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棍子武功大全
短棍疾殺技
世上只有無敵的功夫,沒有無敵的武器。有效的武器應視運用者的水平高低而定,運用
的好,足以制服強敵,不善運用,則反為人制。對此,習練者應有一個清醒的認識。至於武
器的格鬥,不要相信那種用手中器械格擋的絕技,雖然從理論上講是可行的,但那是紙上江
湖的絕技,只會誤人子弟。因為對手揮舞菜刀、酒瓶、匕首、斧頭狂劈亂刺之時,你能否准
確格擋
?
即使能准確格擋,為什麼不能化擋為擊,直接進攻
?
千萬不要用自己的身家性命去試
驗格擋的絕技。所謂「不招不架,只是一下,犯了招架,十下八下」。一定要記住「不停的
攻擊就是最有力的防禦」。對短棍而言,「攻擊就是寓防於攻,以攻代守,攻防合一,而不
是和對方狂擊亂打」,這就是練習短棍的秘訣。
一、短棍的技術特點
短棍的技術分為攻擊、反擊二部分。短棍的攻擊特點是重心落在前腳,身體稍微向前。
接招的要點是勁力的移動落在後方,反擊則身體位置由後傾變為垂直。它的最大攻防特點是
採取主動,牽引進攻,攻中帶防,防中帶攻,連削帶打,循環不息。在使用短棍進行攻擊時,
攻擊者的心靈尤需冷靜,不為對方的行動所分擾,洞察攻擊的最佳時機,本能而直接的採取
迅速果斷的打擊行動。
攻擊應具有毀滅性的力量。
擊棍的金科玉律在於靈活運用手腕的暗勁,
力達棍端,力從腰脊而發。功拳道短棍的每一個動作都不是招數,而是戰術。因此作為功拳
道的門徒,不可刻意地學,機械地用,而是要心領神悟,靈活運用。
二、棍的特點
長
50
公分,一寸口徑的堅木硬棍。為平日攜帶方便,可用報紙等包住,能有誰知道,小
紙卷里會有硬物呢
!
為提高擊打威力,
還可在棍頭釘一些小釘,
一根短棍便成為一狼牙棒,
威
力會如何,一想便知。
三、棍的握法
短棍的握法是「留一手」,
即右手握棍,
不是完全握在棍尾,
而是握在離棍尾一把
(
5—
10
公分
)
的地方,就可以了。這種握法,即能打出棍去沉重有力,使棍法迅速多變,而且還可回
把一擊
(
圖
133)
。
四、手腕攻擊力的訓練
手腕攻擊力的訓練,是短棍攻擊的重點,可使你的攻擊更為兇猛凌利,擊打更為沉重。
1.日常訓練法:手臂兩側抬平、放鬆,兩臂不動,兩手腕用力上下甩動,不計其數。
2.專門訓練法:右手持棍,左手握住右手腕,不使臂動,右手利用腕力上下、左右揮棍。
不計其數。
五、短棍攻殺的預備式
兩腳前後站立,略寬於肩,右腳在前,腳稍內扣,略彎膝,左腳在後,腳跟稍抬起;右
臂彎曲,右手握棍,棍尖向上,立於體前。左手握拳,護於左頰部,肘尖下垂貼於左肋。上
體稍向前,重心落於兩腿之間,雙腳時刻保持彈性,目視前方
(
圖
134)
。
六、短棍攻擊技術
1
、正打:在預備式基礎上
(
下同
)
,上步或閃步的同時,右手持棍由右上方向左下方打擊,手
心向左上方,手臂伸直,左手後拉護於左頰部
(
圖
135)
。迅速收棍成預備式。上打頭頸、下
打膝、脛。
2.反打:右手持棍由左上方向右下方打擊,手心向右下方,手臂伸直,左手後拉護於左頰
部
(
圖
136)
,迅速收棍成預備式。上打頭頸、下打膝、脛。
3.前刺棍:右手腕下壓使棍尖向前,前進的同時,右臂以直打的動作要領將棍向前刺出,
手心向左,左手後拉護於左頰部
(
圖
137)
,迅速收棍成預備式,上刺頭頸、下刺胸、襠部。
七、短棍的攻殺訓練
短棍攻殺訓練是提高棍技和實戰技能的重要手段,習練者千萬不要因為它的簡單而輕視
它,它是功拳道械鬥的精華所在,是功拳道械鬥技術的不傳之秘。
1.在預備式基礎上,原地持棍按正打、反打、刺棍的動作要領練習攻擊棍法。2.與配手
對面而立,相距一步。雙方持棍站成預備式,然後互相按正打、反打的技術擊打
對方之棍。每一次擊打使兩棍成「
」型,下盤擊打同上盤,唯擊打目標低於膝部
(
圖
138
、
八、短棍的反擊技術
短棍的反擊技術是技戰術在實戰中的綜合體現,是短棍技術的綜合運用。
1.防左上反擊:
(
以對手持棍為例
)
對方持棍向我左上方擊來,我右手持棍以上正打的方法
打擊其持棍前手
(
圖
140)
,左手抓攔其棍,右手用棍擊敵前腿膝蓋
(
圖
141)
。
2.
防右上反擊:
對方持棍向我右上方攻來,
我右手持棍向右側用上反打擊打對方持棍前手
(
圖
142)
,然後用下正打擊打對方前腿膝部
(
圖
143)
。
3.
