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治療方法 > 瓶口穿刺的正確方法

瓶口穿刺的正確方法

發布時間:2022-11-08 09:40:03

① 靜脈穿刺有什麼技巧

幾種難穿刺靜脈的處理方法 靜脈輸液在臨床治療中佔有很重要的地位,是常用的臨床操作和重要的給葯方法之一。特別是在緊急搶救病人中的地位更為突出。為了提高靜脈穿刺的成功率,盡快建立起靜脈通道,給搶救贏得時間,減少病人痛苦,現將幾種難穿刺靜脈的處理方法介紹如下,僅供參考。 一、不顯露靜脈 1、水腫病人靜脈往往不明顯,應按靜脈走行的解剖位置,用手指壓迫局部,以暫時驅散皮下水分,顯露靜脈後再行穿刺為好。 2、肥胖病人的靜脈較深也不明顯,但較固定,不滑動,摸准後再以30°斜角深進針,回血後將針頭稍挑起送入血管內即可成功。 二、脆弱靜脈 慢性消耗性疾病病人血管比較脆弱,應該選擇從血管旁側進針,刺入時,針頭方向與血管平行,針進血管時不能用力過猛,原則是寧慢勿快,持針要穩。 三、空虛靜脈 大出血或失液者,由於血容量減少,使靜脈空虛,扁癟,進行此類靜脈穿刺時要特別小心。應採取挑起進針法,即細心地把針頭刺入血管肌層,將針放平,針頭稍微挑起,使血管前後壁分離,使針尖與斜面滑入血管內有失阻感,即使無回血,針也進入了血管,即可注射。 四、活動度大的靜脈 可選用較銳利的針頭,用左手拇指和食指,分別固定血管兩端,在血管上旁以30度斜角進針,回血後,針頭稍挑起,順著血管進入少許即可。 五、表淺細小靜脈 女病人和兒童的靜脈都比較細小,穿刺時較為困難,碰到這種情況可選擇適當斜面小的針頭,而且做好穿刺前的准備工作,可用熱敷方法使血管充盈、擴張,以利穿刺。 六、成人頭部骨縫靜脈 在四肢無靜脈穿刺時,可選用頭部靜脈,成人頭部靜脈十分不明顯,可按解剖位置,摸准骨縫將頭皮針緩慢順著骨縫中央刺入靜脈往往成功,但臨床少用。 七、小兒頭部靜脈 小兒頭部靜脈較細,加之小兒不配合,往往不易成功,這就要求我們熟悉靜脈穿刺的常用部位,做好注射前准備,選擇較直與分叉少的靜脈,呈向心方向穿刺,操作時細致輕柔,針斜面向上,針的角度幾乎與頭皮平行,緩慢將針頭直達管腔。 如刺入靜脈後,無回血,而且有阻力消失和進入空腔管道的感覺,可注入少許液體,而沒見針頭旁腫脹,即證明刺入靜脈,即可固定,此類靜脈原則是寧淺勿深,寧慢勿快,固定穩妥。 3.1 手背靜脈解剖學特點 手背靜脈是由沿指背兩側靜脈上升的指背靜脈彼此吻合形成指背靜脈,並在手背中部相互連接組成手背靜脈網。含有深淺兩套靜脈系統,兩者借交通支相互連接[1]。由於手背靜脈由指背靜脈的三級靜脈弓向上延伸而來,其外徑>1.5 mm,普通輸液針頭外徑為0.6~O.7 mm,加之手背淺靜脈之間、淺靜脈與深靜脈之間存在者豐富的交通支[2]。因此採用逆向靜脈穿刺不影響血液迴流,液體點滴順利。 3.2 提高了穿刺成功率 臨床採用傳統順向法穿刺時,患者握拳後掌指關節高於手背,血管位於兩骨縫之間皮下深處,不易看清而影響穿刺,半握拳時掌指關節處皮膚鬆弛妨礙進針角度,影響穿刺成功率.即使穿刺成果也影響固定。逆向靜脈穿刺採用半握拳時.遠端血管顯露於皮膚表面.可以選擇進針角度,再之.逆向穿刺針尖斜面迎著血流方向,容易見到回血,降低了穿透血管的幾率,穿刺成功後,易於固定。本組結果顯示穿刺成功率逆向穿刺法明顯高於順向穿刺法。 3.3 逆向穿刺法的穩定性明顯高於順向穿刺法 順向穿刺由於針梗進入血管的長度短.使穿刺針的針梗與針柄位於掌指關節處,不易固定,有時要將手指一起固定影響手指的活動度,患者手指稍活動針頭容易剌破血管造成液體外滲;逆向穿刺法針柄可避開掌指關節,在手背的平面上易於固定,不影響手指的運動,保證了液體的順利進行,本實驗結果表明順向法對手的影響為100 ,而逆向法對手的影響為0,順向法發生滲漏18例(45 ),逆向法發生滲漏7例(14 ),經統計學分析,兩組有顯著性差異P< 0.01。 逆向靜脈輸液利用了通常情況下不採用的手背下1/3處的淺靜脈,而且易於固定.不易脫出,不影響液體滴數,增加了遠端血管的利用率,緩解了腫瘤患者化療靜脈穿刺困難的矛盾。逆向靜脈輸液滴數可達到正常情況下順向靜脈輸液的滴數,雖是逆向輸液,但因很快分流不影響輸液滴數,在輸液過程中,沒有出現指端腫脹和不適等,這說明逆向靜脈輸液迴流安全,由於上述優點,逆向靜脈輸液法值得在順向穿刺困難時使用。

