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骨傷怎麼治
中醫骨傷四大治療方法:復位、固定、葯物、功能鍛煉。
手法:手法分為正骨手法和理筋手法。
正骨八法:「摸、接、端、提、推、拿、按、摩」。
新正骨八法:「手摸心會」、「拔神牽引」、「旋轉屈伸」、「提按端擠」、「搖擺觸碰」、「夾擊分骨」、「折頂迴旋」、「按摩推拿」。
固定:包括外固定和內固定。
葯物:包括內治法和外治法。
導引和功能鍛煉:中醫骨傷特色其中之一。
手術療法:不像很多人誤解的那樣,中醫骨傷也有手術治療。
『貳』 教正骨的手法和訣竅
(一)拔伸 是正骨手法中重要步驟,用於克服肌肉拮抗力,矯正患肢的重疊聱籃一恢復肢體的長度。按照「欲合先離,離而復合」的原則,開始拔伸時,肢體先保持在原來的位置,沿肢體的縱軸,由遠近骨折段作對抗牽引。然後,再按照整復步驟改變肢體的方向,持續牽引。牽引力的大小以患者肌肉強度為依據,要輕重適宜,持續穩妥。小兒、老年人及女性患者,牽引力不能太大。反之,青壯年男性患者,肌肉發達,牽引力應加大。對肌群豐厚的患肢,如股骨幹骨折應結合骨牽引,但肱骨幹骨折,雖肌肉發達,在麻醉下骨折的重疊移位容易矯正,如果用力過大,常使斷端分離,以致造成不癒合。
(二)旋轉 主要矯正骨折斷端的旋轉畸形。單軸關節(只能屈伸的關節),只有蔣遠骨折段連同與之形成一個整體的關節遠端肢體共同旋向骨折近端所指的方向,畸形才能矯正,重疊移位也能較省力地克服。因此,肢體有旋轉畸形時,可由術者手握其遠段,在拔伸下圍繞肢體縱軸向左或向右旋轉,以恢復肢體的正常生理軸線。
(三)屈伸 術者一手固定關節的近段,另一手握住遠段沿關節的冠軸擺動肢體,以整復骨折脫位。如伸直型的肱骨髁上骨折,須在牽引下屈曲,屈曲型則須伸直。伸直型股骨髁上骨折可以在脛骨結節處穿針,在膝關節屈曲位牽引;反之,屈曲型股骨髁上骨折,則需要在股骨髁上處穿針,將膝關節處於半屈曲位牽引,骨折才能復位。
骨折端常見的四種移位(重疊、旋轉、成角、側方移位),經常是同時存在的,在拔伸牽引下,一般首先矯正旋轉及成角移位,即按骨折的部位、類型,明確骨折斷端附著肌肉牽拉方向,利用其生理作用,將骨折遠端旋轉、屈伸,置於一定位置,遠近骨折端才能軸線相對,重疊移位也能較省力地矯正。
(四)提按 重疊、旋轉及成角畸形矯正後,側方移位就成了骨折的主要畸形。對於側方移位,醫者藉助掌、指分別置於骨折斷端的前後或左右,用力夾擠,迫其就位。側方移位可分為前後側移位和內外側移位。前後側(即上下側或掌背側)移位用提按手法。操作時,醫者兩手拇指按突出的骨折一端向下,兩手四指提下陷的骨折另一端向上。
(五)端擠 內外側(即左右側)移位用端擠手法。操作時,醫者一手固定
骨折近端,另一手握住骨折遠端,用四指向醫者方向用力謂之端;用拇指反向用力謂之擠,將向外突出的骨折端向內擠迫。經過提按端擠手法,骨折的側方移位即得矯正。但在操作時手指用力要適當,方向要正確,部位要對准,著力點要穩固。術者手指與患者皮膚要緊密接觸,通過皮下組織直接用力於骨折端,切忌在皮膚上來回摩擦,以免損傷皮膚。
(六)搖擺 搖擺手法用於橫斷型、鋸齒型骨折。經過上述整骨手法,一般骨折基本可以復位,但橫斷、鋸齒型骨折其斷端間可能仍有間隙。為了使骨折端緊密