防左下反擊:
對方持棍由左向右橫掃擊我小腿,
我進身的同時,
以下正打擊打其前手
(
圖
144)
,左手向下外擋抓其棍,右手持棍用上反打擊其頭部
(
圖
145)
。
4.防右下反擊:對方持棍掃我右腿,我進身的同時以下反打擊打其手
(
圖
146)
,左手向前
擋壓對方雙手,不使其棍動,右手持棍以上正打擊其頭部
(
圖
147)
。
5.防刺棍反擊:對方持棍以棍尖為力點刺我胸部,我右閃身,右手持棍以正打擊打對方前
手
(
圖
148)
,左手左攔壓,右手持棍反打其面部
(
圖
149)
。
九、防守技術的要點
短棍的每一個防守動作都在於保護一定的部位,這些動作主要由腕、肘、肩關節配合身
法、步法來完成的,防守到最後與對方器械接觸時,右手應在一瞬間握緊。另外一定注意的
是,如對方是短械應搶先進攻,如對方是長械,應先進身或防守再進攻。
十、短棍的最佳攻擊目標和攻擊要旨。
短棍的最佳攻擊目標是對方的小腿部位。這里易奏效的部位很多,膝蓋、小腿、腳腕,
這些部位都是些動作遲緩的部位。無論你想攻擊對方的頭部,還是上身或手,都易被對方一
下子抓住。但是,如果打小腿以下,只要對方不彎腰,手就夠不到。擊中這些部位後,再打
擊對方的頭部要害。這也是功拳道的打擊要旨:「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如對手同樣
手持武器,那麼就要先攻擊他的前手,因為械鬥的金科玉律就是殺前鋒手,斷爪奪兵。
但有一點需明白,如果只盯著准備打擊的部位或每次攻擊這些部位,對手就會有所警惕而跳
起躲閃,因此需要穿插短促地刺面、打頭的打法,打法要變化無窮,連續上刺幾下,接著又
去打腳,忽而打上,忽而打下。這次打左肩下次打右腳。這種成對角線的打法很有效。因為
人的眼睛最容易對速度的快慢和對角線產生錯覺,因此這的確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打法。
十一、短棍應戰實例
短棍的實戰技術是短棍各種技法在實戰中的綜合體現。也是檢驗每一個棍手水平的最高
境界。因此需要每個棍手能從實戰出發,頓悟技擊真諦,千萬不要盲目模仿,束縛自己。
1.搶攻
我持短棍與對方對峙,突然上步進身,身體下沉,用短棍攻擊對方的前鋒腿,然後再創其頭
部
(
圖
150)
。
2.截擊
對方持刀向我刺來,我右閃身,用上正打攻擊對方持刀手,所謂斷爪奪兵技術,隨後再迅速
掃擊其面部
(
圖
151)
。
3.誘擊
我持棍突然刺向對方面部
(
佯攻
)
,在對方注意力在我上部時,突然以搶攻的技術攻擊其前鋒
腿。
攜帶的原則
甩棍的攜帶其實不必多講,本身甩棍的設計就是為了便於攜帶和隱藏,
20
厘米的長度,
500
克的重量掛在腰帶上,揣在兜里還是可以的。放在哪裡其實無所謂,總之有個原則就是事到
臨頭便於拔出便於出擊就行。
在這里我們再介紹一種以前邵發明老師曾經介紹過的報紙藏棍,
就是用報紙將甩棍第三節包上,這樣看上去就是一個報紙卷,不被人注意,關鍵時候一甩而
出。
98
年那時還沒有甩棍。由於長途公汽時常有騙錢和小偷,所以我和朋友們每次做長途公
汽都是這樣帶短棍的,很隱蔽很實用。
第三節不可忽視
下面我們就來說說出擊,甩棍只有甩出鎖住才能出擊,這個說法大家應該會同意。甩棍難道
真的只有甩出才能出擊嗎?答案是不需要!也就是說在事關緊急的時候來不及甩出你完全可
以用棍的第三節對付歹徒,
第三節也相當於手握匕首一樣威力十足,
這一點你不知道不清楚,
甩棍你就算白玩了。
千萬不要被「甩」束縛了!
當然用第三節擊敵這需要一定的技術和訓練,
這個不在我們本貼的討論范圍,我們將在甩棍械鬥技術中給予講解。
出棍就是攻擊
這里的出棍指的是將縮好的棍甩放出來。出棍的重要形式就是甩擊,因為我們面對的畢竟是
歹徒,並不是做秀。我們應該力求將每一次出棍都用到甩擊的方式,沒有單純的空出棍,因
為空出棍的時間差必定給歹徒可乘之機。使歹徒得逞。那麼怎麼甩擊呢?就是每一次將棍甩
出都要有目的目標,做到有的放矢,而不是空甩出。要針對歹徒的頭頸鎖骨手臂等等要害甩
擊,
即使沒打中也要起到遏制住歹徒的攻擊的作用。
甩擊甩好了它於袖錘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由於甩棍的隱蔽和詭秘,
突然朝歹徒眼睛甩出,
往往使歹徒愣神,
這時也是最好的攻擊時機,
往往一秒種就可以結束戰斗。這也就是軌跡拳學中的「驚取」的典型應用!這就是「拳」打
不知。
做人要有素質,一分回答一分收獲。
回答完畢,請選擇採納。
② 如何鍛煉是增強扳手腕的
扳手腕需要手臂多肌肉參與主要有三角肌、肱肌、肱二/三頭肌、肘肌、饒側腕長/短伸肌、尺側腕屈/伸肌、拇長伸肌、指淺屈肌、示指伸肌、指伸肌等多細小肌肉尤其手掌和手臂部肌肉參與扳手腕活動時候受力
平時應該多注意些幾鍛煉三角肌、二/三頭肌分別歸肩部和手臂鍛煉小臂及掌部肌肉鍛煉應該單獨進行要求用啞鈴鍛煉動作少了畢竟些肌肉都附註關節上關節活動樣有重力參與下鍛煉會有效所建議使用啞鈴或者更鑽業器械
鍛煉動作要使用啞鈴進行:錘擊式臂彎舉(主要鍛煉肱饒肌和肱肌及肱二頭肌)、臂彎舉(主要鍛煉肱肌和三角肌前部)、杠鈴臂彎舉(主要鍛煉小臂肌肉群我剛才說些肌肉)、坐姿正/反握腕彎舉(主要鍛煉小臂肌肉和掌部肌肉群)平時多加強些動作餓鍛煉
還有要進行靜力練習像二樓朋友說對牆練習主要針對耐力或者進行上述器械鍛煉時動作拉緩點做高峰時動作停頓兩秒對於肌肉耐力有幫助直接幫助取得優勢
