,腹部及臀部向上抬起,依靠雙肩、雙肘部和雙腳這五點支撐起整個身體的重量,持續20~30秒,然後腰部肌肉放鬆,放下臀部休息3~5秒為一個周期。具體應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適合自己的方法進行鍛煉。)
方法五:游泳。應不少於600米(具體強度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
⑥ 脊柱側彎怎麼鍛煉 8種鍛煉方法恢復脊柱側彎
脊柱側凸的治療可分為兩大類,即非手術治療和手術治療。常見的非手術治療方法包括理療、體操療法、石膏、支具等,但最主要和最可靠的方法是支具治療。
脊椎側鍛煉方法: 俯卧向前伸一隻手臂。在床上趴著挺直身體,用脊柱側彎的另一隻手使勁前前伸,同一側的手後伸,並且做抬頭挺胸的動作。體轉動作。兩腳分開站立,轉動身體軀干,向胸椎曲凸的相同方向的做體轉運動。做完一次體轉動作後,兩只手輕輕的放在體側,再重復做此動作,在做的時候兩條腿要伸直,雙腳不能移動,避免影響練習效果。
一隻手臂外振動作,身體豎直站立,兩只腳岔開,和肩一邊寬,彎側臂伸直,空手用力向身體的外側使勁舉起,再使勁放到身體的前內側,反復練習。 手裡拿著東西向側上方擺動伸展。趴在墊子上,兩手比肩寬,手裡拿著東西,抬起胸部並挺起腹部,使胸椎曲凸面的另一側胳膊彎曲,同一側的手臂伸直使勁向側凸面用力。
面對著助木,伸直手臂握緊使身體倒立,慢慢向左右擺動腰和腿,並且移動抓緊肋木的雙手,反復練習。正面雙手握緊單杠,兩條腿並攏向左右兩側擺動,使S形的脊柱逐漸伸直,反復練習30到50次。凹側臂手握著單杠倒立20到30秒鍾。
一隻胳膊拉橡皮筋,身體豎直站立,兩只腳岔開,和肩一邊寬,手抓著橡皮筋一端,另一端掛在固定物上,凹側臂像側面平舉,使勁向身體的另一側拉引。一隻胳膊上舉啞鈴,身體豎直站立,兩只腳岔開,和肩一邊寬,凹側手拿著啞鈴,向上舉起的時候伸直手臂,放下的時候屈肘,啞鈴到肩的側面時候停止。
脊柱側凸俗稱脊柱側彎,它是一種脊柱的三維畸形,包括冠狀位、矢狀位和軸位上的序列異常。正常人的脊柱從後面看應該是一條直線,並且軀干兩側對稱。如果從正面看有雙肩不等高或後面看到有後背左右不平,就應懷疑「脊柱側凸」。這個時候應拍攝站立位的全脊柱X線片,如果正位X線片顯示脊柱有大於10度的側方彎曲,即可診斷為脊柱側凸。
輕度的脊柱側凸通常沒有明顯的不適,外觀上也看不到明顯的軀體畸形。較重的脊柱側凸則會影響嬰幼兒及青少年的生長發育,使身體變形,嚴重者可以影響心肺功能、甚至累及脊髓,造成癱瘓。輕度的脊柱側凸可以觀察,嚴重者需要手術治療。脊柱側凸是危害青少年和兒童的常見疾病,關鍵是要早發現、早治療。
⑦ 脊柱炎的鍛煉方法有哪些
脊柱炎是一種慢性進行性疾病,主要侵犯骶髂關節、髖關節、脊柱旁軟組織及外周關節等。那麼,有什麼可鍛煉的 方法 嗎?接下來,我就和大家分享脊柱炎的鍛煉方法,希望對各位有幫助!
