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焦慮,抑鬱中醫應該怎麼治療
焦慮,抑鬱中醫應該怎麼治療?
中醫認為,雖然抑鬱症的主要致病機理是由於情志所傷、肝氣郁結逐漸引起五臟氣機不和所致,但主要是肝、脾、心三臟受累以及氣血失調而成。因此具有抗抑鬱作用的中葯復方湯劑逍遙散,柴胡加龍骨牡蠣湯、甘麥大棗湯、百合地黃湯等,對緩解和消除抑鬱症狀,同時調理氣血,有著雙重功效。
中醫辨證:
(1)辨證論治 本病以虛證多見,實證較少,主要病變部位在心脾肝腎。臨床首當辨證虛實,根據其臨床表現可分為五型辨證論治。
1、肝鬱脾虛 主證:多愁善感,悲觀厭世,情緒不穩,唉聲嘆氣,兩脅脹滿,腹脹腹瀉,身倦納呆,舌淡紅,苔薄白,脈弦細。
辨證分析:本證因情志不遂,肝鬱抑脾所致,情志所傷,肝失條達,脾虛氣結,思慮太過,情緒不穩,悲觀厭世,唉聲嘆氣;肝氣郁滯,氣機不暢,故兩脅脹痛,肝鬱乘脾犯胃,則出現腹脹腹瀉,身倦納呆,舌淡紅,苔薄白,脈弦細,均為肝鬱脾虛之象。以多愁善慮廉見善太息,胸脅脹滿,腹脹腹瀉,身倦納呆為辨證要點。
2、氣滯血淤 主證:情緒抑鬱,自殺企圖,心情煩躁,思維聯想緩慢,運動遲緩,面色晦暗,脅肋脹痛,婦女閉經。舌質紫暗或有淤點,苔白,脈沉弦。
辨證分析:本證因氣郁日久,血流不暢,痰血停積所致。以情緒抑鬱,思維聯想緩慢,面色晦暗,脅肋脹痛,舌質紫暗或有淤點為辨證要點。肝血淤滯,肝失條達,則情緒抑鬱,時有自殺企圖,心情煩躁,痰血停著,心神不寧,故思維聯想及運動遲緩。肝鬱氣滯。則脅肋脹痛,婦女閉經。面色晦暗,舌質紫暗或有淤點,脈沉弦,均為血淤之象。
3、心脾兩虛 主證:失眠健忘、興趣缺乏、心悸易驚,善悲易哭,倦怠乏力,面色淡白或萎黃,少腹脹滿、便溏,舌淡苔白,脈細弱。
辨證分析:本證因思慮過度,勞傷心脾所致,心血虧虛,心神失養,神不守舍,故失眠健忘,興趣缺乏,頭昏易驚,善悲易哭。脾氣虛則倦怠乏力,脾虛健運失職,則腹脹便溏。面色淡白或萎黃,舌淡苔白,脈細弱,均為氣血不足之象。以失眠健忘,興趣缺乏,心悸怔忡,面色無華,舌淡,脈細弱為辨證要點。
4、脾腎陽虛 主證:精神萎靡,情緒低沉,嗜卧少動,心煩驚恐,心悸失眠,面色蒼白,納呆便溏,婦女帶下清稀,舌質淡胖或邊有齒痕,苔白,脈沉細。
辨證分析:本證因稟賦素虛,久病失養,或勞房傷腎,下元虧損,命門火衰,脾陽得不到溫養所致。陽虛陰盛,故精神萎靡,情緒低沉,嗜卧少動。脾腎陽虛,痰飲內停,上凌於心,心神失守,故心煩驚恐,心悸失眠。面色蒼白,陽痿遺精,帶下清稀,舌淡胖或邊有齒痕,脈沉細為辨證要點。
5、陰虛火旺 主證:情緒不寧,煩躁,易激惹,伴心悸,失眠,多夢,五心煩熱,口乾咽燥,舌紅少苔,脈細數。
辨證分析:本證多由於長期思虛太過或是房勞傷腎,導致陰虛火旺,擾亂心神而致。陰虛火旺,心神被擾,故情緒不寧,煩躁,易惹,陰精虧損,虛神被擾,故情緒不寧,煩躁,易惹,陰精虧損,虛熱內生,則見五心煩熱,口乾,咽燥,舌紅少苔,脈細數,均為陰虛火旺之象。以情緒不寧,煩躁,口乾咽燥,舌紅少苔,脈細數為辨證要點
