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治療方法 > 治療痹病方法

治療痹病方法

發布時間:2022-11-19 09:35:18

① 痹症的治療方法都有哪些

痹症是中醫的一種名稱,它是由於風寒濕侵入人體所導致,引起肢體活動不利,出現有疼痛的現象,這種情況治療需要用散寒通絡,祛風除濕的方法,最好能用中葯治療,比如大活絡丸,還可以在疼痛明顯的部位配合外用溫針灸,推拿的方法以提高療效。

② 「杏林微科普」健康教育小處方-關於痹病

痹病: 痹病是指人體機表、經絡因感受風、寒、濕、熱等引起的以肢體關節以及肌肉腫脹、疼痛、麻木、重著、屈伸不利,甚至關節腫大灼熱等為主症的一類病症。

治療原則: 治療上以祛邪通絡,緩急止痛為其。由於痹病感受風、寒、濕、熱所致,故以祛風散寒、除濕清熱及舒經通絡為治療痹病的基本原則。

健康教育小處方--關於痹病" img_height="732" img_width="1100" data-src="//imgq8.q578.com/ef/0402/527b22f1e85f8d9a.jpg" src="/a2020/img/data-img.jpg">

健康 教育處方:

1.居室環境宜溫暖向陽、通風、乾燥,避免寒冷刺激。

2.避免大關節長時間負重,避免不良姿勢,減少彎腰、爬高、蹲起等動作。

3.每日適當曬太陽,用溫水洗漱,堅持熱水泡足。注意肢體保暖。

4.保持關節的功能位,活動量應循序漸進的增加,避免突然劇烈活動。

5.病情穩定後,可藉助各種簡單工具與器械,進行關節功能鍛煉,如捏核桃、握力器、手指關節操等,鍛煉手指關節功能;空蹬自行車,鍛煉膝關節;踝關節屈伸運動等。逐步可進行太極拳、八段錦、練氣功等鍛煉。

健康教育小處方--關於痹病" img_height="838" img_width="1200" data-src="//imgq8.q578.com/ef/0402/f6a658135210d23c.jpg" src="/a2020/img/data-img.jpg">

③ 每天步走可以治療風寒濕痹症嗎

關於每天步走可以治療風寒濕痹症,但不知道濕氣該如何祛除。俗話說的好,千寒易除,一濕難去。濕性黏濁,如油入面。如果被濕氣纏上了,就算吃再多的補品也沒用。而且,濕氣重的人也很容易胖,但大多都是虛胖。那麼,運動能祛除濕氣嗎?

其實運動可以有助祛濕,運動非常簡單。運動能鍛煉人的身體,對於肥胖的人,運動還能減肥。對於瘦的人,運動還能強身。對於濕氣重的人,運動能有效幫助祛濕,因為運動能讓身體出汗,汗液的排出,就能令體內的濕氣也一並排出來。

所以我們每天抽時間出去走一走,跑下步或者周末去爬下山騎下車。可以有益身心健康又可以讓我們認識更多的朋友。既能鍛煉身體,又能擴大圈子,我們何樂而不為呢?

運動注意:夏天體內濕氣重,運動出汗後最好不要進入空調房,或者讓風扇對著吹。盡量讓身體裡面的汗發散發出來讓體溫降下來在吹風,否則體內淤積的濕氣太重,到了冬天肯定會得病的。

但想要祛濕,適當運動出汗可以加速體內濕氣排出,可是,並不是出汗越多對祛濕越有利,大汗反而會傷身。

出汗的過程要散熱,如果出大量的汗還會丟失很多電解質,容易導致水電解質紊亂,這個時候就不一定排濕氣了。而且,運動中大量的出汗,會使人感覺已經充分的鍛煉了,但是就因為大量的出汗,讓身體的水量不足,從而傷害健康,而且也不會有什麼效果。