脊柱炎的鍛煉方法一
①床上伸展運動
早晨醒來時,採用仰卧位,雙臂上伸過頭,向後指、腳趾兩個方向伸展,伸展滿意後,放鬆;伸展雙腳,足跟下伸,足背向膝方向屈,至滿意後放鬆。可反復做幾回。
②膝胸運動
仰卧位,雙足著床板,屈膝;抬起一膝慢慢向胸部方向屈曲,雙手抱膝拉向胸前,到滿意為止,回原雙足位置,另膝做上述運動。雙膝各重復2—3次,放鬆;做雙手抱雙膝運動2—3次,放鬆;做雙手抱雙膝運動2—3次,至僵硬消失為止。
③貓背運動
趴跪如貓狀,低頭盡量放鬆,同時拱背如弓狀,直到拉伸直至滿意為止。
④腹部運動
目的在於伸張腹部肌肉,改善肌力並保持軀干平直姿勢。仰卧位,屈膝,雙足著地,雙肩一起慢慢抬高,以至雙手觸膝,堅持五秒鍾,回復到原位,以上動作重復五次。
⑤轉體運動
取坐位,屈膝平舉雙手交叉,轉體向右,目視右肘,堅持五秒鍾後重復。每側五次。
⑥轉頸運動
坐位雙足著地,頭向左轉或向右轉。並注視同側肩部,再復原,每側五次。同樣也可採取頸前屈,下顎盡量向胸前靠,復原;仰頭盡量向後,復原,每個方向五次。
⑦擴胸運動
目的時伸展上胸、肩部肌肉以維持或改善胸、背姿勢。雙足與肩等寬,面對牆角而站,雙手平肩支兩面牆上,行深呼吸,雙肩向前並伸展頭及上背,堅持五秒鍾,恢復原位,重復五次。
⑧鬆弛訓練及骨盆傾斜運動
躺在一堅實且舒適之平面如毛毯,令你的背部平坦,雙膝彎曲。宜緩慢吸氣數到2次,接著吸氣也數到2次,在你握緊的拳頭而後放鬆時都要維持此緩慢的節奏呼吸,並且要感受到鬆弛的感覺向上傳到你的手臂,傳入你的頭部,接著再向下傳到背和雙腿。然後收縮你的腹部並且將下背平貼地板。
⑨膝靠胸運動
此時宜用你的雙手握住一膝,並且緩慢拉向你的胸部,穩穩地拉住並緩慢數到5才松開。宜緩慢放下,並對另一膝做同樣地運動,之後再雙膝同時做。
⑩仰卧運動
將你的雙足平貼地面並且彎曲雙膝,並且將你的雙手放在腦後,此時收縮你的腹肌,宛如你試著要坐起來一般。維持此姿勢緩慢數到5再放鬆。
脊柱炎的鍛煉方法二
1.蹬空屈伸法:
動作要領:患者仰卧於床上,雙手置於體側,或扶於床邊,軀體與上肢不動,雙下肢交替屈髖屈膝,小腿懸於空中,像蹬自行車行駛一樣的運動3~5分鍾,次數逐漸增加。適應症:患肢肌肉萎縮,髖關節、膝關節屈曲功能受限,拄雙拐不能行走的患者。
2.扶物下蹲法:
動作要領:雙手前伸,扶住固定物,身體直立,身體與固定物半臂距離,雙足分開與肩等寬,或盡量分開雙足,慢慢下蹲,蹲下3-5分鍾後再站起。每次1-3個,每日5次。適應症:髖關節輕度下蹲功能受限患者。
3.直腿抬高法:.
動作要領:患者仰卧於床上,雙手置於體側,或扶於床邊,軀體與上肢不動,患肢伸直屈髖向上抬起,小腿懸於空中。緩慢抬起,緩慢放下,雙腿交替進行,每次運動3-5個,每天3~5次,次數逐漸增加。適應症:患肢股四頭肌萎縮明顯,髖關節屈曲功能受限,拄雙拐不能行走的患者。這些都是強直性脊柱炎的功能鍛煉方法。
4.膝跪地,肘部伸直,兩手撐地。在抬頭後伸、右臂用力前伸高抬的同時,左腿向後伸直,盡可能地向上抬高,保持5秒鍾後回位。重復上述動作,但要伸左臂、抬右腿。
5.面椅而站,將右足跟放到椅面上,保持膝關節伸直。當雙手朝足部伸展時,身體盡量前傾下壓,並保持6秒鍾。然後放鬆,重復以上動作2次,每次使伸展增加一些。更換左腳,重復上述練習。
6.准備姿勢,靠牆站立,肩、臀和足跟盡可能和牆貼近,下頜內收,頭枕部靠牆。保持雙肩下沉。上肢用力盡可能高地向上伸展,使身體拔伸挺直,足跟勿離地面。
7.仰卧屈膝,下頜內收,雙手掌心相對。頭肩盡力屈曲抬高,雙手順勢向右膝外側伸展,然後放鬆回位。重復上述動作,但雙手順勢向左膝外側伸展。
8.雙膝跪地,兩肘伸直,手掌撐地,頭部盡量屈曲低頭,背部盡可能地向上後拱。然後用力後伸抬頭,腰部盡力下沉。