㈡ 焦慮中醫怎麼調理緩解
中醫治療焦慮症要從中葯、心理、理療、運動方面去治療。1.中醫對焦慮症辨證論治:心火旺盛選用丹梔逍遙散,清心降火(清心以降內熾之火邪);痰熱上擾(痰邪夾熱邪上擾心神)用溫膽湯,清熱化痰安神(以清熱的葯物祛除體內痰邪,安定神志);肝血虛選用酸棗仁湯,補血安神(以補血的葯物來安神定志);肝氣郁結(肝臟的氣機和血運不暢、情志抑鬱)選用柴胡疏肝散,疏肝解郁(通過疏通肝臟氣機來治療郁病)。2.焦慮症患者要從心理上去溝通、了解、疏通心理障礙,從而緩解患者焦慮的情況。3.焦慮症還可以通過中醫的針灸、拔罐、刮痧、按摩的方式去治療。治療以疏通為目的,對肝經、膽經的經絡進行疏通,以緩解焦慮狀況。4.運動方面可以通過八段錦、太極及適合本人的運動去調節,以緩解焦慮。如有焦慮症請及時前往醫院尋求正規治療,切勿自行用葯。
㈢ 焦慮症可以通過中葯調理嗎
可以的,我專注於傳統中醫多年了。要相信中華數千年的中醫葯精髓,用中葯調理,然後要多運動,增強體質。
最主要的還是把注意力要集中於一些有益身心 健康 的事上,也可以聽下輕音樂,悠閑自得的讓心情得到放鬆和緩解。
還可以多出去看看風景,爬山登高,很快就沒事了的。
中葯治療當然可以,但是這只是一方面!
根據焦慮症的臨床表現多屬於中醫的心悸、鬱症,心病范疇。中醫認為焦慮症多因素體氣血虧虛、情志內傷、肝氣抑鬱、條達疏瀉失司、氣機不調、升降失司、脾失健運、生化健運不足、氣血虧虛、心神失主、痰瘀內阻、膽虛決斷失職、氣郁化火,久則傷心、擾亂心神、心神不寧、神明無主而成。
中醫治療焦慮症的方法主要是根據患者的症狀與表現來進行對症治療,提倡辯證論治:具體型如下:
(1)肝鬱化火證:情緒不寧,郁悶煩燥,腕悶噯氣,胸脅脹痛,或見口苦而干,或頭痛、耳鳴,目赤,舌質質紅,苔黃,脈弦或弦數;
治法:清肝瀉火,理氣暢中;
方劑:丹梔逍遙散加減。
(2)腎虛肝旺證:情緒不寧,郁悶煩躁,胸脅脹痛,頭暈耳鳴,心悸善恐,精神萎靡,少寐健忘,腰膝酸軟,舌質淡,苔薄白或略黃,脈沉弦而弱;
治法:益腎平肝,解郁安魂;
方劑:滋水清肝飲加減。
(3)肝膽濕熱證:驚恐不安,心煩意亂,頭昏頭痛,性急多言,口苦口乾,夜寐易驚,
舌紅,苔黃膩,脈滑數;
治法:清泄痰火,寧心安神;
方劑:黃連溫膽湯合龍膽瀉肝湯加減。
(4)心脾兩虛證:心悸頭暈,善恐多懼,失眠多夢,納呆脘痞,面色無華,身倦乏力,舌淡苔薄,脈細弱;
治法:補益氣血,健脾安神;
方劑:歸脾湯加減。
(5)肝鬱脾虛證:情緒不寧,郁悶煩躁,胸脅脹痛,身倦乏力,食慾不振,脘腹脹滿,舌淡苔薄,脈細弱;
治法:疏肝健脾,化痰散結;
方劑:半夏厚朴湯合逍遙散加減
(6.)心腎不交證:虛煩不寐,心悸不安,口乾健忘,頭暈耳鳴,腰膝酸軟,手足心熱,或見盜汗,舌紅,苔薄,脈細或細數;
治法:滋陰清熱,交通心腎;
方劑:黃連阿膠湯合交泰丸加減。
(7)心膽氣虛證:心悸膽怯,情緒不寧,坐卧不安,善恐易驚,精神恍憾,少寐多夢,多疑善慮,苔薄白或正常,脈沉或虛弦;
治法:益氣鎮驚,安神定志;
方劑:安神定志丸化裁。
建議找專業中醫師辯證調理,不要盲目用葯!
