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兔子魏氏梭菌病怎麼治療
在這里我給大家介紹兔魏氏梭菌病的治療方法1、病兔注射2%恩諾沙星注射液,每公斤體重1ml,重瀉停每公斤體重0.5ml,每日二次,連用三天。同時用「兔用抗三病免疫球蛋白IgG」肌肉注射,每兔1ml
,病重兔2ml,每天1次,連用2—3天。
1、健康兔群與病兔群應用一些清熱解毒、活血散瘀的中草葯,方劑:黃連50g,黃柏50g,大黃25g供本場300隻左右兔一日用,用法:將一日量上述葯混合加水適量,微火煎煮過濾為第一液,取葯渣加水適量再煎一次過濾為第二液,再將兩液混合,任兔自飲,病兔灌服,葯渣混入飼料內,每日一劑,連用3
天。通過採取以上治療措施後,病情很快得到控制,並逐漸恢復正常。兔群恢復健康後,接種兔A型魏氏梭菌滅活苗。
2
本病應用一些清熱解毒、活血散瘀的中草葯進行治療,效果非常理想,葯中黃柏、黃連以清熱解毒為主,佐以大黃清熱兼散瘀,共達清熱解毒、活血散瘀之功效,故而葯到病除。本方經濟實惠,療效高、無副作用,值得推廣應用。
3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發生,主要侵害1-3月齡兔,一般毛用兔和獺兔最易發病,因此飼喂該品種兔的養兔專業戶,平時要加強飼養管理,搞好防疫滅病工作。
4飼養管理不良及各種應激因素可誘發本病爆發,因此加強飼養管理,應用魏氏梭菌滅活苗作預防免疫接種,是預防本病的有效措施。本病目前雖不是常見病,但此病來勢兇猛,發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應引起家兔飼養戶和獸醫人員的重視。
Ⅱ 兔魏氏梭菌病的預防與治療措施是什麼
預防措施:
(1)平時加強飼養管理,搞好環境衛生,少喂高蛋白飼料,兔舍內避免擁擠,注意滅鼠滅蠅。實踐證明,用低能量的飼料養家兔,腹瀉死亡率將下降到5%左右,而高能量的飼料腹瀉死亡率高達30%以上。控制精料的採食,粗纖維含量不能低於14%,經常供給青飼料,以維持腸道中的正常菌群。
(2)嚴禁引進病兔。發生疫情後,立即隔離或淘汰病兔。兔籠、兔舍用4%熱鹼水消毒,病兔分泌物、排泄物等一律焚燒深埋。
(3)及時進行預防接種。繁殖母兔於春、秋季各注射1次A型魏氏梭菌氫氧化鋁滅活苗,仔兔斷奶後立即注射疫苗。注射後,7天產生免疫力,免疫期能維持4~6個月。
治療措施
(1)病初可用特異性高免血清進行治療,按每千克體重3~5毫升皮下或肌肉注射,每天2次,連用2~3天,療效顯著。
(2)金黴素,按每千克體重20~40毫克肌肉注射,每天2次,連用3天。可用金黴素22毫克拌入1千克飼料中喂兔,連喂5天,可預防本病。
(3)紅黴素,按每千克體重20~30毫克肌肉注射 ,每天2次,連用3天。
(4)卡那黴素,按每千克體重20~30毫克肌肉注射,每天2次,連用3天。
(5)在使用抗生素的同時,也可在飼料中加入活性炭、維生素B12等輔助葯物。
(6)口服喹乙醇,按每千克體重5毫克,每天2次,連用3天。
(7)0.5%痢菌凈,按每隻兔皮下注射1~2毫升,每天2次,對患病早期兔有治療效果,對未發病兔有預防作用。
(8)注意配合對症治療,每隻兔口服食母生5~8克和胃蛋白酶1~2克,腹腔注射5%葡萄糖生理鹽水,每次每隻兔20~50毫升,可提高療效。
Ⅲ 如何對魏氏梭菌病進行防治
(1)預防:①平時加強飼養管理,搞好環境衛生,少喂高蛋白飼料,兔舍內避免擁擠,注意滅鼠滅蠅。②嚴禁引進病兔。發生疫情後,立即隔離或淘汰病兔。兔籠、兔舍用5%熱鹼水消毒,病兔分泌物、排泄物等一律焚燒深埋。③及時進行預防接種。繁殖母兔於春、秋季各注射1次A型魏氏梭菌氫氧化鋁滅活苗,仔兔斷奶後立即注射疫苗。