接觸,增加穩定性,術者可用兩手固定骨折部,由助手在維持牽引下輕輕地左右或前後方向擺動骨折的遠段,待骨折斷端的骨擦音逐漸變小或消失,則骨折斷端已緊密吻合。
(七)觸碰 又稱叩擊手法,用於須使骨折部緊密嵌插者,橫型骨折發生於干骺端時,骨折整復夾板固定後,可用一手固定骨折部的夾板,另一手輕輕叩擊骨折的遠端,使骨折斷端緊密嵌插,復位更加穩定。
(八) 分骨 是用於矯正兩骨並列部位的骨折,如尺橈骨雙骨折,脛腓骨、掌骨與跖骨骨折等,骨折段因受骨間膜或骨間肌的牽拉而呈相互靠攏的側方移位。整復骨折時,可用兩手拇指及食、中、無名三指由骨折部的掌背側對向夾擠兩骨間隙,使骨間膜緊張,靠攏的骨折端分開,遠近骨折段相對穩定,並列雙骨折就像單骨折一樣一起復位。
(九) 折頂 橫斷或鋸齒型骨折,如患者肌肉發達,單靠牽引力量不能完全矯正重疊移位時,可用折頂法,術者兩手拇指抵於突出的骨折一端,其他四指重疊環抱於下陷的骨折另一端,在牽引下兩拇指用力向下擠壓突出的骨折端,加大成角,依靠拇指的感覺,估計骨折的遠近端骨皮質已經相頂時,而後驟然反折。反折時環抱於骨折另一端的四指將下陷的骨折端猛力向上提起,而拇指仍然用力將突出的骨折端繼續下壓,這樣較容易矯正重疊移位畸形。用力大小,以原來重疊移位的多少而定。用力的方向可正可斜。單純前後移位者,正位折頂;同時有側方移位者,斜向折頂。通過這一手法不但可以解決重疊移位,也可以矯正側方移位。此法多用於前臂骨折。
(十) 迴旋 多用於矯正背向移位的斜型、螺旋型骨折,或有軟組織嵌入的骨折。有軟組織嵌入的橫斷骨折,須加重牽引,使兩骨折段分離,解脫嵌入骨折斷端的軟組織,而後放鬆牽引,術者分別握遠近骨折段,按原來骨折移位方向逆向回轉,使斷端相對,從斷端的骨擦音來判斷嵌入的軟組織是否完全解脫。
背向移位的斜面骨折,雖用大力牽引也難使斷端分離,因此必須根據受傷的力學原理,判斷背向移位的途徑,以骨折移位的相反方向,施行迴旋方法。操作時,必須謹慎,兩骨折段須相互緊貼,以免損傷軟組織,若感到迴旋時有阻力,應改變方向,使背向移位的骨折達到完全復位。
(十一) 蹬頂 通常一個人操作,常用在肩、肘關節脫位以及髖蹬頂。
(十二) 杠桿 本法是利用杠桿為支撐點,力量較大,多用於難以整復的肩關節脫位或陳舊性脫位。採用一長1m、直徑為4~5cm圓木棒,中間部位以棉墊裹好,置於患側腋窩,兩助手上抬,術者雙手握住腕部,並外展40度。向下牽引,解除肌肉痙攣,使肱骨頭擺脫盂下的阻擋,容易復位。整復陳舊性關節脫位,外展角度需增大,各方面活動范圍亦加大,以松解肩部粘連。本法因支點與牽引力量較大,活動范圍亦大,如有骨質疏鬆和其他並發症應慎用,並注意勿損傷神經血管。
『叄』 正骨手法的手法
新正骨八法為現代臨床正骨的基本方法。
①手摸心會。用手指指腹觸摸骨折局部,並用心體會,手法由輕逐漸加重,由淺及深,從遠到近了解骨折移位情況,是分離還是骨碎等,醫生在頭腦中要建立一個骨折移位的立體形象。雖然通過X射線可清楚地看到骨骼的形態,但X線片只能給人以平面的指示,而手摸心會有助於了解全貌。因此,手摸心會是臨床運用其他手法對證施治的先導手法。
②拔伸牽引。整復骨折的起始手法,由一人或是數人持握骨折遠近段,先使肢體在原來畸形的位置下,沿肢體縱軸方向對抗牽引,然後按照正骨步驟改變肢體方向,持續牽引以矯正肢體的短縮畸形,恢復肢體長度,為其他正骨手法的實施創造條件。
③旋轉屈伸。近側骨折段位置不易改變,遠端段因失去連續可以活動,故應用旋轉、屈伸、外展、內收等方法,整復骨折斷端的旋轉或成角移位。