鍛煉身體的最佳時間

下午:(14:00~16:00):是強化體力的好時機,肌肉承受能力較其他時間高出50%。

黃昏:(17:00~19:00):特別是太陽西落時,人體運動能力達到最高峰,視、聽等感覺較為敏感,心跳頻率和血壓也上升。

當然,運動祛濕會消耗我們大量的熱量,這時我們就要飲食搭配鍛煉一起祛濕。下面就來看下,我們吃什麼能祛濕。

祛除體內濕氣的食物效果如果說誰最好,那最好的食物莫過於薏米了。薏米的祛濕功效早在古代就有記載,《本草綱目》記載:」薏米能健脾益胃,補肺清熱,去風滲濕。「

如今市面上最多的薏米是,雲南的曲靖薏米,貴州的興仁薏米、以及福建的金沙薏米。在中國薏米中,皇帝只選擇金沙薏米作為貢品。說明它的營養價值很高。從中醫的角度來講薏米的顆粒而小,葯用價值就越高,金沙薏米的顆粒很小,葯用價值也就很高。接下來我教大家怎麼用薏米做出幾道美味又祛濕的粥。

1、薏米紅豆粥

材料:薏米20克、紅豆20克、芡實5克、枸杞2克

做法:薏米想要祛濕效果,必先經過炒制。炒制過後,把全部的材料放進鍋里。放入適量的水,煮至薏米和紅豆爛熟,然後加入紅糖,攪拌糖至融化即可出鍋

2、薏米紅棗粥

材料:薏米30克、紅棗15枚、糯米60克、紅糖適量。

做法:將炒制的薏米、紅棗、糯米淘洗干凈,用清水浸泡2小時左右。把薏米、紅棗、糯米一起放入鍋內,倒入適量清水,先用大火熬成稀粥,加紅糖即可。

當然,吃完好吃的,我們還可在家拍拍身體這三個「排濕口」,加速體內的濕氣排出。

1、拍肘窩

當你出現咽喉腫痛、痰黃氣喘、咳嗽咳血、心煩心熱、口腔潰瘍、失眠多夢等問題,可以在肘窩的位置連續拍打5~10分鍾,會出現青、紅、紫、黑等不同顏色的毒素反應物。每一到兩周一次,可保證這口排污窩的通暢。

2、拍腋窩

腋窩中的極泉穴是心經的重要穴位,可以去心臟的火毒,應常常去按揉,或者撥動,一般不少於36下,最少一天兩次,以疏通經絡,還可起到調理睡眠和解決心臟不舒服的問題,包括經常不明原因出現的心悸、胸悶狀況。

3、拍膝窩

膝窩又稱腘窩,在窩的中心點上,有一個重要穴位叫委中穴,走的是膀胱經。膀胱經是人體最大的排毒去濕通道,而委中穴便是這個通道上的排污口,如果這里不通暢,濕氣排不出去,可能會導致關節炎。所以平時可拍打此處的時候,可拍打5~10分鍾至瘀斑痧點顯出即可,每一兩周拍打一次。

④ 中醫如何去痹症

一、散風宣痹法

即用疏散風邪的方葯來治療由於風邪外襲,邪留肌表、經絡所致痹證的方法。主要用來治療行痹。臨床表現以肢體關節、肌肉筋骨竄痛為特點,可伴有惡風發熱等表證。脈象多浮,舌苔正常。常用方劑有防風湯,獨活寄生湯。常用中葯如虎骨、白花蛇、獨活、羌活、防風。

二、祛寒通痹法

即用葯性溫熱,能祛除寒邪的方葯來治療由於寒邪外襲,或素體陽虛、寒邪乘虛深入所致痹證的方法。主要用來治療痛痹。臨床表現以肢體關節、肌肉筋骨劇痛,痛處固定為特點自覺局部發涼或觸之冰冷,得溫痛減,遇寒痛增。脈象多弦或緊或遲,舌體胖大,舌苔薄白或白潤。常用方劑有烏頭湯,麻附子細辛湯,當歸四逆湯。常用中葯如桂枝、麻黃、附子烏頭、細辛。

三、除濕蠲痹法

即用具有除濕作用的方葯來治療以濕邪為主所致之痹證的方法。主要用來治療著痹。臨床表現以肢體關節、肌肉筋骨疼痛重著,痛有定處為特點。脈象濡緩或滑,舌胖有齒痕,苔白或白膩或水滑。常用方劑有薏苡仁湯,麻黃杏仁薏苡甘草湯。常用中葯如薏苡仁、防已、蒼術、威靈仙、萆解、蠶砂。