(2)治療:①病初可用特異性高免血清進行治療,按兔3~5毫升/千克體重皮下或肌肉注射,每天2次,連用2~3天,療效顯著。②金黴素,每千克飼料加10毫克,或按兔20~40毫升/千克體重肌肉注射,每天2次,連用3天。紅黴素,兔20~30毫升/千克體重肌肉注射,每天2次,連用3天。卡那黴素,兔20~30毫升/千克體重肌肉注射,每天2次,連用3天。在使用抗生素的同時,也可在飼料中加活性炭、維生素B12等輔助葯物。③口服喹乙醇,兔5毫升/千克體重,每天2次,連用3天。④注意配合對症治療,口服食母生(5~8克/只)和胃蛋白酶(1~2克/只),腹腔注射5%葡萄糖生理鹽水,可提高療效。
Ⅳ 豬魏氏梭菌病的防治
6.1 以防制為重點。採用本地分離的菌株經甲醛滅活後,加Al(OH)3製成滅活菌。對受威脅豬進行緊急接種。或採用多價疫苗注射,克服型不對號的不足,間隔2—4周注射2次,也可明顯提高保護力,在疫情嚴重的疫點預防注射後1個月,加強免疫注射,免疫效果更好。
6.2 加強母豬飼養管理、母豬飼料配方科學。
6.3 對懷孕母豬用C型魏氏梭菌福爾馬林氫氧化鋁類毒素,在臨產前一個月肌肉注射5ml,兩周後再注射8ml,使母豬產生免疫,仔豬出生後吮吸母豬初乳可獲得被動免疫,也是預防本病有效方法。
6.4 加強產房管理 豬舍及周圍環境採用二氧化氯等消毒,接生前母豬奶頭清洗消毒,可明顯減少本病發生與傳播,胎衣、屍體進行無害處理。
6.5 葯物治療 對臨床分離的病原菌進行葯敏試驗,篩選敏感葯物(用平時不常用的葯物)如江西某豬場對該場分離的魏氏梭菌進行葯敏試驗,其結果表明:高度敏感葯物有氯黴素、頭孢哌酮;中度敏感葯物有紅黴素; 不敏感葯物有氟哌酸、慶大黴素、卡那黴素、復方新諾明、四環素、氨苄青黴素、桿菌肽、痢特靈、丙氟哌酸。
首先用高效葯物混飼作基礎治療,對有明顯症狀者靜脈注射甲硝唑水溶液可收到明顯效果(懷孕母豬會強烈引起平滑肌收縮,導致流產)。
6.6 發現疫情立即封鎖,處理病畜,嚴禁屍體亂扔。燒毀垃圾、徹底消毒可完全控制本病的流行。
Ⅳ 魏氏梭菌怎麼治療母豬產後四天就鼓肚子大,也吃食,但排泄少,請問怎麼辦
母豬「產後不食症」是由多種因素引起的一種表現。因此,在臨床診療中要根據不同的發病原因,採取相應的治療方法。 產後感冒引起不食此類多因分娩困難,產程過長,致使母豬過度勞累或因氣候驟變,引起產後感冒而發病。 治療: (1)2.5%維生素B1:10毫升×1支、5%維生素C10毫升~20毫升、10%安鈉咖10毫升×1支,混合肌注。 (2)強效阿莫西林+豐強之星/清開靈+地塞米松,混合肌注,每日2次,連用3天。 產後癱瘓引起不食主要發生於胎次多、瘦弱的母豬,病豬多由孕期,特別是懷孕後期,飼料單純,缺乏礦物質引起。症狀表現為:突然發病,除飲食減退或廢絕外,精神沉鬱,嚴重者有昏睡狀態,卧地不起,表情淡漠,知覺遲鈍。輕者雖能站立,但行走困難,強迫行走則東搖西擺。體溫正常稍偏低,排糞遲滯,嚴重者排尿失禁。 治療: (1)10%葡萄糖酸鈣100毫升~150毫升靜注。 (2)用強效阿莫西林注射液按推薦劑量注射一次,連用兩次。 (3)大便乾燥者內服油類或鹽類瀉劑,對病後卧地不起的母豬,應多墊草,勤翻身,以防褥瘡。 產後患陰道炎、子宮炎、尿道炎引起不食此類多因母豬分娩時圈舍消毒不嚴,受病原微生物感染,產後胎衣不下或部分滯留,或胎兒過大損傷陰道而引起。症狀:多發生於產後2天~5天以內的母豬,常見病豬兩後腿叉開,弓背舉尾,不時作排尿姿勢,排出污穢不潔、紅褐色、黏液性的分泌物,痛苦呻吟,少食或不食,體溫升高,泌乳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