方法上我並專業平時沒有對決過過上鍛煉方法基於扳手腕力量參與原理而進行針對訓練下附上坐姿反握腕彎舉圖片(紅色部位重點鍛煉部位)希望能對有所幫助坐姿正握腕彎舉動作和差多鍛煉部位也樣只鍛煉小臂和掌部內側肌肉
③ 求教各位高手前輩!尤其是有一定實戰經驗的實戰雙截棍高手!練習實戰雙截棍需要准備那些道具
夠高, 夠長, 夠結實的沙袋。 還有就是一根發力流暢的棍子。 不需要別的。
雙截棍是不分表演和實戰的,這全是新手發明創造的派系。 樓主的疑惑我也完全理解, 那些表演棍之所以不好看是因為發力的原因。 武器的美體現在對力量的詮釋,這種詮釋很有力, 也同樣很有型。 如果把實戰表演分開, 那麼這樣一種詮釋就被撕裂和分解成為不同的東西了。
練習雙截棍, 首先要練的是武術。不知樓主是否有系統的練過某派武術, 中國的西方的都可以。
如果沒有, 建議從這里下手。 基礎知識的缺失, 會直接影響你雙截棍的發展。 如果你空手都不能正確發力, 何談用雙截棍發力?這樣的情況下去實戰,你會發現所學一場空。因為實戰是一門學問, 發力只是技術環節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如果樓主沒有系統的學過一門武術, 不應該單獨接觸雙截棍。 實戰的話, 甩棍和刀類會比較實際。 習練雙截棍需要足夠的基礎知識, 樓主似乎喜歡實戰, 所以請斟酌。
如樓主有系統的技擊背景, 我便可以正面的回答你的問題了。 雙截棍的實戰最需要練的, 同時也是通過訓練可以速成的, 就是雙截棍的發力。 沒錯, 實戰注重發力而不是一招一式(一招一式也是要練的, 但特定的時候不起決定性作用。 不展開, 請追問)。 好的發力, 是流暢, 高速和高效的。 練習發力的工具, 一把發力流暢並且反映很快的棍子(推薦實木繩索棍)和一個受力物體(沙包最為接近人體因而最理想)。具體怎麼練, 就得依靠樓主的「基礎知識了」。 我說說我的例子把。 我最注重各種出棍的訓練, 移動前, 中, 後配合步法的不同動作的訓練,模擬情況的各類訓練, 還有我最喜歡的上步大力突擊類等的訓練。 這些東西每個人不同, 需要多年才能學的會, 沒辦法繼續深入了, 追問。 至於樓主說的反彈, 解決之道不是克服, 而是利用。 因為反彈既是雙截棍的缺點也是一個決定性的大優勢。 我反手打沙包每秒可以出2-4棍(平均3棍)取決於用力大小, 而全力空打每秒只能打1-3棍(不用身體反彈平均1棍)。 為什麼會有這個差別, 就是因為我會利用棍子的反彈。 仔細想想, 包括硬兵器在內的大多數兵器都無法比較輕松的做到這些, 但雙截棍可以。 沙包的反彈一年內就可以「克服(不打到自己)」, 完美的利用需要日復一日的訓練和多年的時間。
我會用八個字概括雙截棍的技擊特點: 摧枯拉朽, 勢如破竹。 看了樓主對別的回答的追問, 我想做一個補充。 雙截棍打人的時候是不需要防守的, 利用好出棍特點和速度,以及節奏方面的優勢, 敵人是沒有出手的機會的。因為他被壓著打, 我後出手也比敵快。 用太極拳的說法就是: 敵欲出拳, 我出拳便打; 敵欲出腳, 我抬腿便踢。 雙截棍也是這么個意思。 另外總有一些人建議用棍子抽樹, 打牆之類的訓練方法。 我不建議這些辦法, 首先因為這些行為太不文明, 其次對雙截棍的訓練也無太多積極意義。
我的基礎和理論還算比較扎實因為我碰到了幾位好老師, 後來我自學了雙截棍。 現在我打蒼蠅是不用蒼蠅拍的, 用棍子凌空把他們砸下來, 致死率保守估計有60%-70%(有一些打飛了找不到了, 呵呵)。 也不知道這打蒼蠅夠不夠實戰, 我脾氣比較好, 沒和人發生過類似沖突。總之, 樓主自己做決定把。
④ 聯系甩棍平時要注意什麼 感覺 16寸的快速多揮幾次就有點吃力了
那是你力量不夠。。。多鍛煉身體才行,特別是手腕,因為慣性比較大
我用21的還算順手,18寸都覺得短
唉,前陣子上火車被警察給收了。。。暫時不買了
千萬不要帶出門啊
⑤ 如何讓自己的身手敏捷,出拳速度快!
我是連甩棍的,不知道這點經驗對你有沒有幫助。
1.身手敏捷程度與反映有很大關系。你可以找一個或幾個同伴,讓他們站在你面前大約2~3m的地方,用報紙球丟你,然後你躲過,隨練習深入,多找幾個人一塊丟,你放心,打到身上也沒事,報紙球不會把你砸成骨折。
2.瞬間位移准確度,你可以用鑽門縫的方法,就是將自己身體迅速穿過狹窄的門縫並做到不撞到門或門框。門縫隨練習變窄,直到比身體只寬10cm左右。
3.梅花樁,這是很老舊的方法了,不過很有效,主要鍛煉協調性,不過你要在保證自己安全的前提下以盡量快點速度「跑」過梅花樁。
4.力量。並不是像有些人說的力量與敏捷可以互補,力量是敏捷的保證,沒有足夠的力量,就沒有足夠的加速度是身體更急劇的提速和移動。應該注意力量的鍛煉,特別是大腿和腰。
5小肌肉群。我們身上的肌肉不知肱二頭、肱三頭、股外斜、臀大肌、腓腸肌這樣的大肌肉,小肌肉也占很大一部分,他們掌管著你身體的細節運動,如果只有大肌肉,你的運動就會像木偶一樣呆笨。另外小肌肉也是決定你耐力的極大保障,人感到勞累而堅持不住大都是因為小肌肉群疲勞。跨跳和交叉跑是很不錯的選擇。
出拳速度
出拳速度基本就是由胸、臂的力量決定。你可以將沙袋綁在手腕處聯系揮拳,如果臂圍較小可以手握啞鈴練習。【注意】:手臂負重練習久了,在不負重時出拳速度會很快,你在徒手練習時手腕可能會承受不了這樣的速度產生的沖力導致脫臼、骨裂等嚴重後果,所以一定要負重拳和裸拳一並練習!