④提按端擠。用於整復骨折側方移位的方法,古稱捺正。骨折的側方移位分為前後側移位和內外側移位;前者用提按法糾正,後者用端擠手法矯正。醫者一隻手固定骨折近端,另一隻手握住骨折遠段,或上下提按,或左右端擠。
⑤搖擺觸碰。用於橫斷、鋸齒型骨折,可使骨折面緊密接觸,增加復位的穩定。用雙手固定骨折部,在助手維持牽引下,輕輕左右或上下方向搖擺骨折遠端至骨擦音消失稱搖擺法。觸碰法可使骨折端緊密嵌插,醫生一隻手固定骨折部,另一隻手輕輕叩擊骨折遠端。
⑥擠捏分骨。用於矯正兩骨並列部位骨折移位的手法,醫者用兩手拇指及食、中三指由骨折部的掌背側對面擠捏或夾擠兩骨間隙,使骨間膜緊張,靠攏的骨折斷端便分開,遠近骨折段相對穩定,並列的雙骨折就能像單骨折一樣一起復位。
⑦折頂迴旋。折頂法用於矯正肌肉豐厚部位的骨折,且較大的重疊移位僅靠拔伸牽引法不能矯正者。雙拇指並列抵壓骨折突出的一端,兩手余指環抱骨折下陷的一端,用力擠按突出的一端使骨折處原有成角加大至30~50度,當骨折端的骨皮質接近後,驟然用環抱的四指將遠折端的成角伸直,進行反折,矯正畸形。迴旋法用於矯正背向移位的斜形骨折、螺旋形骨折、軟組織嵌入骨折。雙手分別握住遠近折端,按原來骨折移位方向逆向迴旋,使斷端相對。
⑧推拿按摩。本法是理筋手法在整復骨折時的具體運用,目的是骨折復位後調理骨折周圍受損的筋絡,但使用理筋手法時要輕柔,僅作為結束時的輔助性手法。
『肆』 中醫里的正骨,主要是用來治療什麼疾病的呢
中醫骨傷科的主要外治法是通過按摩治療骨折,肛門脫垂,肌腱等疾病,其實他也被稱為骨按摩和損傷按摩,骨折端是一種使用熟練技術來正確重置移位的骨折端,並治療軟組織損傷的治療方法,可能很多人不知道什麼是正骨按摩,他們是適合哪些疾病,我們在進行手動修復時,應首先進行骨折的檢查和診斷,在此基礎上,只有通過眼睛觀察,手觸和心臟相遇,才能達到手部旋轉和骨折恢復的目的。
在日常生活中,由於某種原因,脊柱的內外平衡失去了,而椎骨關節的脫位或輕微移位超出了人體本身的正常生理解剖位置和承載范圍,腰椎間盤腫脹,突出,脫出,滑動,可出現小關節紊亂,椎管狹窄等現象,這些病變可導致腰部和腿部酸痛,腫脹和疼痛等,如果將接縫位置錯誤的椎體復位到正常或代償位置,各種不適症狀將得到緩解並消失。
關於中醫里的正骨主要是用來治療什麼疾病的呢的問題,我們今天就討論到這里。
『伍』 正骨的治療措施
正骨就是運用熟練的手法,使移位的骨折端正確地復位並治療軟組織損傷的一種療術。因此,在施行手法整復時,首先要做好骨折的檢查和診斷。在此基礎上,通過眼觀、手摸和心會才能達到手隨心轉,使骨折整復的目的。
直接暴力或間接暴力作用於肢體或軀干,使局部的骨骼發生骨折。由於該部受力大小,所持體位的不同及肌肉的收縮等,可造成各種類型的骨折,因骨折的類型不同,整復手法亦不同。如完全骨折,用攏按法對接;凹陷型骨折,用提推法使陷者復起;粉碎性骨折,用捏擠法復位;螺旋型骨折,用旋按法銜接;凸起型骨折,用展按法平復;尾椎骨等嵌入型骨折,用鉤提按捺和伸壓展法整復;肱骨內外髁等之青枝骨折,用蹭推捏擠法復位;對於骨折斷端重疊移位而縮短者,則按「欲合先離,離而復合」的原則進行整復。在施術前輕輕地按壓和按摩傷部,使收縮的肌肉放鬆,疼痛緩解,爾後用拔伸牽引的方法,使重疊的骨折斷端復位;對向側移位者可用提搖按推法復位;對於兩根骨並列的部位發生骨折,則用扣擠分骨法使斷端分離,然而用夾擠法復位。