② 用紙巾蓋住瓶口,任由牙簽穿刺就是不決堤,這是為什麼

用紙巾蓋住瓶口,任由牙簽穿刺就是不決堤,這是為什麼?

堅信許多 人早已不屑一顧「這有何難?」。事實上:這一確實難以!以前我們做了一期試驗稱為《一碗水端不平》,結果就是你始終也沒法淳佑一碗水!這貌似有點兒沒法理喻,可客觀事實便是那麼毋庸置疑的。究竟是什麼因素在作祟呢?這恰好是我們今日試驗必須討論的主題風格。下邊追隨奶媽的實驗視頻開啟在其中的秘密吧~

有機化學液體的表面張力都比水小;無機物液體的表面張力比有機化學液體的表面張力大許多;相對分子質量大表面張力也大;溫度上升表面張力減少;而工作壓力和表面張力則沒有半形錢關聯。

那麼講較為枯燥乏味,重歸日常日常生活或許更有利於了解今日的試驗主題風格。文章開頭說的端高低不平一碗水,便是在盛有水的碗里放進金屬材料曲別針和小木料:

因為表面張力的存有,碗里的水不容易外溢,只是呈凸狀,好像一張塑料薄膜遮蓋在河面;小物塊藉助浮力漂在液位的最高點(碗的核心),曲別針靠水的表面張力處於液位的較低處(碗的邊沿)。

表面張力能夠協助大家表述許多日常生活狀況:杯子斟滿水時液位儀能夠高於杯沿;往一枚硬幣上能夠滴幾十滲水不溢流式;下完雨後菏葉上翻轉的水滴;吹出來的泡沫一直正圓形的;自來水龍頭下將滴未滴的水滴;河面上活躍的水黽;飯桌上的谷類圈效用。

③ 輸液的針如何正確的扎如血管

靜脈輸液是臨床治療中的主要給葯方式,是臨床護士必須掌握的常規操作技術。筆者在臨床護理工作中,對靜脈輸液操作積累了一些經驗,為了達到促進護理業務的目的,現介紹其中應注意的幾項技巧,謹供同行參考。

1 配製液體的技巧

(1)配製液體要嚴格執行無菌操作原則和「三查八對」制度,避免使用不合格葯品,防止發生輸液反應。

(2)配製結晶及粉針劑葯品時,當抽有溶媒的注射器針頭刺入安瓿後,將安瓿倒轉,瓶口向下,針頭向上,再推入足量溶媒。拔出注射器後,用力搖晃一下安瓿,直立靜置。這種方法使葯粉不會貼於瓶壁,葯粉與溶媒充分混勻,加速溶解,省時省力。對一些難溶解的葯品,如氨苄西林鈉、氯唑西林鈉、頭孢哌酮鈉等尤為適用。

2 排氣的技巧

2.1 輸液前排氣 掛瓶前先關閉調節器,液體瓶掛於輸液架上後,使滴壺下垂,一手反折滴壺下段輸液管,一手輕輕擠捏滴壺,使滴壺內液面上達1/2~2/3處,再緩緩打開調節器,並使過濾網遠端向上,讓液體呈線狀流下,待葯液自針頭滴出2~3滴時關閉調節器。使用這種方法排氣,輸液管壁以及過濾網處都不容易產生氣泡。