總而言之力量是必不可缺的,像矮子步,鐵牛耕地等方法會對你有很多幫助
⑥ 伸縮棍怎麼練
不管是徒手格鬥還是器械格鬥,都應具備一定的身體素質。本章所介紹的幾個練習都是比較具有綜合性又簡便易行的動作,不需要特別的器械,也不需要寬敞的場地,在房間里即可練習。
眼功(一):手拿一支鉛筆,在眼前最大限度的前後、左右、順時針、逆時針移動。在鉛筆移動過程中雙眼要始終盯住筆尖,頭部不要隨之轉動。每天練習5-10分鍾,可以增強雙眼追蹤移動物體的能力。
眼功(二):備一盆清水,俯身,臉向下,距水面30cm左右。不斷用手從盆中向臉上撩水,在這個過程中雙眼要緊盯盆底,水濺在臉上時不要眨動。每天練習5-10分鍾,目的是克服在面對敵方攻擊時眨眼的本能。
鐵牛耕地:雙手以五指著地,間距略與肩寬,雙腳略分,腳尖著地。開始時雙臂伸直,然後腰胯盡量後弓,臀部突起,腹部內收。接著,雙臂肘關節屈曲,全身向前向下,以頭部接近地面為宜。隨後雙足後蹬助力,塌腰,並繼續向前向下運動,依次以胸腹胯等部位貼地面一滑而過,頭部向上抬起,直臂挺胸。腰胯再次向後弓,臀部凸起,恢復原來姿勢,如此往復,直至力盡而止。注意練習時動作不要太快或太慢,應連貫協調,中間不可停頓。此動作可以綜合增強指、腕、臂、肩、胸、背、腹的力量。
矮子步:屈膝下蹲至大腿與地面水平,腳跟踮起,挺胸直背,雙眼平視,雙腿夾緊,雙手叉腰(抱頭或交叉抱於胸前也可)。走起來時要邁小步,勻速前進,上身要保持平穩,不要上下起伏。常見的錯誤是邁大步,扭屁股,上身亂晃,這些都會影響練習效果,應當注意。此動作可以綜合增強大小腿各部肌肉的力量,為了達到更好的效果,可以穿插向後以及左右橫向走動,力盡而止。 對於第一次接觸器械格鬥的初學者來說,甩棍的發力,尤其是手腕的發力是個難點。本節中將通過徒手練習來幫助大家理解和學習這個發力過程。
左劈:即手臂從右上方向左下方劈擊的動作。自然站立,雙腳分開略與肩寬。身體微右轉並上拔,右手握拳提起至右耳側,拳心向右。然後,身體左轉並下沉,以胯帶身,以身帶肩,以肩帶手,右手向左下劈至左腰處,同時手腕翻轉,動作完成時拳心轉為向左。動作過程中手臂應放鬆,隨著身體的動作輕快下劈,不可僵直。
右劈:即手臂從左上方向右下方劈擊的動作。自然站立,雙腳分開略與肩寬。身體微左轉並上拔,右手握拳提起至左耳側,拳心向右。然後,身體右轉並下沉,以胯帶身,以身帶肩,以肩帶手,右手向右下劈至右腰側,同時手腕翻轉,動作完成時拳心轉為向左。動作過程中手臂應放鬆,隨著身體的動作輕快下劈,不可僵直。
右撩:即手臂從左下方向右上方撩擊的動作。動作過程與左劈完全相反,身體先下沉,右手置於左腰處,拳心向左。然後身體右轉並上拔,帶動手臂向右上方撩至右耳側,同時拳心轉為向右。
左撩:即手臂從右下方向左上方撩擊的動作。動作過程與右劈完全相反,身體先下沉,右手置於右腰側,拳心向左。然後身體左轉並上拔,帶動手臂向左上方撩至左耳側,同時掌心轉為向右。
平掃:即手臂從左向右水平掃擊的動作。自然站立,雙腳分開略與肩寬。身體微左轉,右手握拳提起置於左胸前,拳心向上(圖3-14)。然後身體右轉,以胯帶身,以身帶肩,以肩帶手,右手向右平掃,同時手腕翻轉,動作完成時拳心轉為向下。
要點:練習時注意體會力量從腿到胯到肩到手層層傳遞,節節貫通的感覺,注意手腕的運用。開始練習時速度宜緩,力量宜小,重點體會力量傳遞過程。
以上的發力練習動作幅度較大,在實戰中則應盡可能的縮小手腕上提和翻轉的幅度,如果動作過大容易被對方窺破攻擊意圖。 握棍方法:甩棍的握法正確與否直接影響到技術的發揮,因此一定要掌握正確的握棍方法。握棍時手握在甩棍手柄的中部略前一點,不要太靠前或靠後,太靠前會影響力量的發揮,靠後則會降低靈活性。拇指扣在食指上,手要握牢,棍子不能在手中搖動,但也不可過緊,以手腕能靈活轉動為度。
站立姿勢:雙腳分開,右腳在前,左腳腳跟提起,雙腳前後間距掌握在:左膝觸地時能與右腳踝在橫向的同一直線上為宜。雙腳腳跟橫向間距約為一個半腳寬。雙腳腳尖斜向右前方,雙腿微曲,膝部保持彈性。站立的姿勢要隨著與對手之間的距離變化而進行調整。
上體姿勢:下頜略回收,左手在後置於下頜處做好防護,右手持棍在前,棍身與地面近似成45度角,身體保持放鬆。
注意:與敵對峙時不要僵立不動,雙腳及雙手應保持在一種細微的動態中,這樣可以提高反應靈敏度,縮短動作起動時間。 滑步:用於前後左右迅速移動的步法。要點是腳要貼著地面滑動,一腳先動,另一腳要緊隨而上,沒有明顯的先後之分;腳步移動的先後順序是,向哪個方向移動便先動哪只腳;移動後的姿勢要與原來姿勢保持一致。
向前滑步:後腳(左腳)蹬地,前腳向前滑出。右腳緊隨左腳前進,恢復原來姿勢。
向後滑步:前腳(右腳)蹬地,後腳向後滑退。左腳緊隨右腳後退,恢復原來姿勢。
向右滑步:左腳向左蹬地,右腳向右橫向滑出。左腳緊隨右腳向右滑動,恢復原來姿勢。
向左滑步:右腳向右蹬地,左腳向左橫向滑出。右腳緊隨左腳向左滑動,恢復原來姿勢。
右轉步:右腳貼地面沿一個小圓弧向右滑動。隨後左腳沿一個大圓弧向右移動,恢復原來姿勢。
左轉步:左腳貼地面沿一個大圓弧向左滑動。隨後右腳沿一個小圓弧向左移動,恢復原來姿勢。
左交叉步:右腳在前,左腳向左前方斜向滑出一步,全腳掌著地,步距大小視實際情況而定。隨後右腳腳跟提起,前腳掌貼地面向左後方滑動,變成左腳在前的格鬥式。
右交叉步:左腳在前,右腳向右前方斜向滑出一步,全腳掌著地,步距大小視實際情況而定。隨後左腳腳跟提起,前腳掌貼地面向右後方滑動,變成右腳在前的格鬥式。