在正骨過程中,除運用恰當、熟練的手法外,治療必須及時,動作要果敢、細致,准確而敏捷。如果施術時用力過大,就會有損傷骨軟組織的危險;力量過小則達不到復位的目的。施術時,要正確運用手技,力求一次完成整復。反復多次施術,非但有損骨折斷端,對癒合亦有不良影響,而且會給患者帶來較多痛苦。施術越早越好。四肢骨折,宜於傷後半小時內進行。此時傷肢麻木,尚未發生嚴重水腫,患部張力小,疼痛輕微,是最佳正整時期。如果局部腫脹嚴重,或皮膚破裂等,需要經過適當治療,待腫脹消退,皮膚癒合,筋肉痙攣鬆懈後,再行手法整復。但要防止延誤治療,以免人為地造成陳舊性骨折。 正骨按摩是蒙醫正骨的一種獨特療術。也是正骨輔助治療手段之一。骨折的階段的不同,所用之按摩手法亦異。計有:
初期按摩:骨折後一周內,由於局部軟組織、血管和淋巴管等受到不同程度的損傷,故導致血、希拉熱亢盛,出現瘀血、疼痛、腫脹等症狀。對此,宜採取化仁瘀消腫手法。即每日在夾板固定的空隙和上上段,噴激白酒進行蹭摩;襯墊處實行按摩;傷肢施行向心捋摩;疼痛部位則要用嵌摩法;傷肢鄰近關節採用掐摩法;另外,有關穴位輔以搓摩。上述按摩,有助於改善血行,促進新陳代謝,加快骨折癒合。
中期按摩:經過初期綜合治療,骨折部位基本得到穩定,筋腱舒展,腫消痛止。根據「腎藏精,精生髓,髓養骨」及「肝生血,血養筋」的理論,在此時期,應以補腎益肝健骨為主要治療原則。因此,按摩時宜取肝、脾、心、腎、肺等穴位。先噴激白酒,用大拇指進行抖摩或搓摩;用手掌沿脊柱向上推摩或按摩;或橫向蹭摩,以進一步改善血液流通,加速骨折癒合。
後期按摩:經過初、中期治療骨痂基本形成,骨折完全癒合。但由於內損外傷,長期卧床,往往導致三根平衡失調,氣血虛弱,關節僵滯,肌肉萎縮等。此時,除繼續進行中期按摩外,尚應在胃、大腸、膀胱等有關穴位上噴以白酒,施搓摩、抖摩、推摩法;對局部則進行按摩、蹭摩;對患肢肌肉,則施行摶摩、拿摩、搓摩;對患肢關節採取揉摩、搖摩、展摩法;對患肢指(趾),則採用曳摩法。通過上述按摩,可使傷肢氣血暢通,強骨健筋,恢復功能。
按摩方法:由輕到重,范圍略寬,操作要細致。對瘦弱者,手法宜輕而緩;對健壯者稍重而快。但必須注意保持患部穩定。噴酒按摩法是據「血受養於食物精華;血隨氣行」的觀點而創用的。既能防止傷熱內陷,筋腱拘緊,又能加快骨折癒合和肢體功能恢復。 指內服葯物療法。根據骨折的不同時期及不同的症狀表現,用葯原則也如按摩一樣,分初、中、後三期投方。
初期:表現血、希拉熱亢盛,惡血瘀滯,患部明顯腫脹疼痛。常用方有:七珍散,七雄丸、冰片十七味散、冰片二十五味散、黑雲香四味湯等。如伴有胸部灼熱,驚悸不安者,可投以沉香八味湯、如意至寶丸等方。咳嗽、咯痰不利,則投以沙參四味湯,亦可投以三七單味散,以除傷毒。如有尿閉者,可投以骨傷傳統驗方——吃雞蛋黃一個;大便燥結者可投芝麻單珠湯,或可加少量核桃仁、蜂蜜內服;局部發熱則宜塗烏龜血。
中期:可選用具有排黃水、降熱勢,續筋接骨功效的葯,如六味銅錢散、八味硃砂散、三味赭石散、六味石決明散、六味杜仲散、二十五味接骨散等。
後期:宜服強筋健骨,抑赫依,壯身潤僵葯物,如健胃石榴五味散、二十五味大劑散、沉香三十五味散,水銀十八味散等。在患部特別是關節處可施行葯水浸洗或葯物塗擦。一般用白酒、醋、水等分,水煎浸洗,或用青鹽熱水浸洗,或用水柏枝、紫檀木、山蒿三味葯酒煎浸洗。