2.2 輸液中排氣 輸液過程中,因患者及家屬呼叫不及時,護士巡視不及時而致輸液管中液面下降至滴壺以下的情況時有發生,此時若採用傳統的指彈輸液管排氣法就難以達到排凈空氣的目的。這里介紹一種纏繞式排氣法,首先輕輕擠捏滴壺,使滴壺內液面上達1/2~2/3處,再將調節器推至輸液管末端濾網處關閉。左手自調節器上方用力捏住輸液管,使管壁呈扁平狀向上滑行,並將輸液管纏繞於右手手指上,迫使氣體自下而上由滴壺排出。纏繞過程中囑患者抬高輸液側肢體,不能配合者,可先降低輸液架高度。此方法簡便易行、速度快、不浪費葯液,且符合無菌操作原則。筆者在操作過程中,曾受到多位患者及家屬好評。

3 選擇血管的技巧

選擇血管宜「先遠後近,先淺後深,先細後粗,先手後足,先難後易」,做到計劃性、長期性。盡量避免重復一處穿刺,因為同一部位多次穿刺會加重疼痛,且易造成血管彈性差,脆性增加,易滲出。選擇血管時應避開關節處及肢體內側血管。關節處不易固定,易因患者肢體輕微活動而致針頭刺破血管。肢體內側,如前臂中下1/3段掌側,此處皮膚薄,皮下脂肪少,血管表淺,易致液體及血液自針眼外滲而形成淤青腫脹。

由於長期輸液,血管破壞過多,常規選擇部位難以穿刺成功者,可選擇手足背下1/2至指趾處的靜脈血管進行逆行靜脈穿刺,此處因不易固定,平時穿刺較少,血管未被破壞。手足靜脈有很好的網狀結構,多條靜脈吻合支、交通支與深靜脈相通而迴流心臟,所以逆行靜脈輸液時滴速不受影響。

4 靜脈穿刺的技巧

靜脈穿刺時,患者採用自然放鬆法。操作者左手握住患者預穿刺手的4~5個手指,將患者手固定成背隆掌空的握杯狀,使患者手背皮膚上下左右四個方向被動牽拉綳緊,使手背血管充盈、暴露、固定,易於穿刺。穿刺時針頭斜面可略偏向左,這樣可以減少針尖對組織的切割和撕拉,達到減輕疼痛、減少組織損傷的目的。血管情況較差的,如休克、失血過多、水腫、腹瀉、肥胖等血管細或不易顯露的患者,可採用局部濕熱敷,局部塗擦阿托品或1%硝酸甘油,待血管擴張充盈時再行穿刺。

一些一般情況較差的,如失血過多或脫水嚴重的患者,在靜脈穿刺時不易見回血或回血量少、回血太慢,護士反復重穿造成患者痛苦。這里介紹兩種穿刺易見回血的方法,供大家參考。一種是穿刺前將調節器推至滴壺下端關閉,同時降低輸液瓶高度,再行穿刺。這樣輸液管末端液體壓強減小,且承受回血的餘地增加,針頭一旦進入血管,血液就很容易回如輸液管內;另一種是負壓穿刺法,按常規關閉調節器後,將調節器下段輸液管前端返折,擠出前端液體約0.2~0.6ml,左手固定好返折處,保持針頭液體呈掛珠狀,再行穿刺。當針頭斜面完全進入皮下後,左手鬆開返折,一旦針頭刺入血管,可見快速回血。

5 固定輸液貼的技巧

輸液貼固定不當可引起針頭滾動滑脫,針尖刺痛、刺破血管等情況。固定時,先粘膠布中間,然後兩手拉緊兩端貼至兩側皮膚。這樣可使膠布處於緊張狀態,與皮膚及針柄粘貼緊密,不會松動。固定針頭軟管時,將軟管由下向上,再由上向下繞圈,使膠布橫跨軟管兩段後固定於穿刺部位上方皮膚。三條膠布平行,與針梗垂直,這樣既美觀又牢固。一些穿刺部位稍隆起,針尖輕微上翹者,固定軟管時可將軟管斜壓於針尖部位再固定,這樣可使針尖平穩地置於血管內,不用在針柄下墊無菌棉簽。