疾步:用於遠距離快速前進或後退的步法,熟練之後一步可以跨越三米以上的距離。屬於跳躍型步法,要點是身體不要向上躍起過高,而應貼著地面前躍,另外由於過程中雙腿在一瞬間會出現交叉,因此動作的速度和連貫性很重要。
疾進步:先看分解動作。左腳提起,前擺。左腳落地,同時右腳跳起。右腳前擺,落地。接下來把動作連貫起來,左腳前擺的同時右腳跳起,然後右腳前擺,與左腳同時落地。熟練之後逐漸加大左腳前擺的速度和幅度。
疾退步:先看分解動作。右腳提起,後擺。右腳落地,同時左腳跳起。左腳後擺,落體。接下來把動作連貫起來,右腳後擺的同時左腳跳起,然後左腳後擺,與右腳同時落體。熟練之後逐漸加大右腳後擺的速度和幅度。 甩棍殺傷力很大,因此切勿以之劈擊人體要害部位,嚴禁劈擊頭部!建議選擇攻擊部位時以手臂及鎖骨為主,可以令對方喪失戰鬥力而又不至於造成致命傷害。
注意:擊打對方鎖骨時要小心,防止誤擊中頸部而造成致命傷害。
⑦ 如何練雙節棍
練棍之要素為:突襲出棍,爆發重擊;節奏變化,拳棍一體;控制擊距、活用步法;長短結合、簡朴精練;連環攻擊,奇詭多變,以最大限度發揮二節棍的威力。
二節棍練習要領
1、循序漸進。常見一些練棍者拿起棍來就狂揮亂舞,一不留神就擊中自身,痛得疵牙咧嘴,也就知難而退。須知任何技藝的掌握。都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味憑好奇心、新鮮感而蠻干,只能使自信心喪失。作為初練者,先應放慢速度體會棍的運行路線,熟練後再加快速度或作一些變化。
2、單調枯燥、視為樂趣。練習彈琴者,先要千百次地重復枯燥的單音之後方能嫻熟地演奏全部樂曲,書法家龍飛鳳舞的妙字也是不厭其煩地從一筆一劃練起。當一個練習者希望自己也能象李小龍一樣運棍如飛,達到出神入化的境界時,就必然要求自己視最枯燥無味的練習為樂趣,在單調的重復中,不知不覺就已步入二節棍技藝的殿堂,棍為你身體的一部分,練與用皆為本能之反應,就象你騎著自行車穿過人群擁擠的街道一樣。隨心所欲地控制自行車,自如地行進。刻意追求技法的應用「求中而中」只是「有法」的層次,「不求中而中」才是「無法」的高境界。但「有法」的練習乃「無法」境界的必然過程。二節棍「無法」、「無限」境界的形成同樣依賴於「有法」、「無限」的練習。
3、認識特點,發揮盡致。在狹窄的環境下,在遭遇對方長兵器之圍攻,在不便出棍之條件下,在種種不利於二節棍施展的因素麵前,怎樣最大限度地運用二節棍?不著眼於揮舞的瀟灑,也不盲目陶醉於「一擊必殺」,將其威力作想像中的誇大,而是從另一角度,不利於二節棍的角度出發來研究二節棍,才能將二節棍運用自如,在種種突發事件面前,不至束手無策,也不至因練過的技法不能應用而手足無措,頭腦一片空白。雙手用棍,真假出擊,戳劈掄掃,立體進攻,近戰遠戰等等。勤於思悟,勤於實踐,在實戰中將棍與其他多種攻擊手段結合運用,「無限地利用自己的身體」(李小龍語),這樣就不是「程咬金的三斧頭」砍完了就沒招了,而是擁有「無限」的技術,化技巧於無形之中。
4、立足實戰,不尚花架。前已有述,有些看起來有用、實際上無用的招式在實戰中根本不可能擊中對方,例如持棍頭頂盤旋揮舞,對方若一棍劈來,頭頂之棍就極易打著自己,可見此招是作繭自縛,並不實用,還有一些大幅度的棍法揮動起來瀟灑,應用起來卻暴露自身空門過多,應予改進,只有以最近的運棍路線、最快的速度、最強的打擊力度擊敵方可取得最佳效果。
5、全面訓練、巧用器物。不經過逐步向實戰過渡的訓練,則其練習的招法只能作想像中的應用。前述練棍者只會象原地背書一樣記憶棍法,其攻擊速度、打擊距離、靈敏反應、擊打準度根本沒有練過,又怎麼能擊中同樣持有器械准備尋機攻你的、運動中的對手呢?所以,練棍者可通過一些輔助訓練內容來使所練的棍法與實戰接軌。例如,請同伴出示目標,持棍者快速攻擊,以棍擊飄動之樹葉及筆者擬之小角度隱蔽出棍,活步連環棍擊,1/3秒速擊運動目標等,經過系統的練習,一些棍法方可用於實戰。
二節棍並不復雜,任何一個無武功基礎之人只要方法得當,就可在一周其至更短的時間內掌握全部簡易實用的棍法,從而增強自衛的能力。
http://www.china1-1.com/
你是練表演棍還是實戰棍呢?
表演的話,隨便找個教材跟著做幾個動作,
1個星期之內就能找到點棍感,
就有點人棍和一得心應手的感覺,
這個時候就可以比較隨心所欲的用棍,
這個程度就夠了,
然後找一套表演套路或者自己編一套動作,
反復練習就能表演了。
實戰的話,就不要管資料上的招式,
踏踏實實地練習劈掃撩,
也是有了點棍感(1個星期),
就可以找個助手幫你,
他的工作就是拿著空的礦泉水瓶扔向你,
你要像打羽毛球一樣用雙節棍把瓶子打飛(飛去哪裡沒所謂),
同時要注意動作正確,
過了這一關,準度就有了,
跟著要常去劈硬的東西,注意身法棍法的結合,
因為實戰的時候雙節棍可能和別的武器對碰,
沒打過硬物的雙節棍可能被碰走,或者打道自己。
不管你練什麼棍,
都要注意這個:
初學者練棍不要打得太用力,小心保護自己。
打雙節棍的力放柔和,把棍輪起來又不會太快,
這樣的速度和力度不容易傷害自己,適合初學者。
另外不推薦使用市場上的海綿、泡沫棍,
重量手感都不好,
練成了換木棍鐵棍都不容易。
雙節棍簡介