四、清熱散痹法

即用除熱燥濕、清熱利濕、清熱涼血方葯來治療熱邪為主所致痹證的方法。主要用來治療熱痹,當其它諸痹在邪郁化熱時也可配合使用。臨床表現以肢體關節煩痛,局部紅腫灼熱為特點。痛處遊走,痛不可及,尤如刀割,不能屈伸,得冷則舒。脈多滑數,舌質或紅,舌苔黃或黃厚膩。常用方劑有白虎加桂枝湯,二妙散,三妙丸,宣痹湯。常用中葯如生石膏、知母、蒼術、黃柏、防已、薏苡仁、金銀藤、生地、亦芍、丹皮。

五、化痰散結法

即用具有祛痰或消痰作用的方葯來治療痹證病人因痰濕流注經絡、關節、四肢而出現的結節、囊腫及瘰塊的方法,是一種輔助療法。凡痹證病人出現皮下結節、事前腫及瘰塊時均可配合應用此法。臨床表現為肢體關節疼痛、關節周圍或肢體伸側出現皮下結節,或見關節周圍囊腫或關節腫大畸形而成瘰塊。脈象多滑,舌質或暗,舌苔白、白膩、水滑或黃。常用方劑有二陳湯。常用中葯如半夏、茯苓、陳皮、南星、白芥子、白附子、貝母、僵蠶。

六、活血祛淤法

即用活血祛淤葯來以治定痹證兼有血淤痰的結的方法。病人素有淤證,又罹患痹證,現久痹纏綿,氣滯血淤,或痹證痰結,痰淤互阻者,皆可配合此法治療。亦可用於淤血徵象不明顯,但痛痛較劇者。臨床多見於病久不愈,關節肢體有明顯疼痛,狀若針刺,且部位固定,夜間痛甚。或夜間定時痛者。脈象沉澀,舌質暗、有淤斑或淤點,苔薄。常用方劑有桃紅四物湯,活絡妙靈丹。常用中葯如紅花、桃仁、乳香、沒葯、地龍、牛膝、赤芍、穿山甲。

七、健脾益氣法

即用具有健脾益氣作用的葯物來扶助正氣,強壯身體以治療痹證的一種方法。凡病痹證,脾虛氣虧、肢體麻木者,即應輔此法;蓍痹患者,也應適當配合此法以治其本。久痹肌肉萎縮廢用,伴脾虛氣弱症狀。脈象軟弱,舌胖質淡,有齒痕,舌苔薄、白、白膩或水滑。常用方劑有四君子湯,參苓白術散。常用中葯如黃芪、黨參、白術、甘草、茯苓。

八、補腎壯骨法

即用具有溫補腎陽,滋養腎陰,強壯筋骨作用的葯來治療痹證的一種方法。主要治療素體腎虛,罹患痹證,纏綿不愈者,或久病傷腎,形體虛衰,筋骨失養者。臨床表現為體質柔弱,病程較長,筋骨關節疼痛、變形、伴有腎陽虛或腎陰虛見證。腎陽虛者,舌淡苔白,脈沉細無力,兩尺尤弱。腎陰虛者,舌紅苔少而干,脈沉細數。常用方劑有腎氣丸、右歸丸,六味地黃丸,右歸丸,知柏地黃丸。常用中葯如地黃、山萸、補腎脂、骨碎補、淫羊藿、肉蓯蓉、狗脊、川斷、桑寄生。

九、養肝補血法

即用具有養肝補血作用的葯物來養血濡筋,以治療痹證的一種方法,用於平素血虛,復又感邪而患痹證者,或久痹不已,日久氣虛血虧而肝血不足者,臨床表現為肢體麻木,經脈攣急,伴肝血虛症狀。脈細,舌質淡。常用方劑有四物湯,當歸補血湯。常用中葯如熟地、當歸、白芍、川芎、何首烏。

