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什麼方法消滅馬蜂好
可以使用家裡的普通滅蟲劑。
如果想要消滅馬蜂,那麼可以使用家裡的普通滅蟲劑,如果覺得普通的滅蟲劑消滅馬蜂的效果並不是特別的明顯,那麼也可以使用火攻。
當然本身馬蜂的攻擊性也是特別的強,所以如果發現家裡或者是小區裡面有了馬蜂或者是馬蜂窩,那麼還是應該第一時間讓消防員過來搞定。
但是如果只是發現了單只的馬蜂,那我們可以自己做好防護工作,然後嘗試著去消滅這個馬蜂。
首先如果家裡有那種殺蟲劑,我們可以直接用殺蟲劑去噴灑一下,但效果可能會比較的慢,因為現在的殺蟲劑基本上是以驅蟲為主,而並不是殺蟲為主。
如果發現了一個馬蜂窩,而且這個馬蜂窩並不是特別的大,那我們可以使用棉簽粘一些殺蟲劑,然後塞到這個馬蜂窩裡面,這樣可以嘗試著毒死裡面的馬蜂。
在滅馬蜂的過程當中,如果不小心被馬蜂給蟄了一下,我們可以找一些帶鹼的蘇打水擦一下被蟄的地方,或者也可以去找神蜂精油塗抹一下。
最後就是大家盡量在晚上去消滅這些馬蜂,因為馬蜂是屬於夜盲,在晚上攻擊人的概率不是特別的大。
如果大家是在白天捅馬蜂窩,那其實是非常危險的,如果防護做的不到位,或者是哪一個步驟出了問題,很容易引來很多麻煩的圍攻,到時候很容易出現大問題的。
摧毀蜂巢是徹底趕走馬蜂最有效的方法,但這種方法只能對付哪些小型馬蜂或者那些規模還沒發展起來的蜂巢,此時可以用一根長竹竿站在相對較為安全的地方將蜂窩捅下來。
然後將蜂巢仍掉即可,過段時間馬蜂便會自行消散,但若是大型胡蜂且蜂巢規模較大時,最好大119讓專業的人來處理吧,切勿自己冒險去毀巢。
馬蜂怕煙,因此可以利用這一特性在蜂巢下面點燃一些潮濕的易燃物,在受到煙熏後馬蜂不是被熏死就是被迫離巢,可以趁機將蜂巢取下來銷毀掉。
但一定要注意在煙熏時馬蜂可能會大量出巢,為了避免被蜂蜇要做好必要的保護措施,比如用較厚的衣物保護好身體各個部位,同時還要注意預防火災,別把房子給點著了。
B. 捕捉大馬蜂的絕招是什麼
誘捕野生蜂
(1)、選擇好誘捕野生蜂的地點。誘捕野生蜂的地點必須具備下面幾個條件:
①充足的蜜、粉源:光山禿嶺是收不到蜂的,所以誘捕蜂箱應該放在蜜、粉源豐富的地區。
②適宜的氣候:夏季誘捕野生蜂,應選擇蔭涼通風的場所,冬季應選擇在避風向陽的地方。將誘蜂箱放在坐北朝南山腰的岩洞下最理想。這樣的地方不會受到日曬雨淋,而且冬暖夏涼,可以四季放箱誘蜂。其他如檐前、大樹下也是較好的地方。
③突出的目標:突出的目標容易被偵察蜂發現,而且便於蜜蜂出入活動。天然明顯的目標有:一是山中突出的隆坡,從四周遠望都可以看到,蜜蜂採集飛行較方便;二是大樹,它既是野生蜂營巢的目標,又常是分蜂團暫時棲息場所;三是山岩下,山岩下周圍沒有雜草亂樹,目標明顯,特別是懸崖絕壁,敵害難於接近,適於蜜蜂安居。