雙節棍是一種精簡實用的奇門兵器,它短小精悍,實而不華。熟練後有如兩臂暴長,如虎添翼。雙節棍在不用時,將兩節疊在一起插在腰間,在衣服的掩蓋下從外表是看不到的,可以說是防身武器,其作用與匕首相仿,但是威力比匕首卻大得多。因為它可長可短,可以將雙節棍疊在一起拿著使用,亦可以拿著任何一端使用。三節棍太長,使用不方便,雖然可以打擊較遠的目標,但收放不便,所需的氣力也要大一些。而雙節棍則不然,全長只不過72厘米,使用起來運動如飛,有如狂風掃落葉,所向披靡,乃是突破重圍的最佳兵器。雙節棍的技術分為攻擊、防守、反擊三部分。動作變化無究,其招分為劈、掃、打、抽、提、拉等等。它不但可以攻擊對方的上三路、中路,而且對下三路(即腳跟或上下5寸的部位)的攻擊尤為厲害。凡被擊中者疼痛難忍,終至倒地不起,失去抵抗能力。此外,它還可以絞奪敵方之兵器。據國外警方調查,雙節棍在實戰中的威力僅僅次於手槍。它在發動攻擊時,不僅可用來橫掃、刺戳,猛擊和格擋,還能夠出其不意地絞殺對方,一旦連結雙節棍的繩索或鐵鏈繞住了對方的脖子,只需輕輕一夾,便可將對方勒死。在雙節棍高速揮舞時,其落點可產生725.76公斤的壓力,而人的骨頭只需40.8公斤的力氣便足以擊碎,所以,只要誰挨上了雙節棍,則非死即傷。
實際上,雙節棍是一種很好的防身健體器械。它不僅簡便易學,攜帶方便,而且經常使用的話,不但能增強腕力,協調身手,而且還能大大地提高身體的靈活性和敏捷性,又可以鍛煉膽識,培養堅忍自律的美德,難怪國內外許多武術愛好者,特別是廣大青少年對雙節棍獨具鍾情,格外喜歡。
雙節棍的歷史:傳說雙節棍是宋太祖趙匡胤創始的,原稱大盤龍棍(近代北方又稱大掃子)和小盤龍棍(小掃子)。但當時的大盤龍棍一端較短,一端較長,專用來掃擊敵軍馬腳,破甲兵或硬兵器類,使之喪失戰鬥力。後來這種兵器由南傳至菲律賓,由東傳至日本。由於歷史的變遷,雙節棍被改為現在的樣子:全長72CM,棍身每節約30CM,中間有一鐵鏈或尼龍繩連結,長約12CM.李小龍的二節棍,就是這種標準的72CM的二節棍,區別於傳統的大小盤龍棍。
截拳道自功夫之王李小龍先生創立以來素以動作剛勁迅猛而著稱於世。雙節棍更是其精華之所在。他的殺節棍技術爐火純青,登峰造極,迅猛異常。在電影中揮舞雙節棍法的雄姿迄今仍令人贊嘆不止。當時的影評家說,光看李小龍表演的雙節棍,就已足夠票價了。二節棍伴隨李小龍的功夫片以來,由於它是一種軟中帶硬,柔中有鋼的兵器,具有能收能放,短小精悍,攜帶方便,近戰時威力無窮的優點,因而在世界各地廣為流傳。據國外警方調查,雙節棍在實戰中的威力僅僅次於手槍。
雙節棍常用姿勢,主要有雙手擎天、烏龍翻騰、蘇秦背劍和白蛇吐信四種,其中實際使用最多的是雙手擎天和烏龍翻騰。
雙手擎天勢雙手擎天勢是使用最多的姿勢,攻擊和防守都適合,上桃下砸,左攔右格,劈打攪掃,進退攻守,均較勝於其它姿勢。雙手擎天勢是自然姿勢(右勢),右足在前,『左足在後,前後路線拉開,比肩稍寬,右腳向前一步,腳尖內扣,然後將左腳橫放,腳跟略抬,雙膝微曲,上體側對敵方。雙手分別握住A(右手握的棍)、 B(左手握的棍)兩棍的棍端,拉直使棍平行行於地面(或使棍豎起,垂直於地面)棍端意指敵方身體中部。收腹含胸,背部自然伸直。目光注視敵方胸膛。左勢姿勢與右勢姿勢動作相同,唯方向相反.此左、右勢可前、後、左、右移動,也可原位揮動,進行劈、掃擊、鐐、抽等練習。
烏龍翻騰勢烏龍翻騰勢動作簡便,移動靈活,出棍極快,是攻守兼備的姿勢。從雙上手擎天的基本要領內出發,右手緊握棍於兩棍的棍端,手心向內,兩棍與地面約垂直靠近右胯旁.
白蛇吐信勢白蛇吐信勢是攻擊用的姿勢,不太適合於防守。從雙手擎天勢的基本要領出發,將乙棍收回右腋下並以右大肩夾緊棍端,左手成立掌向左前方推出。下齶微收,目視前方.
蘇秦背劍勢蘇秦背劍勢是主動攻擊時使用的姿勢,不太適合防守。從雙手擎天勢的基本要領出發,把乙棍向前上、向後盪起,左手張開在右肋下接握盪回的乙棍,並使鐵鏈緊靠肩部,下齶徽收,目視前方.
上述基本姿勢動作要求:以寧靜開始,迅速挺身進入對敵方攻擊距離。果斷、迅猛、力決勝負.身、心、棍融為一體。
⑧ 甩棍子怎樣丟得漂亮
甩棍使用最簡單,練起來上手很快,攜帶方便,但要買好棍,那種甩不出來,打一半自己縮進去了,拼兩下就彎了的地攤棍肯定不行。但有一條,不能丟棍,因為使用簡單,對方拿了也可致命,丟棍如丟命。傷害等級致殘,致命。雙節棍需要長期練習,棍花和實戰棍法也有區別,攜帶不是太方便,必竟有兩節,走起路來有響聲。但雙節棍基本不怕丟棍,不練的話使不出來,只要對方第一下沒打到你,就有機可乘了,唯一要注意的是自己要熟練使用,別打著自己。傷害致殘致命。袖鞭沒練過,軟兵器一般都很難練,沒練過的就不說了。一般防身推薦甩棍,一般沖突不推薦使用,一般使用後敢快跑,被警察抓住後要說成對方要殺你的地步,非常危險,罰款就罰款吧,只要不拘留就行。甩棍雖然沒有明確寫入屬於管制器械,但警察看到一樣會收,特別是好棍,明眼人看一眼就分的出來
⑨ 去掉戰鬥力的因素,甩棍對鋼管是不是全無優
警用的有聚酯纖維的,合金鋼的(鉻鉬合金鋼的,錳鋼的,不銹鋼的),軍用的有鋁合金的(美國asp海軍版),還有碳纖維的。民用的也分鋼制的與聚酯的,鋼制的(鉻鉬鋼)最為結實,市售價3000元以上,asp金版6000多元,值得收藏,打人是糟蹋。鋁合金耐腐蝕,質量輕,易為臂力不大者甩動。女子防身以聚酯為最佳,質輕,且造成的痛苦比之鋼管更勝一籌,又不易置人於死地。一流甩棍為貧下之人可望而不可及。中流砥柱當選螞蟻,野人谷,狐狸之類,200,300元不等。十幾塊的地攤貨買來防身等於自殺。既然你要打人,那麼甩棍的好壞次之,適合你與否是首要問題。我只管收藏,不會打架,但君若真欲學甩棍功夫,我倒可為君一查: 甩棍打法基礎