十、通經活絡法

即用具有通經活絡作用的葯物來治療痹證的一種方法。不論何種痹證,除針對病因施治外,均應輔以通經活絡法。臨床表現以肢體關節、肌肉筋骨疼痛、麻木為特點。常用中葯:風濕熱痹用秦艽、稀簽草、絡石藤、金銀藤;風寒濕痹用松節。另外,根據疼痛、麻木部位可選用適宜引經葯。上肢用羌活、川芎、姜黃、桂枝、桑枝、下肢用牛膝、木瓜、防已、木通;頸項用葛根;腰脊用寄生、狗脊、杜仲;全身用雞血藤、金銀藤。

⑤ 痹症治療方法有哪些

1、對於風寒痹症的問題,患者可能會出現關節疼痛的症狀,出現了這種症狀可以利用中葯的辦法來進行治療,而主要的目的就是為了祛風通絡,散寒除濕。可以使用防風湯來進行治療,在治療之前最好詢問一下相關的醫生,要遵循醫囑,這樣才能夠恢復患者的健康,減輕風寒痹症的危害。
2、患者在工作的時候,會發現自己肌膚麻木,這也是風寒痹症所會給人們所帶來的影響,出現這種疾病,那麼可以使用薏苡仁湯來進行治療,這種湯葯具有祛風散寒的效果。
3、出現風寒痹症,關節會紅腫,會發熱。可以使用白虎桂枝湯,這種湯葯也能夠對患者進行緩解,達到清熱通絡的目的。
風寒痹症的治療辦法是比較多的,不同的患者使用的辦法也不一樣,希望患者出現風寒痹症,能夠盡快的去醫院做檢查,然後根據醫生的囑托來進行用葯。對於風寒痹症的問題,患者也無需過於擔心,只要使用了葯物就能夠好轉起來。

⑥ 痹症應怎樣治療

痹,即痹阻不通。痹症是指人體機表、經絡因感受風、寒、濕、熱等引起的以肢體關節及肌肉酸痛、麻木、重著、屈伸不利,甚或關節腫大灼熱等為主症的一類病證。臨床上有漸進性或反復發作性的特點。主要病機是氣血痹阻不通,筋脈關節失於濡養所致。
古代痹證的概念比較廣泛,包括內臟痹和肢體痹,本節主要討論肢體的痹症,包括現代醫學的風濕熱(風濕性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骨性關節炎、痛風等。
一、散風宣痹法

即用疏散風邪的方葯來治療由於風邪外襲,邪留肌表、經絡所致痹證的方法。主要用來治療行痹。臨床表現以肢體關節、肌肉筋骨竄痛為特點,可伴有惡風發熱等表證。脈象多浮,舌苔正常。

二、祛寒通痹法

即用葯性溫熱,能祛除寒邪的方葯來治療由於寒邪外襲,或素體陽虛、寒邪乘虛深入所致痹證的方法。主要用來治療痛痹。臨床表現以肢體關節、肌肉筋骨劇痛,痛處固定為特點自覺局部發涼或觸之冰冷,得溫痛減,遇寒痛增。脈象多弦或緊或遲,舌體胖大,舌苔薄白或白潤。
三、除濕蠲痹法

即用具有除濕作用的方葯來治療以濕邪為主所致之痹證的方法。主要用來治療著痹。臨床表現以肢體關節、肌肉筋骨疼痛重著,痛有定處為特點。脈象濡緩或滑,舌胖有齒痕,苔白或白膩或水滑。
四、清熱散痹法

即用除熱燥濕、清熱利濕、清熱涼血方葯來治療熱邪為主所致痹證的方法。主要用來治療熱痹,當其它諸痹在邪郁化熱時也可配合使用。臨床表現以肢體關節煩痛,局部紅腫灼熱為特點。痛處遊走,痛不可及,尤如刀割,不能屈伸,得冷則舒。脈多滑數,舌質或紅,舌苔黃或黃厚膩。

⑦ 痹症病人應注意些什麼

痹症是由風寒濕熱等引起的以肢體關節及肌肉酸痛、麻木、屈伸不利,甚至關節腫大灼熱等為主症的一類病症。中醫針灸治療痹症,需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一、針刺治療痹症有較好的效果,尤其對風濕性關節炎,但由於類風濕性關節炎病情纏綿反復,屬於頑疾范疇,非一時就能夠獲得治療效果。