6 更換液體的技巧

液體瓶內因加入其他葯物,其內壓力與外界氣壓不等,多大於外界氣壓,另一些無需加入其他葯物的液體瓶,如氧氟沙星、克林黴素等,其內壓力也多大於當地的大氣壓。因此更換液體時,應將瓶口向上插入輸液器,停頓片刻,待瓶內空氣排出,瓶內壓力與外界氣壓相等時再倒轉液體瓶掛於輸液架上。更換軟瓶包裝的液體時,如乳酸林格液等,先同上法將液體瓶瓶口向上插入輸液器,然後輕擠瓶身,將瓶內空氣擠出30~40ml,使瓶體稍扁,再倒轉液體瓶掛於輸液架上。這樣可以避免瓶內壓力大時液體由排氣管流出。

7 拔針的技巧

7.1 拔針的時間 最佳拔針時間應在輸液瓶內液體滴完,輸液管中殘液面下降速度減慢或停止時,這樣可保證葯物的治療量,避免浪費。

7.2 無痛拔針法 拔針時多與患者交談,分散其注意力,可減輕疼痛感。清除膠布時,固定針柄,防止針頭移動,只留下遮蓋針眼的、帶吸收墊的一條膠布。調節器盡量置於輸液管末端關閉,防止血液回入輸液管及拔針過程中葯液滲入皮下。拔針時手捏針柄下方的軟管處,利用軟管柔軟的特性,使針柄自然地順血管方向快速拔出。這樣可避免手捏針柄拔針時人為的方向掌握不當而致針尖劃傷血管壁。針頭要離開皮膚時,迅速用拇指指腹沿血管方向按壓針眼。因進針角度及針梗走行方向的不同,針尖刺入血管的位置比肉眼所見刺入皮膚的位置高出0.2~1.5cm,而拇指指腹面積狹長,可使這兩個針眼都得到有效按壓,達到止血的目的。按壓時力度要適當,過重會增加疼痛,過輕則不能有效止血。按壓時切忌邊按邊揉。凝血功能正常的患者,按壓時間不少於2~5min,凝血功能障礙者,按壓時間不少於15min。拔針後囑患者30min內穿刺肢勿用力或負重。

以上幾條僅供各位同行參考,操作過程中還須具體分析,酌情選擇,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使護理工作有所提高。