1、基本身體素質的提高
不管是徒手格鬥還是器械格鬥,都應具備一定的身體素質。本章所介紹的幾個練習都是比較具有綜合性又簡便易行的動作,不需要特別的器械,也不需要寬敞的場地,在房間里即可練習。
眼功(一)
手拿一支鉛筆,在眼前最大限度的前後、左右、順時針、逆時針移動。在鉛筆移動過程中雙眼要始終盯住筆尖,頭部不要隨之轉動。每天練習5-10分鍾,可以增強雙眼追蹤移動物體的能力。
眼功(二)
備一盆清水,俯身,臉向下,距水面30cm左右。不斷用手從盆中向臉上撩水,在這個過程中雙眼要緊盯盆底,水濺在臉上時不要眨動。每天練習5-10分鍾,目的是克服在面對敵方攻擊時眨眼的本能。
鐵牛耕地
雙手以五指著地,間距略與肩寬,雙腳略分,腳尖著地。開始時雙臂伸直,然後腰胯盡量後弓,臀部突起,腹部內收。接著,雙臂肘關節屈曲,全身向前向下,以頭部接近地面為宜。隨後雙足後蹬助力,塌腰,並繼續向前向下運動,依次以胸腹胯等部位貼地面一滑而過,頭部向上抬起,直臂挺胸。腰胯再次向後弓,臀部凸起,恢復原來姿勢,如此往復,直至力盡而止。注意練習時動作不要太快或太慢,應連貫協調,中間不可停頓。此動作可以綜合增強指、腕、臂、肩、胸、背、腹的力量。
矮子步
屈膝下蹲至大腿與地面水平,腳跟踮起,挺胸直背,雙眼平視,雙腿夾緊,雙手叉腰(抱頭或交叉抱於胸前也可)。走起來時要邁小步,勻速前進,上身要保持平穩,不要上下起伏。常見的錯誤是邁大步,扭屁股,上身亂晃,這些都會影響練習效果,應當注意。此動作可以綜合增強大小腿各部肌肉的力量,為了達到更好的效果,可以穿插向後以及左右橫向走動,力盡而止。
2、徒手發力練習
對於第一次接觸器械格鬥的初學者來說,甩棍的發力,尤其是手腕的發力是個難點。本節中將通過徒手練習來幫助大家理解和學習這個發力過程。
左劈
即手臂從右上方向左下方劈擊的動作。自然站立,雙腳分開略與肩寬。身體微右轉並上拔,右手握拳提起至右耳側,拳心向右。然後,身體左轉並下沉,以胯帶身,以身帶肩,以肩帶手,右手向左下劈至左腰處,同時手腕翻轉,動作完成時拳心轉為向左。動作過程中手臂應放鬆,隨著身體的動作輕快下劈,不可僵直。
右劈
即手臂從左上方向右下方劈擊的動作。自然站立,雙腳分開略與肩寬。身體微左轉並上拔,右手握拳提起至左耳側,拳心向右。然後,身體右轉並下沉,以胯帶身,以身帶肩,以肩帶手,右手向右下劈至右腰側,同時手腕翻轉,動作完成時拳心轉為向左。動作過程中手臂應放鬆,隨著身體的動作輕快下劈,不可僵直。
右撩
即手臂從左下方向右上方撩擊的動作。動作過程與左劈完全相反,身體先下沉,右手置於左腰處,拳心向左。然後身體右轉並上拔,帶動手臂向右上方撩至右耳側,同時拳心轉為向右。
左撩
即手臂從右下方向左上方撩擊的動作。動作過程與右劈完全相反,身體先下沉,右手置於右腰側,拳心向左。然後身體左轉並上拔,帶動手臂向左上方撩至左耳側,同時掌心轉為向右。
平掃
即手臂從左向右水平掃擊的動作。自然站立,雙腳分開略與肩寬。身體微左轉,右手握拳提起置於左胸前,拳心向上(圖3-14)。然後身體右轉,以胯帶身,以身帶肩,以肩帶手,右手向右平掃,同時手腕翻轉,動作完成時拳心轉為向下。
要點
練習時注意體會力量從腿到胯到肩到手層層傳遞,節節貫通的感覺,注意手腕的運用。開始練習時速度宜緩,力量宜小,重點體會力量傳遞過程。 以上的發力練習動作幅度較大,在實戰中則應盡可能的縮小手腕上提和翻轉的幅度,如果動作過大容易被對方窺破攻擊意圖。
3、格鬥式
握棍方法
甩棍的握法正確與否直接影響到技術的發揮,因此一定要掌握正確的握棍方法。握棍時手握在甩棍手柄的中部略前一點,不要太靠前或靠後,太靠前會影響力量的發揮,靠後則會降低靈活性。拇指扣在食指上,手要握牢,棍子不能在手中搖動,但也不可過緊,以手腕能靈活轉動為度。
站立姿勢
雙腳分開,右腳在前,左腳腳跟提起,雙腳前後間距掌握在:左膝觸地時能與右腳踝在橫向的同一直線上為宜。雙腳腳跟橫向間距約為一個半腳寬。雙腳腳尖斜向右前方,雙腿微曲,膝部保持彈性。站立的姿勢要隨著與對手之間的距離變化而進行調整。
上體姿勢
下頜略回收,左手在後置於下頜處做好防護,右手持棍在前,棍身與地面近似成45度角,身體保持放鬆。 注意:與敵對峙時不要僵立不動,雙腳及雙手應保持在一種細微的動態中,這樣可以提高反應靈敏度,縮短動作起動時間。
4、步法
滑步
用於前後左右迅速移動的步法。要點是腳要貼著地面滑動,一腳先動,另一腳要緊隨而上,沒有明顯的先後之分;腳步移動的先後順序是,向哪個方向移動便先動哪只腳;移動後的姿勢要與原來姿勢保持一致。 向前滑步:後腳(左腳)蹬地,前腳向前滑出。右腳緊隨左腳前進,恢復原來姿勢。 向後滑步:前腳(右腳)蹬地,後腳向後滑退。左腳緊隨左腳後退,恢復原來姿勢。 向右滑步:左腳向左蹬地,右腳向右橫向滑出。左腳緊隨右腳向右滑動,恢復原來姿勢。 向左滑步:右腳向右蹬地,左腳向左橫向滑出。右腳緊隨左腳向左滑動,恢復原來姿勢。 右轉步:右腳貼地面沿一個小圓弧向右滑動。隨後左腳沿一個大圓弧向右移動,恢復原來姿勢。 左轉步:左腳貼地面沿一個大圓弧向左滑動。隨後右腳沿一個小圓弧向左移動,恢復原來姿勢。 左交叉步:右腳在前,左腳向左前方斜向滑出一步,全腳掌著地,步距大小視實際情況而定。