二、在風濕熱的急性期,要應用西葯迅速的控制病情,以免心臟出現嚴重的損傷。

三、痹症應注意與骨結核、骨腫瘤進行排除,以免貽誤病情。

四、痹症的患者平時應注意關節的保暖,避免風寒濕邪的侵襲。

⑧ 中醫里「痹症」需要怎樣治療方式

痹症的中醫治療是需要進行辨證論治的,不同證型採取不同的方法進行治療,主要有祛風通絡、溫經散寒、除濕通絡、清熱通絡以及益氣養血、培補肝腎通絡等治療方法。
1、祛風通絡:主要用於行痹,患者症見機體關節疼痛伴有疼痛遊走不定的表現,臨床多用宣痹或者防風湯治療。
2、溫經散寒:主要用於痛痹,患者多伴有關節疼痛劇烈,遇冷加重,遇熱疼痛減輕,同時痛處固定的表現。臨床多用烏頭湯或者九味羌活湯治療。
3、除濕通絡:主要用於著痹,患者多伴有肢體關節酸楚、疼痛、四肢沉重、大便黏膩以及手足活動不便的表現。臨床多用薏苡仁湯以及蠲痹湯治療。
4、清熱通絡:主要用於熱痹,患者多伴有四肢關節疼痛劇烈,關節紅腫灼熱,日輕夜重,得冷則舒的表現。臨床多用白虎湯或者白虎加人參湯進行治療。
5、益氣養血通絡:主要用於氣血虧虛引起的痹症,患者多伴有四肢疼痛不明顯、綿綿而痛、四肢麻木以及心悸,形體虛弱等表現。臨床多用黃芪桂枝五物湯進行治療。
6、培補肝腎,通絡止痛:主要用於痹證日久,肝腎不足,氣血虧虛者。臨床多用獨活寄生湯加減治療。
綜上所述,痹症的治療方法是多種多樣的,需要根據每個患者的具體病情具體分析,具體的治療方法建議咨詢專業的醫生。

⑨ 肩周炎痹症的治療方法

目前,對肩周炎主要是保守治療。口服消炎鎮痛葯,物理治療,痛點局部封閉,按摩推拿、自我按摩等綜合療法。同時進行關節功能練習,包括主動與被動外展、旋轉、伸屈及環轉運動。當肩痛明顯減輕而關節仍然僵硬時,可在全麻下手法松解,以恢復關節活動范圍。
自我按摩的步驟及方法為:
1.用健側的拇指或手掌自上而下按揉患側肩關節的前部及外側,時間1~2分鍾,在局部痛點處可以用拇指點按片刻。
2.用健側手的第2~4指的指腹按揉肩關節後部的各個部位,時間1~2分鍾,按揉過程中發現有局部痛點亦可用手指點按片刻。
3.用健側拇指及其餘手指的聯合動作揉捏患側上肢的上臂肌肉,由下至上揉捏至肩部,時間1~2分鍾。
4.還可在患肩外展等功能位置的情況下,用上述方法進行按摩,一邊按摩一邊進行肩關節各方向的活動。
5.最後用手掌自上而下地掌揉1~2分鍾,對於肩後部按摩不到的部位,可用拍打法進行治療。
自我按摩可每日進行1次,堅持1~2個月,會有較好的效果。
1.針灸治療
(1)治則通痹止痛。以病痛局部穴為主,結合循經及辨證選穴。
(2)主穴阿是穴和局部經穴。
(3)配穴行痹者,加膈俞、血海;痛痹者,加腎俞、關元;著痹者,加陰陵泉、足三里;熱痹者,加大椎、曲池;另可根據部位循經配穴。
(4)操作毫針瀉法或平補平瀉法。寒痹、濕痹可加灸法。大椎、曲池可點刺出血。局部穴位可加拔罐法。
2.刺絡拔罐法
用皮膚針重叩背脊兩側和關節病痛部位,使出血少許,加拔火罐。
3.穴位注射法
採用當歸、丹皮酚、威靈仙等注射液,在病痛部位選穴,每穴注入0.5~1毫升,注意勿注入關節腔內。每隔1~3日注射1次。
4.電針法
選擇上述處方穴位,針刺得氣後,通電針機,先用連續波5分鍾,後改疏密波,通電10~20分鍾。