④ 怎樣避免輸液穿刺時扎穿血管

1.1 扎兩根止血帶法 馬俊英報道,在肘關節上及腕關節上(內關穴處)各扎一根止血帶於肘窩部行靜脈穿刺取血,經6000多例兒童的臨床實踐,一針見血率達99%,認為扎兩根止血帶比扎一根止血帶效果好,對一些不能主動握拳配合的兒童,可代替握拳,同時局部血管充盈度滿意。此法不僅適合兒童,也適合成人中因消瘦、血管不固定、不充盈、肌張力低下、衰竭及無力握拳患者。張清智等用於腦血栓致偏癱、結核性腦膜炎後遺症致肢體麻木等不能配合握拳患者的靜脈抽血,一針成功率達98%,並在此基礎上,擴大到手背(止血帶一根扎在腕關節內關穴處,另一根扎在2~5指的第一節指節處)、足背(止血帶一根扎在踝關節的內踝上6cm處,另一根扎在足部1~5跖骨小頭處)的靜脈輸液,經1260例的臨床應用,認為效果好。侯艷等對明顯水腫及肥胖難以進行靜脈穿刺的患者,用兩根止血帶,上下相距約15cm,捆紮肢體,1min後,松開下面一根止血帶,這時該部位看到靛藍色的靜脈,利於穿刺。 2 易見回血法 一次性輸液器的應用,存在著頭皮針進入血管後,不易回血或回血量較少的缺點,影響靜脈穿刺的成功率。姚學娜等經過4年的實踐,探索出兩種易見回血的方法,一是調節器高調法,即調節器置於緊貼茂菲氏滴管下端,為1209例血管彈性較好的患者行靜脈穿刺8984次;二是調節器高調輸液瓶低位法,即調節器在高調的基礎上,輸液瓶掛於輸液架調節旋鈕上,為247例細小血管和血管彈性較差的患者行靜脈穿刺2634次,成功率均高。認為這兩種方法,由於輸液管內充滿液體和液體瓶的位置降低,具有一定的虹吸作用;調節器置高位,輸液管內承受回血的餘地增加,所以頭皮針一旦進入血管,血液就很容易回到針管內。傅軍報道的手捏輸液器下段法,如頭皮針在血管內,可見明顯回血,反之,無回血。避免了頭皮針進了血管無回血,回退針時有回血的現象。吳軍玲、常宇峰等[7]採用了增大輸液管道負壓穿刺法,使回血迅速易見。方法為:按常規輸液排氣後夾緊調節器,將調節器下部的輸液管前端返折,並擠去前端液體0.2ml或0.6ml,固定好返折處,穿刺針刺入皮下後,松開返折處,按常規法穿刺血管,一旦刺入血管,可見快速回血。前者將該法與常規輸液法進行對照,選擇年齡超過60歲,且血管脆性大、細小血管、脫水、休克患者500例,小兒患者500例,結果成功率分別為:增大負壓法98%和100%,常規法92%和96%,後者選擇46例休克患者,採用自身對照法,結果常規法成功16例,30例採用增大負壓法,成功28例,失敗2例。認為增大輸液管道的負壓,使管道內壓力明顯低於靜脈壓力,當穿刺針一旦進入血管,血液即迅速流入針管內,穿刺易成功。 進針角度的選擇 教科書中靜脈穿刺進針的角度為20°角,而任永峰等主張45°角或接近45°角進針;李冰等對老年淺小靜脈穿刺,主張35°角進針;陳英等對指(趾)背側靜脈穿刺,主張10~15°角進針;劉芳莉對老年血管壁厚、硬、易滾動患者,主張超過40°角進針;戴文燕對小兒頭皮靜脈、手背及足背淺靜脈、指(趾)間靜脈,主張10~45°角進針,肘靜脈、大隱、小隱靜脈,主張20~30°角進針。均達到了容易進針,提高穿刺成功率的目的 .8 穿破後的補救方法 吳雲霞對靜脈穿刺時扎穿血管後,主張採用指壓扎穿部位法止血進行補救,即扎穿血管後,針頭緩慢往外撤,當有回血停止,立即指壓扎穿部位,同時松開止血帶,用1條膠布固定針柄。先以指重壓1s左右,然後打開輸液調節器,手指輕按以液體能緩慢通過為准,觀察1min左右無外滲可停止按壓,膠布固定針頭,調整滴數。報道了100例扎穿者,成功補救90例,成功率達90%。認為此法特別適用於嬰幼兒、老年人和不易尋找血管的患者。孔力等對此方法作了進一步的補充,即扎穿血管後,針頭外撤有回血後,不應停止,還應將針頭再前行少許,使針頭超過扎穿部位,可避免滲漏。此補充得到王海平的贊同,並強調了在作靜脈穿刺時,輸液針頭應留1/4長度的針梗在皮膚外,才能實現穿破血管後加以補救。 以上為相關資料希望可以幫你哦

⑤ 如何成功進行靜脈穿刺

你好,看了你所說的情況很高興,因為你能對你的現狀著急,是一件好事,說明你很好學,將來一定會成為一名很有責任心的白衣天使的。對於靜脈穿刺,有兩種方法:一種是直接刺入法,該方法是在血管上皮膚直接進針刺入血管;另一種是血管旁路法,即在血管旁皮膚刺入後,經皮下,在血管側壁進針。目前大家多採用前種方法。無論哪種方法,都要在穿刺前充分培養血管,如血管周圍有褶皺的皮膚,一定要將褶皺的皮膚綳緊,或採用第二種方法。另外,每次穿刺時,你要細心體會,針尖刺破血管時會有輕微的落空感的,不用著急,多練習、多體會,時間長了就好了。祝你實習生活順利!

⑥ 打套管針的技巧

套管針灸,簡稱套管針,是把傳統的針灸針放入活塞型套管里應用的一種新型治療工具;套管是專用的持針器,配上特製的針灸針,對局部肌肉的刺激和松解,通過神經的傳導,調節內臟或病變區域的機體功能達到治療的目的。