隨後右腳腳跟提起,前腳掌貼地面向左後方滑動,變成左腳在前的格鬥式。 右交叉步:左腳在前,右腳向右前方斜向滑出一步,全腳掌著地,步距大小視實際情況而定。隨後左腳腳跟提起,前腳掌貼地面向右後方滑動,變成右腳在前的格鬥式。 疾步:用於遠距離快速前進或後退的步法,熟練之後一步可以跨越三米以上的距離。屬於跳躍型步法,要點是身體不要向上躍起過高,而應貼著地面前躍,另外由於過程中雙腿在一瞬間會出現交叉,因此動作的速度和連貫性很重要。 疾進步:先看分解動作。左腳提起,前擺。左腳落地,同時右腳跳起。右腳前擺,落地。接下來把動作連貫起來,左腳前擺的同時右腳跳起,然後右腳前擺,與左腳同時落地。熟練之後逐漸加大左腳前擺的速度和幅度。 疾退步:先看分解動作。右腳提起,後擺。右腳落地,同時左腳跳起。左腳後擺,落體。接下來把動作連貫起來,右腳後擺的同時左腳跳起,然後左腳後擺,與右腳同時落體。熟練之後逐漸加大右腳後擺的速度和幅度。
5、距離的掌握
持棍與敵方對峙時,距離宜保持在前進半步即可打到對方頭部,是為安全距離。第一擊攻擊目標為對方手臂,仍保持此距離即可。第二擊攻擊目標為對方身體,需向前進步以使目標進入我打擊范圍之內,至於具體保持多大距離並不是很重要,遠則劈,近則砸,隨機而變。
6、打擊部位的選擇
甩棍殺傷力很大,因此切勿以之劈擊人體要害部位,嚴禁劈擊頭部!建議選擇攻擊部位時以手臂及鎖骨為主,可以令對方喪失戰鬥力而又不至於造成致命傷害。 注意:擊打對方鎖骨時要小心,防止誤擊中頸部而造成致命傷害。
7、甩棍的有效打擊位置解析
在正文開始前先說點題外話,對不太了解甩棍的朋友希望有一點用.甩棍發明之初是作為一種警用戰術壓制武器,所以在使用甩棍時一定要注意使用技巧,而不是象刀子或水管一樣亂砍亂捅,也不是用於招架敵人大威力的攻擊武器使用的. 甩棍作為戰術壓制武器,所以追求的是點對點的精確打擊.第一節棍頭及其以下5CM左右的位置是甩棍威力最大的部分.所以在平時練習的時候就要練習甩擊時的精度和準度,避免在實戰中因為緊張而出現擊空等致命錯誤. 因為甩棍僅僅是一根50CM左右全鋼製造的鐵棍,所以在攻擊時需要非常注意攻擊位置,否則如果對方持有巨型武器的話,根本占不了任何便宜.因此甩棍在攻擊中一擊致敵是非常重要的.考慮到在戰斗中因為腎上腺素的大量分泌導致肌肉和神經的疼痛不大敏感,所以擊打骨骼關節處顯得非常必要;第一能有效產生大量疼痛(骨骼外部神經和內部神經對刺激極為敏感),第二,如果力度適當,能使敵人關節位置失去作用,影響其移動能力或攻擊能力. *注:總體原則攻擊多為骨骼外露部位,也就是說你再怎麼強壯這些部位還是會暴露出來,而不是被肌肉所覆蓋. 甩棍已成為單警列裝8大件之一
編輯本段出棍方法的補充與進攻的配合
1、抖法
或者說直線出棍。舉個例子,手握甩棍,棍尾朝下,手先往上猛提,然後向下一頓,利用前兩節向上的慣性,完成出棍——這是上抖出棍。當然了,你也可以向前、向左、向右抖出,或者是反握棍抖出,但是不管朝哪個方向,出棍的模式都是相同的,通過手的直線往復運動完成出棍。
2、甩法
或者說弧線出棍。出棍時,手臂沿弧線甩動,讓前兩節受離心力的作用而甩出。你可以向下甩,向上甩,也可以右甩,但是不管怎樣,出棍的模式和原理都是相同的。另外,如果是弧線出棍,那麼弧度越小,鎖定就會越好。 至於攜帶時把甩棍放在哪都無所謂,只要自己方便即可,一般對於慣用右手的人來說,放在左腰前方或者右腰後方最為順手。而出棍模式則以前抖出棍和下甩出棍較為順手。 與出棍方法相比,更為重要的是出棍策略。在實戰中,當你的手伸到棍套里去拿棍子時,你所暴露出來的空當最大。如果右腳在前,用右手去拿棍,那麼對方就可以乘你取棍的這一段時間沖上前來用左手控制住你的右手,同時右手對你施以重擊。因此,建議大家在對敵時,先左腳在前站立,左手前伸防守,腳下注意控制與對方的距離,不要讓對方過分靠近,同時准備好隨時起腿阻止對方猛撲而上。然後用右手去取甩棍,取出之後有兩個選擇,一是直接前抖出棍,同時左腳後撤一大步,成右腳在前的格鬥式;二是先將甩棍在身體右側以下甩出棍法甩開,然後左腳後撤,右手前探,成右腳在前的格鬥式。不建議使用弧線出棍的同時完成左腳後撤的動作,因為弧線出棍動作大,花費時間長,易暴露空當。另外,如果事先感覺不對,預料到可能有危險出現,那麼建議先把甩棍掏出來拿在手上,這樣可以大大節約出棍時間。或者也可以提前甩出來,右手貼於左臂與身體之間,將棍子隱藏於身體之後,隨時准備好出擊。 有人提出不要限制固定的出棍模式,可以根據本能隨意出棍。我不同意這個觀點,安全出棍的方法不是唯一的,我只是提供一種我想到的辦法,但是,隨意出棍絕對不行!必須遵守總的原則——在完成出棍之前一定要做好防護,控制好距離,不要暴露空當,給對方可乘之機。右腳在前出棍,如果你遇到是泛泛之輩,對方也許見你掏傢伙就會止步不前;如果遇到的是打鬥經驗豐富的,見到你掏傢伙就會趁你還沒掏出傢伙之前這個空當猛撲上來。與右手在前相比,左手在前的靈活性和安全系數更高——在這種情況下你的左手左腳都是可用的,而右手在前時只有右腳可用,而且右腳在前的話為了保障安全就要退出更遠的距離,而左手在前需要退出的距離更短一些,經濟性更高。 鍛煉功夫,強身健體可以,肆意毆打他人是不可以的(防衛也要避免過當!),望君以此為戒。有武功讓人畏懼,有武德才讓人敬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