老農誘捕野生的經驗,認為最理想的誘蜂地點是向南山腰突出的岩下,面臨深谷,四周有一些雜木林,上有老松掩映,目標分外明顯。在分蜂季節將誘蜂箱放在這樣的地方,蜂群常會接連飛來。
(2)、抓住良好時機。誘捕蜂的對象,絕大部分是分蜂群,也有因敵害被迫遷移的。被巢蟲逼遷的,南方山區常發生在秋季群勢衰退,巢蟲猖獗時期。被胡蜂侵害逼遷的,常發生在夏、秋蜜源枯竭地區。被獾類破壞逼遷的,常發生在寒冬獾類覓食困難的時期。因此,應根據當地具體情況,抓住主要時期誘捕野生蜂群。
(3)、誘捕野生蜂的蜂箱和蜂具。誘蜂箱要不透光、潔凈、乾燥、沒有木樹或其他特殊氣味,最好有蜜蠟香味。新箱有濃厚木樹味道,蜜蜂嫌棄,要經過加工處理。把新箱放在室外日曬、雨打或煙熏,也可用烏桕葉汁或洗米水浸泡,等完全除去木材氣味後再塗上蜂蠟,用火烤過才好使用。
①蜂桶。附著蠟基的蜂桶具有蜜蠟和蜂群的氣味,對蜜蜂富有吸引力, 尤其是留著巢脾的舊桶最好。
常見的蜂桶下口徑約30厘米,口邊打幾個手指粗的缺口作巢門,離口邊往上約20厘米處,縱橫穿幾根竹條,竹條上面鋪上棕皮,棕皮上面再塞緊稻草,然後安置在平坦的石塊上,桶的上口用棕皮封住,並覆蓋樹皮、石塊。當蜂群飛來築滿巢脾後,取出稻草,剝去棕皮,讓蜂群向上發展,以後再過箱。
②新式蜂箱。為使誘到的野生蜂同時接受新法飼養,可採用框式蜂箱。在築內先放好四五個上了鉛線和窄條巢礎的巢框。特別是採用巢礎經過蜂群修造過的巢框,效果更好。不宜用全張巢礎,因為會妨礙飛採的蜂群團集,隔板外的空間應該用稻草塞滿,以免野生蜂進箱以後,在隔板外空隙處築脾營巢,增加催蜂上脾的手續。新式蜂箱巢門只留30毫米寬10毫米高,在放置以前,先把巢框和副蓋釘牢。蜂箱放在後面有自然依附物的地方,並把箱身墊高,左右和後方迭好石垣,箱面加以覆蓋並壓上石頭,以防風吹雨淋和黃獾等敵害的侵犯。
(4)、適時檢查和安置誘入的蜂種。放箱誘蜂要定時進行檢查,檢查次數,視季節和路程遠近而定。分蜂季節一般三天檢查一次,久雨初晴,要及時檢查。發現野生蜂已經進箱,等到傍晚蜜歸巢後,關閉巢門搬回。舊式蜂箱桶 最好在當晚借脾過箱。
C. 抓馬蜂用什麼方法抓
1.捕捉要在夜裡沒有光亮時進行,因為馬蜂在黑暗的地方會找不到攻擊的目標。 到蜂窩附件,...
2.按照選好的路線靠近蜂窩,有必要則搭上梯子。
3.在電筒光的照明下,一人拿編織袋慢慢靠近蜂窩,一到數人做好防護。 輕輕的用編織袋完...
4.取下後扎緊編織袋口子,離開蜂窩到安全地方且沒有剩下的馬蜂追來時,再取下防護用具。
5.帶回蜂窩後,把編織袋套進水龍頭,打開水龍頭,打開編織袋的口子一點點,讓水能流進編織袋,...