套管針的使用技巧
1. 血管的選擇:
選用相對粗、直、富有彈性、血流豐富、無靜脈瓣、避開關節且易於固定的血管,輸注常用葯物遵循由遠心端開始,由外至內交替使用;輸注對血管刺激性較強而且造成血管彈性下降的葯物要盡量避開上肢貴要靜脈及其分支的血管,因其對強刺激性葯物容易發生靜脈炎。靜脈穿刺困難者,特別是晚期腫瘤病人,可選用胸腹壁靜脈穿刺,胸腹壁靜脈是末梢小靜脈,血流慢,壓力低,活動度小不易脫落或堵管;另外在搶救休克病人時,穿刺外周淺靜脈非常困難時,可選用股靜脈穿刺。長期卧床的病人,應盡量避免在下肢遠端使用靜脈留置針,且留置時間不易過長,因為在下肢靜脈血栓形成比上肢靜脈血栓發生率高。.
2. 留置針型號的選擇:
在不影響靜脈輸液速度的前提下,應選用細、短留置針,因相對小號的留置針進入機體血管後漂浮在血管中,減少機械性摩擦及對血管內壁損傷,從而降低機械性靜脈炎及血栓性靜脈炎的發生,對輸入高分子、高濃度的葯物以及對血管刺激性較強的葯物宜選用相對型號大的留置套管針,這樣不影響輸液速度及輸液量,保證葯物及時准確的輸入病人體內,不影響葯物療效,同時對血管刺激性相對要小些。
3. 穿刺方法:
選擇血管,常規消毒皮膚面積8×8厘米以上。連接輸液管並排盡留置針內的空氣後將其夾閉。旋轉松動套管針外套管,以15°~30°角行靜脈穿刺,進針速度宜慢,以免過快刺破血管壁,見回血後降低穿刺角度,在沿血管前行1~2厘米,使外套管尖端全部進入血管,右手固定針芯,左手推入外套管,松開止血帶,透明敷料固定,並註明穿刺日期及時間。禁食、創傷、失血、疼痛、環境溫度低、個體循環不良等造成外周血管充盈不佳的情況下,可採用先選擇好穿刺部位後熱敷,待血管充盈後再行穿刺;也可採用穿刺前扎止血帶,用手輕輕摩擦穿刺部位皮膚後,放鬆止血帶片刻再扎止血帶。正確的送管方式是:邊退針芯邊置入外套管法,避免了針芯觸及血管壁,外套管又有針芯支撐可順利通過皮膚.。
4. 封管方法.:
封管是留置成功的關鍵,方法得當,可延長置管時間,防止置管並發症的發生;封管時採用正壓封管法。首先均勻推注肝素鹽水溶液3ml,將留置針延長管抬高30度後,將其延長管上的小夾將延長管夾閉,再推注肝素鹽水溶液0.5 ml封管,.封管後再次輸液時套管內肝素溶液相對呈高壓狀態,使液體通暢的流入體內。
5. 靜脈套管針留置時間.:
靜脈套管針留置時間在我國尚無統一標准,BD公司推薦為3~5天。據研究,血粘稠度正常的病人一般可留置2~5天,最有效的期限為3天。在臨床上只要注重護理, 保持穿刺部位局部清潔、乾燥、密閉的固定環境,沒有發生堵管和滲漏,留置7天是完全可行的;但是為了防止葯液長期刺激血管,造成化學性靜脈炎和小的血凝塊進入血管造成堵塞,留置的天數最好不要超過7天。
6. 常見並發症的預防:
使用靜脈套管針常見的並發症主要是靜脈炎、液體外滲和套管堵塞。.
1)靜脈炎的預防 ①嚴格無菌操作;②減少機械刺激;③避免化學刺激:消毒時消毒液不宜過多,並且要待干。輸入刺激性葯物前後用生理鹽水沖管,強刺激性葯物盡量避免從套管針輸入
.2)防止液體外滲 囑病人保持輸液肢體與心臟平齊或稍高。穿刺部位上方衣服勿過緊,避免影響局部血液迴流。
.3)防止套管堵塞 每次輸液完畢正確封管,保持套管針通暢。
7. 靜脈套管針的護理:.1 嚴格掌握靜脈套管針的使用范圍 對於輸液量大、葯物刺激性強、輸液時間大的病人應選擇血流速度快、走向直且粗大、遠離關節和靜脈瓣的血管進行靜脈留置;2 正確輸入葯物和液體 根據葯物性質及輸液量來調節輸液速度。在用葯順序上先輸入高滲或刺激性較強的葯物,後輸入等滲或刺激性較小的葯物;輸化學葯物前後用生理鹽水沖管,輸血漿、全血、3L袋前後均要用生理鹽水沖管,而且輸完後要快速沖管,以減少有形成分的附著,保持套管通暢。3 在靜脈套管針期間應加強健康教育3.1 輸液期間將遠端肢體抬高,以促進靜脈迴流。..3.2 輸液過程中,用毛巾濕熱敷穿刺點上方,15~20min/次。 ..3.3 每日輸完液體後用TDP燈照射穿刺肢體20~30min。..3.4 套管針期間禁止沐浴,防止穿刺點感染、蔓延 套管針期間,若出現穿刺部位紅、腫、熱、痛,則提示有靜脈炎發生,應立即拔除套管針,局部用50%硫酸鎂或呋喃西林液持續冷敷,嚴重者需行物理治療,靜脈輸入抗生素預防感染。