對開放性骨折,應先清創復位塗葯,縫合傷口。除使用殺粘葯和清熱葯防止感染外,還要考慮使用具有生肌功效之葯,以促進傷口癒合。如珍珠五味散、麝香十七味散外敷傷口,紅花八味散內服,有續脈接骨、止血生肌之效。對白脈受傷,可投予十三味大鵬金翅丸,並用香獐糞或麝香、羊糞加白酒烘熱外敷。
『陸』 學正骨的手法和訣竅
學正骨的手法和訣竅,學正骨的手法和訣竅是找一個專業機構,沒基礎參加正骨培訓,北京仁濟骨傷診療中心正骨培訓非常專業,7天手法課+30天正骨門診部實習課7800元,是一次付費學會為止。學員90%⌄時間是在門診部里動手操作,是在正骨門診部里教。《孟子·離婁》有雲: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中庸》雲:天命之謂性,率性之為道,修道之為教。順其自然則為道,世上萬事萬物皆有其自然之性,如水向低處流,植物的春生夏長,結合正骨推拿,在手法治療及辨證診斷中均應考慮此點。
『柒』 中醫正骨療法的介紹
中醫正骨療法是中醫治療骨折、關節脫位等運動系統疾病的一種方法,醫生通過拔伸、復位、對正、按摩等手法,最後用小夾板外固定,治療病人的骨傷疾病,正骨術中的小夾板固定屬於中國首創,其後被許多國家效仿,中醫正骨術堪稱漢族傳統醫學對世界醫學的偉大貢獻之一。2006年5月20日,中醫正骨療法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捌』 正骨的方法有哪些
正骨手法有:1.手摸心會;2.拔伸牽引;3.旋轉屈伸;4.提案端擠;5.搖擺觸碰;6.夾擠分骨;7.折頂迴旋;8.按摩推拿等,希望對你有幫助。
『玖』 正骨整脊療法的內容包括哪些
正骨整脊療法的內容包括三部分:一、【整脊療法】 二、【經筋回柔】 三、【脫臼復位】 正骨整脊療法第一部分就是整脊療法 一、整脊療法之摸骨診病法: 1、三指觸診法 2、拇指觸診法 註:觸診包括脊椎觸診,肌肉觸診兩部分。 診病過程:一看(望診)、二摸(觸診)、三問(問診)。 達到效果:不用病家開口、便知疾病八九。(一摸便知對方哪節脊椎錯位,有什麼相應的症狀,知道對方哪側頸椎痛、哪邊頭痛、哪個肩膀痛、哪側腰痛、哪條腿痛等等,別人以為特異功能!人人都能達到!不像人們想像的那麼難,真傳就是手把手的教!) 二、整脊療法之頸椎動態矯正法: 1、瞬間牽引復位法:瞬間牽引是替代傳統牽引的絕妙方法。使錯位的椎體自動復位,安全沒有絲毫痛苦,效果是傳統牽引無法比擬的! 2、提拉撥椎復位法:絕對安全的第一頸椎復位法。 3、側轉撥椎復位法:主要針對第二頸椎、第三頸椎的復位。 4、搬頭撥椎復位法:主要針對第四頸椎、第五頸椎、第六頸椎、第七頸椎的復位。 5、旋頭撥椎復位法:主要針對第六頸椎、第七頸椎的復位。 6、提拉側推復位法:主要針對第三頸椎、第四頸椎、第五頸椎的復位。 7、交叉分掙復位法:主要針對頸椎七節,和胸椎一、二、三節的復位。 三、整脊療法之胸椎動態矯正法: 1、交叉分掙復位法:主要針對第一胸椎、第二胸椎、第三胸椎的復位。 2、仰卧軌道復位法:主要針對第一胸椎、第二胸椎、第三胸椎、第四胸椎、第五胸椎的復位。 3、搬臂側推復位法:主要針對第一胸椎、第二胸椎、第三胸椎、第四胸椎、第五胸椎的復位。 4、抱頭提拉復位法:主要針對第二胸椎、第三胸椎、第四胸椎、第五胸椎、第六胸椎、第七胸椎復位。 