9.仰卧位,雙膝屈曲,雙足平放,臀部盡可能向上抬高,保持5秒鍾後,緩慢將臀部放下。重復5次。
10.仰卧屈膝,雙足著床;十指交叉,雙臂胸前上舉。雙臂用力盡可能地向右轉動的同時,雙膝盡可能地向左轉動,使腰椎產生最大幅度的旋轉活動。然後,反方向重復。
看了“脊柱炎有什麼鍛煉方法 脊柱炎的鍛煉方法”的人還看:
1. 強直性脊柱炎的最佳治療方法
2. 強直性脊柱炎中醫治療方法
3. 強直性脊椎炎的最佳治療方法
4. 脊椎炎有什麼好的治療方法
⑧ 鍛煉脊椎的運動有哪些
人的脊柱,就像一棵大樹的主幹,支撐著我們的身體,也主導著我們的健康。那麼,如何保護你的脊椎,遠離惱人的頸椎病、腰腿痛以及那些莫名其妙的頭暈頭痛、胸悶心煩等健康問題呢?下面就讓我來為大家介紹一下吧,希望大家喜歡。
保持脊椎健康的鍛煉方法
小燕飛
“小燕飛”就是人們模擬燕子飛行姿勢進行肢體運動,以達到鍛煉腰背肌,環節腰部、頸肩部等部位的勞損等保健作用的目的。小燕飛的動作分為站立式和俯卧式兩種。
1、俯卧式小燕飛。在硬床上或干凈的硬質地板上,取俯卧位,臉部朝下,雙臂以肩關節為支撐點,輕輕抬起,手臂向上的同時輕輕抬頭,雙肩向後向上收起。與此同時,雙腳輕輕抬起,腰底部肌肉收縮,盡量讓肋骨和腹部支撐身體,持續3-5秒,然後放鬆肌肉,四肢和頭部回歸原位休息3-5秒再做。每天可做30-50下。可分為2-3次,堅持6個月以上。
2、站姿小燕飛。身體直立,雙手側平舉,手心向外,手指朝上;慢慢向上抬高雙臂,作小燕飛狀;同時,雙手從腕關節開始向下伸直。
倒退走
倒退走就是連續向後倒退著走路,類似太極拳中的“倒攆猿”。這種方式能鍛煉腰背肌群的力量,增強腰椎的穩定性及靈活性。但人在倒步走時對空間的知覺能力明顯下降,容易摔倒,因此步速不宜太快,最好用前腳掌擦地交替後退,力求走得穩。以每次走200-400步為宜,每日堅持1-2次。
爬行法
爬行法就是俯趴在地板上或者墊子上,像不會走路的嬰兒那樣爬行。在爬行時可以有意識地使身體貼緊地面,屈肘以前臂著地,從而使得腰背脊柱兩側肌肉得到鍛煉。另外也可以學習軍人匍匐前進的方式,直到感到腹背酸脹為止。
吊單杠
吊單杠屬於一種牽拉練習。全身伸直,雙手掌心向著自己,握緊單杠,雙腳離地,一點點嘗試著往上拉,拉到稍吃力時停止。如果覺得往上拉很困難,不要勉強,只要握緊單杠,雙腳離地吊到手臂支撐不住即可。如果雙腳離地、雙手支撐還覺得困難,也可雙手緊握單杠,雙腳踏地或屈膝,來回晃動挺直的上身。總之根據自己的體力、臂力及承受力等,做出力所能及的動作。每次吊單杠的時間,最好掌握在1-2分鍾左右,吊一會,歇一歇,不可過於勞累。一般情況下,每天早晨抽出15-20分鍾做此鍛煉即可。經常做此鍛煉,可使背部肌肉和骨骼都得到鍛煉,因此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和預防駝背。
退著走
退著走就是連續向後倒退著走路,類似太極拳中的“倒攆猿”。這種方式能鍛煉腰背肌群的力量,增強腰椎的穩定性及靈活性。而且在退著走的時候腰部肌肉有節律地收縮和放鬆,可使腰部血液循環得以較好改善,有助於腰部組織新陳代謝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起到輔助治療的作用。
爬行法
爬行法就是俯趴在地板上或者墊子上,像不會走路的嬰兒那樣爬行。在爬行時可以有意識地使身體貼緊地面,屈肘以前臂著地,從而使得腰背脊柱兩側肌肉得到鍛煉。
站立
“爬”牆 站立“爬”牆就是雙腳緊貼牆直立,雙手向上伸直,盡可能向上伸,使得腰背部有伸拉感,而後兩手臂做交替向上攀爬的動作,同時在動作過程中應該始終保持收縮腹部並向上提的姿勢。