⑦ 靜脈輸液正確操作步驟

1、洗手,戴口罩,備齊用物,放置合理。

2、根據醫囑取葯,核對葯液瓶簽(葯名、濃度、劑量、使用方法、有效期),檢查液體質量(葯液有無沉澱、混濁、變色、絮狀物;瓶體有無裂縫,瓶口有無松動),貼輸液卡。

3、配液:將鋁蓋中心部分打開,常規消毒瓶口,按醫囑再次查對葯名、濃度、劑量、使用方法、患者姓名、床號;抽吸葯液加入所需葯物,瓶口壓瓶貼,再次查對並簽名,無誤後放於治療車上,空安瓿置於盒內。

4、推車至床旁,持執行本對床號、姓名,解釋、詢問需要,囑排便。

5、持輸液架到床邊調高度60-80cm。

6、鋪治療巾、扎止血帶、選血管、松止血帶。

7、再次查對葯名、劑量、濃度、時間、用法,檢查質量。打開輸液器,針頭插入液瓶口,關調節夾、掛輸液架上、排氣一次成功,要求液面在莫菲氏滴管的1/3—1/2 處,液面以下皮管內無氣泡、接頭處無液體流出,管道掛滴管處。

8、常規0.5%碘伏棉簽消毒皮膚2 次,直徑8 ㎝,備膠布,在穿刺點上方10-15 ㎝處扎止血帶。

9、取下輸液管道,再次檢查皮管內有無氣泡,排盡針頭內氣體。

10、囑病人握拳,持針柄與皮膚呈15-30°穿刺,見回血後,將針頭少送少許,松止血帶,松拳、松調節夾,膠布固定,收回治療巾、止血帶。

11、調節滴數:成人60-80 滴/分,兒童20-30 滴/分,觀察穿刺局部情況,詢問病人感覺。

12、再次查對床號、姓名、葯名、濃度、劑量、時間、用法,整理衣被,交待注意事項。

13、填寫輸液巡迴卡,填寫輸液者姓名於輸液瓶簽上。

14、整理用物歸位、洗手。

15、輸液完畢,啟膠布,反折皮管(或關調節器),快速拔針,壓迫1-2 分鍾至不出血為止,記錄輸液結束時間。

16、整理衣被,詢問病人需要,放下輸液架,提瓶,將輸液架放於妥當位置。

17、排盡余液,處理輸液器,將輸液器針頭等銳利部分剪下放於銳器盒內,其它部分放於醫用垃圾袋內。

18、洗手。

閱讀全文

與瓶口穿刺的正確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做紅酒糯米酒的方法步驟 瀏覽:529
蘋果ipad手寫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838
教你如何祛斑的小方法 瀏覽:610
自製燈籠的方法簡單漂亮 瀏覽:480
蝦的培訓方法和步驟 瀏覽:619
淘寶賣家助手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482
快速洗頭發的方法是什麼 瀏覽:292
漏電保護器的安裝方法圖片 瀏覽:294
了解用戶需求有哪些方法 瀏覽:221
腰扭傷了怎麼治療方法 瀏覽:602
陽疹圖片及治療方法 瀏覽:495
糧食仲裁檢測方法 瀏覽:279
發燒用什麼方法能治好 瀏覽:960
蘊兒聰貝孕期乳母營養包食用方法 瀏覽:68
詠菊的正確方法視頻 瀏覽:93
平台同軸度測量方法圖解 瀏覽:466
菊粉ph檢測方法 瀏覽:965
如何看待笨人笨方法 瀏覽:900
數值模擬顯式計算方法 瀏覽:864
談談你對教學方法的改革 瀏覽:210