5、上胸旋轉復位法:主要針對第三胸椎、第四胸椎、第五胸椎、第六胸椎的復位。 6、下胸旋轉復位法:主要針對第七胸椎、第八胸椎、第九胸椎、第十胸椎、第十一胸椎、第十二胸椎的復位。 7、單掌沖壓復位法:主要針對第二胸椎、第三胸椎、第四胸椎、第五胸椎、第六胸椎、第七胸椎、第八胸椎、第九胸椎復位。 8、雙掌沖壓復位法:主要針對第二胸椎、第三胸椎、第四胸椎、第五胸椎、第六胸椎、第七胸椎、第八胸椎、第九胸椎復位。 9、雙拳沖壓復位法:主要針對第二胸椎、第三胸椎、第四胸椎、第五胸椎、第六胸椎、第七胸椎、第八胸椎、第九胸椎復位。 10、單膝頂椎復位法:主要針第三胸椎、第四胸椎、第五胸椎、第六胸椎、第七胸椎、第八胸椎、第九胸椎復位。 11、雙膝頂椎復位法:主要針第三胸椎、第四胸椎、第五胸椎、第六胸椎、第七胸椎、第八胸椎、第九胸椎復位。 四、整脊療法之腰椎動態矯正法: 1、腰部旋轉復位法:主要針對腰椎五節的復位。 2、腰部搬腿復位法:主要針對腰椎五節的復位。 3、腰部側搬復位法:主要針對腰椎五節的復位。 4、屈膝壓腰復位法:主要針對第三腰椎、第四腰椎、第五腰椎的復位。 5、拉腿沖壓復位法:主要針對第一腰椎、第二腰椎、第三腰椎、第四腰椎、第五腰椎的復位。 6、分掙沖壓復位法:主要針對第三腰椎、第四腰椎、第五腰椎的復位。 7、拉腿牽引復位法:主要針對第三腰椎、第四腰椎、第五腰椎的復位。 五、整脊療法之骶椎動態矯正法: 1、盆骨上下復位法:主要針對盆骨左右不平衡,和脊椎不垂直的復位。 2、盆骨前後復位法:主要針對盆骨前後扭轉的復位。 3、長短腿復位法:主要針對髖關節半脫位,和盆骨左右不平衡的復位。 正骨整脊療法之經筋回柔 經筋回柔的內容包括:撥筋、理筋、拉筋。 經筋回柔是治療一切軟組織損傷的系統手法,也是治療內臟疾病的特效療法,不可輕視!就頸椎病、腰間盤突出而言,即使不會脊椎矯正,用此手法一樣可以治癒! 一、撥筋五條帶:整個背部的撥筋法。 功效:是解除頸、肩、腰、腿痛等一切軟組織疼痛最重要的手法之一。 二、理筋五條帶:整個背部的理筋法。 功效:是鞏固頸、肩、腰、腿痛等一切軟組織疼痛最重要的手法之一。 三、拉筋法:上肢拉筋、下肢拉筋。 四、開閥沖關:壓脈法。 正骨整脊療法之脫臼復位】 一、下頜關節脫臼復位 二、肩關節脫臼復位 三、髖關節脫臼復位 四、肘關節脫臼復位 五、膝關節脫臼復位 六、踝關節脫臼復位 七、指關節脫臼復位 全國首屆國醫名師、中國中醫科學院專家委員會委員、中國疼痛康復醫學研究院特聘研究員、享有「國醫妙手」之稱的景田醫院特邀專家劉遠能教授,師從龍氏正骨整脊創始人龍層花,在頸肩腰腿痛、脊柱性疾病、中風、面癱、截癱、偏癱的治療康復領域造詣深厚。劉遠能教授在中國傳統中醫基礎上,兼收並蓄東南亞及歐洲骨傷科之精髓,再創「劉氏」正骨整脊手法,其內功整脊旋轉復位療法一招一式,機觸於外,巧生於內,手隨心轉,法從手出,穩准、輕巧、無痛、安全。 相關閱讀:正骨整脊療法包括哪些治療方法? 景田醫院正骨整脊療法
『拾』 怎麼學正骨手法
正骨手法
鏈接: https://pan..com/s/1jN7XRcOzUrXqTBSTKcgWbw
劉焰剛中醫正骨視頻中醫推拿手法脫位復位矯正手法中醫資料名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