⑩ 關節炎-痹病

痹病

是指經絡痹阻,氣血運行不暢,而引起的肢體關節疼痛,麻木,酸楚,重著以及活動障礙為主要表現的一類病症。

痹的病名最早見於《內經》。

西醫學的風濕性關節炎,類風濕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骨關節炎,痛風,坐骨神經痛等,均可參照辨證論治。

病因病機:

1.外邪侵襲。感受風寒濕熱之邪,其中以風邪為主。

2.正氣不足。

臨床表現:

肢體關節、肌肉疼痛,屈伸不利,或疼痛遊走不定,甚至關節劇痛、腫大、強硬、變形。若日久不愈,復感外邪,內舍於心,出現心悸氣短等。

發病常與勞累,以及季節、氣候的寒冷、潮濕等天氣變化有關。

治療原則:祛邪活絡,緩急止痛。

辨證論治:

1.風寒濕痹分為行痹、痛痹、著痹。

行痹:祛風通絡,散寒除濕。

防風湯加減。防風,麻黃,祛風散寒。秦艽,葛根,當歸,肉桂,活血通絡,祛風寒,並有「治風先治血,血行風自滅」之意。赤茯苓健脾滲濕。杏仁宣肺達邪。生薑,大棗,甘草和中調營。以膝踝等下肢關節為主者加獨活,牛膝,木瓜,萆薢,通經活絡,祛風止痛。腰背酸痛甚者,加杜仲,續斷,桑寄生,補骨脂,巴戟天補腎壯腰。若見關節腫大,舌苔薄黃,有化熱之象者,宜寒熱並用,選用桂枝芍葯知母湯加減。

痛痹:溫經散寒,祛風除濕。

烏頭湯加減。川烏,麻黃溫經散寒,除濕止痛。芍葯,甘草緩急止痛,養血柔筋。黃芪益氣固表,並能利血通痹。應用時可酌加羌活,獨活,秦艽,威靈仙等祛風除濕以提高療效。若寒邪重者,加草烏,桂枝以散寒止痛。疼痛重者,加烏梢蛇,蜂房,䗪蟲等通絡定痛。

著痹:除濕通絡,祛風散寒。

薏苡仁湯加減。薏仁,蒼術健脾除濕,脾強可以勝濕。羌活,獨活,防風祛風勝濕。川烏,麻黃,桂枝溫經散寒通絡。當歸,川芎養血散風。生薑,甘草健脾和中。若下肢酸重或腫脹者,可加木防己,牛膝,萆薢,蠶砂利濕通絡。肌膚麻木不仁者加海桐皮,豨簽草,桑枝祛風通絡。若濕邪郁而化熱,症見下肢關節紅腫,局部灼熱,可加黃柏,蒼術,以清熱化濕。

對風寒濕偏盛不明顯者,可用蠲痹湯作為風寒濕痹通用的基礎方進行治療。以羌活,獨活,海風藤,秦艽,桂枝祛風除濕散寒。當歸,川芎,乳香,木香,桑枝,甘草活血通絡止痛。風盛加防風,白芷。寒盛加附子,川烏,細辛。濕盛加木防己,薏苡仁,萆薢。

2.風濕熱痹:清熱通絡,祛風除濕。

白虎加桂枝湯加減。石膏,知母清熱除煩。桂枝疏風通絡。甘草,粳米養胃生津。可加忍冬藤,連翹,黃柏清熱解毒,除濕通絡。海桐皮,姜黃,威靈仙,防己,絡石藤,活血通絡,祛風除濕。

若本病初期發熱惡風,咽喉疼痛,咳嗽者可用麻杏石甘湯,加銀花,連翹,黃芩,牛蒡子,秦艽等疏風清熱活絡。若皮膚有紅斑者加丹皮,生地,赤芍以清熱涼血。濕熱下注出現下肢腫脹,小便熱赤,苔黃膩,脈濡數者可用宣痹湯。(防己,杏仁,滑石,連翹,山梔子,薏苡仁,半夏,蠶砂,赤小豆)。