讓整個蜂窩在水中泡十分鍾以上,打開編織袋,就可以把馬蜂和蜂蛹拿出來了。
如果要活的馬蜂,就不要泡水,將馬蜂轉裝進其他容器即可。
D. 取樹上馬蜂最快的辦法
1、從季節出發春天在分蜂季節,選擇地方乾燥避雨的,附近沒有障礙物,眼前是開闊的,向陽的地方。夏天向風,冬天背風。
2、從地理位置,沿著林子邊緣,以空心有洞的大樹為搜索目標,認真尋找,選擇有石頭比較多的地方,大老樹,坎坷的堤壩,圍牆邊腳,廢舊房屋。
3、從觀察跟蹤踩水,踩蜜工蜂,水蜂500米范圍,蜜蜂3公里,看圈數1圈1公里范圍,2圈是2公里范圍,3圈是3公里范圍,加上工蜂飛行方向。采水蜂大部分是老蜂,飛行路線不會很遠。入山找蜂時,要留心水源邊沿,如果發現有采水蜂,就表明附近有蜂巢。采水蜂在下降和起飛時,都是繞圈子飛行的。如果飛來時打圈是逆時針方向,而回去時是順時針方向,就表明蜂巢在山的左邊;如果打圈的方向與上述相反,則表明蜂巢在山的右邊。
4、工蜂在認巢飛翔或爽身飛翔時,常在蜂巢附近排下許多糞便。採集蜂在出巢起飛時,也常先排掉糞便後才飛往採集。因此,在蜂巢周圍的樹葉、雜草上,必有很多蜂糞。蜂糞呈黃色,一頭大,一頭小,通常大的一頭總是朝著蜂巢的方向,應按照這個方向去尋找。若發現峰糞逐漸密集,那麼附近就必有蜂巢大約在3/400米范圍內了。
5、聽聲音,和看天上的工蜂飛行方向,判別工蜂遠近,一般也500米左右,這些聲音和飛行方向可以在兩邊都有障礙物,你站中間就容易聽到和看到。
6、選擇時機,分蜂季節蜜蜂勤奮出工多,秋天乾燥不下雨容易看到大便,春天下午2點左右,秋天下午3點左右新蜂試飛。下雨過後第一次天晴。
7、找到一個蜜粉源基地,歸巢蜂飛行速度慢、聲音混濁、尾部下垂或兩腿帶有花粉團,行徑成直線。後者是我們追蹤的目標。
8、根據幼蜂試飛找蜂巢的方法值得推薦。晴朗的天氣,每天下午2—3點,幼蜂會出巢在巢前試飛半小時左右。這種飛行混亂無序,聲音大且嘈雜。聽到這種聲音尋覓而去,可找到蜂巢。
9、採用沿途追蹤工蜂的方法,尋找蜂巢。其方法有多種。
①跟蹤採集蜂法 在晴天上午9~11h,在山谷出口處觀察回程蜂的飛行路線,也可以觀察花上採集蜂的動向。如果有數只回程蜂飛往同一方向,就可以沿著這個方向進行跟蹤,每次前進30~50m,最後就可能找到蜂巢。
②掛蜜燃脾引蜂跟蹤法 在高地的上風處,把帶葉的樹枝蘸上蜂蜜掛在離地2m高的地方,並燃燒一些舊巢脾,使蜂蜜和蠟的氣味散發出去,招引野生蜜蜂,然後注意吸飽蜂蜜的野生蜂的飛行路線。與此同時,在相距數十步遠的地方的另一個高地上,也用同樣方法的招引並觀
E. 捕馬蜂方法
方法如下:
1、准備好全身連體防護裝備
2、掌握火器使用、火勢控制方法
3、准備好編織袋等盛放袋具
4、准備長竹竿或高枝剪
5、通知親朋好友關於你的去向及行為,以便實施救援。
基本信息
馬蜂,學名"胡蜂",又稱為"螞蜂"或"黃蜂"。體大身長毒性也大,膜翅目(Hymenoptera)細腰亞目(Apocrita,過去稱為針尾亞目〔Aculeata〕)內除蜜蜂類及蚊類之外的能螫刺的昆蟲,以及廣腰亞目(Symphyta),是一種分布廣泛、種類繁多、飛翔迅速的昆蟲。屬膜翅目之胡蜂科,雌蜂身上有一根有力的長螫針,在遇到攻擊或不友善干擾時,會群起攻擊,可以致人出現過敏反應和毒性反應,嚴重者可導致死亡。馬蜂通常用浸軟的似紙漿般的木漿造巢,食取動物性或植物性食物。
中文名稱:黃蜂
分布區域:分布於溫帶及熱帶地區。
亞目:細腰亞目
門:節肢動物門
界:動物界
形態特徵:
馬蜂的口器為嚼吸式,觸角具12或13節。通常有翅,胸腹之間以纖細的「腰」相連。雌體具可怕的螫刺。成蟲主要以花蜜為食,但幼蟲以母體提供的昆蟲為食。已知有20000多種,絕大部分為獨棲,社會性的馬蜂僅限於胡蜂超科的約1000種,還包括大胡蜂及黃衣小胡蜂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