倒立
人體的脊柱由一塊一塊脊椎骨銜接而成,在日常生活中無論是直立還是坐著,脊柱都處於受壓狀態,而人倒立時可使椎體和椎體之間的壓力減少且方向相反,從而使得脊柱得到充分的休息。
伸筋法 伸筋法其實就是伸懶腰,可以仰卧在床上,用雙手扒住床頭,用力向下伸同時綳直腳面,然後再用力鉤腳尖而伸腳跟,使得脊背部得到充分拉伸,將椎骨之間的空隙充分拉寬。
騎自行車
騎自行車其實是一種輕便、高效的健身項目。在騎自行車時人的臀部和下肢肌肉有節奏地舒縮,對人體脊椎的保護有良好的作用。
放風箏
人在放風箏的時候,挺胸抬頭左顧右盼,可以保持頸椎、脊柱的肌張力,保持韌帶的彈性和脊椎關節的靈活性,有利於增強骨質代謝,增強頸椎、脊柱的代謝功能,既不損傷椎體又可預防椎關節和韌帶的退化。
游泳
游泳是腰背肌鍛煉的最佳方式。游泳可以讓全身的肌肉、關節和韌帶得到鍛煉,肌肉勻稱發展,對脊椎產生良好的支撐和保護,還能使得人的體型更健美。
只要我們能夠記住並堅持上述4種簡單易行、回歸自然的脊椎健康保健法,就能夠有效預防脊椎疾病,還你一個年輕健康的脊柱。
⑨ 脊柱側彎鍛煉方法
俯身飛鳥夾背
俯身飛鳥夾背是瞄準上背部肌肉的經典動作,可以鍛煉到三角肌後束,菱形肌,斜方肌······
這個動作可以幫你恢復背部肌肉力量,矯正脊柱側彎。
碎片時間練習,每天2到3組,每組做8~12個;
系統訓練肩背,每周2~3次,每次間隔不少於2天,每次4~16組,每組8~12個。
如果感覺只練一個動作太枯燥,可以和其他肩背動作組合練習。
兩頭起:3組 X 8個
側平舉:4組 X 12個
俯身飛鳥夾背:4組 X 12個
臂屈伸:4組 X 8個
(9)脊柱鍛煉的方法擴展閱讀
脊柱側凸是危害青少年和兒童的常見病,如不及時發現、及時治療,可發展成非常嚴重的畸形,並可影響心肺功能,嚴重者甚至導致癱瘓。
學齡兒童應注意保持良好的坐姿和站姿,加強肌肉鍛煉,防治脊柱側凸最關鍵是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應在學校內推廣脊柱側凸防治知識,定期進行脊柱側凸的篩查。
參考資料
脊柱側彎-網路
⑩ 預防脊柱側彎,科學的鍛煉方法有哪些呢
脊柱側彎通常是指脊柱側凸,脊柱側凸是一種病理狀態。脊柱側彎常發生在頸椎,胸椎,胸部與腰部中間的脊椎,腰背部等。當脊柱的一部分出現向側方彎曲的情況,並且逐漸加重,就會危及到脊柱、骨盆,胸廓以及肋骨,嚴重的還會使心肺功能受到影響,破壞脊髓造成截癱等。脊柱側彎青少年患者最為明顯的,可以看到患者兩側肩胛不在同一個水平線,有高低差距。因長期受力不均衡,使脊柱兩側肌肉的發展不一樣而形成脊柱側彎。脊柱側凸的鍛煉方法有哪些呢?
六、正面雙手握緊單杠,兩條腿並攏向左右兩側擺動,使S形的脊柱逐漸伸直,反復練習30到50次。凹側臂手握著單杠倒立20到30秒鍾。
七、一隻胳膊拉橡皮筋,身體豎直站立,兩只腳岔開,和肩一邊寬,手抓著橡皮筋一端,另一端掛在固定物上,凹側臂像側面平舉,使勁向身體的另一側拉引。
八、一隻胳膊上舉啞鈴,身體豎直站立,兩只腳岔開,和肩一邊寬,凹側手拿著啞鈴,向上舉起的時候伸直手臂,放下的時候屈肘,啞鈴到肩的側面時候停止。
以上是關於脊柱側凸的鍛煉方法的介紹,這種鍛煉的重點在於增強脊柱弱一面的肌肉力量,漸漸的把側凸的脊柱拉直,要注意保持良好的動作姿勢,才能達到好的效果。日常生活中注意保持正常的坐立卧行等姿勢,糾正不正確的姿勢和習慣,從而積極的預防脊柱側凸的發生,如果發生了要及時到醫院就診,以免延誤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