熱痹化火傷津,症見關節紅腫,疼痛劇烈,入夜尤甚,壯熱煩渴,舌質紅少津,脈弦數者。治宜清熱解毒,涼血止痛。可用犀角散。(犀角,黃連,升麻,山梔子,茵陳)

酌加生地,玄參,麥冬養陰涼血。加木防己,姜黃,秦艽,海桐皮清熱除濕,通絡止痛。

3.痰瘀痹阻:化痰祛瘀,搜風通絡。

雙合湯加減。以當歸,白芍,川芎,地黃,養血活血。桃仁,紅花活血祛瘀,通絡止痛。陳皮,半夏,茯苓,白芥子,竹瀝,生薑汁健脾化痰。甘草調和葯性。若痰瘀交結,疼痛不已,加穿山甲,地龍,烏梢蛇,全蠍,白花蛇搜剔絡道。痰濁滯留,皮下有結節者,加膽南星,天竺黃以化痰。脊柱強硬變形者,可加金毛狗脊,鹿角膠,補骨脂補腎強壯筋骨。有痰瘀化熱之象者加連翹,黃柏,丹皮以清熱。

4.久痹正虛:培補肝腎,通絡止痛。

獨活寄生湯加減。以獨活,秦艽,防風祛風除濕。杜仲,牛膝,桑寄生補益肝腎,祛風除濕。當歸,地黃,白芍養血活血。黨參,茯苓,甘草益氣。川芎,肉桂溫通血脈祛風。若腎陽虛,腰膝酸軟,畏寒肢冷,加附子,肉蓯蓉,仙靈脾等溫腎助陽。腎陰虛甚,耳鳴,腰酸低熱或午後潮熱,可加女貞子,旱蓮草,桑椹,何首烏等滋補腎陰。久痹痰瘀互結,關節強直變形者,加白芥子,南星,穿山甲,地龍,烏梢蛇化痰祛瘀,搜風通絡。痹病久治不愈,遷延日久,治當益氣養血,和營通絡,可用黃芪桂枝五物湯。

痹病日久,內舍於心,證見心悸氣短,動則尤甚,面色少華,舌質淡脈虛數,或結代者,治宜益氣養心,溫陽復脈,用炙甘草湯加減治療。

初痹散風為先。

久痹,頑痹搜風通絡。此時當用蟲類葯,常用蜈蚣,全蠍,地龍,水蛭,穿山甲,蜂房,白花蛇,烏梢蛇等,此類葯多辛溫有毒,作用猛烈,能破氣耗傷陰血,故中病即止,不可久服。

在使用川烏,草烏,雷公藤,馬錢子等毒性較大葯物時,應注意從小劑量開始,逐漸加量,應用時文火久煎,或與甘草同煎,有緩和毒性的作用。一旦出現中毒表現,應立即停葯並進行急救。

閱讀全文

與治療痹病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初一數學課堂講解簡便方法 瀏覽:557
畫蜻蜓最簡便的方法 瀏覽:332
如何瘦臉兩側的方法 瀏覽:959
男生如何提高顏值有什麼方法 瀏覽:864
紅米手機最流暢的設置方法 瀏覽:681
如何載入第三方庫有幾種方法 瀏覽:263
獨家瘦食用方法 瀏覽:310
egt面膜使用方法 瀏覽:425
買家心理研究方法 瀏覽:448
油罐車流量計算方法 瀏覽:164
維修電器方法有哪些 瀏覽:561
如何不帶鉤調平水的正確方法視頻 瀏覽:921
分離菌體跟蛋白質常用的方法 瀏覽:446
最簡單的鍛煉彈跳的方法 瀏覽:971
雜訊分貝儀使用方法 瀏覽:678
墨斗變臭了用什麼方法除掉臭味 瀏覽:119
水質快速檢測方法及其作用原理簡答題 瀏覽:978
水泥混凝土路面幾種常用修復方法 瀏覽:208
手機電池限流方法 瀏覽:503
鹵鴨腳的方法及步驟 瀏覽: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