回答,應該可以,而且中葯沒有付作用。
由於現代生活節奏加快,焦慮症在中老年人容易罹患此疾病。患者對現實生活中的某些問題過分擔心或煩惱為特徵,這種緊張不安、擔心和煩惱與現實很不相符,使病人感到難以忍受,但又無法擺脫。這類病人常有恐慌感,終日心煩意亂、坐卧不安、憂心忡忡,好像不幸即將會降臨在自己或親人的頭上。因此注意力難以集中,對日常生活中的事物都不感興趣。
焦慮症會使人的五臟功能運作受到影響,中西醫都可治療,但不能治本。中醫調治肝氣郁結、心腎不交、心煩失寐、心悸不安等。
焦慮症只有心理療法才會產生好的效果。①要放鬆心情,多看喜劇片的電視和電影,不要看過於緊張場面的影劇。這樣能使血壓心跳和肌肉的緊張得到緩和,會使心情輕松愉悅。②家庭成員要和焦慮患者主動溝通交流,使患者能把心中的焦慮坦率地說出來給以幫助解決。③幫助患者多做深呼吸,因人在焦慮時心跳會加快,呼吸急促。這時緩慢地做深呼吸可以使人鎮靜下來,深呼吸的時間短則2分鍾,長則10分鍾。④家人和患者多在戶外散步,可以在散步交談中排除憂慮,心情會更愉快。
殊砂養心丸,天王補心丹,可以慢慢調理以寧神定志,過去有暗示療法。
我個人認為焦慮症通過中葯調理沒有根本性作用,有可能暫時緩解,也可能是自我安慰,因為焦慮症是一種心理疾病,它的成因有很多方面的因素,比如你的性格,家庭,事業進程等。這種病主要靠自己的心裡調節。要有積極樂觀的心態,多親近大自然,多鍛煉,對周圍的人和事要多包容。逐步改變自己的認知。要有耐心。個人觀點,希望有所幫助。
不管是焦慮症還是抑鬱症還是其他心理疾病,葯物是無法治癒的!因為心理疾病的根本原因是人生方向錯了!唯一的辦法是扭轉人生方向!才能徹底療愈好!其他方法統統無用!
葯療加心裡舒導也挺好的。
神志不安病證有虛實之分,表現為焦慮、輕狂、易怒。煩躁不安的患者多為實證,是以重症安神,硃砂安神丸有硃砂、黃連、生地黃、當歸等組成,功效鎮心安神、清熱養血,主治心火亢盛、陰血不足證、失眠多夢、驚悸心煩、舌尖紅、脈細數等。
硃砂有一定的毒性,久服能夠引起慢性中毒,服用時應該注意。天王補心丹有滋陰清熱養血安神的功效,由人參、茯苓、桔梗、遠志、當歸、五味子等組成,另外還有酸棗仁湯可以養血安神清熱除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